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蜀棧道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的棧道

秦蜀棧道,開闢於戰國時期,古人稱為棧道或閣道。

修建背景


最初大規模開通的棧道在秦與巴蜀間跨越秦嶺巴山的地段。川陝間的驛道,因被高山深谷隔絕,人們只能在懸岩絕壁上,鑿岩成道或鑿孔架木,作棧而行。這種狹窄驛道,古人稱為棧道或閣道。戰國時開闢利用的秦蜀棧道包括褒斜道、故道和金牛道

主要古道


褒斜道

褒斜道在秦嶺棧道中最負盛名。《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巴蜀四塞,“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褒斜道,因沿渭水南側支流斜水(今石頭河)和漢水北側支流褒水兩道河谷行進而得名。褒斜道南口叫褒,在今漢中褒河北5公里;北口叫斜,在今眉縣西南15公里。其大致走向是:從今西安市向西南入山,溯斜水經鸚哥咀、下寺灣,翻老爺嶺進入桃川河谷。再經靈丹廟,上五里坡,進入虢川盆地,過塘口鎮、咀頭鎮,至兩河口進入紅岩河峪谷,經關山、上下白雲、寇家關、王家楞、拓梨園至西江口。西江口以下,即褒水幹流峽谷,順次歷抑川、下南河、武關河馬道鎮、青橋驛,穿石門或越七盤嶺出山,抵褒城漢中,全長400公里。1936年修建從寶雞經褒城、寧強到四川廣元的川峽公路,在寶雞到褒城這一段,有許多地段是沿著褒斜棧道舊線修建的。
褒斜道的通行時間非常久遠。三國(魏)應璩根據《蜀記》“三皇乘祗車出谷口”的記載和秦密對這句話的解釋,認為褒斜道早在傳說的三皇時代就有人通行了。清代顧祖禹說:“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讀史方輿紀要》)。一般公認禹起於公元前22世紀左右,則這條道路的開闢,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史籍記載,蜀道周代已成為軍事征伐、家族遷徙的道路。到戰國時,秦、蜀之間的交往史不絕書。如《史記·秦本紀》中“歷共公二年(公元前475年)蜀人來賂”,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置漢中郡”等記載,說明秦並蜀國前的戰國時代,褒斜道更成為秦、蜀兩國統治者征戰、朝會、聯盟的道路。《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載,蔡澤列舉范雎之功時,提到“棧道千里,通於蜀漢”,指出范雎相秦時,巴蜀、漢中之間已有棧道相通。范雎相秦始於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至五十年(公元前257年),說明褒斜道在這10年內曾進行過整治。
在楚漢戰爭的後期,劉邦兵歸漢中,張良曾經獻策燒掉了褒、斜峽谷中的一些棧道。這一方面為了斷絕其他諸侯的兵馬;另一方面也為了向項羽顯示漢兵沒有再入關中的意向,實為緩兵之計。漢武帝即位后,非常重視對漢中和巴蜀的開發。有人上書討論重新恢復褒斜道及褒水、斜水沔水的漕運事項。御使大夫張湯的意見得到了採納,漢武帝委派張湯的兒子張卬(áng)為漢中太守,負責修築褒斜道及各水漕運。按照張湯的設計,陳倉道經過的山嶺太多,上段起伏很大,路程又遠,而穿築褒斜道,所經山嶺較少,路程要近200公里。而且,幾條河流經過溝通可以使漢水連接渭水,南陽的物資可以從陸路、水路齊頭並進,而在水路受阻時又能轉而與陸路聯運,直達咸陽長安。而且,褒斜道的沿途有豐富的木材竹箭,不亞於巴蜀。經過數萬人的努力,250公里長的褒斜道終於築成,比陳倉道近便得多。不過,褒水和斜水流勢湍急,不可行船,原計劃的水陸聯運只好作罷。但是,從長安到漢中之間畢竟節省了200公里山路,這條道路此後成為秦嶺南北交通的主要通道。自漢末到五代,褒斜道多次堙塞,幾經修復,南北兵爭,這條道路始終是雙方行軍作戰的主要通道。漢明帝漢安帝漢桓帝時,對褒斜道進行過局部改建和維修。三國時期,這條道路又稱做“斜穀道”,在魏蜀兩國的戰爭中多次被作為行軍路線。據《水經注?沔水》記載,三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時,趙雲鄧芝出兵褒斜道,當趙雲作戰不利退兵時,曾****赤崖以北百餘里棧道,以阻止曹魏的追兵。這段棧道以後修復,因水大而急,沒有辦法再在水中立柱,成為“千梁無柱”,以致人馬車輛從棧道上經過時“浮梁振動,無不搖心眩目”。為了使棧道牢固安全,有的地方把木製的橫樑改為石樑,今陝西太白縣王家楞紅石崖的石崖上,至今還斜插著當年棧道的許多大石樑。經考古工作者調查,沿線發現多處當時棧道的遺存。著名的石門遺跡,就是這條古棧道最重要的遺跡之一。五代以後,斜穀道基本廢棄,自褒谷北上者,皆轉經陳倉道出散關而行。
褒斜道南口的石門,始鑿於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採用“火焚水激”法,歷時三年竣工,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之一。石門位於漢中市褒河谷口西岸。門呈洞狀,南北向,長16.5米,寬4.1~4.4米,高3.45~3.75米。隧道內外,有東漢至明清時期的摩崖題刻百餘方。其中記頌開通褒斜道的東漢“鄐君開道碑”、“楊君石門頌”、“李君表”、“楊淮、楊弼表記”、北魏石門銘”等,是研究古代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稀資料。“鄐君開道碑”刻於東漢永平九年(公元66年),幅寬2.7米,高1.3米,筆陣森嚴,氣勢雄峻,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摩崖之一。褒斜道石門196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石門已被水庫淹沒,漢至宋代的17方摩崖已遷至漢中市博物館。

