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復旦大學二級學院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是1925年在國文部的基礎上擴充建立,是復旦大學下屬院系之一,也是中國大陸地區中文研究領域的的頂尖人才培養基地。以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符合當時時代的新文化授課而聞名一時,而現代的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也不斷地在探索者中文文學系的發展方向,並取得很大成果,多次獲得各種榮譽。

歷史沿革


復旦大學中文系
復旦大學中文系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繫於1925年秋在國文部的基礎上擴充建立,時稱中國文學系,歸屬文學院。上世紀30年代初,中文系已發展完備,頗具規模,課程亦逐漸豐富完善,並趨向系統化,授課名師如雲,其中有劉大白、陳望道、謝六逸夏丏尊、應照倫、傅樂華、鄭振鐸田漢趙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實秋馮沅君和葉紹均等。1937年10月,復旦內遷至重慶,部分留滬教師在租界辦復旦大學補習部,也設中文科。到1952年9月全國院系調整,中國文學系從文學院中獨立出來,定名中國語言文學系,同時因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大同大學震旦大學及上海學院等校的中文系師生和設備調整來系,據此,中文系組成新的教學組織格局,1954年,中文系建立起資室。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中文系開始撥亂反正,恢復正常教學秩序。1977年,全國統一高考恢復,中文系的教學秩序隨之進一步得到恢復、調整和穩定。1981年又增設了外國留學生教學研究室。1989年新成立的台港文學研究所也掛靠在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則設有中國文學批評史、現當代文學、語法修辭學、吳方言、理論語言學和美學六個研究室。
中文系的學制,解放初為4年制本科,設中國語言文學專業。1955年起,本科改為5年制。1958年起分設語言和文學兩個專業。文革期間;學制3年,設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兩個專業。 1988年,學校將新聞系書刊編輯專業轉入中文系,並增設秘書學和文化事業管理兩個專修科。1990年本科設中國文學和漢語言學兩個專業,同時招收秘書學專業和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專科生。中文系在文革前已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后國家實行研究生學位制以來,中文系又正式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本系共有碩士點 9個(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電影學、民俗學、漢語文字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博士點 7個(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中文學科的博士后流動站也於1995年正式建立。
中文系(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在編的教職工共80人,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 18人),副教授36人。
該系對本科生的培養注重"通才"教育,要求學生對文史哲知識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對本專業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並能實際應用,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熟練掌握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技術。
該系畢業生除了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出國留學以外,主要到各大報刊雜誌社、各廣播電台、電視台、各大出版社、旅遊部門、各級黨政機關、大型企業、公司的管理機關和宣傳部門工作,由於專業基礎紮實、綜合能力和素質良好,具有很強的發展後勁,該系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專業介紹


漢語言文學

該專業培養在中國文學方面從事科研教學和理論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中與語言文字工作相關的複合型應用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文學概論、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美學、外國文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通史、世界歷史、中國哲學等。

漢語言專業

該專業培養在漢語和對外漢語方面從事科研教學和理論工作的專門人才以及各種企事業單位中與語言文字工作相關的複合型應用人才。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對文史哲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對專業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和實際應用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強。
主要專業課程:文學概論、寫作、中國語言文學史、漢語史、文字史、訓詁學音韻學、中國通史、世界歷史、中國哲學等。

實驗室


中國語言文學系語音實驗室簡介
語音實驗室建立於1997年3月,屬國家"211工程"建設項目,為學校的重點實驗室之一。備有各種語音實驗和教學的儀器設備,包括KAY公司的 CSL4300B、電齶儀、喉頭儀、MS3700及多台多媒體電腦,可進行各項語言學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如:聲學語音學生理語音學、計算語言學、言語矯治、聲儀鑒定、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多媒體教學軟體的開發、語料庫的建設等。具體研究項目有:吳語聲調變調實驗錄、《現代漢語》多媒體教學軟體開發、方言辭彙接近率的計量研究,聽力障礙兒童語音矯治研究、失讀症患者語音康復研究、聲紋鑒定等。

