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米公祠的結果 展開

米公祠

安徽無為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於無為縣城內西北隅,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任無為知軍時所建。米芾(1051-1107年),字元章,祖籍由山西太原遷居湖北襄陽,人稱“米襄陽”。北宋崇寧三年至大觀元年(1104-1107年),米芾任無為知軍。他為官清廉,勤政愛民,時人感其德政,在他去世后,於米公軍邸的舊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紀念。

景區介紹


米公祠
米公祠
現米公祠佔地面積約1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60平方米,已有米公祠、寶晉齋、聚山閣、竹深處、古杏花泉井、投硯亭、墨池、拜石等歷史景點。
米公祠內珍藏有160餘方晉唐以來歷代名家碑刻,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且堪稱古代書法藝術寶庫。
米公祠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景區。
米公祠以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享譽國內外,尤其在東南亞、日本等國較有影響,每年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尋訪。充分利用米公祠獨有的人文價值,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

地理位置


地理坐標:北緯31度18分09.5秒;東經117度54分38.0秒
米公祠坐落於安徽省東南部無為縣境內。位於縣城西北隅。臨近芝山商城。毗鄰無為縣杏花泉中心小學。

歷史變遷


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於安徽省無為縣城內西北隅。
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於崇寧三年任無為知軍時所建,米公祠,原名寶晉齋,位於無為縣城內西北隅,為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於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任無為知軍時所建。
米芾崇尚晉人書法,他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獻之十二月帖》墨跡后,自題齋名——寶晉齋,以收藏晉人字畫墨跡。時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他將3種法帖摹刻上石,並於“寶晉齋”前掘池建亭,即墨池、投硯亭。
他公餘之暇在此讀書揮毫,還在公署西側立一形如老翁之石,每天抱笏揖拜,時人以為怪癖,故稱此石為“拜石”。
米芾在無為軍的任職自崇寧三年(1104年)7月直到崇寧五年(1106年)秋冬間離任,兩年多時間。米芾離任去世后,無為人在寶晉齋的舊址上建米公祠以示紀念。
原齋毀於兵火,明萬曆二年和清乾隆元年兩次重修;乾隆三十七年,縣守張公僑摹陳洪綬所畫拜石圖刻於碑;三十九年縣守張琨玉始建拜石軒、書畫舫和香月亭,並自為記勒於石。
清咸豐元年又毀於兵火。光緒丁丑年知縣王峻又重修,建米公祠3楹,門居中,於池之左右蓋耳房3間,外側繚以土垣並間取竹籬,環池循勢壘假山,並搜集米公遺刻“墨池”、“畫菜”2碑和其它石刻移入祠內。
民國年間在舊址上建縣圖書館。又建立縣文物管理所,內藏曆代名家碑刻百餘方,有宋徽宗楷書《題唐十八大學士》,米芾篆書《御制文宣王贊》等。
後來由於兵火,祠內大部分文物被毀壞,米芾當年所藏碑刻早已毀失。
解放后,僅存墨池、投硯亭、拜石和部分碑文,主要是清朝末期任江蘇按察使的劉秉璋攜帶至無為。
建國前大量碑刻散置於其在無城的私宅中,1950年,全部移入米公祠,妥善保存。
1981年9月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更好地保護這處世人矚目的歷史文化遺產,2002年10月,無為縣政府啟動米公祠修復工程,分兩期建設。
米公祠一期修復工程充分考慮乾隆《無為州志》所反映的“墨池圖”,採用清代建築風格,新建寶晉齋、聚山閣,修復墨池、投硯亭等景點。
投資300餘萬元,修復擴建后的米公祠佔地4000平方米,藏有包括米芾手書石碑在內的歷代珍貴書法碑刻150多方,建成寶晉齋、墨池、投硯亭、聚山閣、杏花泉等重要景點。同時增建無為歷代名人館、碑廊等新建築。
二期將搬遷無為圖書館,建立博物院、無為名人館、文物陳列館等項目,恢復米公祠原貌,屆時遊人可以親身感受“投硯止蛙”、“米芾拜石”等美談和傳說。
2010年11月在米公祠修復、擴建的基礎上正式建立米芾紀念館。

景區景點


米公祠現有米公祠、寶晉齋、聚山閣、墨池、投觀亭、杏花泉井、紅雨亭、拜石、浮玉峰、文人峰、竹深處、靈芝石等景點。

五大景點

奇山閣看奇石,不知道“瘦、透、隙”為奇石之美;
杏花泉井裡的水煮粥,顏色艷紅如杏花;
米芾拜石的石頭,可能是天外飛來的一塊隕石;
把紅鯉放進墨池一段時間后,紅鯉會變成黑鯉;
寶晉齋收藏自晉唐以來歷代名家碑帖160餘方塊,猶如一部中國書法簡史實物陳列館。

