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縣誌
1764年舒啟主編書籍
《馬平縣誌》,由柳州府馬平縣知縣舒啟主編。成書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馬平縣在今柳州市區範圍。西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111年)在柳江南岸駕鶴山一帶建譚中縣,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改名馬平縣,縣冶遷移至江北鵲兒山一帶。后遷柳江北岸半島區域。馬平縣在唐以後一直為柳州府附郭。民國20年(1931年)馬平縣改為柳州縣。民國年間重印《馬平縣誌》時改稱《柳州縣誌》。2009年3月7日余在來賓市水落地方古舊書店購得《柳州府志》《馬平縣誌》。書由柳州博物館80年代根據北京圖書館乾隆版翻印。簡體豎排無標點。
《馬平縣誌》共十卷首一卷。卷首為縣圖。卷一天文,卷二地輿,卷三建置,卷四賦役,卷五學校,卷六秩官,卷七人物,卷八藝文,卷九藝文,卷十藝文。監修為馬平縣知縣舒啟,編纂為淅江仁和縣舉人候選知縣吳光升。
柳州縣全圖
縣誌總目錄
馬平縣知縣舒啟馬平縣誌序
修志者姓名
重印柳州縣誌略例
第一卷 天文
天文1 星野1 氣候4五瘴記6 祥飢6
第二卷 地輿
形勢2 疆域3山川4驛站10溝恤12風俗13古迹14冢墓18瑤壯19物產28
第三卷 建置
一、沿革2
二、城池4
三、壇廟5
四、廨署9
五、武職公署11
六、倉庫14
七、坊表15
八、營堡17九、
關梁上18
十、村圩20
第四卷 賦役
一、田賦2
二、積貯5
三、戶口5
四、鹽課5
第五卷 學校
一、學宮2
二、歷代典制4
三、從祀典制9
四、書院14
五、學田15
六、祭田16
第六卷 秩官
一、官制2
二、宦跡16
何楚英知柳州、周孟中提學廣西、桂鰲柳州同知擢于思恩、張岳字維喬兩方提督著襄惠集傳世21,王三接嘉靖柳州太守22,鄭舜臣柳州知府河南按察使24譚元方其孫乾隆九年亦守柳、章世純七二出守柳州甲申變疾卒24黃養正司訓馬平、蔣秉芳柳州司訓25,清全漢惠順治進士廣西參議分巡右江道作絕令詞26,江日下本康熙二十一年知柳州、張維遠分巡右江道26,張朝午提督康熙五十一年、趙君良雍正五年提督、李錫泰雍正七年羅城令旋升牧守乾隆三年擢右江道歷任本省(白下本)藩疾卒於官27。
三、封蔭28
第七卷 人物
一、選舉2
進士2舉人7貢生27武進士35武舉35鄉賢3中孝52節烈55碩行66流寓66(吳敏汪應辰王安中67)仙釋68
第八卷 藝文
一、敕2
宋微宗封柳州靈文廟文惠候敕
宋高宗加封文惠昭靈候敕3
二、牒4
三、表4
為柳州鄭郎中謝上表4
柳州剌史謝上表5
柳州上任謝表5
賀破東平表(柳宗元)5
謝賜端午綾帛衣服表(柳宗元)7
四、疏7
請廣植麻寧折代桑棗疏(宋?堯叟8
報柳州捷音疏(張岳)8
五、策17
賢良方正對策(唐劉蕡)17
六、議
奧西引鹽利蔽議(于成龍)21
查議編審議(康熙十四年熊飛渭)24
定柳江書院祭產條規議28
七、記30
柳州重修文宣王碑記(柳宗元)30
柳州東亭記31
柳州山水近冶可游者記32
柳州復大雲寺記34
修天寧寺路碑記(宋邱元)36
三相亭記(趙師鶓)37
重修府學碑記(王啟元)38
重修縣學碑記(黎澄)40
重修開元寺碑記(王啟元)42
重修??羅池廟碑記(傅高)43
平蠻碑記(王臣)44
平五都大中勒石記(張岳)47
平北三大功記(張沖)49
柳州北郭碑記(佘勉學)51
劉賢良祠記(周孟中)55
沈公去思碑記(徐養正)58
張襄惠公祠堂碑記(駱日升)60
董郡候祠碑記(羅之鼎)62
雙?候留鹿碑記(董份)64
周公異政碑記(羅之鼎)66
重修鎮奧樓?碑?記(梅錦祚)68
重修羅池廟碑記(康熙戴璣)71
重修羅池廟碑記(戴朱紱?)73
羅池廟界址碑74
柳候祠祭田記(康熙十一年駱士陵)75
重修劉賢良祠碑記(康熙六年閻興邦)77
重修仙奕山開化洞記(康熙四年閻興邦)79
重修縣學明倫堂記(吳虎炳)79
第九卷 藝文
一、序1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曾鞏)1
送李柳州序2
贈柳州太守李君邦輔序4
紫江沈公廣右戰功序唐順之)6
柳祠錄序(嘉靖六年胥文相)7
二、傳8
柳河東傳(張翀)8
張忠簡公傳(曾孫張秉忠)12
