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朱鴻林的結果 展開
- 香港孔子學院院長
- 鄒平范仲淹紀念館研究員
- 原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院長
朱鴻林
香港孔子學院院長
朱鴻林教授畢業於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史學系及中國文學研究所,隨後留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984年獲得該校東亞學博士學位。回港任教之前,歷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研究員、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任職理工大學之前,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副系主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暨人文學科研究所儒學研究中心主任。朱教授為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創系系主任,也是香港人文學院創院院士,現任中國文化學系講座教授、香港孔子學院院長。朱教授接受漢學訓練,而專攻中國近世歷史與文化,研究包括中國近世尤其明代的思想、社會及政治歷史、宋明理學經典、明人文集等。朱教授研究積極,也以多份學術刊物的編委及文稿審查人等職務為所在的行業服務。朱教授喜愛教書講課,也喜愛與學生同游郊野、登山涉水。他的學生為他贏取了一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以及很多的美好回憶。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博士、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史系學士,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2011.4-) 香港人文學院創院院士。
(2013.5-) 鄺美雲文化及藝術勵學教授席教授。
(2009.8-)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講座教授。
(2012.5-)香港孔子學院院長。
(2000-)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2000-) 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2009.8-)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2009.8-)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資深導師。
(2009.10-)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
(2009.1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客座研究員。
(2010.11-) 溫州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2009.8-2012.6) 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中國文化學系系主任。
(1995-2009)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高級講師、教授,副系主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任。
(2004-2009)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儒學研究中心主任。
(1992-1993) 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研究員。
(1989-2000) 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歷史學組主任。
(1990-2000) 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兼任教授。
(1984-1989)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系副研究員、研究員。
近世中國歷史,尤其明代思想、社會與政治部份;宋明理學;宋元明清經典經世著作
進行中的研究有:《明儒學案》的文本研究和新本校點整理
(June 2001-May 2003)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委員會立項“學案體裁所載以‘學案’顯示的儒學”研究計劃主持人
(June 2004-May 2005).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委員會立項“洪武朝經典之學及其影響”研究計劃主持人
(2002-2005)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立項“漢文化的傳播與演變之考察研究──以近百年來北越民俗為中心”研究計劃共同主持人
(HK$451,452; September 2005-August 2008) 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立項“明代經筵講學與經世構思”研究計劃主持人
(HK$675,420; September 2007-August 2010) 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立項“明代瑤族戰爭及政府對兩廣地方控制”研究計劃主持人
(HK$ 917,056; January 2011- December 2013) 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優配研究金立項“從《明儒學案》整理開始的明代儒學研究上之文本重建”研究計劃主持人
(書法與東亞古籍) Boston and Shaftesbury: Shambhala Press, 1989.
朱鴻林,《明儒學案點校釋誤》,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
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前言、論文12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朱鴻林,《〈明儒學案〉選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12,157頁。
朱鴻林,〈試論《熙朝名臣實錄》冒襲《續藏書》緣由〉,《大陸雜誌》73‧1(1986年),頁35-37。
丘浚《大學衍義補》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影響) Ming Studies 22 (1986), pp. 1-32.
(美國科爾比大學的中國善本書藏)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1.1 (1986), pp.7-33.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所反映的盛情學術偏見)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1.2 (1987), pp. 51-66.
朱鴻林,〈《永樂大典》纂修人考補〉,《故宮學術季刊》5‧2(1987年),頁57-72。
朱鴻林,〈明人張翀《鶴樓集》介紹〉,《大陸雜誌》75‧5(1987年),頁7-9。
朱鴻林,〈《明史‧張翀傳》補正〉,《大陸雜誌》75‧6(1987年),頁18-21。
朱鴻林,〈記宋懋澄《九鑰集》〉,《漢學研究》5‧2(1987年),頁559-565。
Chu, Hung-lam. (小說《鍾情麗集》作者考)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1.1 (1988), pp. 71-82.
Chu, Hung-lam. (王陽明從祀孔廟的爭議)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8.1 (1988), pp. 47-70.
Chu, Hung-lam. “Intellectual Trends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十五世紀的思想趨勢)Ming Studies 27 (1989), pp. 1-33.
朱鴻林,〈明代中期地方社區治安重建理想之展現—山西河南地區所行鄉約之例〉,《(韓國)中國學報》32(1992年),頁87-100。
朱鴻林,〈略論葉春及的功業和經世政論〉,羅炳綿、劉健明編,《明末清初華南地區人物功業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1993年),頁153-164。
朱鴻林,〈明儒湛若水撰帝學用書《聖學格物通》的政治背景與內容特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3(1993年),頁495-530。
朱鴻林,〈鄭經的詩集和詩歌〉,《明史研究》4(1994年),頁212-230。
Chu, Hung-lam. (黃佐與王陽明之會及知行合一之辨) Ming Studies 35 (1995), pp. 53-73.
