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調二簧

一種戲劇劇種

漢調二簧(又稱陝二簧、山二簧),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溪縣傳統地方戲劇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漢調二簧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聲腔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別,又稱“土二簧”。漢調二簧在發展中曾形成安康、漢中、商雒、關中等流派,名角層出不窮。其腳色共分末、凈、生、旦、丑、外、小、貼、夫、雜十個行當,表演講究細膩精到,唱腔真假嗓並用,悠揚婉轉。

2006年5月20日,由陝西省安康市和湖北省竹溪縣聯合申報的漢調二簧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31。

創作背景


圖
漢調二簧最初的發祥地為紫陽蒿坪河一帶。最早的班社活動可以追溯到乾隆二年(1737)。1958年,據老藝人馮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東門寺的樂樓(戲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勝班在此破台”的題壁。生於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藝人楊履泰楊家家譜),曾於乾隆末期至嘉慶年間領泰豐班在蒿坪河一帶演出,享名一時。嘉慶至道光年間,楊履泰與其子楊金年繼續領班演唱,並於西鄉沙河壩、屈家河,首次創辦了漢調二簧科班,收徒六十餘人,為二簧培養出“鴻”、“來”兩輩藝人。“來”字輩最傑出的藝人為查來松和屈來壽,“鴻”字輩最傑出的藝人為賀鴻生。兩輩藝人分散於安康、漢中、商洛、關中及四川等地領班演出,並不斷在各地舉辦科班,教授學徒,遂使漢調二簧在各地得以傳播和發展。在其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言、民歌、地方戲曲的影響,相繼形成了漢中、安康、關中、商鎮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現了班社林立,藝人輩出的興盛局面。
漢調二簧興起於長江中下游,“本於弋腔”,系由安徽傳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經湖北藝人加工發展而成。西皮是由傳入鄂西北襄陽一帶的山陝梆子演變而來。清朝中葉一些文獻對此曾有記載。如乾隆五十年(1785)吳太初所著《燕蘭小譜》中記有:名伶時瑤卿“愛歌楚調一番新”。楚伶王湘雲擅長《賣餑餑》,唱荊江秧歌、沙湖綿(沔)陽小曲。清范鍇在其《漢口叢談》中也曾記載:漢口楚調著名演員李翠官、李榮慶部,擅長《貴妃醉酒》、《潘尼追舟》、《玉堂春》。
西皮、二簧合流並用,乃經過長期逐漸融合過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刊印的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中對這一融合曾有記載:“曲中反調最凄涼,急是西皮緩二黃,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須圓亮氣須長。”“漢口向有十餘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寫的是葉調元於道光十三年重遊漢口時的見聞。書中還記述了前輩演員與當時演員在藝術上的繼承關係,說“小金當日姓名香,喉似笙簫舌似簧。二十年來誰嗣響,風流不墜是胡郎。”從他的記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慶末年,在漢口就有十餘個唱漢調的戲班,他們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調,又有反調,已經是一個聲腔完備的劇種。故漢調與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時間,應為嘉慶年間。
清嘉慶、道光年間已有湖北漢調藝人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韻湖廣音演唱皮簧,出現了“班曰徽班、調曰漢調”的局面。根據在湖北發現的漢調藝人米應先餘三勝等人的家譜等史料,證明當時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漢調藝人為骨幹。米應先(1780-1832)就曾以演《戰長沙》中關羽而名譽京師。餘三勝(1802-1866),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當時享譽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當時亦以漢調演員為台柱,以漢調皮黃為主要唱腔而蜚聲梨園。
清嘉慶、道光年間,湖北各城鎮經濟繁榮,商旅雲集,會館廟宇林立,戲樓遍布,漢調戲班、科班亦隨之興起,為漢調的興盛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咸豐以後,受戰亂影響,漢調二簧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緒年間漢口被闢為商埠后,漢調各路名演員、名教師又重新聚集於此,並舉辦了天(老天字科)、雙、喜三屆科班,培養出一批後來享譽劇壇的漢調著名演員,這時期,漢劇又迎來了一個新的興盛時期,漢劇藝人數量大為增加。余洪元傅心一、陳國新等此時曾組織漢劇公會,登記會員最多時曾達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動班社的藝人尚未包括在內。清末至民國曾流行到隴東、川北、雲南、鄂西豫西等地。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頗為興盛。此外,他吸收了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揉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並用方言演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唱腔以西皮、二簧為主。西皮出自西秦腔演變的襄陽腔,俗稱漢調;二簧由安徽經湖北溯漢水而上,與西皮合稱“漢調二簧”。辛亥革命后,更名為漢劇。到大革命時期,漢劇又突破陳規,吸收女藝人參加演出,並舉辦訓幼女學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養出以新化釵(即陳伯華)為代表的一批優秀女演員。這一時期,漢劇在武漢再次出現了繁榮景象。漢劇藝人廣泛與各劇種,特別是向京劇學習交流,使漢劇表演藝術得到了改進和發展。
抗日戰爭爆發后,漢劇二簧藝人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在郭沫若田漢洪深等人的領導下,組織了十個漢劇流動宣傳隊,由傅心一、吳天保周天棟等率領,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後方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才再一次獲得蓬勃發展的機遇。
新中國成立后,安康、漢中仍稱“漢劇”,商洛、關中仍稱“二簧”。漢調二簧盛行於安康、漢中、商洛及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新中國成立至今,安康各類漢調二簧劇團先後上演了近500部傳統劇目,但這遠遠滿足不了觀眾的需要,因此,他們不斷移植、整理、改編歷史劇,創作新編歷史劇及現代戲,豐富上演劇目。如經漢調二簧移植上演的劇目就有《北京四十天》、《屈原》等80餘部,創作新編古代劇如《打龍棚》、《梁紅玉》、《板橋軼事》、《趙成賣身》及現代戲《梅刀新傳》、《紅珍珠》、《馬大怪傳奇》、《枇杷村裡鎮長哥》等50餘部。這些新劇目的上演,首先在思想內容上與新時代合拍,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從而引起了觀眾的興趣,培養了一批新觀眾,使這些古老的地方劇種有了新的活力。特別是1981年由陝西省文化廳在安康舉辦的“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真可謂是漢劇的盛會,陝南地區有十餘個專業劇團參加演出,湖北著名漢劇表演藝術家陳伯華等也專門前來參加交流展演,讓安康的觀眾看到了漢調二簧空前繁榮的局面。

