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區

河北省衡水市轄縣級市

冀州區,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位於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西南部,地處華北平原腹地,介於北緯37°18′40″-37°44′25″,東經115°09′57″-115°41′07″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區總面積91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區下轄6鎮4鄉,常住人口37萬人。 

冀州區於春秋時期始製為鮮虞國,2016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區的行政區域。冀州區先後榮獲“河北省特色產業名縣名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河北省2017年度潔凈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人居環境進步獎、省級慢性病防治示範區、河北省首批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市 ”等榮譽稱號。

2017年,冀州區地區生產總值110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0.2億元、55.5億元、44.3億元,分別增長3.6%、5.4%、9.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7億元,同比增長1.2%。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北方戎狄縱橫河北,現冀州區境曾屬白狄的鮮虞國。 
公元前489年,鮮虞國為晉所滅。冀州區改為晉國的東陽地區。
戰國時期,公元前295年,現冀州區境改屬趙國。
始皇元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郡、縣兩級制,划天下為三十六郡。現冀州區境屬巨鹿郡
西漢至宋代,冀州的治所大多設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設置信都郡,治所設在信都,即冀州區的舊城。信都郡下設信都縣等諸縣,其中現冀州區境內設置了四個縣,即:信都縣、扶柳縣、昌成縣、辟陽縣。信都郡和信都縣兩級治所都在冀州區舊城。
西漢高后六年(前182年),將信都郡改為信都國,治所仍在信都(現冀州區舊城)。
西漢建昭二年(前37年)廣川國改稱信都國。信都國仍屬於冀州,信都國所轄區域與原廣川國相比沒有變化,且現冀州區境內設置的四縣也沒有變動,信都國和信都縣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東漢,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州仍沒有固定治所,東漢後期,州的治所才開始固定下來。
東漢建武元年(25年),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東漢初無固定治所),冀州下設信都、常山、中山、河間、清河、趙國、巨鹿、渤海、魏九個郡(國)。
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封自己的六兒子劉黨為樂成王,改信都郡為樂成國。樂成國仍屬於冀州,樂成國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在現冀州市境內設置了三個縣:信都縣(今冀州區舊城)、扶柳縣(今冀州區扶柳城)、辟陽縣(今冀州區安興一帶)沒有變動。
東漢延光元年(122年),安帝封章帝之孫劉德為安平王,改樂成國為安平國。安平國仍屬於冀州,冀州區境內設置三縣,即:信都縣、扶柳縣、阜城縣
東漢延光年間,州的治所開始固定下來,冀州治所在高邑(今河北柏鄉縣北),冀州的下轄區域沒有變化。
東漢中平元年(184年),安帝將安平國改為安平郡。安平郡仍屬冀州,安平郡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中平年間,冀州州治遷於鄴(今河北臨漳縣鄴鎮)。
三國冀州屬曹魏,魏國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 
黃初二年(221年),魏國劃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冀州下轄安平、趙國、巨鹿、平原、渤海、章武、河間、高陽、博陵、清河、中山、常山、樂陵等十三個郡(國)。
晉泰始元年(265年),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實行州、郡(國)、縣三級制,安平郡改為安平國。冀州下轄包括安平國在內的諸郡。
晉太康五年(284年),安平國改為長樂國。長樂國的治所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轄區和現冀州區境內設置的兩個縣都沒有變化。
晉惠帝之後(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鮮卑、氐族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冀州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和後燕,隨所屬國家的變換,冀州的治所經常變動。
南北朝北魏時(396年)將全國分為冀州等諸州(相當於今省級),冀州轄長樂、武邑、渤海三郡,冀州治所在信都(今冀州舊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掉郡一級,實行州、縣兩級制。分全國為冀州等諸州(地區級),
隋開皇六年分信都縣,設置長樂縣(今冀州區舊城);開皇十六年分長樂縣,設置澤城縣(今冀州區扶柳城)。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行郡、縣兩級制,冀州改為信都郡,轄域未變,郡治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同時,信都縣和澤城縣均併入長樂縣。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改冀州為魏州,州治仍在信都(今冀州區舊城)。
唐咸亨三年(672年)複名冀州。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為信都郡。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罷郡復為冀州,所領縣由九個改為六個,即信都、南宮、堂陽、棗強、武邑、衡水等六縣。
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改信都縣為堯都縣。
五代將轄域分為河北道等諸道,河北道下轄冀州等諸州。
宋朝河北東路下轄冀州等諸州,冀州治所在信都。現冀州市境內只設信都一縣。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冀州歸屬金國。
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仍設置冀州。冀州治所仍在信都。冀州屬河間府,隸河北東路。
貞祐元年(1213年)蒙古兵攻佔冀州。
元朝冀州直屬真定路,隸屬燕南河北道(省級)。 
明朝冀州(地區級)屬真定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除信都縣,歸冀州直轄。
清雍正二年(1724年)冀州升為直隸州,直屬朝延布政司所轄。
民國三年(1914年)裁撤直隸州冀州,設立冀縣,屬直隸省的冀南道(地區級),
民國三年(1915年)改屬大名道(地區級)。
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一級,冀縣隸屬河北省。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南宮行政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4月15日,冀南軍政委員會成立,冀縣設抗日民主政府。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9日,日軍侵佔冀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民國冀縣政府自行消亡。
民國三十年(1941年)8月15日,冀縣屬中國共產黨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區十四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四·二九”后,歸冀南六分區領導。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冀縣改屬冀南區五專區。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2月,各邊區及交叉村分歸原屬,恢復舊縣治,冀南行署正式命名“冀縣人民政府”,並歸五專署領導。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26日,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屬華北行政區冀南五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冀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 
1952年11月7日,冀縣改屬石家莊專區。
1958年12月20日,撤銷冀縣併入衡水縣(亦屬石家莊專區)。
1961年7月9日,衡水大縣分開,冀縣、棗強劃出,合為冀縣。
1962年1月1日,析冀縣為冀縣、棗強兩縣,冀縣仍為原建制。同年6月27日復置衡水專區,冀縣仍屬衡水專區。
1970年,衡水專區改為衡水地區,冀縣依然屬之。 
1993年9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冀縣撤縣建市。
2016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冀州市,設立衡水市冀州區,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冀州區的行政區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冀州區地處河北省東南部,衡水市西南,介於北緯37°18′40″-37°44′25″,東經115°09′57″-115°41′07″之間。東鄰衡水市棗強縣,西偏南與邢台市寧晉縣毗鄰,西北與石家莊市辛集市、衡水市深州市接壤,南接邢台市南宮市,西南與邢台市新河縣為鄰,北隔衡水湖與衡水市區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9.58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7.180千米,總面積917.1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58.8433平方千米,佔93.6%,水域58.3267平方千米,佔6.4%。

地形地貌

冀州區是古黃河漳河滹沱河等水流沖積而成的低洼平原;東南部和西北部稍高,東北部較低,海拔高度為21.5至26.5米,地勢較為平坦。

土壤

冀州區土壤質地比較適中,沙壤質和輕壤質土壤佔總土種的85.3%,是糧食、棉花生長發育較理想的土壤,中壤質土壤佔總土種的14.7%,適宜種植糧食作物。耕地面積較大,土壤類型較多。地勢平坦,部分土壤土體結構不良,母質含鹽鹼量較高。

