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1951年創立的部省合建高校

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前身是1951年創辦於天津的國立津沽大學師範學院化學系,後幾經變更,1960年定名為河北大學化學系,2000年在整合原有化學系和學校理化中心資源的基礎上,更名為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學院始終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注重內涵發展,強化辦學質量,形成了理工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專業體系。學院下設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3個系和1個河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8年12月10日,榮獲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培育創建單位。

學院理念


銳意進取超常發展
——奮進中的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辦學條件


學科建設

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注重內涵發展,強化辦學質量,形成了理工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專業體系。現有1個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化學一 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化學一級 學科碩士點,1個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應用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3個專業學位授權碩士點(化學工程、材料工程、製藥工程)。擁有1個“藥物化學與分子診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高分子材料與加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4個省級重點實驗 室和中心(分析科學技術實驗室、化學生物學實驗室、高分子材料及加工技術工程實驗室、阻燃材料及加工技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河北省藥物創製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級重點學科(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 物理、應用化學)。
學院化學學科2013年獲批河北省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項目,2016年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據湯森路透數據顯示,河北大學化學學科是河北省首個進入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學科,也是河北大學唯一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的學科。
學院下設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3個系和化學、材料化學、環境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5個本科專業。擁有1個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發展計劃”團隊,1個河北省“巨人計劃”創新創業團隊,1 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校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和2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7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 校級精品課程。河北省化學會掛靠在本院。
截止2018年9月,學院在校本科生1129人,碩士研究生458人,博士研究生30人。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素質優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有一批造詣較深、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的學術帶頭人。現有教職工154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114人,博士生導師21人。教授47人(其中二級教授7人,三級教授11人),副教授39人,具有博士學位(后)107人。
在教師隊伍中,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教育部優秀骨幹青年教師1人,河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4人,河北省“巨人計劃”創新創業團隊領軍人才2人,河北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領軍人才1人,河北省“突貢”專家1人,河北省教學名師2人,河北省勞動模範1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3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一層人選1人、二層人選1人,河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寶鋼教育優秀教師獎獲得者5人;河北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河北省十大傑出青年1人,河北省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1人,河北省高校優秀學生工作者1人,河北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1人。

科研成果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科研並重,以教學促進科研,以科研帶動教學,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大力開展科學研究,教學科研水平明顯提高,取得了豐碩成果。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科研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廳等項目52項,橫向課題3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總經費約1200萬元;近5年來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其他省部級獎項16項;發表論文1300餘篇,年均SCI、EI收錄論文近百篇,名列全校第一,出版學術專著10部。教學研究方面,2000年以來,學院共有6門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3門課程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出版教材(教學用書)3部,。
學院注重教學結合實際,開展特色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2000年以來,共培養博士生 49 人,碩士生 498 人,本科生 1579 人,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增加。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 1 次、二等獎 3 項,三等獎 4 項;2004年獲河北省唯一一項“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多次獲得國家、省級英語比賽大獎,多人獲得微軟認證。在2005年,畢業生就業率、考研率方面均居校第一,其中考取全國重點院校人數比例達66%。目前,學院與樂凱集團化學品公司、天鵝集團、康信集團、污水處理廠、環境監測站等單位建立了校外教學基地,這些基地為學院辦學社會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硬體設施

學院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條件。目前擁有專業實驗室面積14850平米,萬元以上儀器設備411台(件),設備總值3968.7萬元。學院資料室的中外文藏書 4萬餘冊,擁有中外文期刊200餘種。
經過半個多世紀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形成了團結求是、探索創新的良好風氣,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技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國內外已有一定影響。目前學院上下正團結一致,奮力拚搏,努力探索一個現代化綜合性大學二級學院發展的新模式,爭取在5—10年內將學院建設成為高水平、有特色,教學、科研、科技服務與創新協調發展的國內一流研究教學型學院。

