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

全國性學術研究團體

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是教育部主管、民政部登記註冊、掛靠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人類學研究所的全國性學術研究團體,辦公地點位於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3層303室。

百越簡介


百越,又稱越族古越人,是我國東南和南部古代民族的名稱。百越名稱最早出現在《呂氏春秋·恃君》篇,文曰:
副會長覃乃昌教授
副會長覃乃昌教授
“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歷代的史家和註釋家均一致指出百越民族系分佈在我國東南和南部地區,並且認為它不是單一民族的族稱,而是多個民族的泛稱。

主要來源

百越主要來源於各地的土著,是具有悠久發展歷史的古代民族。如傳說時代的堯、舜、禹,該地區的先民被後人劃分為蠻苗系統。文獻中把南方民族泛稱為“蠻”,或稱為“三苗”,他們同百越的來源有一定的淵源關係,應該包括了越族或其中的部份先民。
大約在商代早期,百越地區的民族已從“蠻苗”中分離出來,開始出現了其它一
些不同的名稱。
《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漚深、越漚、鄧、桂國、損子、產里、百濮九國東越、甌人、于越、姑妹、且甌、共人等民族稱謂,這些位於商周王朝東土或南土的少數民族,其中大部份族稱均與百越系統有關。西周時期,越的名稱已普遍出現。
除《逸周書》記載外,《周禮·冬官考工記》有“吳粵”之名;《竹書紀年》記載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年)“于越來賓”,其中的“吳”即吳國,屬百越的一支;“于越”即越國族稱
百越遺民
百越遺民
。此外在《周禮·職方氏》中又出現了“七閩”的稱謂。至春秋戰國時期,越族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居住在今江浙一帶的越人所建立的吳國和越國,已在長江下游崛起,參與爭霸的行列,其他地區的越人也很活躍。因此,這時越族名稱大顯於世了,它的名稱也被史家所普遍採用。在史書中,“百越”也有被稱為“揚越”或“夷越”。句吳和于越在戰國時已被滅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吳越故地置會稽郡
司馬遷在《史記》中,除了記載先秦吳越史事的《吳世家》、《越世家》外,又專門記載《南越列傳》和《東越列傳》。故在秦漢時期的文獻中又出現“閩越”、“東甌”、“南海”、“南越”、“西甌”、“駱越”以及“滇越”等越人國名或族名。這些名稱在歷史上雖然出現較晚,但不等於這些民族是漢代才出現的。他們同樣有著長久的發展歷史,同是古老民族。秦漢時期,由於越族的支系還不少,故在史書上仍沿用“百越”、“揚越”之稱。
漢書》中把“越”改為“粵”。可是,這時的“百越”,比較多的用於指嶺南地區的諸越人。此外,還有按方位來稱呼的,如東越、南越、西越等,在《史記》中有時用東越來指“閩越”,也有用來指“東甌”,但有的被用來指族稱、國名稱,如“南越”即是,在族稱上造成了一些混亂。漢武帝統一了西南夷、南越和閩越后,百越名稱及各支族稱逐漸消失了,聚居於東南沿海一帶的越人,有的被強迫徙處江淮,有一部份越人先後被漢族同化。但仍然有部份越人散居在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的部份山區,被稱為“山越”。山越系百越的後裔。唐以後,山越名稱消失了。

學會簡介


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是教育部主管、民政部登記註冊
title=副會長黃現璠教授在“第二屆年會”上講話 style=right src=d002b34b3a3a9eed82025cec副會長黃現璠教授在“第二屆年會”上講話
、掛靠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人類學研究所的全國性學術研究團體,學會每兩年組織一屆學術年會,辦公地點位於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3層303室,會員主要來自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雲南、北京等省、市、區的大專院校、文博考古機構等。

成立背景


1979年5月,全國民族研究規劃工作會議在雲南昆明召開,會上成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籌備組”,準備召開學術討論會和正式成立研究會。隨後開始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的籌建工作。