作品鑒賞


角色行當
漢調二簧在發展中曾形成安康、漢中、商雒、關中等流派,名角層出不窮。其腳色共分末、凈、生、旦、丑、外、小、貼、老、雜十個行當,表演講究細膩精到,唱腔真假嗓並用,悠揚婉轉。生、老旦一般用真聲演唱,旦用假聲演唱,凈則使用虎音。其唱腔以西皮、二簧為主,西皮用於表現愉快、爽朗的情緒和場面,二簧用於表現悲哀、肅穆的情緒和場面,演唱中根據劇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
唱腔
漢調二簧唱腔分二簧調和西皮調兩種,俗稱二簧為“上把”,曲調唱法上講究板起板落,用“頂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慢三眼】等十二種。西皮調稱“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過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一字】等十種。二簧的反調稱反二簧(陽板),西皮反調稱反西皮。另外,還有高撥子、四平調徽調崑腔、板兒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雜腔雜調。如《牧虎關》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調演唱;《大賜福》、《過二關》等全用崑曲演唱;《下河東》用吹腔(嗩吶調)演唱;《釘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調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調的過門重複一遍叫做“雙環環”,是洛鎮二簧的一大特色。整個曲調委婉不足,質樸有餘,故有“硬腔”之說。二簧戲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調到底的,也有兩種曲調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後半句唱西皮。如《二進宮》“跪臣”一節,徐彥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嚇壞了定國王”,楊博接“兵部侍郎”,就變成了西皮【流水板】。這種變調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漢調二簧聲腔的特點之一。
伴奏樂器
伴奏樂隊的文場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嗩吶、笛子、喇叭等樂器,武場則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鑼、鐃鈸等。漢調二簧的臉譜樣式眾多,比京劇和秦腔更為考究,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個。
板式
陝西大劇
唱腔音樂中有西皮類九種板式,如【導板】【慢一字】【一字】【二流】【三流】【浪里鑽】【撩子】【滾白】【灑頭】;二簧類板式有【導板】【回龍】【慢一字】【一字】【扣扣板】【平板】【浪里鑽】【撩子】八種。各種板式的起板、轉板、落板都有一定規律;唱腔也兼用一些崑曲,吹腔和民間小調。
代表劇目
漢調二簧傳統劇目豐富,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種,已挖掘整理出本戲420個,摺子戲517個。這些劇目的題材多取自《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及其他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戰蚩尤》《嘗百草》《簧天盪》《清風亭》《二度梅》《打龍棚》《梁紅玉》等。

