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沙化
良好土壤變成沙漠的過程
人類生產活動對土壤沙化的產生和防止有很大影響。由於不合理的放牧、樵採和開墾,嚴重破壞了原有沙地的自然植被,可導致土壤沙化趨於嚴重,加速沙化過程。防止土壤沙化的措施主要是針對土質粗松,風蝕嚴重,易旱易熱,漏水漏肥,瘦瘠等不良。..使我們的家園更加荒蕪。
土壤沙化泛指良好的土壤或可利用的土地變成含沙很多的土壤或土地甚至變成沙漠的過程。土壤沙化主要過程是風蝕和風力堆積過程。
土壤沙化
地球表面43%的土地分佈在乾旱地區,110多個國家受土地荒漠化之害,全世界每年為此造成的損失420億美元之巨。我國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是面積大、分佈廣。據國家林業局第二次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截止2005 文字年底,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達174.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8%,涉及全國30個省(區、市)841個縣(旗)。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是我國主要沙源地,南方沿江、河、海也有零星沙地分佈。全國流動沙丘面積42.72萬平方公里,固定及半固定沙地46.30萬平方公里,戈壁及風蝕劣地71.14萬平方公里,其他14.14萬平方公里。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形成一條西起塔里木盆地,東至松嫩平原西部,長約4500公里、寬約600公里的風沙帶危害北方大部分地區。二是擴展速度快,發展態勢嚴峻。據動態觀測,70年代,我國土地沙化擴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80年代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達2460平方公里,21世紀初達到3436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中等縣的土地面積。
--縮小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相當於10個廣東省的幅員面積,五年新增面積相當於一個北京總面積,我國每年新增1400萬人口,而耕地卻在逐年減少,建國以來,全國已有1000萬畝耕地,3525萬畝草地和9585萬畝林地成為流動沙地。風沙逐步緊逼,2.4萬個村莊、鄉鎮受危害,使數萬農牧民被迫淪為生態難民,一些村莊、縣城被迫多次搬遷,內蒙古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經沙化,並以每年150萬畝的速度在擴展,專家預言,額濟納綠洲50年後將成為第二個“羅布泊”並非危言聳聽。北京風沙源地之一,渾善達克沙地7年流沙面積增93%,壩上地區9年流沙面積增91%,
--導致土地生產力的嚴重衰退。據中科院蘭州沙漠所測算,我國每年風蝕損失摺合化肥2.7億噸,相當於全國農用化肥產量的數倍。沙漠化使全國草場退化達20.7億畝,占沙區草場面積的60%,每年少養羊近5000多萬隻;耕地退化1.16億畝,占沙區耕地面積的40%。沙化地區耕地產量個別地方畝產幾十斤,且要多次播種耕作。
--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中國荒漠化災害的經濟損失評估》,我國每年沙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相當於西北數省財政收入的數倍。1993年5月西北地區特大沙塵暴,新、甘、寧、內四省區72個縣(旗)受災,116人死亡,12萬頭牲畜損失,500萬畝農作物受害,直接經濟損失超4億元。沙區現有國家級貧困縣101個,佔全國貧困縣592個的17%。
--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我國每年輸入黃河的16億噸泥沙中有12億噸來自沙化地區,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黃河開封段成為“懸河”。全國特大沙塵暴頻發,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大氣塵埃增加,空氣污染加重,環境質量下降,北方城市沙塵暴、南方泥雨影響到韓、日,引起國內外關注,成為生態環境外交的問題。
