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記

廬山記

《廬山記》,古代中國宗教人文地理志。共三卷,附《廬山紀略》一卷。封面及書名頁題“四庫全書所收守山閣叢書殘本、日本大正刊大藏經所收大谷大學藏本及元祿十年刊本合教本”書題:“宋陳舜俞廬山記合教本”、“重修廬山志副刊品”。共分5卷:一、總敘山水篇;二、敘山南篇;三、山行易覽;四、古人留題篇;五、古碑目。記述廬山的地理環境、名勝古迹以及古人題詩、題詞。

摘錄


余昔者讀書山中。愛其泉石塔廟之 志之不詳遺古略近。或出於愚夫野老之語。言□辭贅。可取者無幾。將討論刪次之。未皇暇也。后二十年。仇書秘閣得廬山記。欣然以喜。以為夙願獲遂。而考其所載。疏略尤甚。熙寧五年。嘉禾陳令舉舜俞謫官山前。酷嗜遊覽。以六十日之力。盡南北高深之勝。晝行山間。援毫折簡。旁鈔四詰。小大弗擇。夜則發書攻之。至可傳而後已。其高下廣狹。山石水泉。與夫浮屠老子之宮廟。逸人達士之居舍。廢興衰盛。碑刻詩什。莫不畢載。而又作俯視之圖紀。尋山先後之次。泓泉塊石。無使遺者。成書凡五卷。后三年。余守吳興。令舉扁舟相過。以余山前之人也。出藁見授。請鏤諸板。藏之山間。會余蒙恩移濟南。遽與之別。令舉尋復物故。余益以事役。奔走四方。思一旋歸。茫不可得。輒序其撰述之勤貽。好事君子。庶幾成令舉之志。
太史公曰。余南登廬山。觀禹九江前漢郊祀志雲。干封中。武帝浮江。自尋陽出。樅楊過彭蠡。禮其名山大川。桑欽水經雲。廬江出三天子都。北過彭蠡縣。釋惠遠廬山略記曰。山在江州尋陽。南濱宮亭。北對九江。九江之南。江為小江。山去小江三十餘里。左挾彭蠡。右傍通川。引三江之流。而據其會。山海經雲。廬江出三天子都。一日天子障故舊語。以所濱為彭蠡。有匡俗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際。遁世隱時潛居其下。或雲俗受道仙人。共游此山。遂托空崖。即岩成館。故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焉。其山大嶺凡有七重。圓基周回垂五百里。風雲之所攄。江湖之所帶。高崖反宇。峭壁萬尋。幽岫窮岩。人獸兩絕天將雨則有白氣先摶。而瓔珞於嶺下。及至觸石吐雲。則倏忽而集。或大風振崖。逸響動谷。群籟競奏。奇聲駭人。此其變化不可測者矣。眾嶺中第三嶺極高峻。人跡之所罕經也。昔太史公東遊。登其峰而遐觀。南眺三湖。北望九江。東西肆目。若涉天庭焉。其嶺下半里許。有重巘。上有懸崖。傍有石室。即古仙之所居也。其後有岩。漢董奉館於岩下。常為人治病。法多奇神。絕於俗醫。病癒者令栽杏五株。數年之中。蔚然成林。計奉在民間二百年。容狀常如二十時。俄而升舉。遂絕跡於杏林。其北嶺西崖常有懸流。淫霪激勢相趣百餘仞中雲氣映天。望之若山在霄露焉。其南嶺臨宮亭湖下有神廟。即以宮亭為號。安侯世高所感化事在敘。山北篇七嶺同會。於東共成峰崿。其崖窮絕。莫有升之者。有野夫見人著沙門服。凌虛直上。既至則回身踞鞍。良久乃與雲氣俱滅。此似得道者。當時能文之士。咸為之異。又所止多奇觸象有異。北背重阜。前帶雙流。所背之山左有龍形。而石塔基焉。下有甘泉湧出。冷暖與寒暑相變。盈減經水旱而不異。尋其源。似出於龍首也。南對高岑上有奇木。獨絕於林表數十丈。其下似一層佛浮圖。白鶴之所翔。玄雲之所入也。東南有香爐山。孤峰秀起。游氣籠其上。則氣若香煙。白雲映其外。則昺然與眾山殊別。天將雨。其下水氣湧起。如車馬蓋。此即龍井之所吐。其左有翠林。青雀白猿之所憩。玄鳥之所蟄。西有石門。其前似雙闕。壁立千餘仞。而瀑布流焉。其中鳥獸草木之美。靈藥方物之奇。焉可得勝名哉。略舉其異。耳劉昭注續漢志酈道元注水經。並用惠遠語。又豫章舊志雲。