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1901年的結果 展開
1901年
年份
公元1901年,公曆平年,共365天。52周零1天。農曆辛丑年(牛年),無閏月,共354天。20世紀第1年,清·光緒27年。
1901年中國簽訂《辛丑條約》,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農曆起止時間為1901年2月19日~1902年2月7日。
2月19日春節,恰逢雨水節氣,“雨澆春”下一次在1920年。
1月1日——澳大利亞成立。
1月4日——楊儒就交收東三省事與俄羅斯談判。
1月15日——清政府與列強簽署議和大綱。
1月25日——美國眾議院提出法案禁止中國移民入境。
2月1日——清政府下令保護外國人,保護傳教士。
2月3日——日本黑龍會成立。
3月3日——中東鐵路東線由哈爾濱至尼科爾斯克--烏蘇里期克(雙城子)間鐵路接軌竣工。
3月21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獲得瑞士國籍。
3月31日——兵工學家徐建寅在湖北漢陽試製火藥時被炸身亡。
4月21日——清政府成立督辦政務處,作為主持變法機構,宣布實行“新政”。
5月3日——清政府向列強賠款四億五千萬兩。
5月9日——澳洲國會會議於墨爾本首次召開。
6月12日——古巴成為美國的保護國。
8月2日——沙皇敕令發布侵中國司法權的《滿洲司法條例》十二條,根據這一非法的條例規定,中東鐵路附屬地的案件,東、西、南線分別歸海參崴、赤塔、旅順地方法廳審理,並在沿線設調解法官和檢查官。哈爾濱第一任法官卡依多,副檢查官波特巴洛夫。
8月14日——俄文《哈爾濱每日電訊廣告報》創刊,編輯羅文斯基。
8月29日——清政府下令停止武科科舉考試。
9月6日——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出席布法羅泛美博覽會時遭槍擊,送醫不治身亡
9月7日——中國與英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奧匈帝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和比利時簽定《辛丑條約》。
1901年[年份]
9月24日——清政府與日本簽定重慶日本租界協議書。
10月2日——第一松花江大橋建成通車。
10月28日——俄國財政部副大臣羅曼諾夫來哈,籌劃繼續施工及建設哈爾濱為中東鐵路總埠等事。
11月5日——日本人在道里中國五道街創辦“松花會”。哈爾濱義和團一部退入呼蘭,聯合當地愛國清兵和市民,搗毀洋人教堂,槍決法國教士。
11月8日——原名徐向前,字子敬,山西五台縣人,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之一。
12月5日——娛樂業巨頭瓦爾特·迪斯尼誕生。
12月10日——諾貝爾獎被首次頒發。
元旦(農曆正月初一):1901年2月19日(星期二)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1901年3月5日(星期二)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1901年3月21日(星期四)
寒食節(農曆二月十六):1901年4月4日(星期四)
清明節(農曆二月十七):1901年4月5日(星期五)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1901年4月21日(星期日)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1901年6月20日(星期四)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1901年8月20日(星期二)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1901年8月28日(星期三)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1901年9月27日(星期五)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1901年10月20日(星期日)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1901年11月11日(星期一)
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1901年11月25日(星期一)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1902年1月17日(星期五)
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1902年2月1日(星期六)
除夕(農曆臘月二十九):1902年2月7日(星期五)
吳庭艷
路易斯·康
萊納斯·鮑林
裕仁(1901-1989),日本第124代天皇,昭和軍閥集團的最高領袖,一個綁架日本國家而逃脫了審判的戰犯。一個把自己打扮成和平天使的虛偽者。一個以海洋生物學者而聞名的科學家。以他的年號命名的昭和時代(1926-1945)充滿了暗殺,血腥和暴力,以他名義發動的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
張學良
蘇卡諾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陳毅
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1901-1954),美籍義大利裔物理學家,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他對理論物理學和實驗物理學方面均有重大貢獻,首創了β衰變的定量理論,負責設計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續鏈式裂變核反應堆,發展了量子理論。
徐向前
華金·羅德里戈
華金·羅德里戈Joaquín Rodrigo Vidre(1901-1999),西班牙古典音樂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儘管由於早年失明,但是他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羅德里戈的作品被認為是屬於二十世紀最流行的音樂,尤其是《阿蘭胡埃斯協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被認為是西班牙音樂和吉它協奏曲中頂尖級的作品。
海森伯
