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脂膜炎
結節性脂膜炎
本病又稱特發性小葉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綜合征或回歸性發熱性非化膿性脂膜炎。於1882年由Pfeifer首次報道,繼而由Weber描述了本病具複發性和非化膿性的特徵,1928年Christia又強調了它的發熱性。但至今已報道了不少並無發熱的病變。
本病特徵為成批反覆發生的皮下結節。結節有疼痛感和顯著觸痛,大多數發作時伴發熱,結合第二期組織病理學可以確診。
病因尚不明,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免疫反應異常:異常的免疫反應可由多種抗原的刺激所引起,如細菌感染、食物和藥物等。已有報告有的病例於發病前有反覆發作的扁桃腺炎。亦有報告本病發生於空迴腸分流術后,其盲曲內有細菌大量增殖。此外,鹵素化合物如碘、溴等藥物、磺胺、奎寧和銻劑等均可能誘發本病。
2.脂肪代謝障礙:有報告顯示,本病與脂肪代謝過程中某些酶的異常有關。例如血清脂酶有輕度增加或在皮損中可測出具活性的胰酶和脂酶。有的研究還發現本病有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當然這種抗胰蛋白酶的缺乏並不可能直接引起脂膜炎,但可能導致免疫學和炎症反應發生調節障礙。
脂肪細胞的壞死和變性為特徵。病理變化可分3期:第一期為急性炎症期,此期較短,有脂肪細胞變性伴嗜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嗜中性粒細胞可以很多但不形成膿腫。第二期為巨噬細胞期,除少數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外,不少組織細胞吞噬了溶解的脂肪滴而成為泡沫細胞和噬脂性巨細胞。此時嗜中性粒細胞減少以至消失。本期有診斷價值。第三期為纖維化期,泡沫細胞減少,除淋巴細胞和一些漿細胞外,纖維母細胞增生,最後大量膠原纖維增殖而纖維化。
1.皮損:皮下結節是本病的主要特徵。其直徑通常1—2cm大小,大者可達10cm以上。起始於皮下的部分結節向上發展,皮面可輕度隆起,呈現紅斑和小腫;部分則有潛於皮下,表面皮膚呈正常皮色,但喜獲了常與皮膚粘連,活動度小。主覺痛和觸痛明顯。結節常成批發生,對稱分佈,好發部位為臀部和下支,但下前臀、軀幹和面部也可出現。經數周或數月後結節自行消退,消退處局部皮膚凹陷並有色素沉著。這是由於病變處脂肪發生壞死、萎縮和纖維經的結果。結節每隔數周或數月反覆發作,多數作發病有發熱,熱型不定,有低熱、不規則熱或高熱,高者可達40℃,呈弛張熱型,持續1—2周逐漸下降。除發熱外,還可有乏力、食慾減退、肌肉和關節酸痛等。
偶有少數結節,脂肪壞死時其上之皮膚也被累及而發生壞死破潰,並有黃棕色油狀液體流出,被稱作為“液化性脂膜炎”。
2.內臟損害:內臟損害有的與皮膚損害同時出現;有的皮損在前,內臟損害在後;也有少數病例,廣泛的內臟累及在前,皮損在後,內臟損害的臨床癥狀取決於受累內臟之部位,其特徵性癥狀,常在損害較大時才顯示得出。肝臟損害可出現右脅痛、肝腫大、黃疸和肝功能異常。小腸受累可有脂肪痢和腸穿孔。腸系膜、大網膜和腹膜后脂肪組織受累可出現上腹部疼痛、腹脹和包塊等。此外,骨髓、肺、胸膜、心肌、心包、脾、腎和腎上腺等均可受侵。內臟廣泛受累者預后很差,可死於循環衰竭、出血、敗血症和腎功能衰竭。
Winkelmann和Bowie報告了結節性脂膜炎的一種變型,被稱之為組織細胞巨噬細胞性脂膜炎。這也是一種以脂膜炎為特徵的系統性疾病。他們認為此病與結節性脂膜炎終死於出血。病人的出血死亡與血管內凝血和肝功能衰竭有關。本病與結節性血管炎的區別在於其有異常的出血性素質和在骨髓、淋巴結、肝、脾、漿膜組織和皮下脂肪中出現眾多的組織細胞。
1.結節性紅斑:春秋季好發。結節多數局限於小腿伸側,對稱分佈,不破潰,經3—4周后自行消退,消退處局部我凹陷萎縮。無內臟損害,全身癥狀輕微。
2.硬紅斑:結節暗紅色,位於小腿屈側中下部,破潰后形成穿鑿性潰瘍。組織病理繫結核性內芽腫。
3.皮下脂質肉芽腫病:本病結節消退後無萎縮性凹陷遺留。無全身癥狀,有自愈傾向。
4.胰腺炎或胰腺癌發生的皮下結節性脂肪壞死症:其臨床癥狀與結節性脂膜炎相似,但病理組織象顯示脂肪細胞壞死更為嚴重,且伴有厚而模糊的細胞壁和無核的影細胞存在。
( 1 )好發於青壯年女性;
( 2 )以反覆發作與成批出現的皮下結節為特徵,結節消退後局部皮膚出現程度不等的凹陷和色素沉著;
( 3 )常伴發熱、關節痛與肌痛等全身癥狀;
