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街道辦事處
鳳翔街道辦事處
鳳翔街道辦事處,東接馬台鄉、那招鄉,西南與博尚鎮,北連忙畔街道辦事處。東西最大橫距10公里,南北最大縱距20公里,國土面積186平方公里。海拔 1440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下轄10個村委會和7個社區,81個自然村、230個村(居)民小組,居住著漢、傣、彝、拉祜等20多種民族。農村經濟總收入27968.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93元。糧食總產量752.6萬公斤,人均佔有糧258公斤;森林覆蓋率43%。林地116343畝。
基礎設施
鳳翔街道辦事處的路面為水泥路面。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全街道辦事處共擁有汽車214輛,農用運輸車40輛,拖拉機365輛,摩托車2518輛。
到2008年底,全街道辦事處建有沼氣池農戶140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25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4戶。全街道辦事處多數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7個自然村已通路燈。該街道辦事處的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284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6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98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人口衛生
到2008年底,鳳翔街道辦事處共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93人,占人口總數的2.8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474人,參合率98.19%;享受低保388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街道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1569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3人。鳳翔街道辦事處建有公廁2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82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政務公開
街道黨工委下設6個黨總支,44個黨支部,2008年共有黨員2132名,少數民族黨員314名,其中男黨員1532名、女黨員600人;黨員文化結構:本科90人、專科203人、中專159人、高中221人、初中以下1458人;年齡結構:60歲及以上783人、55歲-59歲226人、46歲-54歲338人、36歲-45歲379人、35歲及以下406人。
街道近年來受獎勵情況:
2005年4月被臨滄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組織
2005年9月被中共雲南省委組織部授予雲嶺先鋒三級聯創五好鄉鎮黨委;
2006年2月被中共臨滄市臨翔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2006年4月被中共臨滄市臨翔區委、區人民政府評為服務非公經濟先進單位;
2006年7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雲南省軍區評為“雲南省第四批軍隊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移交安置工作”先進單位;
2007年7月被臨滄市委評為“五好”街道黨工委。
子孫廟:廟址在鳳翔鎮章嘎村。清雍正九年(1719年)土官建。光緒三年(1877)坤道阮一誠重建籌修,並建觀音閣,楊陽悟繼修,並建上、中院廂房。民國19年(1930年)坤道阮來慶募化集 資,仿昆明大觀樓式樣修建觀稼樓。民國36年(1947年),復修下院,寺內花木繁盛,1958年神像及道教場設施均被拆毀,改為縣農具廠廠址,1983年落實宗教政策,子孫廟歸還道教協會,並重塑了佛像。
人文地理
西門公園:位於西門村。1983年動工修建,佔地60畝,1986年開放供遊人觀賞。園內綠樹成蔭,鮮花怒放,墨蘭爭艷,亭閣和大門雕樑畫棟,古樸風雅。園內還建人工湖、動物園、花圃園,還備有兒童小火車、遊船等,是鳳翔鎮遊覽觀光的勝地之一。