故道

故道因為沿著嘉陵江的東源故道水河谷蜿蜒而行,所以又稱嘉陵道。方向與今天寶成鐵路平行。從雍(今陝西鳳翔縣南)經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10公里),過散關,越秦嶺,經今鳳縣略陽而入漢中以至四川。因為這條道路有很長一段是沿著故道水而行的,並且經過一個故道縣,所以被稱為故道。又因為這條道路的北端在陳倉縣境進入山口,所以又稱陳倉故道。陳倉縣南的秦嶺上有座重要關隘散關,故道因此也稱為散關道。從陳倉向西南行出散關,沿故道水峽的小路到達鳳縣,這一段稱為北故道。自鳳縣東北的草涼驛入棧道,西南至鳳縣城再往東南,經過留壩縣,南至褒城舊治北雞頭關出棧,這一段稱為南故道。北故道就是春秋戰國前的古故道,南故道就是古褒穀道。出南故道就到達漢中了。這條道路非常遙遠,且迂迴曲折,但坡度較平緩,歷來都是穿越秦嶺的南北主要通道。這條道路的開鑿時間遠早於褒斜道,至少開闢使用於殷商時代。周平王東遷后,將這條殷商時已經存在的古道稱做故道。在《水經注》關於渭水支流扞水的記事中,提到今寶雞市附近有條“周道谷”,王國維考證說這條“周道”就是“故道”。說明早在西周時,故道已經是通蜀之道。公元前206年,劉邦自漢中由此道出陳倉,兵定三秦,奠定了漢王朝的基業。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張魯,取漢中,即自故道經散關、河池(今甘肅徽縣)、陽平關(今陝西勉縣的舊沔陽)至漢中。曹操北返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即北奪漢中,遂有劉、曹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之戰。五代以前,自褒谷北上的商旅和軍隊,或從斜谷出眉縣,或西經故道出陳倉。五代后斜穀道廢棄,宋以後專用西道,修築棧閣2000餘所,元明以後稱為連雲棧。為了區別於自漢中南下蜀中的“南棧”,通稱“北棧”或者“秦棧”。在秦嶺諸棧道中,故道的里程最長,達600公里以上,途中需翻越散關附近的秦嶺正脊分水嶺外,還要攀登青泥嶺、馬嶺、老爺嶺及嘉陵江、漢水兩支流間的****處分水梁,因此故道以“多坂,回遠”著稱。與褒斜道等其他棧道相比較,從長安到漢中的故道里程要多出150~250公里。但故道具有其他路線無法比擬的優點,這就是,故道行經關中、漢中平原的平坦大道有250多公里,而且穀道部分,除了若干險段外,嘉陵江、漢水及支流的河谷川道一般比較開闊,物產豐富,居民稠密,村落眾多。秦漢時沿途已設有故道、河池、沮縣3個縣級治所,到了唐代增設鳳州(今陝西鳳縣)、興州(今略陽)兩個地區級行政治所,縣級治所也由3個增加到6個。因此官員商賈經常經過此道往來,戰時大量物資和人員也都利用此道運輸。

