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成生

金成生

金成生(1911-2000),金石書畫家、詩人。生於南京、籍貫紹興。早年自號阿蓮,字塵僧,中年改字無塵。70歲后取齋名石城書屋,故號石城翁。生前為民革江蘇省成員、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江蘇省美術館特約研究員、中國電子工業部文學藝術學會藝術顧問等。擅長古典詩詞、金石書畫、精通英文、博覽古詩文、深研佛儒道陳大羽先生讚譽其書法“各體兼擅,功力精湛”,林散之先生讚譽其書畫:“水暈墨章,剛柔相濟”。

學習經歷


1924年就讀江蘇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時頗受校長仇埰和書畫家王東培的獎掖,後進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受教於胡汀鷺、錢松岩先生,1927年以優異成績轉入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師從諸聞韻、俞劍華張聿光王陶民朱天梵等名師習山水、人物、金石、書法、詩詞,成績斐然。僅二十餘歲的金成生已顯露出他非凡的藝術才華, 1934年“金塵僧書畫明信片”第一輯由南京國民書局出版發行。1937年,他的國畫《觀音像》入選教育部第二屆全國美展,與徐悲鴻張大千呂鳳子諸前輩同展一室並結集出版,並深得王一亭汪東楊圻等名人讚許。

抗日救亡


抗戰爆發后,金成生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工作,用石開筆名創作出版《楊秀林游擊隊》、《東洋鬼子懷鬼胎》等抗日書籍。1942年先後擔任貴州省印江縣、貞豐縣縣長期間,修路築橋,禁毒興學,勤政為民,口碑載道,后被譽為“印江清官第一人”。1947年,時任北平藝專校長徐悲鴻與北平藝專國畫系教授展開了一場全國性國畫大論戰,並波及到南方畫界,金先生遂在《泱泱》副刊發表《為國畫論戰向南北藝壇獻一言》的長文。由於該文立論公允,見解精闢,深得各方讚譽,為終止論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傳道授業


80年代開始,先生勤於講學課徒,誨人不倦,受益者千餘人,由於在書畫詩文教育上取得顯著成效,教育部領導親臨石城書屋,高度肯定金先生的教育方式,並深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業績載入多部《書畫名人大辭典》、《文化名人錄》。

繪畫藝術


在繪畫藝術上造詣很深,他弱冠之年,曾先後就讀於無錫藝專、上海新華藝術大學,受教於胡汀鷺、錢松岩、俞劍華、諸聞韻、王陶民、張律光、仇埰、王東培、朱天梵等諸宿儒巨匠問學詩書畫印。而立之年嶄露頭角,有繪畫作品《侍女圖》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見畫圖3),此幅畫作,線條細膩,人物刻畫微妙微肖,有很深厚的書法用筆。當時曾與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同時參加全國美展,並影印於世。1934年由南京真善美工藝社出版的《金塵僧書畫明信片》,刊登有先生早年繪畫、書法作品(見圖繪畫4)。先生的畫意境界深遠,常有“畫中有詩……寫將一角佳山水,未許人稱老畫師”。在三、四十年代的畫作,無論是他的山水、人物、花鳥,都有著極厚的功底,書法線性表現形成水墨效果。這也是現當代不可多得的畫家之一。難怪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這樣評價並讚譽其畫作:“水暈墨章,剛柔相濟”。

書法藝術


在書法藝術上,篆書以《大盂鼎》、《牆盤》、《散氏盤》等為主,上溯甲骨、下逮秦漢,尤其是對漢碑的研究,汲取眾家之長,遍臨百家碑帖,形成自己遒勁渾樸的風格(見圖5)如他臨寫《曹全碑碑陰》,完全是他自己的風格溶解,其中一幅寄贈予陳立夫先生。在楷書上,他先從初唐四傑入手,尤其喜歡褚字,如他寫《陰符經》四條屏,一揮而就,神韻俱佳。而後又以中唐顏真卿為主,他最崇拜顏真卿,他常和我們說,“書法中的人格很重要,書品皆人品也”。他崇拜顏魯公剛正不阿的人文品格。所以在唐楷上,他的顏體字厚重、朴茂,有著深厚的功力(見圖6),在他晚年教學中,也一直主張我們要寫顏字。在行楷書上,他喜歡李北海,他將魏碑溶入行楷書中,寫得厚重而又靈動(見圖7);行草書上他以二王為宗,以孫過庭書譜》為範本,旁汲唐、宋、明、清各家諸字。在他的藝術生涯中,博古溶今,用他淵博的知識對書法理解。

金石治印


在金石治印方面,他上溯周秦古漢官印如他所刻“周秦古璽漢官印,水有源頭木有根”,“悲天憫人”、“觀音造像”等印,古樸遒勁,金石味極濃。這些印,內含佛學,有他自己對人生的寫造與理解。

