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狄

五狄

五狄是指古代對居於我國北方的五個少數民族的合稱。《爾雅·釋地》“八狄”邢昺 疏引 漢 李巡 云:“一曰 月支,二曰濊貊,三曰 匈奴,四曰 單於,五曰 白屋。”《禮記·明堂位》:“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南朝 梁 沉約 《均聖論》:“總括要荒,而八蠻五狄,莫不愚鄙。”

基本詞義


詞語注音

五狄: wǔ dí ㄨˇ ㄉㄧˊ

月支


月氏
月氏
月氏(yuèzhī,舊讀rùzhī或ròuzhī)是匈奴崛起以前居於河西走廊祁連山古代游牧民族,亦稱“月支”“禺知”。月氏於公元前二世紀為匈奴所敗,西遷伊犁河、楚河一帶,后又敗於烏孫,遂西擊大夏,佔領媯水阿姆河)兩岸,建立大月氏王國。月氏西遷伊犁河、楚河時,逐走了原居該地的塞種人(即在亞洲的斯基泰人),迫使塞種人分散,一部分南遷罽賓,一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亞的希臘人王朝,建立大夏國。後來月氏復佔大夏,並南下恆河流域建立貴霜王朝。

濊貊


濊貊 (Yemack)是中國東北的古老的民族,又稱貉、貉貊或藏貊,古文獻稱之為“白民”,“毫人”或“發人”。濊貊族是由濊人和貊人匯合而成,以農業城柵為特點,不同於游牧族。
歷史分佈 濊貊族在夏商之際廣泛分佈於南起山東半島北至松花江流域中游的廣大地區,濊貊主體在山東半島,周滅商后逐漸遷至東北地區,另有一部分濊貊人遷至古朝鮮半島北部(漢四郡地區),最遠到漢江南北兩岸都有濊貊人的足跡。
濊貊與惠漠
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長春)融合成為惠漠(濊貊)部族(滿族前身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穢),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西漢時期建立扶餘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滿語“關口二郎”當為灌口二郎轉音,實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改國都合龍城為“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質建築。在此後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古代王國的王都。
濊貊與現代朝鮮人
濊貊族由於在朝鮮半島北部的歷史分佈,因此成為今日韓國學者爭論的根源。朝鮮半島的濊貊人在高句麗征服半島北部后融入高句麗,成為高句麗人來源之一。公元668年,唐滅高句麗,高句麗人口幾乎全被唐政府內遷回中原融合。在此之前,濊貊人在半島的分佈從未離開過傳統漢四郡地區。而現代朝鮮人的直系來源為半島南端的三韓部落以及後來的新羅王國,與濊貊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

早期社會

濊貊族主體在夏商時本居于山東半島,屬東夷民族,周滅商時,濊貊族被周所迫,大部分向東北遷徙,並以松嫩平原為中心定居下來,其活動竹範圍比較廣闊,最南端在長城以北,與燕國為鄰;東北部在遼河以東,與肅慎族相接。濊貊族早在西周時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屬國。春秋時期,齊桓公曾經發動過對濊貊的戰爭。戰國時期,濊貊族從事農業和漁獵業,黍成為濊貊人的主要食糧。此時的濊貊族進入原始社會晚期,過著定居生活。後來在東北地區建立政權的夫余和高句麗,就是在融合濊貊等東北民族的基礎上形成,發展起來的。

濊貊立國

秦漢之際,松嫩平原出現第一個國家——“濊王國”,在漢代人們發現了“濊王之印”,其“國有故城”,濊貊人的北支為索離族,飼養豬、馬、牛,又善於狩獵。索離人生活在嫩江以東、松花江以北的松嫩平原地帶。嫩江下游肇源縣白金寶遺址就是索離人的文化遺存。索離人的社會內部已出現私有制和階級對立,已跨入文明的門坎。索離族人東明稱王,不用濊族和索離族名,而採用鳧臾族名,中原漢族王朝譯作夫余,后改為扶余。夫余是漢朝在東北的地方政權,漢時受玄菟郡管轄,漢末三國初改屬遼東公孫氏,晉朝時由東夷校尉管理。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以南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縣,北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昂昂溪區為中心的嫩江流域,是古夫餘人文明的發祥地。肇源縣望海屯遺址、杜爾伯特自治縣官地遺址、富裕縣小登科遺址。都屬於夫余族文化遺址。同屬於濊貊語族的還有,高句麗、沃沮等。夫余族居住的中心在今吉林農安,到魏晉南北朝時,夫余族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的後裔以及高句麗和漢族人融合了。