中文系


簡史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前身是復旦大學國文部,國文部時期,中文如同英語,是全校各系的必修課程,並非專門研究語言文學的科系。 1925年秋,改部為系后中國語言文學系正式誕生。從那時起,中國語言文學系和復旦大學一道,共同走過了曲折而又漫長的歷史。
1902年春,馬相伯先生創立的震旦學院,雖然用外文教學,但對國文也相當重視。1905年 9月,震旦改名復旦公學。此時的復旦沒有文科,作用為“政法科,商科大學之預備”,下設倫理、國學、法文、英文、歷史、地理、數學、倫理、心理、理財、法學、簿記學、體操、音樂、拉丁文等課程。當時校章規定: “凡投考者,次中西文俱優為最合格……,惟中文差者隨時屏斥”;“本公學於考取學生時,皆取文筆業已通達者。” 1912年,復旦進入私立公學時期,李登輝先生任校長,規定無論大學預科還是中學部,均需修習國文,並另設國文部。當時教授國文的教師有:蔣兆嬰、楊昌、邵聞泰、趙玉森等》。 1917年.復旦公學開辦大學本科,改名復旦大學。復旦進入私立大學時期,李登輝先生仍任校長,學校擴大后,更重視國文教育,這在當時的校章與入學規定中可見一斑。當時校章規定:“其國文一科,以尊重國學,故特設專部教授。”入學規定:“試驗作文一篇,以辭句通順,綴字無訛者為合格。”此時教授國文的老師有:葉楚倫、於定、陸冠春、陳望道、殷章瑞、何憲琦、葛豫夫、郭祖根、劉大白、陳傳德、陸曾沂等。1924年夏,前國文部主任邵仲輝先生向本大學行政院提議改國文部為中國文學科。
1925年秋.實行改部為科,中國語言文學系正式產生。當時設系的三個宗旨為:(一)順時代之趨向,整理研究中國文學。(二)滿足青年學生學習文學之需求。1929年,系科改組,文學院成立,原文科外國文學系、史學系、中國文學科的中國文學系、社會學科的社會學系,組成復旦大學文學院,並增設新聞系、教育系。1933年,系大綱規定設系之主要目的為:“以現代眼光,研究歷代文學,以世界眼光,創造本國文學”。確立施教方針為:“1、養成學生有探討整理本國文學之能力。2、能創作本國文藝。3,能理解世界文藝思潮。”並規定本系的必修課有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文選、詩選、修辭學、文字學、詩歌原理、小說原理、戲劇原理、文學批評、文藝思潮、藝術論,本系學生非習完之,不得畢業。可見中文系的課程已形成一個理論性、基礎性較強,涉及面亦較廣泛的系統。 1935年,復旦誕辰30周年,中文系對十年的發展狀況進行總結。當時,本系學科已相當完備,成績也十分可觀。1937年10月,日寇侵略上海。本校大部分師生內遷於重慶,留在上海的李校長與留滬教師在租界辦滬校。1938年6月,滬校改稱復旦大學補習部,文科院照常運作。1946年10月,重慶部與上海補習部合併於上海江灣,兩部中文系也合併一處,教師陣容得到增強。 1947年元旦,為抗議美國士兵的暴行,本校37位教授聯名發表《正告美國政府的意見》,指出美國政府已拋棄了抗戰時較為正確的政策,揭露了美國視中國為半殖民地的事實,認為中國,學生的抗暴行動,“按之正義與政治上之需要,均甚正確,應予聲援”。這些教授中中文系教授有:方令孺陳子展、吳劍嵐、章靳以余遂辛、馬宗融、胡文淑等。解放前(1925—1949)中文系歷任系主任有:葉楚倫(1925)、劉大白(1926)、陳望道(1927至1948)、孫良工(193 1)、謝六逸(1932至193 7)、陳子展(1938至1948)、應功九(上海補習部)、郭紹虞(1949)。
旭日和風 茁壯成長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此時復旦大學有文、理、法、商。農五院,中國文學系是文學院所屬五個系之一。7月,包括陳望道等17人在內的復旦大學校務委員會成立。8月,同濟大學文學院、暨南大學的有關院系、中國新聞專科學校與復旦大學文學院合併,部分師生轉入復旦大學中文系;中文系開始分為文學組和典籍組。 1951年,中文系成立“文學史”和“語文”兩個教學小組,並出版油印刊物——《中文系刊》。 1952年9月,華東地區院系調整,取消文學院,中文系成為獨立的系科。滬江大學、聖約翰大學等院校的中文系師生調整來系。10月,院系調整工作完成,奠定了中文系的教學格局。