靈山勝境:座落在南信橋村東北的靈應山。光緒三十年(1908年),士紳丁尚德,楊時茂等修建。1937年,又有"子孫廟"坤道阮來慶、何本科和地方人士羅恆清、張正奎、楊如芝等發起募捐,添建玉皇殿、觀音閣,內塑南海觀音一尊。靈山寺地僻林幽,怪石林立,四季流水潺潺。一直為鳳翔人民遊覽的主要場所之一。1958年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中,所有建築設施全被拆毀,改為田地,僅存巨石一塊,上鐫刻有"此可說石"四個大字。1988年元月,民主人士楊光明倡導修復“靈山寺”,更名為"靈山勝境",組建了籌委會,募捐籌資。單位和個人捐資近兩百多萬元,先後修建了交通亭、靈露閣、水池、曲橋、武警橋廳、白塔、忠武亭、觀音閣等,並修建了進境道,種植大量花木,現已成為臨滄群眾主要遊覽場所之一。
溫泉:又名熱水塘,在鳳翔鎮西南4.5公里處,水溫64℃,屬硫磺泉,沐浴對風濕、皮膚病等有療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有露天浴池2個,一個男池為方形,一個女池為圓形,浴池用條石鑲砌,各有圍牆,設有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擴建,1993年由建設銀行購買使用權,並重新進行修建,建有高檔浴池數十間,並建有餐廳、歌舞廳、高級住房以及兒童露天游泳池等設施,現已成為遊玩的好去處。
蓮花塘。在鳳翔鎮新村、大石房、老五村三村交界處,距縣城13公里,原為鳳翔鎮的一個鎮辦企業,有魚池、果木。2000年,轉讓給個體戶楊翔祥順修建旅遊、休閑度假村。投資近2000萬元,修建了荷花池、亭閣、道路、賓館、綜合養殖場等,並種植大量果木、花卉,已成為臨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之一。
新農村建設
鳳翔街道辦事 處享有盛譽的主要名優產品有:米線、曉光山茶、章嘎土風爐、油雞樅、昔本鹹菜等。
昔本鹹菜
小光山茶:南屏曉光山茶在民國期間就小有名氣。因產於小光山得名。這裡土質好,陽光充足,適於種茶,所產茶葉獨具特色;耐泡、色香味俱佳,在全縣茶葉中為上乘。
章嘎土風爐:章嘎土鍋寨的土風爐,製作年代悠久。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的主要產品有:土鍋、土火盆、土火鍋、土花盆等。1950年土鍋寨有30餘戶半工半農,戶戶都從事土陶生產。隨著金屬炊具的廣泛使用,土鍋被淘汰。以後當地農戶以生產土風爐為主,時至今日,土風爐由於具有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節約燃料,可燒煤柴等特點而經久不衰,產品遠銷全區八個縣。土風爐的生產工藝並不複雜,先取原料潑水攪拌均勻,然後用手攝製火盤和風口,再組在一起成形,再用火烘乾或晾乾,最後下墊木柴,上蓋稻草,燒硬即成。
油雞樅:鳳翔山區盛產野生雞樅,鮮雞樅除煮吃和炒吃外,還可用清油煎炸,輔以辣子、花椒等佐料,味道鮮美可口,歷來是當地人民贈送親友的佳品。八十年代以後,延生罐頭廠將鮮雞樅加工成雞樅罐頭,包裝精美,產品遠銷往省內外,乃至北京市場。
昔本鹹菜:鹹菜是昔本民間的傳統產業,以其味道鮮美、色澤誘人而享譽臨滄。過去,這裡的農家每年都要腌制三、五壇,以腌蘿蔔、腌豆腐更具特色,但很少上市,出售。八十年代以後,昔本鹹菜在市場競爭中獨樹一幟,農戶把它作為一種產業來開發,開辦了鹹菜廠。昔本780多戶農戶,有500多戶以製作鹹菜為產業,縣城集市的昔本鹹菜隨處可見,並遠銷思茅、版納、昆明等地。
生態林
鳳翔街道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不甚分明,溫差不大,乾濕度分明。街道年平均氣溫為17.2℃,年積溫6352.9℃,月平均溫較高的有6、7、8三個月,一般為20.5℃至22.5℃。氣溫較低的月份是1、2、12三個月,平均氣溫10.8至11.2℃,有時低於10℃,但很少到達0℃.氣溫較高一般出現在雨季開始前的5月份,氣溫可達30.5℃至32.5℃之間.
鳳翔街道年日照時數在1916-2262小時之間,平均為2115小時,年總輻射量平均為132.35千卡/平方厘米,且短波輻射強,光質好。
一般干雨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壩區,年降水量約為1100至1200毫米,其中乾季(當年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為約120至140毫米,佔全年總量的10%至12%;雨季(5至10月)降雨量約為980至1060毫米,佔全年總量的88%至90%,按四季來分,則春季(3至5)降雨量約為140至150毫米,夏季(6至8月)降雨量約為670至700毫米,秋季(9至11月)降雨量約為280至320毫米,冬季(12至次年2月)降雨量約為38至45毫米,佔全年總量的百分率分別為12.5%、58.2%、2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