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2003年設立的省級高新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位於梅州興寧五華豐順4個城區的中心位置。區內交通便利,是汕梅高速公路興畲高速公路等及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梅汕高鐵等的交匯點,206國道、梅江河穿園而過,是梅州面向珠三角、溝通福建、江西、浙江、江蘇的交通樞紐。

梅州高新區為2003年批准設立的省級高新區,位於梅州市區西南部約35公里處,處於梅縣區梅江區興寧市豐順縣和五華縣幾何中心。園區由廣州市主導建設,借鑒廣州科學城廣州開發區的先進發展模式和發展經驗,運用廣州對口幫扶的優勢,打造成廣州工業發展飛地。梅州高新區是廣東省十大重點產業轉移工業園、廣東省首批循環經濟示範工業園、省市共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廣梅園以廣梅生態產業創新空間為主要載體,進一步加強與中大、華師、仲愷等高等院校合作,培育集聚了航天育種研發中心、華師昆蟲研發中心、仲愷廣梅研究院、廣梅數穀人工智慧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攜手IDG英諾等知名科創企業孵化平台打造廣梅科技眾創空間。

此外,通過招商引資與服務企業兩手抓兩手硬,帶動以世界500強聖戈班集團高端智能玻璃項目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項目落戶廣梅園,推動園區燕嶺生命科技等四家企業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 

簡介


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原名為梅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於2003年4月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高新區。2004年更名為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05年7月開始在梅縣區畲江鎮籌建開發。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轉移發展戰略,廣州、梅州從高新區規劃範圍中劃出4.03平方公里,作為穗梅兩市合作共建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園區於2008年8月競得省第一批、2009年7月競得省第四批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共10億元,成為省級示範性轉移園區,2011年1月經省政府同意,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擴展至梅州經濟開發區(部分)面積3.23平方公里,成為“一園兩區”的布局,面積核定為7.26平方公里。2011年6月遴選為省十大產業轉移重點園區之一。2011年10月,設立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管理模式,並把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東升工業園、蕉華工業園)和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納入一個框架內進行管理。園區重點發展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稀土深加工及稀土產品應用三大產業,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格局。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管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雙轉移”發展戰略,在穗梅兩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立足“生態園區、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團結協作,敢打善拼,開拓創新,強力 推進園區建設,強力抓好招商引資,大力理順體制機制,推動園區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園區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承載力不斷提升,園區內已開設了自家人超市、網吧、銀行、餐廳、歌舞廳、通訊營業廳,基本上實現了“吃、住、玩、樂”的“一條龍”服務。特別是國內500強企業碧桂園集團計劃投資9.2億元,建設星級商務酒店、中高級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公寓、住宅樓等,致力為園區企業員工打造“五星級的家”,為我們帶來了“碧桂園”的品牌效應,直接提升了園區的建設檔次;招商引資向優資選商轉變,大項目、好項目紛紛進入園區,產業特色日益明顯,產業集聚度不斷提高,目前,園區已基本形成先進位造業產業片區、電子信息產業片區、新醫藥產業片區以及生物食品工程產業片區等4大產業片區。正加快推進以稀土深加工為核心的“稀土高科技產業園”、以汽車零部件和摩托車及其配件為核心的“廣汽(梅州)產業園”、以新能源光伏製造業為核心的“新能源科技產業園”等三個“園中園”的開發建設。通過資金集中投入、土地集中使用、政策重點傾斜,重點以稀土產業鏈、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新能源光伏產業鏈開展招商。
2020年1月10日,中國梅州2020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與應用研討會在廣梅園召開。來自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與應用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大咖齊聚一堂,探討產業前沿技術,共商交流合作大計,助推梅州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產業發展。 
2020年10月29日,廣梅產業園舉行2020年系列產業項目集中籤約、動工、投產活動。此次集中籤約、動工、投產項目共41個,總投資約120億元,涵蓋大健康、智能製造、汽車零部件、輕工紡織等領域,既有新簽約的上市儲備企業天智實業、梅州市中科綠色植物高植化利用工程研究院,新投產的廣葯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等高質量產業項目,又有新動工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廣梅園學校等高品質配套項目,是近年來廣梅產業園集中項目較多、投資規模較大、涉及領域較廣的一次項目集結,將為廣梅產業園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地理區位