成立歷史


經過黃現璠、梁釗韜、陳國強等人一年多的籌備,於1980年6月17日至24
學會辦公地點 -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
學會辦公地點 - 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
日在廈門大學舉行了百越民族史學術討論會,會上成立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由梁釗韜(中共黨員)任會長,黃現璠、陳國強(中共黨員)等人任副會長。

學術成就


“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自1980年成立以來,集中了全國學術界的有關力量,
學術成果 - 《中國百越民族經濟史》
學術成果 - 《中國百越民族經濟史》
開始對百越民族史進行深入的研究工作。近20年多年來,該研究會先後召開了十次全國性或國際學術討論會,對百越民族的名稱、族源、分佈、文化習俗、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內容展開全面的研究。同時在各屆理事會和廣大新、老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和成功的經驗:第一,秉持團結、求實與學術民主的精神,將一大批東南學人緊緊地團結在共同的學術興趣下,塑造了團結、和諧的學術氛圍,構築了交流、對話的良好平台。第二,秉持學術至上的宗旨,堅持不懈,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國性或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迄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年會,每屆年會都編輯出版高水平的學術論文集,全面深化了百越、乃至東南民族史、考古學的學術研究。第三,重視學術隊伍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鼓勵、幫助年輕學者的成長和進步,體現了學會學術研究工作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良好局面。
迄今為止,學會已出版多本論文集和研究專著,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研究內容方面,不少課題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年會摘介


