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活術
鉤活術
“鉤活術”是利用巨鉤針在頸腰椎旁或脊椎旁鉤治一定部位,用於治療相應脊柱病的一種無痛微創閉合式小手術。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椎骨質增生症(骨質退行性改變)、椎管狹窄症、手術失敗綜合症(FBSS)。
“鉤”有三個含義:①“鉤活術”所用針具是“巨鉤針”;②“鉤”是動詞,通過鉤治使局部減壓、減張、松解、疏通,立平衡而治病;③“鉤”又有鉤型軌跡和鉤突的含義,“鉤突”是解剖學中的頸椎椎體兩側偏後方的脊狀突起,它與上一個椎體相連接,構成滑膜關節或稱鉤錐關節(鉤突關節、側關節)。“活”有使局部重獲新生,舒筋活血,活躍靈活,活動自如,使之活之意。“術”,乃是一種無菌操作技術。
張力和壓力是形成腰椎病產生癥狀的病因和病機,壓迫就不通,不通則疼痛,為什麼退變的快而且早,其根源於腎,腎主骨生髓通於腦,腎虛必然早退變,退變快易突出,易骨質增生,久則椎管狹窄,對狹窄後手術切除者又會再狹窄,所以要治頸腰病要治“腎”治本。腰為腎之府,腎虛是根本,不通是關鍵,頸三穴位於C5、C6、C7椎體周圍,且頸5、6、7下的神經根是形成臂叢神經的主幹,腰三穴位於L3、L4、L5椎體周圍,腰三穴與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相鄰,針刺氣海俞、關元俞可以扶正補腎,針刺大腸俞可以暢通氣機,活血通絡。腰三穴配合可以補腎扶正、活血通絡,調節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自身免疫反應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得到緩解,標本兼治,理應有效。
鉤活術”的治療範圍:頸椎病、老小遺尿、肩周炎、網球肘;腰椎間盤突出症、頸腰骨質增生症、腱鞘炎、扳機指;頸腰椎管狹窄症、慢性鼻炎、鼻竇炎、強直性脊柱炎;手術失敗綜合症、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帕金森綜合症;骨性關節炎(膝)、骨質增生症、肋間神經痛;脊柱相關疾病:頸心病、頸高病、頸咽病、頸失眠病、脊源性頭疼、胃疼、腹瀉、嘔吐等。
“鉤活術”治療頸腰椎病癥狀的範圍
一、頸椎病
(1)頸部癥狀:頸項部疼痛,頸部僵硬感,頸部強直,活動受限,頸部肌痙攣,頸活動困難,有捆綁感,“發紂”,頸部脹筋感、“落枕”感等。頭部常偏向一側,抬頭、低頭困難,旋轉困難。
(2)上肢癥狀:肩部、手臂、背部的麻木、疼痛、運動和感覺障礙,痛覺過敏,有觸電感,手指麻木或蟻行感,手部無力,沉重感,持物不穩,震顫麻痹等癥狀,上肢肌萎縮,肩周活動受限。
(3)下肢癥狀:下肢可出現放射性痛、冷、麻、涼、或熱竄痛,無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下蹲,活動后加重,休息后減輕,或休息后剛起來加重,少有活動后好轉,再活動后又加重。與天氣變化有關,遇冷加重,遇熱減輕,或不明顯等。重則肌萎縮,跛行,功能下降。
(4)眼部癥狀(頸眼綜合症):不能睜眼,只能閉目平卧,眼脹、眼沉、睜眼無力,伴視物不清,視力減弱,眼前閃光、暗點、視野缺損,在頸部過度活動時出現眼痛、眼肌痙攣、一過性失明、結膜充血等癥狀。
(5)頭痛:放射痛、竄痛、麻痛、脹痛、沉痛、熱痛、涼痛、局部痛、前額痛、兩側痛、巔頂痛、輕痛、中痛、重痛,重則“碰牆”止痛,甚則嘔吐。
(6)頭暈目眩:頭痛、眩暈,甚則噁心、嘔吐,一過性失明伴頭昏、頭沉等,甚則有欲暈倒的感覺或突然暈倒,過後蘇醒,已如常人。
(7)記憶力障礙:記憶力明顯下降,丟三落四,到此位忘記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記不清楚,甚則是否吃飯都不能記憶。
(8)心臟(頸心症):心悸、心慌、氣短、胸悶、憋氣、思想恐懼感,心前區疼痛等頸性冠心病的表現(心電圖無相應的改變)。