四大怪

“杏花泉井”、“拜石”、“墨池”、“魚龍化石”
杏花井水煮粥艷如杏花開,米芾拜的石頭天外飛來。
墨池裡的紅鯉變黑鯉,三十萬年前的化石鎮寶齋。

米公祠

米公祠
米公祠
《江南通志》載: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在無為城中建有聚山閣、仰高堂,又有寶晉齋,后改米公祠,古迹猶存。因米芾為官清廉,勤政愛民,在其離任、去世后,世人感其德政,將“寶晉齋”與米公軍邸舊址擴建為米公祠。
書畫
書畫
原齋與部分藏品早已毀失。
近代在遺址上建起了圖書館、文物管理所,藏書、藏品頗豐。
現館、所內珍藏晉唐以下歷代名家碑刻一百五十餘方,還有50多位書法家的70餘冊行、草、篆、隸不同書體的法帖原件。
諸如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摹本,唐代鍾紹京的小楷《臨飛經》,宋徽宗趙佶的楷書《題唐十八大學士》,黃庭堅的行書《題畫梅花帖》,蘇軾《起居帖》,蘇東坡蔡襄的行書信札,元代趙孟頫的行書《前出師表》,明代祝允明的小楷《摹鍾元常薦季直表》,文徵明的草書書信,董其昌“小樓刻燭聽春雨,白晝垂簾看落花”的行書楹聯,清代劉墉的行書《錄詩數十首》等。
碑刻
碑刻
還珍藏米芾篆書《宋真宗御制文宣王贊》碑刻,經董其昌鑒定並題跋為米芾早期的楷書《題陽關圖》以及值得一提的行書《炎宋章吉老墓表》拓片等,堪稱洋洋大觀。
這些稀世珍品和孤本,在十年浩劫期間,幸有圖書館干群悉心防護,使這批文化瑰寶免遭破壞。諸如石刻珍品,如今完好無損的鑲嵌在縣文物管理所的閱覽室牆壁上,為遊客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研究資料,也是驗證歷史文化發展的有力佐證。

寶晉齋

寶晉齋
寶晉齋
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米芾任無為知軍時所建。在得到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和王獻之《十二月帖》墨跡后,自題齋名——寶晉齋,以收藏晉人字畫墨跡。他並於齋前掘池建亭,據宋史記載:米芾公餘之暇,輒於亭內作書畫,惡蛙聲鼓噪,乃寫一“止”字於紙上包一方硯,投入池中,蛙聲立止,次日,池水亦變黑色,此池為“墨池”,亭曰“投硯亭”,於是留下了“投硯止蛙”的傳說和“墨池、投硯亭”古迹。
嘉慶《無為州志·藝文志》中詩曰:
誰鑿方池廨宇西,南宮墨潘若神棲。
臨湖勝跡前賢似,洗硯遺規到處攜。
魚戲爭告應不謬,蛙鳴禁約豈無稽。
監觀聊當貪泉飲,一勺常清共品題。

墨池

墨池,系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米芾知無為軍時所鑿。池中築一小亭,亭中一方形石桌,四個石凳,四周可依欄而座,這是他經常休憩讀書揮毫的最佳場所。
墨池
墨池
明萬曆三年(1676),趙范知無為州撰《重修墨池記》載:南宋以後,米公手書“墨池”碑石已斷殘。
嘉靖三十二年(1663)修復此碑,立於“墨池”一側。十餘年後,舊址又廢。
重新修葺的“墨池”池岸砌石,池中築水心亭,池前壘土山立“墨池”碑。墨池周邊栽柳,水中綠荷芳香,有小橋通投硯亭。現池、亭、碑尚存(米芾當年勒石碑已殞,今天保存完好的“墨池碑”為明代嘉靖年間朱麟書)。
清朝詩人顏堯揆(無為知州)曾作《七律》詩“初晴步墨池”讚譽墨池。“散衙偶爾步林塘,水滿孤亭似客航。竹忽出欄無約束,鶴思沖漢獨昂藏。牆傾久雨籬能補,橋濕初晴屐自將。綠柳四圍眠復起,欣然人在水中央”。

投硯亭

投硯亭
投硯亭
寶晉齋前即墨池,池中建六角投硯亭。傳說米芾當年聽蛙聲聒噪甚煩,遂拿硯投之,蛙不復鳴。第二天,“一池碧水變為黑色”,米公題“墨池”碑於旁,故稱之為墨池。米芾拋硯台的這個亭子叫“投硯亭”。米芾公餘之暇在此讀書揮毫。

杏花泉井

古杏花泉井
古杏花泉井
成名於清代,嘉慶三年(1798年),無為州守顧浩於墨池南側的杏林之下疏浚泉眼時喜見一脈清泉相涌,當即以杏花而命名,稱之為杏花泉。該泉水入口,清冽甘甜,流淌時尚可聞得汩汩之聲,顧浩甚喜,遂又建碑於泉之側,並於該年九月二十日作《杏花泉》詩記曰:“老圃開生面,清泉出墨池。不因疏浚力,安得涌流時。細眼多於藕,浮花瑞若芝。根源仙杏共,應以杏名之。”其後,無為杏花泉小學即以此泉而命名。

