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點穴手
武功
葵花點穴手,是古裝武俠電視劇《武林外傳》和《龍門鏢局》里的武功,是“盜聖”白玉湯(白展堂)的成名絕技,此功曾打敗江湖上眾多高手。從古至今,點穴一直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尤其是武俠小說、電影、電視更將其說的玄乎神妙,使得許多朋友,特別是青少年武術愛好者既嚮往又模糊。
葵花派弟子必習武功。此武功乃是35回中的老畫師所創,江湖絕大數門派絕學都是其所創。公孫烏龍和白三娘等葵花派高手已大成並達到”隔空點穴“之境界。白展堂在《龍門鏢局》中點穴手也大勝從前,點穴手已練至爐火純青,莫小貝和錢掌柜只學到皮毛。點穴后全身或部分軀幹無法動彈;出現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癥狀;內臟出現刺痛;止血;止痛;迴光返照;治療中風;點膻中上身酸麻,點環跳下身酸麻,然後用內力一催,管叫他奇癢難忍痛不欲生。
指如疾風,勢如閃電。習練此功務必同時練習葵花解穴手!
葵花點穴手(格鬥式動作)
何謂點穴?點穴是根據經絡臟腑的生理病理變化在人體相關穴位上可產生一定的反映的原理,在技擊中用拳、指、肘、膝等骨梢之強固點來擊打人體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產生麻木、酸軟或疼痛難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體傷亡,從而制服對方的一種武術技擊術。在搏擊中,點擊人體上某些主要穴位可產生麻、啞、暈、死、咳、笑等效果,有些穴位雖輕打亦承受不起,重則死亡,稱為死穴。人體穴位中包括經外奇穴在內有致命穴70個。有致命穴歌為證,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陽,氣口血海四柔堂,耳後受均不治,傷胎魚際即時亡,前後二心並外腎,崐魚晴目空甚張忙,肋稍播手艱於治,腎俞丹田最難當,夾背斷時休下藥,正腰一笑立身亡,傷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鄉,出氯不收無藥石,翻肚吐糞見閻王,[思頁]門髓出陰陽混,君則何覓妙方。”
點穴又稱打穴。打穴有七種:斫、戳、拍、擒、拿、撞、閉。用掌邊側打者為斫;用手指直打為戳;用掌根按打者為拍;用五指抓取者為擒;用二指掐取者為拿;用膝、肘打者為拍;用於指抓取者為撞;用手指扣扣者為閉。點穴法中以指點啄為最常見,又有一指點、二指點,撮指點等等。
人體的經脈氣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時辰來進行開合變化的。所以在一定時辰里,點打某一氣血流行開合的穴位,使其氣血流行中斷,凝聚,則會使人產生失其知覺之效。這就是武術點穴中的“按時取穴”的原理。如點穴24閉穴時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頭,遇時取穴定傷損。子時人中丑天庭,寅時鼻樑卯牙腮,辰時雙陰已將台,午時脈腕未七坎,申時丹田酉血海,戌時下陰亥湧泉;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頭已手熱,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頭亥股隙”。
練手指的抓、扣、拿勁的。開始兩腳並擾,兩手平伸如鳥翼,然後意存丹田,氣運穿手指。初練時往往感到兩肩酸軟不能舉。通常只練五分鐘為宜。練到一個小時時,勁達指稍,即為功。
葵花點穴手
練手指點按勁的。開始兩腳分開,身體俯卧,兩手五指分開撐地,腰不可屈,然後兩臂帶全身迴環伸展。初練時,用五指撐地,隨功力增深,逐漸用四指、三指、直至單指撐地,此功乃告成。
練手指力和內勁的。開始兩腳站立,面對壁約一米遠,然後身體前傾,再用兩手指分開觸牆,呼氣入丹田,呼氣時,兩手用力下按,靜身,直到練至臂、腕、指較吃力時,可作休息。練至一個月後,可見功效。
