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陽城裡坊區

洛陽城東北和南部的歷史遺跡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唐代繼續沿用。由宮城、皇城、郭城、含嘉倉城、和西苑組成。郭城以洛河為界,分南北兩部分,洛河以南稱洛南里坊區,洛河以北稱洛北里坊區,為百官府第和百姓居住地。城內街道縱橫,里坊毗鄰。隋唐時期為便於管理,官府在都城內每500平方米規劃一個居民區,稱為里坊。里坊東西南北各廣三百步,內有十字街,四麵坊牆居中開門。坊內十字街,寬約5-8米。各坊之間以街道相隔,每坊建有圍牆,留有坊門,晝開夜關。文獻記載,隋代126坊,其中洛北30坊,洛南96坊。唐代103坊,其中洛北29坊,洛南74坊。已考古探測到的64坊。

隋唐兩代洛陽城裡坊區內都建有規模龐大的市場:北市、西市和南市。南市以經營日常商品為主,在三個市中規模最大,最繁華時商戶有三四千家。當時,各類重要商品如金、銀、珠寶、瓷器、皮毛、絲綢等從全國各地彙集到南市,再從這裡發送到全國各地乃至西域、日本等地。

洛南里坊,著名私家園林有白居易的履道坊別園、牛僧儒的歸仁園、裴度的集賢園、李德裕平泉別墅等,百餘個私家園林築山取石,移景自然,花林繁茂,以水取勝,是當時中國古代園林文化的高峰。

歷史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時期重要的都城之一,是當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的國際性大都市之一。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種和膚色、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不同的貿易和商品在這裡匯聚、交融和傳播,形成了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和傳播的中心。隋唐洛陽城的規劃和建設代表了中國古代都城典型的禮制特徵,它的都城文化代表了東方文明發展鼎盛時期的最高水平,對世界其他地區特別是東亞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史載隋煬帝即位后營建東都洛陽和開鑿大運河,立宮闕,通漕渠,開倉城,建里坊和市場,使洛陽逐漸成為全國的工商業和漕運中心,使天下財富聚之洛陽,呈現出“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滿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的繁榮景象,奠定了洛陽繁榮發展的雄厚物質基礎。

里坊


隋唐洛陽城裡坊區
隋唐洛陽城裡坊區
城內里坊區有南市、東市、西市三個市場,其中南市規模最大,隋稱豐都市。文獻記載,隋代“豐都市,周八里,通門十二,其內一百二十行,三千餘肆,……市四壁有四百餘店,……珍奇山積。
”唐代“東都豐都市,東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四面各開三門。邸凡三百一十二區,資貨一百行。”來自各國的商品堆積如山,世界各地的商人們操著不同的語言在這裡進行貿易。史載,為了炫耀大國的富庶,在外國使者逛豐都市時隋煬帝曾命“不取其值”。市周圍的里坊內住著大量的外國人和胡人,並有許多胡寺、襖寺等不同信仰的寺廟。都城外圍的邙山和原野還散落著許多外國人的墳墓,他們把這裡當成了永遠的歸宿。而今出土的一方方墓誌銘,鮮活地記錄了他們在這座城市生活居住的印跡。

