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文化
廬州文化
廬州文化是安徽省四大文化圈之一,影響包括合肥及合肥周邊地區。有火筆畫、吳山鐵字、葫蘆烙畫、羽毛畫、廬州木雕、三河羽扇等具有濃郁廬州文化特色的產品。
廬州,合肥別稱,是自西周置古廬子國。隋朝設置行政單位,至公元1912年廢,治所為今安徽省合肥市。以廬州為代表的廬州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蘊育出廬劇等優秀戲曲。有包拯、李鴻章、劉銘傳、周瑜等歷史名人。
廬州文化
南朝梁設合州,治於合肥。隋開皇三年(581年),改合州為廬州。大業三年(607年)四月,改廬州為廬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廬江郡為廬州,屬貞觀元年(627年)划設的淮南道。天寶元年(742年),複名廬江郡,仍治合肥,仍屬淮南道。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置淮南節度使於揚州(今揚州市),廬江郡仍屬之。至德二年十二月,複名廬州,仍屬淮南節鎮。唐代廬州治合肥,下領合肥縣、舒城縣、慎縣、廬江縣、巢縣
北宋初廬州治合肥,屬淮南道,縣五,合肥縣、舒城縣、慎縣(南宋紹興三十二年避孝宗諱,改梁縣)、廬江縣、巢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以廬州巢縣無為鎮建為軍,分巢縣、廬江二縣隸屬無為軍。廬州轄縣三,即合肥縣、舒城縣、慎縣。至道三年(997年),改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西路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廬州改屬淮南西路。
廬州城牆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廬州設淮西路總管萬戶府,屬江淮行省(治揚州,今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廬州,今合肥市)廬州。十五年,升廬州為路,置總管府,下領一司、三縣、三州,州領八縣,治合肥。下轄合肥縣、六安州、無為州、舒城縣、梁縣、廬江縣、巢縣、和州、含山縣、烏江縣、英山縣等州縣,仍屬江淮行省(治今揚州市)的淮西道(治廬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行省遷治汴梁路(今開封市),改名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廬州路仍治合肥縣,廬州路改屬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簡稱淮西道(治廬州)。
江忠源像
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安徽省會遷駐廬州府。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撫江忠源趕到廬州府上任,定廬州府為臨時省會。以後,廬州府成為清政府與太平軍反覆較量的重要戰場。咸豐四年一月十四日,太平軍攻克廬州府。咸豐五年十一月十日,清軍復陷合肥。咸豐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軍再次收復廬州府。同治元年五月十三日,英王陳玉成被叛徒苗沛霖騙去壽州(今壽縣城關鎮),清軍再度佔領廬州府。當年,因懼捻軍及太平軍余部,以廬州府無雄關天塹可恃,仍將安徽省會遷回安慶府。廬州府作為安徽臨時省會前後10年。
清康熙九年(1670)廬州府屬廬鳳道(治鳳陽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廬州府改屬安廬滁和道(道治安慶府)。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廬州府改屬皖北道(治鳳陽府),直至清亡。辛亥年農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光復,廢道。