流行地區


陝西大劇
陝西大劇
漢調二簧又稱陝二黃、山二黃,是陝西第二大劇種,流行於陝西的安康、漢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肅、湖北的部分地區。它源自陝南漢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葉受秦腔影響,並吸收崑曲、吹腔、高撥子等曲調,糅合當地方言,形成了獨立的傳統聲腔戲曲劇種,原來用雙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稱"二簧"。為與"京二簧"區別,又稱"土二簧"。漢調二簧傳統劇目豐富,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種,已挖掘整理出本戲420個,摺子戲517個。這些劇目的題材多取自《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封神演義》及其他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其中的代表性劇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戰蚩尤》、《嘗百草》、《黃天盪》、《清風亭》、《二度梅》、《打龍棚》、《梁紅玉》等。

主要流派


安康派

新中國成立后安康派實力最為雄厚,成為陝西漢調二簧大本營。吸納關中、商洛、漢中及湖北交鄰地區的藝人,集各家之所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表演細膩娓婉與粗獷大氣並存;道白以中州韻、陝西話(安康話)為主,並以紫陽官話加工上韻運用於現代戲演出;音樂唱腔吸收地方民歌小調,更具鄉土氣息;與其它流派相比,易於表現現代生活。漢調二簧
早在清代康熙、乾隆之交(1730年前後),安康已有二簧戲班演出活動。從城內廟台、樂樓記載清道光初年以來,有仁豐班、裕泰班、鼎泰班、廣泰班、喜泰班、貴泰班、興漢社等,多數來自漢中,少量來自西安。有的班社經安康去往湖北竹溪、房縣一帶。此後的清咸豐十年(1860),范仁保自湖北房縣大覺寺率瑞仁班達到安康。因安康原有唱調屬漢中路子,而瑞仁班唱調帶有鄂西北方音,人們備感新穎,一時隨習者甚多。范氏立足安康,開辦科班,培養了瑞、彩、方、盛科班。形成安康此前除楊金年系統十六字科班之外又一支新生力量。安康派基礎是由楊、范兩大支派混合而成。
新中國成立以後,陝西省及安康地方黨政領導對漢調二簧劇種的搶救、發掘、繼承和發展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如將安康漢劇團收為省屬國營劇團(由安康專署代管)和擬編製為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第四團、計劃成立省漢調二簧劇院,以及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確定在安康舉辦等等。省文化局特別設立安康戲曲發掘組,抄錄漢調二簧傳統劇目,彩繪臉譜,記錄整理源流沿革、藝人傳略、班社活動等大量文字和曲譜資料,為劇種的研究與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安康十縣皆建有專業演出團體,城鄉業餘活動十分活躍。譽稱“漢調二簧之鄉”。改編和新編劇目《打龍棚》、《簧天盪》、《清風亭》、《馬大怪傳奇》、《板橋軼事》等在外界具有一定影響。

