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縣和洱源縣接壤地帶,總面積519.9平方公里,蒼山是孕育了20億年的“天然地質史書”,特殊的地質、地理、地貌造就了山水相映,風、花、雪、月、石共存的自然景觀組合。
蒼山屬於橫斷山系雲嶺山脈中支的南端,是顯著的地理分界點,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檐”。
2014年9月23日8時43分,在加拿大聖約翰舉行的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大理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這是繼石林2004年2月13日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后,雲南省第二個被認定的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漾濞縣和洱源縣境內,總面積519平方公里。
蒼山是大理的天際線,蒼山南北延綿50公里,東西寬10-20公里。主峰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兩座山峰之間均有一條溪流,構成了蒼山“十九峰十八溪”的獨特景觀。蒼山東側是洱海,蒼山與洱海相輔相成,是地殼差異升降的結果。蒼山與洱海構成了優美的高原山水風光。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蒼山冰川地貌主要分佈在蒼山主山脊線兩側。大理冰期時有冰斗冰川24條(東坡15條,西坡9條),主要冰川地貌類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蝕谷(U型谷)、冰蝕湖、冰斗湖、冰川擦痕、冰溜面、冰漂礫、石海、石環、冰磧物、冰水沉積物等。
複合冰斗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在冰川剝蝕作用下,蒼山主脊形成了一條蜿蜒曲折,起伏跌宕的刃脊,蓮花峰到馬耳峰間的山峰均是保留極好的角峰,主脊兩側冰斗、冰窖、冰蝕/冰磧湖泊/冰蝕窪地串連分佈,角峰、刃脊、冰坎、懸谷、冰窟、石河、石海遺跡比比皆是,冰川幽谷、槽谷等冰川地貌保存尚好。
刃脊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角峰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冰坎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冰蝕湖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蒼山峽谷地貌——蒼山東、西坡朔源侵蝕是形成峽谷的原因,高達兩千多米的落差被分配到不到1米的距離內,使得峽谷中瀑布、跌水、溪流汲汲相連。流水沿著岩層的薄弱帶或橫斷層強烈向下侵蝕時形成。
U、V型谷——在距今約2百萬年的(第四紀)冰川時期,蒼山遭到強烈的冰川作用,冰河鑿就出了橫向呈U型的谷地,多在3600米以上,後期流水不斷侵蝕U型谷底部下切谷地形成剖面呈V字型的谷地,多在3500米以下。
蒼山經歷了大規模陸內造山運動的強烈擠壓,蒼山的強烈快速隆生,洱海的相對下沉及漾濞江的下切,使得蒼山兩側各條溪澗有巨大的落差,在山頂至山腳間,存在著高達2千米的高差,沿溪流朔源而上,由於岩石抗侵蝕能力的差別,形成了多級懸崖式河床,當溪流流經懸崖式河床傾瀉而下時,就形成了如今所見的疊水和瀑布。流水攜帶著砂石,不斷地衝擊、磨蝕崖腳,在瀑布之下則形成潭穴。
峰叢是底座相連的岩峰,是峰林發育的早期階段,峰與峰之間形成“U”形的馬鞍地,由多個角峰、峰柱組成。混合花崗岩石遭受強烈擠壓后垂直節理髮育,冰雪、流水沿裂隙裂縫侵蝕著岩石,岩塊崩落形成參差不齊的地貌景觀。
混合花崗岩
混合花崗岩成岩后受構造應力作用,垂直節理和張性裂隙較發育。氣溫的變化使岩石膨脹、收縮,造成更多、更大的裂縫,水沿著裂縫不斷的侵蝕,在物理風化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岩石裂解崩落,形成有稜有角形態各異、挺拔奇秀的石峰、絕壁、峰叢、峰林和岩牆。岩石形成於約0.7億年前。
蒼山的岩石是在21億年前就形成的,而這些物質從前是堆積得層疊有序,造山運動和後期地殼板塊相碰撞時,岩石就象手風琴的折褶壓縮在一起,直到形成山脈。蓄積在岩石上的壓力和其間的熱量足以使岩石晶體重構,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原來的岩石發生了變化,變成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岩石,這種岩石叫變質岩,這種再結晶的過程叫區域性變質作用。如花崗岩在受壓遇熱之後變成片麻岩,頁岩在低溫低壓下變成板岩,石灰岩、白雲岩在低級至高級的接觸性變質作用或區域性變質作用下變成大理岩等等,這種變化常常需要漫長的過程。
蒼山主體由蒼山變質岩系組成,蒼山核部和東坡為經過強烈變形改造的中深變質岩系;西坡及南緣為中生代淺變質岩所圍繞;北部雲弄峰一帶為古生代沉積岩和花崗岩侵入體所佔據,亦有蒼山變質岩群出露,但岩石一般已經歷過不同程度變質變形改造。洱海以東為古生代沉積岩出露,但奧陶系卻有輕微變質現象。
變質岩的結構構造
皺褶山構造地貌
蒼山的森林資源豐富,由下而上形成了幼林草地帶、松林櫟林 帶、冷杉雜木帶、高山草地帶,具有層次分明的高山景觀和季相景觀。以蒼山命名的蒼山冷杉,踞於蒼山海拔三千米以上的懸崖絕壁之上,是中國冷杉屬樹種在地理位置上分佈最南的一個樹種,也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高山景觀植物,被譽為“樹中君子”。
蒼山花卉,品種繁多。有雲南的八大名花,即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龍膽花、蘭花、綠絨蒿。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和藹杜鵑、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蒼山的泉水亦為人稱道。除了18條長流不息的溪水外,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是第四紀冰期遺留下來的痕迹,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潭、黑龍潭等;蒼山群溪中,清碧溪、七龍女池素享盛名,古今騷人墨客有不少精妙的描寫。