民國元年1月,廢廬州府,存附郭合肥縣,直屬安徽省。
合肥話是江淮官話洪巢片的一個重要方言。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合肥小片。現代合肥話主要通行於的地域包括合肥(不包括長豐北部)、六安金安區、舒城等地區。合肥話的最顯著特點是北腔南調,音色和發音力度偏向北方,較剛勁;而語音是偏向南方,音變非常多。
火筆畫,漢族民間工藝美術之一,在江淮地區流傳甚廣。源於明末清初,有三百多年歷史。用特製高溫鐵筆,借鑒國畫技法,運用遠近虛實、濃淡相間的方法,烙畫而成,很有特色。竹簧雕刻在竹簧上刻畫花鳥、人物、山水,表面光滑細膩,呈象牙色,別有風格。
書法藝術在其3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但其載體材料卻極少創新,歷來或以墨、宣紙、綾絹來表現,或以碑刻傳世。墨跡作品易儲藏,便於攜帶,但保存時間有限,易腐損變質;碑刻可長久存世,但不便攜帶、賞玩。吳山鐵字則兼具二者之長,既可長期保存,不易腐蝕,又便於收藏攜帶,因此問世后很快為人們所青睞。
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火筆畫,不僅是一種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而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比較知名的產地有山西,安徽。烙畫葫蘆藝術家用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收藏,藝術價值極高。烙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相傳起源於漢代,后失傳,清朝遂又興起。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漢族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也可訂做屬於自己的特有畫面或肖像,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羽毛畫是漢族獨創的傳統工藝美術品,採用優質養殖家禽羽毛為原材料,藉助傳統的國畫構圖法及雕塑、木刻、裝飾工藝等的表現手段,製作的一種圖畫,其內容包括山水、人物、花卉、禽鳥、走獸、蟲魚等形象。羽毛畫別具情趣,格調清新,頗受人們青睞。
廬州木雕
廬州吳氏船模製作技藝
三河羽扇
三河米餃
四大名點
廬州烤鴨
廬州烤鴨是一道安徽的傳統名菜。原系宮廷御膳美食,明時流入豪門至民間。該產品選料嚴謹,加工考究,香氣濃郁、皮酥肉嫩、鹹淡適宜、肥而不膩、味道鮮美,膾炙人口。
包公魚
包公魚是安徽省的一道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冷盤類。此菜色澤醬紅,骨酥肉爛,入口即化,酥香兩味,俱在其中。1958 年毛主席視察安徽時,名廚梁玉剛老師傅曾為毛主席作此湯,深得讚揚。飯後,毛主席親切會見梁師傅,並贈送了蘋果。此菜是通過考證和復原包府家菜時整理出來的,是包拯為官清廉、生活居簡的見證。包河中的蓮藕亦與眾不同,皆斷而無絲,傳為鐵面無私的象徵。安徽合肥人習慣把包河一帶的一種黑背鯽魚稱為包公魚,並且因領袖的品嘗而聞名。
廬州小吃
廬州文化
逢年過節,合肥人會儘快使餐桌上的菜肴豐盛些。家家戶戶宰殺牲口,或買來足夠的豬肉,懸掛起來慢慢食用。稍微富裕一點的人家,還會將多餘的肉類腌制,稱臘肉、風(封)雞之類的咸品,慢慢吃過開春。普通百姓家在過年時,常見的傳統菜肴有和氣菜、圓子、元寶魚、梅乾菜和豆腐果燒肉。這幾道菜之所以時興,因其各有說法。和氣菜:其寓意是和氣之意;油炸圓子:寓家人和美團圓之意,亦有稱圓子為元寶,寓添財進寶之意;元寶魚:寓年年有餘之意。梅乾菜燒肉:寓貧富相濟之意;豆腐果燒肉,寓吉祥(豆腐果,音"都富果")。