第1屆
第1屆年會於1980年6月17日至24日在廈門大學召開,會上成立了“百越民族史研
學術成果 - 《百越研究》
學術成果 - 《百越研究》
究會””,選舉產生了第1屆理事會,推舉梁釗韜(中共黨員)任會長,黃現璠、陳國強(中共黨員)等5人任副會長。黃現璠在桂林主持召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二屆年會
參加這屆年會的有來自中科院民研所、國家出版局、中央民院以及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十三省、自治區的三十多個單位及其60名代表。各地代表提出了50篇學術論文。會上代表們主要圍繞著百越民族的名稱、來源、地理分佈、文化特徵等問題展開了討論。
第2屆
1981年11月16日至22日,在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副會長黃現璠教授的籌備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二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在桂林召開,來自國
第二屆年會
第二屆年會
家民委、中科院民研所、國家出版局、中央民院以及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十三省、自治區、直轄市63所高等院校、研究機關、博物館、市縣誌辦和出版社的90多名代表(包含漢、壯、彝、侗、畲、土家、蒙古等七個民族)出席了會議。各地代表提出了74篇學術論文。各地代表在這次年會上主要以百越和百濮的關係為中心議題展開討論。本屆年會奠定了百越民族史研究發展的基礎。會議期間舉行了百越史學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名譽理事10人,理事39人,推舉梁釗韜繼任中國百越民族史學會會長,黃現璠、侯方岳、陳國強、賈青波等5人為副會長,蔣炳釗秘書長張一民、莫俊卿、徐恆彬、陳呂范、唐奇甜為副秘書長。
第4屆
1984年12月上旬,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在海南島通什市召開第四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會上交流的論文中有不少涉及古夜郎
第12屆
2004年11月14至17日,由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和福建省考古博物館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百越民族史學會第十二次學術年會”在著名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武夷山市華龍大酒店隆重舉行,來自北京、江蘇、上海、浙江、湖北、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台灣等省市以及美國、日本的七十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提交了高水平學術論文44篇,就以下六個方面的內容展開熱烈的討論:1.百越史研究的學術史與方法論;2.百越民族的源流與關係考證;3.百越的社會、經濟與文化;4.南島語族與百越海洋文化關係;5.百越的考古發現與研究;6.當代華南各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
與會代表分別在大會報告、小組發言、多媒體演示會上就百越史領域多方面、多層面的學術課題展開熱烈的討論。會議期間,代表們還考察了九曲溪畔的閩越先民懸棺崖葬遺跡、城村閩越王城遺址和大型閩越王室墓葬。武夷的山水風光,閩越文化的殘垣斷壁,給與會者留下美好而深刻的歷史文化記憶。
會議期間舉行了百越史學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選舉廈門大學蔣炳釗教授等12名名譽理事,蔣炳釗教授為名譽理事長,廈門大學吳春明教授等33人組成第四屆理事會,吳春明教授被推舉為新一任中國百越民族史學會會長,廣西民族研究所所長覃乃昌教授、浙江社科院歷史所所長林華東研究員、福建冰心紀念館館長林蔚文研究員為副會長,廈大藍達居副教授為秘書長。
第13屆
2007年12月9至13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聯合舉辦,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廣西民族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百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西南寧市舉行。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湖北等內地十多個省(市、區)及美國、越南、香港、台灣等境外地區的92名專家、學者與會,老、中、青三代學者共聚一堂,將圍繞“百越文化與華南民族考古”的主題進行為期3天的學術研討工作。本屆年會各地代表提交大會論文70多篇。除了會前收到論文中精選49篇編輯成67萬餘字的論文集《百越研究》(第一輯),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10月正式出版外,會議期間還有十多位境內外的學者向大會提交了精彩的民族考古調查研究新發現。編輯出版的《百越研究》(第一輯)中有關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的論文,系統地總結了百越民族的社會經濟、農業經濟、物質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地論述了駱越與其後裔的文化源流關係、中原民族與南方民族的戰爭與融合、駱越人古代婚俗、廣西新石器時代葬制與古越族食人埋骨的關係、廣西古代拔牙風俗、楚文化対江南白越文化的影響和融合、呉越竹文化、黎族來源及早期的物質文化等百越民族的文化歷史。本屆年會將百越民族史的學術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會上,一些學者提出,廣西可能存在兩個西甌、駱越的古都,其一是武鳴馬頭一帶,其二可能在羅城,這些都有考古發掘作為佐證。為了給專家學者提供第一手的民族學研究資料,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部門在會上宣布了三大消息:一是從明年10月左右開始,廣西的多個民族生態博物館將向海內外學者完全開放。每個生態博物館都將設十餘個住宿點,為學者長期駐地研究提供服務。同時,生態博物館還將建設成民族學工作站,學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獲取和使用相關研究資料。二是廣西民族博物館將向海內外民族學專家發出邀請,赴廣西交流學術成果。三是廣西博物館將著手與東盟十國的國家級博物館進行接洽,商談長期合作方式。同時告知:從2008年開始,廣西將啟動興安靈渠寧明花山申報世界性文化遺產的工作。目前正在付印的《廣西先秦岩洞葬》以及已出版的《廣西左江岩畫》、《廣西左江流域岩畫考察與研究》等論著,將深入探討百越先民文化的相關問題。
第14屆
2009年12月13日上午,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四屆年會在安徽大學磬苑賓館舉辦。本次年會,共有來自內地十多個省(市、區)及美國、台灣等境外的50餘名學者與會。百越內部族群
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
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
分佈及其與周鄰族群關係、利用民族志和考古材料來探討百越文化史等依然是本次年會的熱點問題。民族志材料的新發現和越來越多年輕學者的參與是本屆年會的一大亮點。學會秘書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蘭達居副教授主持了本次年會,學會會長、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吳春明教授致開幕辭並作會議總結。安徽大學原黨委書記、現安徽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陸勤毅教授和安徽大學吳春梅副校長蒞臨大會並致賀詞。
會上,吳春明介紹了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的研究領域。陸勤毅闡釋了安徽地域文化及吳越文化對安徽的影響。安徽大學校歷史系考古專業教授張愛冰、省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徐峰、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仲玉、美國畢士普博物館廈門大學講座教授焦天龍等分別做了學術報告。
本屆年會各地代表提交會議論文51篇。論文主要涉及百越內部族群分佈及其與周鄰族群關係、百越文化專題研究和百越視野下的華南民族志三方面內容。