拜石

拜石
拜石
墨池之北有一尊周身多孔、形同人立、老態端莊的石丈,又名拜石。據《宋史·本傳》記載:“米元章守濡須時,聞有怪石在河濡,莫知其所自來,人以為異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為燕遊之玩。石至,遂命設席拜於庭下曰:‘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為罪,坐是罷。”相傳怪石形如丈人,身軀有八尺多高,米芾每日政事之前袍笏拜石一次,從不間斷,拜起石來更是如痴如醉,與石稱兄道弟,日久成了一種怪癖,當時人給他一個綽號叫“米顛”,故而留下了“米顛拜石”的典故。這件事後來又被寫入乾隆《無為州志·藝文志》中:
“拜石成遺事,山高與水長。亭亭風月下,千古憶襄陽。生無孤潔痴,再拜亦徒勞。但得南宮意,何須定折腰。吁嗟米老去,寂寞少知音。不敢效袍笏,恐悲石丈心。一拜留芳蹤,盛名天下傳。殷勤問石丈,誰繼米家顛。”

聚山閣

聚山閣
聚山閣
位於米公祠內墨池一側,清代建築風格,是米公祠內景點之一。《江南通志》中記載米芾,在無為城中建有聚山閣、仰高堂,又有寶晉齋。

魚龍化石

魚龍是生活於中生代的一類海生爬行動物,現已滅絕,早三疊世是魚龍發現最早的時期,安徽巢湖市(原地級巢湖市)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發現最早三疊紀魚龍之地,先後發現有:巢湖龜山巢湖龍、巢縣馬家山皖龍、無為烏龍山魚龍。
魚龍化石
魚龍化石
該魚龍化石為我縣百勝鄉農民李經秋於1989年在烏龍山採石時發現,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堅定為“魚龍化石”,形成於中生代早三疊紀時期,拘謹約二億五、六千萬年。
該魚龍體長約1775px,其中頭長約300px,尾部長約950px。從標本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它大大的眼鏡、常常的吻部、突出的背鰭和槳狀的鰭腳。不過它的鰭腳和尾部與典型的魚龍相比還較原始,適應水生的能力還不很強,是較原始的魚龍。這一魚龍的發現對了解和研究魚龍的起源、分佈等問題提供了重要佐證。
現魚龍化石存於米公祠博物館內。

歷史典故


米芾拜石

米芾拜石
米芾拜石
米芾在無為州任通判,初入州署,發現院內立著一塊一人多高大石(太湖石),通透多竅,形狀奇特頗像人形,口、鼻、雙臂齊全,公見而喜之。曰:“此足以當吾拜之”,於是,他立刻整衣冠而拜之,此後他還戲稱這塊大石為“石丈”。不久,他又聽說河岸邊有一塊奇石,“狀奇醜”,便命衙役將其移至州署院內。米芾一見此石,大為驚奇,急令僕人取過官袍、官笏,設席跪拜於地,口中念念有辭:“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卷十)。後人建有拜石庭。米芾當年所拜“奇醜石”,實為隕石,今仍藏於無為縣圖書館院中,任憑風吹雨打,日晒夜露,冰雪摧殘,近千年來,絲毫無損。米芾痴愛奇石,曾有“私而忘公”之嫌,遭同行嫉妒告發。
《世紀補》載:米元章守漣水,地接靈璧,蓄石甚富,一一品目,入玩則終日不出。楊次公為察使(楊傑),因往廉焉(察看),正色曰:“朝廷以千里之邑付公,那得終日弄石,都不省錄郡事”。米徑前,於左袖中取出一石,嵌空玲瓏,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宛轉,翻覆以示揚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袖,又出一石,疊璋層巒,奇巧又勝,又納之袖。最後出一石,天划神縷之巧,顧揚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揚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即就米手攫得之,徑登車去。一場“玩石忘公”案,隨之迎刃而解。

投硯止蛙

相傳有一天夜裡,池中的青蛙聒耳不絕,鬧得米芾心煩意躁,讀書情緒不佳,逐取石硯一方,濡墨寫下“上”字,投入池中,蛙鳴頓絕。又大書“墨池”二字,令勒石池邊。無為州志載,米芾投硯驅蛙后,池水盡黑,因名“墨池”,於是,留下了米芾“投硯止蛙”的千古佳話和“墨池”、“投硯亭”的勝跡。