同時,中文系建立起教學組織,分設語言、寫作實習、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四個教學小組。1953年5月至6月,中文系教務處制定並公布了教務會議條例、系工作條例、教研組條例等,進一步加強系的領導,鞏固教學組織。確定專業培養目標為:1、培養高校語文系助教和中等學校語文老師;2、培養關於中國語言文學和初級科學研究人才;3、培養文化部門工作幹部。1954年6月至7月,中文系建立起資料室。改“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舊名為“漢語言文學專業”,以便在適當時候增設兄弟民族語言文學專業。(左為陳望道先生)
身陷浩劫 痴心不改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對胡風的批判,復旦中文系與外文系聯合座談批判胡風思想。許多教授被迫撰文批判胡風的時候,與胡風關係密切的賈植芳教授卻挺身而出,對這種批判表示不能接受,5月15日,賈教授被“停職檢查,交代問題”,隨即送公安局關押。 1957年,招收副博士研究生4人。 1958年,設立文學研究室,並將陳望道校長於1956年創設的語法邏輯研究室改名為語言研究室,同時掛靠在中文系。分設語言和文學兩個專業。1959年,舉辦語文夜大學,將語言、文學兩個專業重新改為專門化,取消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專門化。確定培養目標為:“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觀點、能勝任教學和語文研究的工作者。”1960年,3月底開始新的一輪“大躍進”,在全校文科師生學習中文系三年級的過程中提出搞“文學革命”。在此號召下,中文、外文、新聞的部分師生開始批判蔣孔陽先生的所謂“修正主義美學觀”開設幹部專修班。1964年,由於“備戰”需要,中文系根據學校安排,在青浦縣三灣隊征地造屋,準備一旦作戰,即行搬遷。一、二年級大部分學生及部分教師,於1964年至1966年在該處一邊勞動,一邊上課。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開始,“文革小組”替代學校掌管行政工作,黨組織停止領導。中文系學生,教師分別成立“戰鬥組”,興起“停課鬧革命”和全國性的“革命大串聯”,在一片“造反”聲中,許多教授學者及少數學生被打成“牛鬼蛇神”,備受折磨,喪失人身自由。停止招生,畢業生暫緩分配。1967年,“軍隊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中文系。1968年8月18日,“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中文系,開始了“工人階級領導一切”、並成立“革命委員會”,正式替代原有行政單位,並徹底改變原來的教研組織。1969年9月,“五·七”文科試點班開學。1971年,中文系恢復招生。設文學評論專業,學製為三年。原來被停止活動的語言教研室恢復建制,開展科研活動。1972年,中文系增設文藝創作專業。1976年,中文系增設漢語專業開始撥亂反正,“文革”中被取消的文學研究室恢復建制,系資料室也開始正常工作;由學校創設的魯迅研究室下放掛靠在中文系。春去春回 再創輝煌
1981年,增設一個外國留學生教學研究和圖書資料室。6月中國文學語言研究所成立。1983年,中文系本科中國文學專業和漢語學專業。開始招收秘書幹部班,學制二年。
1988年,新聞系書刊編輯專業轉入中文系,並增設秘書學和文化事業管理兩個專修學科。 1989年,增設比較文學教研室。1990年,中國文學和漢語言學兩個專業,同時招收秘書專業和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專科生。1993年,台港文學研究所掛靠在中文系。這以後中文系繼續保持全方位高速發展,不斷繁榮壯大。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草創於困境之中,經歷了戰爭炮火,政治風暴的重重考驗,終於發展成今天人才輩出,師資雄厚,成果顯赫的大系,相信在未知的歲月中,中文系定能長青不衰,為中國語言文學事業撐出一片綠蔭!

