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敘傑

東南大學古建築研究所教授

劉敘傑,男,中國著名建築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劉敦楨之子,南京師範大學附中49屆校友,東南大學古建築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園林專家、建築學家,中國建築學會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築及園林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委員。

人物經歷


劉敘傑寫的《巍巍中山陵》發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報》,經過改動后,又收入蘇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書12課。所著書籍《中國古代建築史》是東南大學建築系理論與創作叢書之一。
劉敘傑的作品
劉敘傑的作品

作品原文


巍巍中山陵

在浩蕩的大江之濱,在秀麗的江南水鄉之間,坐落著我國著名的古都之一——南京。在中國漫長而輝煌的歷史長河中,有十個朝代和政權先後在此建都。許多叱詫風雲的著名人與長眠在這裡,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中山陵園就位於南京東郊的鐘山南麓。
鐘山的本源出自江蘇南部的茅山山脈,它北延至南京、鎮江之間,稱為寧鎮山脈。鐘山是寧鎮山脈的最高峰,海拔約460米,東西走向,長約七公里,南北寬度僅三公里,由於附近大多是沖積平原和小丘陵,所以山形就顯得分外雄偉高大。它的山頂坡陡崖峭,峰石突兀,十分險峻,但山腰以下漸趨平緩,松柏森郁,草莽綿連。在蒼翠的林海與山巔紫紅色的頁岩相互襯映的藍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鮮麗而又和諧的大自然圖畫。相傳孫中山先生在1912年3月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以後,曾到鐘山來打獵,看到周圍的風景優美,地勢也很開闊,就表示了身後要埋葬在這裡的願望。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因肝癌醫治無效,病逝於北京。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將其陵園建築在南京的鐘山南麓。
陵園的設計是通過方案競賽入選的,對送選的四十餘份圖紙,採取了密封評議的方式。當時有許多中外建築師參加,但入選的前三名都是中國建築師。首獎是呂彥直設計的鐘形圖案,由於他較好地考慮了陵園與周圍環境、地形的結合,並參照了我國古代建築中若干優秀的傳統經驗,採用了中軸對稱、民族形式的建築外觀、淳樸的色調、簡潔的裝修和大面積綠化等手法,基本上達到了表現陵園莊嚴氣氛和孫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實用上也取得滿意的效果。工程於1926年1月動工,3月26日奠基,至1929年基本完成。同年6月1日,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由北京香山碧雲寺運來安葬,但末期工程直到1931年10月才全部竣工。陵園用地面積46 000畝,先後施工六年,使用的經費按當時的幣值計算,共達四百餘萬元。
陵園的總體依南北中軸線,布置在鐘山南麓的緩坡上,東、西距靈谷寺明孝陵各約一公里(其間有道路相連)。這樣就將三區著名的名勝聯為一體,從而擴大了東郊風景區的遊覽範圍和內容,在區域規劃上是值得稱道的。由中山門開始的寬闊陵園大道,至陵前長六公里,兩旁栽種著許多法國梧桐,這些行道樹在長成后,枝繁葉茂,丫杈交錯,形成了一條濃翠蔽日的林陰大道。道外的丘崗坡陀上,密植著眾多的落葉樹常綠樹林叢復疊,莽蒼深邃,使人們在未達陵墓以前,就已逐步進入莊嚴肅穆的氣氛之中。
陵園的總平面布局,大致可分為南、北兩部。南部包括入口的石牌坊和緩長的墓道(在總圖上表現如鐘下的懸索)。北部包括陵門、碑亭、石階、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在總圖上表現為鐘的本體)。
陵墓的入口位於最南端,標誌是一座三間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台地,東、西側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為過去守陵衛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15米,寬24米,深8米,藍琉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①〔無梁殿〕內部全用圓拱支撐,整座建築沒有一根樑柱的殿宇。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
