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損傷

鼻損傷

鼻損傷,中醫病名。是指鼻部遭受外力打擊而致的惡血留內,局部青紫腫脹、疼痛劇烈,或皮肉破損裂開,鼻樑骨折、衄血而痛為主要表現的鼻病鼻外傷后應及時救治處理,以免日後遺有畸形,不僅有礙容貌且影響呼吸、發音及共鳴功能。

名詞解釋


鼻損傷是指鼻部遭受外力作用而致的損傷。由於外力作用及受力方式不同,損傷的程度也不同,常見的有鼻傷瘀腫、皮肉破損、鼻骨骨折、鼻傷衄血等。若傷勢較重,可危及生命。

病因


鼻高聳於面中,易受外傷,如拳擊、棍棒、車輛碰撞或跌仆、墜高,頭部鼻額面著地,或金槍利器傷鼻均可致鼻外傷。

病機


1、鈍器所傷,惡血留內:多由鈍器如重物、車輛或拳頭碰撞等挫傷,致鼻脈損傷,血溢脈外,惡血留內,瘀滯皮肉之間,故局部青紫腫脹、疼痛難忍。
2、銳器損傷,皮肉破損:多由銳器如刀割、金創所傷,致鼻部皮肉破損,開裂,甚至部分斷離。
3、直接暴力,骨折畸形:受直接暴力重創,如車輛、劇烈運動如打球或踢球、拳擊、小兒跌傷鼻額部著地,突然暴發力量衝撞鼻部,多可致鼻骨鼻竇骨折畸形
4、損及血脈,傷鼻衄血:外力劇烈撞擊於鼻,損傷外鼻皮肉,傷及鼻脈,血溢脈外,清道衄血或鼻骨骨折,脈絡破裂而衄血。

診查要點


1、病史:多有鼻外傷史。
2、臨床癥狀:鼻及周圍面部腫脹疼痛、鼻中衄血、鼻塞及呼吸、發音、咬合失常。
3、檢查
(1)外鼻挫傷鼻部多青紫腫脹或衄血,可伴有鼻骨骨折。
(2)鼻部受銳器所傷多有皮肉裂開,傷緣整齊或不整,或見部分斷離。
(3)鼻骨骨折、鼻樑塌陷、歪斜。同時多見鼻中隔脫離中線及鼻中隔血腫。若為移位性鼻骨骨折上述表現明顯,並觸之有骨擦音;若非移動性鼻骨骨折則外形不變,觸之骨折處有明顯壓痛和變形。鼻骨正側位X線拍片可確診。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多因鈍器撞擊鼻部,致脈絡損傷,血溢脈外,惡血瘀積於皮肉之間,故局部青紫腫脹;惡血瘀滯,脈絡不通,壅阻氣血,故局部疼痛、觸之益甚。若惡血積於鼻中隔,清道受阻,故見中隔血腫處膨隆、鼻塞;若感受邪毒,熱毒化火,壅遏氣血,熱腐肌肉,故見鼻部發熱、紅腫及跳痛。
鼻及面部受鈍力或銳器所傷,輕者僅有表皮擦傷;重者,則皮肉裂開,傷緣明顯,甚或部分斷離脫落。鼻絡受損則滲血,損傷鼻脈則出血。氣血瘀滯不通則見局部腫脹疼痛。
鼻樑骨,質薄而脆位於面中,易受暴力撞擊而發生骨折或塌陷,形成畸形。鼻脈受損,血滲於皮下,故有瘀腫疼痛。鼻為氣體呼吸之道,若受傷后,用力擤鼻空氣易經鼻黏膜損傷處逸入皮下,發生皮下氣腫,故觸之有捻發音。
鼻脈損傷,血不歸經而外溢,故衄血。若鼻之較大脈絡受損,則出血量大勢猛,甚至氣隨血脫,而致面色蒼白眩暈心悸、脈微欲絕,血壓下降;若傷損複雜,部位較深則鼻受傷后數日內仍有衄血。