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國北方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加之全球氣候變暖,持續乾旱少雨,對土地沙化起到了加劇作用。然而,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容量的壓力,“五濫”等人為因素是造成土地沙化擴展的根本原因。
一是濫牧。據統計,我國沙區草場牲畜超載率為50-120%,個別地區高達300%,致使草場“三化”嚴重,內蒙古草原牧草畝產量由60年代的109公斤降到80年代的43公斤,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變成“老鼠跑過見脊樑”。1999年國家林業局監測區域61.9%(115.2萬平方公里)的草地沙化、退化,是由於超載過牧造成的;
二是濫伐。局部地區因濫伐導致土地沙化十分嚴重。新疆和田地區因樵採燒柴,使胡楊、灰楊等天然荒漠林5年共破壞5.7萬畝,青海柴達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3000萬畝,80年代中期因樵採破壞致使1/3的土地沙化;內蒙古蘭泰鎮鹽湖西北部105萬畝天然梭梭林僅剩30萬畝,5.6萬畝鹽礦床已有一半被流沙埋沒;
三是濫挖。沙區濫挖中藥材,摟髮菜及無序採礦等破壞植被現象十分突出。每年進入阿拉善盟摟髮菜的農牧民達10萬人,內蒙全區因摟髮菜破壞草原面積達1.95億畝,其中6000萬畝已經沙化。陝西榆林地區因煤田開發就使26萬畝植被被毀,土地沙化。甘肅省因挖甘草5年間破壞草場502萬畝;
四是濫墾。1994-1999年全國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開墾的耕地面積達1.7萬平方公里,年均開墾3400平方公里,其中變成流動和半固定沙地的面積約佔一半,當地群眾痛心地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變沙梁”;
五是水資源的無序利用。上游截水,大水漫灌、浪費水資源、造成土地鹽漬化,下游缺水,荒漠植被死亡。塔里木河及下游270公里河道斷流,530萬畝胡楊林枯死;黑河進入內蒙古綠洲的水量由過去的9億立方米降至2億立方米,東西居延海已乾涸,1400萬畝梭梭林枯死,沙化加劇。民勤綠洲,由於大規模開採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大片沙生植被乾枯死亡,沙丘活化。
世界上有關國家高度重視沙化的防治問題,採取了許多措施,留下了可貴的經驗與教訓。
日本:在5萬畝的沙岸宜林地上營造150—250米寬的海岸防護林,先設置植物沙障固定流沙,形成防護林后對沙丘內側進行開發利用。造林款政府補貼50%(國家40%,地方10%)。
美國:針對1934年的特大黑風暴,1935年羅斯福下令制訂《大平原各州林業工程》,通稱“防護林帶工程”、“羅斯福工程”,國會為此撥款7500萬美元,並通過法案,實行免耕法,授權政府對農莊主給予補助,8年共營造防護林帶28962公里,保護農田2430萬畝。截止1992年,美國人工防護林帶總長度16萬公里,面積975萬畝。
德國:1965年開始大規模興建海岸防風固沙林等林業生態工程。德國號召回歸自然,造林款國家補貼(闊葉樹85%,針葉樹15%),免征林業產品稅,只征5%的特產稅(低於農業8%),國有林經營費用40%—60%由政府撥款。
前蘇聯:“斯大林改造自然計劃”1949—1965年規劃營造防護林8550萬畝,營造8條總長5320公里的大型國家防護林帶,截止1985年已完成8250萬畝,防護林地比重已從1956年的3%提高到1982年的20%。
北非5國:跨國林業生態工程——“綠色帶”建設。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5國聯合建設一條橫貫北非國家的綠色植物帶,以阻止撒哈拉沙漠的進一步擴展或土地沙漠化,規劃在東西長1500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的範圍內營造各種防護林4500萬畝。
以色列:荒漠化面積約佔國土總面積的75%,年平均降水量僅為300多毫米。從發展節水灌溉和現代高效農業入手,提高在小範圍內獲取高效益的生產能力,從而為乾旱區植被建設、保護與合理利用創造了條件。在荒漠地區劃定景觀保護區,結合一些歷史文化遺址,建立荒漠公園,最大限度地發揮荒漠地區的潛在優勢和價值。避免自然放牧對荒漠植被的破壞,牛羊等牲畜基本實行工廠化飼養。
澳大利亞:乾旱半乾旱土地面積佔75%,沙漠面積269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5%,屬熱帶沙漠。對沙區基本上實行以保護為主的管理辦法,在大範圍雨後或季節性的植被生長狀況用氣象衛星數據進行沙化監測,政府每年投資18億澳元開展水、土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建設,建立示範區、沙漠公園、輪牧、控制農戶最大放牧量、發展灌木林、農民教育培訓等活動,由於人少地多等原因,荒漠植被保護良好。