氣候

冀州區位於北半球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降水少,屬半濕潤區。
冀州區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寒旱同期,雨熱同季。光熱資源比較豐富,1966至2006年多年平均氣溫13.10℃,多年平均降水量461.80毫米。氣候資源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大風、低溫、乾旱等氣象災害較多,農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

水文

冀州區屬於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和黑龍港流域南排河水系,境內河流較多。東有老鹽河故道,南有索蘆河。西南與西部有西沙河與滏陽河。在根治海河中興建的滏陽新河滏東排河橫貫境內,是行洪排水主要河道。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09年土地第二次調查數據,冀州區農用地面積71994.4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78.5%;建設用地總面積11309.4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12.3%;未利用地面積8413.3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9.2%。 
● 農用地
農用地中,耕地面積59743.1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65.1%,園地面積3879.9公頃,占冀州區土地面積的4.2%;林地面積1912.6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2.1%;其他農用地面積6458.8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7.0%。
● 建設用地
建設用地中城鄉建設用的面積9763.5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10.7%,包括城市用地1206.9公頃、建制鎮368.7公頃、農村居民點7580.0公頃、採礦用地511.7公頃和其他獨立建設用地96.1公頃;交通水利用地1124.2公頃,占冀州區總面積的1.2%,包括交通用地605.0公頃和水利用地519.2公頃;其他建設用地421.7公頃,占冀州區總面積的0.5%。
● 其他土地
水域用地面積5274.5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5.8%;自然保留地面積3136.7公頃,占冀州區土地總面積的3.4%。 

水資源

冀州區境內地上水資源主要由大氣降水,外來客水,石津渠水三部分組成。冀州市地表水可利用水資源為5243萬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資源為700萬立方米,合計為5943萬立方米。 冀州湖總面積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內為57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面積和蓄水量僅次於白洋淀。

地熱資源

冀州市有四處地勢異常地段,均與斷層構造,基岩形態有密切關係,多分佈於凸起上。1.徐庄、堤里王一帶,適於利用鬆散蓋層中的中低溫熱水。2.傅官至衡水北沼一帶,鬆散蓋層可得中低溫水,基岩中可得岩溶裂隙高溫熱水,礦化度低,水量大,水頭高。3.西王莊、門庄一帶,鬆散蓋層可得中低溫熱水。4.李瓦窯至棗強張秀屯一帶,鬆散蓋層中可得中低溫熱水,基岩中可得中高溫熱水。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冀州區下轄冀州鎮官道李鎮南午村鎮周村鎮碼頭李鎮西王鎮門庄鄉、徐家莊鄉、北漳淮鄉小寨鄉共6鎮4鄉,區政府駐冀州鎮冀新西路239號。
冀州鎮官道李鎮南午村鎮周村鎮碼頭李鎮
西王鎮
門庄鄉徐家莊鄉北漳淮鄉小寨鄉

經濟


綜述

2017年,冀州區地區生產總值共110億元,同比增長7.1%。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10.2億元、55.5億元、44.3億元,分別增長3.6%、5.4%、9.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7億元,同比增長1.2%。 
2017年,冀州區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0945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62330萬元,分別增長8.6%、5%,其中稅收佔比穩步提高。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實現236239萬元。爭取利用上級各類財政資金9億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511.8噸、64.3噸。全年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14天,比2016年增加108天。 
2017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9423元、13414元,分別增長10.1%、1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7.8億元,同比增長11.3%。 
2018年,冀州區生產總值增長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3%,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11.5%。 

第一產業

2017年,冀州區涉農支出3.3億元,建設密植果園1.4萬畝,新增設施蔬菜600畝、中藥材2000畝,分別達到4800畝、1.6萬畝。建成10家農業園區,新增規模化養殖場18家,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達到35家,省級以上達到6家,耕地保有量保持78萬畝,新增高標準農田5500畝、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1萬畝,“渤海糧倉科技計劃”示範推廣15萬畝。完成22萬畝農田“一提一補”水價改革,39個省市重點村容貌煥然一新,岳良“皇家小鎮”入選第五屆全國文明村。垃圾中轉站新增配變141台,新改建農村公路100公里、橋樑21座,被評為河北省“四好農村路”示範區。 
2018年,冀州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新增密植果園16000畝、中藥材2000畝、設施蔬菜1000畝。新建高標準規模化養殖場16家,新增省級龍頭企業1家,培育典型合作社示範社10家、家庭農場300家。 
2018年,冀州區推廣農業新技術10項以上,新建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1座,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10個以上。以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為龍頭,新增地表水灌溉農田5萬畝、高標準農田1萬畝,完成10.5萬畝水價“一提一補”改革小麥季節性休耕3.1萬畝,謀划啟動3個新示範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第二產業

2017年,冀州區簽約項目24個,11個項目列入河北省、衡水市重點,形實施技改項目32個,4個列入河北省重點。新增省級兩化融合重點企業5家,裝備製造業被評為全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7年,冀州區新增外貿企業20家,達到120家,外貿進出口額實現5.7億元,同比增長17%。新增規上企業11家,總數達到97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1.5億元,增長5.5%,新增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90家,總數突破400家。新建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省級重點工程技術中心1家,培育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家,申請專利170件,創建專利優秀品牌5個、省名牌產品7件、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11件,榮獲市政府質量獎3個,冀州區被評為河北省第二批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引入優質企業30餘家,盤活閑置廠區1000餘畝。 
2017年,冀州區實施技改項目30個以上,爭取5個列入省重點,新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年內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5項,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50家,申報專利200件以上。積極與北京跨區域產業協作中心、中關村科技園、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對接,引入項目20個以上。爭取年內引入億元以上項目30個,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5個。 

第三產業

2017年,冀州區簽約項目24個,10家企業相繼落戶,新增外貿企業20家,達到120家,4家入選全省首批跨境電商示範企業,外貿進出口額實現5.7億元,同比增長17%。新增規上企業11家,總數達到97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1.5億元,增長5.5%。引入優質企業30餘家,盤活閑置廠區1000餘畝,年末貸款餘額112.7億元,存貸比提高4.8個百分點,達到53%。爭取土地指標892畝。

文化


地名由來

冀州市
冀州市
冀州市之名淵源於古冀州。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后,划華夏為“九州”,冀為“九州之首”。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始於此置信都縣和信都郡,隸冀州。三國時期,魏文帝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冀州州治移至信都,安平郡亦治信都,信都成為州、郡、縣三級治所,從此冀州與今冀州市開始聯繫起來。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信都縣,歸冀州直轄,屬真定府。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改冀州為冀縣。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冀縣改屬冀南區五專區。1946年2月,正式命名“冀縣人民政府”。1993年9月22日,冀縣撤縣建市,定名為冀州市。

方言

冀州方言屬冀魯官話石濟片邢衡小片。它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冀州方言區域性差別較大,也很複雜,以冀州城為中心,我們也可以把冀州的方言細分為東鄉、南鄉、西鄉之別。西王一帶沒有舌尖后音聲母,南漳淮一帶尖、團音分得很清楚(普通話中已不分尖、團音了)。例如:城東聲母中沒有R的讀音,一律用Y代替。肉(ròu)讀作(yòu);城南南午村一帶把R讀作L。肉讀作(lòu).碼頭李一帶把zh讀作j,“職教”讀作(jíjiào)。

