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公書院

景觀景點

1990年,寨里鎮開發黌山風景區,重建鄭公書院,並向遊人開放。鄭玄生於公元127年,卒於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從那時起,黌山山腰的鄭公書院一直書聲朗朗,延綿不絕。

書院由來


淄川地區的縣級行政建制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西漢前期的般陽縣,為當時濟南郡14縣之一。境內有許多名勝古迹。被列入舊淄川縣八大景之一的“鄭公書院”,相傳是漢代名儒鄭玄當年教授弟子和著書立說的地方,位於今寨里鎮的黌山之陽坡,至今遺址猶存。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縣誌》載: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幼好學,袁紹冀州時被征為大司農,后因病還家,隨軍赴官渡元城,卒年七十四歲。著有註釋《周易》、《尚書》、《詩》、《禮》等書百餘萬言,生徒數百人。鄭公書院始建無考。鄭康成廟,肇創亦無考,元朝節度使張夔修,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州長平陽王重修,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知縣張文全重修,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縣王琮增修。1990年,寨里鎮開發黌山風景區,重建鄭公書院,並向遊人開放。明代淄川縣令陳時萬曾經有《淄川八景·鄭公書院》五言律詩一首:
黌山新廟貌,漢室舊名儒。
披褐思康世,傳經樂聚徒。
鳥啼雙舄在,人遠落霞孤。
更上荒台望,遺書曬有無。
末聯說的是書院的一處遺跡“曬書台”,為鄭玄當年曬書之處,至今猶存;附近山坡上生長的一種葉窄而狹長的野草,名為“書帶草”,相傳是鄭玄當年做繩子捆書用的。
鄭公書院
鄭公書院