藏碑目錄


名稱

無為州治米公祠藏碑目錄

藏碑說明

“寶晉齋藏抵萬金”,自北宋崇寧三年(1104)米芾在知無為軍任上將其家藏的晉人法書上石,到南宋咸淳四年(1268)無為通判曹之格再次翻刻併名之為《寶晉齋法帖》以來,安徽無為城內古老的“寶晉齋”(今米公祠)便成為書法藝術的聖殿,是歷代文人墨客留連忘返的地方。七百多年來,兵燹屢接,戰亂頻仍,寶晉齋幾度毀圯和復建。
《寶晉齋法帖》原刻石也早已不知去向。據分析,其中應有一部分仍湮埋在寶晉齋遺址地下。今是齋所藏晉唐以下152方碑石,溯其源有三:一為清末無為州廬江縣人劉秉璋“裴齋”所藏105方,1951年4月移諸寶晉齋內(見B001記載)。劉秉璋(?-1905)字仲良,1860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1862年入淮軍,從李鴻章轉戰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等省,鎮壓太平軍及捻軍。曾任江西、浙江巡撫。1855年指揮鎮海之戰告捷。清末官至四川總督,在蜀八年,因教案罷歸。著有《奏議》八卷(見《安徽人物大辭典》603頁)。二為米公祠原藏各代碑石36方。三為1949年以後全縣各地出土或新刻的11方。

碑刻說明

在這些珍貴的碑刻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米芾的《題李公麟陽關圖詩》、《御制文宣王贊》,前者是米芾早期作品,從中可見其“未立家時”,“出入登善(儲遂良)、率更(歐陽詢)已有秀絕”的情況;後者則是米芾存世極少的篆書作品,為米芾在知無為軍任上所書。其他如宋徽宗趙佶的《唐十八學士》、蘇軾的《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黃庭堅的《梅花詩》、董其昌的《小樓刻燭》、宋克的《識吳鎮畫》、唐寅的《次張體仁聯句韻》、梁同書的《復孔谷園論書》等皆是珍品。“裴齋”碑帖原貌比較系統,現首尾闕失,刻制年代已不可確知。但從碑上諸多的高士奇成親王永瑆、梁同書等人的作品和題跋看,似刻成於清嘉慶年間。
這批珍貴的碑刻得以保存至今,是因為諸多郡里有識之士做了大量的蔭庇子孫工作,如王試之、巫繼倫、吳咸炳、蔡榮福、葉效忠、何福安等,他們的功德與碑石同在。筆者有幸在無為縣文物管理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出於責任,我對這些珍貴的碑刻進行了初步研究和考察,形成了《米公祠藏碑錄考》。由於我的法帖知識匱乏,學識淺陋,加之資料有限,存疑之點、謬誤之處,誠乞方家賜教。