(9)高血壓(頸高症):血壓升高、頭暈、頭痛、視物模糊、甚則噁心、嘔吐等癥狀。血壓升高,沒有規律,忽高忽低,藥物降壓降之又升,升之又降,或治療后血壓降至過低等。
(10)膽囊炎(頸膽症):腹痛、腹脹、噁心、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肝膽區疼痛等癥狀。
(11)慢性咽炎(頸咽症):咽部稍有充血或變紫、進食無礙、口乾舌燥似有異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13)自汗症(頸自汗):肢體發熱、發紅、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多汗,過時自然消退,不定時的發作。
(14)無汗症(頸無汗):肢體發涼、怕冷、單側肢體或一個肢體或頭部、雙手、雙足、四肢遠端出現少汗,甚則全身絕對不出汗,乾燥不適,情緒不穩。
(15)失眠(頸性失眠):失眠不能入睡,用鎮靜藥物逐漸加量才能入睡,短時間內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久則影響工作和學習,各種方法治療效果差。做夢:惡夢、長夢、做事夢、工作夢、交友夢、無規律夢等。
二、腰椎病
①腰痛、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發涼、麻木、行走不穩、無力、間歇性跛行等。
②椎管病:肌無力、肌萎縮、肢體癱瘓等癥狀。
③脊神經癥狀:小腹有束帶感、排尿困難、大小便功能障礙等。咳痛、持物痛、彎腰痛、大小便異常、腹部束帶感。腰背痛→坐骨神經痛→活動后加重→不能久坐、不能久站、不能一個姿勢→疼痛不能入睡→疼痛區肌肉萎縮,嚴重者或者晚期出現二便障礙和痙攣性癱瘓,卧床不起,隨著病情的發展可逐漸加重並轉為持續性。如不及時治療會發生不同類型的癱瘓。
值得注意的是鉤活術治療頸腰椎病、骨關節病、椎管狹窄症等各種疼痛疾病是需要住院的。
所有疾病治療有一個原則,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能輸液,不手術,能保守治療盡量保守治療。在頸腰椎病的治療方面,歷史上沒有一個較完善的治療方法,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非手術治療,二是手術治療,三是介入治療。
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方面有牽引、按摩、理療、針灸、局部封閉等,但牽引療法治療頸椎病臨床醫生對其有不同的看法,因牽引本身是糾正關節脫位,而關節脫胎換骨位造成的頸椎病可能性很小,牽引對神經根型頸椎病當時有效,可牽引過後又複發,等於沒有作功,而且頸椎是一種生理性前曲的骨形排列,牽引可使其生理曲度人為的外力變直,這樣還會加重椎動脈的迂曲而加重頸椎病,由此看來治療頸椎病應慎牽引,脊髓型頸椎病治療不能牽引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牽引后使脊髓腔變得更細,周圍病理性物質對其壓迫、滑傷的可性更大,癥狀肯定會加重,對頸椎病的牽引療法,必須慎重使用,頸椎病保護療法中的其它方法可酌情使用。再談談按摩療法,按摩療法對頸椎病是有效的,禁忌症少,比較方便,但也應選擇使用,一個好的按摩師必須懂中醫經絡學說、針灸穴位、按摩手法等,還必須知道你在給病人按摩治療的是什麼病,能否接受外力,能否接受按摩,如體質太差加之貧血等,或有脊柱結核,對骨質有損害或已骨折等,必須酌情謹慎按摩,因這時病灶處不能接受外力,又如脊髓型頸椎病就不能接受按摩,按摩不論輕、中、重按都會影響脊髓,對體質好,沒有外力禁忌症的非脊髓型頸椎病,按摩是比較好的辦法。治療腰椎病的保守治療有卧床休息、藥物治療、中藥治療、推拿按摩治療、針灸、牽引、封閉、骶療、物理療法等,這些療法大都不能直達病所,其療效是肯定的,但應一分為二。
二是手術治療,在保護治療無效或合併症出現時,可視具體情況做前後路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能直接清除障礙物,暢通神經、脊髓腔,但費用大、創傷大、後遺症多等缺點,仍屬最後不得已而為之也。
