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有結締組織

固有結締組織

固有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 proper)按結締組織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分類。包括:疏鬆結締組織緻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和網狀組織。

疏鬆結締組織


疏鬆結締組織(looseconnectivetissue)又稱蜂窩組織(areolartissue),其特點是細胞種類較多,纖維較少,排列稀疏。疏鬆結締組織在體內廣泛分佈,位於器官之間、組織之間以至細胞之間,起連接、支持、營養、防禦、保護和修復等功能。

結締組織外痔


結締組織外痔因其形態而命名,又稱贅皮痔,皮膚下垂物和贅皮性外痔。這種外痔是肛門緣皮膚皺襞增厚肥大,有結締組織增生,痔內無曲張靜脈,血管甚少,底寬尖長,呈黃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見,大小形狀不等。有時只有一個,在肛門後部或前部正中,有時數個圍繞肛門一周。
病因病理:常由便秘引起,當干大便通過肛門時,過度牽拉肛門部皮膚,撕傷肛門皺襞,引起感染髮炎、水腫、纖維組織增生。炎症消散后,皺襞不能恢復正常,這樣多次損傷,則使皺襞增生肥大,成為外痔。肛門和直腸的各種炎症,如直腸炎、肛門狹窄、內痔肛竇炎肛瘺肛裂等,也是生成結締組織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門部手術,如痔切除術、肛竇切除術等,因切去皮膚、縫合、結紮等操作不當,也會影響肛門部淋巴和血液迴流,常引起結締組織外痔。

靜脈曲張外痔


靜脈曲張性外痔齒線以下痔外靜脈叢曲張,在肛門緣形成圓形、橢圓形或棱形柔軟腫塊。如有水腫,則形狀變大。在祖國醫學中,它屬於氣痔範疇。如《瘡瘍經驗全書·痔漏圖說》中說:“氣痔,感氣即下。”本病一般不疼痛,不出血,僅覺肛門墜脹或有異物感。多與三期內痔和混合痔併發。
病因病理:凡是引起痔瘡形成的各種病因,都可引起靜脈曲張性外痔,其主要因素是:由於飲食不節,久坐或久站,長期便秘或腹瀉刺激,腹壓長期持續增高,加之感染損傷,以致痔外靜脈叢擴張、瘀血、屈曲而形成。

