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惠寧的結果 展開

惠寧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惠寧,男,教授,博士。長期從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微觀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的教學與研究,在《求是》《黨建研究內參》《管理世界》《學術月刊》《中國工業經濟》《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經濟科學》《財經研究》《經濟評論》《改革》和《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刊物發表論文135篇,出版《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效應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產業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管理經濟學:現代的觀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影響世界的25位管理大師思想評述-基於企業視角的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等著作16部。獲省部級及其以上科研教學獎5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招標項目及其重大橫向課題10餘項。

人物經歷


1987年7月大學畢業以來,長期從事產業經濟與企業理論的研究與教學。其中,2001年7月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7年破格晉陞為副教授,2000年破格晉陞為教授,2006年評為博士生導師,2011年3月,拍攝“惠式書法講座”節目,在中央教育電視台播出。2013年評為三級教授,2015年評為二級教授。現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企業理論與現代企業制度方向學科帶頭人,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議委員,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審專家,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陝西省重點學科國民經濟學宏觀經濟問題與陝西經濟調控研究方向學科帶頭人,陝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社會任職


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議專家,國家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博士論文評審專家,陝西省企業聯合會企業管理創新評審專家。國家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企業理論與現代企業制度方向學科帶頭人,西北大學國家一流專業工商管理主持人,陝西省特色學科現代企業管理與陝西企業成長學術帶頭人,陝西省重點學科國民經濟學科帶頭人。陝西省經濟學會副會長,陝西省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理事,陝西省企業聯合會常務理事,陝西省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個人作品


先後在《求是》、《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經濟評論》、《改革》、《學術月刊》、《經濟縱橫》、《社會科學研究》和《光明日報》(理論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出版《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效應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產
惠寧的作品
惠寧的作品
業經濟學基本問題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西部特色經濟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延安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考與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公共關係戰略策劃》(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鄉鎮企業管理學》(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公共關係—塑造形象的藝術》(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等著作11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05XJY017,2009結題時被全國哲學社科規劃辦評為優秀)、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西部地區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研究”子課題“西部地區城鄉市場體系一體化研究”(08JZ16)等國家級課題5項;主持陝西省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產業集聚、產業結構優化與陝西區域競爭力研究”(2009KRM014)、陝西省社科基金“城鄉二元經濟差異的人力資本研究——以陝西為例的分析”(08JZ16)等省部級課題10項;主持陝西省(高校)哲學社科基地重點項目“陝西骨幹行業大型企業科技需求與科技創新對策研究”(09JZ029)等教育廳課題2項;主持西北大學研究生重點課程建設項目《產業經濟學》(YC07041)課題1項。主持榆林市“十二五”時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研究(2009)、延長油田股份公司企業文化研究(2009)、智力移民與產業移民對生態建設的重要作用研究(2009)、黃龍縣生態工業園區產業布局規劃(2008)等橫向重大課題7項,參與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研究(2006)、西安建設創新型城市研究(2006)、咸陽工業結構與布局規劃(2005)和黃陵子長吳起縣“十一五”發展規劃(2005)等橫向重大課題15項。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從事產業經濟理論、企業發展理論和人力資本理論研究

所授課程

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MBA專業學位研究生和本科生講授《產業組織理論前沿問題研究》、《中級微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組織行為學》等課程。

教學獎勵

(1)工商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SJX171067-1),陝西省人民政府一等獎,排名第一,2018年。
(2)高質量金融學人才培養“4+”體系探索與實踐(SJX191089-1),陝西省人民政府一等獎,排名第四,2020年。
(3)第十一屆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18年。
(4)創新型經濟管理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陝西省人民政府二等獎,排名第二2005年。
(5)優秀教師,西北大學,2011年9月。
(6)優秀教師,西北大學,2005年9月。
(7)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西北大學,2018年6月。
(8)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西北大學,2018年6月。

科研獎勵

(1)西安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構建和實施路徑研究,陝西高校人文社科三等獎, 2017年。
(2)產業集聚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陝西省第十二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等獎,2015年。
(3)勞動力投資、產業結構優化與生態產業發展研究,陝西省第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等獎,2014年。
(4)勞動力投資、產業結構優化與生態產業發展研究,西安市人民政府二等獎,2013年。
(5)公共關係戰略策劃,陝西省第七次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等獎,2003年。
(6)延安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考與研究,延安市人民政府一等獎,2001年。
(7)公共關係----塑造形象的藝術,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等獎,1998年獎。
(8)市場經濟與思想政治教育,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陝西省人民政府三等獎,1998年。