梅州高新區在廣東省的區位
梅州高新區在廣東省的區位
園區位於梅州市區(梅城)西南部30公里,地處於廣東省梅州市區、梅縣區、興寧市、五華縣、豐順縣5個城區的幾何中心位置,緊鄰梅縣區畲江中心鎮鎮區;汕梅高速公路、興畲高速公路及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梅汕高鐵在園區交匯,206國道穿園而過,距梅州機場和潮汕國際機場約30分鐘和50分鐘車程。隨著山區交通條件的日益改善,園區已經融入珠三角3小時經濟生活圈,成為溝通珠三角、海西區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節點,具有同享三大經濟圈的優勢。
海空運輸
以綜合保稅區為平台,海鐵聯運方式,無縫聯接汕頭港(距離100公里),鹽田港黃埔港廈門港(距離350公里)等海港。全程高速直聯潮汕國際機場(70公里)、梅縣機場(35公里)。
高速公路
園區內設有高速公路出口、長途汽車站,全程直通周邊縣城,贛南閩西河源等周邊地區,珠三角、潮汕揭、海西區等經濟圈,距汕頭100餘公里,龍岩、河源140餘公里,廣州、深圳廈門贛州300餘公里;梅畲快速幹線連接園區與梅州新機場、畲江北高鐵站和梅州中心城區。
鐵路運輸
園區緊鄰畲江北高鐵站、內設有鐵路物流園,廣梅汕鐵路、梅坎鐵路在園區交匯,梅州-潮汕高鐵將於2019年8月建成通車、龍岩-龍川高鐵將於2017年底開工建設、梅州-瑞金鐵路正在規劃,屆時一小時通達廣州白雲機場、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廈門機場、梅州新機場、梅縣機場等五大機場。 

總體規劃


梅州高新區畲江工業園規劃於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與興寧下堡交界及畲江梅江而下至梅州市區(梅城)的“一江兩岸”區域,總體規劃為“三區(北區、南區、西區)一廊(聯結梅州市區的綠色經濟城市長廊)”,控制面積80平方公里。按“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原則,力爭通過10年時間把它建設成為現代濱江工業新城。
其中“三區”為工業核心區,規劃為梅州機電特色產業基地,總面積20平方公里。規劃為“一心”(行政綜合服務中心)、“三區”(北區、南區、西區)、“六組團”(三個工業組團和居住服務組團、科技研發組團、倉儲物流組團)。逐步形成通信電子信息、機械汽車零部件、輕工紡織、食品醫藥、電氣及自動化五大產業群的工業城。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產業布局


重點發展5類產業族群:電子、通信、信息產業族群;機械產業族群(以汽車零部件為主);電氣及自動化產業族群;食品醫藥產業族群;輕工紡織產業族群。
在5類產業族群中,鼓勵一類工業(低污染)、限制二類工業、禁入三類工業。其中造紙、製革、電鍍、紡織漂染等4類企業禁入,對化工特別是重化工、電路板等2類企業限制進入。
園區以機械裝備、生物醫藥、食品飲料、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兼顧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及輕工紡織等地方傳統產業,力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融合、集聚發展。目前正加快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園、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位造產業園、食品飲料產業園等“園中園”建設。
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以汽車車載用品、汽車零部件生產及相關產業為招商方向,廣州汽車集團投資的三個項目已先期進駐。
大健康產業園以食品、藥品、保健品加工生產及相關產業為招商方向,廣州醫藥集團投資的王老吉母液提取基地項目已先期進駐。
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位造產業園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電子及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招商方向,廣東東電化廣晟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已先期進駐。
食品飲料產業園以食品加工產業為招商方向,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梅州伊利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梅州市珍寶金柚實業有限公司等項目已先期進駐。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基礎設施