俗字君平。夏禹之苗裔也。或曰字君孝。父東野王與吳芮佐漢定天下。而亡漢封俗於酈陽。曰越廬君。俗兄弟七人。皆好道術。遂寓精於洞庭之山。故謂之廬山。張僧鑒尋陽記雲。山南有三宮。所謂天子都也。廬宮溪水出焉。上宮人所不至。有三石樑。長十餘丈。閣才盈赤。其下無底。其中宮在別岩。悉是文石。兩邊有小圓峰。奇特號為右障峰。石形若羊馬來道。相對下宮。彭蠡湖際宮亭廟舊所也。山高二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二百五十里。其山九疊。川亦九派。郡國志曰。廬山疊障九層。崇高萬仞。懷靈抱異。包諸仙跡。尋陽記又雲。秦始皇十七年。東登廬山。以望九江。至上霄峰。以與霄漢相接。因命之。峰後有刻石雲。是夏禹所刻。丈赤里數。文字不可辦。伏滔游山序曰。廬山者江陽之多獄。其大形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據。亘數百里。重嶺桀嶂。仰插雲日。俯瞰川湖之流焉。王彪之山賦敘曰。廬山彭澤之山也。雖非五嶽之數。穹隆嵯峨。實峻極之名山也。孫放山賦曰。尋陽南有廬山。九江之鎮也。臨彭蠡之澤。接平敞之原。張野記曰。天將雨。則有白雲。或冠峰岩。或亘中嶺。俗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每雨其下成潦。而上猶皎日。峰頭有大盤石。可坐數百人。以上皆述此山也。宋支曇諦賦雲。昔哉壯麗峻極。氤氳包靈奇。以藏器蘊絕峰乎青雲。景澄則岩岫開鏡。風生則芳林流芬。嶺奇故神明鱗萃。略絕故人跡自分。嚴清升山。於玄崖世高垂化於䢼亭。應真凌雲以踞峰。眇忽翳景而入宜。咸豫聞其清塵妙無得之稱名也。若其南面巍崛。北背芳蒂懸溜分流以飛湍。七嶺重㟽而疊勢映以竹柏。蔚以檉松。縈以三湖。帶以九江。嗟四物之蘭森爽獨秀於玄冬。美二流之潺湲。津百川之所沖。峭門百尋。峻闕千仞。香爐吐雲以像煙。甘泉涌溜而先潤。梁元帝序曰。夫日月麗天皇穹。所以貞觀。川岳帶地後土。所以推寧。廬山者亦南國之德鎮。雖林石異勢。而雲霞共色。長風夜作則萬流俱響。晨鼯曉吟則百嶺齊應。東瞻洪井識曳帛之在茲。西望石樑見捐寶之可拾。誠復慕類易悲。山中難久。攀蘿結桂多見淹流。其餘古今賦詠不可備載。實天下之名山也。江州在山北二十里。本在丈江之北尋水之陽。因名尋陽。今蘄州之蘭城即其故北咸和九年。刺史溫嶠。始自江北移於湓城之南。義熙元年。刺史郭昶移居江夏。八年孟懷玉還治尋陽。太清二年蕭大心因侯景之辭欲依險固。乃移於湓口城。仍號懷玉舊城為故州。張僧鑒尋陽記雲。湓口城灌嬰所築。漢建平中。孫權經北城。命鑿井。適中古梵得。石函銘曰。漢六年。穎陰侯開卜雲。三百年當塞。后不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欣然以為己瑞井。極深。湓江有風浪。井水輒動。邦人因號浪井。故李白下尋陽城泛彭蠡詩云。浪動灌嬰井。尋陽江上風。今井在衙城內之西圃。城上有北樓。下臨湓江。憑高眺遠。為一郡之勝。陳散騎常侍張正見湓城詩云。匡山暖遠壑。灌壘屬中流。城花飛照水。江月上明樓。案晉書庾亮傳雲。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樓。俄不覺亮至。人將避之。亮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則事在武昌之南樓也。後人以亮嘗為江州刺史。因名此曰庾樓。實非當時秋夜所登之遺此也。是郡前世或號九江。或號尋陽。唐襄楊氏李氏代有其也。升為奉化軍節度。皇朝開寶四年。平江南降為軍州事。太平興國三年。升星子鎮為縣仍隸焉。七年割星子與建昌都昌三縣置南康軍。於是山南屬南康。山北屬江州矣。

