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錢湖南宋石刻群
景點
東錢湖南宋石刻群是浙江省寧波市的景點,形態各異,列起陣來頗有兵馬俑的氣勢,因而被譽為石刻群“江南兵馬俑”。
南宋皇陵名曰“攢宮”,營建較為草簡,志在北歸中原。由此,使東錢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遂成為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遺存,填補了我國南宋時期美術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藝術史的空白。它對於研究南宋漢族文化藝術的繼承發展、墓葬制度、衣冠服飾、雕塑、工藝美術及民俗等都有獨特的價值。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女真文石刻
女真文石刻
石刻群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文臣武將的石像了。他們特別高大。岳飛墓道的石刻高為2米,楊粲墓道的石刻高僅為1.5米,而他們高達3.5米,偉岸且挺拔,近處須仰視方可。文臣頭戴峨冠,手捧朝笏,雙目有神,長須飄逸,神情安泰,面容莊嚴,好像胸懷定邦安國的良策去紫禁城面見聖上,恭敬虔誠;又像剛從金鑾殿迎領聖旨歸來,躊躇滿志。武將盔纓高翹,鳳翅迎風,鎧甲鱗鱗,勒帛緊扣,目光如炬,意氣奮發。一個個膀粗腰圓,威風凜凜,像一支即將出征的威武之師。從細處看,文臣衣襟、袍帶、束腰、袖邊,刀法精湛,一絲不苟;武將長劍、甲胄、護腕、戰靴,稜角分明,形態躍如。雖然經歷了800多年的風雨侵蝕,依然給人以逼真的感覺。聯想100多年前,當法國人羅丹以其雕塑《思想者》受到西方人的驚呼時,他們可曾想到,在遙遠的東方古國,有一群名不見經傳的匠人,早就用他們精湛的雕刻技術為世人留下了一大批藝術珍品。
與文臣武將相比,那些石馬顯得嬌小,但雕刻工藝絕對上乘。馬面的筋脈隱約可見,鼻唇微翕,似乎還在喘息;鬃毛分垂,絲絲紋絡清晰可辨。馬鞍更是美不勝收,上面雕滿了各類花紋,有石榴、有仙桂;有海馬躍浪,有鹿鶴同春,還有梅蘭竹菊,不一而足。匠人們似乎要把所有的人間美景都鐫刻其間。我凝視著這些惟妙惟肖、憨態可掬的石馬,忽然滋生出淡淡的悲哀來;華麗而缺強悍,細膩而少豪情,溫順而失霸氣,這樣的馬怎能叱吒風雲、搏殺疆場呢?南宋本是個偏安一隅的朝廷,偏安而不思危,危在旦夕矣。歷史就是這樣演繹的。就在匠人們擎著刻刀精心打造這精美曠世的石馬的同時,北方已然崛起一個強大的民族。他們以馬為基業,視馬若生命。他們的馬有著碎錦裂帛般的嘶叫,有著騰雲駕霧般的馳騁,他們的馬隊被稱為鐵騎,橫掃大半個歐亞大陸,至今提起仍有人悚然。南宋就亡在他們的鐵蹄之下。這是必然的。著名理學家朱熹曾說過,“見微而知著”,從這些石馬身上已可見到南宋滅亡的端倪。
在東錢湖邊留下這些難得的歷史瑰寶,主要功勞應歸屬當年居住在東錢湖邊的史家先人。史浩、史彌遠、史嵩之三代為相,在南宋攏共152年的歷史里,史家為相達48年,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迹。因了這顯赫的官位和權勢,才有可能在墓道留下這眾多在當時也屬高規格的石刻群。然細想起來,卻也使人感到沉重。南宋是個多災多難的王朝,自宋欽宗靖康2年拱讓中原遷都臨安后,雖換來短暫喘息,卻也一直內憂外患不斷。我們所熟知的愛國詩人、詞人陸遊、辛棄疾、文天祥等所處的年代基本與史家三代位居丞相的年代重合。
也就是說,就在詩人義憤填膺,為收復失地而聲淚俱下地吶喊時,史家三代人卻在錢湖邊興緻盎然地構建奢華的陵墓和石刻,用家鄉山上粉紅色的梅園石雕刻了一件件華麗而精緻的石像生。陸遊“手梟叛賊清舊京”的英雄氣概和“一身報國有萬死”的獻身精神;辛棄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戰鬥豪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呼喚,竟不能影響和改變史家父子們將修建墓道進行到底的決心,更不消說普通百姓“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哀鳴了。同一個時代的人,處在相同的歷史環境下,其心態和作為卻有多麼不同!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正因著這些不同,才構成了完整的歷史,才留下這豐富多彩的遺產。800多年過去了,歷史似乎並沒有因為一些人的吶喊和一些人的漠然而改變其行進的軌跡,而是都把他們作為一種文化、一種遺產流傳下來,並且還將繼續流傳下去。這是一個奇特且讓人深思的現象。
