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壯劇

民族戲曲的舞台藝術形式

雲南壯劇是隨闐壯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在豐富的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雜耍技藝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戲劇的一些表演形式而成的一種舞台藝術形式。流行於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原系壯族支系土族的民族戲曲,曾稱“土劇”。約在清嘉慶前後,少數民族歌舞受漢族地方戲曲影響發展而成。傳統劇目大部分取材於《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章回小說;也有較多生活小戲,都在一定種度上反映了壯族生活和鄉土風尚。使作三種語言和四種主要腔調。伴奏樂器有土鑼土鼓、鈸、土二胡、土三弦笛子嗩吶等。

所含分支


富寧土戲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富寧土戲有近300年歷史,主要流行在富寧縣城關、皈朝、剝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侖、花甲、谷拉、阿用、郎恆等鄉鎮,鼎盛時期業餘戲班多達百餘個。劇目內容多取材於壯族民間故事或中國歷史傳說,傳統劇目有《儂智高》、《弄婭王》、《弄隆洞》、《石達開》、《螺螄姑娘》、《烈女救夫》、《林朋賣武》、《羅通掃北》、《打魚殺家》、《雙貴圖》、《五虎平南》、《薛丁山征西》、《蟒蛇傳》等。20世紀30年代,在紅軍的幫助下,建立了以七村九弄為中心的滇黔桂邊區革的根據地,結合形勢,創作了《農民為什麼這樣窮》、《勞農會是農友之家》、《紅軍戰士打得好》、《我們勝利了》等短小精幹的革命劇目。富寧土戲音樂包括“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4種聲腔。各處聲腔獨立成戲,即某一個戲班只演唱一種聲腔,互不混用。1959年11月19日成立富寧縣文工團,1962年改為文山州壯劇團,4種聲腔實現合流。

廣南沙戲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至清光緒年間,沙戲廣南已很普遍。同治庚午舉人、廣南才子陸貸秋暮年觀沙戲即作《竹枝詞》一首:“老人廳畔築高台,勒少勒帽得得來,笙簫鼓樂相雜奏,嚨啞一聲戲場開。”清末,受外來戲曲的影響,壯族沙支系一些有文化的民間藝人,把固有的民歌、音樂、舞蹈、說唱武術等融為一體,搬上舞台,形成了沙驅。沙戲的特點是舞蹈性強,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生用團扇,旦用摺扇。主要曲調,女唱“乖哥來”,男唱“依阿里”。布摩也把設壇打醮的鑼鼓法令,祈神驅邪的咒語、鬼符搬上舞台,作為開台、收台程式。伴奏樂器主要有縲馬腿骨製作的胡琴和鼓、芒等。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建立了北路的底圩、坡佣、弄追、西松和東路的里叩、樂貢6個沙戲班。民國以後,又建立了北路普卡、者卡,東咱板蚌、老寨4個戲班。

文山樂西土戲


形成於清光緒年間,流行在文山縣備厚鄉樂西村一帶。有“追召士”“榮考吭”“嚨埋”和“嚨阿西”4個唱調,分別在仙場,收尾和劇中使用,表現各種悲歡離合和困苦情緒的唱詞內容。在正朋初一至十五日內演出。演出前要進行開台儀式,設靈牌位,班主焚香,念禱詞,乞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當時殺雞獻飯,以後開始唱戲,以演出《香出記》為開場,《閏張過五關斬六將》為掃台(劇目)。演出結束先拜本村觀音廟,然後沿寨內主幹道蔌寨心到武廟關公后卸裝。傳統的劇有《蟒蛇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