文物古迹

冀州古城歷史悠久,自西漢以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京畿南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冀州源遠流長的
(圖)冀州市
(圖)冀州市
歷史,留下了眾多寶貴的文物古迹,並圍繞這些文物古迹流傳下來許多美麗的故事和動人的傳說。下面將冀州的一些重要的歷史文物古迹作一概括介紹:
一、歷史古迹
1、古墓冀州古迹最突出的是古墓。據《漢書》、《後漢書》載:從西漢至東漢劉氏子孫被封信都(今冀州市)的諸候王為20餘人,有西漢廣川王劉彭祖、劉越、劉齊、劉吉、劉義紹、劉汝陽,信都王劉景,東漢樂成王劉黨、劉崇、劉巡、劉賓、劉長紹,安平王劉浮、劉續。“廣川王凡嗣國七世,樂成、安平二國亦凡七世。其子孫為列候,見於史者二十餘人,生居此地,沒即葬焉”。故歷代認為冀州境內的古墓多為漢代古墓。《太平御覽·冢墓類》載:在信都郡(今冀州市境)內有漢廣川王墓、魏襄王冢、哀王冢、魏王子且渠冢、袁盎冢、晉靈公冢、幽公冢、惡書冢,但不明穴處。康熙《冀州志》載:冀州境內,土阜累累。現地點明確的古墓有9處(其中有6處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前冢座落在舊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佔地面積380平方米。建國初,有人將前冢挖一洞,發現裡面有磚砌墓室,墓磚有20斤、24斤、40斤三種,墓道高6尺,寬4尺多,彎曲不直,裡面有很多墓室,後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薩廟,廟內有一鐵鐘,鐘上鑄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樣。十年動亂期間,廟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為破壞,出土文物有銀縷玉衣片、銅器、陶器等,被鑒定為漢代文物,此墓為漢墓,雖遭部分破壞,但仍有一部分較為完好,仍具有一定的保護價值。此冢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雙冢座落在新城南二里。南北兩個冢前後相距50米,大小相同,冢高6米,冢底相連,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佔地6畝,因兩個古冢相連接而得名雙冢。冢頂原有南北兩座大殿,今尚存繩紋漢瓦碎片。民國初期,在西北角發現磚砌券門,冢頂也有塌方現象。從發現的券門和兩冢相連的結構分析,很可能為年代久遠的古墓。據《周書》載“憲至信都,皆陣於城南,憲登張耳墓以望之。”
西元頭墓座落在舊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東西長40米,南北長31米,佔地面積1240平方米。據舊志記載:“西元頭村東北有元渤海郡吳澤世慶墓誌,孫鄭李村南有老娘墓、元東陸先生馮復墓碑。”當地群眾將此墓俗稱為袁紹的“四女墳”。此墓曾於1968年在封土的西南角挖出一道牆口,后被縣政府部門制止,並將牆口埋好。1981年上半年存有動土現象,破壞不嚴重,封土基本完好。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門古墓座落在舊城南門東側20米處。據舊志載:“南門內左有張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廢,遺址尚存,下有張耳墓。”張耳系漢代王候,封地在今冀州市。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主持進行了發掘,墓葬為一磚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磚砌築,已被嚴重破壞,墓室內僅殘留陶器碎片。據專家分析,此墓年代為東漢晚期,通過發掘,糾正了歷年來傳為“張耳墓”之訛。
輝庄墓座落於冀州鎮輝庄村東北600米。封土高9米,佔地面積6300平方米。該冢封土為白灰和粘土夯築而成。據說此冢原來的形狀是“龜形”,現近似於園台形。冢頂原有“鎮武爺廟”,冢南坡有“佛爺廟”,當地群眾俗稱“大寺”,后被拆除,現封土上碎磚瓦很多。封土上原有“龜馱”的石碑兩塊,字跡不清,現已修橋用了。冢的東南角尚有龜座一個。其封土夯實情況與其它墓葬不同,分析應為大型墓葬。此墓保存完好,基本上沒有動土。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嶺墓座落在南午村鎮孟嶺村北50米。封土呈方形,東西長85米,南北長87米,高7米,佔地面積6908平方米。冢頂曾有廟和石碑,解放前廟和碑就被毀。相傳是東漢末年袁紹所築,有“閱兵台”、“蓄糧冢”、“烽火台”等傳說。冢東南角動土較為嚴重,其他部分保存較好。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午照墓座落於周村鎮南午照村西南500米。封土高5米,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冢上原有廟,現已無存,附近尚有漢瓦殘片。1957年當地群眾在冢的西南角50米處,發現埋有鐵香爐一個,約2米高,因重量過大無法挖出,所以又埋了起來。據當地群眾反映,曾有人在動土時發現人頭骨和花碗,后無人敢挖此土。分析可能是漢墓,但無史料考證,尚不能作最後結論。封土保存完好。現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庄墓座落在冀州鎮常庄村北300米。封土高8米,佔地面積2565平方米。原來有大小兩個土冢,小冢於1958年平整土地時平除。此冢有三種傳說:一是袁紹的蓄糧冢;二是張耳之墓;三是“九女墳”。據冢附近出土的破磚碎瓦分析,此冢可能是古墓。此墓始建年代,無記載可查,有待於進一步考證。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景觀

