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重型機器廠
瀋陽市鐵西區的重型機器廠
"12時59分,沈重鍊鋼廠房的5噸電爐,封爐煉了最後一爐鋼。1965年接任廠長的江風同志,在沈重工作8年,經歷了非同尋常的""文革""時期。為了不停產,工廠像當年的大慶油田一樣,提出了""先生產,後生活""的口號。"
題記:在有著"東方魯爾"美譽的瀋陽市鐵西區,"興華北街8號",記錄了"中國重機工業搖籃"---原瀋陽重型機器廠的誕生、成長與撤離。這是一段不平凡的歷史,更是一段值得追憶的歷史。
2009年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然而對沈重人來說,這個日子除了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之外,還別有一絲難捨的滋味。
上午9時,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正在向全球直播3小時的"北方重工搬遷啟動儀式"。歷經70多年的滄桑歲月,老沈重就要揮手告別這塊土地,搬遷到距此幾十公里以外的張士開發區。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幾十年來,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艱難度過危機時刻,相守相依的沈重人,對工廠充滿了親人般的感情。一大早,員工們就聚集在搬遷現場、道路兩旁,像目送自己的孩子將要遠行一樣,面對裝滿機器設備的大卡車,難捨難分。
就在前一天的12時59分,沈重鍊鋼廠房的5噸電爐,封爐煉了最後一爐鋼。火紅的鋼水注滿了鋼錠模,"鐵西•NHI•北方重工"幾個端莊凝重的大字,凝聚了綿綿60年的記憶,不僅封存了老沈重令人難忘的歷史,同時也預示著北方重工充滿生機的未來!
政府採納了我們沈重人的提議,未來這裡將保留3萬平米的工業歷史遺跡,規劃建成瀋陽工業記憶的標誌--"重型廣場",供後人回顧、紀念!其餘據說有十幾個足球場大的、數十萬平方米的廠區將被建成超大型商業廣場,從此這裡可能會成為鐵西新區新興的商業黃金地帶!
走進古稀之年的鍊鋼廠房,舉目四望,該搬的搬了,該拆的拆了,往日擁擠不堪的作業場地如今空空蕩蕩。透過高高的天窗,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的強光照射在突兀的鋼樑、立柱上。光影悠然地撫慰著飽經滄桑的老廠房,平靜而又意味深長……!像信徒走進聖殿,我以敬畏的神情撫摸著堪比故宮大門上的鋼釘鐵鉚,銹跡斑斑的質感,記錄著老沈重的傳奇以往。
上世紀三十年代,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為了把東北建成侵略全中國的後方基地,日本人在中國大肆強征土地,建立殖民工業區。1937年9月,日本住友財團投資3000萬日元,在奉天建立了"滿洲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制鋼所"。如今在眼前赫然而立的鑄鐵下水管線上,鑄就一體的"1936"幾個數字,客觀而真實地提醒著這段屈辱的歷史往昔。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一個月以後,蘇聯紅軍進入瀋陽。本以為"老大哥"朋友會來幫助我們,不曾想,大鼻子、小鼻子,同樣都是"鼻子"。蘇軍憑藉當時強大的國力、軍力,趁人之危強行把日本人在中國建立的工廠作為自己的戰利品拆運回國。遭遇重創的奉天工場,除了鋼樑、立柱無法拆運,共有226台(套)機器設備被蘇軍拆卸運走。洗劫一空的工廠從此完全喪失了生產能力,只有那些挺立的鋼鐵骨架無言地怒視著世間的不平和貪婪罪惡。
1948年11月,瀋陽解放后,東北人民政府接管了工廠。翻身作主人的勞苦大眾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一心撲在工廠建設上。"叫工廠冒起煙來"成為重建時期瀋陽城最激越的戰鬥口號!工友們以極大的革命熱情,衝天的革命幹勁,在馬糞遍地的廢墟上重建工廠,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奇迹!
面對廠里連一把鉗子都沒有的現狀,黨和政府在全市發起了"獻納器材"運動,工人們積極響應,不計得失,把家裡收藏的發動機、皮帶輪、扳子、鉗子等各類物資無償地獻給國家。沒有車輛運送,大家像螞蟻搬家似的肩背人扛。組裝機器缺少材料,工人諸葛亮開動腦筋用土法代替。有經驗的老工人還到廢鐵堆里挑揀出能用的舊零件,在簡陋的破廠房裡,工人們硬是用智慧和汗水組裝起了第一台皮帶車床,隆隆的機器轟鳴聲第一次在自己的工廠里響起……。而後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工友們僅用8個月的時間,又神奇地修復了2﹟鍊鋼平爐。
1949年10月,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鐘聲響徹全球,瀋陽實驗工廠煉出了新中國的第一爐鋼水。全廠上下猶如沸騰的鋼花,激情迸射、熱流奔涌。職工們任由激動的淚水肆意流淌,大家歡呼雀躍、奔走相告,自豪、驕傲寫在每個工人幸福的臉龐上!