園區建設向城市化快步推進,創業廣場、商務中心、政務服務中心、二期廠房宿舍等配套功能設施建成使用,新梅江大橋、新自來水廠、碧桂園·豪庭等重點項目進度加快,銀行、電信、移動、醫院、食府、超市等配套服務設施相繼進園運營,園區綠化、路網全面改造升級,水、電、路等市政設施進一步完善,二期用地開發和“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快速推進,工業新城初具雛形。
園區道路、供電、供水、供氣、供熱、排水排污標準廠房、員工宿舍等設施齊全;金融、衛生、文體、教育、公交、電信、酒店、娛樂、住宅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完備。
園區物流、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平台為入園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投融資、創業、技術研發、信息交流等服務。 
園區累計投入資金約50億元,建成40千米的路網、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供變電站、通信管網、工業廠房、商務中心、體育公園、24小時書店、共享單車等一批基礎和服務配套設施,實現集中供氣供熱和污水100%集中處理。目前,園區正紮實推進一批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中山大學附屬三院廣梅開發區醫院、廣梅共建職業教育園、廣梅開發區中心小學、同心湖景觀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項目建設,吸引力、承載力不斷增強。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廣東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優惠政策


水:普通用水0.7元/立方米,生活飲用水1.5元/立方米。
電:按大工業電價計費。
財政扶持:對入庫稅金達80萬元、250萬元、400萬元以上的,或用工人數達300人、800人、1500人以上的,或固定資產投資額達1200萬元、2500萬元、4000萬元以上的,分別可享受梅州市財政每年安排給企業適當數額、一定數額、必要數額的專向性扶持資金。
建設標準廠房出租招商:建設標準廠房的,與進園企業同等享受園區各項優惠政策;標準廠房出租給企業后,從承租企業開始納稅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內,按實際出租月數,財政給予投資者獎勵。產權所有人自主出租招商的,從第一家企業開始納稅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內,梅州市財政將每年安排給該投資者適當數額的專向性財政扶持資金。
根據廣東省、廣州市、梅州市有關優惠政策規定,在符合相關條件時,可享受《廣東省財政廳關於支持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業共建的財政扶持政策》(粵財工〔2016〕384號)、《廣州市鼓勵企業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實施辦法(2017年再次修訂)》(穗幫扶辦[2017]6號)、《廣州市對市屬國有企業到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投資給予扶持資金及業績考核支持的實施意見》(穗國資群工[2017]26號)、《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鼓勵企業投資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實施辦法》(穗開管辦[2017]53號)及《梅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梅州市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梅市府辦〔2016〕20號)等優惠政策,部分政策可疊加享受,同類型扶持就高享受。要點如下:
○項目建設扶持
廣東省財政對珠三角大型骨幹企業、四類500強及其控股企業在園區投資的製造業項目,按企業或項目在園區內實際新增的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30%比例按年度予以獎勵。廣州市財政對廣州企業在園區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超5000萬元的工業投資項目(含技改項目),給予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15%的資金扶持。廣州市國資委、廣州市財政對國資委監管企業在梅州投資建設生產基地,給予最高不超過征地款項100%、上蓋物建設款項50%的資金支持;對監管企業在梅州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的投資項目(已享受征地及上蓋物建設款項資金支持的部分剔除計算)給予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15%的資金支持。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對固定資產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的園區購地企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位造業產業園或該區指定區域範圍內),根據該區財政部門審定的建築安裝工程費用(不含設備購置費)結算價的20%給予補貼。
○項目發展扶持
廣東省財政對珠三角向園區轉移的規上工業項目或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投產後第1-3年對地方財政貢獻量的40%,第4-5年對地方財政貢獻量的20%給予獎補。廣州市財政對廣州轉入園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以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物流費用20%給予物流開支補貼,或對企業當年研發費用投入視情況給予適當補助。廣州市國資委、廣州市財政對國資委監管企業在梅投資項目按廣州市與園區路程所發生的物流費用(扣除上述已享受部分)給予全額補貼。
○創新創業扶持
隨同企業總部或生產性環節一起轉移進入園區的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視其規模及研發能力按每家一次性獎勵300萬元至1000萬元:屬於分支機構的,視其規模及研發能力按每家一次性獎勵100萬元至300萬元。從珠三角轉移進入園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家一次性獎勵300萬元;納入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的企業,每家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省級孵化器、新型研發機構、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台整體轉移進入園區或者在園區設立分支機構的,按企業在園區實際新增的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30%比例按年度予以獎勵。
○租金優惠
園區管委會對租用園區標準廠房且自用的企業視其實際納稅額情況給予租金優惠。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對租用園區標準廠房且自用的企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位造業產業園或該區指定區域範圍內), 按實際繳付租金且每月每平方米不超過12元的標準予以補貼。
○其他扶持
給予投資者人才培育、父母養老、子女就讀等方面的便利和扶持。

