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實
榧實
榧實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2—4cm。表面灰黃色或淡黃棕色,有縱皺紋,深淺不一,一端鈍圓,見橢圓形的種臍,色較深,其兩側各有一個小突起,另端稍尖。外殼質硬脆,破開后內有種仁一枚,卵圓形,表面有灰棕色皺縮的薄膜,外胚乳棕褐色,內胚乳黃白色。種仁橫切面外側呈波紋環狀。富油性,微有香氣,味微甜。
釋名
性味
昧甘、澀,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
花
【性味】味苦。
【功效主治】主治水氣,去腸蟲,使面色變好,但不可久服。
【附方】治好食茶葉,面黃生蟲;每日食榧子七枚,自愈。
![榧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3/m337ffa5c734edf88dbd42861cd74a014.jpg)
榧實
【性味】甘、平、澀、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主治各種痔瘡及寄生蟲,且消化,益筋骨,聰耳明目、輕身,使人肌膚潤澤,極力旺盛,不易衰老。
【附方】1、殺體內寄生蟲。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減半。
2、令發不落。用榧子三個、胡桃二個、側柏葉一兩,搗爛浸雪水中,梳頭髮。
![榧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7/m07477a74990daa1b6074e4e03def228c.jpg)
榧實
栽培技術:用種子、扦插、壓條、分根均可繁殖
。種子繁殖:秋播或春季2-3月上旬播種。條播,溝寬10cm,深10cm,覆土厚度為種子直徑的2倍,播后蓋章,每1hm播種最1500kg。幼苗出土后揭去蓋草
榧實,反搭棚遮蔭。第2年春季,按行距35cm,株距15cm移植。移植后澆水數日,以保成活。扦插繁殖:剪取硬枝,在畦上每隔25cm開溝一條,將插條靠溝一邊排列,覆土壓實,露出地面1/3,次年早春定植。
壓條繁殖:春季選近根新枝,彎曲至近地面,切傷部分外皮,用土堆埋節傷部分,澆水次年早春先將連接老樹一端節斷,秋天移栽定植。
分根繁殖:早春將叢生的新株分開定植,經常澆水,直至成活。
田間管理:每年都應進行中耕除草,培土追,定植5年後須進行嫁接及整枝、修剪。
病蟲害防治:主要有 天牛為害。
2.《唐本草》:榧實,此物是虫部中彼子也。《爾雅》云:杉也。其樹大連抱,高數仞,葉似杉,其木如柏,作松理,肌細軟,堪器用者。
3.《開寶本草》:彼子與此(榧實)殊類,既未知所用,退入有名無用。
6.《綱目》:《別錄》木部有榧實,《神農本草》魚虫部有子,宋《開寶本草》退子入有名未用,今據蘇恭之說合併。亦作榧,其木名文木,斐然章采,故謂之榧。榧生深山中,人呼為野杉,按羅願《爾雅翼》雲,似杉麗異於杉,彼有美實而木有文彩。其木似桐而葉似杉,絕難長,木有牝牡,牡者華而牝者實,冬月開黃圓花,結實大小如棗,其核長如橄欖核,有尖者、不尖者,無棱而殼薄,黃白色,其仁可生啖,亦可焙收,以小而心實者佳。一樹不下數十斛,陶氏不識BO子,惟蘇恭能辨為一物也。榧實、子治療相同,當為一物無疑,但《本經》子有毒,似有不同,亦因其能殺蟲蠱耳。汪穎以粗榧為子,終是一類,不甚相遠也。
2.《本草新編》;按榧子殺蟲最勝,但從未有用入湯藥者,切片用之至妙,余用入湯劑,蟲痛者立時安定,親試屢驗,故敢告人共用也。凡殺蟲之物,多傷氣血,惟榧子不然。
3.《本經》:主腹中邪氣,去三蟲,蛇螫。
4.《別錄》:主五痔。
5.陶弘景:療寸白。
8.《生生編》:治咳嗽,白濁,助陽道。
9.《本草備要》:潤肺,殺蟲。
10.《本經逢原》:與使君子同功。
11.《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補氣化痰,止咳嗽,定咳喘,去瘀生新。
性狀鑒別:種子橢
![榧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d/m3dd88cafd14f2b38fcf49056e11dce4e.jpg)
榧實