有了機器,有了鋼水,工廠發展如虎添翼。工人們抑制不住當家做主人的革命激情,迅速掀起大生產的熱潮,摸爬滾打在現場,不計報酬,不顧辛勞,恨不得把一顆心捧出來獻給新生的社會主義祖國。"創造生產新紀錄"、"增產節約"運動如火如荼。高速切削生產記錄被不斷刷新、超越、再創新高。1950年5月廠翻砂場主任尚可率領工人創造了化鐵1:18.37焦鐵比新紀錄,受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通報嘉獎;緊接著工具模工張克勤創造了全國生產新紀錄,受到瀋陽市政府的表彰。"抗美援朝、製造軍鎬",鑄造工祁寶仁發明了"疊芯串鑄"新工藝,帶領工人19天製成了10萬把軍鎬送到朝鮮前線,動人的事迹成為聞名一時的傳頌佳話。
1952年,工廠下決心自力更生製造自己的重型機器。經反覆試驗,當年12月研製成功首台5噸"蒸氣--空氣兩用錘",開創了國內生產重型機器的歷史,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全廠職工歡天喜地向黨中央、毛主席報捷。《瀋陽日報》於12月24日全文刊載了機械二廠職工給毛主席的報捷信。內容如下:
親愛的毛主席:
現在,我們向您報告一個勝利的消息:在十二月十六日,我們試製的巨型機器--五噸蒸汽錘成功了!這個五噸蒸汽錘是個又大又有勁的機器,全部重量一百五十噸,全高九米半,最大打擊能力是四萬三千八百公斤米。按照我們廠子的設備條件,製造這樣大的機器是很困難的,吊車都吊不動,過去我們不但沒做過,也沒見過。我們知道在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中沒有各種各樣的大型工作母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和往常一樣,克服了許多困難,把任務完成啦,並且又有改進。如原來的圖紙是拱形的,不好加工,裝配也困難,我們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們把它改為橋型的,這樣不但解決了加工和裝配上的困難,使用上也方便了,比如按原來拱形的,操作時就需要彎著腰,改成橋型以後,就可以站著操作了。大砧子沒法加工,我們就現做了一台三百多零件的活動鏜床;製造汽缸的時候,為了提高鋼鐵質量,我們學習了蘇聯做氣壓冒口的先進經驗,節省了一噸零七百多公斤鐵水,還保證了質量……。製造這台蒸汽錘,從設計到裝配完成,只用了六個月,比計劃提前了四個月。
五噸蒸汽錘的試製成功,全廠職工像過節一樣的高興,因為這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新中國的第一台五噸蒸汽錘啊!當我們寫信給您的時候,我廠助理工程師、市勞動模範王錚安說:"要告訴毛主席,我們技術人員遵照他的話,把我們知道的技術理論與工人的實際經驗結合起來了,在這次試製中,我們結合的更加密切了。我們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導,為國家製造出更多的新機器。"老鉗工翟寶玉要求給他帶上幾句話,他說:"美帝國主義封鎖我們,現在讓他看看吧,中國工人階級有充分的力量,可以建設自己的祖國,我國各種類型工作母機的不斷試製成功,就是對他的有力打擊。"
親愛的毛主席,我們知道能試製成功這樣的重型機器,都是您和黨正確領導的結果。我們要再接再勵,完成各種新產品試製任務,並不斷提高質量,保證我們偉大祖國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以加速國家工業化。我們衷心地祝您身體健康!
機械二廠全體職工1952年12月16日
王錚安
盛夏的午後,我與同仁沿著廠區工業旅遊線路漫步瀏覽,攝取畫面,一路回味,一路感慨!
新中國建立后,黨中央決心把封閉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工業國。1953年國家制定"一•五"計劃,實施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沈重成為重點改擴建單位之一。工廠邊建設邊生產,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戰場。生產要大上,但設備能力不足;工人們有熱情,但經驗卻是白紙一張,前進路上遇到了兇猛的"攔路虎"!
