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福建三明市建寧縣的景區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位於福建省建寧縣東南部,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金鐃山,總面積130.22Km,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珍稀野生動植物的良好棲息地和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森林覆蓋率達95%,是福建“母親河”千里閩江正源頭。當年徐霞客沿武夷山脈雲遊到此,看到如此美麗的勝景,脫口吟出:“武夷勝景甲天下,金鐃東南第一窺。
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布新一批通過國家4A景區標準評選的97家景區,福建閩江源生態旅遊區是其中之一。該景區以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金鐃山園區為依託,擁有豐富而又出彩的自然資源和景觀。
於福建境內海拔最高的小木屋內入住,清晨可賞日出觀雲海;乘坐福建最長高山纜車,翻越四座大山感萬峰競翠之美;漫步枯葉滿地、長滿青苔的林間小徑,邂逅充滿負氧離子的雌雄雙瀑區;行走於八閩最高峰的“腰帶”之上,體驗凌空飛舞之境......投身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奇幻清新之旅,非閩江源生態旅遊區莫屬。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這些年,閩江源生態旅遊區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全面提升、完善景區內自然景觀的配套工程,規劃建設了福建最長高山纜車、白石頂“腰帶”——凌空棧道、時空隧道等,讓遊客得以輕鬆遊覽八閩首峰。在基礎設施方面,金鐃山景區坪崗酒店遊客已可入住,縮短遊客前往金鐃山的距離。此外,還從景區入口處修築了平坦的盤山公路,連接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金鐃山主景區。
日前,由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閩江源生態旅遊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進一步促進閩江源生態旅遊區樹立品牌,提升知名度,推動建寧縣旅遊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記者了解到,在獲批為國家4A級景區后,閩江源生態旅遊區將規劃更大的發展版圖,今後將發展成為集生態旅遊、休閑養生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服務景區。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景區內的石蛋群地貌屬全國罕見,4平方公里高山原生種群杜鵑花群落也是全省唯一。這裡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一年四季景色各異,春有山花浪漫,夏有林木蒼翠,秋有冰凌霧松,冬有白雪皚皚,特別是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100000個,是個天然的大氧倉。這裡乃城市之郊,塵世之外,離凡塵最遠。
從金鐃山景區售票處出發,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行駛,約25分鐘的車程,抵達閩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閩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夷山脈中段,建寧縣境內東南部,東至泰寧縣界,西至伊家鄉蘭溪村汪家鋪,南至均口鎮台田村山洋漿,北至金溪鄉高峰村平坑,面積13022公頃,其中,核心區(包括金鐃山、鴛鴦湖和閩江源頭核心區)4633公頃,緩衝區3441公頃。2001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是武夷山脈中段重要的生物區系組份、大面積的鐘萼木和南方紅豆杉原生種群、獨特的生物群落類型和福建閩江正源頭森林植被,屬“野生生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飛瀑
保護區中,除了原始的自然景觀,還有人工修築的木板橋、小木亭,別有一番意境。不遠處,聽到了潺潺流水聲,原來不遠處就是瀑布區。據介紹,該區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00000個/cm3,每一口都是潤透、清新的空氣。雌雄雙瀑各具特色:大際面瀑布,水量充足,聲震數里,濺起飛沫如煙如霧,飄至百米以外,望瀑布似銀河瀉落,故有“星漢流珠落九天”之句;千層崖瀑布,遠遠看去那瀑布像一條潔白的玉帶,搭在幾百米高的斷崖上,從天而降,使人如入仙境。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本區具有獨特的地理、區域優勢,優越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保存較為完好的典型地帶性植被——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植物。這些表明,在這裡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尤其是建設閩江正源良好的生態系統對保護母親河--閩江意義重大。