碑刻介紹

還有諸多法帖刻於碑之背面,仍嵌於壁中,暫時不能讀到,待今後移碑時補錄。
清代 梁同書 臨晉王羲之《定武蘭亭序
定武蘭亭:傳為唐歐陽詢臨摹,原石在北宋時流落於定武軍(今河北定縣),因名。梁同書臨其所藏宋米友仁“小米臨定武蘭亭”。後有錢樾跋。
小米,米友仁(1086-1165),米芾長子,字元暉,世稱小米。
梁同書(1723-1815),字元穎,號山舟,乾隆十二年舉人,十七年賜進士,官至翰林院侍講。
書法初師法趙孟頫、董其昌、顏真卿、柳公權,中年取法於米芾、蘇軾。與翁方綱、劉墉、王文治齊名,合稱“清四家”。
B5(2方)晉 王獻之 《洛神賦》(小楷)第二方有“康熙丁□二月六日松南汪士鋐識”14字。汪士鋐(1658-1723),字文升,號若若,后號退谷,一字秋泉,松南居士。江蘇長洲(今蘇州)人,康熙進士,以第一及第,官至左中允。工詩文辭,尤善長書法,與姜宸英齊名,人合稱“姜汪”。
B6(2方)晉 王羲之 《黃庭經》 第二方後有“成親王永瑆上石”字樣。
B7 明 祝允明 臨漢魏鍾繇《薦季直表》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明長洲(今蘇州)人,與同郡唐寅、文徵明、徐楨卿友善,人稱“吳中四才子”。五歲能榜書,九歲能詩,書法尤精。自魏晉鐘王以下,無不臨寫工絕。(見《中國書法篆刻鑒賞辭典》917頁。)
B8 清 成親王永瑆 臨唐歐陽詢《職事帖》 愛新覺羅·永瑆,乾隆第十一子,被乾隆封為成親王,嘉慶初年曾任軍機大臣,是乾隆時期四大書法家(翁方綱、劉墉、永瑆、鐵寶)之一。(成親王府現為宋慶齡故居。)
B9(4方)唐 顏真卿 《田神功八關齋會報德記》
八關齋會是一種特別修道的佛會,專指在家信佛的居士們,在一晝夜間受八戒。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卧病在床,宋州刺史徐向等人發起修八關齋會,為田祈禱。由田悅篆額,顏真卿撰文並書寫,唐大曆七年(772)刻。此為顏真卿的重要作品之一。有清張照、梁同書跋。
張照(1691-1745),華亭(今上海)人,初名默,字得天,、長卿,號涇南,天瓶居士。康熙四十八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等職。書法功力雖深,但氣格不高。然卻由於康熙御筆詩“書有米(米芾)之雄,而無米之略,復有董(董其昌)之整,而無董之弱,羲之後一人,舍照誰能若?即今觀其跡,宛似成於昨,精神深貫注,非人所能學”的誇讚而名噪朝野。
B10(3方)唐 鍾紹京 《靈飛經》 鍾紹京,字可大,唐虔州贛(今江西州)人。鍾繇十世孫。《靈飛經》為其應科舉而作,是著名的小楷範本。
B11 明 董其昌 臨五代楊凝式《白鹿帖》
楊凝式(873-954)字景度,號虛白、癸巳人、希維居士等,華陰(今屬陝西)人,因官至太子少師,人稱楊少師。黃庭堅曾將其與顏真卿相提並論,足見楊氏書法造詣之精深。
董其昌自跋:“此楊少師書也,偶得鏡光紙,遂為臨之,乃恨老眼昏花,聊得其十一耳,時年八十歲。”有清高士奇、梁同書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松江華亭(今上海)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書畫大鑒賞家、書畫理論家。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號江村、瓶廬,賜號竹窗。錢塘(今浙江)人,因工書法,被明珠薦以諸生供奉內廷,為康熙帝所寵幸,官到禮部侍郎。《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一有傳。平生學識淵博,能詩,善書法,精考證,鑒賞力亦極精純。所藏書畫甚豐。
B12(3方)宋 趙佶 《唐十八學士》 趙佶,宋徽宗,工於書畫,自創瘦金書體。有宋蔡京、蔡襄跋。
B13(3方)宋 蘇軾 《起居帖》 有清高士奇、陳有宗等跋。
B14 宋 蘇軾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為蘇軾超度其亡妻王氏而書。東坡先生存世小楷無多,此其一也。有明宋濂、董其昌跋。
B15(2方)宋 米芾 《題李公麟陽關圖詩》 有明董其昌、孫承澤跋。
此為米芾早年作品,尤為珍貴。
B16 宋 米芾 《御制文宣王贊》篆書 後有清末盧秋浦跋,碑文見《無為州志》。此為米芾唯一存世之篆書作品,尤為珍貴。
盧秋浦,無為人,晚清舉人,有文名,與方澎齊名,坊間有“秋浦文章六岳詩”之語(見《無為古今楹聯》附註)。
B17 宋 米芾 《墨池》榜書 殘(有專家曾疑此帖為後人偽托)
B18(6塊殘片)宋 米芾 闕失 字風與《蕪湖縣學館記》及無為《炎宋章吉老墓表》同,為典型的米字。
B19 宋 米芾 《白菜畫》 清李璋刻,有“黎陽王太傅愛菜歌”題款。此為米芾存世極少的畫作刻石之一。
B20 宋 黃庭堅 《梅花詩》 黃庭堅(1045-1105),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穀道人、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官至著作佐郎。此碑保存較好,為米公祠珍品之一。
B21 宋 薛紹彭 《大年太守帖》薛紹彭,字道祖,長安(今西安)人。與米芾交誼很深,二人同為收藏家和書法家,當世有“米薛”之稱。薛不願在米之後,對“米薛”稱謂大不以為然,寄書給米質問:“書畫間,久不見薛米?”米芾作詩答曰:“世言米薛或薛米,猶言弟兄與兄弟”。
B22(4方)宋 文天祥 《文信公札子》 第三、四方有李詩勉跋札,札的異體字。
文天祥(1236-1283),初名雲孫,字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吉水市)人,南宋寶佑四年狀元,理宗說:“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從此文改字為宋瑞,號文山。祥興元年加封少保信國公,人稱文信公。率兵抗元英勇就義。其書法基本上屬於二王的路子,頗得晉人風采。
B23(2方)宋 孫永 《宋故胡府君曹夫人墓誌銘》 本縣出土,一銘一蓋。
B24(2方)宋 張正卿 《宋故張府君墓誌銘》 本縣出土,一銘一蓋。
B25 宋 王喜開 《雙泉寺舍利塔地宮記》 本縣蜀山周家大山雙泉寺舍利塔地宮出土。
B26(3方)元 趙孟頫 《武侯出師表》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著名書畫家,宋宗室,入元后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他的書法是晉唐以來的又一高峰。
陳繼儒收藏印,陳繼儒(1558-1639),字促醇,號眉公,又號麋公,華亭(今上海)人,其書法學蘇(軾)米(芾)。
B27 元 趙孟頫 《送李願歸盤谷序》
B28(3方)元 趙孟頫 《史記汲黯傳》 有明文徵明跋、清高士奇收藏印。
B29 元張雨 《杜甫詩醉時歌》 張雨(1277-1348),道士,杭州人,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字畫皆善,倪瓚稱其詩文字畫皆為當朝道品第一。
B30(2方)明沈周 《題胡笳十八拍詩畫跋》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蘇州)人。不應科舉,長期從事繪畫和詩文創作,書學黃庭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
胡笳十二拍至十八拍書法作者佚名,該兩方碑的背面有祝允明、成親王永瑆的法帖。
