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鼓文化
中國鼓文化
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獻記載,最早的鼓,是進入陶器時代用陶土燒制的“土鼓”,土鼓標誌著農耕文化型舞蹈之開端。
中國鼓
中國鼓
朱宣咸作品《打花鼓 》
中國鼓
中國鼓
鼓在漢族民間舞蹈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分析其藝術形式、風格與地域文化的特色,有以中原地區為代表的北方鼓舞,多是集體表演,風格粗獷,氣勢恢宏,隊形的變化也多,如河南開封“盤鼓”、陝北洛川“蹩鼓”及“蘭州太平鼓”等。有長江流域一帶的南方鼓舞,小型多樣,靈活纖巧,並多演唱一定的情節,如安徽“鳳陽花鼓”、江蘇無錫“漁籃花鼓”、湖南“地花鼓”等。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區也廣為流傳,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講究技藝求精。如山西“晉南花鼓”、陝西“宜川花鼓”。
中國鼓文化
關於威風鑼鼓的民間傳說還渲染著神話色彩,與“堯王禪讓給舜,又把娥皇、女英兩個女兒嫁給舜”有關。堯的家鄉在洪洞羊懈村,舜在神里村(一說在萬安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羊懈村組成威嚴的儀仗和鑼鼓隊去神里村迎姑娘回娘家,四月初八又送她回婆家。由於是儀仗鑼鼓迎送,威風無比,所以稱作“威風鑼鼓”。鑼鼓的套路有三番,即:“堯王游康衢”“華封三祝”“萬民頌堯王”,都是紀念和讚頌堯王的宏恩大德。民間有關堯舜禪讓的說法雖無法考證,但卻表明了群眾對太平盛世、豐衣足食的嚮往,對關心群眾疾苦的清官之期望。“華封三祝”源於堯王傳說的吉祥祝詞,祝願堯王“多富(福)、多壽、多男子”。民間吉祥圖案中,佛手、蟠桃、石榴三者象徵“華封三祝”。也曾是當地村民寄予多福、多壽、多子孫的願望。
1990年9月山西臨汾410名農民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第八屆亞運會開幕式上大顯身手,他們獻出、舞出震撼大地的強音,成為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后,展現新農民心聲的動態形象,顯示出今日中國人民豪邁的氣概。
以“太平鼓”命名的有兩種:一種是用扇形帶柄的單面鼓,另一種用筒形雙面大鼓,兩者的鼓型、舞法雖有極大區別,但都是用來寄寓人們對太平盛世、五穀豐登的嚮往。扇形太平鼓(或稱單鼓、羊皮鼓)在全國各地、在漢、滿、蒙古等民族中都有流傳。清代的北京,盛行打太平鼓。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載:“太平鼓者,系鐵圈之上蒙以驢皮,形如團扇,柄下綴以鐵環,兒童三五成群,以藤杖擊之,鼓聲冬冬然,環聲睜睜然,上下相應,即所謂迎年之鼓也。”現在,除鼓面多用羊皮或紙蒙制外,與當年所載完全相同,而且人們也把歲末、年初的鼓聲看作太平的預兆,將有好年景的象徵。過去,京畿一帶進入臘月以後,制鼓的手藝人就沿村串戶,上門修鼓、換鼓面,太平鼓的發展有了保障。當時打太平鼓的多是年輕婦女與兒童,表演時邊打邊舞,間歇時唱民間小調“繩兒歌”,形式自由、活潑。抗日戰爭爆發后風習漸冷落,1950年代開始復甦,1980年代又興盛起來。此時,當年的舞蹈能手雖已年近花甲,但打起太平鼓來,其舞姿、動態依然那樣地優美、輕快。鼓聲喚醒了她們姑娘時的記憶,忘我的表演中又泛出年輕時的光彩,這正是“人體文化”的奧秘。