炎性外痔


病因病理:常因肛門受損后感染,或因肛裂引起肛門皺襞發炎和水腫所致。

血栓性外痔


病因病理:血栓性外痔是外痔中最常見的一種。常因排便時用力過猛,劇烈活動或用力咳嗽使肛門緣靜脈破裂,血液外滲到結締組織內,成為血塊,在肛門部皮下生成圓形或橢圓形腫塊,大小不等,位於肛管內或肛緣外。腫塊初起時較軟,幾天後變硬。如未發炎,腫塊可在3--4周內完全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如反覆發炎,腫塊內結締組織增生,可變成結締組織外痔;如發生感染,可生成膿腫。
-----
外痔的治療
外痔發生在肛管齒線以下,常見外痔有血栓性、結締組織性、靜脈曲張性和炎性外痔。外因為便秘、排便用力,導致肛緣靜脈破裂,引發肛緣皮下形成圓形血腫。
外痔分四種:
1)炎性外痔:肛緣皮膚損傷或感染后,形成肛門皮膚皺襞突起,呈紅、腫、熱、痛的炎性表現。
2)血栓性外痔:因肛門靜脈炎症或便時用力過猛而致肛門靜脈叢內有血栓形成、皮下隆起疼痛者。
3)結締組織性外痔:因慢性炎症的刺激、反覆發作致肛緣局部皮膚纖維化、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皮垂者,亦稱贅皮外痔
4)靜脈曲張性外痔:久蹲或吸引時,肛門皮下腫脹,可見曲張的靜脈團,不能立即消散者。
外痔的臨床表現
1)肛緣出現腫塊疼痛,初起疼痛劇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數天後減輕,腫塊變軟。
2)結締組織外痔常無癥狀,偶有肛門瘙癢,下墜或異物感。併發感染可有疼痛。
治療:
外痔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如血栓性外痔剝離摘除術、結締組織性外痔切除術、靜脈曲張性外痔剝離切除術、炎性外痔切除術等。
----
外痔手術須知
一般認為血栓外痔需要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性外痔可採取非手術治療,而結締組織性外痔不需要手術治療。
(1)血栓外痔因其痔瘡形體小,血管破損,血塊凝結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門部有劇烈疼痛感,發病7~10天後,經過治療后疼痛雖減輕,但局部腫塊堅硬不消者需要手術剝離血栓。對於有些不宜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則繼續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內治法擬清熱涼血以清為主,選用涼血地黃湯加味,常用藥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黃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藥則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療法用苦參湯合五倍子湯熏洗,或用高錳酸鉀熱水坐浴,每次20分鐘,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或金黃膏,每日一換。
(2)靜脈曲張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的治療,既可手術也可非手術療法。一般用手術方法剝離痔外靜脈叢,而非手術療法則用清熱除濕、活血散瘀的方法,選擇萆薢滲濕湯合通經活血湯內服,常用萆薢澤瀉黃柏、黃芩、丹皮、赤芍、當歸、牛膝川芎等藥物。或配合應用麻仁丸、潤腸片等中成藥,使患者保持大便通暢,臨廁時勿用力努掙,在大便后輕按肛門數次,並收縮肛門20次。無炎症者不需外治,若發炎水腫時,可用苦參湯或高錳酸鉀坐浴熏洗,熏洗后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結締組織外痔不需特別治療,僅需作一般處理。要求患者調整大便習慣,避免蹲廁過久;大便后或睡前用溫水坐浴;保持肛門皮膚乾燥。當併發炎性腫痛時,可用熏洗坐浴,並外敷消痔膏、金黃膏等,還可適當給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過大影響肛周清潔衛生者,或反覆炎症水腫者,可酌情進行手術治療。
(4)炎性外痔僅需調整大便習慣,防止大便秘結,忌飲酒及進食燥熱有刺激性食物,便后高錳酸鉀坐浴,或使用頻譜照射治療。必要時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4克,每日2次。對於炎性水腫長期不退者,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在炎性水腫急性期,按中醫辨證內服中藥,配合熏洗、外敷等外治法。
脊柱
亦稱脊梁骨,由形態特殊的椎骨和椎間盤連結而成,位於背部正中,上連顱骨,中部與肋骨相連,下端和髖骨組成骨盆。自上而下有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1塊骶骨(由5塊骶椎合成)和1塊尾脊骨(由4塊尾椎合成)。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
脊柱的整體觀:
(1)前面觀:椎體自上而下漸加寬,第2骶椎最寬,與椎體的負重有關。自骶骨耳狀面以下,重力傳至下肢骨,體積漸縮小.
(2)後面觀:椎骨棘突連貫成縱嵴,位於背部正中線。頸椎棘突短而分叉,近水平位;胸椎棘突細長,斜後下方,呈疊瓦狀排列;腰椎棘突呈板狀水平向後.
(3)側面觀:可見頸,胸,腰,骶四個生理性彎曲,頸和腰曲凸向前,胸和骶曲凸向後.