華特·迪士尼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1819-1901)英國女王,是肯特公爵愛德華之女。1837年登基,時年僅十八歲。即位初年,她積極參與朝政,在位後期,她積極支持殖民侵略政策,1876年她成為印度女皇。 1887年及1897年,英國舉行隆重大典,慶祝女王登基50周年和60周年,並借帝國各屬地代表聚集倫敦之機,舉行帝國殖民地會議,利用女王聲譽,鞏固大英帝國的統治和內部團結。在維多利亞統治期間,英國從一個普通的歐洲國家成為一個強大的帝國。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偉大的義大利作曲家,出生於帕馬省布塞托城。1832年投考米蘭音樂學院,未被錄取,后隨拉維尼亞學習音樂。1842年,創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劇《那布科王》,演出異常成功,一躍而成義大利第一流作曲家。當時義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1848)、《厄爾南尼》(18744)、《阿爾濟拉》(1846)、《列尼亞諾戰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鬥爭,因之獲得"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
本傑明·哈里森
本傑明·哈里森
徐建寅
威廉·麥金萊
李鴻章
物理:威廉·康拉德·倫琴
化學: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
生理和醫學:埃米爾·馮·貝林
文學:蘇利·普呂多姆
和平:瓊·亨利·杜南和弗雷德里克·帕西
清政府開始推行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後下詔變法,要“取外國之長”、“去中國之短”。開始實行“新政”。在“新政”推行的最初三年裡,比較突出的有三件事。第一是提倡和獎勵私人資本辦工業。1903年9月,朝廷成立了商部,由前一年曾被派往英國、法國、美國和日本考察的皇親貴族載振擔任尚書,工礦業和鐵路都歸這一部管理。第二是廢除科舉考試製度,設立學堂,提倡出國留學。1901年清廷即命各級書院分別改為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引進新式教育。1904年1月,張之洞等制定通過了學堂章程,將普通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級教育,這就是具有近代化性質的“癸卯學制”。從1906年起,停止科舉考試,一律從學堂選拔培養人才。中國延續了1000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從此結束。第三是改革政制與軍制。1903年12月,清廷成立練兵處,以奕劻總理練兵事務,袁世凱為會辦大臣,袁世凱實際掌握了練兵大權。清末新政,在實際操作上是戊戌新政的繼續。它是在不觸動舊有的封建勢力的基礎上採取的防危補救措施,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是清廷向西方列強討好的一種表現。
清政府設督辦政務處
辛丑條約簽訂后,列強為加強對中國的控制,要求清政府進行所謂“改革”。清政府鑒於國民不滿情緒日益高漲,統治日趨不穩,也不得不對傳統方式做改弦更張,遂公開表示將實行“新政”。光緒二十七年(1901)三月初三日,清政府下令設立督辦政務處,以為推行新政的辦事機關。派奕劻、李鴻章、榮祿、王文韶、昆岡、鹿傳霖六人為督辦政務大臣(后又增派瞿鴻機)、劉坤一、張之洞(后又增派袁世凱)遙為參預。政務處下設提調二人,章京若干。該處負責制訂新政各項措施,掌管各地官吏奏章及辦理全國官制、學校、科舉、吏治等事務。光緒三十二年(1906)督辦政務處改為會議政務處,次年併入內閣。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稱外務部
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后,在外國資本主義列強的要求下,對傳統的官制和機構一些形式上的改變。光緒二十七年(1901)六月初九日,清政府宣布撤消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設外務部。該旨令宣稱:“現當重定和約之時,首以邦交為重,一切講信修睦,尤賴得人而理”,因此對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進行改組。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派奕劻總理外務部事務,王文韶為會辦大臣,瞿鴻機為尚書,余壽朋、聯芳為右侍郎。
《辛丑條約》簽訂
光緒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清政府全權談判大臣奕劻、李鴻章,與英、美、俄、德、日、法、意奧、西、荷、比十一國公使在北京簽訂《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共十二款,另有十九個附件。
主要內容有:
一、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厘,本息合計白銀九億八千餘萬兩,被稱為“庚子賠款”。
二、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界內不準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駐守。
四、清政府在各地頒布上諭兩年:“永禁或設或入與諸國讎敵之會,違者畢斬”;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處禍首諸臣將;有外國人“被虐”“被殺”地區,“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
五、清政府允將各個通商條約中,諸國視為應行商改之處,其他應辦的通商事項,“均行議商”。
六、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七、清政府分派諸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並在德國公使克林德、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殺處建立牌坊。
清政府在列強逼迫下“懲凶”
先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閏八月初二,慈禧太後為求得列強寬恕,即發布懲處“肇禍諸王大臣”上諭,將庄親王載勛、怡親王溥靜、貝勒載濂、載瀅、端郡王載漪、輔國公載瀾、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剛毅、刑部尚書趙舒翹等人,分別給予革去爵位等不同處分。列強聲稱處分人員太少,且處理太輕,要求對上述人處以死刑。清政府被迫於九月二十二日,再次宣布懲處肇禍諸王大臣,便仍不能使列強滿意。在列強的威逼下,清政府不得不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發布新的懲處肇禍諸王大臣諭詔。令載勛自盡;載漪、載瀾發配新疆,永遠監禁;毓賢著即正法;已故剛毅追奪原官職;董福祥著即革職;英年、趙舒翹定斬監候,賜令自盡;啟秀、徐承煜(徐桐之子)正法;已故的徐桐、李秉衡奪原官職,並撤消恤典。徐用儀、許景澄、袁昶、聯元、立山五人開復原官,恢複名譽。此外,清政府還應各國要求先後懲處了一百餘名地方軍政官員。
清政府設局編譯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