冀州古城址位於舊城北部,自北關村西北500米處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據考證,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約公
(圖)冀州市
(圖)冀州市
元前201年-180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時該城的修建規格為城周十二里。至北宋時,將古城擴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千百年來,由於風化和洪水的侵襲,古城牆現已殘缺,外表面起起伏伏、斷斷續續,給人以歷史變遷的蒼涼之感。現古城牆高三——五米,基底寬三十米,頂面寬四米。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竹林寺遺址位於北關村東北300米處。古時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現海市蜃樓幻景,可以隱隱看見亭台樓閣懸於空中,“初旭微霞,水雲相映”,猶如仙境,被傳為三個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時冀州州守常命人將此雲幻奇景繪圖以傳,嘉靖年間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樓幻景,在州城東北建造一座竹林寺,香火極盛,后因洪水衝擊等原因而毀廢。清朝末年,百姓曾自行投資,在遺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也早已毀壞。遺址原來三面環水,南面有一狹長通道與岸連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沒入水中,遺址成為湖中一島。1993年北關村又在古遺址上建了一座大殿(同年,二甫村在南橋東北也修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竹林寺)。古寺內銅佛像原在文化館保藏,十年動亂時被砸毀,現只存竹林寺碑,由市文保所收藏。
扶柳城遺址位於小寨鄉扶柳村南500米。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000米。據考證,戰國時期,在此曾設置扶柳邑,西漢高帝六年在此設置扶柳縣,至隋朝近千年時間內此地多為縣級治所所在地。隋代以後不再建治,城池逐漸荒廢。1984年進行文物古迹調查時,曾出土灰陶殘片、泥質紅陶殘片、陶瓮碎片、布紋瓦等。遺址如今已無明顯痕迹,絕大部分已成為耕地。三、冀州八景
被譽為“畿南古郡”的冀州古城,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具有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至今仍流傳著“冀州八景”之說。“冀州八景”的美麗景色吸引了歷代文人學士為之題詠,吟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文。現根據有關資料和傳說,對“冀州八景”概括介紹如下:舊志中在記述“紫微夕照”一景時稱:紫微山“高數丈,傍多膏腴,桑柳聯蔭,尤宜晚眺。”“時暢景明,山形畢現,夕陽之候,尤為可觀”。歷代文人在觀此美景后也為之題詠,明朝石九奏在《紫微山》一詩中寫道:“紫微山下客,系馬夕陽斜。半醉尋歸路,花深不識家。”明代謝瑞的詩中寫道:“古冢隆然踞郡椎,靈光上徹紫微宮。樓台隱隱虛旺里,仙梵憧憧幻景中。海底蜃潛真有象,人間物化總成空。異聞駭倒東坡老,欲效豪吟愧未工。”
2、清水春瀾據舊志中的記載,“清水春瀾”一景的地點在州城西二十五里的地方,古時有一條清水河(滏水)流經此處。這條河原本是漳水的一個支流,漳水南遷后,清水河自成一支。由於此河河床淺,容水量小,每逢夏秋季節下了大雨,太行山的洪水由此下泄,常常河溢成災,淹沒農田裡的莊稼,造成長時間積水,於是魚蝦開始繁殖生長。到了第二年春天,萬物復甦,冰雪消融,河水滿漲,流水清澈,岸上柳樹青綠,村邊桃花盛開,在微波蕩漾的河面上,漁船來回漂蕩,原來農牧為業的人們唱起清幽的漁歌忙於捕魚。在和煦的春風中,泛一葉輕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遊玩,恍如畫中,猶如仙境。古人稱之為“清水春瀾”。
3、信都舊址現在的冀州舊城在古代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被稱為信都,信都古城池的修建,上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西漢王朝。據《漢書》記載,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開始設置信都郡和信都縣,其治所均在今冀州舊城。當時修建的信都城池,周圍十二里,高二丈五尺,護城河深、寬均為七尺。漢代以後,信都古城池幾經興廢變遷,遭受了多次的洪水衝擊和兵禍毀壞,又多次修繕和改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對漢代遺留下來的信都舊城池進行了擴建,擴大到城周二十四里,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就西、南兩面的城牆,將東、北兩面向內收縮修為內城,城周十四里,東、北兩面老城牆廢棄。經過千年的風雨蒼桑,廢棄的古城牆早已殘缺,外表起起伏伏,斷斷續續,古城牆內大片廢墟瓦礫遍地,荊棘叢生,觀之給人以歷史變遷的幽遠蒼涼之感。歷代文人在來到古城址時常懷古憂今,引發感慨。明謝瑞的《冀州懷古》一詩中寫道“落落故墟生野薺,亭亭高塔倚晴秋。無端更起興亡恨,滿目西風百感愁。”

出土文物

1、古碑刻冀州古碑眾多,民國《冀縣誌》載錄的古碑達107個,其中最早的有漢冀州從事安平趙徵碑、魏冀州刺吏陳
(圖)冀州市
(圖)冀州市
留丁紹碑(青龍三年,公元235年立)、漢獻文帝南巡碑、唐文林郎馮慶墓碑等,不少為金石中罕見者,可惜多已毀廢。現存重要的古碑有:南潭記碑原在小寨鄉南尉遲村東南300米處,現由市文保所藏。此碑為青石,長1.06米,寬0.55米,厚0.1米。歷城范李撰文,譚傑刻石,楷書。碑文記載明嘉靖六年洪水情況:“滹沱、滏陽交會泛濫,遂東流於此,匯而為潭。厥後,諸水頻固,而此潭益深。”碑記中還載有當時的村民活動。“村人謂其中有神物居之”。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竹林寺碑原在冀州鎮北關村東北方向的竹林寺遺址上,現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長1.16米、寬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跡。據舊志載,碑記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為“冀為古郡城,內外不少名剎,東有泰寧,西有開元,南有南禪,而稱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為首焉。”此碑為國家三級文物。三友柏碑三友柏碑原在州城文廟內,現存於冀州中學。據康熙《冀州志》稱“柏偏於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蒼古異常,未考植於何代,知州陳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鐫文淺,日久莫辨。”順治十二年(1655年)冀州州守陳嘉會作《三友柏記》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種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陳公心異是木,勒石以記顏曰:‘三友柏’。並稱之為‘柏瑞’”。此柏毀於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陽面刻有“三友柏”三個行書大字,陰面刻有《三友柏碑記》楷書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寬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2、古塔震雹塔位於門庄鄉西堤北村東50米處。為元代建築,全塔以青石砌成,塔高8米,底層直徑2米。分四層,上層陽面有佛像,陰面有塔文。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為六稜體。塔頂1.5米,呈葫蘆形。此塔自下而上分別有浮雕龍首、寶瓶、佛像,陰刻碑文“震雹塔”三個大字尚可看清,其它較小的字體因風化嚴重,多不可辨。整個石塔雕刻精細,建造別緻,是全衡水市僅有的一座石搭。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古石雕大石磨相傳為漢代水磨,兩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徑164厘米,磨眼直徑23厘米。相傳袁紹坐冀州的時候,冀州城內有一個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雙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逢單日趁著夜色騎著神牛給老百姓送麵粉。石磨原在北關竹林寺,現於兵法城保存。
石井欄原位於冀州鎮劉家埝村東300米。經考證,此石刻為唐代開元年間造的井口,該刻石外呈正方形,內呈圓形,兩面空白,兩面有字,刻字右起豎寫,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滿格14字,共約720字,除標題、鐫刻年代外,由序言、詩頌、井主和施主姓名幾部分組成。該石似為義井井口,義井頌碑文為楷書陰刻。現石刻已移至二甫竹林寺內,保存較完好,為國家三級文物。

社會


社會保障

2017年,冀州區民生支出19.5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2.5%,轉移農村勞動力3108人,新增城鎮就業4136人,失業再就業15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幫助859戶、1517名貧困人口脫貧。城鄉特困人員救助標準穩步提高,城鎮、農村低保補助標準每人每年分別提高1240元、880元,達到7200元、3960元,為7411名貧困學生髮放助學金763萬元。開展助老安康工程,8528名老人享受高齡補貼,資助12060名老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新開工保障性住房526套,實施農村危房改造390戶。 

教育事業

2017年,冀州中學新校區二期竣工投用,在校師生達到1.7萬人。投入2400餘萬元,改善了55所學校辦學條件。 

醫療衛生

2017年,冀州區第二中醫院、區婦幼保健院遷建項目加快建設,區醫院與碼頭李鎮中心衛生院建立醫療服務共同體,參保職工實現京、津、冀三級以上醫院異地就醫直接報銷結算。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群眾有了自己的“健康管家”。 

