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文化

遠古時長江以南沿海的文化

百越文化,是遠古時代中國長江以南沿海的一帶古越人獨特的文化。雖然在如今已經找不到一個名字叫做“越”的族群,不過,百越文化事實上卻透過種種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裡面留下了種種痕迹。

先秦時期古籍對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的部族,常統稱為“越”,文獻上稱之為“百越”或“諸越”,其中“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福建一帶)、“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而“西甌”(廣西一帶)、“雒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

歷史淵源


百越族自遠古至秦時代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國長江以南沿海一帶百越地區。“百越”在文獻上也稱之為百粵、諸越,並非民族概念,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也就是從當今的江蘇南部(蘇南)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佈地區,並非民族共同體
“越”即“粵”,古代“粵”與“越”通用。越與粵,古音讀如Wut、Wat、Wet。是古代呼“人”的語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而不是確數。百越是對南方人的泛稱。《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在先秦古籍中,對於東南地區的土著部落,常統稱之為“越”。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蘇南浙北一帶)、或稱“閩越”(福建一帶)、或稱“揚越”(長江中下游、江淮一帶,含湖南江西局部)、或稱“南越”(廣東一帶)、或稱“西甌”(廣西中部一帶)、或稱“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等等,因此,“越”又稱被稱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秦朝統一中國后,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這些百越部落一部分被南遷的中原漢族所融合,大部分演化為今天的京族高山族壯族瑤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數民族,廣東地區的南越、西甌、駱越等部落演化為今天廣東地區的壯族、瑤族、畲族等少數民族。

考古研究


江蘇

1993年發現的南京湯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35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此活動。距今六七千年前後,大江南北進入新石器時代興盛階段,據初步調查,江蘇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蘇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
草鞋山遺址發現的6000年前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據研究屬於人工栽培稻,為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在草鞋山遺址下文化層發現的3塊炭化紡織品殘片,經鑒定距今五六千年,是中國現已發現最古老的紡織品實物。太湖周邊地區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數量眾多,雕刻精美。生活在江南地區的新石器遺址的主人,後來成為百越的先民。

上海

現代考古發掘表明,上海地區至少有20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屬馬家浜、崧澤文化類型的青浦崧澤遺址,距今已有6000年歷史。上海先民採集植物籽實,獵取野生禽畜,捕捉魚蝦,進而以石器、動物骨角為工具,種植穀物、飼養家畜。公元前2500年左右,上海地區進入良渚文化時期,出現男女勞動分工,農業成為主要的經濟活動,陶器製作從使用慢輪進展到快輪,已出現原始手工紡織技術。馬橋遺址距今約4000年,具有典型的百越文化的特點,出土文物1000餘件,除了陶瓷生活用具、石器、骨器,還有少量的青銅生產工具。

浙江

早在100萬年前,浙江已出現人類活動。浙江共發現83處舊石器時代遺存點,其中七里亭遺址經證實,其屬中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共發現700多件刮削器、砍砸器、手鎬等打制石器;七里亭遺址上、中文化層的年代從l2.6萬年延續到99萬年,下文化層距今至少100萬年;七里亭遺址是東南沿海地區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也是全國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中為數不多的超百萬年遺址。
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浙江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河姆渡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以母系氏社、新石器時代、海洋文化為重要特徵的河姆渡遺址呈現多個“考古之最”:長江流域首個遠古遺址、國內唯一星體集群遺址、最具海洋文化特徵遺址。

福建

福建地區最早出現的人種為“閩人”,是福建人種中的土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先人,幾十萬年的進化學習過程中,從茹毛飲血慢慢學會了打獵、用火,後來甚至學會燒制器具,種植水稻。1989年,考古挖掘的漳州蓮花池山遺址,距今40萬年到20萬年之間,是目前福建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一處先人生活遺址。1999年在這進行的考古挖掘的萬壽岩遺址,距今18.5萬年。以及距今1.7萬年-7000年的奇和洞遺址;距今6000年的平潭殼丘頭遺址;距今5000年的福州曇石山遺址