土庫曼:1954年開始新建卡拉姆運河,全長1400公里,調水到西部灌溉5250萬畝的荒漠草場和1500萬畝的新農墾區,並改善10500萬畝草場的供水條件,運河兩岸成為以棉花為主的農業基地。但目前已帶來生態問題:由於大量引用阿姆河水,下流的鹹海水庫急劇下降,水位線後退10-20公里;水位後退,導致鹹海周圍土地沙化迅速擴展;湖底鹽鹼裸露,“白風暴”(含鹽)危害加劇。這是跨流域、大範圍調水導致下流沙化的典型教訓。
非洲撒赫勒地區:60年代由聯合國組織實施了振興畜牧業,解決人畜飲水的防沙治沙國際行動,鑽挖了許多深水井。以水井為中心建立了固定的生活區。5年後,導致以水井為中心的沙化圈。國際組織於1987年中止了該計劃。
早在3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就有對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整體認識,靠著物質循環再生、社會協調共生和修身養性自我調節的生態觀,維持著其幾千年穩定的社會結構。對維持農林牧生態平衡更有其獨特的見解。孟軻、管仲及《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是這方面的典型。“壟稻溝魚”、“桑基魚塘”就是相當成熟的生態工程模式。這說明,我們的先人已認識和利用生態治理造福於民。
我國在周朝以來“保護山林以固土”的思想就形成了,群眾在田邊地角營造許多小林網,零星分散,不規模,但卻起到了防護林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1949年,在風沙十分嚴重的河北西部正定、行唐、靈壽、新樂、無極、藁成等六縣連片營造防風固沙林。1952年原東北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東北區西部防護林帶計劃。1954年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開始實施北部大型防風固沙林帶。1955年全國人大會決議黃河中游各省區營造水土保持林計劃。1978年11月25日,國務院決定在13省區551個縣(旗、市)啟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我國防護林體系建設出現了全新的形勢,步入了新階段,90年代啟動了全國防沙治沙工程。經過50年建設,我國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工程取得重大成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991年防沙治沙工程實施以來,治理沙化土地1.6億畝,增加林草植被1億畝,圓滿完成了國務院批複的1991-2000年全國防沙治沙規劃綱要所確定的各項任務,全國21個治沙重點縣、24個示範基地建設取得成果,湧現出赤峰、榆林、和田等治沙先進典型,牛玉琴、王果香、石光銀等治沙先進人物走上聯合國講台。局部地區治理成果顯著,榆林地區林草覆蓋率從50年代的1.8%提高到39%,赤峰地區從建國初期的森林覆蓋率5%提高到21%,生態環境改善,沙暴天氣減少,牧民收入提高,實現安居樂業。1978年“三北”防護林工程、1991年防沙治沙工程實施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3.6億畝,草地治理1400萬畝,封沙育林育草3700萬畝,沙區森林覆蓋率從5%提高到9%,林網化保護農田面積3.2億畝,保護牧場1.34億畝;控制水土流失面積1.5億畝。造林種草生物固沙、工程固沙等建設取得成就,遏制住流沙擴展,據監測數據,全國流動沙丘面積1999年較1994年減少4823萬畝,固定及半固定沙丘面積5年增加6331萬畝。
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通過基層黨政領導的有力組織,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奮鬥和生動實踐,創造出成功典範,看到了中國治沙的希望。
土壤沙化的防治必須重在防。從地質背景上看,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過程。防治重點應放在農牧交錯帶和農林草交錯帶,在技術措施上要因地制宜。主要防治途徑如下。
(一)營造防沙林帶 中國沿吉林白城地區的西部一內蒙古的興安盟東南一哲里木盟和赤蜂市一古長城沿線是農牧交錯帶地區,土壤沙化正在發展中。中國已實施建設“三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工程,應進一步建成為“綠色長城”。一期工程已完成600萬hm2植樹造林任務。目前已使數百萬公頃農田得到保護,輕度沙化得到控制。土壤逐漸沙化
