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是2008年6月1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澤厚。本書主要講述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
他是一個思想引領者,他始終是在提出問題並做出自己的解釋,而這種的新穎性,敏銳性足以引領人們的興趣。我不能忘記第一次,閱讀《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給我帶來的快樂。 ——千春松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本書貫穿論說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其中著重論證了中國的辯證法是“行動的”,而非“思辯的”,論說了秦漢時期所形成具有機反饋機制的“天人感應”宇宙觀流傳至今,莊子、禪宗的哲學是對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學,宋明理學作為道德形而上學仍具有重要價值,以及在明清時期思想中“內聖”與“治法”已出現分離,標誌著中國式的政教合一將逐動搖,認為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趨向等等。
(1)孔子所維護的周禮,本是周公所建立的氏族貴族的規範化制度,其中包含著原始人道和民主遺風。古典文獻與現代民俗學可相互印證這一點。
(3)孔子以“仁”釋“禮”,將社會外在規範化為個體的內在自覺,是中國哲學史上的創舉,為漢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結構奠下了始基。孔子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和代表。
(4)“仁”的四個層面:(A)血緣基礎,(B)心理原則,(C)人道主義,(D)個體人格。四因素的相互制約,構成有機整體,其精神特徵是“實踐(用)理性”。
(5)最為重要和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情感原則,它是孔學、儒家區別於其他學說或學派的關鍵點。
(6)強調情感與理性的合理調節,以取得社會存在和個體身心的均衡穩定:不需要外在神靈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熱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達到濟世救民和自我實現。
(7)孔子仁學對中國民族長久而巨大的影響和它的優缺點。
(10)孟子奇特的“養氣”說:理性凝聚(“集義”)為意志,人憑這種凝聚了理性的感性(“氣”)能與天地相交通。
(1)墨子思想作為小生產勞動者的代表,具有重大典型意義。
(2)強調勞動生產創造財富,是墨子思想基礎。
(3)建立在“交相利”基礎上的“兼相愛”——“大同”空想是墨子思想的中心。
(4)人格神的專制主宰是墨子思想的第三根支柱。
(5)墨家傳統並未消失,它以各種不同形態出現在農民起義和儒學異端中。近代中國的“墨學復興”。
孫老韓
(3)“道”是功能與實體混而未分的整體,不可以語言、見聞、經驗去限定。老子辯證法並非對自然的認識而是生活的智慧。它的多義性和不可確定性的魅力。
(5)重要不在認識真理而在如何運用知識,這種軍事一政治一生活的辯證法給中國智力結構帶來了影響。
荀易庸
(1)孔孟荀一脈相承,“一是以修身為本”,都注意了社會規範(外)與個體心理(內)的關係即人性問題。孟強調內(“仁”),荀強調外(“禮”)。 (2)荀子對“禮”所作的歷史主義的理性解釋,從入的族類特徵的高度來論證,是極為卓越的見解。
(3)“隆禮”、“性偽”、“勸學”和“天人之分”,構成了以改造主客觀世界為根本精神的思想體系,比孟子更具有物質實踐性格和以人類為主體的博大氣概。
(4)荀子的“天人之分”與“天人合一”並不矛盾。苟子思想與“順天”的農業生產或有關係。
(5)《易傳》建構起儒家的世界觀,賦予“天”以品德情感色彩,把自然與歷史貫串起來。既理性又情感,既是世界觀又是人生觀。
(6)動態過程的(《易傳》辯證法與靜態描述的《老子》辯證法的異同。
(7)《中庸))的內在論。
董黃
(3)中國文官政教體制的建立。
(5)秦漢不但在物質文明而且也在整個文化心理結構上為中國後代形成了模式和基礎,是原典儒學的真正落實。
(6)陰陽五行宇宙圖式長久滲入社會生活.給文化心理帶來了各種優缺點,如樂觀堅韌的整體精神、封閉順從的奴隸性格和經驗論的思辨水平,等等。
庄禪
(1)莊子是最早的反異化的思想家,反對人為物役,要求個體身心的絕對自由。
(2)審美的人生態度和理想人格,莊子的哲學是美學。
(3)道似無情卻有情:對生命、個體、感性的注意。
(4)玄學提出人格本體論。玄學三宗,各有特色。
(5)禪是中國產物,要求徹底破除任何對語言、概念、思辨、修養、權威的執著,才能“悟道”。
(6)瞬刻中得永恆,剎那間可終古.超越一切時空因果,“我即佛”。所以,不是什麼理想人格而是這種人生境界才是“本體”所在。
理學(7)庄禪對中國藝術有重要影響,它的直觀思維方式值得注意。
(2)由宇宙論到倫理學的內向理論。無極太極、理氣心性的討論都是為了重建以倫常秩序為本體軸心的“孔孟之道”。
(3)從而,“人性”問題構成“天”“人”關鍵。追求個體心性超越自身的有限感性存在,以達到“參天地”的不朽形上本體。這個本體是倫理又超倫理的。
(4)“義利之分乃人禽之異”,理性倫常與感性慾求的截然二分和尖銳對立。強調倫理律令非功利、非感性的立法普遍性。朱熹與康德。
(5)康德只講“義”,理學又講“仁”;但由於從本體上對感性存在的承認和肯定,使天入、理欲之分變得模糊。“仁”、“天”、“心”諸基本範疇既是先驗理性的又是經驗感性的。
(7)王陽明的“無善無噁心之體”,將由倫理走向宗教?
經世
(1)政治化為道德,准宗教性的理學統治構成中國式的政教合一,使官僚體制和中國社會更趨虛偽和腐朽。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對政治的依附性。
(4)主要不是宋明理學而是“經世致用”,給中國近代改革者以思想的傳統力量。
(1)中國哲學史的課題之一:探究文化一心理結構問題以獲得清醒的自我意識。
(2)中國四大文化(兵、農、醫、藝)與培育中國智慧形式有關係。自然與社會相同構的歷史意識是中國智慧的重要特徵,成為歷史經驗加入際情感的實用理性。
(3)“通而同之”(求同)以包容、吸取和同化外物而擴展自己,是中國智慧的特徵之一。
(4)樂感文化:本體、無限、超越即在此當下的有限、現實中,中國智慧是審美型的。是審美而非宗教,成為中國哲學的最高境界。
(5)“自然的人化”與“天人合一”的新解釋學。
李澤厚,著名哲學家,湖南長沙寧鄉縣道林人,生於1930年6月,曾就讀於寧鄉四中,湖南省第一師範,1954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德國圖賓根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思想史和哲學、美學研究。
內容提要
一“禮”的特徵
二“仁”的結構
三 弱點和長處
四 附論孟子
一 小生產勞動者的思想典型
二 墨家思想並未消失
一 兵家辯證法特色
二 《老子》三層
三 所謂“益人神智”
一 人的族類特徵
二 儒家世界觀的建立
三 天、道、人
一 道、法、陰陽、儒家的合流
二 天人宇宙論圖式
三 陰陽五行的系統論
四 五行圖式的歷史影響
一 莊子的哲學是美學
二 人格本體論
三 瞬刻永恆的最高境界
一 由宇宙論到倫理學
二 理性本體的建立及其矛盾
三“心”的超越與感性
四 遺產的兩重性
五 《片論》補
一“內聖”與“外王”
二“治人”與“治法”
三 經學與史學
一 時代課題
二 血緣根基
三 實用理性
四 樂感文化
五 天人合一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