循陵門后石階即至碑亭,亭內在龜趺〔趺(fū)〕碑下的石座。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書:“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
自碑亭再北,地勢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寬大的石階。石階分為八段,每段三十餘步至五十餘步不等,共290級。石階盡處,就是寬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則矗立著陵園的主體建築——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點,與入口處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過70米,這裡視野遼闊,氣象萬千,既便近觀,又宜遠眺。當陽光燦爛時,遠處方山如屏,秦淮似帶;近處村舍相望,田圃縱橫,道路津梁〔津梁〕渡口和橋樑。,行人車馬,無不纖細入微,彷彿眼前展開了一軸工筆長卷。而當日出日沒之際,在晨煙夕霧的迷濛中,城猶潛蛇,山若伏鱉,館閣樓台,隱約參錯,遠峰近樹,依稀可辨,人們又好像面對著大幅的潑墨山水。無論是春夏秋冬,還是風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們展示它那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色。
祭堂是一座寬27米,深22米,高26米的重檐歇山建築,堂內立有12根黑色花崗石圓柱,護壁則採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著中山先生的《告誡黨員演說詞》全文。中央偏北處,置有這位偉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視,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墓室直徑約16米,高10米,地面中部砌圓形凹穴,安放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周圍有環形走道及石欄以供瞻仰。室頂為半球形穹窿,對外不開窗,用電氣照明及機械通風。中山先生的靈柩在1929年奉安①〔奉安〕古稱帝后安葬及神主遷。這裡指孫中山靈柩的遷葬。時,即安葬於地下5米深處,外用鋼筋混凝土加固,以策安全。室外砌有環形圍牆,外鋪草地,並植以梅、玉蘭等花木。
解放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對陵園十分關注,除了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以外,還對整個陵區進行了維修和整修,使得這位偉大革命家的安息之所,始終保持著整齊、寧靜、肅穆的景象。

中國古代建築史

秦漢建築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藝術特點基礎上發展而來,秦漢的統一促進了中原與吳楚建築文化的交流,建築規模更為宏大,組合更為多樣。
秦漢建築類型以都城、宮殿、祭祀建築(禮制建築)和陵墓為主,到漢未,又出現了佛教建築。都城規劃由西周的規矩對稱,經春秋戰國向自由格局揍變,又逐漸回歸於規整,到漢未以曹操鄴城為標誌,已完成了這一過程。宮殿結貪官苑,規模巨大。祭祀建築是漢代的重要建築類型,其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台建築,呈團塊狀,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徵涵義。
秦漢建築藝術總的風格可以“豪放樸拙”四個字來概括。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即以後“舉折”或“舉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沒有翹起,呈現出剛健質樸的氣質。建築裝飾題材多飛仙神異,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壯。
秦代宮殿建築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大力改革政治、經濟、文化、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這些措施對鞏固統一的封建國家起了一定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與六國技術成就,在咸陽修築都城、宮殿、陵墓。歷史著名的阿房宮、驪山陵,至今遺址猶存。
秦始皇時咸陽城進行不斷擴建,據記載,他每滅亡一個國家,就在咸陽附近按各國宮殿圖樣建造一處宮殿(即六國宮)。統一六國后,為防止叛亂,又將各國富戶集中在咸陽。原有城市容納不下,就在渭水南岸新建阿房宮。阿房宮規模宏大,窮奢極侈。