漢中派

清代乾隆初期,紫陽縣蒿坪河富戶楊氏在漢中的商號即邀請西安乾勝班經漢中往紫陽演出。嘉慶、道光年間,被譽為漢江派二簧“傳帶祖師”的著名紫陽藝人楊金年,在西鄉縣沙河坎首開科班,培養出鴻字、來字兩科。出科弟子查來松在四川一帶影響很大,在川中被稱為陝班查師爺,譽為“戲狀元”;鴻字派的賀鴻生,赴河南,特別在鄂西北竹房及兩鄖一帶授藝,弟子眾多,影響頗大。查來松及其後傳弟子又陸續開辦科班,至新中國成立前,共有永、清、長、福、吉、壽、元、雙、天、九、協、安、榮、旭、玉、勝等十六字派數百名藝人。其中主要是漢中人和安康人,也有少數湖北、四川、河南和甘肅人。楊金年系統培養藝人輩派如此之多,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涉及地域如此之寬廣,在中國戲曲史上絕無僅有。許多藝人被譽稱為“活孔明”、“活魏延”、“賽太太”、“金蝴蝶”、“海里蹦”等等,在陝、川、鄂、豫一帶影響很大。
早年漢中“四門四關,皆唱二簧”,所屬各縣大都盛行這一劇種。新中國成立后,漢中市鎮巴縣建有專業漢調二簧劇團,南鄭城固西鄉業餘演唱活躍。1981年漢中派組團參加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演出《包公誤》一劇獲得好評。著名旦行演員毋玉梅當選陝西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此後很少再有專業性演出。
因地處川鄰,又經常組班進川演出,故漢中派的道白、唱腔多帶川味,顯幽雅纏綿。

商洛派

漢調二簧流傳商縣洛南丹鳳山陽鎮安柞水商南等縣,又稱作“洛鎮派”。清乾隆二十年即有班社活動。咸豐、同治年間科班戲班較多。名蓋陝西的生角趙安子,鎮安人,譽稱“活孔明”,光緒年間應召進京入內宮為慈禧太后演出,獲賜金牌一面。名旦孝乾兒,山陽人,在西安及河南、湖北一帶名氣很高,民國初年曾任教西安鳴盛學社。自清末至1945年前後,商洛各縣有雙盛班、善慶社、廣易班、五福班大同社、抗建劇團等科班或戲班,藝人張廣勤、呂慶華、張慶鴻陳忠洪、簧亮子、武振發、王同緒、陳勝志、趙建中等在當地頗有聲望。這些科班和演出班多數為商洛人,也有關中人及鄂西北與河南人。新中國成立后,商洛有山陽、鎮安、柞水專業二簧劇團。1981年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山陽劇團演出《穆桂英掛帥》獲得獎勵,該團著名演員武新艾當選省漢劇藝術學會副會長。商洛已無演唱漢調二簧的專業團體,山陽、鎮安、柞水一帶尚有民間演唱活動。
商洛派以武戲見長,唱腔、表演與關中派相近。由於地緣關係,商洛派不僅北出秦嶺入關中演出,且多活動於鄂西北和豫西一帶,被當地人稱作陝班子、靠山簧、山二簧或陝二簧。鄂豫一帶流行的二簧戲也多為商洛派所傳。如今湖北省竹溪縣山二簧劇團,早年即與商洛派特奌相通,流行傳統劇目基本一致和唱腔上講究“雙環環”等等。

關中派

明末至民國初年為其發展流傳的鼎盛時期。清乾隆四十年前後,西安一地就有二黃戲班達36個之多。至民國初年仍有相當實力。在西安、涇陽三原長安藍田周至戶縣咸陽鳳翔以及耀州大荔渭河兩岸“人多以眉戶是曲子,非大戲,不甚重視,徽調又不大懂,梆子秦腔又粗糙,一時多好聽看漢調二黃”。其中文人、商紳、旗滿回民和軍政要人喜好尤甚,不僅有專業班、業餘班和自樂社,就連一些女眷也能清唱或掛衣登台。清光緒年涇陽富戶安吳寡婦,一生專門收養二黃藝人,組織修改流散劇本,並將其後園劃地一塊作埋葬藝人之用。辛亥革命爆發后,時任秦隴復漢軍大統領、陝西督軍,新中國成立后曾任陝西省副SZ的張鳳翙將軍,與革命軍師長張雲山在西安創辦二黃鳴盛學社,擁師生300餘人,藝人張鳴順、葉鳴英、山鳴岐、李鳴鶴、劉鳴祥等,享名關中與陝南各地,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鄂西北和山西一帶授藝。1930年前後,藝人王安奎創辦西安慶義社科班,培養一批“子”字派藝人,著名者有劉子俊、邵子福、馮子才、董子傑、李子喜等。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西安小皮院、灑金橋、馬坊門、東關以及涇陽、三原一帶,有多個稱作二黃研究會的業餘組織,張風翙將軍經常參加演唱活動。1950年,由關中派、商洛兩派藝人聯合成立西安大眾劇社,活動約三年解體。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開設漢調二黃班,招員75人,宗關中派學藝。該班六年畢業后全體轉往安康漢劇團。1981年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大會僅藍田縣壩源業餘漢調二黃劇團李永清先生等代表關中派參加后,自此關中二黃已近絕響。
關中派被各路藝人尊為正宗,注重唱工,唱腔、表演較漢江派高昂豪放,激越古樸。