蘭州太平鼓鼓長1米,直徑50-100公分,鼓面用耗牛皮蒙制,鼓槌用牛皮筋擰成長鞭狀。表演時舞者將大鼓斜挎右肩,鼓身墜至左小腿旁,離地約10公分。鼓上有一小鐵環,用左手拇指扣緊,以便舞動時鼓身穩紮。如此龐然大鼓,要達到揮舞自如,不僅靠演員的強壯體力,還要靠全身心地投入和特殊的人舞鼓、鼓帶人技藝。該鼓身塗大紅漆,繪金獅圖案,鼓面繪黑白太極圖,以增加鼓的神奇威力,寓以驚天動地、雲雷怒吼之意。表演套路中有“鷂子翻身”“乘馬揚鞭”“彎弓射雁”等,而且多半是在鼓下落過程中擊打,揮鞭一擊,舞姿非凡,鼓聲如雷,聲震一二裡外,當數十名鼓手同時擊鼓而舞,其音聲氣勢可想而知。表演時還有多面大鑼配合,鑼鼓聲烘托著年節歡快的氣氛,增強了人們迎來太平年景的信心。
安塞腰鼓
銅鼓舞
銅鼓在古代曾有多種用途,它既是樂器、祭器和禮器,又曾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清代以後,仍用於祈神、祭祀、治病、喪葬、娛樂等活動,並用鼓聲傳遞信息。現在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銅鼓,多是出土文物或傳世古物,件件都是鑄有紋飾、造型精美的藝術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周邊有青蛙、蟾蜍飾物及翔鷺紋,鼓身有羽人舞蹈紋,競渡紋,或通體雲霄紋等。銅鼓上的紋飾,多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神奇奧秘之感,吸引著人們對它的內涵進行探索。今日出土的銅鼓與保存在少數民族中的銅鼓,其形制和紋飾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當時當地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宗教意識,幫助我們探索銅鼓舞中古文化的遺存。如蛙飾:多是立體造型,四肢勻稱地分鑄在鼓面的邊沿,反映出古代農耕民族對蛙的重視、蛙的圖騰崇拜。壯族至今還有祭青蛙的節日,認為蛙是雷神的女兒,通過它可以祈求雷神給人們帶來風調雨順,農業豐收。又如太陽紋:它與古民族的太陽崇拜有關,著名的廣西寧明花山岩畫上,就畫有許多這一類型的銅鼓與銅鼓舞的場面。畫面上,銅鼓置於江邊,許多人物姿勢相同,向同一方向歡呼雀躍,像是在擊銅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廣西博物館存的世界最大銅鼓:直徑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陽紋,銅鼓上的翔鷺紋認為是水鶴和鷺鷥,水鶴能測風雨,鷺鷥善捕魚,以此紋飾寄託漁民出海平安、豐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紋和競渡紋是當時歌舞娛樂、龍舟競渡的描繪,這些紋飾有助於研究古代風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銅鼓舞是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存與發展,銅鼓上積澱著古代農耕民族、沿海漁民的文化創造,也可以探尋在今日民間舞蹈中的遺存。主要在壯、苗、彝、瑤、水、布依等民族中流傳,是今日比較偏僻的山區村寨。銅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銅鼓為主,還配合蘆笙、大鼓等樂器作為伴奏,一般都在節日中進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節日和活動方式,舞蹈的跳法與風格各有特色,他們從不同方面繼承了古代銅鼓、銅鼓舞的功能與樂舞習俗,並不斷匯入新的文化創造。