生態環境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的形成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位於滇桂黔泛珠三角地帶的滇東南一隅是雲南通往內地的重要通道,明清以來商業繁盛,各地客商雲集,為雲南壯劇的形成創造了條件,文山地區古老而豐富的歌舞藝術資源為雲南壯劇的形成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養料,明末內地戲曲藝術的傳入為雲南壯鄉埋下了戲曲的種子,清代雲南壯劇形成前後大量內地劇種特別是廣戲各分支在雲南壯鄉的演出、傳播、交流為雲南壯劇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形成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壯族有七種傳統戲劇:流行於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劇,流行於靖西、德保、那坡的馬隘壯劇,流傳於田林凌雲樂業百色桂西一帶的田林壯劇,流傳於隆林的隆林壯劇,流傳於文山富寧縣的富寧壯劇和廣南壯劇,流傳於武鳴河池、宜山、來賓、貴縣等地的師公戲
壯族人酷愛壯劇,早期和宗教信仰有關。馬隘壯劇的唱腔來自舞蹈,舞蹈也與巫舞有關。師公戲的舞蹈本身就是樂神的動作,"師公"即巫師,戴木面具或紙畫臉譜,穿長紅袍,唱歌跳舞以娛神,稱之為"儺"。壯族人所以迷戀於壯劇,除了戲的內容吸引人以外,樂神消災、人壽年豐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就記述了壯族的歌唱風習:"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無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相樂之。"

劇目


壯劇題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內容,如《布伯》、《儂智高》、《張四姐下凡》、《寶葫蘆》、《紅銅鼓》、《金花和銀花》、《莫一大王》和《百鳥衣》等。

唱腔及樂器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壯族人迷壯劇,因為不但劇情是壯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詞、道白也是壯族的方言土語,聽來特感親切。此外,那慢板中的詠嘆調,中板中的喜調、採花調、高調、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調、快採花,散板中的哭調、寒調、詩調、掃板等等,無不來自壯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調,令人喜愛。主要唱腔的唱詞(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壯族傳統民歌的特有韻律結構:押腰腳韻形式。所謂"腰腳韻",即上一句的末一個字("腳")與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韻。這樣的押韻,唱起來使人覺得簡中有繁,同中有變,婉轉起伏,連綿不斷,聽而不厭,韻味無窮。這在我國戲曲中是獨具一格的。
雲南壯劇
雲南壯劇
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而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屬聯曲體形式,除《正調》外,還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幾種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調",老人用"老漢調"、丑角用"丑角調"等多種曲版。
壯劇的伴奏,主要樂器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長,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蘆胡和二胡、三弦、簫筒或笛子,有時吹奏木葉作為輔助,此外還有木魚小鼓大鈸、星鑼、高邊鑼等打擊樂器。其中以師公戲的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響如瓮瓮聲。壯劇的伴奏音樂,採用多聲部的手法,各種樂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種的和聲關係,演奏起來饒有情趣,是我國少數民族多聲部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壯劇包括上劇和沙劇兩個分支,土劇主要流傳在富宇縣壯族支系土族人民中間,沙劇主要流傳在廣南縣壯族支系沙族人民中間,在文山州其他縣也有所流傳。壯劇是在壯族民歌、音樂、舞蹈和雜耍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大約在清初就已初具規模,到了清代中期就比較成熟,有自己的劇作者,劇本和戲班。它不僅受到壯族群眾的喜愛,也為當地的漢、苗、瑤、彝各族群眾所歡迎。

分類


從藝術上看,壯劇可大致分成三類:第一類的音樂接近板腔體,表演程度接近京劇粵劇滇劇等大劇種,這以"哎咿呀";"哎的 "和"乖海咧"三大聲腔為代表;第二類的音樂為聯曲體,類似廣西彩調雲南花燈那樣的民間小戲,以"咿嗬海"聲腔為代表;第三類是解放以後吸收了當地民間歌舞新發展起來的品種,以《螺螄姑娘》為代表。
由於流行地區和語言、音樂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壯劇分為北路壯劇、南路壯劇和師公戲三類。南路壯劇,主要流行於使用壯語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東田陽一帶。壯族師公戲在壯族地方叫“壯師”或“調師”。主要流傳於河池、宜山、來賓、貴縣、上林、武鳴、邕寧一帶。是從“跳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60年,歷史上第一個專業劇團--富寧縣壯劇團成立。1962年又將該劇團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壯劇團,一些業餘劇團也隨之興起,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歡迎。
壯劇的伴奏,主要樂器是馬骨胡,用馬腿骨做琴筒,金屬弦,比京胡細而長,音樂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南北路壯劇的表演,都有特色。北路壯劇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醜行彩旦用團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摺扇。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師公戲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種面具,每種代表一類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後創作、改編演出的《紅銅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鳥衣》、《水輪泵之歌》等都博得觀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