主要分類


漢中二簧

圖
嘉慶至道光年間(1796-1850),楊金年在漢中西鄉開辦科班的出科藝術人,分赴漢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組班演出,並開科授徒。使漢調二簧在漢中各地紮下了根子,出現了職業戲班仁豐班、漢榮班,於道光二十年前後,還去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楊金年、查來松及張清壽(人稱“活靈官”),又接辦了永、青長三科,培訓出的藝人,又分別組建起長勝、青雲、永太等班,並跟班又代培出太、周、萬字輩藝人,壯大了二簧力量,形成了上河調(漢中為漢水上流,當地欲稱上河)二簧。張清壽死後葬於鎮巴縣城東北角,其第子於墳側修建“靈官廟”一座,廟內存有張的塑像,成為後世漢中藝人祭祖之地。光緒年間(1875-1908)漢中、南鄭等地,又先後辦起了大同社、福慶班、雙慶班等漢調二簧班社。光緒三十三年(1907)楊偉堂、蘇巒玉、趙某(山陽縣人)、賀保保(安康人),合夥於南鄭縣秦家壩大安寺開辦了天泰科班,共收學徒七十餘人,為當時漢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後,西鄉縣的九榮兩科班四十餘人被接納入天泰科班,人員多達百餘人以上,曾開往四川演出。宣統二年(1910)於成都首場演出《滿床笏》,轟動一時。至辛亥革命后,李偉堂才率班返回漢中。不久,戲箱交由鄭天滿領管,改天泰科班為興漢社,成為漢中二簧的主力。以後三十年間,馬天慶(領班)與王吉元、王來壽等,跟班帶徒培訓出福、耀、玉、勝等輩學員,流布漢中各縣,並組班演出,遂出現了寧強縣的賀斌班、胡家壩的趙開志班、留壩縣的唐安榮班、德燕班等幾十個戲班,使漢中派二簧開始出現了盛期。抗日戰爭後期,職業班社僅留有蒲正華所領的興漢社,二簧戲頓呈衰弱景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由興漢社和幾個業餘班人員組成漢中市平民劇社,后改為漢中市漢劇團。1967年解散,1979年重新恢復。1981年與漢中市文工團合併,取名漢中市實驗劇團。漢中漢調二簧語音接近四川,唱腔具有音調清新、柔婉的特點。主要盛行於漢中、南鄭、西鄉、城固、鎮巴勉縣等地。