流傳於滇桂兩省接壤地區的富寧、那波一帶,以當地村寨“跳宮節”表演最具特色。跳宮節與一位民族英雄有關:很久以前,一位彝族首領在率眾抗敵時,因寡不敵眾,在參戰者幾乎覆滅的關頭,他利用金竹叢隱蔽,用金竹製作成弓箭,奮起反擊,轉敗為勝。為紀念這位英雄,人們通過跳宮節表示對他的敬仰,以增強本民族的團結、和睦,祈求先祖保佑五穀豐登、人畜平安。跳宮節活動的場地中心,要種上金竹,場邊吊起銅鼓,全村寨的人都著節日盛裝參加活動。先舉行一定儀式精神,“唱銅鼓歌”敘述彝族歷史,扮演當年的“點兵出征”“戰鬥”“凱旋”,在銅鼓聲與葫蘆笙的吹奏中,大家圍著金竹跳舞,還表演狩獵、耕作、紡織為內容的舞蹈。
壯族銅鼓舞與賽銅鼓
廣西紅水河流域的東蘭、都安、馬山一帶壯族村寨,節日里素有賽銅鼓與跳銅鼓舞的風習。銅鼓隊多用音色高亢的公鼓(鼓面小)、音色渾厚的母鼓(鼓面大)各兩面組成。春節期間賽銅鼓時,各村銅鼓隊常把銅鼓搬上岸邊山頭,隔河與對岸的隊賽鼓,鼓手們奮力敲擊,都想以洪亮的鼓聲壓倒對方,直至對方息鼓無聲,方算取勝。圍觀助興的群眾,用草笠為擊鼓者扇涼。入夜,人們持火把川流其間,更是熱鬧壯觀。
壯族銅鼓舞,主要是以銅鼓特有的樂音、鼓點的變化,配合一名鼓舞者敲擊大皮鼓起舞的表演,以增添鼓舞的氣氛,適應群眾的審美心理。目前的表演,一般是把四面銅鼓弔掛在村前大榕樹上,由四個青年持竹片敲擊。一面大皮鼓放置場地中心,鼓舞者雙手持鼓槌或正擊、反擊,或轉身、翻身,變換動作邊擊邊舞,舞姿矯健、灑脫,四青年配合舞者的表演擊銅鼓,時輕時重,時緩時急,音調和諧,渾然一體,使鼓舞更加完美。另外,表演中,常有兩人和擊大度鼓者相配合,一人肩扛竹筒,用竹棍敲打,另一人持笠帽為擊鼓者扇涼,三人配合默契,穿插跳躍,繞鼓而鼓,非常別緻、風趣。
苗族銅鼓舞,多在盛大節日,如“吃牯臟”“苗年”“蘆笙節”活動中表演。銅鼓架設在場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製木桶置於銅鼓後面,時近時遠相配合,以增強樂音效果。舞者人數不限,經常是越百上千,圍成幾個大圓圈,合著銅鼓的敲擊變化互相呼應,表演以日常勞動生活為內容的舞蹈。苗族銅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點、讀法及呼 喊聲,由於群眾非常熟悉這些鼓點和讀法所包含的內容,所以鼓聲具有“鼓語”的特點。鼓手執雙槌棒擊鼓鼓點有專門的讀法:“咚”表示右手擊鼓心,“嘎”表示左手擊鼓邊,“的”表示雙槌相擊。例如“翻高豆”,意為“趕斑鳩”,舞蹈表現農民聽說飛來的斑鳩,正在刨出黃豆種啄食,於是騎著馬來到田裡驅趕斑鳩。舞蹈動作有:在地邊趕斑鳩、坐抬腿趕、騎著馬趕、拍掌轉身下蹲甩腰趕斑鳩等4個動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語意為“迎客舞”,表現主人以舞蹈歡迎客人的到來。據說此鼓點是受山林中啄木鳥“篤篤”啄木聲的啟發而編成的。客人到來時,主人和迎客者在路邊兩旁,拍手歡舞,迎客人進寨。其他還有表現“獲獵歸來”“兒童放鴨”“撈蝦”“捉蟹”,以及“吃牯臟”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點讀法和苗語鼓詞。
布依族銅鼓舞常在喪葬儀式中進行,當村中老人去世后,由兩名舞者合著銅鼓、皮鼓的鼓聲緩緩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平常跳銅鼓舞時,還常和“刷把舞”一同表演,並稱之為“銅鼓刷把舞”。舞蹈中銅鼓聲、刷把聲交織鳴響,表演別具一格,增添了濃郁的民族色彩。水族有過“端節”的習俗,水語稱作“借端”,是豐收后的盛大節日,過去在農曆的八九月間,后改為十一月的第一個“亥”日。屆時,各村寨都敲起銅鼓歡度節日,並把活動的場地叫作“端坡”,人們合著銅鼓、皮鼓、蘆笙的樂聲,在場地上盡情高歌歡舞。