編纂沈重廠志的時候,我曾就這段歷史採訪過眾多的知情人,大家對"一•五"建設時期有一個共同的評價:"雖然當時的環境惡劣,設備條件不好,技術水平很低,但是人的精神世界非常充實。大家憑著為國爭光的勁頭,刻苦專研,敢於實踐,把許多的不可能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
當時工廠還沒有大型工作母機,以小干大、以多制勝的"茶壺煮豬頭"、"螞蟻啃骨頭"加工法,成了不是辦法的辦法。工人們靠這樣的"人海戰術"土辦法,硬是啃下了2500噸水壓機橫垛的加工任務;應用最高負荷50噸的6米立車,以"抬轎"加工法,加工70噸重的6000噸水壓機上橫樑;應用10米卧式車床,以"抬轎"加工法,加工6000噸水壓機的15米立柱;將超大直徑的齒輪採取分4瓣三坐標加工,以及改造簡易機床,自製專用工具工裝解決大件加工的難題等,都是工人群眾在勞動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用現代化生產的觀點看待當時的做法,除了加工手法比較土之外,還有些冒險蠻幹,甚至存在明顯的不安全隱患。但正是這些可貴的探索精神,創造精神,成就了建國早期的一個個工業奇迹。也正是在這樣濃厚的技術革新氛圍里,才培育出了全國赫赫有名的"刀具大王"金福長等一大批技術革新能手,以及各工種的能工巧匠。
六十年代初期,工廠將凝結著老一輩沈重人無數心血、智慧與汗水的30餘台自製簡易、專用設備集中安裝,用於粗加工作業,並為這樣一個帶有時代標誌的車間命名"東風"車間。老沈重白手起家的歷史在這裡固化成了有形的記憶。
曾經就任沈重廠長的劉登雲同志,幾十年後提起沈重仍記憶猶新充滿了感情。他說:"五十年代末到文革前,正是我國政治壓力巨大,生產條件不太完備的時期,但是全廠職工精神不倒,幹勁十足,崇高的思想境界,忘我的勞動熱情,創造出了超乎能力的一個又一個奇迹!
"1959年為完成我國第一台125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製造任務,工廠成功地鑄出了103噸的大鑄件。這在中國的五六十年代可以說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也是廣大工人、技術人員智慧的結晶。在生產大型鑄件時,鍊鋼平爐最大能力只有40噸,鑄鋼車間只有兩台75噸天車,而這個大鑄件需要鋼水150噸,包括砂箱、砂型總重量達300噸以上。為了攻下這個難關,我們當時在三個方面採取了措施,一是鍊鋼和出鋼,二是鋼水過跨,三是鑄鋼件落砂。鍊鋼的頭一個難題就是平爐能力不夠。我們想辦法擴大能力,最多裝料達到75噸、80噸,三台平爐和兩台電爐同時開動。出鋼也有難題,因鋼水包只能容納40噸,我們採取"分槽出鋼"方法,使一爐鋼水同時流到兩個鋼水包中。鋼水過跨也很有學問,鋼水溫度差異太大融不到一塊,溫度降得太低鋼包芯桿不容易打開,因此過跨必須迅速,時間不能太長。為解決這一難題,我們採取了火車和電動平板車同時過跨,並在兩包鋼水之間的溫度控制上採取了可行措施,為鑄件澆注成功奠定了基礎。這就是沈重廠創造的"四包澆注"新工藝。"
"鑄件落砂時,又遇到了天車能力不足的問題。當時鑄鋼車間只有75噸天車,要吊起重達300噸的鑄件和砂型,簡直是不可思議。我們集中群眾智慧,大膽提出"就地落砂"方案。把兩台天車打到一起,用抬梁先抬起鑄件的一端,加上一根12米長的撬杠撬,把冒口就地割掉,大部分砂子就地除掉,然後再抬起鑄件的另一端,清掉砂子,拿掉砂箱,最後重達百餘噸的鑄件就鑄造成功了。"