基礎設施

2017年,冀州區重點公共場所開通“i-jizhou”免費WIFI信號,建成地面無線數字電視系統,免費播出18套節目。

旅遊


冀州古城
冀州古城址位於舊城北部,自北關村西北500米處向西南方向延伸2000多米,古城建於西漢高帝年間(約公元前201年-180年),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時該城的修建規格為城周十二里。至北宋時,將古城擴大到二十五里。元、明、清各朝也曾增修,古城牆現已殘缺,現高三至五米,基底寬三十米,頂面寬四米、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竹林寺遺址
竹林寺遺址位於北關村東北300米處。據傳,古時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現海市蜃樓幻景,可以隱隱看見亭台樓閣懸於空中,“初旭微霞,水雲相映”,猶如仙境,被傳為三個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時冀州州守常命人將此雲幻奇景繪圖以傳,嘉靖年間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樓幻景,在州城東北建造一座竹林寺,后因洪水衝擊等原因而毀廢。
清朝末年,百姓重修竹林寺,也已毀壞。遺址原來三面環水,南面有一狹長通道與岸連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沒入水中,遺址成為湖中一島。1993年,北關村又在古遺址上建了一座大殿(同年,二甫村在南橋東北也修建了一座規模較大的竹林寺)。古寺內銅佛像原在文化館保藏,十年動亂時被砸毀,現只存竹林寺碑,由市文保所收藏。 
扶柳城遺址
扶柳城遺址位於冀州區小寨鄉扶柳村南500米。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000米。據考證,戰國時期,曾在此設置扶柳邑,西漢高帝六年在此設置扶柳縣,至隋朝近千年時間內此地多為縣級治所所在地。隋代以後不再建治,城池逐漸荒廢。1984年進行文物古迹調查時,曾出土灰陶殘片、泥質紅陶殘片、陶瓮碎片、布紋瓦等。遺址已無明顯痕迹,絕大部分已成為耕地。
南潭記碑
南潭記碑原在冀州區小寨鄉南尉遲村東南300米處,現由區文保所藏。此碑為青石,長1.06米,寬0.55米,厚0.1米。歷城范李撰文,譚傑刻石,楷書。碑文記載明嘉靖六年洪水情況:“滹沱、滏陽交會泛濫,遂東流於此,匯而為潭。厥後,諸水頻固,而此潭益深。”碑記中還載有當時的村民活動。“村人謂其中有神物居之”。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竹林寺碑
竹林寺碑原在冀州鎮北關村東北方向的竹林寺遺址上,現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長1.16米、寬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跡。據舊志載,碑記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為“冀為古郡城,內外不少名剎,東有泰寧,西有開元,南有南禪,而稱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為首焉。”此碑為國家三級文物。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冀州區城文廟內,現存於冀州中學。據康熙《冀州志》稱“柏偏於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蒼古異常,未考植於何代,知州陳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鐫文淺,日久莫辨。”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冀州州守陳嘉會作《三友柏記》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種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陳公心異是木,勒石以記顏曰:‘三友柏’。並稱之為‘柏瑞’”。此柏毀於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陽面刻有“三友柏”三個行書大字,陰面刻有《三友柏碑記》楷書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寬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宋邁倫神道碑
宋邁倫神道碑位於漳淮鄉趙莊村西20米處。為青石碑,1916年立,碑高1.8米,寬0.65米,厚0.23米,候戰峰撰文。宋邁倫系二十世紀初的武術家,碑文記載他的武術生涯。宋邁倫曾在皇家神機營比武,未遇敵手,“不及三合皆勝於他人”,被授“五品頂戴花翎”,江湖上人稱“神拳宋老邁”,名聲遠揚。該碑現埋於地下,保存完好,由趙莊武術隊保護。另外,在我市市直單位和農村中還散落著許多碑刻,尚未集中保護,已在文保部門登記的還有:“重修冀州城碑”、“胡夫子碑”、“絞龍碑”、“李諧音英碑”、“史振邦碑”、“山程碑”、“修玉皇廟碑”、“韓德成碑”、“孫恆文碑”、“趙宗周碑”、“朱氏遷民碑”、“南賈王氏遷民碑”、“識石碑”共13塊,仍有一些石碑未被文保部門登記。 
震雹塔
震雹塔位於門庄鄉西堤北村東50米處。為元代建築,全塔以青石砌成,塔高8米,底層直徑2米。分四層,上層陽面有佛像,陰面有塔文。塔基平面呈正方形,塔身為六稜體。塔頂1.5米,呈葫蘆形。此塔自下而上分別有浮雕龍首、寶瓶、佛像,陰刻碑文“震雹塔”三個大字尚可看清,其它較小的字體因風化嚴重,多不可辨。整個石塔雕刻精細,建造別緻,是全衡水市僅有的一座石搭。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摩天塔唐貞觀年間修建的一座青石小塔,高2.2米,上半截七級,頂端正面在一塊長方形石面上刻有“摩天塔”三個字,背面刻有“唐貞觀”三字。下半截一面刻一仕女(與雲南石窟中仙女圖相似),另一面刻有“開元十七年補修”字樣。此塔原存孔廟中,“文化大革命”中毀壞。 
大石磨
大石磨相傳為漢代水磨,兩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徑164厘米,磨眼直徑23厘米。相傳袁紹坐冀州的時候,冀州城內有一個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雙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逢單日趁著夜色騎著神牛給老百姓送麵粉。石磨原在北關竹林寺,現於兵法城保存。 
石井欄
石井欄原位於冀州鎮劉家埝村東300米。經考證,此石刻為唐代開元年間造的井口,該刻石外呈正方形,內呈圓形,兩面空白,兩面有字,刻字右起豎寫,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滿格14字,共約720字,除標題、鐫刻年代外,由序言、詩頌、井主和施主姓名幾部分組成。該石似為義井井口,義井頌碑文為楷書陰刻。現石刻已移至二甫竹林寺內,保存較完好,為國家三級文物。釋迦牟尼像一原位於漳淮鄉里閣村東北200米,現移至市文保所保存。佛像高87厘米、寬29厘米,為結跏跌坐圓雕漢白玉佛像,連須彌座,佛頭與佛身分開,右臂斷,手缺,佛體磕傷多處。
釋迦牟尼像
釋迦牟尼像位於冀州區漳淮鄉北馮關村東100米,為明代青石雕像,高230厘米、寬81厘米、厚42厘米。石像為坐式,兩手扶膝,左手心向上。1994年,佛頭不慎丟失。
邊仙姑石像
邊仙姑石像位於舊城文化館原址院內。為明代石雕,頭部斷裂並有磕傷。石像高175厘米、寬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莊,神態和善,頭留有長發,胸部露鎧甲,穩坐,兩手置於膝部,右手緊握寶劍,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腳踩龜、龍。 
關公神像
關公神像位於舊城文化館原址院內。明代青石雕像,高148厘米、寬80厘米、厚42厘米。石像為坐式,頭戴官帽,微閉雙目,留有鬍鬚,身穿龍袍,兩臂為左龍右虎圖案,胸部露鎧甲和護心鏡,兩手扶膝,底座銘文為“大明嘉靖二十年”,石像基本完好,頭部已斷。

代表人物


冀州歷史名人
在冀州漫長的歷史上,湧現出了許多名彪史冊的傑出人物,其中既有帝王官吏,又有文人學者,還有武術名家等等,所有這些人都從不同的方面為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為後世所敬仰。現根據有關史籍記載,將歷史上冀州籍的部分傑出人物概括介紹如下:

帝王官吏

邳彤:劉秀到洛陽后拜邳彤太常之職,后又改任左曹侍中,專侍於皇帝左右。漢明帝劉庄即位后,在南宮雲台繪製了二十八位開國功臣的畫像,稱“雲台二十八將”,邳彤為二十八將之一。
馮跋(?-431),字文起,東晉十六國時北燕國君,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岳良村)人。祖父馮和在西晉永嘉之亂時,為避戰亂遷居上黨(今陝西長子縣)。父馮安曾任西燕國的將軍,西燕敗亡后,馮安全家遷居和龍(今遼寧朝陽市),成為鮮卑化漢人。
馮跋在位時歷意農桑,勤心政事,為鞏固統治和發展生產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除苛政,懲貪賕(qiu,意為賄賂)”,他要求各級官吏施仁政、惠民眾,並嚴懲貪官,使“上下肅然,請賂路絕”。“省徭賦,課農桑”,他省徭役薄賦稅,選拔官吏時細詢勵農方略,“勸農課桑”蔚然成風,農業發展很快。“重孝悌,建太學”,他十分重視倫理道德,獎勵孝賢,並在各處營建太學,教育子民。馮跋在位22年,社會比較穩定,生產得到發展。
馮弘,字文通,馮跋之弟,北燕國君。馮跋在位時,馮弘被封為中山公。馮跋死後,馮弘殺死馮跋的兒子馮翼,自立為北燕國君,年號“太興”,在位六年。公元437年,魏攻打北燕兵臨城下,馮弘被迫逃往高麗(今朝鮮),兩年後被高麗王所殺。
冀州市
冀州市
馮太后(441-490),長樂郡信都(今冀州市冀州鎮岳良村)人,北燕國君馮弘的孫女,傑出的女改革家。其祖父馮弘兵敗逃往高麗后,其父馮朗和其叔馮邈(miao)降魏。馮朗在北魏官至秦、雍(今陝西境內)二州刺史,受封西郡公,后獲罪被殺,馮氏被送進宮裡,靠姑母(北魏國君拓跋燾的左昭儀)撫養。她自幼聰明好學,在姑母的教育下,不僅精通文字,而且見識日廣。
馮太后再度臨朝後,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風俗習慣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徹底地改革。如:提倡漢化,修孔子廟,提倡儒家思想;建立學校,大興教育;嚴禁鮮卑族同姓結婚;革除鮮卑族信奉巫術的風習;實行均田制,把因戰爭荒蕪了土地分給有力耕耘的丁壯,收繳租稅以利國家;建立戶籍制與俸祿制等。經過馮太后所主持的一系列改革,使北魏王朝擺脫混亂局面,抑制了豪強的掠奪行為,使國家日趨安定,北魏逐漸由鮮卑族落後的生產方式向漢族先進的封建生產方式過渡,為孝文帝親政后更大規模地推行漢化政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馮熙(?-495),字晉昌,長樂信都(今冀州市岳良村)人,馮太后之兄,其父馮朗投降北魏,后獲罪被殺。馮朗被殺后,馮熙由其母攜帶逃到羌氐中撫育,學到一身好武藝。後來到長安從師,學習《孝經》、《論語》和陰陽兵法。

文人學者

孫敬,字文寶,漢代信都(今冀州市)人,“頭懸樑”的典故即出自孫敬。《太平御覽》載:其“好學,晨夕不休”,他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孫敬苦讀常通宵達旦,為消除困意,系發於屋樑,若低頭欲睡,拽其發而警醒。孫敬憑藉其獨特的“懸樑”精神苦學,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當時的知名大儒。後人對孫敬“懸樑”苦讀的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揉為“懸樑刺股”,用以教育孩童。《三字經》中有“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把孫敬、蘇秦以及車胤的“囊螢”、孫康的“映雪”,引為苦讀的楷模。
劉焯(zhuo)(544-610),字士元,隋朝經學家、天文學家,信都縣(今冀州市)人。劉焯自幼聰慧,並與河間劉炫友善,兩人一起向信都郡劉軌思學習《詩經》,向廣平郭懋(mao)常學《左傳》,向阜城熊安生學《儀禮》,后又在武強的大儒劉智海家苦讀十年,遂成知名學者,出任州博士,同劉炫並稱“二劉”。
劉焯的著述有《稽極》十卷、《曆書》十卷、《五經述議》等書,后散失。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輯有《尚書劉氏義疏》1卷。唐魏徵《隋書》“儒林”中介紹劉焯時說:“論者以為數百年以來,博學通儒,無能出其右者。”現代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第三冊中寫到“隋朝最著名的儒生只有劉焯、劉炫二人。”
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七世孫,“竹溪六逸”之一,與李白、杜甫以及皇甫冉等文豪友善,亦有詩文佳作行世,后散失。”。
胡宗照(1884-1942),字峰蓀(sun),筆名耐翁,冀州(今冀州市伏家莊村)人,近代著名書法家。胡宗照出身於書香門第,先祖胡存武曾創辦義學,祖父胡鎣(ying)為清代候選訓導,在義學任塾師,父胡庭麟曾任教於京師,善書法。

佛教高僧

道安(312-385),東晉時傑出的翻譯家、著名高僧。道安出生於扶柳縣(今冀州市小寨鄉扶柳村)的一個讀書人家,原姓魏(一作衛),自稱釋道安。

武術名家

宋邁倫(1809-1893),名彥超,字邁倫,清朝中葉著名的愛國武術家,人稱“神拳宋老邁”,冀州(今冀州市漳淮鄉趙家莊村)人。其父宋奇策曾任清朝大學士。
尹福(1840-1909),字德安,號壽鵬,冀州(今冀州市漳淮鄉漳淮村)人,清末武術家,人稱“瘦尹”,曾為光緒拳師。尹福年少時去北京以賣油條燒餅為生,因極愛武術,從小就學習“彈腿”、“羅漢拳”等,練就了良好的武術功底。八卦掌大師董海川來到北京后,其八卦掌絕技威振京都。尹福慕名拜在董海川門下,開始學習八卦掌。經過數年的苦練,尹福武功出眾,成為董海川的得意大弟子。因其身材較瘦,面貌清秀似文弱書生,故人稱“瘦尹”。尹福吸取董海川拳藝的精華,又采各拳門所長,創立了以冷掌技擊見長的尹派八卦掌,名振京師。尹福後來在皇宮教太監練習八卦掌,光緒皇帝曾召見尹福,見其身手非凡,便跟他學習八卦掌。1900年,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光緒帝由尹福等人保駕去長安避難。回京后光緒帝賞他金銀珠寶並讓他在宮中任職。1908年,光緒帝駕崩,尹福卸職還鄉,第二年辭世。
冀州市
冀州市
梁振圃(1863-1932),字照庭,冀州(今冀州市冀州鎮后冢村)人,清末武術家。梁振圃7歲習武,練習彈腿,后隨父在北京東大市開估衣庄並學做估衣生意,16歲時拜董海川為師學習八卦掌。數年後功夫練成,精於六合八式,尤善截法,后在北京前門外設場授徒,漸成名師,人稱“估衣梁”。
李子鳴:(1900-1993),自幼體弱多病,18歲時拜董海川入室弟子梁振蒲為師,研習八卦掌,是八卦掌第三代傳人,北京武協八卦掌研究會的創建者及首任會長。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開辦醬油廠,根據黨的要求,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李子鳴在北平城內開設宏業醬油廠及元隆商行,掩護北平工委主要負責同志。