練拇、食中之指的指頭勁力的,首先備直徑約10-15毫米的麻繩一根,越長越好。先用雙手將麻繩打成一個個的繩結,然後用拇、食、中三指逐一解開。這樣解了再結,結了再解。隨次數的增加,批力也練得越強。
練指上直勁。先備桶一個,盛滿綠豆(或穀子、石砂、鐵砂)然後馬步站立於桶前,用丹田氣運至手指,發力插入桶內,再抽回手掌。如此反覆練習,三年成功后,十指利如抓。為防練時手中毒,練后須用藥手洗一次。藥方為:川烏、草烏、南星、蛇床、半夏、百部各一錢,花椒、良毒、透骨、藜蘆、龍骨、紫花各一兩,青鹽四兩,硫磺一兩,劉寄奴二兩,用醋熬熱水洗。
練手上點打勁的。先備木人一個。面對木人,氣沉丹田,運氣貫注指端,對準木人穴位髮指飛速點打,用力由輕至重,持之以恆,每天須練至一小時以上,方為功夫。
專練指的扣力。先用指握住一小圓木,后猛力扣一頓飯時間,再鬆手休息片刻。持續練習,此功練二年,則大功告成。
點穴者,為擒拿術之冠,技擊法之妙,是少林家傳武技之寶囊也。
點穴者,系以星斗山河之象,沙蟲猿鳥之形,據其部位,仿其動作,而演變為拳法奇技,漸而豐增武林之彩。少林僧兵盛達兩千時,武技日益高妙,擊法日漸出奇。為了門戶,必精其術。得之皮毛者,可借新奇而自掩;得其真傳者,視其珍異而自秘。如此千年余,至日減奇技,漸而失傳。後世武家,門派眾多。昔日僅少林、武當兩派。兩派之史,少林久遠。北齊稠禪師,是少林寺最早的一位武功超群之武僧,為少林拳法的奠基者。武當之祖是張三丰,張氏生於宋代徽宗年間,其武技精奧超群。少林武當,無分軒輊,友合一家,技擊有歧。今人評曰:外家少林,內家武當,外家主剛,內家主柔。實則兩家都剛柔兼備。凡武家皆含陰陽造化之機,具剛柔互濟之道,始足以致實用。否則,縱百鍊之鋼,亦必有折損之時。
點穴法,其理極精,得真技難。善此技者又互相慎秘而不外傳,所以後世能精其法者甚少。習武者,僅能拳技其名,而不知其法,實令人可惜。點穴法為制人之武技,與醫學緊密相關,其理深奧,非精心研練者,難通其術。歷代武僧告誡弟子曰:“練點穴之法,必高武德,立苦恆志,數十年如一日,方能獨得真功。”凡習點穴術者,須深知:人之所以能生存,其理在氣血調和,陰陽平衡,生機勃勃,欣欣向榮,體皆健壯。若氣血失調,則死機潛伏,垂危欲絕。故前輩勸後生要常日習武,頻練體肢,使陰陽平衡,氣血暢通,骨壯筋柔,全身力宏,益壽延年。習點穴法,必先識諸穴所在部位,后辨明其起止循經路線,還須知曉各穴位與臟腑、腦顱、氣血、五行、陰陽之依存、生克、制約之關係,方能沿其道漸而習悉之。無分春夏秋冬,無分生計貧富,無分暢阻順逆,苦恆久之,方能學到真功,練成絕技也。
氣與血,為人生養命之源,循行全身,永無靜止。而經行之道,亦有一定之規,經行之時,亦有一定之序,絲毫不爽,皆有所現。人身十二經三百六十五穴。氣血沿經絡循環一周,氣血必經行一度,其經行則以十二時為準。吾人若悉知比規,施其點穴法,皆能效驗。攻者心破,守者心堅,常勝也。
“習武者尚德不尚力”。力雖足以傷人,而人未必心悅誠服。唯德者,力雖遜於人,而人必帖然,此不易之理也。蓋武技之精者,一出手即可制敵亡命,而對於生命垂危之人,則略施手法,即可使其復甦。若能殺人,而不能生人者,則謂之死手,無可取也。故學武必先學治生人之道。“治傷非難勘穴難,用藥非難辨症難”。蓋治傷者必先認定其所傷之處,究屬何傷,究屬何穴,然後依其症而定其治法,或用手法而治其外表,或用藥物而治其內傷,藥到病除,手到復春也。凡屬少室賢徒弟子,學其武,必先重武德。有技無德者,非少林之徒;偏守武德而無技者,蠢才,無用也。少林寺院武僧和寺外皈依門徒,雖武藝超群,卻永藏於暗處,從不無故傷人,眾人也不知其通武也。切記先師訓:葆尚德朱心,少室真武技,莫傳惡歹人,英名芳千秋,歹徒臭萬年。
一者生人也。偶被歹徒惡技所傷,因氣血停滯不能循環,四肢萎滯不能轉動,或致不動聲思,不省人事,此屬內傷。用點穴法醫治,能使君愈也。二者護身也。君出門在外,若遭暴客歹徒之劫,危及生命,可用點穴法解之、破之,而轉危為安。三者健身也。習點穴之方,雖表功在手,但力源在臟。內外發一點,皆動百節內外,全身動也。靜者積,積之必滯,疾也;動者通,通暢百節必活,健也。