治療原則

鼻損傷是鼻科急症,臨症時應注意損傷程度及病情變化,及時採取不同的外治和內治方法。

證治分類

(一) 鼻傷瘀腫
癥狀:鼻部腫脹,皮下青紫,可連及眼瞼,局部疼痛和觸痛明顯,可有鼻塞、額部脹痛、鼻樑壓迫感。或見鼻中隔膨隆、紫暗、光滑柔軟,若繼發染毒,則形成膿腫,出現發熱、局部疼痛加重,或呈跳痛等。
治法:活血通絡,行氣止痛。
方葯:桃紅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川芎當歸熟地白芍香附延胡索丹皮
(二) 皮肉破損
癥狀:輕者鼻部表皮擦傷,重者皮肉破損撕裂,甚至部分脫落或缺損,局部有出血或疼痛。
治法: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方葯:桃紅四物湯加減。
常用藥:桃仁、紅花、川芎、當歸、熟地、白芍。
(三) 鼻骨骨折
癥狀:若骨折而無移位者,局部可只有疼痛、觸痛,或腫脹;若骨折已移位,可見鼻樑歪斜或塌陷如馬鞍狀,觸診可有骨擦音,若傷后空氣進入皮下,可形成皮下氣腫,觸之有捻發音。嚴重者,可有鼻中隔骨折、脫位,而致鼻塞。檢查見鼻中隔偏離中線,突向一側鼻腔。
治法:①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氣止痛;②中期宜行氣活血,和營生新;③後期宜補氣養血,堅骨壯筋。
方葯:①初期用活血止痛湯加減。②中期用正骨紫金丹加減。③後期用人蔘紫金丹加減。
常用藥:①(活血止痛湯加減)乳香、沒藥、蘇木、紅花、三七地鱉蟲、當歸、川芎、赤芍紫金藤陳皮
②(正骨紫金丹加減)紅花、當歸、丹皮、大黃血竭兒茶
③(人蔘紫金丹加減)人蔘茯苓甘草、當歸、五加皮、血竭、沒藥、丁香骨碎補五味子
(四) 鼻傷衄血
癥狀:鼻部受傷時,出現鼻孔內流血,其量可多可少,為各類鼻損傷的常見併發症。或受傷后衄血量多,持續難止,甚則出現面色蒼白、脈微欲絕、血壓下降等危症;或受傷后數日,仍有反覆衄血。
治法:斂血止血,和血養血。
方葯:根據前述鼻傷所屬類型用方,加入白芨、蒲黃、仙鶴草、梔子炭、側柏葉白茅根藕節、三七之類。

其他療法


外傷
1、鼻傷瘀腫:鼻傷初起,24小時以內,宜予冷敷,以幫助止血或制止瘀血擴散。24小時以後,可改用熱敷或內服中藥渣再煎湯熱敷,以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2、皮肉損傷:輕者只需用生理鹽水雙氧水清洗傷口。傷口較深較長者,應予仔細清理創口,取出異物,儘可能保留皮瓣,再予縫合,並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皮膚缺損嚴重者應予植皮
3、鼻中隔血腫:血腫小者,可穿刺抽吸;血腫大者,宜在表麻下,沿血腫下方做一與鼻底平行的切口,吸盡瘀血后以消毒凡士林紗條緊密填塞鼻腔,防止再出血。同時注意預防感染化膿。
4、鼻中隔脫位:應予複位。用複位鉗伸入兩側鼻腔夾住鼻中隔,將其扶正複位后,雙側鼻腔填塞凡士林紗條。若難以複位者,日後可行鼻中隔黏膜下矯正術或黏膜下切除術,以矯正其偏曲
5、鼻骨骨折:骨折無移位者,可參考“鼻傷瘀腫”之治;骨折有移位形成畸形者,應及早進行複位。若因鼻腫較劇,複位有困難者,也可稍延遲數日,待腫脹消退,再行複位,但最遲不宜超過14天,以免骨痂形成太多,或錯位癒合,則不易整復。
6、鼻傷衄血:以止血為主。

轉歸預后


本病傷勢較輕者,預后較好。但若傷勢較重,或延誤治療,則可遺留畸形,影響面容或呼吸功能。若合併有鄰近器官損傷或顱底骨折、硬腦膜撕裂傷等,則可遺留其他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調護


1、有傷口者,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以免感染邪毒而加重病情。
2、有瘀腫者,不要用力揉擦患處,以免加重損傷或引起出血。
3、有骨折者,要防止再度碰撞或按壓,以免骨折端移位,難以癒合或形成畸形。
4、著重進行各項安全宣傳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發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文獻摘要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頭面部》:“凡鼻兩孔傷凹陷者可治,血出無妨。若鼻樑骨凹陷者,用當歸膏敷貼;若兩孔跌磕傷開孔竅,或金刃傷開孔竅,用封口葯敷傷處,外以消毒定痛散貼之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