廣東

據廣東郁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考古發現,嶺南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就有人類活動。舊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12.9萬年以前,嶺南出現早期古人(馬壩人)。在廣東英德考古出土1.4萬年前稻作遺存,學界關於稻作文明起源於百越嶺南地區的說法逐漸得到越來越多實證的支撐。專家認為,英德獅石山牛欄洞出土的非秈非粳水稻硅質體,是稻作文明的實證,可以認定為嶺南稻作文明的一個發祥地。盤古神話源於百越地區,在廣東花都,盤古神話口口相傳,延續下來的盤古王文化具專家推測已有1500年的歷史;在農曆八月十二的盤古王誕祭拜盤古,是至今在嶺南一些地區仍舊保存的古老風俗;盤古文化在花都區獅嶺鎮都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公元506年南朝梁任昉在《述異記》中記載的“南海中盤古國”,其遺跡就在今花都境內;在專家們看來,被視為中華民族創世神話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應當起源於古代“百越”之地,而嶺南,甚或說廣東先民,有可能就是這個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神話之一的創造者。
廣東惠州博羅“縛婁古國”遺址的發掘,1985年博羅公庄鎮出土七件完好的屬於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編鐘;1996年,龍溪鎮銀崗村發現先秦時期的陶片,發掘出廣東最大的先秦時期的龍窯窯址;2000年在博羅縣羅陽鎮挖掘的春秋墓葬群里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銅器、玉器、水晶文物等,改寫了整個嶺南的文明史,嶺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表明了嶺南在秦朝之前就已經存在燦爛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高度文明,嶺南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廣西

據考古發現,今廣西地域早在80萬年前就有原始人類繁衍生息。距今10萬-2萬年前,在今桂西、桂南、桂北地區活動的古人類進入以血緣為紐帶的母系社會初期。約在5萬年前,今廣西境內古人類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約2萬-1萬年前,廣西境內古人學會製造和使用鑽孔礫石和磨尖石器。距今1萬-6000年前,境內古人逐步走出岩洞與河谷,向平原和濱海地區發展,今廣西地區出現原始農業、畜牧業和制陶業。桂林父子岩遺址、大岩遺址甑皮岩遺址距今7000-10000年。

海南

最遲在1萬年前,海南島就開始了人類的活動。先秦至西漢時期,海南島上分佈著古百越人的一支——駱越。雒越人即是黎族的先民。在三亞落筆洞遺址出土遺物和堆積物年代距今約1萬年,於舊石器時代末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過渡階段。出土的石器來看,包括了敲砸器、砍砸器等多種工具,可以基本滿足狩獵、劈柴所需;而從遺址中發現的堆積物來看,大量的螺、蛤、蚌殼和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等。

湖南

永州零陵區望子崗遺址距今3000至4000年前,是目前湖南本土人老祖先古越人最早的聚居地。遺址看到了當時人們是如何建房的。當時的人們在地面掘坑,坑的周圍插上木柱子,用泥糊住木柱成牆,搭上棚子就成了建築,這種遠古的建築方式在考古學上稱之為“半穴式”建築。在這些建築的邊上,從高到底延伸到已發掘遺址的邊緣,可以看出這是當時的排水溝,雨水順著房頂流到這條溝里,排到外面。

江西

武夷山地區的貴溪仙水岩懸棺遺址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邗越人的古老葬俗。考古者在棺內一男性古人的頭側,發現一束長約5厘米的頭髮,兩端齊整,專家推測這可能與越人特殊的習俗有關,此外,在江西出土的不少陶器上,多處有蛇紋圖樣或蛇形貼耳裝飾。通過對贛東北皖南、寧鎮地區以及浙西北地區考古學遺存的調查和分析,發現邗越人不僅有規模宏大和較高水平的采冶業,而且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這可以從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得到證實。

悠久文化


農業

根據目前考古學的證據,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創造出來的文化。河姆渡遺址發現了稻穀稻草稻殼的堆積,是當時世界發現最早的稻作文化,後來在黃河流域的裴李崗遺址、賈湖遺址和長江中游流域的彭頭山遺址等地發現了更早的稻作文化。蘇州草鞋山遺址發現的6000年前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有灌溉系統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連同常州圩墩、高郵龍虯庄、崑山少卿山、溧陽神墩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炭化稻,為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依據。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考古發現水稻硅質體,將水稻馴化年代前推至最早1.4萬年前,並據此推斷廣東英德牛欄洞很可能是世界稻作發祥地。
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家豬尤其是幼豬的骨骼,表明中國飼養家豬的歷史,也可以遠溯到七千年以前,從而斷定百越是世界上最早飼養家豬的地區之一,古越族則是最早飼養家豬的一個古老族群。