計氏豢龍傳(文應時)15
龍忠毅公傳(鄭守聰)16
簡門雙節傳(明徐文溥)18
計烈婦傳(歸有光)19
歐陽章考義傳A(清寶(王旁泉)21
歐陽母戴太恭人傳(裘日修)22
歐陽明經儀三傳(陳弘謀)25
歐陽雙節傳(楊錫紱)27
三、引29
A募修靈泉寺小引(張翀)29
四、銘刻30
井銘(唐柳宗元)30
亞中大夫歐陽公墓誌銘(明傅高)30
五、牒32
為裴中丞代黃賊轉牒(唐柳宗元)32
雷塘禱雨文
祭井文34
六、考35
三江源流考(高輯)35
七、示38
定三都告示(清金洪?)28
第十卷 藝文
一、五言古詩1
南中榮橘柚、種術1、種白襄荷、吊柳子厚(原集詩題為生至衡陽舊傷柳儀曹有引(劉禹錫))、劉蕡祠(元乃賢)、行縣出入賊巢感懷(明桑悅)2、柳州別王楨甫(張岳)3、題立魚峰、(清范赫)羅池廟4、劉賢良墓、立魚峰、雷塘廟、小桃園5
七言古詩6寄韋珩、齎榜謠(明桑悅)6、夏日收糧有感、謁柳柳州祠墓(王士性)吊劉參軍蕡墓9、游立魚峰(清金虞)謁劉候祠、題文廣洞11、銅鼓歌(戴朱弦)12秋曉行南谷(原集詩題是秋曉行南谷經荒村)哭劉司戶蕡(李商隱)13、紅豆蔻花(宋范大成)、游南潭(吳敏)、題柳州道中(元陳孚)、還聞柳州城破道陰將沂江(傅若金)、登鵝山(唐文?)、謁羅池廟(韓守益)、柳州道中(藍智)、送鄭萬松經柳州府(林愛民)、送劉風麓司訓馬平(馬森)15、送黃汝倫柳州尋明府弟(區大相)、游靈泉(葉廷)、送口加卒省父歸柳州二首(蔣冕)16立魚峰二首(田應胤)、游靈泉(羅白辰)、謁柳祠。。裘17、謁劉賢良祠、鎮粵樓(王朝柱)、龍江舟中有感(王尚賢)、江上看圩人(清金虞)、謁柳候祠(講襄世)18、謁劉賢良祠19、二、七言律詩19
嶺南江行(柳宗元)19、衡陽與劉夢得分路贈別、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柳州寄丈人周韶州、柳州城西隅種柑樹20、柳州峒岷、送劉少府貶柳州(王維)、哭劉蕡(李高遠)、馬平謁柳候廟(元陳孚)、謁羅池廟(傅若金)21登柳州城和劉子厚韻(鄭路)、前題(強順)、詠柳州城戍守(明太祖帝)、和柳子厚登柳州城樓(嚴貞)、同柳州守柳遷文練民款(桑悅)、記壯俗六首23、予慨調柳州別駕慮長林待用君明書來雲柳州山川子厚為之出色今會公矣作詩答之、登立魚峰(楊芳)、前題(戴欽)前題和韻(戴震欽之孫)25、前題和韻(羅祚胤)登鎮粵樓、柳州北郭新作鎮越樓與康盤峰少參覽眺(謝少南)、柳州謁賢良祠26、謁劉子厚祠、柳州開元寺夏雨(羅本中)、送許子俊使君赴柳州(吳國倫)送盧起溟之馬平(董嗣成)27因莫與京還家便柬及章使君(莫叔明)、贈余東台轉官郡丞還柳州(吳鼎)、柳州幕府之作(熊概)、贈西岩徐節推之柳州(黃廷用)、送劉翰林子欽之柳州(王臣)、柳江舟行(清蔣鵬)、鎮粵樓(蘇隸)、寓柳子厚先生祠二首(閻興邦)、謁柳候祠追舊日登城韻二首(譚一豫)、徵詢輒題小律四首(陸綸)30、謁羅池廟(段德溥)、柳候祠(歐陽永琦)劉賢良祠、謁柳文惠候祠(朱佩蓮)31、
三、五言排律32
題婁秀才寓居開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見寄(柳宗元)送秘閣王校理知柳州(宋佚名)、謁劉子厚祠(明龔文選)32、題柳候祠(謝天樞)33思柳亭(馮士龍)乾隆丁卯修羅池廟落成(國朝范赫)、34
四、七言排律35
五、五言絕句35
六、七言絕句37
柳州暑中作(柳宗元)、柳州二月榕樹落盡偶題、種木槲花、酬曹待御過象山見寄37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雨中贈仙人山賈山人、銅魚使赴都要寄親友、蠻中(張籍)、柑子堂(宋陶弼)38、思柳亭、謁羅池廟並序、登仙奕山(盧侗)、前題(趙興林)、柳州大水(桑悅)39、謁劉賢良廟、送林仲穎赴馬平(鄭善夫)、別王通判罷官還柳州(夏言)、送蕭元章赴柳州別駕(湛若水)柳江逢漲(謝少南)40
再過柳江、答李侍御惟貞時方按柳州二首(王世貞作志中詩已佚)、柳州二榕樹落盡偶題(陳贄)、文筆山(陶崇)、柳州見梅(藍智)、柳州二月(王越)41、登立魚峰(董縉)、魚峰山避暑(儲良材)、羅池柳候祠(金虞)寓齋偶題、夷歌六首(許朝)42
八、賦43
小桃園賦(明方溢)43
九、行44
嶺南閔雨行(清李紱)
全志卷終2010-1-11整理於柳州赴韶關列車上卷下序號編者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