(二)實施生態工程 中國的河西走廊地區,昔日被稱為“沙窩子”、“風庫”,當地因地制宜,因害設防,採取生物工程與石工程相結合的辦法,在北部沿線營造了1220多km的防風固沙林13.2萬hm2,封育天然沙生植被26.5萬hm2,在走廊內部營造起約5萬hm2農田林網,河西走廊一些地方如今已成為林茂糧豐的富蔗之地。
(四)合理開發水資源 這一問題在新疆、甘肅的黑河流域應得到高度重視。塔里木河建國初年徑流量100×108m3,50年代後上游站尚穩定在40×108-50×108m3。但在只有2萬人口、2000多hm2土地和30多萬隻羊的中游地區消耗掉約40×108m3水,中游區大量耗水致使下游斷流,300多公里地段樹、草枯萎和殘亡,下游地區的4萬多人口、1萬多hm2土地面臨著生存威脅。因此,應合理規劃,調控河流上、中、下游流量,避免使下游乾涸、控制下游地區的進一步沙化。
(五)控制農墾 土地沙化正在發展的農區,應合理規劃,控制農墾,草原地區應控制載畜量。草原地區原則上不宜農墾,旱糧生產應因地制宜控制在沙化威脅小的地區。印度在1.7億hm2草原上放牧4億多頭羊,使一些稀疏乾草原很快成為荒漠。內蒙古草原的理論載畜量應為O.49隻羊/hm2,而實際載畜量每公頃達0.65隻羊,超出33%。因此,從牧業持續發展看必須減少放牧量。實行牧草與農作物輪作,培育土壤肥力。
(六)完善法制,嚴格控制破壞草地 在草原、土壤沙化地區,工礦、道路以及其他開發工程建設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對人為盲目墾地種糧、樵柴、挖掘中藥等活動要依法從嚴控制。土壤沙化主要過程是風蝕和風力堆積過程。在沙漠周邊地區,由於植被破壞或草地過渡放牧或開墾為農田,土壤因失水而變得乾燥,土粒分散,被風吹蝕,細顆粒含量降低。而在風力過後或減弱的地段,風沙顆粒逐漸堆積於土壤表層而使土壤沙化。因此,土壤沙化包括草地土壤的風蝕過程及在較遠地段的風沙堆積過程。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國務院1958年在呼和浩特召開了西北六省區治沙會議,1991年、1993年在蘭州、赤峰分別召開全國防沙治沙大會,江澤民、李鵬、朱鎔基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國務院批複了《1991-2000年全國防沙治沙規劃要點》,啟動了全國防沙治沙工程,國辦印發了治沙若干優惠政策,國家計委解決了治沙基建投資每年3000萬元,中編委批准成立林業部荒漠化管理中心,財政部解決了治沙事業費每年150萬元,沙化土地監測經費500萬元(現增為1000萬元),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設立了治沙貼息貸款(1992-2000年46億元規模),扶持沙產業發展。近幾年,中央領導對治沙工作更加關注。江澤民號召要大抓植樹造林、綠化荒漠;要儘快解決長江、黃河泥沙俱下及北方荒漠化問題;改善生態環境,治理西北荒漠化,涉及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問題。朱鎔基強調我國荒漠化問題很尖銳,急需及早採取措施加以解決;防沙止漠刻不容緩,生態屏障勢在必建;抓緊啟動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李嵐清提出治沙要見成效,為2008年綠色奧運奠定基礎;溫家寶指示治沙工作很重要,如何治理,要統籌規劃,研究提出具體治理辦法和項目。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社會團體、輿論對治沙工作也非常重視,加之中國經濟運行良好,社會穩定,經濟提升,有能力防治沙漠化,變害為利,並將成為21世紀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特別是近年來,防沙治沙工作的形勢更是喜人,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是《防沙治沙法》正式出台。這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關於防沙治沙的專門法律,從根本上解決了治沙工作的管理體制,明確規定了沙區植被保護、建設和利用的法律制度,標誌著我國防沙治沙工作步入法制化軌道。初步建立了從國務院到鄉鎮防沙治沙組織領導和管理體系。加強了沙區植被的保護,濫挖甘草、摟髮菜的行為得到了有效制止;加強了沙區生態水管理,為生態的良性循環創造了條件。