廬山


簡況簡介

廬山的地圖位置中國江西省北部名山,位於九江縣以南,星子縣以西。它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聳峙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25公里,寬約15公里。東西兩側為大斷 中國江西省廬山的一條步道裂,山體多峭壁懸崖,相對高度1,200~1,400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4,836呎),山勢雄偉。傳周代有匡氏兄弟七人上山修道,結廬為舍,因名廬山。又稱匡山、匡廬。

歷史

東漢明帝(58~75年在位)時為中國佛教中心之一。6~8世紀又為道家、詩人、學者駐地,寺廟道觀遍布。勝跡有白鹿洞、仙人洞三疊泉、含鄱口等。山地夏季涼爽,7月平均氣溫21.9℃,為著名避暑地。江湖水氣鬱結,雲海瀰漫,年平均霧日190天,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稱。山中牯嶺,又名牯牛嶺,以有大塊岩石狀如牯牛得名,海拔1,056米。清光緒年間先後為英、法、美等國強行租占。1935年始收回。現興建療養院、休養所等多處。廬山植物園因有地形屏障,亞熱帶、南亞熱帶植物在此馴化生長良好。2009年,廬山植物園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早的亞熱帶山地植物園。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提出第四紀期間廬山有冰川發育,引起國際學術界矚目。因而廬山又是自然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8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凈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嘩”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驌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20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廬山的歷史遺跡,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世界遺產--我國第一處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廬山生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昆蟲2000餘種,鳥類170餘種,獸類37種。山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是“鶴的王國”,有世界最大的白鶴群,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座萬里長城”。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地理位置

廬山,是中國享譽古今中外的名山,位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雄踞於江西省北部,緊靠九江市區南端的沙河縣中心花園附近。可謂一山飛峙,斜落而俯視著萬里長江,正瀕而側影著千頃闊湖,山清水秀景色泛勝。由長江、廬山、鄱陽湖相夾地帶,才會形成襟江帶湖、江環湖繞,山光水色、嵐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廬山,渺渺江湖間”,形容恰到好處。也正因是如此,廬山才不愧為一幅充滿魅力的天然山水畫卷。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經過漫長複雜的地質運動:早在震旦紀就在淺海底開始沉積,經過“呂梁運動”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銼磨,後下沉淹沒汪洋海水繼得洗禮,直至白堊紀時發生“燕山運動”,掀起“褶皺”波濤重新露出水面,斷塊續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經長期積雪覆蓋,到四世紀末地球變暖,再經更強烈的冰川剝蝕,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崢嶸瀟灑,雄俊詭異,刻切劇烈。
廬山地形走向,東西伸張,南北收縮。東臨高壟,西接賽陽,南瀕黃龍山麓,北靠蓮花。其長約29公里,寬約15公里,周圍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氣候狀況 廬山氣候溫適,夏天涼爽,冬天也不太冷,這是廬山又一優越條件。節令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根據歷年記載:最高只32℃,最低在-16.8℃,全年平均為1℃,可見廬山氣溫適度。一至於四季,按季節平均計算差異也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為22.6℃,秋季則為17.4℃,冬季常在1℃左右。廬山頂端因處高空地帶,加上江環湖繞,濕潤氣流在前進中受到山地阻擋,易於興雲作雨。所以,廬山雨量豐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達168天。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更奇異的是廬山雲霧常年此出彼沒和變化莫測,給廬山增添了妙景。廬山水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在雨量豐沛條件下,有多達90多座峰嶺的廬山,因地殼運動和冰川剝蝕的巧琢,有的峰嶺夾峙峽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淵澗,構成眾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斷,形成數量眾多景觀壯美的瀑布,此為廬山一奇。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各處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漢陽峰海拔達1474米,且山上樹林密布,山下江湖環繞,加上常年雨水多,空氣濕度大,使夏季山上山下的氣溫差異較大。每年盛夏,鄱陽湖盆地赤日炎火,最高氣溫可達39℃以上,而山上夏季平均氣溫只有22.6℃左右,早晚常在15~20℃之間。從揮汗如雨的山下來到涼爽宜人的山上,真是兩重世界兩重天,正如白居易所贊:“初到恍然別造一世界者。”