1、習此技術者,以強健體魄為要旨,宜朝夕行事,不可隨意作輳。
2、宜入佛門,悲憐為懷,縱於技術精嫻,只可習以自衛,切戒逞氣血之私,好勇鬥狠,犯者與違反朝規同罪。
3、平日對待師長,宜敬謹將事,勿得有違抗及傲慢之行為。
4、對待後輩,須和順、溫良、誠信,孝雙親,不得恃強凌弱,任意妄為。
二十一穴脾中州,隱白在足大指頭,大都太白公孫盛,商丘三陰交可求,漏谷地機陰陵穴,血海箕門沖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溪。胸鄉周榮大包隨。流注線:此一經起於隱白,終於大包。脈起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后,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胻骨后,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氣,巳時氣血注此。
手少陰心經(左右共十八穴):九穴午時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郄邃,神門少府少沖尋。流注線:此一經起於極泉,終於少沖。脈起心中,出屬心繫,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繫,上俠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繫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后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后廉,抵掌后銳骨之端,入掌內后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多氣少血,午時氣血注此。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共三十八穴):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后溪藪,腕骨陽谷養老繩,支正小海外輔肘,肩貞臑俞接天宗,髎外秉風曲垣首,肩外俞連肩中俞,天窗乃與天容偶,銳骨之端上顴髎,聽宮耳前珠上走。流注線:此一經起於少澤,終於聽宮。脈起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別者,別循頰上,抵鼻,至目內眥也。多血少氣,未時氣血注此。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共一三四穴):足太陽經六十七,睛明目內紅肉藏,攢竹眉沖與曲差,,五處上寸半承光,通天絡卻玉枕昂,天柱后際大筋外,大杼背部第二行,風門肺俞厥陰四,心俞督俞膈俞強,肝膽脾胃俱挨次,三焦腎氣海大腸,關元小腸到膀胱,中膂白環仔細量,自從大杼至白環,各各節外寸半長,上髎次髎中復下,一空二空腰髁當,會陽陰尾骨外取,附分俠脊第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噫嘻膈關魂門九,陽綱意舍與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續,二十椎下秩邊場,承扶臀橫紋中央,殷門浮郄到委陽,委中合陽承筋是,承山飛揚踝附陽,崑崙仆參連申脈,金門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陰小指旁。流注線:此一經起於睛明,終於至陰。脈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腘中;其支別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多血少氣,申時氣血注此。