歷史人物


鄭公書院
鄭公書院
鄭玄生於公元127年,卒於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自幼勤奮好學,樂于思考,年青時曾擔任類似後世里正的鄉嗇夫,但是只要有空閑,他就到郡縣學官那裡去問學。家人不支持他,他仍然堅持不懈,終於爭取到去京師洛陽太學求學的機會。
在鄭玄出生前的數百年間,中國文化學術界經歷了今文經與古文經之爭。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根據丞相李斯的建議,大搞“焚書坑儒”,先秦儒家著作被付之一炬。西漢建立后,以齊地鄒平人伏生為代表的儒生們,根據記憶整理、傳授《尚書》等儒家經典著作。這些書均以秦統一文字后的隸書抄成,被稱為“今文經”。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劉余從孔府的一面牆壁中,發現了秦始皇焚書前藏匿起的先秦《尚書》,這就是“古文經”。此後形成的今、古兩大學派各不相讓,開始了曠日持久的辯論。後人評價說,結合政治,是今文家所擅;訓詁之學,是古文家之長。而鄭玄則是精通古文、兼擅今文的經學大師。
當時鄭玄來到京師太學,師從第五元,先學《京氏易》、《公羊春秋》兩部今文家著作,又學《三統曆》和《九章算術》。以後,他又師從東郡張恭祖,學習《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書》三部古文家經典以及《韓書》、《禮記》。鄭玄的知識積累迅速增長,強烈的求知慾使他越來越感到“山東無足問者”,遂由涿郡盧植介紹,西去長安扶風,到關中著名學者馬融門下求學。馬融是東漢著名經學家、文學家,曾任校書郎、議郎、南郡太守。他遍注《周易》、《尚書》、《毛詩》、《三禮》、《論語》、《孝經》,使古文經學臻於成熟。他還兼注《老子》、《淮南子》,又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對略晚於他的魏晉清談家破除禮教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生徒多達千人,而能夠直接受業的只有高業弟子50餘人,眾多弟子只能由高業弟子來教。因此,鄭玄到了馬融門下,三年沒有見到馬融。一次,馬融與高業弟子在一塊研究圖緯,聽說鄭玄懂數學,就招他前來演算。鄭玄終於得以親見馬融,立即抓住機會,向他請教幾個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難問題。在得到回答后,馬上辭行返回故鄉。馬融以為鄭玄提出的問題是高水平的,感慨地對眾門生說:“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意思是說,他的學說已被鄭玄學到了真諦,就要隨著鄭玄的行蹤在東部地區廣泛傳播了。
鄭玄在外遊學十幾年,歸鄉之後在東萊租田經營農業的同時,也開始教授門徒,受業者很快發展到近千人規模。後來東漢朝廷迫害士大夫、搜捕“黨人”的大案興起,鄭玄和同郡的40多位士人一道受到“禁錮”。於是,他利用這段時間閉門不出,進修學業。當時今文派大家何休是《公羊傳》研究權威,著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以維護《公羊傳》、反對《左傳》與《穀梁傳》。而鄭玄則著《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糾正專守今文的偏見,闡述古文家的長處。由於他對論敵學說研究透徹,以其矛攻其盾,確能以理服人,何休讀後很受啟發,說:“康成入吾室,操我矛,以伐我乎!”
到了東漢靈帝末年,“黨錮”解禁,朝廷招鄭玄去京師做官,他沒有接受,繼續在家鄉教書育人,影響遠播千里,慕名而來的求學者前後有數千人之多,學識淵博的鄭玄也由此得到了世人的敬仰。北海國相、孔子後裔孔融特別命令高密縣令,在鄭玄家鄉立鄉名為“鄭公鄉”,建門名為“通德門”,加以尊崇表彰。東漢末年戰亂不停,鄭玄在去徐州避亂返回的路上遇見黃巾軍數萬人。義軍戰士知道他是高尚不仕的學者,非常尊敬他,向他致禮,相互約定保護他的縣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尊重文化的優良傳統,以及鄭玄因傳播文化贏得的崇高威信,由此可見一斑。
鄭玄一生中,被舉為賢良、方正、茂才14次,皆婉拒不受;也曾先後被朝廷征為左中郎、博士、趙相、侍中、大司農,他都沒有就職。他珍愛自己的名士清節,不肯與外戚、官宦等為伍,終生孜孜不倦地鑽研學術。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會戰於官渡。袁紹為爭取民心、士望,令其子袁譚強迫鄭玄隨軍。年逾古稀的鄭玄,最終病逝於元城(今河北大名境)。直到病重臨危時,他還在註釋《周易》。