二是啟動實施了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和以防沙治沙為主攻方向的“三北”四期工程。這兩大工程覆蓋了我國沙區90%以上的土地,構築了全國防沙治沙的骨架。黃河故道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項目和南方濕潤沙地與石漠化防治試點示範也正在進行中。新疆和田治沙生態建設項目、西藏一江兩河沙化土地治理項目已完成了規劃編製工作,正在審批中。以大工程為龍頭的全國防沙治沙整體推進的格局已經形成,防沙治沙跨越式發展的局面已經打開。
三是國家對防沙治沙投資有了較大幅度增加。近兩年,國家對防沙治沙的投資由20世紀90年代每年僅3000萬元,每畝補助3元,增加到目前環北京工程每年投資近10億元,治沙造林每畝補助100元,減輕了沙區群眾無償投工投勞壓力,為防沙治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是初步建立了荒漠化、沙化土地監測和預警體系。通過1994年和1999年兩次全國荒漠化、沙化土地監測,摸清了我國荒漠化、沙化土地的面積、分佈、成因和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建立荒漠化、沙化土地地理信息資料庫和動態變化模型,為開展沙塵暴趨勢的預測預報工作,為防沙治沙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五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術和模式,居世界領先水平,不僅為中國,也為世界防治荒漠化作出貢獻。網格狀沙障、飛、封、造生物固沙技術等多項技術,屬於我國人民的首創,效果良好。編輯出版了《中國防沙治沙實用技術與模式》和《中國防治荒漠化傳統知識與實踐技術》受到國內外歡迎,《中國防治荒漠化傳統知識與實踐技術》(英文版)還獲得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最佳實踐獎。對干水、保水劑、吸水劑等治沙新技術、新產品進行了試驗和推廣,取得了良好效果。組織了百名專家科技送鄉村活動,培訓了農牧民防沙治沙技能。
六是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進展順利,對外交流合作領域逐步擴大。利用防治荒漠化國際舞台,宣傳我國防沙治沙工作,深受國際社會的好評。去年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有40多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參加的“支持中國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建立夥伴關係暨籌資會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中國監測能力建設、德國援助寧夏治沙項目等援助項目正在積極運作之中,對外合作交流領域前景廣闊。公約的有效履行,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七是充分利用宣傳陣地,提高全民防沙治沙意識。圍繞“6.17”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利用各種途徑,多種媒體,進行宣傳,97年組織了百萬人簽名治沙活動;98年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開展了街頭宣傳;99年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公益廣告;去年又在人民日報、科技日報、法制日報等報紙刊出了整版文章;為履行“綠色奧運”的承諾,對實施防沙治沙重點工程的重大意義作了重點宣傳,增強了國際社會、全國人民對治理好京津地區風沙危害的信心。通過聲勢浩大的宣傳,提高了公眾防沙治沙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社會各界治沙熱情空前高漲。
但從目前來看,防沙治沙工作仍是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薄弱環節,處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等問題制約防沙治沙快速發展,突出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管理體制不順,協調難度較大。我國治沙技術、經驗、模式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五十年的不懈努力而全國仍然沙化擴大,原因之一就是管理體系有問題。省、地、縣林業牽頭治沙的協調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國家、部門合力不夠,林業部門工作難度較大,綜合治理的措施未落實到實處。在一些地方由綜合部門設立生態辦等機構,將具體的項目審批、管理、施工和資金調配集中於這些機構,致使農、林、水職能部門難以發揮作用,而這類機構又缺乏專業人才,業務不熟瞎指揮及監管力度不夠,造成生態工程質量較差、資金浪費嚴重。三北地區涵蓋我國90%以上的沙化土地,是全國防沙治沙的重點區域,但國家治沙行業主管部門在該地區缺乏管理手段,宏觀指導“三北”工程治沙工作相當乏力。