"1961年工廠頂著巨大壓力生產冷軋輥。當時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停止援助我國經濟建設,刁難我們要用200頭重200斤的豬才能換回一根冷軋輥。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決定自己研製冷軋輥。當時設計院不同意沈重上冷軋輥,理由有三:一是冷軋輥所需合金鋼需要酸性平爐才能冶鍊,而我們僅有鹼性平爐;二是沈重水壓機能力不夠,解決不了鍛造比的問題;三是我們還沒有熱處理井式爐,淬火工藝達不到要求。當時我在部里憑著一股政治熱情把這個任務搶了下來,回來一干,問題都出來了。但當時的口號是"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我們集中技術人員和老工人的聰明智慧,組成攻關小組,反覆試驗,然後總結,繼續實踐,一個一個地攻克難關,終於生產出了與蘇聯產品相當、完全能夠滿足生產需要的冷軋輥。"
"這個階段還有兩件事也很值得一提。一件是生產'九大設備',另一件就是完成'5•30專案'任務。局外人不太明白"九大設備"是怎麼回事,但我們這個行業都知道"九大設備"的份量。"九大設備"是我國在國民經濟困難時期,為了應對蘇聯的經濟封鎖,決定自力更生研製九套大型設備的一項重大決策。1961年由國家計委下達給我廠其中兩台設備的製造任務,一台是12500噸卧式擠壓機;另一台是6000噸自由鍛造液壓機,用戶單位都是重慶西南鋁加工廠。
"12500噸卧式擠壓機,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和蘇聯這樣設備,國內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借鑒,就是讓設計人員猜都猜不出個模樣來,可想而知難度相當大。為了圓滿完成這項艱巨而光榮的政治任務,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時任國家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沈鴻同志具體負責"九大設備"的技術組織工作,從確定設計人員到敲定設計方案操了不少心。特別是確定工程總設計師的過程更是一波三折。沈重當時有個設計人才,叫王錚安,因為歷史問題,當時還帶著"特嫌"的帽子,被市公安局內控。按照"階級鬥爭為綱"的邏輯,有這樣歷史背景的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方案設計。沈鴻部長是個務實的老幹部,他愛惜人才,甘冒風險,不惜以中央委員的身份為一個"特嫌"分子擔保,力排眾議啟用王錚安主持工程項目設計。"
被委以重任的36歲錚錚鐵漢,得知這一消息,激動無語,仰天拭淚。隨後一甩頭:"請部長放心,我一定會讓中國飛起來!"一著急,連"飛機"二字都省略了。王錚安肩負重任,傾情踐諾,僅僅10天就拿出了完美的設計方案,並一次獲得通過,這在重大工程項目中是不多見的。為了報答老部長的知遇之恩,更為了讓中國"飛起來",王錚安廢寢忘食幾乎拼了命。右側胸腹部隱隱作痛也顧不得就醫,時而用手按壓,時而用膝蓋頂壓,一個勁地瘋狂工作。他說:"不是我不想去醫院,而是怕難以面對殘酷的現實,摧垮我的意志。倒不如現在這樣,使我能有勇氣做完12500擠壓機。"
當西南鋁加工廠傳來12500噸擠壓機的試驗機完全達到預期效果的消息后,王錚安如釋重負,在妻子的陪同下立即到醫院就醫。可是無情的肝癌病魔已經擴散,醫生也無力回天!在與病魔殊死抗爭時,39歲的王錚安在牆壁上用指甲刻下"天生我才必有用,奈何天不從我願"的痛苦吶喊!
12500噸卧式擠壓機
"再看'5•30專案',這是個特殊時期的特有名詞。1962年蔣介石在台灣叫囂"反攻大陸",中央軍委為了應對戰事,決定製造一批武器生產設備。因為是保密任務,所以被稱之為'5.30專案'。我們主要負責壓制炮彈外殼的拉深衝壓水壓機的生產製造。我在北京接受了任務,趕快回廠組織生產。經過反覆研究和學習取經,僅用20天就完成了技術設計。5個多月以後產品試製出來,炮彈一次壓製成功,部里領導非常滿意。"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不論條件多麼差,困難怎樣多,沈重人始終懷著一顆愛國之心,無私地為祖國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讚頌的'中國的脊樑'"!