科研項目

1.主持縱向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網際網路驅動區域創新能力提升的效應與路徑研究(17XJL004) ,經費20萬元。
(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西部地區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研究子課題"西部地區城鄉市場體系一體化研究"(08JZ16),經費50萬元。
(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勞動力轉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05XJY017) ,經費8萬元。
(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產業集聚的技術溢出效應研究——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例(11XJA790004),經費7萬元。
(5)國家統計局項目:官方統計成本研究(2009LZ018) ,經費8萬元。
(6)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環境規制與資源型產業發展研究(2012JM9002),經費3萬元。
(7)陝西省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產業集聚、產業結構優化與陝西區域競爭力研究(2009KRM014),經費2萬元。
(8)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陝西自主創新過程中技術成果產業化研究(11E024),經費0.6萬元。
(9)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對陝西企業創新的影響研究"(13D037),研究經費2萬。
(10)陝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信息化對陝西製造業技術創新影響的效應研究 (2016D050),經費2萬。
(11)西安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安統籌城鄉發展路徑研究(12J37),經費2萬元。
(12)西安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安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構建和實施路徑 (16 J 95),經費1萬。
(13)西安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17J138),經費2萬元。
(14)陝西省(高校)哲學社科基地重點項目:城鄉二元經濟差異的人力資本研究(08JZ16),經費3萬元。
(15)陝西省(高校)哲學社科基地重點項目:陝西骨幹行業大型企業科技需求與科技創新對策研究(09JZ029),經費3萬元。
(16)陝西省教育廳項目:工商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協同培養模式綜合配套改革研究(2014-2018),經費10萬元。
(17)陝西省教育廳項目:組織行為學教學團隊建設(2014-2018),經費5萬元。
2. 主持橫向課題
(1)陝西燃氣集團公司項目: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管理模式研究(2020)。
(2)末央區人民政府項目:末央區“十四五”規劃綱要(2020)。
(3)西安市發改委項目:“十四五”時期西安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研究(2020)。
(4)陝西省工信廳項目:陝西省150戶大型企業負擔調查分析報告(2019)。
(5)西安市發改委項目:發揮友好城市橋樑紐帶作用促進西安國際產能合作研究(2018)。
(6)西安市發改委項目:西安市實體經濟發展的思路和對策研究(2018)。
(7)安塞區人民政府項目:安塞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
(8)榆林市發改委:榆林市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思路研究(2017)。
(9)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項目:國內著名企業科技體制改革現狀研究 (2016)。
(10)咸陽市發改委項目:咸陽市節能減排與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研究(2015)。
(11)黃陵縣人民政府項目:黃陵縣“十三五”規劃綱要(2015)。
(12)安塞縣人民政府項目:安塞縣“十三五”規劃綱要(2015)。
(13)宜川縣人民政府項目:宜川縣“十三五”規劃綱要(2015)。
(14)甘泉縣人民政府項目:甘泉縣特色現代農業規劃(2014)。
(15)富縣人民政府項目:富縣能源區域產業發展模式研究(2013)。
(16)宜川縣人民政府項目:宜川縣工業經濟發展規劃(2012)。
(17)陝西省工信廳項目:陝西工藝美術行業發展規劃(2011—2020) 。
(18)西安市煙草公司項目:西安市煙草公司財務管控制度優化研究(2011) 。
(19)神木縣人民政府項目:神木縣21個鄉鎮辦事處"十二五"規劃(2011)。
(20)子長縣人民政府項目:子長縣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2010)。
(21)榆林市發改委項目:榆林市"十二五"時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研究(2009)。
(22)延長油田股份公司項目:吳起採油田廠企業文化研究(2008)。
(23)黃龍縣政府項目:黃龍縣生態工業園區產業布局規劃(2008)。

參與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研究(06BJL072,排名第二)。
(2)國家社科基金:西部資源富集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學研究(06XJL014,排名第二)。
(3)西安市科技局: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研究(2006,排名第二)。
(4)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建設創新型城市研究(2006,排名第二)。
(5)西安市科技局:西安紡織城地區產業振興戰略研究(2007,排名第二)。
(6)咸陽市人民政府:咸陽工業結構與布局規劃(2006,排名第二)。

出版專著

(1)影響世界的25位管理大師思想評述-基於企業視角的研究[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8.
(2)勞動力投資、產業結構優化與生態產業發展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3)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效應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4)產業經濟學基本問題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5)中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6)縣域經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
(7)西部特色經濟問題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8)公共關係戰略策劃[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
(9)延安發展特色經濟的思考與研究[M].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
(10)企業辭林---公共關係篇[M].陝西人民出版社,1997.
(11)鄉鎮企業管理學[M].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
(12)市場經濟與思想政治教育[M].陝西人民出版社,1996.
(13)公共關係---塑造形象的藝術[M].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