B31 明 唐寅 《次張體仁聯句韻》 鈐“六如居士”、“龍虎榜上名第一煙花隊里醉千場”兩印及“易明”收藏印。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子畏,自號六如居士,長洲(今蘇州)人,弘治鄉試為應天解元。與祝枝山、文徵明、徐禎並稱“吳中四才子”。
B32(2方)明 王守仁 《捐驅帖》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餘姚人,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和書法家。曾築室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官至南京兵部尚書。
B33 明 王守仁 《致王大人札》 殘,僅余半塊。
B34 明吳寬 《致松庵先生札》 吳寬(1435-1504),長洲(今蘇州)人,字厚博,號匏庵。成化八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工詩文、善書法。
B35 明 文徵明 《致仲甫先生札》 碑後有另兩帖。
B36 明 董其昌 《小樓刻燭聽春雨、白晝垂簾看落花》楹聯 題跋在文革中被鑿毀。
B37 明 董其昌 《陰苻經》
B38 明 董其昌 《九玉帖》 有成親王永瑆、梁同書跋。
B39 不詳 佚名 《歸田賦》
B40 明陸深 《識筆陣帖》
B41 明楊士奇、肖益勤、姚公綬 《書札尺牘》
B42 明 董其昌 《樂志論》《臨李邕〈李玄秀碑〉》 李邕(687-747),唐代書法家,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揚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薦為左拾遺,天寶初為汲郡北海太守,故人稱李北海。唐李陽冰稱他為“書中仙手”。董其昌也有“右軍如龍,北海如象”的評語。或稱其為“王右軍第二”。
B43 明 宋克 《識吳鎮畫》 宋克(1327-1387)長洲(今蘇州)人,字仲溫。明初書法家。此帖為草書,碑石保存較好。
B44 明黃道周 《韞生帖》 黃道周(1585-1646),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螭若,號石齋,福建漳州人,明天啟二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率兵搞清,兵敗不屈,在南京從容就義。書法氣勢磅礴,一瀉千里,開近世新風。
B45 明 蔡玉卿 《孝經論》 蔡玉卿為黃道周妻,此帖為館藏唯一女書法家的作品。
B46 明 佚名 《墓誌銘》 嵌於東室牆壁正中。
B47 明 佚名 《篆書》 原碑殘損,余字如下:“……明□□學之□池仰□……”與B46同置一處。
B48 明 趙范撰、程杲書 《重修墨池記》 原碑殘破,碑文載《無為州志》。
B49 明 邢侗、繼盛、高景逸 《草書尺牘》邢侗與張瑞圖、米萬鍾和董其昌被稱為晚明四大家,又與董其昌並稱為“北邢南董”。書名遠播至朝鮮、日本。
B50(8方)清 梁同書 《復孔谷園論書》 這是一篇書法理論文章。
B51(5方)清 梁同書 《頻羅庵詩帖》 第二方殘。
B52(2方)清 梁同書 《望雲樓集帖》 “樓”下一字殘毀,參照張照碑帖,知為“集”字。
B53(3方)清 梁同書 不詳
B54(7方)清 梁同書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第一、二方書寫內容與第三方完全相同;第三、六方碑背面有《墓誌銘》,系梁同書應友人張鷺翔之邀書。張鷺翔另見B57。
B55 清 梁同書 《題陸朗夫中丞誓墓圖匯》
B56(5方)清 梁同書 《謝東墅墓誌銘》
B57(3方)清 梁同書 《友遊仙詩十章》 原碑右下有“羅四”“羅五”“羅六”字,疑羅為頻羅庵簡稱。
B58 清 劉墉 《頭陀寺碑文八字》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青原、日觀峰道人,山東諸城逄戈庄(今高密縣)人,乾隆進士,官至東閣大學士、吏部尚書等職。書法工行楷,運筆圓勁渾厚,骨力內藏,喜用濃墨,時稱“農墨宰相”。與同時期的梁同書、王文治、翁方綱齊名,並與成親王、翁方綱、鐵保合稱“四大家”。
B59 清 永瑆 《重題聽鐘山房圖》
B60(3方)清 張照 臨《柳公綽昔在帖》
B61 清 張照 《詩說》 小楷
B62 清 劉墉 《杜詩五首》
B63 清 陳兆侖 《金圍先生帖》
B64 清 王士禎 《端士帖》 “李開鄴”
王士禎(1634-1711),死後因避雍正(胤禛)諱,改稱士正,乾隆時,詔命改稱士禎。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新城(今桓台)人,順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
B65(2方)清 姜宸英 臨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碑背另有帖。
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號湛園,浙江慈溪人,能詩文、工書法,七十歲才中進士,授編修,后因科場案牽連,死於獄中。
B66 清 琨玉 《寶晉齋》榜書 琨玉其時知無為州
B67 清 王峻 《重修米公祠寶晉齋碑記》
B68 清 劉德潤 《筆峰》榜書 原碑剝瀝頗甚。
B69 不詳 不詳 《帶水詩》
B71 清 林佶 《令母舅》
B72 不詳 不詳 《墓誌銘》
B73 不詳 不詳 《歲巳》
B74 不詳 周宗建 《秋署》
B75 不詳 不詳 《醉德》
B76 清 高士奇 《步虛詞》 右下有高士奇印鈐。
B77 不詳 不詳 《題王炳之惠石香鼎》 詩共六首。
B78 清 嚴繩孫 《拙作》
B79 不詳 不詳 《娛志居帖》 背面另有帖。
B80 不詳 不詳 《小鴨詩》 背面另有帖。
B81 不詳 不詳 《吳用俊得此卷》 原碑斷為二。
B82 不詳 不詳 《經卷目錄》
B83 不詳 不詳 《寄一遇有警》 原碑斷為二。
B84 清 不詳 《名宦祠神位碑》 原碑立清州衙“名宦鄉賢祠”,碑文見於《無為州志》。斷為二。
B85 民國 不詳 《募捐記名碑》 所記捐款有“英洋”、“本洋”、“鈔”、“錢”等數種,另有“小東門鵝市金仲臣收”字一行。
B86 清 不詳 《重修米公祠碑記》 米公祠出土,只余殘石一塊,且斷為二,碑文載於《無為州志》。
B87 宋 不詳 《經幢》 系無為城北黃金塔出土,經幢殘石,疑為南汰寺舊物。
B88 不詳 王圖炳 《劉伯倫酒頌》
B89(5方)不詳 陳孝泳 《臨石鼓文》 第二、五方斷為二,第四方右角殘。
B90 不詳 不詳 《經卷目錄》
B91 不詳 不詳 《臨誠懸……下始》
B92 不詳 不詳 臨王獻之《黃庭》
B93 不詳 不詳 《知已於詩》
B94 不詳 不詳 《致友契札》
B95 不詳 不詳 《小疵》
B96 宋 不詳 《墓誌銘》系刻在40厘米見方的陶質板上的墓誌銘,為1987年從無為綉溪公園西側芝山頭建築工地一宋墓中出土的,墓主人為一年輕婦人,墓誌不似尋常樣式,內容為“急急如令……”類經文祈語,文中有不少“簡化字”,出土時字跡十分清晰。此文物為本表作者親自征回。
B1 1951 潘效安 嵌修無為碑刻記 潘效安(1903-1988),無為人,曾任淮南市委副書記、市長,1951年時無為縣長,有詩名,著有《笑安詩記》。
B2 1951 周俊 重修水心亭序 周俊其時繼任無為縣長。
B3 1928 方澍 古今圖書集成碑記 方澎,字六岳,無為人,1894年舉人,曾官浙江鹽大使。著有《嶺南詠稿》2卷,輯有《濡湏詩選》4卷。