冀州歷史名人(外籍)

冀州作為“畿南古郡”,許多歷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我們特選一些曾在冀州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歷程、對冀州有重大影響的傑出人物,簡要進行介紹。
張敞: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子高。初為太僕丞。宣帝時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將軍霍光,貶為函谷關都尉,霍光死後任京兆尹。后又任冀州刺史。曾勸諫漢宣帝:“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士之虛說,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就。”
劉秀:即漢光武帝。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西漢遠支皇族。綠林起義軍的重要成員。更始二年(公元24年),時任大司馬的劉秀奉旨巡歷河北。當時,邯鄲卜者王郎得勢,追剿劉秀。劉秀逃至信都(今冀州市),與信都太守任光會合。
蘇章:字孺文,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順帝時,曾為冀州刺史,執法嚴明,頗有政績。他在巡行所轄各部時,發現自己的故交清河太守貪贓枉法。蘇章再三思考後,宴請太守。席間,太守自鳴得意:“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蘇章卻說:今夜宴飲是你我老友私恩。明日冀州刺史查審清河太守之案,乃是公法!”第二天,蘇章在公堂上曆數太守的累累劣跡,按律予以嚴懲。
崔宏:字玄伯,少有奇才,號稱“冀州神童”。出身於當時北方最大的士族清河(今山東清河)崔氏。前秦皇帝苻堅之弟陽平公苻融到冀州后,對他虛心禮敬,拜為陽平公侍郎,領冀州從事。時人稱他‘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后仕前燕慕容垂,‘立身雅正,立志篤學。’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滅前燕,‘聞其名,求之’,任為黃門侍郎,主管機要。
尉遲恭:唐朝名將,朔州善陽(今山西朔縣)人。初為隋朝散大夫,隋亡歸劉武周,后降唐。曾參加擊敗王世充,鎮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的戰爭。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參加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任右一府統軍、涇州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等職。以武勇著稱於世,史稱“每單騎入敵陣,賊矛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矛,還以刺之,出入重圍,往返無礙。”
冀州市
冀州市
李格非:字文叔,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之父。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傳。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曾任冀州(今冀州市)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了廉潔清正的風節。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官太學正。
元好問:金代作家、史學家。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系出北朝魏代鮮卑族貴族拓跋氏,為唐詩人元結後裔。生父元德明,后被過繼於叔父元格。繼父元格官冀州時,攜好問赴任,他在此受教、長大。
顏元(1635-1704):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博野人。少時好陸王書,后信奉程朱。依照“朱子家禮”居喪,深覺其不合人情,致而批判程朱。提倡恢復“周孔正學”。在學術上和學生李塨倡導一種注重實學,強調“習行”(習動),反對讀死書的學風,世稱“顏李學派”。《四書正誤》、《四編》、《習齋記余》主張元氣論,肯定氣先理后,“理即氣之理”。強調“行”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把“格物致知”之“格”釋為“手格猛獸”之“格”。
李秉衡(1830-1900),字鑒堂,祖籍山東。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遷至奉天府海城縣(今遼寧省庄河縣),其父輝德是嘉慶丙子舉人,曾任江蘇金山縣知縣。秉衡“童年即勤學,博覽群書,兼習武術。”
光緒五年(1879年)秉衡出任冀州知州,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微行私訪。“每暗攜銅質武器以自衛。”時人稱他為“銅錘李”。他見到冀州連年荒旱歉收,米價騰貴,人民飢困的情況后,一方面“勸富者輸粟,並以粟折代罰鍰”,充實糧倉,賑濟災民,因而冀州雖“迭經蝗旱,而民食卒以不匱”。