足少陰腎經(左右共五十四穴):習點穴的三層功夫,第一層功夫:“點穴容易識穴難”。點穴之法主要在於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撫之。否則,如盲人看馬。識穴必須認真準確,絲毫無差。具體練法是:習點穴之法,必須先明確十二經之穴名,再熟悉各穴之位置,經絡與臟腑的關係。其具體練法是:取較堅硬的木材,刨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繪標出某一經的諸穴,循其經絡點其穴位,每日三至五次,每次三至六回。熟悉之後,改為夜晚點之,繼練月余。若能在暗處點中,初藝則成,可另換一經,依上法習之,依次增加。將人身全部穴位練熟后,可合併通練,練到能在暗處準確地點中全身諸經百穴者,功則已就。人身之穴位占面積極小,所點擊之面積只不過二三分也,所以初練時千萬不可疏忽大意,誤此為彼或誤彼為此。練時應由少到多,由簡到繁,著力應由輕到重,時間應由短到長,苦恆點練。習點穴之法,無論制人或救人皆須身有真功,手有高技。否則,制敵人反而被敵所制,救人卻反而貽誤人。第二層功夫,點穴之法,不同於拳打腳踢,克敵制勝,全靠一指之功。勁有硬度,觸於硬物,易於破傷皮肉,初學者,更是如此。奉勸初學練點穴之法者,不要心急,更不可無規亂練,應在良師訓教下,循序漸進。歌訣曰:初習點穴莫心急,循序漸進守規矩,不可無章亂點打,免得流血傷身體,尊師訓練即妙方,點穴真功名列一。習點穴者,經過對第一層功夫的學練之後,就要轉入第二層功夫的學習,即指功。
點木物:初練時,宜在較軟的物具上練,如桐木板、腐木等。其具體練法是:持金針指或金剪指緩緩點,每日三至五次,每次15~30下。三個月後,可逐漸加重指功的勁力,其點法由緩變猛,每日五至七次,每次30~50下。練三至五個月後,自感點指有勁而點物不痛時,可改為點練比較硬的木板,如杉木板、椿木板等。
點石物:經過一段苦練點木物之後,指端逐漸堅實,則可開始練指點石。以點指指端向平滑堅硬的石頭上點練,點勁由輕到重,點時由短增長,點次由少增多。若感到指頭疼痛或腫脹,可以酌情減力、減時、減次數,切不要終止練功。練至兩個月後,痛苦亦能日漸消除。此時可換在較粗糙而無芒角的堅硬石頭上點練,每天不少於300下。這樣苦練三至五年可獲顯效。
點沙袋:袋中填入散沙,約一尺二寸厚,以點指點插之,每天點插360下。練功三年,傾出散沙,填入小石粒,約五寸厚,再練功三年,改填入鐵砂,每天練點指單點380下;再練三年後,加至500下,繼續練三年,再去掉鐵砂,換成鐵屑,加倍研練。鐵屑多尖棱,易傷指頭皮肉,特別當心。但也不能因受皮肉之苦而停止研練。古人云"不惜流血痛,自能成真功","有志定成才,苦可育英雄"。練點沙袋之功,約時三年,以肉指點打土塊、木材等硬物亦獲奇效,若去點打人身,功效令人驚讚。
練頂勁:運一臂之全力,貫注於指端去按點硬物者,為頂勁也。頂勁的練法仍由軟到硬。先運氣變力,再點打其物。用力時,由輕到重,逐漸增之,至力盡而略停,繼續進行。每天以300~500下為宜,天天點練,不可中斷。體弱者,可以戴指帽(用三層白粗布製成)點練,先點五穀、砂粒,再更換成腐木,逐漸變成點練硬木、牆壁、石頭,甚至鐵物。
練抓勁:抓勁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並用抓點制人的功法。其法是以食指為中點的重力,大拇指和中指先抓後點,輔助食指去點抓制人的方法,亦有獨特之處。其練法是:拇、食、中三指的末節向內稍屈,似鷹嘴狀,形如圓椎,銳如槍矛,盡三指之力,緊緊扣之,用至全身銳力盡也。每日練抓握實物三至五次,每次100~250握。依此苦練三至五年,即可成功矣。苦練此功成就,出手抓住對方要害部位,彈指用力,可將對方觸處抓爛。初練者可先練抓土塊、水果,有一定功夫后,再研練抓握磚頭、石頭等硬物。體弱或可練抓砂、球(用白布縫成球形小袋,內填滿砂粒,縫好),每日二至三次,每次30~50握。體壯者可練抓木棒、鐵桿、酒罐等(內裝鐵砂或鐵片)。
以上所談諸法,皆屬外層功夫,點指非粘人身者,難以奏效,凡有志者亦非難之事。但聞有點打不著人身者而能制人的內層功夫,此功夫僅聞而未見實,聞之就感難,練成功夫則是難上加難,極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