布局


天津橋初為浮橋,后改石柱橋;天津橋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開合橋;武則天指控太子李賢謀反,東宮中搜出皂甲,焚於橋南;武三思在橋上貼大字報,致張柬之等人被貶;東都科考的臨時考場;宰相上官儀杜甫、白居易、孟郊等吟誦天津橋;洛陽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曉月”橋南端在中國國花園
重樓浮橋的南北橋頭共四座,各高百餘尺中國國花園內
謫仙樓李白留下“憶昔洛陽董糟丘,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等名句中國國花園內
定鼎門大街隋唐東都洛陽最重要的街道,權要和顯貴也多聚於此。寬121米,長4公里多,兩側各有四行櫻桃、石榴、榆樹、柳樹、槐柳,臨街建築一律都為重檐格局且飾以丹粉與現龍門大道方位基平行,西距龍門大道約300多米
積善坊貞觀名臣高士廉宅;李隆基和他的四個兄弟的“五王宅”(占高宅位置);高宗朝司農卿韋機宅;韋宅后歸武皇紅人邱神勣,后又轉賜張易之;坊北洛河邊是宇文愷所築月陂。一部分被洛河沖毀,另一部分位於新村正北中國國花園內
觀德坊隋朝全國最高學府國子監設於此新村正北、跨安宜路區域。
宣風坊“節愍太子”李重俊宅;武周名相蘇味道宗楚客宅;坊內牡丹在中唐以後為東都一勝景新村中、南部區域
尚善坊太史監、崇賢館、宗正寺、內仆局等官方衙署;太平公主和武三思宅;后玄宗兩個兄弟岐王和薛王分別佔兩人宅;中宗女兒安樂公主宅;大唐右驍衛大將軍薛國公阿史那忠宅洛龍區安樂村龍門大道以西、安宜路以北部分
修文坊隋朝國子學於此得名;唐高宗嫡二子雍王“章懷太子”李賢宅龍門大道以西、安宜路以南至一運公司區域
安業坊太僕寺典廄署;李世民十四弟、魏徵女婿霍王李元軌龍門大道以西、大楊樹以北區域
宜人坊此坊一半是隋煬帝第二子齊王楊暕宅;龍門大道以西、汽車城一帶區域
明教坊大唐開元名相宋璟宅;著名才子崔融宅龍門大道以西、正對趙村一帶
午橋定鼎門外二里甘泉渠上定鼎門街寶龍城附近
華表午橋南,高百餘尺
現隋唐城植物園內
(植物園佔地面積約三千畝)
圜丘唐代祭天用
厚載門大街東都厚載門大街以西共有四坊之地,包括西市和廣利坊在內武皇以後併入西苑
廣利坊隋煬帝追賜陳叔寶宅
教義坊曾為武則天母親所居洛龍區新村與聶灣間正北中國國花園內
明義坊楊廣四弟蜀王楊秀宅洛龍區新村與聶灣中間
大同坊隋時為東都三市之一的大同市現隋唐城植物園內
旌善坊安樂公主宅,與其夫家隔一道大街,勢敗后,轉歸玄宗大哥寧王所有;唐初名相溫彥博洛龍區安樂村龍門大道以東、安樂中街以北部分
修業坊許敬宗宅;后家道敗落,許宅被賜予睿宗第八女;睿宗第五女“代國公主”宅洛陽市師範學院
崇業坊中唐第一名相裴度宅,坊東部靠通濟渠龍門大道以東、38中至大楊樹間
修行坊張易之宅龍門大道以東、糧油與化工品市場一帶區域
正平坊唐高宗時設國子監於此坊;太平公主宅洛龍區龍門大道以東、跨樂天路區域
樂和坊李淵十一子韓王李元嘉宅;后東都國子學遷入其故宅;武則天侄孫建昌郡王武攸寧洛南趙村一帶
惠訓坊唐中宗嫡女長寧公主宅,坊大半是她的私邸;玄宗弟弟歧王別院洛河河道與南洛浦公園一帶
道術坊李世民賜整坊之地魏王李泰,營豪宅,修“魏王池”;中宗年間被長寧侵吞
勸善坊貞觀第一諫臣魏徵居於此坊東北隅;魏宅高宗時期易手王方慶安樂XX部隊一帶
宣范坊唐玄宗時的河南府府廨;楊貴妃喪父后寄養三叔楊玄珪家,楊玄珪時任河南府土曹洛南中崗一帶
尚賢坊狄仁傑宅;武則天侄建安王武攸宜宅洛南趙村東、洛陽農科院一帶
道德坊唐永昌縣廨;隋煬帝三弟秦王楊俊大兒子、侄子秦王楊浩洛河河道與南洛浦公園一帶
擇善坊畫家閻立本奉旨作畫《凌煙閣功臣圖》;李勣宅;隋三征高麗領軍主帥之一來護兒宅;武周名相婁師德宅;婁死後故宅園被袁德師買去安樂部隊東、茹凹村西北一帶
道化坊翼附於韋后、上官婉兒和太平裙裾之下得以騰達、曾數度拜相的崔湜東崗村東一帶
康俗坊開元名相張說鄭村西、牡丹宮一帶
歸德坊據說有東漢名士蔡邕墓鄭村西、洛陽農科院東一帶
長夏門大街唐代在兩側栽滿了大槐樹與今龍門大道平行、連接茹凹、棲霞宮、鄭村幾村村西
新中橋南北寬四百多米;安史亂中顏杲卿就義處老城南關南洛河橡皮壩附近
思順坊開元名相張嘉貞宅,“張三相”宅;蘇頲茹凹村一帶
修善坊近南市,繁華時期,多車坊和酒肆,聚集大量的胡商,坊中有波斯胡寺棲霞宮村一帶
仁和坊對居尚書、侍郎府鄭村東、南一帶
慈惠坊姚崇宅洛河河道與南洛浦公園一帶
通利坊李勣在東都的第二所宅院,伴通濟渠,緊靠南市
南市佔兩坊之地,東都城內最大的市,市內幹道縱橫各三,每面開三個門。市內行一百二十,清渠行船,榆柳交蔭;隋煬帝擺闊、樹上繞絲帛的典故發生地;隋末,李密火燒南市;蕃客胡商雲集處,多西域波斯風情廟祠宇觀,胡人商鋪等茹凹與曙光村之間農田位置
陶化坊張柬之、桓彥范宅,在坊內比鄰;蘇頲另一處宅院獅子橋村西、樂天路與聶潘路之間
興教坊曾刺殺兩宰相武元衡和裴度的悍藩李師道鄭村與獅子橋之間正南
詢善坊姚崇的別院,靠著西邊姚崇在慈惠坊的住宅洛河河道與南洛浦公園一帶
集賢坊裴度常住的豪宅;泉獻誠宅;刑部尚書魏國公楊元琰宅獅子橋村一帶
從善坊來廷縣廨曙光與西白磧之間
履道坊隋煬帝姐、北周宣帝楊麗華宅;宇文愷宅;白居易故居,和集賢坊裴度家隔一條大街獅子橋村東一帶
仁風坊魏元忠北王莊一帶
歸仁坊牛李黨爭”的牛僧孺任東都留守宅第,常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在此風雅意趣楊庄村南、聶潘路北一帶
建春門大街寬達110米左右與今聶潘路平行、連接中崗村北和樓子村
綠野堂長夏門外南五里午橋庄,中唐名相裴度常與白居易、劉禹錫聚會處午橋村一帶
洛南區域古碑遺存
古碑名稱年代現保存地址
宋故贈中書令良僖李公神道碑宋仁宗嘉祐四年(西元1059年)洛陽偃師李村鎮袁溝村
唐無字碑唐大和九年(西元835年)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獅子橋村
唐白公勝碑唐大和五年(西元831年)洛陽龍門西山半腰處(由白居易立碑,元稹撰文)
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西晉咸寧四年(西元278年)洛陽偃師東大郊村居民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