詩詞藝術


在詩詞方面,他用畢生心血把詩文與人生,溶入他的書畫藝術中。他有一首詩,可以概括他早年人生歷程:“嗟嗟我亦人猶馬,不惜馳驅萬里程。辛苦豈緣升斗粟,欲將霖雨濟蒼生”。當年他政治上為民服務,貴州印江縣政府稱他為當地的“草根縣令”。他驅逐大煙,為百姓造福,當地人民政府對他這一歷史給予了充分讚揚並在85年為他樹立功德碑。金老的詩“隨口拈來便是詩”,“天留後死作詩人”,“老夫雖老尚能狂”,“一夜吟成十二章”,這裡充分體現了金老深厚的國學功底。徐澄先生與他家人拾其劫餘稿集成詩集出版。在他晚年生涯中,常聽見他吟誦李后祖的詞……他還教我們這些弟子們背誦唐詩宋詞。

書法理論


在文章立說上,金老可謂一大才子。他在1947年寫的《為國畫論戰、向南北藝壇獻一言》發表在《泱泱》上,他在當時的論點“不外古今宗派之異,中外淵源不同,以及學習方法上之專攻、博習……”提出了他的論點,批評了當時的“‘文人相輕’之惡習,冷靜反省,蕩滌瑕穢,開闊胸襟,學術前途,……”他的這些觀念,不僅引起當時畫壇的震動。深得各方讚許,認為“立論公允,見解精闢”對當時的南北書畫藝壇有醒世作用,他的這一觀點,同樣也對今天的書畫藝術界有著相當大的借鑒作用。抗戰期間,他“數數奮筆撰文作畫,以勵國人同仇敵愾之氣”。
晚年他為《江蘇省文史研究》撰文多篇,為南京大學匡亞明校長所寫的《孔子評論》連夜挑燈審校。為南京藝術學院劉海粟大師百年誕辰江蘇省政府撰寫《賀詞》,引起人們對這位布衣史者的崇敬。
在書畫理論上造詣深厚,他與林散老筆談中談及他的藝術人生觀:“……先以質之高明,眼高心為古人降。有人謂我泥古,我正嫌其不足。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不能踏踏實實地繼承優秀傳統,創新云乎哉?!”這是先師對書畫藝術繼承與深入傳統的思想,對我們這些晚輩來說,如何在書畫藝術上深入傳統,不浮躁、不輕狂,腳踏實地的深入古碑帖有著相當大的啟示作用。

教育領域


金成生書法作品
金成生書法作品
金成生治印作品
金成生治印作品
金老晚年教育生涯中,七十年代后授徒講學,受業者逾500餘人,可謂現代的“孔 夫子”。他不僅教學生們書法、繪畫,金石,還每周為學生們講授《論語》、《史記》等,金老教學生從顏真卿的《勤禮碑》、《麻姑仙譚記》,教臨漢碑《曹全》、《張遷》、《禮器》,從吳昌碩的《石鼓文》入手,然後大篆臨寫《大盂鼎》、《散氏盤》,小篆臨習《秦山刻石》,行書讓我臨《蘭亭》、《祭侄稿》 ,草書從孫過庭《書譜》入手……金老一步步引領學生踏入書法的殿堂。

論印十絕句


(一)
喜看治印成專學,致遠何嘗便泥人;
文獻足微三代上,孔門六藝應從新。
(二)
周秦古璽漢官印,水有源頭木有根。
黃河風浪兼天涌,揚子江流出峽門
(三)
中興崛起鄧完白,寂寞人間五百年;
突破文何舊規範,秦碑漢瓦總堪憐。
(四)
悲盛要自善師法,磚鏡封泥一例看。
更有漢碑碑額好,雙鉤夜夜到更闌。
(五)
從來浙皖分門戶,缶(吳)石(齊)於今當細論。
各有千秋鍥不舍,好花長教滿園繁。
(六)
若將累黍擬方丈,芥子恆河總一般;
歷盡人間千劫在,東陵片石自斑斕。
(七)
堪嗟室陋出無車,也事雕蟲辨魯魚。
不知老至心良苦,翹企天涯孰起予。
(八)
儻無書史何來印?文字先於斧鑿痕。
欲解六書通小學,說文許氏探根源。
(九)
蟲蝕土斑皆人畫,殘金碎玉總堪珍。
人與自然渾一體,縱無色相也精神。
(十)
晚年無力鑿山骨,紙上空談說漢秦。
休笑老夫誇海口,操刀原是過來人。

作品


金成生
金成生
(1936年作於江陰,豐之愷等名人題詞)
意臨散氏盤
(1988作於南京)
金成生
金成生
三仕女
金成生
金成生
(1936年作於江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