在正常情況下,脊柱有4個彎曲,從側面看呈S形,即頸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鶻椎后凸。長期姿勢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結核、類濕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異常彎曲,如駝背。
脊柱是身體的支柱,位於背部正中,上端接顱骨,下端達尾骨尖。
脊柱分頸、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長,能活動,好似支架,懸掛著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較固定。身體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蕩即由此傳達至下肢。
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間盤構成,是一相當柔軟又能活動的結構。隨著身體的運動載荷,脊柱的形狀可有相當大的改變。脊柱的活動取決於椎間盤的完整,相關脊椎骨關節突間的和諧。
脊柱的長度,3/4是由椎體構成,1/4由椎間盤構成。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相連繫,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範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範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后,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繫,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椎間短韌帶很多(如圖:脊柱的韌帶)
在相鄰椎骨的椎弓之間的叫椎弓間韌帶,由彈性結締組織構成,呈黃色,故又稱黃韌帶。黃韌帶有很大的彈性,連接著相鄰的椎板,協助椎板保護椎管內的脊髓,並限制脊柱的過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間、各橫突之間,分別生有棘間韌帶和橫突間韌帶。
脊柱的長韌帶主要有三條: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縱韌帶,上連枕骨大孔前緣,下達骶骨前面,緊貼椎體和椎間盤前面,厚實而堅韌,對脊柱穩定有重要作用。椎體後面的后縱韌帶長度與前縱韌帶相當,與椎體相貼部分比較狹細,但在椎間盤處較寬,后縱韌帶可限制脊柱過分前屈及防止椎間盤向後脫出的作用。在棘突尖上還有一條上下連續的棘上韌帶,在胸、腰、骶部緊貼棘突末端,至頸部則呈板片狀,將兩側肌肉分開,且由彈性結締組織構成,特名之為項韌帶ligamentumnuchae。
環枕關節和環樞關節是脊柱上端與顱骨之間的連接,又合稱為環枕樞關節。
脊柱由24個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間盤、椎間關節及許多韌帶連接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柔韌。脊柱的長度,直立時由於椎間盤彈性壓縮,比卧位時稍短。從前面看,脊柱的椎體從上至下逐漸增大,至骶骨又迅速變小,這是椎體的負荷由小到大,又經骶骨耳狀面將負荷傳至下肢的反映,是人體直立所造成的不同於四足動物的一種表現。脊柱的後面可見成排的棘突和橫突,棘突旁有許多背部肌肉,可以穩定脊柱,並牽動棘突、橫突做各種動作。背部的棘突,可以從第7頸椎開始觸摸計數,是常用的定位標誌。棘突的方向,在頸、腰段較平,在胸部較斜,臨床上常在腰段進行穿刺。從側面看,各椎骨的體、橫突和棘突均清晰可見,還可看到椎弓根及其間的椎間孔和骶管側面的耳狀關節面。脊柱整體的側面觀,可見四個彎曲。頸曲和腰曲凸彎向前,椎間盤較厚,其前部尤甚,胸曲和骶曲凸彎向後,椎間盤變薄。脊柱內的椎管,上通顱腔,下達骶管裂孔,周圍除椎間孔外均為韌帶所封閉。椎管內容納脊髓,上連腦,兩側發出脊神經根,形成31對脊神經,從椎間孔和骶前、后孔穿出。椎管的頸下段和胸下段較寬闊,與脊髓的頸、腰膨大相適應。腰段最寬闊,容納脊髓圓錐和眾多的神經根絲。
脊柱除支持和保護功能外,有靈活的運動功能。雖然在相鄰兩椎骨間運動範圍很小,但多數椎骨間的運動累計在一起,就可進行較大幅度的運動,其運動方式包括屈伸、側屈、旋轉和環轉等項。脊柱各段的運動度不同,這與椎間盤的厚度、椎間關節的方向等制約因素有關。骶部完全不動,胸部運動很少,頸部和腰部則比較靈活。人在立正姿勢時,通過身體所引的垂直重力線經過頸椎體的後方,在第7頸椎和第1胸椎處通過椎體,經胸椎之前下降,再於胸腰結合部越過椎體,經腰椎後方並穿過第4腰椎至骶骨岬再經骶骨前方、骶髂關節而傳至下肢。脊柱的彎曲,特別是頸曲與腰曲,隨重力的變化而改變其曲度
脊索
脊索動物(Chordata)是動物界最高等的一個類群,也是種類相當豐富的一個門(phylum)。它包括從低等的如現代海洋中的文昌魚海鞘等,到較高等的如魚、蛙、龜、鳥、牛、猿猴、人類等。脊索動物的一個重要共同點就是脊索(chordadorsalis)。一切脊索動物至少在胚胎時期都具有脊索。那麼脊索和脊椎是一個東西嗎?在進化的歷程上脊索為什麼出現,出現的意義是什麼,脊索是怎麼進化的,高等脊索動物成體的脊索又到那裡去了?本文將討論這些問題。
1脊索概念
脊索動物在其一生或個體發育的一定階段出現於身體背側正中、神經管正下方呈前後走行的棒狀支持器官稱脊索。脊索不是脊椎,脊椎是脊索出現后才慢慢產生的,脊椎是骨質的,脊索不是骨質的。