在合肥地區,大年三十吃年飯,老母雞燉湯是一道大菜,吃法很有講究,雞頭是一家之主吃的,俗稱"大元寶",寓意是要他帶領一家人發家致富;雞翅是小孩吃的,寄特長輩希望,早日飛出家門,成家立業;雞爪是女主人吃的,其意是勤儉持家……
老母雞湯是產婦的滋補"專利",而鯉魚燉湯是她們的"發奶品",已成為一種習俗,流進人們的血液之中。舊時,民間在餐飲及其行為方面,有許多禁忌,並沿襲至今,歷久不廢。此類禁忌主要有:日常餐飲,忌將筷子插在飯碗上;餐飲畢,忌將筷子橫擔在空碗上;忌使用一支筷子進食,因此類做法與祭祀鬼神的做法相似。吃飯時,忌手不扶碗,忌嘴巴發出"嘖嘖"聲,因此類行為與動物進食相似。吃飯時,忌將飯碗放在手上托著,忌用筷子敲擊飯碗,忌用筷子搗碗底,忌將身子靠在門框或牆壁上,因為類似乞討者的行為。忌坐在門坎上吃飯,尤忌身子向內坐在門坎上吃飯,俗謂此主窮,把家中財氣都扒出去了。忌將飯粒灑落滿地,更忌將飯菜倒於不潔處,俗謂此時: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是造孽,會遭雷劈。飯後忌用筷子掏牙縫,俗謂此是不文明、沒教養的行為。了解這些習俗,有利於我們對合肥地域文化的研究和科學傳承。
合肥古稱廬州,富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與廬州菜一樣,在安徽烹飪技藝的寶庫中佔有相當的地位。特別是抗戰勝利后,省會遷來合肥,小吃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經營小吃的約佔飲食市場的七成,除少數的店鋪外,多數是擺攤,肩挑巷買,以油炸臭干、鹽茶單、糖炒麻元、綠豆元、南瓜餅、餛飩、白糖餃子、韭菜盒子等品種為多。
廬劇流行於以合肥為中心的江淮一帶和大別山區,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蕪湖等地。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古屬廬州管轄,故於1955年3月改稱“廬劇”。廬劇有約200年的歷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已有職業班社。初以大別山民歌和江淮之間歌舞為基礎,在發展中吸收了阜南的嗨子戲,壽縣、鳳陽的端公戲,無為的徽劇及肥東、巢湖等地門歌的唱腔和劇目。有些班社又分別同徽劇、京劇合班演出,並受其影響,逐漸發展成廬劇。
廬劇在安徽因地域不同,形成了上、中、下三路,即3個流派。上路(西路),以六安為中心,音樂粗獷高亢,跌宕起伏,具有山區特色。下路(東路),以蕪湖為中心,音樂清秀婉轉,細膩平和,具有水鄉特色。中路以合肥為中心,音樂兼有上路、下路兩地特色。廬劇是與徽劇、黃梅戲、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之一。2006年5月20日,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門 歌又稱鑼鼓書。流行於安徽省皖中、皖東、皖西一帶的漢族說唱藝術形式。相傳明末即已形成。過去是窮人沿 門乞討時的歌唱,故名門歌。因內容多敘述新近發生的事件,即興創作,故又稱“唱新聞”。演唱 時以鑼鼓伴奏。唱腔結構簡單,為四句單曲體,分歌頭、歌尾、歌身。歌身可上下句反覆演唱,曲目 多同於廬劇,如《白燈記》、《休丁香》等。
廬州大鼓是一種流行於淮北、長江兩岸和江淮之間廣大鄉村和城鎮的漢族民間曲藝種類。起源於安徽泗縣一帶,原名泗州大鼓,是安徽大鼓的一部分,流派源於華山派張、柴二門之柴門。廬州大鼓在唱法上有音色剛健的“卧嗓”和音質柔潤的“立嗓”兩派,沒有絲弦伴奏,只以大鼓、簡板或犁鏵片擊節。曲調簡單,通俗易懂。屬於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合肥城區有城隍廟會,在肥東有高塘廟會,在肥西有山南廟會。城隍廟會是合肥比較大的廟會,每逢農曆七月二十九,為城隍菩薩的誕辰之期,照例要求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盛大廟會,戲樓就是供廟會期間演戲之用。