下水綠野南宋石刻群
冀國夫人葉太君墓道
葉氏(1033—1118),慈溪人,19歲嫁配史簡,25歲夫亡,生遺腹子史詔(史浩祖父)。葉氏性格剛強,立誓守節,后史詔以八行垂訓被朝廷舉薦,家門漸漸興旺,子孫相繼入朝,一舉成為四明望族。享年86歲。葉氏墓初無石刻。南宋時後代增置墓道石刻,包括文臣、武將、站馬、蹲虎、跪羊、石筍等各一對,並壘成小池於墓道西側。在墓西南側建無量壽庵供奉。1935年,史氏後裔餘姚分支修太君墓,重豎墓碑一塊,上書“宋冀國夫人葉氏太君墓”,造“鳥鳴橋”,並立“昭茲來許”碑一方。造像、牌樓毀圮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93年,史氏後裔集資捐修石階、圍牆,並從附近遷來南宋石刻虎、羊、筍等近十件。
清史在鼎《冀國夫人葉氏墓》:生前苦節耐時光,漠漠幽魂節更長。春露秋霜六百祀,墓旁猶覺姓名香。
越國公史詔墓道
史詔(1057——1129),字升之,冀國公史簡之子,早立志,律身甚嚴而事母極孝。受業於四明名士樓郁,“遇大比,輒引避;……誓終身母子不相離。”“善居鄉里。民有爭鬥,從先生求直,不復訟官。”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設“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取士,詔補太學上舍太守,史詔避官,奉母遷居東錢湖大田山而未應命。宣和年間(1119——1125)再詔不赴,宋徽宗書以旌之,賜號“八行高士”,后稱“八行公”,並建“八行堂”紀念之。建炎四年(1130)卒,終年84歲。后追封越國公,危素撰墓誌。史詔墓道石刻是其被追封為越國公後補設的,為南宋早期作品,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官葬河頭西嶴石刻
今存石虎、石羊各1對,墓主不詳。
黃梅山—大慈寺南宋石刻群
下庄齊國公史漸墓石刻
東錢湖南宋石刻群
下庄中散大夫史涓墓道石刻
史涓(1120—1202),字澤翁,史浩弟。補承議郎,卒贈中散大夫。墓道現存石像生6尊,包括武將2尊,文臣2尊,石馬1匹,石虎一隻。
大慈山丞相史彌遠墓道石刻
史彌遠(1164——1233),字同叔,史浩第三子。淳熙六年(1179)入官,十四年舉進士。累官至丞相。紹定七年(1234)卒,歸葬於母葬地大慈山,追封衛王,理宗御書神道碑額“公忠翊運定策元勛之碑”。史彌遠墓及墓道構築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前後,規模極為宏大,原長200餘米,享殿前後各一組石像生。盡毀。墓道左首大慈寺,創建於六朝,紹興二十年(1150)重建,史彌遠請為功德寺,時有僧人千餘。南宋時,五位日本高僧得道於此,回國傳法在日本建了大慈寺兩座,尊東錢湖大慈寺為祖庭。
明·屠隆《史彌遠墓》:霜落蒼藤老樹枯,眼看巨石壓重湖。墓前只有山僧住,黃葉青燈照野狐。
慈溪西龍首山石刻
今存完整石文臣1件,墓道有石筍殘件,墓主不詳。
寶華寺後山史氏祖塋墓道
史浩入相,宋孝宗詔賜家廟,祀及五世。后罷政回到東錢湖,淳熙十五年(1188),因慨念始祖暨高祖俱無墳墓,於是卜地東錢湖下水之原,營造五穴,俱為衣冠葬。這是史氏家族最早卜葬東錢湖畔的記載。寶華寺在大慈寺邊上,與大慈寺同為史彌遠功德寺。墓道依山勢而築,有石羊、石虎、石馬、文臣、武將各1對,皆以太湖石雕琢,半數已殘。墓前後有石牌坊構件數堆,殘件特徵與史彌遠墓道石牌坊相似,是研究宋《營造法式》的重要實物。
橫街—韓嶺南宋石刻群
橫街采坑丞相史浩墓道石刻
史浩(1106——1194),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歷官三朝,為政一生。紹興五年(1194),卒於里第(生平詳見上編)。嘉泰元年(1201)樹碑,宋寧宗御書“純誠厚德元老之碑”,敕封魏王、越國公。墓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現存文臣、武將、石馬各1對。