簡介

中文繫於 1925年秋在國文部的基礎上擴充建立,歸屬文學院。當時設系的宗旨有三:(一)順時代之趨向,整理研究中國文學;(二)應青年學生學習文學之要求;(三)使全校學生除學習一般應用課程外,在文學藝術方面有精修博選的機會,以改進學校國文教學狀況。
至30年代初,中文系已發展完備,頗具規模,課程亦逐漸豐富完善,並趨向系統化,授課名師如雲,其中有劉大白、陳望道、謝六逸、夏丏尊、應照倫、傅樂華、鄭振鐸、田漢、趙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實秋、馮沅君和葉紹等。1937年 10月,復旦內遷至重慶,部分留滬教師在租界辦復旦大學補習部,也設中文科。1946年 10月學校複員回滬,補習部中文科回歸中文系。1949年8月,同濟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暨南大學文法商學院奉命停辦併入復旦,並劃歸中文系,中文系由此分設文學組和典籍組。至1951年,又改為文學史和語文兩個教學小組。1952年9月全國院系調整,中文系從文學院中獨立出來,同時因滬江、聖約翰東吳大同、震旦 諸大學及上海學院等校的中文系師生和設備調整來系,據此,中文系組成新的教學組織格局,即分設若干考古組具體實施教學任務,1954年,中文系建立起資料室。1958年,又設立文學研究室,並將由陳望道校長於1956年創設的語法修辭邏輯研究室改名為語言研究室,同時掛靠在中文系。文革初期,中文系曾一度停止招生,至 1971年始有恢復。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中文系開始撥亂反正,恢復了正常教學秩序。 1977年,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後,中文系的教學秩序隨之進一步得到恢復、調整和穩定。 1981年又增設了外國留學生教學研究室。同年6月,文學、語言兩個研究室合併擴充為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成為與中文系平等的機構,行政上由中文系辦公室統一管理。中文系的教學組織調整為現當代文學、古典文學、文藝理論、寫作、漢語和比較文學等六個教研室,另設語音實驗室、近代文學研究室和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室。 1989年新成立的台港文學研究所也掛靠在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則設有中國文學批評史、現當代文學、語法修辭學、吳方言、理論語言學和美學6個研究室。
中文系的學制,解放初期為4年制本科,設立中國語言文學專業。1955年起,改為5年制本科。1958年起分別設立語言和文學兩個專業。文革期間;學製為3年,設立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兩個專業。 1988年,學校將新聞系書刊編輯專業轉入中文系,並增設了秘書學和文化事業管理兩個專修科。 1990年本科設立中國文學和漢語言學兩個專業,同時招收了秘書學專業和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專科生。中文系在文革前就已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后國家實行研究生學位制以來,中文系又正式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本系共有碩士點12個(民俗學、文藝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現代漢語語言學、電影學),博士點11個(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藝術人類學與民間文學、現代漢語語言學、影視文學),中文學科的博士后流動站也於 1995年正式建立。復旦大學中文系自成立以來,經歷了曲折前進、不斷發展的不尋常歷程,已形成專業門類全、師資力量雄厚的系科,因此被確定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本科學科點。
中文系(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在編的教職工共92人,其中教授33人(博士生導師 27人),副教授31人,副研究員6人。長期以來,中文系的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做出了重大成績,僅以改革開放以來的近十幾年為例,本系教師共獲得國家和上海市教學和教材獎16項,出版教材和學術專著30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數千篇,獲得國家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獎90多項。

語文研究所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的前身為分別由陳望道、郭紹虞兩位先生領導的語言研究室和文學研究室。一九八一年,經高教部批准,在這兩個研究室的基礎上,從中文系抽調部分教師,正式擴建成立了研究所,下設吳語方言、語法修辭、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現代文學四個研究室,以後又增設了理論語言學、美學兩個研究室。有自己獨立的資料室,所內設有《修辭學習》編輯部。現有研究人員二十餘人。
十多年來,研究所承擔了大量的科研項目和任務,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大部分為集體科研項目,也有不少個人科研項目。以集體項目為例,有國家重點項目,如《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方言志》、《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有上海市重點項目,如《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有與國外大學合作的項目,如《漢語方言大詞典》。同時,編輯出版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集,均受到學術界的重視和好評。
除科研工作外,研究所也承擔了一定的教學工作,大部分科研人員都招收了研究生,並堅持為本科學生開設一些基礎課和選修課,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對兄弟單位發揮了互相支援的作用。

博士后流動站


簡介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設立於1994年10月,2010年12月被授予“全國優秀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榮譽稱號。

二級學科

1.文藝學
研究方向:美學;文藝理論;藝術人類學;人類學美學;民間文藝與民俗學;西方美學史;西方文學理論;中國古典美學;中國古代文論;中國古代文論範疇研究;文藝思潮研究;中國建築美學等。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研究方向: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言語障礙);社會語言學及方言學;漢藏語言學;歷史語言學等。
3.漢語言文字學
研究方向:現代漢語方言;現代漢語語法;漢語修辭學;漢語辭彙學;漢語史;漢語語言學史;文字學;古文字學;訓詁學等。
4.中國古代文學
研究方向: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宋元文學研究;明清文學研究;中國古代詩、文、詞批評;中國古代小說戲曲及其批評;魏晉隋唐文學與批評;先秦兩漢文學與批評;元明清近代文學與文學批評;文獻學;佛教與中國文學;中國古代文論範疇和形式批評理論等。
5.中國現當代文學
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中國近現代文學;中國現代傳記文學;近百年中國文學與中外文化;中國電影史;台灣香港電影研究;中國現代文論;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研究等。
6.中國古典文獻學
研究方向:目錄版本校勘學;古籍校釋學;古文字學;中國古典語文學;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古典文獻學史、古典整理實踐等。
7.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研究方向:中西文學關係研究;比較詩學研究;比較文學發展史研究;東亞文學關係研究;英美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研究;跨文化與跨學科研究等。
8.中國文學古今演變
研究方向:中國文學古今貫通研究;13-20世紀文學整合研究;中國詩歌古今演變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