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書法大字典的結果 展開
- 1997年雒三桂所著的書籍
- 共5卷
中國書法大字典
1997年雒三桂所著的書籍
《中國書法大字典》是1997年世界圖書出版北京公司出版的圖書,主編是雒三桂。
本大字典按照康熙字典部首來編排,經過多次的修改、審訂,而完成的一部大型工具書。二、立表前曾考慮按拼音順序編排。這就必須橫排,而橫排時,頻繁換行,不易版面安排。若改用橫闊開本,又因為太厚,橫鋪開來,跨度太大,很難裝訂結實,使用也不太方便。在一時未能找到妥善辦法的情況下,只得放棄橫排,改為豎排。從而順理成章地改用部首檢字法。這方法也是書家及大多書法練習者已經習慣了的。三、部首分類有些不足之處:1、有些字不知道屬哪個部首,如:“與、尹、巨、愛”。2、有些字的筆畫數古今不同,往往古多今少,如:並,古作8畫,今作6畫;瓦、者,古作6畫、9畫,今作5畫、8畫。再如也有個別字,古少今多,如:“此”字頭之字古作5畫,今作6畫。因此如果查不到所需之字時,最好再往下查幾頁或先查一下拼音索引。四、所收名家書跡中過大之字,有時予以縮小而加註:“(縮)”字樣。其中雲峰山、觀海童詩、論經書詩、、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門頌、西狹頌、夏承碑等之字,凡不滿二欄者均應加註“縮”字。又大量明清、近人書跡,一般選自條幅、對聯等,均已縮小而未加註,特此說明。此外,這類書跡,以及原為白底黑字之帖,如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等均已翻轉成黑底白字,使版面統一美觀。五、朝代出處方面,除特殊情況外,周、漢、晉不分東、西,宋不分南、北。六、跨時代之人,一般列入上一朝代,如王鐸入明,送述祖入北魏。但也有列入下一個朝代的,如歸庄入清,許多近人,其實生於清代。七、異體字、俗體字之書跡不多時,一般與原體排在一起。較多時則予以分列,另立一條。但也有可能分排的不徹底。同樣有個別字,康熙字典分列入兩個部首,如鹽、艷、胄,也未刪除。八、為了求變,說文採用了不同的版本,所以方、圓、大、小兼備。此外,同一碑帖,有時兼收不同版本的同一字,以示其間的差別,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兩種楷書,叢帖與原碑,隸辨與原碑等。這裡順便提一下隸辨的問題。這是清代顧藹吉以之《》為藍本,手摹而成之書。經過二次轉摹,實際上已成為手抄,早已面目全非。將本書所列隸辨與原碑之同一字比較一下,就一清二楚了,但所根據的是宋代拓本,和其他地方找不到之字,這就是本書採用它的原因。其實這些字完全可以改注“清顧藹吉”或“清顧藹吉隸辨”。九、本字典中,集王羲之字的碑有三種:《集字聖教序》與《》分別為唐釋懷仁與釋大雅所集,都注了“晉王羲之”。獨有《集王書金剛經》則注唐玄序。因牽涉面較大,後者不一一更正,除在此說明一下外,僅在“附錄二”中,把它放在前兩種之後,而不歸入唐。十、關於石鼓文,唐代定為周文王、周宣王、之物。宋以後開始定為秦渡公(西周末)、、秦穆公(皆東周)等之物。其實不論秦襄、、秦穆,都屬周代,故本書注為“周秦石鼓文”。這裡的秦是秦國,這樣朝代與國名都明確了 十一、加註“*”號之字表明其書已上入本書。這類包括古代就有的俗體字、異體字(蓋與蓋、畫與畫等),(如塵與塵、禮與禮等)與借用其他字(如云云、黨黨、種種、適適、葉葉、裏里、簾簾、後后等)。未加*號者包括下列四種情況:1、省文(如慮慮、號號、複復、滅滅、電電、務務等),這類字實際上已收入本書。2、源自草書之字(如書書、專專等),除部首已簡化之字外,這類字為數不多,其草書已收入本書。3、清代起才流行的俗字(擬擬、辦為等);和4、新創之字(醞、運、幣、鑰、態、衛、讓等)。這些字自然無書跡可查到。十二、有些帶*號之字,按部首筆畫數查不到,但按拼音索引卻能查到。這情況主要發生在異體字與原型字之間,而本書又無該原型字之簡字的場合。因此遇到“*”號時,最好先查拼音索引。十三、本字典所附書家書跡一覽表中,碑帖之有年代者加註年代。書家方面兼列其字、號和生卒年代,不知年代者按其同代人排列次序,或附在最後。十四、中國書法博大精深,雖精誠覓集,終亦難全。編中如有不足之處,希望讀者隨時批評,以便更正。
周 | ||
石鼓文 | - | - |
秦 | ||
泰山刻石 | �邪台刻石 | 碣石頌 |
漢 | ||
魯孝王刻石 | 朱博殘碑 | 萊子侯刻石 |
開通褒斜道摩崖 | 大吉買山地記 | 三老諱字忌日記 |