歷史沿革


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其前身是1951年創辦於天津的國立津沽大學師範學院化學系,1952年改建為天津師範學院生化系,林子明任系主任。1953年生化系分為生物系和化學系。1954年沈宏康教授出任化學系系主任,生物系的有關化學課程均由化學系承擔。1958年天津師範學院改為天津師範大學,化學系成立了401-407等7個科學研究組,所研製的產品經鑒定大都涉及前沿科學領域,曾受到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錢三強的肯定。同年化學系黃惠芝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和天津市的勞動模範,在北京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1960年天津師範大學改建為河北大學后,化學系也以嶄新的面貌快速向前發展,並逐步由師範類的學科向綜合大學的理科過渡,招生範圍由全國改為以河北省招生為主,學制一律改成了5年制的化學本科。"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化學系正常的教學科研工作秩序受到極大的干擾,一度陷於混亂和癱瘓狀態。
1970年河北大學遷到保定。化學系從1970至1976年連續招收6屆工農兵學員,學制3年。1977年恢復高考后,停止招收工農兵學員。恢復了化學本科,學制四年,共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三個專業。1983年根據國家教委有關專業設置的意見,原三個專業改為化學專業。從1983年到1992年化學系專業一直為大化學專業(1983—1985年為無機、分析、高分子3個學科方向,從1985年增設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兩個學科方向),1985年又增設了實驗技術專科(后易名為化工專科、化學專科、化學分析與質檢專科,直到1997年停止專科招生)。1982年化學系開始招收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1984年開始招收無機化學學科碩士研究生,但均請外校代授學位。1986年化學系獲得分析化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1992年化學系增設了材料化學專業本科,1996年化學系獲得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又增設了藥物化學本科專業,1998年獲得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有機化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化學系增設了環境科學本科專業,2000年獲得無機化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11月學校進行了院系調整,化學系與理化中心合併更名為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從此,學院踏上了高速發展的騰飛之路。

學科設置


本科專業:化學、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化學
二級學科博士點: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
二級學科碩士點: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物理化學、應用化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環境科學
河北省重點學科: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河北省化學強勢特色學科:化學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藥物化學與分子診斷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科技部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河北省理化分析中心、河北省分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中心
省部級精品課程:高分子物理、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
河北省本科教育創新高地:高分子材料教育創新高地
河北省品牌特色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
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化學專業基礎課教學團隊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化學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現任院長


李正平,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博士學位;2000-2002年在日本日立中央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現任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和藥物化學與分子診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分子發光與生化分析:應用熒光、化學發光、共振光散射研究蛋白質核酸極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全國先進教師,2009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的資助。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項目12項;在化學領域國際頂尖學術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發表SCI收錄的研究論文30餘篇;2010年獲得河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的資助,2007年被評為全國先進教師。
主要科研項目:
納米粒子為探針的高靈敏度分子診斷分析研究(NCET-05-0258),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納米粒子為化學發光探針的高靈敏度分子診斷分析研究(206750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利用化學發光在基因水平上分析檢測食品中病原菌(2037501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快速、高靈敏度生物發光基因診斷技術研究(205020),教育部重點項目。
以納米粒子為探針的共振光散射高靈敏度均相分子診斷分析研究(B2006000967),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免疫基因分析中的納米粒子化學發光探針研究(203111),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化學發光分析DNA單鹼基多態性的研究,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用化學發光在基因水平上分析檢測食品中病原菌(20375011)要研究領域包括免疫分析、DNA雜交分析、基因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分析、microRNA分析、以小RNA調控基因表達為基礎的基因治療藥物研究。

美科院士


傅承光: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化學系,1953-1959,河北大學化學系,助教,1978-1983,河北大學環境分析研究室,副教授,1983至今任河北大學理化分析研究中心,教授,專業領域是高效液相色譜痕量分析方法研究,1995年2月被聘請為美國紐約科學院成員(院士).

院士風采


龐國芳

畢業於河北大學化學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蜂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AOAC研究導師,河北(秦皇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家。從事色譜-質譜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並頗有建樹,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2007年度國際AOAC資深專家獎,現任河北大學博士生導師。

白春禮

(兼職)
我院兼職教授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十五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河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納米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河北省分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1978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碩士學位,1985年獲博士學位,1985-1987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作博士后和訪問學者。在國內外共出版了11本中英文專著,發表論文250餘篇,獲國家專利5項。

張玉奎

(軟引進)
我院軟引進院士張玉奎,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色譜學會理事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事,色譜雜誌主編,J. Chromatography A、分析化學雜誌編委。196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多年來一直從事色譜基礎理論及新技術開發應用研究工作。曾在德國吐賓根大學生理研究所和美國國家環保署研究中心從事合作研究。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並承擔國家科技攻關、863、973等項目。目前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四百篇,專著七部,專利十餘項。曾獲多項國家、省部級獎勵。2004年10月由河北省政府聘請到河北大學工作(軟引進),每年在河北大學工作時間累積三個月。