出版教材

(1)管理經濟學:現代的觀點[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產業經濟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發表論文

(1)內生增長理論及其在中國的適應性[J] .雲南大學學報,2003(04):69-74+96.
(2)新時期誰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J] .福建論壇,2003(12):7-9.
(3)論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理論依據[J] .西北大學學報, 2003(03):38-42.
(4)毛澤東與延安精神[J] .求是,2003(24):29-30.
(5)淺論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理論和實踐意義[J] .黨建研究內參,2003(11):35-40.
(6)論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價值基礎[J] .經濟學家,2004(01):64-68.
(7)技術進步、人力資本溢出、政府作用與西部經濟增長[J] .西北大學學報, 2004(03):9-12.
(8)構建科學的反傾銷調查理論[J] .探索與爭鳴,2004(005):36-37.
(9)論現階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幾個問題[J] .經濟體制改革, 2004(03):81-84.
(10)論利己的實現方式[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4(01):8-13.
(11)投資環境改善問題探析[J] .中國經濟評論,2004(08):1-4.
(12)產業集群理論的研究現狀及其新發展[J] .管理世界,2005(11):158-159.
(13)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資本理論演變的新趨勢[J] .學術月刊,2005(03):53-58.
(14)企業社會責任的構建[J] .改革,2005(05):88-93.
(15)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研究述評[J] .西北大學學報,2005(04):45-49.
(16)論人力資本理論的三次飛躍[J] .經濟評論,2005(02):62-66.
(17)產業集群理論的形成及其發展[J] .山西師大學報,2005(06):46-50.
(18)分工深化促使產業集群成長的機理研究[J] .經濟學家,2006(01):108-114.
(19)大學理念的嬗變與發展——兼論西北大學教育理念[J] .西北大學學報,2006(01):15-18.
(20)社會資本與產業集群的互動機理研究[J] .西北大學學報,2006(02):30-35.
(21)制度優勢與創新型城市的形成[J] .學術月刊,2006(12):59-65.
(22)知識溢出的經濟效應研究[J] .西北大學學報, 2007(01):25-29.
(23)制度優勢與產業集群的形成[J] .經濟學家, 2007(04):71-75.
(24)理想與現實之間[J] .學術月刊,2007(06).
(25)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經濟走勢[N].光明日報,2008-11-16.
(26)城鄉人力資本的投資差距及其制度設計[J].改革, 2008(09) :142-147.
(27)應對次貸危機加快發展農村經濟[J].改革, 2008(11) :42-43.
(28)論政治經濟學的學科地位問題[J].西北大學學報, 2008(03) :71-75.
(29)試論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及其發展[J].江西社會科學, 2008(03):74-80.
(30)改革開放以來公平與效率關係提法的演進[J].社會科學研究,2008(06):74-80.
(31)城鄉人力資本的溢出效應研究[J].福建論壇,2008(06):17-21.
(32)金融危機的根源:基於馬克思危機理論分析[J].學術月刊,2009(06) :77-84. .人大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9年第9期:76-83.
(33)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2009(06):30-39.
(34)企業理論演進軌跡及若干要素[J]. 改革,2009(12):113-121.
(35)次貸危機與中國經濟走勢研究文獻綜述[J]. 經濟學動態,2009(06):85-89.
(36)創新型城市指標體系研究[J].經濟學家,2009(02):102-104.
(37)中國產業競爭力研究現狀述評[J] .西北大學學報,2010(06):66-70.
(38)城鄉固定資產投資差異與城鄉收入差距關係[J].西北大學學報,2011(04):45-52.
(39)行業壟斷與行業收入差距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08):21-30. 人大複習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12年第11期:79-90.
(40)城市化、對外開放與城鄉收入差距——基於西安市1990—2010年時間序列(19)的實證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2,25(05):39-42.
(41)城鄉一體化的實證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2(07):150-151+221.
(42)中國官方統計數據質量問題調查研究—基於結構方程模型[J].統計與資訊理論壇,2012,27(08):9-16.收入《高校文科學報文摘》.
(43)創新、模仿與企業效率:一個文獻綜述[J].西北大學學報,2012(03):127-132.
(44)技術創新主體培育問題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2,42(03):499-504.
(45)資源型產業的特徵、問題及其發展機制[J].學術月刊,2013(07):100-106.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產業經濟》全文轉載.2013年第9期3-9.
(46)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N].光明日報(理論版),2013.2.15.
(47)戰略性新興產業指標體系的省際區別:新能源汽車例證[J].改革,2013(03):45-52.
(48)自然資源、政府干預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基於2002-2011年西北五省區面板數據[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61-67.
(49)企業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3(01):23-26.
(50)中國區域自主創新技術成果產業化效率差異化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3(01):64-70.
(51)信息化能提高中國工業部門技術創新效率嗎[J].中國工業經濟,2014(12):70-82.
(52)著力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N].光明日報(理論版),2014.4.5.
(53)Shuzhen Wang, NingHui,.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conflict monitoring over risky decision alternatives: Evidence from ERPin a Go/Nogo task[J].Journal of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 Vol. 13, No. 3 (2014) 497–508.
(54)試論產業融合的動因、類型及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56-60.