學說成果


百越族群及周鄰關係
共有十九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對百越內部族群的歷史變遷及百越與周鄰族群關係問題展開論述。根據漢文史籍的記載,從上古時期的“三苗”、“十蠻”、“八蠻”、“七閩”等族到周末秦漢之際“百越”內部的“句吳”、“于越”、“閩越”、“東甌”、“南越”、“西甌”、“駱越”、“干越”、“揚越”等,說明了百越內部族群構成的複雜性。探討百越支族的文化特性及百越與他族的文化交流一直都是百越史研究的重要內容。
《先秦時期長江下游地區歷史地理該說》通過對史料的鉤沉,結合長江下游地區的考古遺存,對該地區先秦時期的文化發展態勢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尤其是關於春秋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發展重心在江北地區、文化發展層次先北后南及戰國時期楚文化勢力變遷與長江下游的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等觀點對於百越民族史,尤其是吳、越歷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次會議中對百越支族的探索,集中在對我國西、南部各百越支系族群的文化及屬性的探討。貴州考古工作者通過《貴州北盤江流域“魯容—白層遺址群”文化因素與古代族群》及《北盤江流域考古新發現》兩文為我們介紹了貴州最新的考古發現,對先秦至歷史時期北盤江流域考古學文化傳統進行了系統總結,並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法說明了其在百濮與百越族群文化交流上的特殊地位。《桂東北和西江中游區東周越人土坑墓及族屬探討》通過對墓葬中陶器屬性的分析,理清了東周時期不同階段內西甌、駱越勢力在該地消長的動態過程。《洞庭蒼梧族屬考》對比了先秦時期嶺南、湖南地區的同類考古學文化,綜合各類歷史文獻提出蒼梧人曾是荊楚地區原著居民、后遷入嶺南又稱駱越、是今壯侗語族祖先的觀點。《東山文化與“甌駱國”問題》全面分析了東山文化內涵與多元因素的構成,以考古資料結合歷史文獻復原了紅河下游早期文明起源與發展階段的“文郎國”與“甌駱國”歷史。《西南夷初探》在仔細梳理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西南地區不同的青銅文化內涵,初步分析了西南夷內部各君長的分佈範圍。《巴人崛起與西漸的考古考察》以巴蜀族群的考古學文化表現為基礎,分析先秦時期巴蜀文化發展、擴張的經濟動因及其與中原王朝的關係等問題。
部分學者運用文化因素分析法,通過對考古學物質文化內涵的分析,探討新石器至先秦時代百越與周邊族群的文化關係。在百越文化分佈的核心地帶,這種關係往往表現為中原-華夏對百越的影響,如《嶺南龍山時代文化的多元性》論述了龍山時代嶺北文化傳入對嶺南土著文化傳統的衝擊及其在不同區域所產生的不同程度的影響;《試論閩越文化中的徐、舒文化因素》則認為中原文化與徐舒文化自浦城傳入閩地並對閩中地區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百越分佈的邊緣地帶,百越與鄰近族群的關係表現為互動與融合,也有三文就這方面內容展開論述:《百越地區與東夷地區史前文化交流》以花廳墓地的隨葬品、葬式、葬俗等為例,分析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百越文化向東夷文化分佈區的滲透;《從考古看駱越與滇的文化關係》從越南北部和雲南滇池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內涵中分析駱越與滇文化在紅河流域的交流;《東周養國墓葬出土玉器的周、楚、吳、越、夷等多元因素》以桐柏月河一號墓為例窺探東周墓葬出土玉器的多元文化因素,說明了周邊族群對百越文化因素的吸收。
另外,夏商周三代是“中原華夏-四方萬國”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期,這一時期東南百越與中原華夏的文化關係並不明確,而商周時期華夏、百越族群過渡地帶的政治與文化狀況是我們深入探討這一問題的突破口,學者們對此類問題進行了嘗試。《商代南方疆域探索》一文從考古學文化入手,分析了由早、中商至晚商,商王朝的南方疆界線“由進到退”的動態過程;《論西周王朝對江淮的經略》以傳統文獻中“淮夷”的一員“六國”為視角,通過周王朝與“六”國的關係來分析其對江淮地區的經略。
東南百越與東南亞、乃至太平洋地區的南島語族關係密切,以更為廣闊的學術視野考察百越民族歷史是百越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太平洋考古學與中國東南》就在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將百越先民的主要分佈區——中國東南沿海地帶與太平洋考古學相聯繫,分析其在南島語族起源研究中的重要意義。《白蓮洞文化與東南亞史前文化的比較研究》則將華南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典型白蓮洞文化納入到整個東南亞史前文化的發展變化模式中進行考察。另外《海南島史前文化與周邊的關係》也是將海南島發現的石拍、樹皮布等物質遺存放入整個東南亞文化系統中理解。
百越文化專題研究
副會長覃乃昌- 在百色學院講學
副會長覃乃昌- 在百色學院講學
百越民族的物質文化及精神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徵,具體到社會發展進程、聚落形態、採食方式、喪葬習俗、器具文化、宗教信仰等人文因素,都區別於中原-華夏民族,自成體系。對這些內容的論述是本次會議另一主要議題,學者們從不同方面論述了百越文化的特殊性。學術成果 - 《百越文化研究