蒼山還是大理石的出產地。大理石又名蒼山石,是一種以碳酸鈣為主,間含微量氧化硅、鎂、鐵等金屬、非金屬雜質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質細膩,被譽為“石中瑰寶”。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類型有7類13種亞類,蒼山每一個露頭點幾乎都是地質遺跡點。代表性的地質遺跡類型有:地質事件剖面、岩石剖面、構造剖面、重要岩礦石產地、岩石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水體地貌景觀、冰川地貌、凍融地貌、構造地貌、堆積地貌、喀斯特地貌及地質災害遺跡。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其峰自北而南依次為:雲弄、滄浪、五台、蓮花、白雲、鶴雲、三陽、蘭峰、雪人、應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聖應、佛頂、馬耳、斜陽。這些山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海拔4122米。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溪序為:霞移、萬花、陽溪、茫涌、錦溪、靈泉、白石、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溟、陽南。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感通寺,又名盪山寺。唐初高僧李成眉賢者所建。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該寺主持無極禪師到金陵朝覲明太祖朱元璋,以白馬和山茶花作為貢品。朱元璋大喜,御制送無極詩二首,水陸行程詩十八並序相贈,並賜群臣和詩十二章,均刻石豎於感通寺大雲堂前。雲南詩、書、畫三絕名僧擔當晚年居該寺,圓寂后建墓塔於斯。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無為寺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大峽谷
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
蒼山地區文化遺址包括遠古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後來的南詔故都太和城遺址、大理國羊苴咩城遺址。
蒼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出土有石斧、石鑿、但以半月形雙孔石刀、斷線壓紋陶、帶流器、帶把器、圓底器等為典型特徵,形成自成體系的洱海地區新石器方化。自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中央博物院吳金鼎、曾昭燏、王介忱等三人奉李濟先生之命,對大理進行古迹調查。發現21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佛頂乙址、佛頂甲址、馬龍遺址、龍泉遺址、小岑遺址、馬耳遺址、中和遺址、三陽遺址、鶴雲遺址、蓮花四甲址、白雲遺址、蒼琅乙址、蒼琅丙址、下關遺址、五台甲址、五台乙址、蒼琅甲址、蒼琅丁址、蒼琅戊址、虎山遺址、捉魚村遺址等;並對馬龍遺址、佛頂甲、乙二址、白雲遺址、龍泉遺址等四處進行了科學發掘,又對中和峰、五台峰部分進行試掘。
這是雲南地區新石器時代考古規程進行的科學發掘,初步揭示了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面貌,為研究大理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提供了科學證據。解放后,雲南省博物館在蒼山沿線調查或試掘的遺址有:五指山遺址、中和遺址、余家田遺址、小岑遺址、雙鴛村遺址、鶴陽遺址、上關遺址等7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等。
白腹錦雞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羽色最華美的雉類之一,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觀賞雉,白腹錦雞全體可入葯,有止血解毒的功效。昔日在蒼山隨處可見,當它拖著光亮似錦的長尾,在蒼山灌木叢林中輕盈裊娜地奔走時,是一幅絕佳美景。
由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污染,人為的開墾、獵捕,加之旅遊活動的開展,使白腹錦雞的數量急劇減少,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2009年大理州蒼山保護管理局在萬松庵開展了白腹錦雞繁育基地,利用國內成熟的錦雞繁育技術,進行人工繁育,使其種群數量有所增加,達到野外穩定繁殖的規模。2011年將約1000隻白腹錦雞放歸蒼山。
為使白腹錦雞能較好的從人工繁育到自然生存的過渡,蒼山保護管理局職工自願捐款,購買玉米到野外散播餵養白腹錦雞。現清晨登上蒼山,隨處可見白腹錦雞的靚麗身影,在寂靜的山林中增加了活力,構成蒼山的“另類”美景。
漾濞槭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陳又生博士於2002年在漾濞縣蒼山西鎮石鍾村馬鹿塘發現,2004年《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漾濞槭受威脅的等級評價為“極危”。 2007年,陳又生博士再次到蒼山考察,確認漾濞槭現僅存四株,是世界上最稀有和瀕危的物種之一。