(55)陝西省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係研究—基於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研究 [J].末來與發展,2014(10):76-82.
(56)軟體產業的發展:從產品到服務[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9):23-28.
(57)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涵界定、合作內容及實現路徑[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60-66.
(58)論產業創新驅動的關聯體系、構建內容及實現路徑[J].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5-1.
(59)產業規模R&D投入與軟體產業發展的關聯度 [J]. 改革,2015(06):100-109.
(60) 貿易自由化影響了研發創新效率嗎? [J].財經研究,2015(02):15-26.
(61)消費平滑理論研究的新進展[J]. 經濟學動態,2016(02):101-113.
(62)中國大數據產業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14):107-112.
(63)研發投入對戰略性新興企業績效影響的異質門檻效應[J].軟科學,2016(04):56-5.
(64)協同治理:現代財政的一個分析框架[J]. 宏觀經濟研究,2016(07):92-97.
(65)信息化與企業技術創新研究述評[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05):49-54.
(66)資源型城市環境規制的就業效應及其門限特徵分析[J].人文雜誌,2016(11):46-53.
(67)信息化對中國工業部門技術創新效率的空間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6):94-103.
(68)信息化對中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時序效應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35-40.
(69)國外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進展[J].生態經濟,2017(05):181-185.
(70)領銜科技專家的決策權對科技突破的決定作用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7(01):87-90.
(71)正確認識和運用"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兼論改革開放以來政府職能的轉變[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64-68.人大報刊復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17(05):40-45.
(72) 金融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效應及其區域差異研究[J]. 經濟科學. 2018(02):75-87.
(73)政府R&D資助的非線性創新溢出效應—基於環境規制新視角的再考察[J].產業經濟研究. 2018(03):40-52.
(74) OFDI逆向創新溢出效應提升的新視角—基於環境規制的實證檢驗[J]. 國際貿易問題. 2018(04):103-116.
(75)網際網路發展對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述評[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4):27-33.
(76)新中國70年產業結構演進、政策調整及其經驗啟示 [J]. 西北大學學報. 2019(06): 5-21.
(77)中國製造業創新模式轉換與金融結構轉型—來自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經驗證據[J]. 經濟經緯,2019(1): 95-101.
(78)創新驅動發展下的金融結構與產業結構升級—基於30個省份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經濟問題, 2019(4): 1-9.
(79)金融結構影響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機制及其門檻效應[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6): 57-65.
(80)鄉村振興視角下的農村產業融合動因及效應研究[J]. 行政管理改革, 2019(7): 68-74.
(81)網際網路發展與區域創新能力非線性關係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12):28-35.
(82)網際網路發展對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效應[J].社會科學研究.2020(06):30-37.
(83)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融合[J].西北大學學報. 2020(05): 47-61.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2020年第11期第103-116頁轉載。
(84)網際網路發展與我國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基於網際網路資源量與普及度雙重視角的分析[J].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20(06):68-87.
(85)數據賦能驅動文化產業創新效率研究—基於中國省域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2020(04): 87-97.
(86)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文化產業的演變、特徵與經驗[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20(02): 193-199.
(87)數據賦能驅動文化產業創新效率的非線性研究—基於STR模型的實證檢驗[J]. 經濟與管理研究. 2020(07): 31-47.
(88)網際網路、空間溢出與文化產業發展—基於省域面板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J]. 統計與資訊理論壇.2021(01):100-107.
(89)網際網路發展對中國區域創新能力的影響及地區差異研究[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21(02):51-70.
(90)網際網路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門檻效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21(3):129-133.

科研成就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 (17XJL004,08JZ16,05XJY017)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11XJA790004)、國家統計局項目 (2009LZ018)、陝西省自然科學基金(2012JM9002)、陝西省科學技術研究發展計劃項目(2009KRM014)、陝西省社科基金(11E024,13D037,2016D050)、西安市社科基金(12J37,16 J95,17J138)等省部課題17項,主持產業經濟發展、區域經濟規劃和企業創新研究等橫向重大課題60餘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課題10項。

獲得榮譽


獲陝西省人民政府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省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及其以上獎6項,獲西北大學教學優秀成果特等獎項、一等獎各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