橫街七坑墓道石刻
墓主不詳。今存文臣、武將、石馬、石虎各1對,一文臣頭部殘。
橫街金夾嶴史宇之墓道石刻
史宇之(1216—1293),字子發,史彌遠幼子,紹定六年(133)賜進士出身,累官至兵部尚書、觀文殿學士、正奉大夫。有政聲。墓道今存文臣、武將、石虎各1對。
橫街吉祥安樂山史師仲墓道石刻
橫街采坑史守之墓道石刻
史守之(1166——1224),字子仁,史彌大之子。從楊簡、袁燮遊學,非其叔史彌遠之作為,中年避勢遠嫌,退居月湖,閉門講學,彌遠畏之。以朝奉大夫致仕。為寧波一大藏書家。墓道有石文臣、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雕刻有神采。
橫街吉祥安樂山零星石刻遺存
橫街吉祥安樂山有水孔潭、石馬弄、燕子窩和采坑四組石刻,均為舊墓道破壞后的散件遺存。體量、風格均相似,為梅園石質。
韓嶺茅嶺史若湛墓道石刻
史若湛(生卒年不詳),字純翁,史漸兄,以子補入太學恩封修職郎。今存石虎、石羊各1對。
東吳南宋石刻群
寶華山兵部尚書史彌堅墓道石刻
史彌堅(1166—1232)字固叔,史浩幼子,為慈湖學派領袖楊簡高足。進士出身,累官至直奉大夫兵部尚書。卒贈資政殿大學士。墓道長30米,寬4米,今存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石羊1隻和兩座牌坊殘件。
明·王應鵬《史彌堅墓》:丞相豐功在史臣,至今人重玉堂親。我來細剔殘碑蘚,拱木陰陰鳥自春。
古野嶴司封郎中史彌鞏墓道石刻
世忠寺史榘卿墓道石刻
史榘卿(生卒年不詳),字景義,史賓之之子,歷官承務郎、溫州永嘉縣尹。
寶幢南宋石刻群
育王樓通奉大夫史賓之墓道石刻
史賓之(生卒年不詳),字子西,史彌堅三子。累官至中奉大夫、荊湖北道轉運使,墓毀,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石虎、石羊各1對,已遷至育王樓賓館內。
福泉山南宋石刻群
福泉山墓道石刻
墓主無考,傳系史彌遠後裔。有石文臣、石武將、石虎、石馬、石羊各1對,其中1文臣殘。雕刻精緻,為東錢湖南宋石刻代表作品。
茶場石刻
忠應廟石刻
系從福泉山搬遷而來,墓主無考。有石虎、石羊各4隻,其中2石虎、石羊的底座呈太湖石狀,推斷為同出一墓道。
高錢—青山南宋石刻群
高錢青雷山余天任墓前石刻
高錢前夾嶴石刻
有石文臣1個,墓主不詳。
青山嶴高閌墓前石刻
尊教寺後山史岩之墓道石刻
史岩之(1193——1270),史彌忠三子,史嵩之弟。嘉定十年(1217)進士。仕至資政殿大學士、銀青光祿大夫。史岩之孝母,鑿東錢湖霞嶼“補陀洞天”石窟,供母親禮佛。墓道今存石文臣、石武將各1對,石羊1隻。
寶陀洞天石刻
淳熙五年(1178)史浩建月波寺、月波樓,築寶陀洞天石窟於月波山下。其址今在東海艦隊司令部內。
霞嶼南宋石刻群
補陀洞天石刻
補陀洞天石窟位於東錢湖霞嶼島上,相傳為南宋大學士史岩之為供其母進香所開鑿,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洞室全長41.1米,高2.8米,寬3米。內供奉觀音等塑像,其工程浩大,雕像刻鑿精美,為南宋明州石雕藝術之佳作。所居的霞嶼島東依福泉崇山峻岭,山嵐終年鬱積,湖面水霧澹澹,有島鎖嵐霧,景凝雲靄之感,素有“霞嶼鎖嵐”美譽,為“錢湖十景”之一。
環湖散布的南宋石刻群
上水排祭嶺嶺腳石刻
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體量、風格接近史詔墓道石刻。
上水姑野嶴石刻
有石文臣、石武將、石馬各1對,石翁仲頭部殘。
橫溪大嶴丞相鄭清之墓道石刻
鄭清之(1176—1251),字德源。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生平詳見上編)。其墓道今存石馬2匹,殘剩馬頭,長1米;婦人啟門石刻1件。
洋山村石刻
有石武將2件,其1殘;石羊1頭。系從他處搬遷來,墓主不詳。
仇悆墓前石刻
仇悆(生卒年不詳),字泰然,宋益都人,大觀(1107——1110)進士,累官至左朝議大夫、寶文閣學士,曾兩知明州(今寧波),兼制置使,卒葬東錢湖畔。
車廄史嵩之墓道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