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發現的文物作品。
稻作文化
3、而稻作文化是指人們以水稻種植為主要生存和發展方式的文化。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萬年大源一個被稱為仙人洞的溶洞被發現;30年後,在這個洞穴遺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將浙江河姆渡發現的中國稻作歷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萬年仙人洞由此成為世界稻作之源。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經過20世紀60年代、90年代5次考古發掘,特別是1993年和1995年的中美合作農業考古發掘,在兩遺址的上層即新石器時代早期,發現了距今1.2萬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歷史推前了5000年,成為現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遺存之一。
稻(學名:Oryza)是草本類稻屬植物的統稱。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單子葉,性喜溫濕,成熟時約有1到1.8米高,葉子細長,約有50到100厘米長,寬約2到2.5厘米。稻米的花非常小,開花時,主要花枝會呈現拱形,在枝頭往下30到50厘米間都會開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並結種子,稱為稻穗。一般稻穗的大小在5到12毫米長,2到3毫米厚度。
稻是人類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耕種與食用的歷史都相當悠久。稻的栽培起源於中國,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后,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現時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亞洲、歐洲南部和熱帶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區。稻的總產量佔世界糧食作物產量第三位,低於玉米和小麥,但能維持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聯合國將2004年定為“國際稻米年”。
由於稻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據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過有14萬種的稻,而且科學家還在不停地研發新稻種,因此稻的品種究竟有多少,是很難估算的。有以非洲米和亞洲米作分類,不過較簡明的分類是依稻穀的澱粉成份來粗分。稻米的澱粉分為直鏈及枝鏈兩種。枝鏈澱粉越多,煮熟後會黏性越高。
秈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為直鏈澱粉。屬中黏性。秈稻起源於亞熱帶,種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生長期短,在無霜期長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殼成為秈米后,外觀細長、透明度低。有的品種表皮發紅,如中國江西出產的紅米,煮熟后米飯較干、松。通常用於蘿蔔糕、米粉、炒飯。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鏈澱粉較少,低於15%。種植於溫帶和寒帶地區,生長期長,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殼成為粳米后,外觀圓短、透明(部分品種米粒有局部白粉質)。煮食特性介於糯米與秈米之間。用途為一般食用米。糯稻:中枝鏈澱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秈糯,粳糯外觀圓短,秈糯外觀細長,顏色均為白色不透明。煮熟后米飯較軟、黏。通常粳糯用於釀酒、米糕。秈糯用於八寶粥、粽子。
稻的植物剖面繪圖
稻葉在幼年時,跟雜草非常相似,一樣具有長扁型的外觀,農人多依賴稻葉特殊的葉耳與葉舌來區分。葉耳就是稻葉葉環的兩端長出耳狀之物,葉舌則是稻葉葉環內長出的薄膜。稻葉的葉脈是平行的,中央有很明顯的中脈,呈綠色,在中肋,邊緣或尖端有時也會有紫色色素。
稻子的根呈鬍鬚狀,細短而多,隨著稻的成長數量會增多,稻株旁也會不斷長出小枝來。
稻成為稻穗后,一株稻穗約開200-300朵稻花,一朵稻花會形成一粒稻穀。稻花沒有花瓣,也很難看到雄蕊雌蕊,它們都由稻花的內外穎保護著。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上的花藥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稻的搖擺,落到隔壁雌粉上頭。與雌粉子房中的胚珠結合,發育而成胚芽,也就是人類食用和攝取營養的主要來源。在胚芽附近,還有漿狀的胚乳會不斷增加,使子房日漸肥大。外觀上則會看到綠色的稻穀上有細毛,稱為稻芒。
稻的生長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則三到四個月,就能從發芽、開花、完成結實的過程。稻的種子在伸出幼芽的時間僅需兩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葉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氣候溫和的地區,一年可種三期稻。農人選稻種時,多會將其泡在水中,輕而浮起的稻種會被淘汰,剩下來的就會培育成稻苗。湄公河下游,有一種水稻(浮稻)生活在水,葉隨水漲生長,最長有8米,越南人叫魔鬼稻(這種水稻最早由百越中的駱越人種植,在湄公河,紅河,薩爾溫江與伊洛瓦底江下游)。