( 4 )當病變侵犯內臟脂肪組織,視受累部位不同,出現不同癥狀。內臟廣泛受累者,可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大出血或併發感染。
皮膚結節活檢,其組織病理學改變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它可分為三期:
( 2 )第二期(吞噬期):在變性壞死的脂肪組織中有大量巨噬細胞浸潤,吞噬變性的脂肪細胞,形成具有特徵性的 " 泡沫細胞 "。
根據以上臨床及組織病理學特點可以作出診斷,但需與以下幾種疾病鑒別:
( 1 )結節性紅斑:亦可發生對稱性分佈的皮下結節,但結節多局限於小腿伸側,不破潰, 3~4 周后自行消退,愈后無萎縮性疤痕。全身癥狀輕微,無內臟損害。繼發於其它系統性疾病(如白塞病等)者,則伴有相關疾病的癥狀。病理表現為間隔性脂膜炎伴有血管炎。
( 2 )硬紅斑:主要發生在小腿屈側中下部,疼痛較輕,但可破潰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組織病理學表現為結核結節或結核性肉芽腫,並有明顯血管炎改變。
( 3 )組織細胞吞噬性脂膜炎:亦可出現皮下結節、反覆發熱、肝腎功能損害、全血細胞減少及出血傾向等,但一般病情危重,進行性加劇,最終死於出血。組織病理學變化可出現吞噬各種血細胞及其碎片的所謂“豆袋狀”組織細胞,這可與本病鑒別。
( 4 )結節性多動脈炎:常見的皮膚損害亦是皮下結節,其中心可壞死形成潰瘍,但結節沿動脈走向分佈,內臟損害以腎臟與心臟最多見,外周神經受累十分常見。核周型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 P-ANCA )與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具有診斷價值,病理證實有中小動脈壞死性血管炎,動脈壁有粒細胞與單核細胞浸潤。
( 5 )皮下脂膜樣 T 細胞淋巴瘤:表現高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及出血傾向,與系統型結節性脂膜炎極其相似。但脂肪組織中有腫瘤細胞浸潤,均為中小多形 T 細胞,中扭核及腦回狀細胞核具有重要診斷價值,常有反應性吞噬性組織細胞出現。免疫組化 CD45RO 和 CD4 陽性,而 CD20 陰性。
( 6 )惡性組織細胞病:與系統型結節性脂膜炎相似,表現高熱、肝脾腫大、全血細胞減少、紅斑、皮下結節等,但組織細胞異形性明顯,並可出現多核巨異常組織細胞,病情更為兇險,預后極差。
( 7 )皮下脂質肉芽腫病:皮膚損害 結節或斑塊, 0.5~3cm ,大者可達 10~15cm ,質較硬,表面皮膚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輕壓痛,分佈於面部、軀幹和四肢,以大腿內側常見,可持續 0.5~1 年後逐漸隱退,且不留萎縮和凹陷。無發熱等全身癥狀。早期的病理改變為脂肪小葉的包性炎症,有脂肪細胞變性壞死,中性粒細胞、組織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晚期發生纖維化,組織內出現大小不一的囊腔。本病好發於兒童,結節散在,消退後無萎縮和凹陷,無全身癥狀,有自愈傾向。
( 8 )類固醇激素后脂膜炎:風濕熱、腎炎或白血病的兒童短期內大量應用了糖皮質激素,在糖皮質激素減量或停用后的 1~13 天內出現皮下結節,結節 0.5~4cm 大小不等,表面皮膚正常或充血,好發於因應用糖皮質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積聚最多部位,如頰部、下頜、上臂和臀部等處,數周或數月後可自行消退,無全身癥狀,如激素加量或停用后再度應用也可促使結節消退。多數病例無全身癥狀。組織病現可見病變在脂肪小葉,有泡沫細胞、組織細胞和異物巨細胞浸潤及變性的脂肪細胞出現並見針形裂隙。
本病無特殊治療,皮損可自行消退而無瘢痕。
( 9 )冷性脂膜炎:本病是一種由寒冷直接損傷脂肪組織引起的一種物理性脂膜炎,表現為皮下結節性損害,多發生於嬰幼兒,成人則多見於凍瘡患者或緊身衣褲所致的血循環不良者。
本病好發於冬季,受冷數小時或 3 天后於暴露部位如面部和四肢等處出現皮下結節,直徑 2~3cm ,也可增大或融合成斑塊,質硬、有觸痛、呈紫紺色,可逐漸自行消退而不留痕迹。主要病理變化為急性脂肪壞死。
( 10 )其他:還需同胰腺性脂膜炎(胰腺炎和胰腺癌)、麻風、外傷或異物所致的皮下脂肪壞死等相鑒別。此外尚須排除 a1 抗胰蛋白酶缺乏脂膜炎,類固醇類激素后脂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