秦都咸陽的布局是有獨創性的,它摒棄了傳統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範圍廣闊的地區建造了許多離宮,“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木衣綈銹,土被朱紫,宮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遍”(《三輔舊事》)。反映了秦始皇窮奢極欲的狀況。
秦人借馳道,復道等將咸陽周圍二百里內大批宮館聯成一個有機整體,摹擬天體星象,環衛在咸陽城外圍,更加顯示“天極”咸陽宮的廣闊基礎,也突出了它的尊嚴。秦人又推行不建外廊的革新措施,採取宮自為城,依山川險阻為環衛,使咸陽更增添了遼闊無垠的雄偉氣概。
秦都咸陽,是現知始建於戰國的最大城市。它北依畢塬,南臨渭水,咸陽宮東西橫貫全城,連成一片,居高臨下,氣勢雄偉。解放后在接近宮殿區中心部位發掘出了咸陽宮"一號宮殿"遺址。"一號宮殿"遺址東西長60米,南北寬45米,高出地面約6米,它利用土塬為基加高夯築成台,形成二元式的闕形宮殿建築。它台頂建樓兩層,其下各層建圍廊和敞廳,使全台外觀如同三層,非常壯觀。上層正中為主體建築,周圍及下層分別為卧室、過廳、浴室等。下層有迴廊,廊下以磚漫地,檐下有卵石散水。室內牆壁皆繪壁畫,壁畫內容有人物、動物、車馬、植物、建築、神怪和各種邊飾。色彩有黑、赫、大紅、朱紅石青石綠等。秦始皇統一天下后,以咸陽宮翼闕為核心而擴大,仿建六國宮殿,“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復道,周閣相屬”。
窮奢極欲的秦始皇,對如此規模的宮室還不滿足。在他即位的第35年,某一日“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宮庭小”,於是就要再造一個宮殿。大臣問造在哪裡,秦始皇說:“阿房”。“阿房”並非實際地名,意思是“近旁”、“旁邊”。聽了始皇的話,大臣們就命工匠在咸陽宮旁邊的上林苑建了一個“復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的龐大宮殿——阿房宮。阿房宮“前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人……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規模如此巨大的阿房宮,直到秦始皇死時都未建好,由秦二世繼續營建。然而公元前206年,“項羽引兵西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周秦數世紀來之物資工藝之精華,乃遇最大之災害”,更嚴重的是,項羽的一把火,非但把一個精美絕倫的阿房宮燒了個精光,也給後世留下了每當易朝之際故意破壞前代宮室的惡習。
現存的阿房宮遺址位於西安市三橋鎮南一帶,面積約8平方公里。遺址內已發現阿房宮前殿、“上天台”、北闕門等夯土台或基址19處。其中前殿遺址的夯土台東西長1320米,南北寬420米,高7-9米,台上發現石礎,陶水管道,並散布大量板瓦筒瓦瓦當,可謂中國古代最大的夯土建築台基。美倫美煥的阿房宮到底是什麼樣子?後人只能在《史記》和《阿房宮賦》時去冥想了。好在近年來陝西省旅遊部門復原了阿房宮的部分建築,重建了阿房宮前殿、蘭池宮、長廊、卧橋、磙石門、上天台等建築。儘管這些建築的形制也許復原得並不是很準確,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對秦代建築有一個很好的感性認識。
秦始皇為了安排身後的歸宿,還驪山陵大肆修築陵墓。他為自己精心策劃的墳墓——驪山陵,自他13歲即位起便開始修築,被徵召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70多萬人,陵墓主要材料都運自四川、湖北等地,但直到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時尚未修完,由秦二世又接著修了兩年才勉強竣工,前後歷時39年。始皇陵在臨潼縣東5公里,背靠驪山,腳蹬渭河,左有戲水,右有灞河,南產美玉,北出黃金,真乃風水寶地,寄予著秦始皇讓子孫萬代永享福壽的心愿。陵園呈東西走向,面積近8平方公里,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圍牆大門朝東。墓冢位於內城南半部,呈覆斗形,現高76米,底基為方形。據推測,秦始皇的“陵寢”應在陵墓的後面,即西側。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後,然後用銅燒鑄加固,放上棺槨。墓內修建有宮殿樓閣,裡面放滿了珍奇異寶。墓內還安裝有帶有弓矢的弩機,若有人開掘盜墓,觸及機關,將會成為後來的殉葬者。墓頂有夜明珠鑲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徵江河大海的水銀湖,具有山水九州的地理形勢。還有用人魚膏做成的燈燭,欲求長久不息。安葬完畢后,秦二世下令將宮內無子女的宮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後人對司馬遷充滿神奇色彩的記載一直半信半疑,但從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證明司馬氏的記載基本是可信的。在它東面還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大型兵馬陶俑坑,內有武士俑約七千個、駟馬戰車一百多輛、戰馬一百餘匹,以及數千件各式兵器,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迹”。