金牛道

金牛道又稱石牛道,因“石牛糞金”的傳說而得名。西漢楊雄蜀王本紀》記載:戰國秦惠王時,蜀王不降秦,秦惠王欲伐蜀,但苦于山道險阻。蜀王率領萬餘人專獵褒谷,與秦惠王相見。惠王以金一笥*蜀王,蜀王回報禮物,禮物盡化為土。秦王大怒,臣下都再拜稽首,祝賀說:“泥土就意味著土地,秦王當得到蜀國了!”秦王恐怕以後找不到相見處,就雕刻了5個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到了,以為牛能屙金。蜀王於是派遣士兵千人帶領五丁力士拖牛成道,置三枚於成都。秦道於是得通。後來秦軍從石牛道伐蜀,滅之。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記載,反映了古代蜀地人民修鑿石牛道的歷史。又有另一種傳說是:上天為蜀國生了五丁力士,力能搬山,秦王獻美女與蜀王,蜀王派遣五丁迎接。途中見一條大蛇鑽入山穴中,五丁拽住蛇尾一起向外拉,山崩,壓死了五丁,秦女都化為石,山化為五嶺李白的《蜀道難》中所唱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勾連”,就是指的此事。
金牛道的大致走向是:從漢中市向西行,過褒水,經勉縣進入山區。西經沮口、青羊鎮、大安鎮、金牛鎮,轉南入五丁峽,過五丁關、滴水鎮至寧強縣。再轉西南經牢固關、黃坎驛、七盤嶺進入四川廣元的神宣驛。自西上朝天嶺,折南沿嘉陵江東岸峭壁,過大小漫天、龍洞閣、千佛崖至廣元。再折向西南行,渡嘉陵江的桔柏至昭化,然後經劍門、梓潼綿陽直達成都。全程六百公里。中間包含許多架設於懸崖峭壁間的棧道,地勢十分險要。
楚頃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左右,楚將庄蹻率軍奪回被秦軍攻佔的枳(今四川涪陵市)之後,溯延水(該河自上游而下,其分段名稱為岔河、鴨池河烏江、龔灘河、黔江,至涪陵長江)南下,到達且蘭(今貴州福泉縣一帶)、宛溫(今雲南硯山縣北小維摩附近)和滇池(今雲南昆明市一帶)。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秦又派蜀郡守張若再次攻取楚的黔中郡(郡治在今湖南沅陵西10公里)、巫郡(郡治在今四川巫山縣)。庄蹻因斷了歸路,留滇為王,改從當地風俗。庄蹻略取巴蜀,入滇稱王,揭開了雲貴地區交通開發的歷史。
元明以後金牛道被稱做“南棧”,又名“蜀棧”,是由陝入川的重要交通幹線。

劍閣道

劍閣道從漢中通往四川,在今四川劍閣東北的大劍山、小劍山一帶,峰巒連綿,峽谷幽深,下有隘路稱為劍閣道。蜀漢諸葛亮為加強北方防務,鞏固蜀漢統治,便利巴蜀與漢中之間的軍事聯繫,曾於金牛道上開鑿了劍山,並架設閣道(即棧道)15公里,後人習慣稱為“劍閣道”。《重修劍州志》中記載:“諸葛亮相蜀,鑿石架空為飛梁閣道,以便行旅,並于山之中斷處,立劍門關”。劍山位於劍閣縣東北面12.5公里,古稱梁山,東西長115餘公里,群峰高聳入雲,峭壁中斷,兩岸依天,嚴若劍戟,“如門之辟”,故名劍門。李白詩云:“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指的就是這個地方,向為兵家必爭之地。蜀漢末年,魏將鍾會鄧艾率軍攻蜀,大將軍姜維僅以三萬人馬便把敵人十萬大軍拒之關外。魏軍久攻不下,只好另生一計,偷渡陰平,才取得了勝利。
劍閣道不僅是古代巴蜀和中原之間的交通要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末年,劉備沿此道奪取西川,從而建立了蜀國;諸葛亮沿此道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姜維屯兵劍門關;鄧艾入川滅蜀等等。
劍閣道被譽為蜀中四大奇觀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劍門關為中心,以山險、石怪、景奇柏翠、歷史悠久、文物眾多為特點,是全國最長、唯一的帶形、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劍閣道不僅風光秀麗絕險,而且有大量歷史文物古迹。李白、杜甫李商隱白居易司馬光蘇軾陸遊等文人雅士都曾遊歷或者宦遊此地,留下千古名篇。如李白在《蜀道難》中高吟:“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而陸遊則“細雨騎驢入劍門”,在宦遊過程中寫下《劍南詩稿》。自然景觀有“一區一盤盤入雲”的七盤關、“萬山磅礴一江通”的清風峽、“下視嘉陵千丈黑”的明月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劍門關、“玉樹高聳入太空”的劍門石筍峰。文物古迹有千佛崖摩崖造像皇澤寺武則天寺廟、“三百里程十萬樹”的翠雲廊古驛道,還有鄧艾墓姜維城等六十餘處三國蜀漢遺跡;昭化古城是四川建制最早的古縣城,也是張飛張郃的著名古戰場;嘉陵江明月峽古棧道遺址處,已成為鐵路、公路、水路、古棧道、古驛道、縴夫鳥道等六種道路彙集的世界唯一的“交通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