朱鴻林,〈《朱子學的》的流傳與評價〉,《史藪》2(1996年),頁177-198。(收入朱逸輝編《丘浚海瑞評介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頁456-473。)
朱鴻林,〈《明儒學案》中之唐伯元文字〉,《國家圖書館館刊》85年2期(1996年),頁129-142。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5期(1996年),頁167-181。
朱鴻林,〈元儒吳澄從祀孔廟的歷程和時代意涵〉,《亞洲研究》第23期 (1997年),頁269-320。
朱鴻林,〈元儒熊禾的學術思想及其從祀孔廟議案〉,《史藪》第3卷(1998年),頁 173-209。
朱鴻林,〈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2分(1999年),頁483-530。
朱鴻林,〈國家與禮儀﹕元明二代祀孔典禮的儀節變化〉,《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5期(總166期,1999年),頁73-84。
朱鴻林,〈文集的史料意義問題舉說﹕並論明儒陳白沙文集的文本差異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73本第2分(2002年),頁553-582。
朱鴻林,〈《明儒學案.白沙學案》的文本問題〉,《燕京學報》第15期(2004年),頁157-190。
朱鴻林,〈丘浚《大學衍義補》及其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影響〉,朱逸輝編《丘浚海瑞評介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頁272-287。
朱鴻林,〈二十世紀的明清鄉約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第2卷第1期(2004年),頁175-196。(初稿為〈明清鄉約研究的若干反思〉,載楊松年、容世誠編,《明清研究﹕現狀的探討與方法的反思》〔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6年〕,頁150-178.)
朱鴻林,〈陳白沙的出處經驗與道德思考〉,鍾彩鈞、楊晉龍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頁11-54。
朱鴻林,〈明太祖的經史講論情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5期(2005年),頁141-172。
朱鴻林,〈傳記、文書與宋元明思想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2輯(總第82輯),頁201-228。
朱鴻林,〈《四庫提要》所見盛清學術偏見一例〉,《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總202期;2006年7月),頁48-53。
朱鴻林,〈黃佐與王陽明之會〉,《燕京學報》新21期(2006年11月),頁69-84。
朱鴻林,〈劉基《春秋明經》的著作年代問題》,《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4-12.
朱鴻林,〈20世紀初越南北寧省的村社俗例〉,《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2007年5月),頁47-53。
朱鴻林,〈丘浚與成化元年(1465)大藤峽之役的關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7期(2007年11月)頁115-134。
Chu, Hung-lam. (學案類著作與儒學的為學方案)Chapter in Charlotte Furth, Judith T. Zeitlin, and Ping-chen Hsiung, eds., Thinking with Cases: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Pp. 244-273.
Chu, Hung-lam. (李時勉傳記的史源:永樂十九年三殿之災部份) East Asian Library Journal Volume 13, Number 1 (Spring 2008), pp. 66-126.
Chu, Hung-lam. (嘉靖皇帝與其經筵講官的互動)Chapter in David Robinson, ed.,Culture, Courtiers, and Competition: The Ming Court (1368-164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8. Pp. 186-230.
朱鴻林,〈明神宗經筵進講書考〉,《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 頁1367-1378。
朱鴻林,〈王陽明從祀孔廟的史料問題〉,《史學集刊》2008年第6期,頁35-44.
朱鴻林,〈洪武朝的東宮官制與教育〉,王成勉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95-142.
朱鴻林,〈晚明思想史上的唐伯元〉,田浩(Hoyt Tillman)編《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頁163-183。
朱鴻林,〈明太祖對《書經》的徵引及其政治理想和治國理念〉,朱鴻林編《明太祖的治國理念及其實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9-61。
朱鴻林,〈梁啟超與《節本明儒學案》〉.《中國文化》第35期(2012年春季),頁95-112。
朱鴻林,〈明太祖的教化性敕撰書〉,《徐蘋芳先生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徐蘋芳先生紀念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577-600。
朱鴻林、鄧國亮,《地方史研究的文獻問題:明代廣西土官黃【王+厷】家族“亂凡四世”說的檢討》,《歷史文獻研究》總第31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頁122-150。
朱鴻林,《〈明儒學案·曹端學案〉研讀》,《漢學研究學刊》第三卷(Journal of Sinological Studies, No. 3)(2012年10月),頁1-34。
(1992-1993) 美國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駐院研究員獎
2002 (and nominee for 2007 and 2008)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模範教學獎
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傑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獎(研究項目:“重建明代儒學研究之文本基礎—《明儒學案》新點校本研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