“老合肥”回憶城隍廟一帶的熱鬧情景說,那一片有現做現賣餛飩、綠豆圓的擔擔挑,有來回叫賣冰糖葫蘆的提籃小販,還有出售兒童用品和婦女針線等的貨郎擔,以及玩把戲、拉洋片等。五花八門的叫賣聲、吵鬧聲,匯成了奔騰不息的喧囂市聲。這一點,和今天的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是多麼的像啊。廟會期間,四方香客雲集,八方商賈及江湖藝人隨香客紛至沓來,民間歌舞、民間絕活、民間小吃、花燈展覽,交相輝映,四面八方善男信女,前來燒香拜佛,絡繹不絕。廟會的高潮是唱大戲,一唱就是一個禮拜左右,主要是當地老百姓喜歡聽的廬劇。廬劇從其歷史上的記錄來看,距今已有130多年歷史。方言土語,是廬劇的筋骨。哭腔寒調,是廬劇的肌肉。草台班子,就是廬劇的衣服了。可以說,北抵淮河,南跨長江,東西六百里,廬劇傳承百餘年,雖稱不上弦歌相伴,簡單的鑼鼓點再加一把二胡,使它成為這一片天空之下辛苦勞作的人們大苦中的大樂。歷史的身影漸行漸遠,廬州文化的鏡像並沒有模糊。幾度沉浮,又幾度崛起,它始終未曾離開過生養它的土地,在喧嘩和熱鬧中守望著明天。歲月的行色,也正是廬州文化的行色。有多遠,走多遠,這是對廬州文化的期望,更是對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我們的希冀。
至今依然還存在的廟會:
周氏仙姑廟會——始於明代,位於肥東石塘鎮,廟會時間每年農曆正月十六至三十日,五月二日至十日。
梅山仙人洞廟會——始於清代初期,位於肥東橋頭集鎮,廟會時間農曆三月初三。
小豐寺廟會——始於清朝乾隆年間,位於肥西劉河鄉,廟會時間農曆七月三十和農曆二月十九日。
紫蓬山廟會
吳山廟會
洋蛇燈源於元末明初的一個傳說故事。合肥市肥東縣解集鄉大邵村村風淳厚,民風純樸。600多年前,邵姓婆媳為避亂兵,躲在一山洞棲息。不巧正好遇到元兵潰散,也到山洞藏身,見婆媳二人,欲圖不軌,這時,山風大作,雷電交加,暴雨傾盆,一條數丈長的白蟒飛下山崖,口吐蛇珠,直逼元兵,元兵驚散逃遁。婆媳得救,相安無事。3月後媳婦生下一子,取名“思明”。當邵思明至18歲時,母親告知其事,邵思明知恩圖報,發動全村扎洋蛇燈玩耍,紀念這一逢凶化吉的日子。
拋頭獅
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漢族民間都會以舞獅來助興,這一風俗起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興盛流行。而大家猜測,“拋頭獅”出現在雞鳴山,也許與雞鳴山來源於三國的傳說有關聯。
合肥素以“包拯家鄉”著稱於世。北宋時執法如山、為官清廉、被百姓譽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的家鄉,就在這裡。美麗清秀的包河公園內,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包公祠、包公墓等歷史遺跡,表達了億萬炎黃子孫世世代代懷念這位古代傑出清官、期盼出現更多此類清官的美好願望。
古代 | 包拯、李鴻章、劉銘傳、周瑜、文翁、楊行密、張德勝、丁汝昌、聶士成 |
近代 | 馮玉祥、段祺瑞、衛立煌、王亞樵、孫立人、楊寶森、董寅初、唐德剛 |
現代 | 楊振寧、應祚智、吳邦國、鄭永飛、李克強、楊元慶、芮成鋼、周濤、葉匡政、楊治、許嵩、陳曉、李長才、吳一戎 |
2009年許嵩發行歌曲《廬州月》,是許嵩第二張個人原創專輯《尋霧啟示》中的曲目,歌曲內容意思為廬州的月亮依然是當時月亮,但是當年月光下的兩個人已經各奔東西了,這首歌蘊含了對友人的無盡思念。這首中國風的歌曲作為新專輯的第二波主打曲目,於2009年12月10日在其官方網站vaecn上面首發。
晴耕雨讀是合肥人家的常態,詩書傳家是合肥人家的追求。民國時期,小小的合肥城裡,就有很多的書店。現在合肥城裡的書店可謂琳琅滿目,而最大的當然是新華書店。合肥大大小小的書店有很多,但最集中的地方還是在長江中路上。這不能說不是個很奇特的現象,特別是在不到一公里的距離內,分佈著這個城市4家最大的書店(四牌樓書店不久就會重新開業),這在全國也堪稱是絕無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