佤族木鼓,用長約160厘米的紅毛樹或椿樹整段原木製成,其形狀像放倒的一段樹榦。製作時先刨出長約110厘米,寬10厘米的細槽,挖空木心后再製成木鼓。木鼓又有公母之分,母鼓〔必須由女子敲擊〕大、公鼓〔男女皆可敲擊〕小,反映出母系社會婦女為大的遺風。過去,木鼓供放於木鼓房,平時不能隨意敲打,只有重大節日、宗教活動、部落間械鬥、獲獵歸來,以及傳達重要信息時,才敲擊木鼓慶賀或示意某種活動,同時跳相應的木鼓舞。如把木鼓拉到木鼓房前跳“木鼓房舞”;木鼓上架首次敲打新鼓時跳“敲木鼓舞”;獲獵歸來(包括“獵頭”)祭木鼓時合著鼓點跳“迎頭”(人頭或虎、豹、熊頭)“舞砍刀”“供頭”“送頭”(送至村外固定存放處)等各種不同內容與氣氛的舞蹈。這些舞蹈的基本動作區別不大,其特點多從歌詞、曲調、節奏快慢中表現出來。佤族的“獵頭”與舞蹈風習,與高山族多有近似處。兩個民族的獵頭陋俗和相應的舞蹈,雖都早已不復存在,但可作為民族血緣、舞蹈文化源流上的比較研究。
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中的擊鼓表演
佤族有悠久的歷史,其先民早在西漢時已居住在雲南山區,但由於生產力低下,直到本世紀50年代初,許多地方仍從事刀耕火種式的粗放農業,人們崇信鬼神、萬物有靈的觀念極重,而且尚保存著“獵頭祭谷”等陋俗。他們把木鼓看作是神器,並具有多種的功能,因此,製造木鼓與木鼓舞的活動,是村寨中的重大事件,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參加。從進山選樹、伐木、拉運下山、村頭制鼓,直至迎鼓送放到木鼓房等,都有嚴格程式和禮儀,並在“魔巴”巫師的主持下進行,人們和著巫師的唱誦唱歌起舞,是最為原始的木鼓舞形式。
苗族木鼓長120~200厘米,鼓面直徑40~50厘米,兩端蒙以牛皮,用竹篾箍緊而成。演奏時平置於高約140厘米的鼓樑上,由一人(或兩人)執雙槌分別敲擊鼓面和鼓幫,高低不同、音色各異的皮革、原木之音,交織成和諧神秘的音響。按民間傳說,傳說祖先的靈魂是藏在鼓裡的,奏出各種鼓點能使舞者在鼓聲中和祖先之靈溝通,因此,在祭祀祖先“吃牯臟”的重大活動中,木鼓舞是首先要跳的祭祀性舞蹈。人們在“吃牯臟”活動中,聽唱《開天闢地》《洪水滔天》以及描述遷徙的史詩《跋山涉水》等古歌,跳木鼓舞、銅鼓舞、蘆笙舞,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從而增強本民族的凝聚力。湖南舊縣誌《永綏廳志》描述:“苗俗又有所謂跳鼓臟者,乃合寨之公祀,亦猶民間之清蘸,數年間行之,亥、子兩月,擇日舉行。每戶殺牛一隻,蒸米餅一石。屆期,男女早集,多者千餘,少亦數百……另一人擊竹筒,一木空中,二面蒙生牛皮,一人衣彩服撾之,其餘男子各服伶人五色衣,或披紅氈,以馬尾置烏紗冠首,婦亦盛(裝),另外旋,女內旋,皆舉手頓足,其身搖動,舞袖相聯,左右顧盼,不徐不疾,亦覺可觀。而蘆蘆笙音與歌聲相應,悠揚高下,並堪入耳,為之跳鼓臟。”這段記載說明本世紀初湘西苗族聚居區仍盛行“吃牯臟”的活動,描繪了人們在木鼓、蘆笙的鼓樂聲中,男女一同歡舞的盛況。這種祈年慶豐活動,與《鹽鐵論》“椎牛擊鼓,戲倡舞像”記述相印證,從古俗的延伸中看到苗族木鼓舞歷史之久遠。
苗族其族源可追述到遠古的三苗,但一直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民間文學、民間文藝、各種民俗活動,成為他們進行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在長期的樂舞活動中,逐漸形成用銅鼓、木鼓敲打出的鼓點,蘆笙吹奏出的旋律傳遞信息,使之具有“鼓語”“蘆笙語”的功能,相應的在木鼓舞、蘆笙舞中保存有諸多有待發掘的文化遺產。
苗族鼓舞形式很多,除木鼓舞外還有“踩鼓舞踩鼓舞”“花鼓舞”“調年鼓舞”“團結鼓舞”等。此類鼓舞用鼓近似中原用木板拼製成鼓膛的大鼓,但表演時仍把鼓橫置鼓架上,敲打方式與木鼓舞相同,舞者圍著鼓表演不同內容的舞蹈。由此類鼓舞又派生出具有較高技藝的表演性舞蹈,如“單人鼓舞”“雙人鼓舞”“猴兒鼓舞”等。近年,湖南湘西苗族地區還出現“四人鼓舞”,鼓為特製,鼓面向四個方向,有鼓架支撐,四名女子執槌圍鼓敲擊起舞,邊舞邊變換位置,表演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