防禦及交通工程
長城原是戰國時期燕、趙、秦諸國加強邊防的產物。當時,居於中國北部大沙漠的匈奴時時南侵,為了對付這種侵擾,北方各國便各自築城防禦。秦時始皇帝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伐匈奴,又將原來燕、趙、秦三國所建的城牆連接起來,加以補築和修整。補築的部分超過原來三國長城的總和,長城“起臨洮(今甘肅岷縣),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是古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秦代建設還包括修馳道、築溝渠。秦時的馳道東起山東半島,西至甘肅臨洮,北抵遼東,南達湖北一帶,主要線路寬達五十步,道旁植樹,工程十分浩大,是古代築路史上的傑出成就,加上其他水陸通道,形成了全國規模的交通網;疏浚鴻溝(河南汴河)作為水路樞紐,通濟、汝、淮、泗諸水。又於公元前214年,令史祿監修長達六十多里的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
暴虐的秦王朝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漢高祖劉邦所創立的漢朝。經過西漢初年的休養生息,華夏大地又重現了往日的安寧與歡笑——中國自此進入了一個相對長的繁榮時期。兩漢時期可謂中國建築青年時期,建築事業極為活躍,史籍中關於建築之記載頗豐,建築組合和結構處理上日臻完善,並直接影響了中國兩千年來民族建築的發展。然而由於年代久遠,至今沒有發現一座漢代木構建築。但這時期建築形象的資料卻非常豐富,漢代屋墓的外廊或是廟堂、外門、墓內龐大的石往、斗拱、都是對木構建築局部的真實模擬,寺廟和陵墓前的石闕都是忠實於木構建築外形雕刻的,它們表示出木結構的一些構造細節。但這些“准實例”唯一的不足之處是無法顯示室內或內部構造。但大量的漢代畫像磚畫像石和明器,對真實建築的形象、室內布置、以及建築組群布局等方面都作出形象具體的補充。根據這些,人們對漢代建築的認識才充實豐富起來。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西安龍首塬北坡的渭河南岸漢城鄉一帶,距今西安城西北約5公里。其作為都城的歷史近350年,漢長安城遺址實際使用年代近800年,是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都城,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公元前202年,高祖劉邦在秦興樂宮的基礎上營建長樂宮,揭開了長安城建設的序幕。公元前199年,丞相蕭何提出“非壯麗無以重威”,營建未央宮,立東鬧、北鬧、前殿、武庫太倉惠帝三年、五年築長安城牆,六年建西市。武帝元朔五年,在城南安門外建太學。元鼎二年修柏梁台。太初元年,在城西上林苑修建章宮,其東修鳳闕,高20餘丈;其北開鑿太液地,中有蓬萊、方丈流洲壺梁,並建神明台、井於樓,高50餘丈。太初四年又在長樂宮北建明光宮。至此,西漢長安城規模初定。平帝元始四年,在長安城南修建明堂、辟雍,從而結束了西漢王朝對其都城的營建。王莽篡位後下令拆除漢上林苑中建章、承光、包陽、大台、儲元官等10餘處建築,將所得材料在城南營建新朝九廟,耗資數百萬,卒徒死亡近萬人。光武帝滅莽后東漢建立,劉秀祭把高廟和西漢11陵,並修長安宮室。
漢長安城三大宮之一的長樂宮位於城東南,周長90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占漢長安城面積的1/6,宮內共有前殿、宣德殿等14座宮殿台閣。未央宮位於城西南,始終是漢代的政治中心,史稱西宮,其周長9公里,面積5平方公里,占城面積1/7,宮內共有40多個宮殿台閣,十分壯麗雄偉。建章宮是一組宮殿群,周圍10餘公里,號稱“千門萬戶”。漢長安城以其宏大的規模、整齊的布局而載入都城發展的史冊,漢代以後,雖還有幾個小王朝建都於此,但長安城永遠失去了盛漢時的光彩。
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以後,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礎上修築擴建起一座更大規模的都城,自此這座城市作為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時期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長達330多年之久,學術界將它概稱為“漢魏洛陽故城”。