蒼山保護管理局漾濞縣分局多次與昆明植物園、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合作,對原來發現的四株漾濞槭植株及生境進行了保護。蒼山保護管理局漾濞縣分局工作人員在開展漾濞槭保護及生境調查工作中,發現了一株根、莖、葉等都與漾濞槭極為相似的槭樹科植物,經與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聯繫,經鑒定,確認發現的第五株是原生漾濞槭,該株株漾濞槭高10.7米,胸莖56米,長勢良好。
2004年9月,為促進大理蒼山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蒼山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啟動。
2005年5月13日,由雲南省國土資源廳主持,在昆明對大理蒼山地質公園申報材料進行了評審。評審專家組認為蒼山具備國家地質公園申報的條件,一致通過評審,同意上報國家審批。
2005年8月15日至18日,國土資源部在北京召開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會議,通過評審大理蒼山地質公園得分101分(總分110分),在全國53個參評公園中僅次于山東泰山(102分)名列第二。8月24日,由國土資源部、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旅遊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等部門成員參加的第5次國家地質公園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經審定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成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土資源部以《關於批准山東泰山等53處國家地質公園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187號)文件,批准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正式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申報取得成功,為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奠定了一個堅實基礎。
經過2005年至2006年的建設,2007年11月21日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舉行了揭碑開園儀式,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准揭碑開園。
2008年,大理州人大通過了蒼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決定。大理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長為組長的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領導組,明確了“申世”工作目標。
2008年,大理州人民政府委託雲南省地質調查局,負責完成蒼山申報世界地質公園的各項業務技術工作。地調局地質環境院於2011年底完成了國家第七批世界地質公園評審會要求的申報材料。
2012年1月12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七批世界地質公園推薦會上,蒼山國家地質公園順利通過評審,已成功進入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公園秘書處及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推薦目錄之一,蒼山“申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大理州人民政府調整充實了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建設工作領導組,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州國土資源局。2012年9月17日召開的州十二屆人民政府第43次常務會議,同意將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作為蒼山地質公園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主體。
2013年1月9日,我國決定把雲南省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和青海省昆崙山國家地質公園推選為中國2014年兩個候選世界地質公園。
2013年8月27日,為順應地質公園“申世”的要求,在大理州國土資源局內成立大理州蒼山地質公園管理局,同時將原屬大理州蒼山保護管理局地質公園管理職責調整到大理州蒼山地質公園管理局。地質公園管理局內設地質遺跡保護科、網路信息科。同時,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為了完成“申世”各項工作,成立了大理蒼山地質公園有限責任公司,主要任務是完成地質公園前導廣場的各項建設任務。
2014年7月28日至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路執行局將委派專家瑪蒂尼(Guy Martini)先生(法國)、莎菲(Mohd Shafeea Leman)先生(馬來西亞)和觀察員格蘭特(Patricia Granet-Brunello)女士(法國)實地評估考察大理蒼山地質公園。
2014年9月18至22日,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地質公園大會將在加拿大石錘世界地質公園舉行。這次會議的主題是:“加強聯繫——以一種對人類有意義的方式將人和地球聯繫起來”。會議期間,將向世界地質公園新成員授牌。衷心希望大理蒼山順利加入世界地質公園大家庭。
2014年9月23日申請世界地質公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