安康二簧

漢調二簧圖
漢調二簧圖
自乾隆(1736-1795),蒿坪河二簧乾勝班、泰豐班出現后,至道光年間(1821-1850),又有漢榮班(漢中派)、仁豐班、宜太班相繼演出。咸豐十年(1860)安康籍藝人范仁寶(渾名范驢子)從湖北房縣大覺寺率領瑞仁班回安康,於城內三義廟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萬壽寺開科授徒,培養出瑞、彩、方、盛四科安康藝人。該班陣容整齊,行當齊全,其唱腔雜有湖北民間曲調,人稱下河調,具有唱腔清新悅耳,表演細膩神奇的風格,習者眾多,使安康漢調二簧得到了長足新悅耳,表演細膩神奇的風格,習者眾多,使安康漢調二簧得到了長足發展。同治年間(1862-1874)出科的方、盛兩科藝術人,先後入關中、四川演出;瑞、彩科藝人長期駐足於安康地區,使安康漢調二簧在唱腔、表演等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清末民案初,安康各地班社日益增多,最有影響的為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廣太班、隆太班、貴太班、仁太班、榮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后因連年災荒,兵匪橫行,班社紛紛解體。民國八年(1919)年安康藝人凌成佑,在城防駐軍北洋第七師的支持下,成立了漢劇同心社,以安康城為大本營,於陝南漢水流域各縣廟會、商會、鄉鎮售票演出,二簧再一次起興。出現的藝人有青衣泰斗陳長庚,凈角陳天靜、知長福,花旦閻保林,丑角范大德梁金玉,生角徐茂才、黃大架,小生孫玉寶、李玉喜及安康二簧第一代女藝人鍾玉鳳、郭玉蓮等。抗日戰爭爆發后,京、滬各地藝人逃至陝南,京劇、越劇曲劇、話劇及秦腔傳入安康,安康二簧又走向了低谷。凌成佑不甘現狀,在同心社開辦科班,培養了一批二簧藝人,使安康二簧再度出現了回升之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安康地方政府將同心社與西關自樂社合併成立安康人民劇院,先後排演了《小二黑結婚》、《窮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劇目,受到觀眾歡迎。1956年安康人民劇院改為安康縣漢劇團。專區各縣也先後成立起縣屬專業漢劇團,從業人員達三百餘人。1959年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漢劇班,為漢劇培養學員七十五名,充實了漢劇新生力量。1981年陝西省文化局於安康舉行了首屆漢劇會演,名流薈萃,各呈異彩,把二簧戲推到一個新的階段。安康漢調二簧擅演文戲,唱腔秀麗、委婉,主要流行安康、旬陽、紫陽、平利白河漢陰石泉等地。

關中二簧

漢調二簧圖
漢調二簧圖
流行於西安、三原、涇陽、鳳翔、長安、藍田、周至、戶縣、咸陽、耀縣等地。注重唱工,劇本水詞少,正、悲劇多,曲牌、打擊樂多帶秦腔風味。最得文人、商紳、旗、滿、回民和軍政要人的喜好。嘉慶末年,漢中來字輩出科學生賀鴻生,領班往關中寶雞、虢鎮、周至、戶縣、涇陽、三原、富平及西安南關等地演出。受其影響,涇陽、長安、周至等地,亦先後組織起二簧班社。光緒年間(1875-1908),出現了三原的清義班,涇陽吳寡婦班,並開始有坤伶清唱或掛衣登台。吳寡婦班搜羅藝人,延聘文人修改劇本,聲譽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該班曾應詔承奉獻演,得到慈禧贈匾嘉獎。辛亥革命后,陝西督都張翔初,革命軍師長張雲山,支持在西安創辦了二簧鳴盛學社,先後培養學員二百餘人,成為關中地區二簧的最大科班。教師有趙安子、吳李乾等。出科的演員有山鳴歧、劉鳴祥、張鳴峰、雷鳴震等,成為關中二簧的中堅力量,曾受聘於四川、甘肅、河南等地傳藝和演出。關中二簧演出的主要劇目有《火輪牌》、《汜水關》、《破桃山》、《出五關》、《過巴州》、《鎖陽城》、《四平山》等。1925年駐軍賈興運組織的二簧班,演出一時而解體。1931年,藝人王安奎創辦志義科班,培養出演員劉志俊、劉志勝、馮志才、邵志福、董志傑等,同時還出現有慶義社和中興社,因難以立足西安而多巡迴於外縣演出。1949年初,原“鳴盛學社”、“慶義社”等漢調二簧班社合併為“大眾劇社”,活動三年散班。自此,關中地區再無專業二簧劇團,僅西安、藍田、戶縣尚有二簧研究會,經常組織一些業餘演唱活動。