漢代木構建築
西漢末葉,台榭建築漸次減少,樓閣建築開始興起。戰國以來,大規模營建台榭宮殿促進了結構技術的發展,有跡象表明己逐漸應用橫架。長時期建造閣道、飛閣,促進了井乾和斗拱構造的發展,在許多石闕雕刻上己看到一種層層疊壘的井干或斗拱結構形式。從許多壁畫、畫像石上描繪的禮儀或宴飲圖中可以看到當時殿堂室內高度較小,不用門窗,只在柱間懸掛帷幔。文獻所記西漢宮殿多以輦道中相屬,而未央宮西跨城作飛閣通建章宮,可見當時宮殿多為台榭形制,故須以閣道相連屬,甚至城內外也以飛閣相往來。
木構樓閣的出現可謂中國木結構建築體系成熟的標誌之一。東漢中後期的墓中,炫耀地主莊園經濟以及依附農民、奴婢的成套模型和畫像磚、陶制樓閣和城堡、車、船模型大量出土,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明器中常有高達三四層的方形閣樓,每層用斗拱承托腰檐,其上置平坐,將樓劃分為數層,此種在屋檐上加欄桿的方法,戰國銅器中已見,漢代運用在木結構上,滿足遮陽、避雨和憑欄眺望的要求。各層欄檐和平坐有節奏地挑出和收進,使外觀穩定又有變化,併產生虛實明暗的對比,創造中國閣樓的特殊風格,南北朝盛極一時的木塔就是以此為基礎。
闕,是我國古代在城門、宮殿、祠廟、陵墓前用以記官爵、功績的建築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兩旁各一,稱“雙闕”;也有在一大闕旁再建一小闕的,稱“子母闕”。古時“缺”字和“闕”字通用,兩闕之間空缺作為道路。闕的用途表示大門,城闕還可以登臨瞭望,因此也有把“闕”稱為“觀”的。
漢畫像磚上的闕門形象
現存的漢闕都為墓闕。高頤闕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城東漢碑村,是我國現存30座漢代石闕中較為完整的一座。它建於東漢,是東漢益州太守高頤及其弟高實的雙墓闕的一部分。東西兩闕相距13.6米,東闕現僅存闕身,西闕即高頤闕保存完好。高頤闕由紅色硬質長石英砂岩石堆砌而成,為有子闕的重檐四阿式仿木結構建築,其中上下檐之間相距十分緊密。闕頂部為瓦當狀,脊正中雕刻一隻展翅欲飛、口含組綬(古代玉佩上系玉用的絲帶)的雄鷹;闕身置於石基之上,表面刻有柱子和額枋,柱上置有兩層斗拱,支撐著檐壁。檐壁上刻著人物車馬、飛禽走獸。高頤闕造型雄偉,輪廓曲折變化,古樸渾厚,雕刻精湛,充分表現了漢代建築的端莊秀美。它經歷1700多年的風雨剝蝕和地震仍巍然屹立,亦反映出漢時精湛的工藝水平。
馮煥闕位於四川渠縣趙家坪,建於東漢,是四川現存諸闕中時代最早者。現僅存左闕主闕。通高4.6米,由台基、闕身、樓部及頂蓋四部分構成,用灰黃砂石五層壘砌,形似樓閣式木建築。闕身正面柱間有隸書銘文兩行:“故尚書侍郎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馮使君神道”。此闕造型典雅,雕刻精鍊。馮煥於公元121年遭陷害入獄,卒后始平反。此闕當建於平反之後。
下面是一個漢代組合形體建築的例子。圖中有二層樓閣一座,樓兩邊子母闕各一。中部的建築為廡殿頂,正脊平直,立柱粗碩,上施一斗三升拱,檐下似乎還有一條斗拱帶。樓的兩層都設有卧欞欄桿,欄桿後有坐有人物,好象正進行著一場宴會。在主建築兩旁的闕上也有層層的斗拱,闕身上還雕刻著動物的圖案。整個建築立面豐富,富於變化,氣氛莊重而熱烈,也許正反映了漢代地主階層奢華的生活場面。
西漢長安南郊明堂復原圖
說道這裡,我門不得不提一提漢代的明堂辟雍。“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築兩種含義的名稱,它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皇家禮制建築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環繞的圓形水溝,環水為雍(意為圓滿無缺),圓形像辟(辟即璧,皇帝專用的玉制禮器),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
西漢元始四年建造的明堂辟雍,位於長安南門外大道東側,符合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明堂方位正南北,有方形圍牆,牆正中辟闕門各3間,牆內四隅各有曲尺形配房1座。圍牆外繞圓形水溝,就是所謂的辟雍。四闕門軸線正中為明堂,建在一個圓形夯土基上面。根據遺址結構和一些間接資料,可以推測出它原是一個十字軸線對稱的3層台榭式建築。上層有5室,呈井字形構圖;中層每面3室,是為明堂(南)、玄堂(北)、青陽(東)、總章(西)四“堂”。八“個”即“四向十二室”;底層是附屬用房。至於明堂“上圓下方”之說,據現有結構,有可能上層中央太室頂上為圓形屋頂,也可能另有所指。中心建築(即明堂)的尺度,如不計算四面敞廊,每面約合28步(每步6尺,每漢尺0.23米),恰與《考工記》所記“夏后氏世!CA搖奔創呵鎿焦?鋇睦硐敕槳趕嗤??