濊貊消亡

在五世紀末,夫余被東部勿吉族和高句麗打敗。殘留嫩江中游東岸的夫餘人改稱“豆末婁”、“達末婁”,主要生活在以烏裕河為中心的地區,已經建立起奴隸制性質的政權,生活是以定居的農業生產為主。後來,在東鄰勿吉人的進攻和西鄰室韋人的襲擾下,主動與中原政權建立貢屬關係,從北齊直至隋唐之際。根據考證,豆末婁的前身是在族屬上與北夫余有關的北夷索離國。豆末婁在八世紀初,被黑水靺鞨及室韋諸部所吞併。至此,松嫩平原上濊貊——夫余族系統已經完全融合到肅慎和東胡系統之中。而遷徙到朝鮮半島北部的濊貊人則在高句麗進軍半島后被高句麗征服,成為高句麗的居民來源之一。至此濊貊人在歷史上完全消失。

匈奴


匈奴
匈奴
匈奴的英文名是hun,是祖居阿爾泰山脈以東南、大興安嶺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北、華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髮左衽的北方民族,古北亞人種和原始印歐人種的混合,統治集團父系Y染色體主體為西歐亞R1a1和北亞C3,母系線粒體DNA為D4,崇拜黃金。匈奴也是破壞者和野蠻人的代名詞,從中可以看出歐洲人對匈奴的恐怖記憶。公元1世紀,北匈奴,逐漸向西逃亡,最後深入到歐洲腹地,引發了歐洲社會的大變動,改變了歐洲歷史。
匈奴是古代蒙古戈壁草原的游牧民族,
最初在蒙古建立國家,前215年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東漢時分裂,南匈奴進入中原內附,北匈奴從漠北西遷,中間經歷了約三百年。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在十六國時期成立地方政權,如漢趙北涼、胡夏等;北匈奴西遷康居。自漢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開始受到漢朝軍隊的攻擊,漢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將主力北撤漠北,至漢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已完全退出漠南。漢元帝竟寧元年(西元前33),王昭君嫁與匈奴呼韓邪單於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雙方依漢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43)的約定以長城為界;在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元46)匈奴人受到烏桓人的攻擊北遷前的80年間,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匈奴人的最近後裔是蒙古族。至今蒙古國仍有8%的男性(16萬人)帶有匈奴人的Y染色體。
起源
按《史記》,匈奴人的先祖是夏朝的遺民,向西遷移的過程中融合了月氏、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的白種人。《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部分學者根據《史記》記載的後半段文字,認為匈奴原是山戎、獫狁、葷粥。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
“以滅夷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北州以定。”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余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至漢代,“匈奴稍強,蠶食諸侯,故破走月氏,因兵威,徙小國,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即匈奴統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從此,匈奴又自稱胡人,或“天之驕子”,「單於遣使遺漢書云:“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單於


單於
單於
單於,是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的首領的專稱,意為廣大之貌。單於始創於匈奴著名的冒頓單於的父親頭曼單於,之後這個稱號一直繼承下去,直到匈奴滅亡為止。而東漢三國之際,有烏丸鮮卑的部落使用單於這個稱號。至兩晉十六國,皆改稱為大單於的稱號,但地位已不如以前。

白屋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刺史 毛奕 錶行貳師將軍,將 酒泉、敦煌 兵千人,至 樓蘭 屯田,起 白屋,召 鄯善焉耆、龜茲 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