三是介入療法,2003年以後膠原酶介入(硬膜外)較為成功,但也需一定的設備和相應的技術人員,如有失誤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脊髓損害,適應症較局限。激光溶核和切吸技術應用較廣泛,是一種破壞性小,適應症較少而清除或溶化椎間盤的方法,因其椎間盤是一個免疫器官(免疫蛋白和膠原蛋白)他的消失人體免疫力必然下降,椎與椎之間就會產生沒有彈性的磨擦,其穩定性會相對減弱,仍不能列入首選方法。
總結以下三種療法,其目的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癥狀緩解,消除對其相應組織、血管、神經、脊髓、食管的壓迫,但各有千秋大手術只能是最後一招。
鉤活術是介入手術、非手術和介入之間的一種力度大、難度小、對病人損傷小、費用低、效果好、能立竿見影的無痛微創閉合式小手術。是一種對椎間盤無害化,對椎體、椎板無害化,對周圍組織生理化,對其功能修復化的一種微創新式小手術,病人非常樂於接受。是治療頸腰椎病的首選方法。
筆者在84年畢業邢台學院后,對中醫針灸非常感興趣,當時有一種新的特異針——小針刀,經過反覆研究發現小針刀確實好準確地鏟切病灶對肌肉、肌腱、筋膜能達到一個很好的疏導作用,但只能上下滑動、左右擺動、深淺鏟切而不能向上拉提。
85年又產生一種新特異針——新九針的“鋒勾針”,針具頭部是一個“鉤”型,進入皮層後向上拉提而松解卡壓效果好,但力度較小,對深部病灶一拉就直非常容易折斷,只能用於表淺部位,由此引發一個大的針具如能進入深部病灶,松解疏通病灶部位,而且對針具而言又不能拉直拉斷為好,這種想法在腦海里開始盟芽,86年開始動手做一個大的鉤型針具,87年有一個的出步的外型,便進行動物試驗(家犬、家兔)在動物試驗過程中,對鉤針外型進行了數次改良活動,90年初,其外形基本固定,91年聽說山東用“鋒勾針”治療頸椎病,親赴山東三趟研究其使用方法及頸腰病的發病機理,結合自己新的較大的鉤型針具和脊柱的解剖特點及頸腰椎的生理、產生疾病的病理、病因和臨床表現,完全能用中醫針灸經絡學說中的經絡理論解釋,經絡不通,阻礙氣機的運行,瘀血內阻,不通則痛,不通則麻、脹、憋、動不利,必須疏通經絡,暢通氣機。
如何解除頸腰椎病對神經、血管、脊髓及軟組織的壓迫是治療的重點問題,解決的辦法有二個:1使受壓的周圍組織松解,神經、血管、肌腱等疏通,解除周圍的張力,減小周圍的壓力,建立新的脊柱平衡。2是祛除其病理產物,如骨贅、突出的椎間盤及肉芽組織,增生的骨贅和局部組織韌帶等,但其二者的共同目標是通過減壓、減張而達到松解疏通的目的,有非手術與手術二種方法可達目的(建立新的平衡),然而後者祛除病理產物則只能做大手術,力度大、損傷大、副作用大、花費高;前者保護治療可口服藥物、牽引、按摩、理療、封閉等,但力度很小,介入治療的膠原酶硬膜外注射、骶管裂孔前間際注射效果差,不能減張和減壓只能消溶壓迫物,為了尋求一種治病力度大,病人損傷小,而花費不高的治療方法,經過反覆的研究與試驗終於產生了——“鉤活術”,並廣泛應用於臨床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92年確定了“巨鉤針”的命名,94年確定了“鉤活術”的命名,這些研究過程都是在河北·寧晉真仁中醫院和寧晉縣中藥研究所進行的)。
1996年1月1日鉤活術正式應用於臨床,第一個病人是神經根型頸椎病,術后病人左上肢麻木癥狀馬上得到緩解,病人和我都很高興。飽嘗了中國中醫針灸的神奇療效——立竿見影。處於當時的情況,術后四天病人針孔部稍有發紅,通過濕熱敷的方法,四天後消失,上肢癥狀全部緩解。30天後病人左上肢又有麻木感覺,但程度較前為輕,因有術后針孔發紅的經驗,第二次必須嚴格無菌操作,對針具進行高壓滅菌消毒。二次術后情況非常好,局部沒有任何紅腫現象發生,一個搞骨科的張主任,聽說鉤活術后,對外科無菌操作的基礎進行了講解,手術室的消毒、手術器械的滅菌、術者如何刷手、穿戴手套手術衣等。