建築

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房屋
河姆渡遺址干欄式房屋
《博物志》云:“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暑也。”百越一帶的“干欄式房屋”可追溯至7000年以前。中國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於遷徙的帳篷;中原華夏部落多住窯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則住類似巢居式的“干欄式”房子,即竹木結構的二層樓房,下層飼養牛、豬等家畜,上層住人,這樣可以防止南方氣候的潮濕和避開各種兇惡的野獸蟲蛇
“干欄式房屋”的建築遺跡或模型,在南方古代“百越”部落分佈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或在漢代墓葬中均有所發現。在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有7000年以上的”干欄式房屋”遺跡;在江浙地區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許多遺址都有發現,如浙江的錢山漾、桐鄉羅家角、江蘇丹陽香草河、吳興梅堰等遺址都有此類房子出土。雲南的劍川海門口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見有這種干欄式住居習俗。江西清江營盤裡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的陶制干欄式房子模型。四川成都十二橋商代遺址和湖北蘄春毛家嘴西周早期遺址發現的大型木構建築群,說明夏商周時期干欄式建築和住居習俗尚在中國的南方地區流行和發展。

青銅

百越文化
百越文化
百越人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等。在古越人居地每每發現有青銅劍遺存;1965年在湖北出土一把越王勾踐的寶劍,1973年在湖北江陵又出土一把越王州句劍。百越人的鑄劍技術聞名天下,吳越故地是春秋時代青銅寶劍的故鄉。幹將莫邪的故事流傳甚廣,浙江莫干山即由此得名,並有劍池遺址。在出土的越王勾踐劍等傳世名劍的劍刃表面,均有著精美的菱形暗格花紋,歷經兩千四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測定與研究后,發現了越王勾踐劍的配方成分。數據顯示,該寶劍的青銅合金主要是由銅、錫以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雖然是同一把寶劍,可是劍的不同部位卻有著不同金屬配比,這要求金屬器物在鑄造的過程中,必須分兩次澆鑄才能使器物複合成一體,專業術語稱之為“複合金屬工藝”。早在春秋時期前越人就已經掌握了這項技術,實在令人驚嘆。博羅公庄鎮出土七件完好的屬於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和編鐘。

樓船

百越文化
百越文化
百越人不但鑄劍技術高超,越人也擅長航海。越人“水行而山處”,為習水民族。古越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於馭舟,首創水師,富於航海經驗而著稱於世。先秦時期的百越人很尚武,越人除了善制劍之外還善水戰,樓船這種大型戰船就是越人發明並最先使用的。樓船是一種具有多層建築和攻防設施的大型戰船,外觀似樓,故曰樓船。
釋名》中對樓船上層建築的記述是:“其上屋曰廬,像廬舍也。其上重屋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在其上曰爵(雀)室,於中侯望之如鳥爵之警視也。”
唐《太白陰經》記載:“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忽遇暴風,人力不能制,不便於事。然為水軍,不可不設,以張形勢。”

陶器

百越文化
百越文化
百越地區的陶器較有代表性的是印紋陶黑陶。考古學家普遍認為,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各地的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創造出來的。最近數十年來的考古發掘表明:這種以幾何印紋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在時間上從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一直延續到商周秦漢時期,在空間上則遍佈於中國東南地區及嶺南一帶。先秦時期出現在中國南方的這個陶系,其特點是在陶器的表面裝飾有各種幾何圖形的花紋圖案;印紋陶最早的考古發現是在1914-1915年廣東南海發現的實物,被視為南方新石器時代晚期最具特色的陶器。江浙良渚文化的陶器黑陶,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輪制較普遍。

釀酒

古越人最早發明燒酒蒸餾法,人開創了釀酒文化先驅。在連縣的一座晉代墓葬中,曾出土了一件陶甑,三個陶壇,據專家考證為燒酒蒸餾器。這是中國科技史上劃時代的發現,這不但說明嶺南地區至遲在晉代永嘉時期就可以制燒酒,而且顏澤賢黃世瑞等專家在《嶺南科學技術史》中指出,在沒有更早的證據發現之前,這應當可以證明燒酒技術是嶺南人發明的。甑和壇是廣東舊時燒酒蒸餾器具中的兩個主要部件,近現代的城鄉酒坊、酒廠中仍在使用。