1、植被的典型性和閩江源頭保護。閩江源自然保護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孕育出種類豐富的生物資源、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這裡的天然森林植被——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由於人為干擾相對較少,至今保存較好。無論群落類型、區系特徵、種類組成、分佈區域都具有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典型特徵。武夷山脈綿延530km,雄峙福建省西北部邊境,在武夷山脈現已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閩江源自然保護區在一定程度上是武夷山脈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格局的一種補充。同時,區內的嚴峰山因其為我省母親河——閩江的正源頭而名聞瑕邇。保護區的建立,對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及保護閩江水系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獨特的價值。
2、生境和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獨特性。金鐃山海拔高達1858m,其山體高大,植被呈明顯的垂直分佈。主峰白石頂奇峭、峻拔、山幽林密,峰頂平圓坡緩,禾草萋萋,雲騰霧涌,變幻多端,構成一幅意境獨特的畫卷。本區諸多人跡罕至的地方,其天然植被以及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許多珍禽異獸和珍稀瀕危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之地。在該區發現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有36種。主要有南方紅豆杉、香果樹、伯樂樹、鵝掌楸、凹葉厚朴、閩楠、浙江楠以及僅在建寧有分佈的建寧椴、建寧金腰等,許多胸徑達1m以上的古樹名木如鵝掌楸、柳杉、南方紅豆杉、銀杏、香榧、花櫚木等,稀有的南方紅豆杉群落、柳杉群落、吊鐘花群落、紅楠群落、香果樹群落等。保護區內分佈的國家i級保護動物有雲豹、豹、鳶、蟒;國家ii級保護動物有短尾猴、獼猴、穿山甲、豺、黑熊、水獺、大靈貓、小靈貓、蘇門羚、鴛鴦、蒼鷹、鷹鵰、虎紋蛙等;省級重點保護的有豹貓、毛冠鹿、棕鼠、紅喉潛鳥、黑喉潛鳥、小壁虎、蒼鷺、大白鷺、白鷺等。這些無不體現出本區動植物的獨特性。
3、生態系統的脆弱性。本區雖然平均海拔較高,但地勢高低懸殊,最高處1858m,最低處僅250m,相差達1608m。保護區內斷裂構造較發育,在其控制下,形成許多縱橫交錯的幽深斷裂谷,高山深谷地貌十分明顯,許多地方巨石裸露、石礫連綿,母岩分化和成土過程較為緩慢,土層較為淺薄,因此,植物和森林群落演替進行得十分緩慢,現有的許多群落類型均經千百年滄桑才得以形成,一旦這些森林植被遭到破壞,採伐跡地水土流失加劇,水源涵養作用減弱,生態系統平衡的失調,植被將逆行演替,而區內的珍稀瀕危動植物將遭滅頂之災。
4、生物多樣性。本區地形複雜,溪流縱橫、山峰林立、山勢陡峭,層巒疊翠,相對之差千餘米,多樣的小地形,促成區域性水熱資源的重新組合和配製從而產生不同的小氣候、小生境。生境的多樣性決定了物種種群和群落類型的多樣性。據不完全統計,本區內有維管束植物163科1054種。其中蕨類植物28科78種;裸子植物7科15種;被子植物128科961種。藥用植物,觀賞植物,食用植物,芳香油料等有開發和利用價值的有138科720種以上。脊椎動物有獸類7個目16個科31種,鳥類15個目34個科116種,爬行類3個目11個科46種,兩棲類2個目7個科25種,魚類5目8科20種,及大量的無脊椎動物,如昆蟲達1090多種,蛛形綱、信足綱、昏足綱、寡毛綱的種類,水生浮遊動物的種類也十分豐富,真菌達8科12種。
5、森林植被的天然性。本區不少地域地處偏僻,山高路險,地形複雜,交通不便。一些邊遠地區甚至人跡罕至,至今仍保存著半原始狀態的天然森林植被。由於人為活動干擾少,區內生境優良,資源豐富,成為各類生物生長繁衍的良好棲息地和避難所,並充分顯示出天然性。閩江源自然保護區所具有的典型性、獨特性、脆弱性、多樣性以及天然性使其具備了很高的科學意義和保護價值,並在眾多的自然保護區中獨樹一幟。
6、保護區面積的適宜性。保護區面積13022公頃,其中核心區4633公頃,緩衝區5216公頃,實驗區3173公頃。面積集中連片,三大塊核心區間設有生物走廊,功能區劃力求具有整體性和連續性,以有效維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001年6月福建師範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陳寅山、劉劍秋等專家對閩江源自然保護區綜合科考,並整理資料,形成系統的資源本底情況,編製完成詳細科考報告和總體規劃,同時也收集到部分標本材料。2002年5月廈門大學林鵬院士等專家對閩江源自然保護區進行進一步的綜合科學考察及總體規劃,屆時將形成更系統、更完整、更權威的相關資料,促進保護區的建設與科研活動。