文化景觀

中文名稱:廬山國家公園 英文名稱:Lushan National Park 編號:200-015 廬山於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江西廬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的佛教和道教廟觀,代表理學觀念的白鹿洞書院,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聯繫的文化景觀。
廬山是一座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這裡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為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晉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了佛教中的“凈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是中國古代教育和理學的中心學府。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迥異的建築傑作,包括羅馬式與哥特式的教堂、融合東西方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築,以及日本式建築和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著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
廬山地處江南台背斜與下楊子坳隱的交接帶,區內地層除三疊紀外均有系統的出露,構造明顯,展現出地殼演化的主要過程。廬山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山麓鄱陽湖濱,遺留著末次冰期時由古季風環流產生的獨特的風沙丘群。該區地質構造複雜,形跡明顯。主要有北東向華夏式構造和北北東向新華夏式構造。許許多多的斷裂構造,形成眾多的山峰。廬山是第四紀強烈上升的斷塊山,當廬山上升之際,周圍相對下陷,鄱陽盆地進一步發展,繼而形成鄱陽湖。北部以招曲構造為主要特徵,形成一系列秀麗的嶺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則由一系列的斷層崖,形成雄偉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門澗。山地中分佈著寬谷和峽谷,外圍則發育著階地和谷階。山上和山麓地帶都存在著古地面。在廬山與長江的交接地帶,鄱陽湖的形成與擴張塑造出一系列獨特的湖濱地貌,與之相連,長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變,湖洲交錯的鄱陽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種地貌的彙集,表現出極高的地理地質科學價值與旅遊觀賞價值。廬山眾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麗的山嶽景觀。雲霧頻繁,夏季涼爽,是廬山氣象的顯著特徵;土壤呈垂直分佈現象;植物顯示出中國第三紀植被組成的特點;昆蟲形成了廬山特有的種群。

傳說一

有一種傳說,早在周初(大約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紀),也有說在周威烈王時候(即公元前四世紀),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現今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為了方便,這裡依照人們熟悉的稱呼。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無從著手。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迹,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迴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康山。

傳說二

另一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但是老子與武王並不同時,這同樣是神話故事。第三種傳說,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時間較晚,情節也有些不同。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王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勛,封東野王的兒子匡俗於鄔陽(鄔,xiao音肖,鄔陽為今都陽縣一部分),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裡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為廬山。