子游殘碑 | 嵩山太室神道石闕銘 | 北海相景君碑 |
石門頌 | 乙瑛碑 | 禮器碑 |
永壽二年� | 孔宙碑 | 封龍山碑 |
西�華山廟碑 | 史晨碑 | 夏承碑 |
郭有道碑 | 西狹頌 | 楊淮表記 |
韓仁銘 | 尹宙碑 | 曹全碑 |
張遷碑 | 劉平國碑 | 小子殘碑 |
朱君長三字 | 章草千字文 | 芝白帖 |
魏 | ||
十三字殘帖 | 墓田丙舍帖 | �季直表 |
宣示表 | - | - |
吳 | ||
谷郎碑 | 西晉 | 出師表 |
月儀帖 | 月儀帖 | 東晉 |
蘭亭敘 | 十七帖 | 喪亂帖 |
孔侍中帖 | 袁生帖 | 姨母帖 |
初月帖 | 遲汝帖 | 奉橘帖 |
行穰帖 | 快雪時晴帖 | 思想帖 |
此事帖 | 官奴帖 | 二謝帖 |
虞義�帖 | 樂毅論 | (集字聖教序) |
(�福寺斷碑) | 鴨頭丸帖 | 中秋帖 |
東山帖 | 洛神十三行 | 地黃湯帖 |
二王帖 | 廿九日帖 | 送梨帖 |
蘭草帖 | 伯遠帖 | 廣武將軍碑 |
�賓子碑 | (西域出土書跡) | (木簡) |
劉宋 | �龍顏碑 | 江陽王次妃石夫人墓誌 |
石門銘 | 安定王夫人王氏墓誌 | 鄭文公下碑 |
論經書詩 | 觀海童詩 | 雲峰山摩崖 |
太基山摩崖 | 天柱山摩崖 | 百峰山摩崖 |
安樂王墓誌 | 元顯�墓誌 | 元珍墓誌 |
天柱山摩崖 | 百峰山摩崖 | 安樂王墓誌 |
元顯�墓誌 | 元珍墓誌 | 司馬景和妻孟氏墓誌 |
皇甫�墓誌 | 齊郡王�造像記 | 崔敬邕墓誌 |
賈思伯碑 | 司馬�墓誌 | 李璧墓誌 |
司馬顯姿墓誌 | 張猛龍碑 | 高貞碑 |
高慶碑 | 元倪墓誌 | 馬鳴寺眼法師碑 |
元馬璁墓誌 | 鞠彥雲墓誌 | 李超墓誌 |
張玄墓誌 | 東魏 | 比丘洪賓造像記 |
王僧墓誌 | 高湛墓誌 | 敬史君碑 |
北齊 | 崔府君墓誌 | 報德像碑 |
鄉孝舉孝義�敬碑 | 徂徠山佛號摩崖 | 北周 |
匡�刻經頌 | 隋 | 龍藏寺碑 |
美人董氏墓誌 | 啟法寺碑 | 蘇孝慈墓誌 |
張貴男墓誌 | 真草千字文 | (高昌國墓�) |
唐 | ||
孔子廟堂碑 | 積時帖 | 等慈寺碑 |
昭仁寺碑 | 枯樹賦 | 皇甫府君碑 |
化度寺碑 | 九成宮醴泉銘 | 虞恭公溫彥博碑 |
虞恭公墓誌 | 史事帖 | 草書千字文 |
裴鏡民碑 | 屏風書 | 伊闕佛�碑 |
孟法師碑 | 晉祠銘 | 溫泉銘 |
哀冊 | 房玄齡碑 | 雁塔聖教序 |
倪寬贊 | 行書千字文 | 韓仲良碑 |
絕交書 | 衛景武公李靖碑 | 王居士�塔銘 |
尉遲敬德碑 | 道因法師碑 | 泉男生墓誌 |
書譜 | 草書千字文 | 觀無量壽經 |
梁師亮墓誌 | �仙太子碑 | 夏日游石淙詩 |
信行禪師碑 | 雲麾將軍李思訓碑 | 善才寺碑 |
嶽麓寺碑 | 東林寺碑 | 郎官石記 |
肚痛帖 | 草書帖 | 草書古詩四帖 |
老子道德經 | 多賓塔碑 | 祭�稿 |
祭伯稿 | 爭坐位稿 | 麻姑仙壇記 |
宋�碑 | 李玄靜先生碑 | 李氏廟記 |
竹山堂�句 | 裴將軍詩 | 顏勤禮碑 |
自敘帖 | 司馬�碑 | 顏氏家廟碑 |
建中告身帖 | 忠義堂帖 | 放生池帖 |
�書帖 | 文殊帖 | 江外帖 |
送書帖 | 草篆帖 | 廣平帖 |
聖母帖 | 草書千字文 | 論書帖 |
秋�八首 | 藏真帖 | 律公帖 |
深慰帖 | 最澄請來目錄跋 | 羅池廟碑 |
金剛般若經 | 玄秘塔碑 | 神策軍紀聖德碑 |
五代 | 神仙起居帖 | 韭花帖 |
夏熱帖 | 宋 | 赤壁賦 |
寒食帖 | 醉翁亭記 | 李白仙詩巷 |
楚頌帖 | 大江東帖 | 寒食帖跋 |
李白憶舊遊詩巷 | 伏波神祠詩巷 | 松風閣詩巷 |
王長者墓誌銘稿 | 范滂傳 | 春遊詞 |
三圖題識 | 顏真卿告身跋 | 贈佛照禪師詩 |
草書帖 | 樂兄帖 | 方圓庵記 |
苕溪詩 | 評紙帖 | 蜀素帖 |
第一山三大字 | 重修大成殿記 | 易聲 |
東福寺方丈二大字 | 元 | 行書千字文 |
天冠山詩帖 | 妙嚴寺記 | 李太白詩巷 |
明 | ||
西苑詩 | �山�帖 | 王�詩巷 |
王�書幅 | (集帖等) | 澄清堂帖 |
淳化閣帖 | 大觀帖 | 草書�會 |
停雲館法帖 | 余清齊法帖 | �岡齊法帖 |
玉煙堂法帖 | 快雪堂法帖 | 三希堂法帖 |
秋碧堂法帖 | 草字� | 草書 �辨 |
隸辨 | ||
說文古籀補 | ||
說文古籀補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