二是政策、機制不活、不優惠,難以調動社會力量防沙治沙。沙區開發稅費、農林特產稅仍然居高不下,造林治沙仍要繳納土地佔用費、支付水資源費,治沙貼息貸款期限短,貸款難,以及沙地治理承包期不穩定,導致其他非公有經濟和群眾投資治沙的積極性不高。
三是資金投入仍顯不足,治理工作進展緩慢。有限的資金投入,難以形成規模治理,工程只在局部展開,質量現狀有待提高,遏制沙化擴展仍需時日。
四是對沙區不合理的人為活動約束不力。“五濫”屢禁不止,邊治理,邊破壞。認識不到位,擺不上重要位置。沒有納入地方政府的重要職責及地方政府領導政績考核指標。
五是治沙組織機構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在很多縣、鄉治沙站處境舉步維艱,拖欠人員工資、技術人員流失較為普遍,技術推廣體系薄弱,基層技術力量不足,難以保證防沙治沙質量和效果,造成治沙工作仍處於低水平徘徊的境地。
新時期,我國防沙治沙工作的對策思路是:遵循“保護優先,綜合治理,以人為本”的原則;建設三道屏障,遏制土地沙化;明確責任目標,分區治理突破;解決六個問題,出台政策措施;健全六大體系,完善管理手段;治沙工程管理,項目責任到人。
建立防禦屏障的必要與可能性
我國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本身是一種自然景觀,治沙不是在戈壁灘上、大沙漠里種樹,而是遏制沙漠化擴展的趨勢,是在一定周邊的治理。在中國有沙及沙塵暴存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是通過林草生物固沙遏制住土地沙化是可以做到的。
三大屏障
一是對現有的沙地植被、荒漠植被進行保護。沙漠植被是維護荒漠生態系統的一個主體,破壞容易,恢復難,因此要把保護荒漠植被放在第一位,不然所有的治理、植樹造林最後都將功虧一簣。大沙漠里胡楊林的固土作用十分明顯,年齡達幾百年、幾千年,紅柳、梭梭、榆樹、檸條、沙棘等也是尚佳抗沙樹種,必須保護,沒有這一塊荒漠植被的維繫,治沙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要加速依法劃定原生沙漠封禁保護區、沙漠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國家沙漠(沙生植物)公園予以保護。依法採取強有力的植被保護措施,嚴禁濫墾、濫牧、濫采、濫挖、濫砍等破壞行為,保護好沙區現有植被;以草定畜,品種改良,舍飼圈養等措施,恢復和提高草原的生產、生態功能;採取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生活、生產、生態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協調利用。
二是因害設防,沿八大沙漠及四大沙地周邊建立大型防風固沙林草帶。在沙漠與綠洲之間依法建立大型固沙防護林帶,圍繞東西長4500公里,寬600公里的風沙帶,政府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劃出地塊,組織群眾實施逐年完成。
三是農田林網建設及沙化耕地退耕還林。鞏固綠洲,在農牧交錯地帶加密農田林網;對風沙危害嚴重的乾旱耕地,推廣免耕法,“把根留住”耕作,擴大冬小麥面積等措施,減少沙塵暴災害;對沙化耕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選好植樹種草品種和模式,促進國家生態目標、農民增收致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以人為本,創新思路
以人為本
我國在縣財力不到1000萬元/年,群眾收入不到1000元/年的基礎上從事生態建設的偉大事業,困難不少。通過監測、分析,中國土地沙化的問題,一些專家提出5%是乾旱的氣候原因,95%是人為因素,“五濫”是主要原因,濫墾、濫牧、濫采、濫挖、水資源利用不當。然而,這些都是表象,核心問題是環境的人口容量問題,人口過多,生存與發展對自然資源消耗過度。為解決這個問題,要提倡以人為本,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睦相處,在國家的政策制定上必須為群眾的生存與發展著想,按人、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開拓創新思路。
創新思路