1965年接任廠長的江風同志,在沈重工作8年,經歷了非同尋常的"文革"時期。江風同志回憶說:"我到廠時文革還沒開始,工廠的發展歷經'一•五'、'二•五'擴建改造,進入到成熟階段,生產任務非常飽滿,幾個大項目正在建設中,發展勢頭非常好。"
那時候備受關注的12500噸卧式擠壓機進入最後收官階段,老廠長索性搬到廠里跟工人一起摸爬滾打。短短一年時間,工廠先後生產了榮獲國家銀質獎的12500噸卧式擠壓機、6000噸鍛造水壓機、1500噸拉伸矯直機、導彈發射台1-3號架、800/650大型軋鋼機和4000噸橡膠平板硫化機等國家急需的重大產品。
1967年"文化大革命"嚴重衝擊到工廠。群眾組織奪了權,領導幹部被打倒,在全廠遊街批鬥。沈重捲入武鬥的漩渦,成了當時有名的"西霸天",厂部大樓房頂壘了碉堡,架設機槍,派性鬥爭替代了正常的企業經營活動,生產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直到1972年,形勢稍稍有些好轉。為了貫徹一機部在長春召開的"整頓產品質量,加強企業管理經驗交流會"精神,沈重開始企業整頓,恢復科室建制。老幹部們陸續恢復工作,針對當時產品質量差的問題,提出不合格產品堅決不能出廠的意見。推行新的管理規定僅僅一年,1973年11月,江風老廠長就奉命調離了沈重廠。老人說離開沈重幾十年了,一想起來眼前浮現的還是沈重人在艱難歲月中的頑強和堅韌。如果不是遭遇"文革"動亂,沈重肯定會有更輝煌的前途。
作為沈重的後來人,聆聽老一輩的點點回憶、激情訴說,內心充滿了驕傲與自豪。建國早期沈重經歷了非同尋常的艱難奮鬥,不僅發展成為國內一流的、能夠生產礦山、鍛壓、水泥、橡膠等重型機器產品的國家大型主導企業,還以開放的胸懷,源源不斷地向一些新建單位輸送人才。先後向一重、二重、太重、洛礦、陝壓、西安重機所等單位輸送20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各級管理幹部和技術工人。二重、陝壓等單位從廠長到工段長幾乎全套人馬都是沈重人,至今他們的後人提起沈重仍然充滿了留戀的感情。由此建樹,沈重奠定了"中國重機工業搖籃"的地位。在國內資深的機械工業元老和專家心中,沈重是值得中國工業史冊珍藏的寶貴財富。原一機部老部長周子健、楊鏗同志應邀為廠志題詞時,欣然命筆不吝對沈重的溢美之詞。正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想不到我這個後生晚輩無功受祿,此時堂而皇之地替前輩們收穫了莊重的榮譽!
秋老虎驕陽似火,與高溫一樣浮躁的是人的心情。隨著企業搬遷步伐的加快,各個部位馬不停蹄地"車輪大戰"、"螞蟻搬家"。往日24小時機聲轟鳴的工作場地,一夜間靜悄悄毫無聲息,竟讓人不知身處何地,心在何方?這很像聽慣鼾聲入眠的婦人,一旦沒了鼾聲也就沒了睡意。待遷的機床散落在廠房裡,其閑懶的狀態,恍惚間鉤起了10年前沈重艱難轉型、沉重喘息、浴火重生的記憶。
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軍號。當時還在車間當工人的我,想象不到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大影響。但國有企業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步伐,卻實實在在地和我們的生活一同向前邁進著。
長期習慣於國家下達生產計劃,產品由國家統一包銷的沈重,隨著國家壓縮基建項目,財政緊縮銀根,一時間無所適從,陷入了迷惘。而此時巨大的人員、債務包袱卻又像大山一樣從頭頂上壓了下來。沈重廠是典型的"大而全"企業,託兒所、幼兒園、子弟小學、技工學校、職工大學一應俱全。醫院、食堂、自建住宅、社會服務系統非常完備。每年的後勤服務補貼經費高達兩、三千萬元。改革開放前工廠人員只進不出,"隊伍"不斷壯大,知青大批返城后,又一下子激增8000"子弟兵"。2萬多人的大企業,有限的經濟效益被巨大的人員成本分攤后,企業重負不堪,舉步維艱。
為了求生存求發展,變包袱為動力,工廠騰廠房、上項目,給資金,扶助集體企業開闢新的就業門路,使8000"子弟兵"自食其力。根據國家木材綜合利用的廣闊前景,發揮本廠鍛壓產品設計優勢,積極拓展外部市場,開發林機產業,拓寬經營渠道。另一方面眼睛向外,走出國門,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以高新技術優勢開闢和佔領產品市場。實踐證明"東方不亮西方亮",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創舉,若干年以後沈重正是依賴於此打了翻身仗。與此同時,沈重眼睛向內創新機制,試行了"分廠制"、"划小內部核算單位",以點帶面,全面鋪開。
"摸著石頭過河"的一系列舉措,使沈重蹣跚步入市場經濟的軌道。八十年代中期,沈重先後為上海寶鋼生產了2050熱連軋帶鋼精整線及450m2燒結機、為鞍鋼生產了H型鋼軋機、為元寶山生產了3600m3/h斗輪挖掘機等代表性產品。1987年我曾到上海寶鋼參加2050熱軋帶鋼精整線慶功會,1996年又到元寶山現場參加斗輪竣工典禮,親眼看到"沈重製造"的龐然大物轟然而動、壯觀運轉,作為沈重人的激動心情無法用語言表述。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內改革開放步伐異常迅猛,沿海經濟的騰飛帶動了各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由於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地域文化的差異,以及東北地區老字號國企觀念的滯后,瀋陽大大小小的工廠相繼陷入困境。過去"以大為榮"的國家隊,現在也"船大調頭難"。沈重在殘酷的市場面前,多次被行業競爭對手打得慘敗而歸。伴隨著市場萎縮、資金短缺、交貨延期、回款不暢等一系列惡性循環,沈重信譽掃地,積重難返。當時有人形容沈重:一個年邁的老人,餓得頭昏眼花,肩上背負著沉重的包袱,跟一群年輕氣盛、輕裝簡從的小夥子,一同在改革的起跑線上出發。此時的沈重歷經60年滄桑,廠房陳舊,設備老化,退休職工六、七千,貸款利息不堪重負,如此同場競技,沈重如何能勝?!