化學實驗中心


2000年,化學院將原基礎課教學實驗室合併成立化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負責全校相關專業的化學實驗教學。2005年,在原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基礎上,又將化學專業綜合實驗室併入化學實驗中心管理,更名為河北大學化學實驗中心,並於2005年11月15日被授予河北省首批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所有實驗室、儀器設備均實行全方位面向全校師生、面向社會有序開放。建立了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開放實驗教學體系、實驗教學環境,政策、經費、人事、規章制度等保障機制,建立了可以預約的開放實驗網路管理系統,使優質實驗教學資源得以充分共享。
化學實驗中心現有實驗室面積14850m,單價8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2258台(件),固定資產2548.978萬元,2006-2007學年,全年共計有3300人在本中心接受不同層次化學實驗課程的教育,年承擔教學工作量達24萬人·時。

河北化學學會


河北省化學會自1979年成立以來緊緊圍繞“開展學術交流、促進化學研究,推廣化學應用,普及化學知識、提高化學水平”這一宗旨,團結廣大會員為河北省化學事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河北省化學會於1978年開始籌建,於1979年1月5日在保定正式成立。(第一屆理事會理事35人,常務理事會由5人組成,沈宏康教授任理事長,王之朴同志任秘書長。第二屆理事會理事33人,常務理事9人,理事長由沈宏康教授學繼任,後由王逢利副教授接任。秘書長由王之朴副教授繼任,後由韓文炎同志接任。第三屆理事會理事41人,常務理事由9人組成。理事長由薛恩鈺教授擔任,秘書長由孫漢文同志擔任。第四屆理事會51人,常務理事11人,理事長由薛恩鈺教授繼任,秘書長由孫漢文副教授繼任。第五屆理事會52人,常務理事11人,理事長由薛恩鈺教授繼任,秘書長由李記太副教授擔任。第六屆理事會52人,常務理事11人,理事長由石俊瑞教授擔任,秘書長由李記太副教授繼任。第七屆理事會39人,常務理事11人,理事長由孫漢文教授擔任,秘書長由李記太副教授繼任。第八屆理事會44人,常務理事11人,理事長由孫漢文教授繼任,秘書長由李記太教授繼任。第九屆理事會39人,常務理事13人,理事長由孫漢文教授繼任,秘書長由李記太教授繼任。)
河北省化學會是河北省化學工作者自願組成依照國家法律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法人社會團體,河北省化學會接受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是河北省科協的組成部分。學會的宗旨是團結、組織河北省化學工作者促進化學學科和技術的普及、推廣、繁榮與發展,提高社會成員的科學素養、促進人才的成長,發揮化學在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高新技術創新中的作用,為使河北省化學科學躋身國家先進行列而不懈努力。
理 事 長孫漢文保定市河北大學
秘 書 長李記太保定市河北大學化學院

學術會議


第十一屆全國生物無機化學學術會議
中國化學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河南師範大學承辦的“第十屆全國生物無機化學學術會議”於2009年4月20日在河南省新鄉市落下帷幕。此次會議共收到論文摘要投稿260餘篇,全面反映了近年來中國在生物無機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成果。來自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台灣等地區的36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我校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張金超教授應邀做了題為“稀土離子對骨代謝影響的分子機制”的學術報告。
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激烈競爭,全國生物無機化學學術委員會討論一致通過決定,“第十一屆全國生物無機化學學術會議(2011年)”由河北大學承辦,該會議在我校的召開,標誌著我校在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達到一定的水平,必將對我校化學生物學及相關學科建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學科帶頭人


孫漢文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分析化學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組組長。原任河北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河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河北省分析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中心專家成員,中國化學會理事、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河北省環境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河北省化學會理事長,河北省食品安全協會會長,《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副主編,《河北大學學報》主編。
主要從事光學分析、分離科學技術、環境分析化學與農獸葯殘留分析研究。近五年來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0篇,出版《原子光譜分析》和《分析化學研究進展》論著,“導數原子光譜新技術與痕量分析研究”獲河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年)。“地方綜合性大學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深化與實踐”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年)。