相傳鄭玄曾在黌山授徒,前來拜師的學子中就有後來的三國蜀主劉備。劉備當時還是一位15歲的少年,千里迢迢從家鄉冀州涿縣趕到魯中求學。從那時起,黌山山腰的鄭公書院一直書聲朗朗,延綿不絕。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在魯中地區生活多年,其間也曾經在此讀書,並且取石制硯,後世稱作“范公硯”。清初文學家蒲松齡的家鄉蒲家莊就在黌山腳下,相傳他也是鄭公書院的學生。康熙年間,淄川知縣韓遇春募修鄭公書院,蒲松齡曾經代他撰文,刻石立碑於書院內。然而,鄭公書院與眾多文物古迹一樣命運多舛,飽受兵火與動亂,最後一次毀於“文化大革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鄭公書院也隨著國民經濟的復甦和增長而得到了新生。如今遊人來到黌山南坡,沿山間公路攀緣而上行至鄭公書院,進的第一個院落就是鄭公祠,祠內祀鄭玄、劉備、陳桾三人。旁邊有關於鄭玄的簡介:“縣誌記載,鄭玄在袁紹領冀州時被征為大司農;後來遊學黌山,授生徒眾數千人,一生遍注群書,著述達百萬言。書院始建無考,明萬曆重修康成祠……建翼經書院,幾經戰亂已廢墟一片”。
還有關於陳桾的介紹:陳桾,字松丹,太學生,生於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卒於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公二子:士興、士隆,兩代人慈善好施,不惜家產,捐地二百四十畝,建立了“義學”。為此,山東學督何凌汗奏表賜匾曰“翼經書院”,為遠近學者讀書學習、造就國家棟樑、治國興邦做出了貢獻。
陳桾故里,就是今淄川區寨里鎮鄒家村,地處黌山腳下東南隅。陳桾勤儉持家的事迹,已經在附近地區流傳了四個世紀,至今當地民眾有口皆碑,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位建義學、辦教育的功臣,有些像後來的魯西人武訓。不同的是,武訓辦教育籌資方法是乞討、化緣,陳桾則採取精打細算、積累財富,然後捐資辦學的方法,比武訓來得更加文明、大方。陳桾家族子嗣綿綿,繁衍至今已傳十幾代,他的塑像上掛著陳氏後裔在1996年農曆9月28日敬獻的花環。據鄭公祠院內石碑記載,在近年修建書院時,包括陳桾後人在內的許多當地村民都慷慨解囊。
從鄭公祠西面拾級而上,就到了書院的第二個院落“聖賢祠”,內祀孔子、孟子王樵3人。王樵是北宋時人,生於黌山北麓的梓橦山下。王樵具有學者和孝子雙重身份。公元999年,契丹貴族騎兵從北境侵入淄川地區,許多百姓擁入淄川城中避難,眾軍民協力守城,契丹兵久攻不下,挾持城外一部分百姓逃走,其中就有王樵的父母。王樵為了尋找雙親,隻身跋涉數千里,去塞外苦苦尋找數年沒有結果,只好又回到故鄉。他終日思念雙親,以淚洗面,尋良木刻成雙親模樣,長年累月以香火供奉。晚年自造“繭室”,堵塞門窗,鬱郁而逝。王樵不同與眾的盡孝方式,使他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孝子。如今,他與大聖人孔、孟一起被祀於鄭公書院的“聖賢祠”,說明崇文尚孝的儒家文化傳統,在孔孟學說滋育過兩千多年的齊魯大地上,依然盛行不衰。
黌山一帶流傳著一則趣聞,說的是清朝末年的一天,正值雪后初晴時,鄭公書院的學生們堆起的雪人,在陽光下逐漸融化。教書先生目睹其景文思突發,說出一句上聯“日出雪人瘦”來,要求他的學生們對出下聯。諸學生絞盡腦汁也沒有對上。稍後有朋友來訪,先生說起對聯一事,那友人以為上聯極妙,遂請教先生下聯。不料先生竟然是偶得一句,因急於考問學生,並沒有想好下聯,突然被朋友問及,一時極為尷尬。朋友告辭后,先生的思想鑽進了死胡同,最終懸樑自盡,導致了書院的荒廢。人們為重整旗鼓,多方訪聘教書先生,從外地找到一位秀才,又怕他才學不踏實,於是拿老先生留下的上聯試他。但這一上聯確有難度,秀才也沒有對出下聯。到了晚上,這位秀才輾轉反側,苦思冥想,依然應對不上。煩躁之中開窗望遠,只見皓月當空,“玉兔”飽滿清晰可見。秀才茅塞頓開,一句“月圓玉兔肥”浮上腦際,正可以對上“日出雪人瘦”之上聯。事情的結局,當然是皆大歡喜,千年書院又響起學子們的朗朗書聲。

相關詩詞


鄭公書院、鬼谷洞
登高四望何處春,
梓橦山下訪隱淪。
野徑崎嶇聞鍾晚,
清流潺湲洗客心。
荊橫鐵網步兵笑,
藤墜斷崖薛郎悃。
寺門拍遍谷寂寂,
索橋臨風籟愔愔。
泉飲破瓢漓豪興,
芳吐幽香浸黃昏。
鬼洞繭室欺當世,
且就《漢書》斟古今。

相關鏈接


http://online.wfinfo.net.cn/mr/new_page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