1997年朱鎔基副總理視察東北老工業基地,著手解決"三角債"問題。在公司領導的授意下,我起草了沈重情況彙報,向朱總理報告了沈重的市場形勢和資金需求情況,請求政府給予生產資金支持。朱總理了解沈重情況后,明確表示對產品有市場,復甦有希望的企業要予以有力支持。依據首長指示精神,我這個沈重總經理辦公室的副主任,起草了沈重廠發1997(45)號文件,直接呈報國務院總理辦。朱總理特事特辦,為沈重特批一億元生產流動資金,並要求企業"封閉運行"。
那時的沈重負債纍纍,像個缺錢的篩子,到處都需要錢,很多人預言就是投進去10個億也未見得能好起來,何況區區1億元,這錢肯定是打水漂了。事實上朱總理特批的億元資金,雖然不多但的確挽救了沈重。首先它像"強心劑"一樣,在關鍵的時刻給衰弱的沈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其次,中央首長的關注與肯定,引起了各級領導和社會的廣泛重視。即使沈重到了破產邊緣,領導層還是顧及了沈重的社會影響,確保了沈重的存在。
時光進入九十年代末期,沈重不可遏止地滑入了谷底。封閉運行的資金杯水車薪,只能維持生產,不能用作其它。為了不停產,工廠像當年的大慶油田一樣,提出了"先生產,後生活"的口號。職工工資先是拖期發放,然後是不能足額發放,再後來是間隔幾個月每人發放300元生活費。外界形容我們是"年薪制三資企業"(春節、五一、國慶節發三次工資)。一線工人"幹活沒手套,洗手沒肥皂"。企業外欠貨款數額巨大,三天兩頭就能收到法院的起訴書,廠長當被告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成片的家屬宿舍冬季不能供暖,上訪群眾堵大門、退休人員坐馬路,都是常演的節目。一次,由於企業外欠煤款無力償還,債主通過法院執行,強行用工廠的"子彈頭"商務車抵賬。正巧中央電視台進廠採訪東北地區冬季供暖情況,無意中抓到"新聞",將沈重的窘境盡曝天下。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天下。"從那以後沈重"臭名遠揚",用戶看到連厂部的車都被法院拖走了,也對沈重失去了信心。企業"雪上加霜"艱難生存,不得不一次次壓縮編製,大量裁員。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憑著一技之長,紛紛跳槽到外邊找飯吃。隨著周邊的瀋陽冶鍊廠、瀋陽電纜廠的相繼破產,廠內的煤氣站等輔助部位也停產放假,全廠上下人心惶惶,不知自己能幹到哪一天,沒準兒第二天一覺醒來就被下了崗。那個時期是沈重人最沒有尊嚴的日子,到外邊不好意思說住在鐵西,更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重型人。姑娘、小伙找對象都自覺降低了身價,公務員、醫生、教師--免談,想都別想!沈重人從來沒這樣自卑過,心中充滿了惆悵與悲涼。
"否極泰來終有時",古人的話沒錯。事物發展到極限,必然會有轉機。處於衰勢的沈重,沒有屈服就範,帶著滿身的傷痕奮起求生,艱難的爬坡。雖然當時處在困境中的沈重好比"虎落平原",但骨子裡的虎威、虎氣卻絲毫不減。在外界都以為沈重"黃了"的時候,豈知不甘屈服的人們正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堅韌不拔,負重前行。
沈重打響的第一炮,就是將國產雙進雙出磨煤機推向市場。早在1989年,沈重從法國引進該項技術,就已作出承諾: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製造出我國自己的雙進雙出磨煤機。歷經數年,沈重人不懈鑽研,又從美國引進最新技術,自行設計製造了全國惟一一台雙進雙出磨煤機標準實驗裝置,掌握了設計生產雙進雙出磨煤機的核心技術。
1999年11月6日,沈重為山東萊城電廠300MW火電發電機組提供的雙進雙出磨煤機正式投入運行,各項技術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該產品首次開機連續運行131天,僅用11天即通過了168小時試運行,創造了吉尼斯紀錄,被上海吉尼斯總部收錄為世界之最。