《先秦時期嶺南複雜社會的發展軌跡及原因》通過對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早期嶺南地區典型墓地、禮器文化內涵進行梳理,分析了該地區複雜社會的形成特徵,並探討了“中心-邊緣”理論模式在嶺南先秦複雜社會研究中的意義;《論台灣高山地區的史前聚落》以曲冰遺址為例,在概括台灣高山地區史前聚落文化內涵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高山聚落形成的四個原因。兩文是對百越文化內聚落形態、社會發展進程研究的新角度與新觀點,值得重視。而《土墩墓時期閩江流域青銅文化芻議》一文也分析了西周至春秋時期,吳越土墩墓文化對閩江流域青銅時代文化內涵乃至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影響。另外對於百越上層貴族的喪葬文化,結合近年的考古發現在會議論文中也有涉及。《越國貴族墓葬制葬俗初論》分析了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越國貴族墓葬葬制變化、陪葬坑制度、葬俗等方面的特點;《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初論》則介紹了李洲坳墓葬的最新發現,並推斷其族屬與東夷徐國有關。
對於百越先民複雜的廣譜型採食模式及特殊的飲食方式等問題也有論文涉及。《東南地區史前富裕的採集漁獵文化》從不同類型史前遺址中的動植物遺存和生產工具入手,分析史前居民的食物內涵,論證了百越先民不同於北方農耕文化的“採集漁獵”文化。《對馬家浜文化稻作來源的一點思考》通過對馬家浜文化環境、內涵及其對農業起源理論適應性的分析,提出馬家浜文化中稻作農業可能來源於河姆渡文化的觀點。《古越人“鼻飲”芻議》鉤沉了文獻中關於“鼻飲”的相關記載,結合其他證據論證了鼻飲之俗在嶺南百越支系中確實存在的事實,並試圖從鼻飲習俗的發展與嬗變論述“百越族”之多源論。
百越先民有許多複雜的自然崇拜內容,從考古遺存與文獻中探索他們的精神世界也是研究百越先民文化的一個方面。《閩越地區崇蛇習俗略論》綜合田野調查、文獻記載、考古發現等多種資料,論述了閩中地區先秦至今的崇蛇之俗,並進一步論述了其內涵與起源等問題。《南海沿岸岩畫所反映的宗教與藝術》以南海沿岸漁業先民創作的各類岩畫為主要對象探索百越先民的精神世界與原始宗教。《寶鏡灣岩畫整體判讀》則從整體的角度對寶鏡灣岩畫進行解讀,試圖從中了解寶鏡灣先民的信仰及其早期生活中的重大歷史事件等內容。《殷墟卜甲和青銅銘文中的越人雞卦辨析》對商周時期的數字卦、殷墟卜甲青銅銘文中的雞卦圖進行分析,說明了百越文化對華夏漢民文化形成的貢獻。
對於百越文化中青銅器具文化,如銅鼓青銅劍等的研究也是這次會議中百越文化專題的一項內容。《海南發現的古代青銅器並非都是舶來品》對考古及文獻中與海南島古代青銅器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極為細緻的梳理,在翔實的史料基礎上駁斥了海南古代青銅器均為“舶來品”之說。《銅鼓起源於滇中滇西略論》在肯定銅鼓起源於雲南的基礎上,綜合考古類型學、年代學、紋飾、同位素分析等多重證據,將銅鼓的起源地進一步明確為滇中滇西地區。《繁昌湯家山青銅容器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通過對湯家山青銅容器的形制及變化進行分析,重新確定其年代,並重申了其在文化交流與互動上的重要意義。《吳越系青銅劍紋飾及其相關問題》則對吳越系青銅劍上的裝飾紋飾進行了類型學考察。
百越視野下的華南民族志
副會長侯方岳(中共黨員)
副會長侯方岳(中共黨員)
運用歷史文獻、民族志資料與調查相結合探索百越後裔的文化變遷也是本次會議的一個主題。《“遊艇子”與南島人》從文獻中對福建水上居民的不同稱謂入手,分析了疍民的 源流及其演變問題;《黎族歷史上的“生黎”與“熟黎”》通過文獻梳理,首次對漢文史籍中“生黎”和“熟黎”的特點、分佈範圍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的歸納總結,理清這兩者的內涵與關係對於黎族歷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另外《海南黎族圖騰淺議》與《民國時期黎區貿易與海南島市鎮發展》也從圖騰分類、黎族內部貿易發展等角度探討不同歷史階段的黎族歷史。台灣原住民,尤其是原漢關係問題歷來就是華南族群研究的重點,本次會議中有四篇論文從原漢貿易關係、宗教信仰、統治政策、族稱變化等角度對漢民族影響下的台灣原住民文化變遷進行探討。《清代台灣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貿易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政策下的漢番貿易,說明台灣少數民族與漢族經濟逐步一體化及在其影響下的原住民“漢化”過程。《台灣原住民宗教信仰的變遷》梳理了漢民族及西方外來宗教文化影響下台灣原住民傳統宗教信仰的變遷過程,並分析了不同外來宗教文化在原住民宗教社會生活中的特色。《清政府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與原漢關係》從清政府的“理番”政策入手探討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變遷。《台灣原住民的類別與族稱論述》則從對原住民稱謂的變化中窺視對原住民文化的認識問題。
另外對當代華南百越後裔族群的社會、文化調查也是了解百越先民文化傳承與變遷的一方面內容。如《對雷州石狗文化研究的幾點認識》就現存雷州石狗的性質、功能、族屬及所反映的族群關係進行簡單分析,提出了未來雷州石狗文化的研究方向;《浙南畲族村落中的湯夫人信仰》通過對浙南“六保”畲族村落社區內湯夫人信仰的調查研究來闡釋當代畲族文化變遷中漢文化的影響與融合問題。《廣西龍勝平安寨壯族的社會內源結構》、《安徽畲族的社會文化變遷》也是同類的當代南方族群調查報告。