加深了西醫無菌操作技術的認識,給“鉤活術”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巨鉤針1986年萌芽,1992年確立了命名,1994年確定了“鉤活術”的命名,1996年應用於臨床。2003年發表了第一篇鉤活術論文發表在國家級醫學專業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臨床醫生》2003年第11期(2003年 第31卷 總第315期)以“自定頸三穴‘鉤針’治療頸椎病”為標題,論證了巨鉤針在治療頸椎病方面的應用(第44-45);第二篇論文是2004年第4期《中國臨床醫生》(2004年第32卷總第320期)以“鉤針松解術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為標題,論證了巨鉤針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方面的應用(第43-44頁)。“自定頸三穴‘鉤針’治療頸椎病”論文中的頸三穴是專用於治療頸椎病的穴位,古人在人體取穴時自頸1椎到頸7椎是空白,頸部沒有一人穴位點,這可謂是一種大膽前所未有的發現。發現了“頸三穴”,發明了“巨鉤針”,這種醫學理論的創新對醫學發展的貢獻之大,舉世矚目。
“巨鉤針”的問世是頸腰病人的福音,這也是對中國中醫針灸的推進,使中國的國粹和瑰寶——中國中醫針灸,這顆世界明珠更加燦爛耀眼,在征服疾病方面療效獨特,能立竿見影,顯示出她那深厚而極為科學的整體觀,在中國中醫針灸的歷史長河中又翻開新的一頁,發展中醫藥、發展中國針灸,造福全人類;第三篇論文發表在《中國臨床醫生》2005年第4期35-36頁,題目是“頸部軟組織勞損行鉤活術32例報道”,論證了頸部軟組織勞損造成頸椎生理曲度變化,包括欠佳、變直、反張、“S”型、過度曲曲等,通過鉤活術治療其曲度(正常曲度是12+5mm)恢復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並論證頸椎保健枕的重要性;第四篇論文發表在《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14期“鉤活術治療腰椎間盤膨隆型突出症300例臨床觀察”,論證膨隆型腰椎盤突出症,通過鉤活術治療效果獨特,癥狀馬上得到緩解並講述了“腰圍”外固定的重要性;第五篇論文發表在《中華脊柱醫學》2005年第3期58頁“鉤活術治療腰椎管狹窄1例報道”,首例報到腰椎管狹窄,論證鉤活術對腰椎狹窄的有效性和通過改善腰椎周圍的血液循環、解除周圍的張力、減少周圍的壓力使癥狀得到緩解,神經功能得到恢復。證實了椎管外的卡壓,重於椎管內的壓迫的科學性。
2005年巨鉤針無痛微創“鉤活術”治療頸、腰椎病榮獲河北省科技成果,成果號:2005306,並獲省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06年1月1日石家莊真仁中醫鉤活術疼痛門診部開業,定居省會石家莊,給眾多頸腰椎患者提供便利,更好的為他們服務,解除病痛。自1996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初步不完全統計已治療8千多人次頸腰椎病患者,有效率在90%以上,能達到立竿見影的神奇效果。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上床,10分鐘的鉤活術,便能站立,便能行走。馬上就能行走,不用藉助任何東西,頸椎病頭暈目眩(椎動脈型),只能閉目平卧者,術后張目行走,飲食正常……。因頸椎管狹窄造成癱瘓不能行走的患者,經數次鉤活術,競神奇的站了起來,走了出去,騎上了自行車,還能整理家務。
通過2004年和2005年全國招生辦班推擴鉤活術,已有237名骨科股干,接受了培訓,遍及全國各省市,他們在各自工作崗位利用鉤活術這門新技術,為頸腰椎病患者解除病痛,深受當地群眾的認可和贊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