7、保護區生態旅遊現狀。金鐃山海拔1858米,素有“秀起東南第一巔”的美稱。山中的千年古剎報國寺、石燕岩廟和鴛鴦湖渡假村,具豐富人文和休閑氛圍。在保護區內,山奇石秀,泉涌瀑飛,林幽鳥鳴,雲蒸霞蔚。石水林花的神奇組合,構成了動人的自然景觀,朝看雲海,吞雲吐霧林披絮,暮觀夕陽,飛霞流丹山抹金,山中氣象萬千,妙不可言。山腳下一派田園風光,盛夏時節,蓮葉翻卷如碧波蕩漾,荷花怒放似紅綢飄拂,黃花梨碩果累累,清香四溢,連空氣中也充滿了甘甜。這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原始美和山民古樸好客民風,引來遊人絡繹不絕,成為人們生態旅遊的好去處,同時也教育遊人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發揮寓教於樂的功能。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位於福建省建寧縣,位列“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範疇,系國家級閩江源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3022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集山水、岩林溪瀑、古道、名剎為一體,“秀起東南第一巔”之譽的金鐃山巍峨聳立。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評審組專家深入福建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小溪口和報國寺景區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觀看福建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風光影像資料,並聽取了總規編製單位福建省林業規劃設計院對規劃文本的介紹,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福建閩江源國家森林公園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優美,文化底蘊深厚,集山水、森林、濕地、文化於一體。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基礎資料詳實,較好地貫徹了建寧打造“閩江正源第一城”和“生態旅遊休閑城”的發展戰略,並與建寧縣旅遊總體規劃相銜接,對提升建寧旅遊產業具有指導價值。
建寧縣閩江源省級森林公園通過國家林業局組織的專家評審,成為我省第20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閩江源省級森林公園2005年11月經福建省林業廳批准設立,森林公園總面積1182.52公頃,由雙門石景區、小溪口景區、桃梨園景區、報國寺景區等4個景區組成,是集生態保護和旅遊休閑、觀光度假、探源訪幽、運動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森林公園。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自古以來,山因古寺而添色,寺因名山而增輝。金鐃山因有報國寺而增加了不少人文價值和歷史的厚重感,尤其是增添了金鐃山的禪宗意境,從而使金鐃山多了幾分誘人和神秘。
金鐃山原名大曆山,又名太弋[yì]山。據說,閩越王無諸及越王勾踐的第十三代曾孫,晚年很愛圍山打獵,有一次來到建寧的太弋山白石頂打鹿,遺失他的金鐃一面,落在了金鐃山上,每到夜晚的時候,金鐃就會發出光芒,當地的居民撿到后覺得是個吉祥的物品,就把這座山改名為金鐃山。
閩越國在無諸的治理下,國家太平,經濟繁榮。據說,閩越王無諸每年都要到太弋山(即金鐃山)校獵,狩獵的同時,他還巡視地方吏治,了解當地民情,幫助太弋山百姓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使當地百姓過上了安定富足的生活。無諸校獵,為金鐃山留下了許多傳奇故事,有閩王橋、試劍石、貴妃池、分封台、金鐃佛光等。一些傳說故事如無諸祈雨仍在坊間流傳。相傳,有一年閩越王無諸校獵到太弋山(金鐃山),適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只見河道乾涸,莊稼枯萎,百姓祈雨,久無甘霖。無諸深感百姓疾苦,於是也加入祈雨。可是連求三日,滴雨未見,無諸焦急,拔出寶劍刺向左臂。閩越王的血流入祭器,驚動了老龍王,一查原來是九龍治水,龍多不管事。大怒的老龍王趕緊親自來到太弋山為周圍百姓呼風喚雨,降下甘霖。此後,太弋山方圓幾百里一直都是風調雨順,物阜民安。後來當地百姓為了感謝閩越王無諸和老龍王,於是在太弋山一側的岩壁下建了一座龍王廟,並在廟門上刻下對聯:虎為聽經常拜佛,龍來歸缽恰朝王。直到今天,龍王廟依然香火不斷。
閩江源生態旅遊區
截止2020年2月21日,福建省實行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含港澳台地區)免費或其他優惠政策的A級旅遊景區共有227家,其中,4A級以上景區82家(含9家10處5A),3A級及以下景區145家,閩江源生態旅遊區在名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