院落組群
漢代建築組群多為廊院試布局,常以門、迴廊襯托最後主體建築的莊嚴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縱橫參差的屋頂,以及門窗上的雨塔,襯托中央主要部份,使整個組群呈現有主有從,富於變化的輪廓。
漢代陵墓
漢陵基本上和秦陵差不多,也是人工築起的巨大四稜錐形墳丘(上方)。墳丘上建寢殿供祭祀,周以城垣,駐兵,設苑囿,遷富豪成陵邑,多半死前築陵,厚葬,並以陶俑殉。東漢時廢陵邑,但墳前立碑、神道、墓闕、墓表、使紀念性增強。墓結構技術亦大有進步,防水防霧,且出現空心磚墓,磚穹窿,取代了木槨墓。墓的平面布局受住宅建築影響而漸趨複雜。
秦漢建築技藝
漢代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個高峰。此時高台建築減少,多屋樓閣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法、禮制等制度密切結合,足以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要——中國建築體系已大致形成。木構架建築
此時的建築已具有廡殿、歇山、懸山和攢尖4種屋頂形式。廡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頂正脊中央常飾有鳳凰。由以上這些,便形成了漢代建築古樸簡潔,但又不乏朝氣的形象。漢代歇山頂不多見,從廣東出土的一件明器(左圖)中可見當時的歇山形狀是由中央懸山頂和四周單庇頂組合而成的,並且檐口微微起翹,可能是當時南方的建築風格。
通過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當時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台梁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斗架,斗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檐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梁、穿斗、井干3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
斗拱在漢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它的種類十分之多,可謂達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在各種闕,墓葬及畫像磚中我們都可以見到它的形象。此時的斗拱雖已能做的比較複雜,但沒有往前出跳的,且各地做法很不統一,有的結構也不盡合理,在相當的程度上是工匠們個人的摸索。後世中成熟的斗拱,便是經過了實踐的檢驗,從這些斗拱中脫穎而出的。
漢代的欄桿有卧欞欄桿,斗子蜀柱欄桿,柱礎的礎質難辨,式樣簡單;台基用磚或磚石混和的方法砌成;門為版門、還有石木門;窗的紋樣有直欞窗、斜格窗和鎖紋窗,還有天窗;天花有覆斗形天花和斗四天花;柱有圓柱、八角柱、方柱和等,有的柱身表面刻竹紋或凹凸槽。方柱柱身肥而短,有收分,上置櫨斗;方形雙柱指房屋轉角常每面用方柱一個,各承受一方面的梁架,這種做法後代逐漸減少。
玄武磚的發明是建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至遲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磚,秦始皇陵東側的俑坑中有磚牆,磚質堅硬。漢代建築已廣泛使用磚,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磚石拱券結構日益發達,用於墓室、下水道,除並列縱聯的磚砌筒殼外,還有穹窿頂和雙曲扁殼。秦咸陽秦宮殿遺址發現有大量瓦當、花磚、石雕和青銅構件。但在秦的建築遺址內使用石構件均不多,加工精度也不高,說明青銅工具加工石材不易。晚到西漢前中期,磚石拱殼才出現,初步具備造磚石房屋的技術條件,但這時木構建築技術已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