發展方向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嚴格貫徹落實省委關於用地“三條紅線”、環保“三句硬話”要求,突出創建和諧園區,在嚴把“三關”中加快發展。嚴把環保關。堅持“三個一律”:凡是污染比較大的企業一律不得進園,凡是意向進園的企業一律先由環保部門審查把關,凡是確定進園的企業一律要進行環評,切實保護好梅江上游水源和園區周邊生態。嚴把用地關。嚴格供地標準、供地程序、用地監督,鼓勵企業科學用地、高效用地,堅決杜絕圈地、霸地現象。嚴把效益關。對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能力強、財政貢獻率大的企業優先進園,保證園區開發效益。
此外,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集中精力抓招商。一是提供優質服務,提高招商效能。二是加快產業轉移和中小企業創業兩大基地建設,提高招商效益。三是開展規模招商,提高招商效率。加強與各地商會聯繫,以商會牽線搭橋,變單一招商為規模招商。四是加大宣傳推介,增強招商效應。

產業配套


發展主要領域

①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重點發展產業>:
目前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主要有:廣汽強華(梅州)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梅州嘉和電機科技有限公司、梅州金森林實業有限公司、梅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梅州華興精銅科技有限公司、廣東華南三一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梅州市日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園區通過充分利用“雙轉移”政策,做大做強現有企業的客車、載貨車與專用車零部件市場,扶持重點企業,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引進戰略投資者,把園區打造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②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重點發展產業>
目前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代表性企業主要有:梅州紫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微鑽科技(梅州)有限公司、梅州市新晉煒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威而信實業有限公司、廣東賽翡藍寶石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品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園區通過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植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與著名品牌的本地企業,經過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20年,使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形成一個以名牌終端產品為龍頭,相關配套產品協調發展的特色產品產業集群,努力建成廣東省具有影響力的電子消費品製造基地,形成PCBA產業材料供應鏈和PCBA工業生產服務市場,成為聞名全省乃至全國的電子信息生態工業園區。
③稀土深加工及稀土產品應用<重點發展產業>
梅州市是廣東省稀土資源大市,擁有發展稀土高科技產業材料的基礎,全省合法在產的大部分稀土礦山也在梅州,園區稀土深加工及應用系列產業可依託梅州稀土資源優勢,與省內外乃至國內外的稀土深加工產業企業合作,特別是與廣晟集團合作,建設中國南方稀土科技城,打造包括永磁材料、儲氫材料、稀土催化劑、拋光材料、發光材料、功能材料等應用材料項目的一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
④新能源產業
目前新能源產業的代表性企業主要有:梅州紫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賽翡藍寶石科技有限公司。
園區通過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製造及應用為關鍵環節,以及大功率風力發電成套裝備中的電機、變速箱和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有效促進綠色、經濟、環保以及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發展。按照“集中建園為主、分散布局為輔”的模式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建設適應新能源產業發展。
⑤新醫藥產業
目前新醫藥產業代表性企業主要有廣東嘉應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
依託園區現有嘉應製藥科倫葯業2家上市公司作為新醫藥企業的龍頭,到2020年,形成園區的一個特色產業之一,逐步形成產業鏈相對完整的集中區。
圍繞稀土深加工及稀土產品應用產業為重心,大力發展稀土功能材料以及平板顯示材料、半導體照明材料、超材料功能陶瓷和儲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積極推廣低能耗、輕污染、少排放、可循環的新型材料製造技術。把新材料產業作為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實施“綠色崛起”的重要舉措之一。力爭通過8-10年時間,成為園區新興戰略性產業的代表性、支柱性產業,到2020年,打造產業分工體系完整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戰略新興產業基地