丁士文

男,中共黨員,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大學納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無機化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攻關項目與科技成果評審專家。化學學報無機化學學報和應用化學等多家雜誌審稿人,主要從事納米介電材料、納米光觸媒材料和生態防鏽顏料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王海軍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導師。目前主要從事軟物質凝聚態結構的統計理論和量子光學方面的研究. 第一個研究方向側重於應用統計力學原理、高分子反應統計理論、重整化群和標度理論以及密度泛函理論等方法探討包括高分子、兩親分子體系、氫鍵液體和溶液等軟物質的聚集態結構. 內容涉及高分子固化反應的溶膠-凝膠相變本質、凝膠網路的網路結構參數的計算、高分子鏈段的跨膜輸運、特殊相互作用所致的相分離和微相分離以及支化高分子溶液的統計理論、氫鍵簇形成過程的幾何相變、氫鍵體系的狀態方程和漲落效應等問題. 第二個方向主要研究超冷原子和分子的光學和電子特徵方面的問題. 主要研究內容涉及超冷原子和分子的統計特徵、在磁光阱中的分佈情況、原子分子之間合作的集體相應、超冷原子和分子與激光的相互作用、超冷原子分子在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領域的潛在應用等方面的問題. 相關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基金和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的資助。近年來已在《Macromolecules》、《Phys. Rev. A》、《Chem. Phys. Lett.》、《中國科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李記太

男,河北涉縣人,1945年11月出生。1970年畢業於河北大學化學系,教授,1998年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兼任河北省化學會秘書長。從事有機合成及其有機波譜學的研究,科研方向是有機合成生化學,先後主持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聲波輻射下取代海因合成的研究”、“超聲波輻射下芳叉羰基化合物的合成”、 “超聲輻射下鄰二醇的合成及及機理的研究”,三項成果,均通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超聲輻射下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及機理的研究”。完成中-日合作研發項目三項。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橫向課題多項。曾獲河北省科學技術自然科學類三等獎二項。2003年以來,在Green Chem.,Current Org.Synth.,Ultrason. Sonochem.,有機化學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90餘篇,50餘篇被SCI收錄。

高俊剛

男,1945.10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化學會25、26屆理事,美國《Inter. J. Polym. Mater》和《環境與安全學報》編委。1970年8月畢業於天津河北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1970年至今在河北大學任教。自1972年以來一直從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方面的教學與研究。2000年以來先後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河北省攻關項目5項,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曾兩次承擔國家教育部化學和材料學科“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獲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一項。被評為河北省高校《七五》、《八五》先進科技工作者和省優秀教師。有120餘篇論文在國內外發表,其中40多篇被《SCI》收錄。主編《高分子材料》、《改性聚氯乙烯新材料》、《改性聚丙烯新材料》三本專著(2002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參編《現代科學技術概論》等著作。

巴信武

男,教授。1991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理論化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11月,吉林大學物理系博士后流動站出站。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聚集態物理與化學。

楊更亮

男,漢族, 1963年3月出生於河北省清苑縣。楊更亮同志於1983年、1986 年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5月於蘭州大學化學系取得博士學位。1995年調入河北大學化學系工作,1997-1998年在德國Saarland 大學博士后工作。現為河北大學藥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百人計劃"教授、中國色譜學會理事,《色譜》和《化學通報》雜誌編委等職。
近年來,以本人為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國內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有70餘篇在被SCI索引的刊物上如 Electrophoresis,J. Chromatography A,化學學報,Chromatographia,中國科學上等發表。
另外,還申報有7項發明專利,其中,“新型塞克爾曼酮抗真菌藥物”和“硅膠整體柱的製備與改性”、“中藥雷公藤及其提取物減毒增效的改性方法”已獲發明專利證書(第一發明人)及“新方法炮製的低毒雷公藤提取物製備的劑型”及“網路骨架結構高分子聚合物的製備及應用”(均為第一發明人)等也已公示。

人才培養


學院黨委曾獲得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高校學生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巾幗建功文明崗,保定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大學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稱號。
學院注重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互動、互補,積極開展特色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我院學生先後榮獲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3 項,三等獎7 項;2004年獲河北省惟一一項“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2002級環境科學專業被評為2006年全國先進班集體標兵;多次獲得國家、省級英語等各項比 賽大獎。近5年來,學院本科生於2014年榮獲全國首屆百強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2016年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連續獲得第七至十一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二等獎,獲得“挑戰杯”競賽國家三等獎3項、省級特等獎4項、一等獎5項。學院畢業生就業率、考研率保持較高水平,位居學校前列。其中考取全國重點院校研究生比例佔畢業人數的35%左右。學院與中國樂凱集 團、寶碩集團、深圳沃爾核材股份公司、河北誠信集團、河北晨陽工貿有限公司、河北精信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保定屹隆汽車內飾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校外教學基地。
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化學專業人才。其中,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龐國芳(68屆),中國建築材料集 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宋志平(79屆),深圳沃爾核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和平(85屆)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已 經成為優秀的科學家和企業的領導骨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