思路決定出路。沈重在重拳出擊抓市場的同時,積極採取主力突圍戰術,通過內部改制贏得生機。將原有的兩個主體加工車間與銷售合併,組建產供銷一條龍的實體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通過整合資源,轉變經營模式,盤活有限資金,靈活應對市場,硬生生在困境中撕開了缺口。經營理念的轉變帶來了產品市場的重大突破,1999年企業拿到3.6萬噸機器產品訂單,幾年來第一次不再因訂單而困惑。第二年又攬到4.5萬噸任務訂單。銷售人員、產品設計人員揚眉吐氣,經濟收入水漲船高,有些人置辦了高檔住宅,有些人購置了自用轎車,率先成為企業富有一族。
體制與機制改革的有益嘗試,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盤活局部帶動了整體運轉。全廠職工不再因領不到工資而憂愁,企業也破天荒地實現了當年不虧損。
2001年,沈重藉助國家"債轉股"政策,積極調整運行模式,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優化資源,增加產能,提高效率,使企業整體功能得到提升,逐步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十五"期間企業增長迅猛,產值從7億元到30億、50億元只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這個期間公司實現了68項創新成果,一躍被評為國家級技術中心。持續不斷的新產品開發不僅支撐企業走出了困境,更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資金仍然緊張,但還是擠出3億多元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脫胎換骨的環境整治。先後進行了鍊鋼平爐改電爐、新建2萬平米重裝車間、新購進17米數控龍門銑、7軸5聯動等大型技術裝備等。企業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舊貌換新顏"。車間、廠房、辦公大樓的內外環境和廠區的美化、亮化、綠化都有了質的飛躍。
老話說:有了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沈重自強自立、頑強脫困,走上復甦發展之路,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效益和尊嚴,同時也引起了各級政府和官員的關注,相繼有中央領導蒞臨視察和慰問。在不到7個月的時間裡,竟有吳邦國、李長春、溫家寶、賈慶林等4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繼視察企業,實屬罕見。沈重曾經是個卓有貢獻的老廠,上世紀五十年代曾有朱德委員長、董必武副主席、李富春副總理、班禪副委員長等來廠視察。文革后鮮有重要國家領導人光顧。上世紀九十年代沈重"走麥城"的時候,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和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親臨企業視察,朱總理還三次聽取了沈重的情況彙報,給予沈重實實在在的關懷與幫助。歷經痛苦的掙扎,如今鳳凰涅磐,沈重人始終不會忘懷多年給予關懷與幫助的各方人士。沈重人懂得感恩,懂得報答,因此從未停下腳步,一直在創新、圖強,回報社會、回報人民。
2003年沈重瞄準了盾構機市場。為了搶佔先機、力克勁敵,企業開始與德國、美國、法國等多家企業接觸,洽談合作TBM。之後陸續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到德國維爾特公司和法國NFM公司進行盾構機的技術培訓,學習設計、製造、檢驗、組裝、調試等多方面的知識,掌握各項技術的要領。特邀部分中科院院士在企業成立院士工作站,對全斷面隧道掘進機實現國產化的研究給予具體指導。2005年2月,沈重與德國維爾特公司、法國NFM公司結成戰略夥伴,聯合成立了瀋陽維爾特重型隧道機械成套設備公司。經過充分而有效的準備工作,這一年8月,先後奪得青海高原引水工程直徑5.93米泥水平衡盾構機、武漢長江江底隧道工程2台直徑11.38米泥水平衡盾構機和廣州地鐵直徑6.28米土壓平衡隧道掘進機等4項合同,總金額達4.5億元。按照集團的設想,全面推進盾構機生產,不僅僅是解決眼前吃飯問題,而是為未來發展奠定基礎,最終目標是掌握盾構機的核心技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盾構機生產製造中心。不管是"雄心"也好,是"野心"也罷,盾構機市場沈重是搶定了!