會議特點


本次會議收到的五十一篇論文涉及百越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及多個文化專題,內容豐富,以復原百越民族歷史為主題,從多個角度對百越研究進行探討,有以下幾個特點:
特點1
學術成果
學術成果
以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作為百越歷史復原、文化特性研究的基礎,將考古材料的分析寓於百越歷史的研究之中,注重對歷史過程的復原研究。會議所收論文中關於百越族群與文化的研究絕大多數是以考古學資料、方法的運用作為百越歷史研究的基礎,在具體的問題中注重考古資料的分類 與文化因素分析,靈活運用考古資料分析百越族群歷史發展與文化交流的動態過程。
特點2
對百越各族歷史的復原更細緻,對百越文化的研究更全面。在已經比較明確的百越內部吳、越、閩、甌等族群分佈框架下,學者們開始注意各族群內支系族群的歷史,對蒼梧人族屬的考察、對西南夷內部各君長勢力分佈的考察都是這方面的嘗試。對百越文化的研究則包括了聚落形態、社會發展、採食文化、特殊習俗、精神信仰、器具文化等各個方面。
特點3
對百越文化研究的視角多樣化。過去對百越文化的研究往往局限於百越分佈區內部,對文化交流的探討也多集中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上,而在這次會議上,學者們將視野拓展到東南亞、太平洋地區,開始將百越族群文化與南島語族相聯繫、放置於更為廣闊的學術視野內考察;同時東周墓葬中越式玉器的分析、越人雞卦圖的研究等文都開始考慮百越文化在華夏文明中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