洛鎮二簧

盛行於鎮安、山陽、商縣、洛南等地。向以武戲見長,演《八蜡廟》、《紅桃山》等劇,使用真槍真刀。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出科於漢中西鄉沙河坎楊金年科班的名藝人賀鴻生,曾從湖北、關中往返於商洛地區傳播二簧,培養出趙安子、吳寶卿、演技超群,頗受觀眾歡迎。光緒二十四年(1898),清廷還詔趙、吳進宮演唱。姚政班先後舉辦科班,培養出“廣”、“慶”兩科藝人五十餘名,壯大了洛鎮二簧的演出隊伍。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二簧戲繼續發展,出現的班社有柞水縣北河代大爺班,商縣城內孔海山的商山昇平社,商縣北區的屈映南班,鎮安縣城姚再勝的五福班,雲蓋寺的安樂社和柞水石鎮、商縣黑龍口、韓峪川、楊斜、東鄉等地的二簧班,共十餘個。藝人有代大爺班的劉五燕(紅生武旦)、張志富(二凈)、朱長福(外)、龔金娃(末)等,五福班的尹榮山(凈)、董興平(旦)、金雙慶(生)、雷鳴震(生)等,安樂社的羅福娃、陳大炮、劉子勝(生)、張長生(丑)、高志海(旦)等,商縣、山陽、柞水縣各班的李保林、王廣翠、陳剛娃、黃亮子、呂慶華、張慶鴻等。演出的劇目主要有《斬黃袍》、《天水關》《端午門》、《受禪台》、《天才吃饃》、《南北會》、《洪羊洞》、《白門樓》、《清河橋》、《大開榜》、《元宵謎》、《梵王宮》、《漁舟配》、《鼓滾劉封》、《雙投唐》、《草橋關》、《月明樓》、《望兒樓》等。抗日戰爭期間,洛鎮漢調二簧呈現蕭條之勢,不少班社解體。至抗日戰爭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劇團、鎮安三勝班等還在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劇團為基礎建立了商洛新生劇團,1956年秋,鎮安縣以三勝班為基礎組建了群眾劇團。1957年後又相繼組建成立了山陽縣和鎮安縣兩個縣級專業漢劇團,經常於本縣及商縣、洛南、丹鳳等地巡迴演出。並招收學員,培養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員。
此外漢調二簧唱腔分二簧調和西皮調兩種,俗稱二簧為“上把”,曲調唱法上講究板起板落,用“頂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慢三眼〕等十二種。西皮調稱“下把”,唱法上眼起板落,用“過牙子”開口。板式有〔導板〕、〔一字〕等十種。二簧的反調稱反二簧(陽板),西皮反調稱反西皮。另外,還有高撥子、四平調、徽調、崑腔、板兒腔、吹腔、高腔、看山腔等雜腔雜調。如《牧虎關》高旺,《三搜府》施公皆用徽調演唱;《大賜福》、《過二關》等全用崑曲演唱;《下河東》用吹腔(嗩吶調)演唱;《釘缸》用七句半演唱;《小放牛》用小調演唱等。把西皮〔一字〕和〔二六〕唱調的過門重複一遍叫做“雙環環”,是洛鎮二簧的一大特色。整個曲調委婉不足,質樸有餘,故有“硬腔”之說。二簧戲中,有二簧或西皮一調到底的,也有兩種曲調交替使用的。有的上句唱二簧,下句接西皮;或前半句唱二簧,後半句唱西皮。如《二進宮》“跪臣”一節,徐彥昭前半句用二簧〔原板〕唱“嚇壞了定國王”,楊博接“兵部侍郎”,就變成了西皮〔流水板〕。這種變調改板的“倒把”方式,是漢調二簧聲腔的特點之一。

歷史傳承

傳承價值
經研究認定,漢調二簧形成較早,各地其他皮簧聲腔劇種都與之存在淵源關係,它對川劇徽劇、京劇等的形成和發展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
傳承現狀
如今,漢調二簧觀眾銳減,經濟上出現困難,不斷走向衰落,專業劇團紛紛解散,僅剩下安康漢濱區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而且這個惟一的劇團也正瀕臨解散的危機。在此情勢下,有必要大聲呼籲,應該儘快對這一古老劇種進行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龔尚武,男,漢族,1937年生,陝西漢陰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調二簧代表性傳承人。
王發芸,女,漢族,1941年生,陝西安康人,國家二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漢調二簧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56年,陝西省文化局及陝西省劇目工作室在安康設立專區戲曲發掘組,全面組織二黃老藝人們口述傳代輩份、班社來往和源流沿革;以及迄今對古戲樓遺存至今的班社壁題留字。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康市群眾藝術館、竹溪縣山二黃劇種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獲得“漢調二簧”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傳承發展