廬山文化

廬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勝古迹遍布。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墨跡和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寫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廬山雲霧;李白寫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秀峰馬尾瀑;毛澤東寫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呂洞賓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詩景交融、名揚四海的絕境。廬山的名勝古迹還有:列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朱元璋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屯兵飲馬的小天池、憑欄可極目遠眺蜿蜒長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徑賞花的花徑、千年古樹三寶樹、觀鄱陽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如五老並立的五老峰、拋珠濺玉的三疊泉瀑布,被陸羽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谷簾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隱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頂龍池水,等等。 “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自古以來深受眾多的文學家、藝術家的表睞,並成為隱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託,政客、名流的活動舞台,從而為廬山帶來了濃濃的文化色彩,並使廬山深藏文化的底蘊。山水文化,是人們以自然山水為素材而創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客觀世界和自身的過程中辟出的一片壯麗天地,亦是構成中華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廬山山水文化,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歷史縮影。廬山的自然,是詩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東晉以來,詩人們以其豪邁激情、生花妙筆,歌詠廬山的詩詞歌賦有4000餘首。東晉詩人謝靈運的《登廬山絕頂望諸嶠》、南朝詩人鮑照的《望石門》等,是中國最早的山水詩之一,廬山並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之一。詩人陶淵明一生以廬山為背景進行創作,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影響了他以後的整個中國詩壇。唐代詩人李白,五次遊歷廬山,為廬山留下了《廬山遙寄盧侍御虛舟》等14首詩歌,他的《望廬山瀑布》同廬山瀑布千古長流,在中國華大地及海外華人社會中家喻戶曉,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極品。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成為充滿辯證哲理的名句…… 廬山風景,是以山水景觀為依託,滲透著人文景觀的綜合體。廬山,通過詩人、書畫家、文學家、哲學家們的心靈審視,創造出眾多散發著特別濃郁人文氛圍的歷史遺跡。正如一位新加坡學者所評論的那樣:“如果說泰山的歷史景觀是帝王創造的,廬山的歷史景觀則是文人創造的。”陶淵明以廬山康王谷作為文化背景,創作的《桃花源記》,洋溢著“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光燦。南朝時的《廬山二女》,以廬山為活動舞台,成為中國早期志怪小說的名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詩,造就了一處名勝——花徑;他在廬山築有“廬山草堂”,所撰的《廬山草堂記》,是記述中國古代山水園林的名作。宋代理學家朱熹復興白鹿洞書院,並使其成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學在這裡千秋耕耘,並真切地記錄了這一具有深刻特徵的文化現象的過程和歷史。朱熹訂立的《白鹿洞書院學規》,成為中國封建教育的準則和規範,同時也影響了中國歷史文化的進程。山水詩、山水畫是中國山水文化中兩大華項,山水詩在廬山大放光采,山水畫亦在廬山一展風流,閃爍出耀人的輝光。東晉畫家顧愷之創作的《廬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幅獨立存在的山水畫,從此歷代丹青大師以廬山為載體,以這一藝術形式對廬山賦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國畫在理論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顧愷之的“傳神說”,然而這是受到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闡發的“形盡神不滅論”哲學思想影響的結果。廬山東林寺蓮社“十八高賢”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畫山水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篇中國山水畫論,他所闡述的山水“暢神說”,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學觀,表現了一個新的美學思潮的興起。文人墨客對廬山抒情寫意,濃墨重彩,使廬山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科學家們對廬山進行科學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諦。現代地質學家李四光,以廬山第四紀地質地貌為研究對象,發表了《冰期之廬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從而開創了第四紀冰川學說,又由此而引發中外學者對廬山第四紀冰川的學術論爭,從而演奏出一部中國第四紀地質學的世紀交響曲……

通鑒記載


《廬山記》·三卷、附《廬山紀略》·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宋陳舜俞撰。舜俞字令舉,烏程人。所居曰白牛村,因自號“白牛居士”。慶曆六年進士,嘉祐四年又中制科第一,歷官都官員外郎。熙寧中出知山陰縣,以不奉行青苗法,謫南康監稅。事迹具《宋史》本傳。舜俞謫官時,與致仕劉渙遊覽廬山,嘗以六十日之力,盡南北山水之勝。每恨慧遠、周景武輩作山記疏略,而渙舊嘗雜錄聞見,未暇詮次。舜俞因采其說,參以記載耆舊所傳,晝則山行,夜則發書考證。泓泉塊石,具載不遺,折衷是非,必可傳而後已。又作俯仰之圖、尋山先後之次以冠之,人服其勤。自記云:“余始游廬山,問山中塔廟興廢及水石之名,無能為予言者。雖言之,往往襲謬失實。因取九江圖經、前人雜錄,稽之本史,或親至其處考驗銘志,參訂耆老,作《廬山記》。其湮泐蕪沒,不可復知者,則闕疑焉。凡唐以前碑記,因其有歲月甲子爵里之詳,故並錄之,庶或有補史氏”云云。其目有《總敘山篇第一》,《敘北山篇第二》,《敘南山篇第三》,而無第四、五篇。圖亦不存。勘驗《永樂大典》,所闕亦同。然北宋地誌,傳世者稀。此書考據精核,尤非後來《廬山紀勝》諸書所及。雖經殘闕,猶可寶貴,故特錄而存之。釋惠遠《廬山紀略》一卷,舊載此本之末,不知何人所附入。今亦並錄存之,備參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