理化鑒別: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5g,以氯仿10ml迴流15min,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供點樣用。同時以亞油酸氯仿液為對照液。點樣於同一硅膠H-1%CMC薄板上,用苯-乙酸乙酯(8:2)展開,噴以0.1%α-亞硝基-β-萘酚濃硫酸試劑后,加熱。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同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成分 單位 | 含量 | 成分 單位 | 單位 | |
硒 微克 | 0.02 | 煙酸 毫克 | 320 | |
鋅 毫克 | 0.01 | 泛酸 毫克 | 0.6 | |
鎂 毫克 | 8 | 葉酸 微克 | 0.18 | |
銅 毫克 | 0.01 | 胡蘿蔔素 毫克 | / | |
鈉 毫克 | 43.6 | 維生素P 微克 | / | |
鉀 毫克 | 12 | 維生素K 微克 | / | |
磷 毫克 | 31 | 生物素 毫克 | / | |
鐵 毫克 | 1.6 | 維生素E 微克 | 27 | |
鈣 毫克 | 50 | 維生素D 毫克 | 14.2 | |
膳食纖維 克 | 5.2 | 維生素C 微克 | / | |
膽固醇 毫克 | / | 維生素B12 毫克 | / | |
碳水化合物 克 | 18.9 | 維生素B6 毫克 | / | |
脂肪 克 | 0.1 | 維生素B2 毫克 | / | |
蛋白質 克 | 0.77 | 維生素B1 微克 | 0.02 | |
熱量 千卡 | 423 | 維生素A | 0.01 |
![榧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22bc2efe7ae2f842c4e733b52943fb.jpg)
榧實
炒榧子肉 取凈榧子肉置熱鍋內,炒至深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攤涼。炒香后增強健胃消積作用。
榧樹的果實。其仁甘美可食,可驅蟲,亦可榨油。
一般人均可以食用。小兒和正在受寄生蟲困擾的人可以適量嚼食。
![榧實](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6/md606a87768a14eab5d34e4e2ddd88dcc.jpg)
榧實
1、殺體內寄生蟲。用榧子一百枚,去皮,炒熟吃。胃弱的人,用量減半。
2、令發不落。
3、突然吐血。先吃蒸餅兩、三個,以榧子為末,開水送服三錢。一天服三次。
榧子不要與綠豆同食,否則容易發生腹瀉。榧子性質偏溫熱,多食會使人仙熱上火,所以咳嗽咽痛並且痰黃的人暫時不要食用,因為食用榧子有飽腹感,所以飯前不宜多吃同,以免影響正常進餐,尤其對兒童更應注意。榧子有潤腸通便的作用,本身就腹瀉或大便溏薄者不宜食用。
營養成分一覽表(每百克食物中營養成分含量)
成分 單位 | 含量 | 成分 單位 | 單位 | |
硒 微克 | 0.02 | 煙酸 毫克 | 320 | |
鋅 毫克 | 0.01 | 泛酸 毫克 | 0.6 | |
鎂 毫克 | 8 | 葉酸 微克 | 0.18 | |
銅 毫克 | 0.01 | 胡蘿蔔素 毫克 | / | |
鈉 毫克 | 43.6 | 維生素P 微克 | / | |
鉀 毫克 | 12 | 維生素K 微克 | / | |
磷 毫克 | 31 | 生物素 毫克 | / | |
鐵 毫克 | 1.6 | 維生素E 微克 | 27 | |
鈣 毫克 | 50 | 維生素D 毫克 | 14.2 | |
膳食纖維 克 | 5.2 | 維生素C 微克 | / | |
膽固醇 毫克 | / | 維生素B12 毫克 | / | |
碳水化合物 克 | 18.9 | 維生素B6 毫克 | / | |
脂肪 克 | 0.1 | 維生素B2 毫克 | / | |
蛋白質 克 | 0.77 | 維生素B1 微克 | 0.02 | |
熱量 千卡 | 423 | 維生素A |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