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陵寢

皇家陵寢

中國帝王陵寢文化的真正。中國皇家陵寢主要有西安臨潼的秦始皇陵、陝西漢唐陵、河南宋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清代關外三陵和河北清東陵、清西陵。西藏瓊結縣藏王墓。北鎮遼代皇家墓葬。寧夏銀川西夏王陵。

歷史由來


皇家陵寢
皇家陵寢
以秦始皇陵為代表的秦漢時期的帝王陵寢,封土,並以營造豪華擴室 和堆築高大封土為這一時期的特色;漢代以後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因封建世襲政治體制的相對發展,導致帝王陵墓文化也一直盛衍不衰,綿延發展。漢朝帝王陵墓一般是封土而作。唐朝,以李世民昭陵為典型,以武則天李治乾陵為代表的唐朝陵寢,這個時期的皇家陵寢多數因山為陵,在山腰開鑿墓室,以山丘為封土。五代十國宋朝時期,因戰爭頻仍,國力頹弱,陵寢規制相對縮減;元朝帝王死後則實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中國古代陵寢的發展經過這一段近400年的低潮之後,開始進入一個輝煌時期——明清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對前代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將覆斗式封土改為圓式寶頂,增加祭奠設施;改方形院落為多進長方形院落,創立了一個嶄新的陵寢制度。清朝陵寢不僅承襲了明朝陵制,而且作了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從而把中國古代陵寢營建活動推向了最後的頂峰。

選址風水


《易經·繫辭》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遠古時代殯葬極為簡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對死者的埋葬問題,逐漸發展成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來的許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墳墓的遺跡遺物。中國至春秋時代時,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風日盛,歷代不衰,並逐漸形成一套隆重複雜的祭祀禮儀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種種講究。於是,墳墓被認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盡送終之孝,下以為啟后之謀。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對墳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視。而作為為人擇地卜葬的堪輿家(風水師),更以陰宅為先務之急。風水理論認為,祖墓的風水,會影響後人的命運;而一國之君陵墓的風水,則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命運。歷代的皇家陵寢都十分重視選擇陵穴,以圖皇權永固。皇陵一般都位於京師附近,如西周秦朝、漢朝、隋朝唐朝均以長安為京師,故此這五個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於長安附近;而元朝、明朝、清朝三代均以北京為京師,所以這三代的皇陵皆位於北京附近。

中國名陵


秦始皇陵

清朝皇家陵寢
清朝皇家陵寢
秦始皇陵據記載,秦始皇陵高120米,底邊周長2167米。不過始皇陵乃黃土堆積,經過2000多年來的風雨剝蝕,高度已降到64米。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營建陵墓。因為陵墓地上的部分並沒有突出之處,可觀的是秦陵四周分佈的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現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已經過考古挖掘的兵馬俑,嘆為觀止。兵馬俑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園東垣外1000米的地方,是一組模擬軍事序列,旨在拱衛地下皇城的“御林軍”。發現於1974年,先後發掘三處。1號坑面積14620平方米,分長廊和ll條過洞。在發掘的96平方米範圍內,出土武士俑500餘個,戰車4輛,馬24匹,估計全部坑內埋葬有兵馬俑6000餘,列為縱隊和方陣。2號坑面積6000平方米,由騎兵、戰車、步卒、射手混編而成,有兵馬俑千餘件,還配備各種實戰武器。3號坑面積500平方米,似為軍旅中的統帥機構,也配備了大批武器。秦兵馬俑皆模擬人、真馬製成,武士俑高約1.8米,面目各異,神態威嚴,從服飾、甲胄和排列位置可分為將軍、軍吏、驍士、伍卒等,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偉軍容。
秦始皇陵地宮情況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寥寥160多字,傳隨葬品豐富,內部建築十分奢華且多弓弩暗器等等機關設其間,地宮內還“……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通過物探證明,地宮內的確存在著明顯的汞異常,秦始皇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單是營造恢宏的自然景觀,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專家們對陵區及地宮上的封土堆進行數次詳盡、全面而科學的勘探考察,僅發現了兩個宋代的盜洞,但都距離地宮中心較遠。