2006年在與德國的海瑞克、日本的神鋼、三菱、石川島等多家國外公司的競標中,沈重又一舉奪得廣州--深圳--香港鐵路建設工程4台直徑11.17米隧道掘進機,北京鐵路建設工程2台直徑11.97米隧道掘進機和瀋陽地鐵一號線工程4台直徑6.28米隧道掘進機,總金額達12億元的大單合同。並且還被國家發改委授權為進口此種產品和技術的主談判單位。2007年5月12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頭條以"沈重盾構機搶佔國內市場,令進口產品價格降了三成"為題,播放了沈重製造的具有GPS和激光雙重定位導航系統、掘進誤差不超過10厘米的盾構機正在武漢長江幾十米水下、3600米長的過江隧道工程中施工的畫面,盾構機在向前掘進的同時還自動安裝管片、一次性完成了隧道內部的修築。沈重製造的盾構機正在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中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同年6月,北方重工(沈重的重組公司)又與法國NFM公司簽訂了併購框架協議,按照協議規定,我方將持有法國NFM公司70%的股份。這意味著沈重在盾構機生產上,將進一步擴大在國內外盾構機市場上的份額,這對於打造世界級盾構機研製基地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009年7月中旬,已經退居二線的我,再一次接受央視國際頻道採訪,地點選在原金工車間廠房裡。主持人問:"企業馬上就要搬遷了,作為在工廠工作了30多年的老員工,你有什麼想法?"我抬頭仰望廠房屋面,這是日偽時期興建的頂棚呈鋸齒形採光的金屬切削車間,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專家援助擴建時,該廠房向東延伸接跨,採光形式完全不同於日式的南向,而是在天棚東西兩側採光。兩個不同時代、兩個不同國家的建築風格在這裡融合統一,渾然一體。大概這種"混血兒"式的工業建築在全中國也是絕無僅有,至於世界各地有多少,沒有考證不敢妄評。還有那些機床、設備,那些我熟悉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我不能欺騙自己,誠實地告訴主持人:"東搬西建是政府的決策,也許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很有利,但作為企業員工,我和大家對這裡的一切都有很多的不舍……。"這裡記錄了老一輩沈重人的輝煌榮譽,記錄了企業轉型期的艱難困惑,更記錄了企業的成長、發展和壯大。多年的不棄不離,朝夕相伴,企業與我們息息相關,在她就要從興華北街8號的地標上消失的時候,我們對這裡看似平常的一切尤其留戀。70餘年的歷史從這裡走過,光影無痕,歲月留印,我們會記住發生在這裡的一切,一切!
政府決策"東搬西建",對企業而言這是一次不一樣的遷徙。瀋陽市內眾多的企業都已完成搬遷,紮根新的沃土,而沈重是國家隊撤離市區的壓軸絕唱。環顧這個有著70餘年歷史的老企業,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聆聽管理大師石滋宜教授講課時提到的"鷹的故事"。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一項非常困難卻是至關重要的決定。這時,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捕捉獵物;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此時的鷹只有兩種選擇:要麼等死,要麼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蛻變。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並停留在那裡。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脫落,然後靜靜地等待新的喙長出來。鷹會用新長出的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一根拔掉,鮮血一滴滴灑落。當新的趾甲長出來后,鷹便用新的趾甲把身上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5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鷹重新開始飛翔,重新度過後面的30年歲月!有志於重塑一個新我的人,必定要經過"鷹"的歷程,艱難地除卻陳舊,痛苦地迎接新生。
老沈重何嘗不是如此呢?70年的歷史固然輝煌耀眼,但是固守眼前就不會有燦爛的明天。廠房陳舊、設備老化、面積狹小,超大型的盾構機無法安裝。作業環境的種種限制已經嚴重製約了企業前進的步伐。異地搬遷后,"沈重"將完成使命,取而代之的"北方重工"由老式磚瓦廠房到彩鋼板現代化工業建築;由擁擠的作業面積,到寬敞的安裝現場;由沈重、沈礦貌合神離到全面整合,資源統一……,這些都是企業求之不得的發展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沈重今天的搬遷,也許正是北方重工美妙夢想的起源。
鐵西區興華北街8號-——沈重的歷史從這裡走過,北方重工的未來從這裡延伸……,我期待著異地搬遷的母廠揚帆遠航,再傳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