外地名人

冀州作為“畿南古郡”,許多歷史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跡,我們特選一些曾在冀州度過生命中的重要歷程、對冀州有重大影響的傑出人物,簡要進行介紹。
張敞:西漢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子高。初為太僕丞。宣帝時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將軍霍光,貶為函谷關都尉,霍光死後任京兆尹。后又任冀州刺史。曾勸諫漢宣帝:“時忘車馬之好,斥遠方士之虛說,游心帝王之術,太平庶幾可就。”史稱其“直言敢諫,所至有治績”。任京兆尹時每日為夫人畫眉毛。后“畫眉”成為夫妻恩愛的千古風流佳話。他即將被罷免京兆尹時,手下一個叫絮舜的官吏,犯案在審,聽到這個消息后,私自回家說:“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張敞仍在卸任前將其依法處死,說:“五日京兆如何?”
劉秀:即漢光武帝。字文叔,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西漢遠支皇族。綠林起義軍的重要成員。更始二年(公元24年),時任大司馬的劉秀奉旨巡歷河北。當時,邯鄲卜者王郎得勢,追剿劉秀。劉秀逃至信都(今冀州市),與信都太守任光會合。信都等地遂成為劉秀的起兵根據地。冀州市境內的吉會台、逍遙村相傳都為劉秀當年所到之地,地名也都據此而來,至今仍留傳著劉秀的傳說。劉秀鎮壓了銅馬起義軍后,於建武元年(公元25年)稱帝。后削平各地割據勢力,統一全國。在位期間,多次發布釋放奴婢和禁止殘害奴婢的命令,減輕賦稅,廢止地方更役制,興修水利,裁併四百餘縣,精簡官吏,並在中央加重尚書職權,在地方廢除掌握軍權的都尉,生產有所恢復和發展。他統治的時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光武中興”時期。
蘇章:字孺文,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順帝時,曾為冀州刺史,執法嚴明,頗有政績。他在巡行所轄各部時,發現自己的故交清河太守貪贓枉法。蘇章再三思考後,宴請太守。席間,太守自鳴得意:“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蘇章卻說:今夜宴飲是你我老友私恩。明日冀州刺史查審清河太守之案,乃是公法!”第二天,蘇章在公堂上曆數太守的累累劣跡,按律予以嚴懲。明朝朱一蜚在《冀州懷古》詩中寫道:“獨有蘇章遺軌在,二天未許戴私恩”。因蘇章清廉嚴正,手下人沒有撈“外快”的機會。后蘇章離任時,手下人假裝為其送行,懸掛一上聯:“虎走山還在”,意在諷刺蘇章。蘇章立即書一下聯“山在虎還來”,將其震攝住。以後一段時期內,冀州吏治仍較清廉。
崔宏:字玄伯,少有奇才,號稱“冀州神童”。出身於當時北方最大的士族清河(今山東清河)崔氏。前秦皇帝苻堅之弟陽平公苻融到冀州后,對他虛心禮敬,拜為陽平公侍郎,領冀州從事。時人稱他‘有王佐之才,近代所未有也。’后仕前燕慕容垂,‘立身雅正,立志篤學。’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滅前燕,‘聞其名,求之’,任為黃門侍郎,主管機要。後任吏部尚書,總司典要,篡定各制,垂為永式,即由他主管機要,編訂審定各項制度,這些制度一直沿用到馮太后與孝文帝改革之前。明元帝時加封天部大人,進爵白馬公,“身被信任,勢傾朝廷。”他促進了鮮卑族向封建制轉化,對民族大融合起到了客觀的推進作用。
尉遲恭:唐朝名將,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市)人。初為隋朝散大夫,隋亡歸劉武周,后降唐。曾參加擊敗王世充,鎮壓竇建德、劉黑闥起義軍的戰爭。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參加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任右一府統軍、涇州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等職。以武勇著稱於世,史稱“每單騎入敵陣,賊矛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矛,還以刺之,出入重圍,往返無礙。”尉遲恭從唐太宗征高麗,任左一馬軍總管。據傳,途中經過冀州時去世,葬於冀州市南尉遲村,並立有“尉遲公之墓”石碑一塊,現已損毀。後人以此命村名。南尉遲村北為北尉遲村。李格非:字文叔,著名女詞人李清照之父。北宋文章名流,《宋史》中有傳。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進士,曾任冀州(今冀州市)司戶參軍、試學官。後為鄆州(今山東東平)教授。宋代有兼職兼薪制度,郡守見他清貧,欲讓他兼任其他官職,他斷然謝絕,表現了廉潔清正的風節。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官太學正。他專心著述,文名漸顯,於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轉博士,以文章受知於蘇軾”,為蘇門“后四學士”之一。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學,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君臣唱和詩碑》。紹聖二年(1095年),撰成傳世名文《洛陽名園記》,記洛陽名園19處,在對這些名園盛況的詳盡描述中,寄託了自己對國家安危的憂思,“謂洛陽之興衰,天下治亂之候也。其後洛陽陷於金,人以為知言”。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朝廷內排擠元祐舊臣。李格非名列“元祐黨”,被罷官。李格非著作頗豐,另有《禮記精義》十六卷、《史傳辨志》五卷、《永洛城記》一卷。
元好問:金代作家、史學家。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縣)人。系出北朝魏代鮮卑族貴族拓跋氏,為唐詩人元結後裔。生父元德明,后被過繼於叔父元格。繼父元格官冀州時,攜好問赴任,他在此受教、長大。元好問除編成《東坡樂府集選》(已佚)和《唐詩鼓吹》(今存)外,主要致力於保存金代文化,纂成金詩總集《中州集》10卷、金詞總集《中州樂府》(附《中州集》之後)、《壬辰雜編》(已佚)、《金源君臣言行錄》百餘萬言(已佚),還有《詩文自警》10卷(已佚,明瞿佑《歸田詩話》有徵引)。又有《續夷堅志》(筆記小說集)4卷(今傳)。元好問的文藝評論涉及詩、詞、古文等文體,具見於《錦機引》、《論詩絕句三十首》、《杜詩學引》、《東坡詩雅引》、《楊叔能小亨集引》、《新軒樂府引》等。其中以《論詩絕句三十首》最有代表性。元好問的文學創作涉足於詩、詞、文、散曲和筆記小說各個領域,而以詩的成就最高。其詩今存1360餘首,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其反映金元之際人民所受天災人禍之苦,真實具體,富有感染力。其寫景詩生活氣息濃郁,能表現祖國山川之美。其詞為金朝一代之冠,足與兩宋詞家並比。其詞以蘇、辛為典範,並吸取各家之長。
元好問的散曲今存9首,其《驟雨打新荷》一首曾流行於當時。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說:“‘小聖樂’乃‘小石調’曲,元遺山先生好問所制,而名姬多歌之,俗以為《驟雨打新荷》者是也。”足見其社會影響。
元好問的文有26卷,眾體悉備,繼承韓、歐傳統,風格清新雄健,語言平易自然。
顏元(1635-1704):清初思想家、教育家。字易直,又字渾然,號習齋。博野人。少時好陸王書,后信奉程朱。依照“朱子家禮”居喪,深覺其不合人情,致而批判程朱。提倡恢復“周孔正學”。在學術上和學生李塨倡導一種注重實學,強調“習行”(習動),反對讀死書的學風,世稱“顏李學派”。《四書正誤》、《四編》、《習齋記余》主張元氣論,肯定氣先理后,“理即氣之理”。強調“行”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把“格物致知”之“格”釋為“手格猛獸”之“格”。政治上反對豪強兼并,主張以七字富天下,“墾荒均田興水利”。嚮往一種“天地間田通天地間人共享之”的土地制度。據《顏習齋年譜》記載,“康熙辛末,先生出遊至野庄頭”(即今冀州市門庄鄉野庄頭村)。其弟子李塨曾遊歷河北南部從事講學。雍正七年(1730年)冀州人趙本中等拜李塨為師。顏李學派對冀州影響甚大。
李秉衡(1830-1900),字鑒堂,祖籍山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遷至奉天府海城縣(今遼寧省庄河市),其父輝德是嘉慶丙子舉人,曾任江蘇金山縣知縣。秉衡“童年即勤學,博覽群書,兼習武術。”
光緒五年(1879年)秉衡出任冀州知州,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微行私訪。“每暗攜銅質武器以自衛。”時人稱他為“銅錘李”。他見到冀州連年荒旱歉收,米價騰貴,人民飢困的情況后,一方面“勸富者輸粟,並以粟折代罰鍰”,充實糧倉,賑濟災民,因而冀州雖“迭經蝗旱,而民食卒以不匱”。另一方面官府拿錢收購紳商土布,運往遠方出賣,然後購糧平價賣給百姓。再一方面是免收雜稅,提倡“廉潔奉公”,要求州縣吏役人員,凡有事赴鄉皆自備費用。同時又令“有餘之戶出資”設“義當”局,任貧民用衣物典質,得錢以易米,“息准三分”“限期一年,本盡,即止當,候贖”。為“與民休息,俾儘力農畝,春給籽種,夏祈雨,秋撲蝗,”想盡辦法使州民發展生產。原州衙被火燒毀,遷至冀州書院辦公,使書院停學。秉衡到任后,立即著手修繕官署,騰出書院,並請名師前來書院講學。升任永平府知府時,“鋤豪強,飭吏治。”凡經他任官之地,均一反貪官污吏之所為,百姓“口碑載道”,稱之為“北直廉吏第一”,將其比之於包拯、海瑞這樣的清官。
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抗法戰役中,李秉衡兼任廣西布政使,功績顯著。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積極主張保持民族氣節,不向日本議和。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黃海海戰發生,秉衡堅決反對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他不避權勢於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1895年4月9日)和四月初一日(4月25日)兩次向清政府呈上力阻和的奏褶。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禍起,李秉衡親率部隊抵擋聯軍入侵,由於寡不敵眾,戰敗於河西塢,仰藥自殉。實踐了他“為國而捐軀,勿臨死而縮手”的誓言。

獲得榮譽


冀州區先後榮獲“河北省特色產業名縣名鎮”、“全國環境優美小城鎮、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河北省2017年度潔凈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人居環境進步獎、省級慢性病防治示範區、河北省首批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市 ”等稱號。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排名第82。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0年12月,被授予“第二屆“河北省文明城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