米芾政績


知無為軍

宋代的“軍”不是軍事單位,而是一種行政建制,相當於州、府。長官一般由中央派員,稱“權知軍州事”(暫時主持地方軍隊和民政事務),簡稱“知軍”。無為軍始建於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當時的無為軍隸屬淮南西路,下轄巢、廬江、無為三縣。
崇寧三年(1104年)7月,米芾接到宋廷頒發的封授為無為知軍的文告。而在知無為軍之前一年,時任太常博士的米芾遭暗中舉報,與“某公”一起被降官,米芾自請監管洞霄宮,絮聒期末,其實就是賦閑在他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家中。
從不明不白地被貶,到一年後莫名其妙地“復官”,米芾就像一個玩偶,在歷經王安石變法,元祐黨禍的北宋官場上浮浮沉沉。初到無為的米芾心情很不好,因為無為的“僻陋”超出了他的想象,“無為在淮右,地最僻”,且交通不便,村野散落,人口不到10戶,根本無法與東京(今開封)、洛陽等繁華之地相提並論,就是和他的居住地潤州也不可比。我們在米芾的一封書簡中看到“濡須僻陋,月十日無一遞,無一過客,坐井底爾”字樣。由此可知,“知無為軍”對米芾來說,名“復官”實“貶謫”。
接到知軍無為的消息,米芾的心情在“復官”與“被貶”之間遊離。已然知天命的米芾調整著自己:上歲數了在無為這樣的地方,或許能更好地排遣自己,他極力平復心中的憤懣,以恬淡無為和包容的心境來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米芾自幼在宮廷長大,對民間現狀知之甚少,直到出仕后當了一些地方官,他才知道百姓的生活並不像各地官員上奏的那麼美好。

無為而治

出知無為軍后,米芾上有朝廷沉重的賦稅壓力,下有百姓苦不堪言的生活。在夾縫中,米芾苦苦尋求平衡的良策。身處無為之地,他想到了無為而治。
對上司的催促,米芾假裝不聞不問,能拖則拖,能扛就扛,拖不了也扛不住的,便屢屢自稱“抱疾之官,十日九假,事皆委薛侯”,這個薛侯名叫薛樂道,是米芾無為軍任上最好的朋友的助手,他將大小事務交給他處理,自己就有了迴旋之地。