語言

越語為黏著型,不同於漢語的單音成義,故古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表明古代百越語是一種帶有自己特點的獨立語言。古越語的特點是:發音輕利急速,有的詞與漢語不同,名詞類的音綴有複輔音和連音成分;詞序倒置,形容詞或副詞置於名詞或動詞之後。在《國語》、《越絕書》、《吳越春秋》中都有一些古越語詞的紀錄,而漢劉向《說苑·善說篇》中所錄著名的“越人歌”則是保存最為連貫完整的古越語資料。

習俗


斷髮紋身

《莊子·逍遙遊》中有云:“越人斷髮文身。”《史記·趙世家·正義》記越人文身之法“刻其肌,以青丹涅之”。黃淼章表示,對於這種習俗向來有種種解說,如美飾說、尊榮說、巫術說、圖騰說等。東漢末期應劭還認為,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也”,是由於古代越人“習水”而避蛟龍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此外近代也有學者認為,古代越族人的“文身”是一種“標誌型成人禮”的遺存。如果對各種說法綜合分析,可以推斷文身是中國古代越族一種多功能的文化習俗,包含了部落標誌、圖騰崇拜和成人禮等多方面的文化含義,是帶有神秘色彩的古老遺俗。直到近代,這種習俗仍舊可以在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等民族中看到。
至於“斷髮”,是剪斷頭髮之意,它與“椎髻”、“披髮”類似,都是古代越人流行的髮式。古代中原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無論男女都留長發終身不剪(剪指甲除外)。而古越人不但剪髮,而且似乎經常變換髮型,有時很短,有時又留長。
古越人居住的地區在南方,該區溫熱潮濕而多蛇害,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將蛇作為重要的圖騰崇拜,在人體上刺染蛇紋,免遭水中動物的襲擊。越人視蛇為“己類”,視蛇為祖宗來崇拜,文身是把它當做本民族標誌的一種手法。此外,由於越人長期生活在氣候炎熱、多江河湖泊的楚越水鄉,於是斷髮,以便游泳;文身,以避蛇蟲之災。這恐怕是越人斷髮文身的最主要原因。

龍舟競渡

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划舟。《淮南子·齊俗訓》中有“胡人便於馬,越人便於舟”的記載。我國古代南方水網地區人們常以舟代步,以舟為生產工具和交通工具。人們在捕捉魚蝦的勞作中,攀比漁獲的多寡,休閑時又相約划船競速,寓娛樂於勞動、生產及閑暇中,這是遠古時競渡的雛形。
據專家考證,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地區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關龍舟起源的記載中,最早是出現在東漢。事實上,我國南方吳越一帶直到東漢時才開發。據此可以推測,端午的習俗最初可能只在長江下游吳越中流行,後來吳越文化逐漸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這種習俗才傳到長江上游和北方地區
古越人龍舟競渡多元宵舉行。龍舟競渡,人們總是將其和屈原端午節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它是古代南方越人的傳統習俗之一。《事物原始·端陽》記載它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越地傳雲,競渡之事起於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黃淼章等學者指出,因為南越族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鳧等動物形象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這和越人文身以象徵“龍子”的含義類似,都是為了求得水神的保護。
至於競渡的時間,在過去並不一定拘泥在端午節舉行。《舊唐書·杜亞傳》記載:“江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近代著名學者聞一多曾指出其應是越族人為祈求生命得到安全保障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而龍舟競渡便是這種祭祀活動中的娛樂節目。

拔牙漆齒

拔牙漆齒或是成年禮。古代越人的另一習俗,是拔牙。在舊時文獻中,這種風俗習慣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為,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古越族的後代——近現代的台灣高山族還或多或少地保留有拔牙的習俗。在廣東珠江三角洲、環珠江口貝丘沙丘遺址,目前已經發現數十例與拔牙相關的考古遺跡。這些拔牙遺跡的人類體質特徵相同,所拔牙齒位基本相同。它們的年代均在距今4000年以內的先秦時期。此外,越人中還有一種漆牙的習俗,稱為“黑齒”。
如今余干農村還存有不少古越遺風的說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鑲門牙,就與數千年前古越人摘齒習俗息息相關。從古今有關文獻資料分析,古代越人及其部分後裔民族的拔牙習俗,原因比較複雜,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為是青春期、成年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為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為這是為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為或紀念性的行為。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古越人是把牙齒作為婚配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