稻生長的最北限是中國的黑龍江省呼瑪。但主要的生長區域是中國南方、台灣,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瀾滄江高原上種植,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南亞、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國東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區,中國北方沿河地區也種植稻。也就是說,除了南極洲之外,幾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長。
在2003年統計,全世界的稻作產量高達5億8900萬噸。在亞洲就有5億3400萬噸的產量。而全世界稻田總面積可達150萬平方公里。目前,最大的稻米出口國為泰國。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農業統計資料庫,2005年各大洲稻米產量如下:
地區 | 稻作面積(公頃) | 生產量(稻穀,公噸) |
全球 | 153,511,755 | 614,654,895 |
非洲 | 9,130,990 | 18,565,960 |
亞洲 | 135,657,614 | 556,018,828 |
歐洲 | 565,249 | 3,235,900 |
北美洲與中美洲 | 2,061,010 | 12,431,243 |
大洋洲 | 58,300 | 451,300 |
南美洲 | 6,038,592 | 23,951,664 |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資料庫 |
而各主要產稻國家的產量如后:
國家 | 稻作面積(公頃) | 生產量(稻穀,公噸) |
孟加拉 | 11,000,000 | 40,054,000 |
中國 | 29,300,000 | 184,254,000 |
印度 | 43,000,000 | 129,000,000 |
印尼 | 11,800,901 | 53,984,592 |
日本 | 1,680,000 | 10,989,000 |
泰國 | 10,200,000 | 27,000,000 |
美國 | 1,352,880 | 10,012,190 |
資料來源:農業統計資料庫 |
提到人工水稻,歷史也相當悠久,1973年,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成功用科學方法產出世界上首例的雜交水稻,因此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經過四年的研究,帶領團隊從世界上幾百個稻種中探索,並在稻種的自花授粉上有了自己的心得。袁隆平認為野稻並不一定全為自花授粉,他在海南島找尋到一種野稻稱為“野粺”,並成功的與現有水稻配種出一些組合稻種。這些組合稻種無法自體授粉,而需仰賴旁株稻種的雄蕊授粉,但產量比原水稻多上一倍。不過最初的幾年,培育出的新稻雖然稻量增加,而且多數沒有花粉,符合新品種的需求,但其中有的卻有花粉,能產出下一代,而且稻量不豐;但袁隆平並沒有放棄,一直到了第九年,上萬株的新稻都沒有花粉,達成了新品種的要求,也就是袁隆平的三系法雜交水稻。
由於生物科技和基因工程技術近年來快速發展,科學家在1998年開始水稻基因組的分析與整理,稱為國際水稻基因組定序計劃(International Rice Genome Sequencing Project;簡稱是IRGSP)。主要希望能解讀水稻十二條染色體中的基因密碼,此計劃由日本主持,並有中國大陸、台灣、韓國、英國、加拿大、美國、巴西、印度、法國等國家與地區加入。在2002年宣布整個水稻的基因圖譜,都已被解讀。並公開在基因圖譜資料庫中,供各國的水稻專家研究。
水稻的基因體是高等生物中基因定序最完整的,科學家辨識出的37500個基因中,包括了數個影響重要農產未來的基因;例如提高水稻產量的基因、改變水稻受光周期的基因等。
稻米的種植技術,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國發明的。傳說中是神農氏教導人們如何種稻。
目前稻的耕種除傳統的人工耕種方式,亦有高度機械化的耕種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驟:
種稻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過去使用獸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來整地犁田,但現在多用機器整地了。
農民先在某塊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會被稱為秧田,在撒下稻種后,農人多半會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則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關鍵。在秧苗長高約八厘米時,就可以進行插秧了。
將秧苗仔細地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傳統的插秧法會使用秧繩、秧標或插秧輪,來在稻田中做記號。手工插秧時,會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幫助農人將秧苗分出,並插進土裡。插秧的氣候相當重要,如大雨則會將秧苗打壞。現代多有插秧機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狀不是方型的稻田中,還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會呈南北走向。還有更為便利的拋秧。除草除蟲:秧苗成長的時候,得時時照顧,並拔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如福壽螺)。
秧苗在抽高,長出第一節稻莖的時候稱為分蘗期,這段期間往往需要施肥,讓稻苗成長的健壯,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成,過去是農民一束一束,用鐮刀割下,再紮起,利用打穀機使稻穗分離,現代則有收割機,將稻穗捲入后,直接將稻穗與稻莖分離出來,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為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