一是鼓勵有關部門加大對沙區現有基本農田、草場的建設力度,提高單產。支持農業部門提出草場建設、舍飼禁牧或加大農田建設力度。
二是實施封(沙)山育林要解決農村的能源及燃料問題。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進行農村能源建設工程試點調研,在南方地區可發展沼氣池。沼氣池建設實行四位一體,平均每個池需要4000多元錢,國家給予每戶補助1000元左右,這樣就避免了燒柴。與此同時,北方地區可發展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利用。
三是個別地區可生態移民,達到封山綠化目的。對生態脆弱、交通不便、地方病嚴重等不適宜生產、生活的高寒、高山及偏僻地區,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搬遷,政府劃定基本農田、補助房舍建設等措施,國家補助每戶約2.5萬元基本上可試點進行。允許基層把有限的資金統籌起來,包括封山育林、扶貧、退耕還林錢糧補助,進行生態移民封山綠化。
四是鼓勵群眾留住基本口糧田的情況下,增加投入提高單產,為加大其他沙化耕地退耕還林奠定基礎。
五是國家的生態目標和群眾的增收致富及區域經濟的發展要有機結合起來,林業及生態建設必須尋找這種結合點。長期以來營造林工作目的性不強,這種觀點必須轉變。營造林要與我國大的生態目標銜接,與群眾的增收致富、企業增效、政府增稅結合起來。為此,生態建設首先要選好品種和模式,要發展一些適合當地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樹草種。沙棘、檸條、梭梭(接種大芸)、甘草等品種及一些間作、套種模式效果很好。內蒙烏盟四子王旗原來群眾在沙化耕地上種糧食,每公頃每年的凈收入不到150元錢,而且因風沙危害要重播好幾次,現在改為在沙地上種檸條,林草間作,每公頃凈收入每年達到15000元錢,還有林葯模式、林果模式等效果也很好。公司+基地+農戶這種模式很有前途,一個縣只要能選准了一兩個項目,靠整個產業的拉動其生態建設就能有一個飛躍,群眾的經濟收入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目前,沙區的老百姓還很窮,靠一家一戶進行生態建設遠遠不夠,必須在政府的引導下有規模地發展,最終才能達到生態建設與群眾增收致富有機的結合。
明確責任目標,分區治理突破
國務院《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要求,到2003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9.6萬平方公里,到201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22萬平方公里,從2011-2030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40萬平方公里。全國防沙治沙規劃送審稿提出,通過治理,近期目標,即到2010年,基本遏制沙化土地繼續擴展的趨勢。中長期目標,即到2030年,要在鞏固前期成果的基礎上,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改觀,形成初具規模的生態體系;到2050年,要在沙區建成比較完備的生態體系,科學合理利用沙區資源,使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要達到此目標,任務非常艱巨,要將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省、地、縣,建立目標責任制層層加以考核,同時,工作指導上要先易后難,抓不同的示範點,抓不同類型區的治理模式,建立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分階段確定治理目標,抓階段性的成果,並進一步加強對沙化的監測與考核,給予地方政府領導權力、責任與壓力。
根據有關治沙專家對我國沙區劃分為五個類型區的實際,布局5個重點工程項目進行治理,形成全國防沙治沙格局。
--半乾旱及半濕潤地類型區。賀蘭山以東、長城以北及東北西部,分佈著四大沙地,年降雨量200-400毫米,乾旱多風,植被稀疏,水源較為豐富。
--高原高寒沙化土地類型區。青藏高原高寒地帶,海拔3000米以上,降水量100-300以上,植被稀疏,生態脆弱。
--黃淮海平原半濕潤、濕潤沙地類型區。黃河故道等沖積平原,水熱較好,年降雨量500-800毫米。
--南方濕潤沙地類型區。南方沿江、河、海零星分佈沙地,年降雨量600-1200毫米以上,氣溫較高,沙地缺肥。
不同的類型區存在氣候、地理條件、水肥土地現狀及特點不同,主攻方向及治理對策不同,布局國家級或區域級重點工程分區治理,可取得明顯效果。
--環北京地區防沙治沙工程。以第二類型區的大部分作為治理重點,十年規劃治理面積45.8萬平方公里,工程範圍包括5省區市75個縣,總投資568億元。
