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邑
中國古代舊地名
武城邑,一名東武城。戰國趙國重鎮。故城於今故城縣瓦子庄一帶。《史記·平原君傳》載:“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複位,封於東武城”。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政十四年“桓齮定平陽、武城”。《十道志》載:武城,趙邑東武城也。
目錄
歷史沿革
武城邑為春秋時期魯國城邑,治所在今山東平邑縣魏庄鄉武城村。先秦文獻《論語》、《春秋》、《左傳》及《孟子》多次提到過武城。公元前554年(魯襄公十九年)築城。前519年,邾國人修築翼城,返回時途經武城,被武城人打敗。前487年,吳國討伐魯國,“從武城……克東陽”,一直打到泗上(今泗水泉林)。春秋名人、孔子著名弟子曾點、曾參、澹臺滅明均為武城人,留下了許多典故。子游曾為武城宰。“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的故事也發生在武城。后季孫氏叛魯,自立費國,武城為費國所並。戰國時武城為齊國佔有,改稱南城,成為齊、楚兩國邊境上的要隘。
春秋魯國武城,又名南城、南武城,魯襄公十九年(前554年)築城。位於今平邑縣魏庄鄉南武城,北距縣城35公里。武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當地文化部門考古調查,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原始社會末期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時期已相當繁榮。西周春秋時期屬魯國,為魯武城邑的治所。孔子弟子高柴、子游曾為武城宰。子游為宰時,用彈奏琴瑟,吟誦詩歌等形式對民眾進行儒家學說教育,因治理有方,受到孔子的讚揚,《論語·陽貨》載:“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孔子讓子游推薦人才,子游將武城人澹臺滅明推薦與他,後來澹臺滅明亦成為孔子著名弟子。
春秋戰國,諸侯混戰,武城因地勢險要為兵家用兵之地。據《左傳》載:昭公二十三年,邾人築完翼城后西歸返邾,途經離姑、武城,遭到武城魯軍的襲擊,邾師大敗,徐鑰、丘弱、茅地被魯軍俘獲。哀公八年,吳國攻打魯國,從險道進攻武城,並由原來曾與武城人因種田鬧過矛盾的曾國人帶路,武城很快被吳軍攻克。后,吳軍又連克東陽,從五梧、蠶室、庚宗,一直打到今泗水。魯哀公十一年,“齊伐我,及清。……冉有以武城人三百為己卒徒。”冉有帥師在清地擊敗齊軍,獲“甲首八十”,齊師潰不成軍。戰國時,季氏據費為國,武城為費國所屬。后,亦稱南城,一度為齊國所有,戰國末為楚所轄。《說苑》稱:“魯人攻費,曾子辭於費君。”《戰國策》甘茂亦言“曾子處費”。《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東取……。”秦統一中國后,屬薛郡。漢以後設南城縣,又名南武城縣,並一度為侯國。北齊撤南武城縣併入武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武陽縣改為顓臾縣。唐貞觀元年(627年)省顓臾縣併入費縣,后歷宋、金、元、明、清至民國初期,南武城均屬費縣。1940年 8月,為費南縣所屬。1943年12月,為費南縣改稱的費縣所屬。1946年4月,屬平邑縣。1947年8月,改屬白彥縣。1953年8月,白彥縣撤銷,復歸平邑縣。
據史籍記載,《春秋》襄公十九年“城武城”。晉杜預注曰:“泰山南武城縣。”《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自武城”,哀公八年“從武城”、哀公十一年“武城”、《論語》子之武城”之武城即此武城。《孟子》:“曾子居武城,有越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澹臺滅明武城人”。《史記正義》引“《地理志》:‘定襄有武城,清河有武城,故此雲南武城’”。《括地誌》:“南武城在兗州,子游為宰者。”這裡的兗州是指唐貞觀十四年所設兗州上都督府,下轄魯郡、泰山郡、沂州郡,南武城為沂州郡地。《齊乘》:“古武城,費西滕東兩縣之間,子游弦歌舊邑。”《山東考古錄·考武城》:“夫與邾曾為鄰而當吳越之路,邑山險而人勇悍。此今費縣之武城也。”上述史料說明,武城春秋時曾與邾曾為鄰,漢以後地處費西滕東兩縣之間,其地理位置確然明白,而非指他地,為史學家所公認。春秋魯國只一武城,即春秋武城、戰國南城、西漢以後的南武城,費縣之武城即今平邑縣南武城。
後人所以將曾參、澹臺滅明視為兩地,源於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澹臺滅明武城人”理解有誤所致。孔子弟子曾子、澹臺滅明本皆武城人,顧炎武《日知錄·曾子南武城人》引“宋程大昌《澹臺祠友教堂記》曰:‘武城有四:左馮翊、泰山、清河、定襄,皆以名縣’”。而進一步考證“清河特曰東武城者,以其與定襄皆隸趙,且定襄在西故也。若子游之所宰,其實魯邑,而東武城者,魯之北也,故漢儒又加南以別之。史遷之傳曾參曰南武城人者,創加也,子羽傳次曾子,省文,但曰武城。”清代學者閻若璩《四書釋地》稱“《史記》加‘南’於武城上者,別於魯北有東武城也,明曾子之為費邑人也”。武城與南武城,不管連書而“省文”,還是有別於他地而“創加”,視武城、南武城為一地這是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