①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
依託園區現有的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配合新材料產業,對其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品技術領域,重點培養部分企業(梅州市紫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培養企業規模化、高端化,形成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帶動周邊一批配套企業的發展,將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升級成新的經濟領域。
LED產業
目前,LED上游產業在國內還未有掌握成熟的核心技術,儘管中國LED應用產品製造能力已在全球前列,但利潤卻是最低的一環,省內甚至是國內企業對LED的生產還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通過園區現有的LED產業鏈“從襯底藍寶石(廣東賽翡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開始,有晶元、封裝、應用(廣東品尚光電有限公司)生產等,最後生產出LED系列的各類產品(廣東品尚光電有限公司)”;園區新材料產業發展的規劃;園區稀土深加工及稀土產品應用的規劃,對延片、晶元等上游產業的核心技術項目進行重點招商,形成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提升企業規模,力爭培養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LED企業,提高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形成產業規模較大區域性的品牌優勢,形成園區主導經濟之一,帶動我市的經濟發展,提升LED產業的利潤環節。
③新能源汽車產業
目前,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在繼承傳統汽車製造業的發展同時,園區依託重點產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及配件製造業與稀土新材料應用(稀土永磁材料和電機產業、稀土儲氫材料和鎳氫動力電池產業、汽車尾氣凈化劑和尾氣凈化器產業等新能源產業),重點培養新能源技術產業,加大力度招商引資,引進新能源汽車周邊產業,提升核心技術研發,拓展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開發整車安裝基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內設園區


廣梅產業園是廣州梅州兩市對口幫扶和產業共建的主陣地。近年來,在廣州的真幫實扶下,廣州梅州兩市按照省區域協調發展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不斷深化合作,推動廣汽集團、廣葯集團、廣州輕工集團廣州萬寶集團廣州酒家珠江實業等廣州國企落戶園區,合力引進一批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園區,重點打造了廣汽零部件產業園、廣葯大健康產業園、新能源新材料及先進位造業產業園、食品飲料產業園、省級廣梅共建大數據產業園等特色“園中園”,不斷完善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學校、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梅開發區醫院等優質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加快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產業帶核心園區為梅州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的核心,外圍分佈有梅縣水車園、興寧的水口園、五華河東園等各縣(市、區)建設的工業園區
梅州綜合保稅區位於園區內,規劃面積2.52平方公里,以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為中心,推動梅州產業加工製造、商貿物流向國際採購、國際配送兩端延伸。
廣鐵物流園位於園區內,佔地1000餘畝,在廣梅汕鐵路松棚站接軌建設,設有鐵路作業區、物流作業區和綜合服務區等功能分區。
高鐵商務區與園區僅一江之隔,依託高鐵畲江北站,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服務外包、國際社區等現代服務產業。 
廣汽零部件產業園位於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約500畝,公司(含投資企業)攜產業園各落戶企業總投資額預計約16億元,產業園將引入汽車零部件企業,並提供物流配套及商貿服務。 
廣州輕工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是廣州輕工集團落實廣州對口幫扶梅州工作部署的產業幫扶標桿項目,也是通過產業共建實現老品牌新活力的示範項目。 
廣藥王老吉大健康產業園投產儀式於2020年10月29日上午在廣梅園舉行,廣葯集團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采芝林葯業梅州中藥產業化基地兩大項目正式竣工投產。 
廣梅共建大數據產業園是廣東省唯一以產業共建方式列入的省級大數據產業園,以數據採集、災備存貯、清洗、分析應用等業務為核心,建設大數據工業4.0工廠。 
廣梅航天育種研發中心是廣梅產業園引入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打造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是廣梅對口幫扶工作推動梅州綠色創新發展的新探索、新實踐。 
梅州市專利技術孵化產業園位於梅興華豐產業集聚帶核心區位置,與梅州綜合保稅區、增城梅縣產業園、物流園等集聚發展。 
梅州市華師昆蟲發育生物學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廣梅園研發中心位於梅州高新區,研發中心圍繞昆蟲科學理論、生物資源應用及害蟲綜合防治技術開展研發。 
仲愷廣梅研究院由廣梅園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合作共建,旨在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業科學領域的科研優勢和梅州的優質生態產品、廣梅園的創新資源深度融合,打造梅州一二三產融合科技創新高地、成果轉化孵化基地和高新技術示範推廣服務基地。