--三北防護林四期工程。以第一、二、三類型區為治理重點,十年規劃治理面積400萬平方公里,工程範圍包括14 省區市590縣,總投資354億元。
--西藏“一江兩河”地區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項目和新疆和田地區治沙生態建設項目。屬於第三、一類型區,沙化嚴重,不加大治理,難以從根本上改善。西藏治沙項目規劃,工程範圍包括28縣,總投資13.18億元。新疆和田生態建設項目治理規劃面積2.5萬平方公里,工程範圍包括11縣(團、場),總投資19.1億元。
--黃河故道沙化土地綜合治理項目。項目規劃治理面積7.65萬平方公里,建設範圍包括3省85縣,總投資16億元。
--南方濕潤沙化治理示範項目。試點示範建設範圍14省232縣。
治沙工程管理,項目責任到人
目前,國家花大量的資金和糧食搞生態建設,但個別地方群眾反映工程質量差,錢糧不到位,“豆腐渣”工程等問題很多。必須以對黨、對人民負責精神,強化工程管理。
一是實行地方政府工程管理責任制。把任務、目標、責任、錢、糧五到省,通過簽訂責任狀等形式,使行政的目標責任制層層落實到省、地、縣、鄉、村、農戶,並嚴格檢查考核。
二是加強工程質量和資金管理。實行兩掛鉤,即安排生產任務量時與錢糧掛鉤,支付錢糧時與完成的合格面積掛鉤。抓好兩項基礎工作,即規劃設計和種苗供應。科技興林要體現在規劃設計之中。抓住檢查驗收和報賬制管理兩個環節,建立國家核查、省級複查以及縣級全面自查的檢查驗收體系,縣級檢查驗收的結果作為報賬制的依據,縣以上檢驗結果作為調控投資、進行獎懲的依據。
三是三個責任人到位。行政領導責任人制度,特別是縣長責任要明確;技術責任人制度,農、林、水、計委、財政、糧食等有關部門,要各負其責;項目責任人,也就是農民的責任人制度必須建立起來,避免群眾管栽不管活,還要求國家給錢糧補助。總之,我們的治沙技術已過關,工程管理只要建立責任制,抓住兩個重要環節、三個責任人到位,就完全有希望搞好治沙及生態建設工程。
健全六大體系,完善管理手段
一是健全組織領導和管理體系。從中央到省、地、縣、鄉成立荒漠化(防沙治沙)協調或領導小組,在林業部門設立辦公室。沙化嚴重的13個省、地、縣林業部門設立治沙行政(事業)職能部門並設荒漠化監測中心(站);
三是健全科技支撐、技術推廣體系。制訂防沙治沙標準、規程、規則、辦法,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強與工程配套的科技攻關研究,建立技術分級培訓制度,做好科技支撐組織保障建設;
四是建立國家、省、縣三級荒漠化、沙化監測和預警體系,實施有效監控,實行定期通報制度;
五是健全執法體系,實現依法治沙,做好《防沙治沙法》、《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宣傳、執法。
六是履約及治沙國際合作體系。通過中國履約執委會秘書處向聯合國公約秘書處、國際組織及發達國家溝通、宣傳,並積極尋找引資合作機制,拓寬治沙技術、政策及國內外合作領域。
研究六個問題,出台政策措施
一是要樹立防沙治沙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同步推進的意識,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為切入點,解決防沙治沙工作在整個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問題;
二是要按照輕重緩急的要求,對全國沙化土地進行科學區劃,從國家經濟、生態的宏觀區劃入手,解決防沙治沙的戰略布局問題;
三是要從分析導致“五濫”的深層次原因,從土地沙化形成的根源入手,解決防沙治沙的戰略措施問題;
四是要遵循物質利益驅動的原則,從調動群眾廣泛參與的政策機制入手,解決防沙治沙的原動力問題;
五是要形成守土有責,失土受罰,優土受獎的機制,從政府官員的政績評價指標體系的制定入手,解決防沙治沙的責任制問題;
六是要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從加快沙區經濟改革和產業結構調整入手,解決經濟發展問題,解決農牧民群眾的致富問題。針對新形勢,研究新問題,出台新辦法,實現新突破。
我國防沙治沙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崇高而偉大,治沙戰線的廣大幹部、群眾有決心、有信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努力工作、盡職盡責,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讓乾涸的荒漠土地煥發出青春的容顏,祖國山川更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