近年來,漢調二簧觀眾銳減,經濟上出現困難,不斷走向衰落,專業劇團紛紛解散,目前僅剩下安康漢濱區一個劇團還在維持演出,而且這個惟一的劇團也正瀕臨解散的危機。在此情勢下,有必要大聲呼籲,應該儘快對這一古老劇種進行搶救和保護。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電視等現代媒體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觀念與文化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致使地方戲曲的演出市場日益縮小,有些戲曲種類甚至銷聲匿跡,漢調二簧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原先陝南地區的十餘個漢調二簧專業團體也相繼解體,如今僅剩下安康漢劇團一家專業演出團體,艱難地保留著奄奄一息的漢調二簧劇種。
安康漢劇團因為有各級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所以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堅守著這塊陣地,為搶救和保留漢調二簧這個古老的地方劇種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但人員老化,市場不景氣,創作、編導、音樂等各類專業骨幹力量後繼無人等一系列問題的困擾仍然很嚴重,這無疑給漢調二簧的保護和發展工作帶來了許多困難。
面對這種現狀,我認為,作為從業者,應該抓住大好機遇,鼓舞信心,腳踏實地地做好以下工作:
重視傳承保留精華
從目前情況看,在安康地區僅有一個專業漢劇演出團體,將漢劇的生存發展完全維繫於一身,當務之急,必須儘快做好漢調二簧的傳承工作。
對於老藝人,應抓緊漢調二簧的資料搜集整理工作,通過錄像、錄音、文字記錄等方式,將他們所掌握的寶貴藝術遺產原原本本地紀錄下來,以求儘可能完整地把珍貴的戲劇藝術資料保留下來。
此外,經過了5年的學習,50名學員從學校畢業,進入安康漢劇團試用,這是十分有利的條件,應該按他們各自的分工,來確定相應的老師,做好傳幫帶;定目標,定任務,真正落到實處;定期考核檢查,使這批學員儘快成為有用之才。
漢調二簧的藝術遺產,只有先努力傳承下來,才能在此基礎上汲取其精華,在保留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漢調二簧傳統深厚,程式規範,形式完美,特色鮮明,技藝精湛,行當多樣,流派紛呈,這些都是在表現古代生活和古代人物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而形成的,是極其寶貴的財富。但是在它成為一個個比較完整的劇種之後,仍然需要根據觀眾的變化,以及觀眾的欣賞習慣,不斷對自身進行改造,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住旺盛的生命力。
此外,還要不斷推出新劇目,使其在思想內容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在音樂、導演、舞台美術等方面,也應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其既保留傳統戲曲藝術的珍貴遺產,又能體現出新的時代氣息,以適應當代觀眾的文化需求。如果我們不主動地使地方戲曲在現代社會文化生活中發揮其審美作用,那麼,這些劇種最終會被觀眾所遺棄,昔日的輝煌只能是永存於史冊之中了。
加強實踐培養新人
作為一個被列為重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獨特劇團,應該把保護和發展作為重點任務,堅持不懈地探索漢調二簧適應現代社會的路徑;勇於實踐,使漢調二簧這一具有深厚根基的地方劇種不斷延續和發展。
對於漢調二簧的保護,培養藝術新人也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新人只有在反覆地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才能逐步提高,才能領悟傳統藝術的真諦,應該抓好傳統優秀唱段表演、傳統優秀劇目表演、新劇目的排練等環節,舉辦各類演出活動,給年輕人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在藝術實踐中鍛煉成長。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公布,也給漢調二簧的保護和發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只要我們抓住機遇,扎紮實實地做好我們的工作,漢調二簧這個古老的地方劇種,一定會綻開新的花朵。

作品影響


重要演出

1981年,陝西省文化廳在安康舉辦“陝西省首屆漢劇會演”,陝南地區有十餘個專業劇團參加演出,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2015年10月16日晚,為喜迎“第十一屆中國文化藝術節”倒計時一周年,由寧陝縣文廣局主辦、廣貨街鎮沙溝漢劇自樂班社承辦的漢調二黃專場演出在寧陝縣電影院精彩上演。

榮譽表彰

2012年,平利縣選送的漢調二黃戲《八仙游八仙》在首屆漢調二黃自樂班社擂台賽中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