勤政愛民

米芾之後主政無為的歷代官員,都對米芾的施政有著很高的評價。有說他“善察民冤”,有說他“與民無擾,與物無競”,明代廬州府同知劉師朱更是讚譽他“清風灝氣,至今襲人”。而最能反映米芾知軍無為全貌的應該是《米公墓誌銘》里的一段記載:“(米芾)平居退然,若不能事事;至官,下則率職不苟,喜為教戒,吏民初為煩,已而安之。時亦越法縱舍,有足大者。”通過這個,我們知道,米芾的“無為而治”並非“不治”,只不過是他同情百姓又無力抗爭的一種策略罷了,實際上是“無為無不為”。
關於米芾知軍無為,有一篇很重要的《到任榜》,儘管是逃不開那個時代窠臼的官樣文章,但仍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米芾的施政理念:“飢荒則賑濟緩急,闕乏則借貸與錢糧,百姓無干本加倍利,無流離鄉土而衣食給足……”對待百姓,米大人可謂盡心儘力。
宋時無為軍旱澇災害很頻繁,有首古老的民謠說道:好一個無為州,十年九不收;若要收一年,鍋巴蓋牆頭。既可以看出這一方土地上的百姓遭受災難的辛酸血淚,又能看出他們對這片沃土的依戀和期盼。

順乎民意

知軍米芾順乎民心合乎民意,春耕之前,米芾就率領本軍官員舉行親耕儀式,去官田犁田,一是示為農先,二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春夏之交,他去郡圃察看播種。農曆四月後,即“麥熟梅子黃”時,米芾又催促農民一邊收割麥子,一邊放水犁田,準備插秧。秋收時節,米芾會登樓觀察莊稼長勢和收成。而有一年他登樓卻看到了“再生稻”:莊稼連續獲得大豐收,就連再生稻也是一穗九歧,綠浪盈疇,長勢喜人。自此留下了“稻孫樓”的千古佳話。
重農的同時,米芾也因地制宜提倡漁業。無為軍河溪港汊縱橫交織,水域資源得天獨厚,尤其是東南一帶,最適宜漁業生產。米芾引導人們宜漁則漁,不必圍湖造田,浪費人力物力。無為西北為山區,開春時,米芾鼓勵大家在塘里投放、培養魚苗,以便長大后捕撈。這時的無為魚肥稻熟,是個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

教育興學

文化人米芾在無為也沒有忘記興學。他先後為蕪湖縣學書《蕪湖縣學記》、無為軍學題寫《御制碑》,並多次到軍學、鄉教視察,指示軍學要搞好造士、選士工程,這相當於今天的教書育人和選拔人才。他還不忘勉勵軍學內的師生,要求他們養德修學,使本軍鄉里形成“成人有德,小子有造”的文明風氣。
米芾知軍無為的兩年多時間內,基本風調雨順,沒有出現大的災荒,偶有蝗蟲過境,也沒有造成致命危害。安居樂業的百姓都說是托米知軍的福,沾了米大人的光。
米芾聽了難免得意,高興地填了一首《醜奴兒》:“踟躕山下濡須水,我更委它,物阜時和,迨暇相逢笑復歌……”

米芾墨跡


米芾在無為留有不少墨跡,《無為州志》載:城內景福寺有清泉一泓,米芾手書“甘泉如惠山”五字,後人稱為太守泉。錦繡溪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文昌閣,北宋建,匾額為米芾親書。
無為東門城樓名為明遠樓,西門城樓名為稻孫樓,米芾題額。南宋葉寘《坦齋筆衡》記述稻孫樓來歷:米元章與僚佐秋日宴飲於城樓,遙望田野一片青綠,詢問老農:“秋已晚矣,刈獲告功,而田中復青,何也?”者農答:“稻孫也。稻已刈,得雨復抽余穗,故稚色如此。”米元章以為“可喜”,因古人亦亟稀罕再生稻,並視為“,瑞祥”載於史冊。欣喜之下,米芾即大書“稻孫樓”三字,作為城樓匾額。清人劉元玟(字東玉,鄉試第一名,膺歲薦,晚年授山爾訓導,未赴任)曾詩詠《稻孫樓》:“清秋和煦宛春溫,閑上城樓望濕原,隔岸蓼花紅結子,中田禾穗綠生孫。額懸三字風流遠,碣寶千年翰墨尊。誰道米家一顛老,樂民之樂見深恩”。如今備受群眾敬仰的無為實驗小學,建校之初即為“稻孫樓小學”。
《無為縣誌》載:米芾為民間針灸名醫章迪親書墓碑301字,有米公‘平生書法,推吉老碑為第一’的讚譽。由於歷史上種種原因,上述真跡都不復存,僅留“墨池”和“寶晉齋”兩大遺址供遊人懷古戀舊,思念先賢。
米芾·賦
詩/貴穀子
襄陽漫士不思量,
遇石稱兄自顛狂。
宋朝四家書大成,
苕溪詩卷研山銘。
方圓庵記蜀素帖,
一代文宗無為軍。
登樓遙望米祠景,
思緒萬千歲月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