脊索是一條由多泡狀角質細胞所組成的堅韌、半透明、有彈性的圓柱形不分節結構,其表面覆蓋著數層薄薄的結締組織的脊索鞘(elastica)。脊索是胚胎時期的原腸壁背面加厚外突形成,是內胚層結構。之後顯著伸長和集中,將陷入胚內的外胚層作為襯底,成為身體中心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的誘導物質,預定的脊索原基內陷后也明顯地伸長。文昌魚終生具有脊索,圓口類的脊索也不退化而終生存在。脊椎動物的脊索在胚胎期及幼體期具有中軸支持器官的作用,但是其後被周圍結締組織形成的軟骨或硬骨的脊柱所代替,只在脊柱內殘存一些脊索的痕迹。
2脊索的產生
2.1脊索發生
現在脊索動物的來源有兩種假說:環節來源說和棘皮來源說。由於棘皮來源說有更多的證據,本文按照棘皮來源說(echinodermtheory)論述。
脊索動物有一些性狀與棘皮動物相同,如后口、三胚層、兩側對稱和分節現象等,說明脊索動物是由棘皮動物進化而來。按照綜合進化論可以推測某些棘皮動物胚胎期變異后體內產生脊索雛形,這種脊索雛形使棘皮動物幼體可以更方便的運動,從而擴大了攝食範圍和增強了逃避敵害的能力,也使得有脊索雛形個體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降低種內競爭,形成了形成新物種的條件。在自然選擇下體內有脊索雛形的棘皮動物形成了新的物種。雖然由於原始脊索動物沒有化石殘留,但通過比較解剖學胚胎學的證據,半索動物的幼體——柱頭幼蟲(Tornaria)可能可以作為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的過渡型。因為柱頭幼蟲咽喉正中的背側生長的囊狀體從發生學和功用上均類似於脊索,生物學家也稱其為脊索原基。
自然選擇令在運動和支撐身體上有更多優勢的脊索使越來越完善。於是進化出尾索動物(SubphylumUrochordata)。尾索動物仍保留有半索動物的一些特徵:幼體尾部有較為成型的脊索,但在成體內脊索又消失。但是幼體脊索已經開始成型。如現存的海鞘(Ascidiacea)、尾海鞘(Appendiculariae)等生物。
由於脊索不僅能令動物幼體更具生存競爭力,對於成體,脊索也有新的用途,所以變異的那些脊索消失較晚的個體漸漸淘汰了脊索消失早的個體,這些脊索消失較晚的個體又進化出了新的生活方式和身體結構,這就是頭索動物(SubphylumCephalochordata)。從比較胚胎學證據也得出尾索動物進化又產生了頭索動物。頭索動物的脊索縱貫於全身的背部,並終生保留。頭索動物身體呈魚形,體節分明,表皮只有一層細胞,頭部不顯,故稱無頭類(Acrania),如文昌魚。至此,完整的脊索完全產生了。
2.2脊索功能
脊索的出現構成了支撐軀體的主梁,這個主梁使體重有了更好的受力者,體內內臟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護,運動肌肉獲得堅強的支點,在運動時不致由於肌肉的收縮而使軀體縮短或變形。所有的這些雖然和節肢動物堅硬的幾丁質外鞘作用類似,但是由於脊索在體內,同時比幾丁質外鞘有更好的的韌性,因而使脊索動物身體更靈活,體形有可能向“大型化”發展。這樣,在環境的變化下,脊索動物獲得了新的適應性。
脊索的中軸支撐作用也使動物體更有效地完成定向運動,對於主動捕食及逃避敵害都更為準確、迅捷。脊椎動物頭骨的形成、頜的出現以及椎管對中樞神經的保護,都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化的發展。
脊索在發生學和胚胎學上還有誘導周圍細胞分化作用,促進了胚胎期由中胚層發育而來的脊椎和由外胚層發育而來的神經的產生和完善。這一點也是脊索為什麼仍然存在於高等脊索動物的胚胎內的一個原由。
3.脊索進化和消退
雖然脊索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但它究竟不太堅硬,所能承受的應力是有限的。因此當動物大型化到一定程度時,脊索就不夠用了。之後中胚層靠近脊索的間葉細胞起初集聚變為生骨節(sclerotoma)。現在在圓口動物如七鰓鰻、盲鰻的脊索附近找到的髓弧片就是進化到這一時期的生骨節產生的脊椎雛形。
隨後生骨節產生的髓弧片開始癒合,直至完全包裹脊索,漸漸出現椎體(centrum)等結構,同時向動物體背側延伸,出現包裹神經管的趨勢。脊索被椎體壓迫,逐漸變細小。但是此時的“脊椎骨”細胞只是失去了原生質的分支,同時細胞間有大量間質,即此時是軟骨脊椎。另外每個脊椎骨環是獨立的。由於是軟骨,此段缺少現存或化石證據,但是在胚胎學的重演律上可以證明,脊椎是先一段一段產生再癒合的。
隨後軟骨開始硬化,每段脊椎(vertebrae)也開始癒合,神經管被脊椎包裹,脊索被分開,形成脊索小球,像一串念珠,夾於脊椎中。鯊魚體內的脊椎就是這樣,頭部還殘留有軟骨和沒封閉完全的骨,脊椎簡單癒合。
之後脊索有不同的去向:
1)脊索小球剛好鑲入兩側的脊椎中央,形成雙凹形(amphicoelous)脊椎。如硬骨魚類
2)脊索小球與後面的脊椎癒合,形成前凹形(procoelous)脊椎。如爬行類和多數無尾類。
3)脊索小球與前面的脊椎癒合,形成后凹形(opisthocoelous)脊椎。如某些兩棲類。
4)脊索小球與兩面都粘連,形成椎間盤(discusintervertebralis),脊椎則形成雙平形(amphiplatyan)。新形成的椎間盤不是脊索,而是由生骨節發生的結構,椎間盤中間很小的髓核才是退化的脊索。如哺乳類。
現在脊椎已經替代了脊索成為了新的身體支持物,脊椎在靈活性和堅固性兩方面都比脊索要好。從此脊索在高等動物體內消退,變為痕迹器官。
結束語脊索是泡狀細胞組成的棒狀組織,在進化歷程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最初脊索在低等脊椎動物如無頜類中起著重要的支持作用,為脊索動物提高了生存競爭力。而在其以後的高等脊椎動物中,則被脊椎代替,最後在路生脊椎動物中脊索僅出現在胚胎期。本文重新瀏覽了脊索從出現到消失的歷程,可以發現脊索在脊索動物進化路上的重要性。同時也從側面論述了脊索動物的來源和進化過程中脊索的誘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