投資優勢


廣州飛地
園區由廣州主導,以廣州科學城和廣州開發區的先進發展模式為模板,充分借鑒其發展經驗,運用廣州對口幫扶的優勢,結合自身區位及資源將園區打造成廣州工業發展飛地,具有與廣州科學城類似的宜業宜居環境,落戶企業享有與廣州同等優質、便捷的服務。
政策疊加
園區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期,國家振興原中央蘇區、廣東省振興粵東西北、廣州全面對口幫扶、梅州產業內聚發展的政策高度集中疊加至園區及園區企業。
成本窪地
梅州最低工資標準約為廣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六成;工業水費1.2元/噸(未含排污費);工業電費按南方電網大工業用電電價執行,階梯收費,平均約0.6元/KWH;且按省售電供給方案,園區企業可率先受市場化電價;工業用地以較低的價格出讓,儲備充足。
服務高效
園區管委會行使省轄市管理職能許可權,建立了一級財政和預決算,行使包括市發改、規劃、建設等部門等數十枚二號章審批職權;市工商局、國土局、質監局等在園區設立分局,已構建了“辦事不出園區”的一站式服務體系。
配套完善
園內設有專門的自來水廠、水質凈化廠、兩座變電站、集中供氣站、集中供熱站等生產配套設施,廣鐵物流園、綜合保稅區、高鐵站等正在緊張建設中。碧桂園商住配套項目、文體廣場等重點生活配套設施已投入使用,市職校園區分校、畲江醫院(二甲)、中心小學等即將投入使用。 

項目審批


為加快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提高辦事效率,經市政府同意,現對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項目審批流程與時限明確如下:
一、對規模較小的一般性項目,如廠房、宿舍、道路、排水溝、土石方等常規性房屋建築、市政設施工程項目,從立項至完成施工許可的審批時限,由原來超過120天壓縮至70天左右(具體審批流程與時限詳見附件)。
二、對較重大的建設項目,如自來水廠、梅江大橋、垃圾填埋場等,因環評、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審查等環節存在較大差異,其審批時限視具體情況進行個案處理。
三、市直各職能部門要打破常規,對能夠進行並聯審批的項目一律進行並聯審批,並在法定最短時間內完成項目審批。 
園區建立了一級財政和預結算,行使包括發改、規劃、建設等部門的22枚2號章審批職權,市工商、稅務、國土、質監、城綜、公安、消防等在園區設立派駐機構,構建了“辦事不出園區”的一站式服務。設有投資促進中心,實行“四個一”便企服務,推行項目專員跟進機制,為企業提供保姆式全程代辦,做到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主要領導


梅州高新技術產業園管理委員會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棕會(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指揮部總指揮、中共梅州市委常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主持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面工作。
梅州市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廖景輝(廣州對口幫扶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工作隊隊長),協助主要領導處理梅州市高新區日常工作,負責廣州開發區幫扶工作隊對口幫扶廣梅產業園工作。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政平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黃衛軍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偉傑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吳文宇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林玲
梅州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佳祥
梅州高新區管委會副調研員:劉明新
梅州高新區管委會副調研員:王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