唐朝帝王

唐朝帝王陵墓分佈於關中盆地北部,陝西渭水北岸一帶山地,東西綿延三百餘里。唐陵的特點是“依山為陵”,不象秦漢陵墓那樣採取人工夯築的封土高墳,而開“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僅獻陵、庄陵、端陵位於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築在山嶺頂峰之下,居高臨下,形成“南面為立,北面為朝”的形勢。
皇家陵寢
皇家陵寢
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的九嵕(zōng)山主峰,九嵕山在陝西禮泉
縣境內,海拔高1188米,因為它的周圍,分佈著九道山樑,古代把小的山樑稱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九嵕山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東西兩側,層巒起伏。除了四周山巒的護衛之外,更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由昭陵主峰迤邐而南,有167座功臣貴戚陪葬墓,佔地約30萬畝。李世民的玄宮居高臨下,陪葬墓列置兩旁,襯托出昭陵至高無上的氣概。唐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縣西北的梁山。乾陵因山為陵,以山為闕。據《新唐書?高宗本紀》記載,李治於光宅元年(684年)葬於乾陵,神龍二年(706年)重啟乾陵墓道,將武則天合葬於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圓錐形,山巔三峰聳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宮所在,為陵之主體,與九嵕山遙相比峻。南面兩峰較低,東西對峙而形體相仿,猶如天然門闕華表捍陵。乾陵埋著唐高宗李治和大周女皇帝武則天。一對夫婦,兩朝皇帝,合葬一室,這在全世界也是極其稀罕的。中國歷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個。

北宋帝王

宋太祖趙匡胤父親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趙煦永泰陵止,共計八陵,集中於河南鞏縣境內洛河南岸的台地上。在相距不過十公里的範圍內,形成一個相當大的陵區。北宋王朝建都開封,陵區卻設在鞏縣,遠離京師汴京,其主要原因是這裡山水秀麗,土質優良,水位低下,適合挖墓穴和豐殮厚葬。陵區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黃河天險,可謂“頭枕黃河,足蹬嵩岳”,是被風水家視為“山高水來”的吉祥之地。
皇家陵寢
皇家陵寢
宋代帝陵在地形選擇上與別代迥異。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則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於地勢最低處。原來,在宋代盛行與漢代圖宅術有關的“五音姓利”風水術,該風水術把姓氏按五行分歸五音,再按音選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趙,屬於“角”音,利於壬丙方位,必須“東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東南高而西北低。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約30公里的賀蘭山東麓。西夏王陵內現存9座帝陵,為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庄陵、康陵,坐北面南,按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次序。左為昭,右為穆;父曰昭,子曰穆)葬制排列,形成東西兩行。另有254座陪葬墓。北端有一處三進院落建築遺址,為陵邑(或宗廟)。東部邊緣有磚瓦窯、石灰窯遺址,為陵區窯坊。西夏王陵規模宏偉,布局嚴整,西夏王陵每座帝陵陵園均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群體,每座帝陵由闕台、神牆、碑亭、角樓、月城、內城、獻殿靈台等部分組成。有的帝陵還圈有外城,有封閉式、馬蹄形式和附有瓮城的外城。基本格局在仿宋陵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明陵由來


明朝,從太祖朱元璋,建元洪武(1368),到崇禎十七年(1644)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推翻,統治時間277年,其間經歷了16位皇帝。其中,除惠帝朱允炆因“靖難之役”,下落不明,沒有營建陵園外,其餘15皇帝,都依帝制建造了陵園。
太祖朱元璋死後埋葬在南京鐘山腳下,稱明孝陵明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遇害,初以王禮葬北京西郊金山,成化年間恢復帝號,又將王墳稍擴其制,改為帝陵,世稱景泰帝陵。其餘的13位皇帝均葬於北京昌平境的天壽山一帶,通稱明十三陵
此外,明代還有生前沒有當過皇帝,死後被追尊為帝的,也營建了陵園。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鳳陽原墓建為明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為熙祖裕皇帝;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為懿祖恆皇帝;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為德祖玄皇帝;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詳,遂就江蘇盱眙熙祖原葬處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陵名祖陵;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朱祐杬,原為興獻王,朱厚熜入繼大統后,追尊其父為睿宗獻皇帝,將湖北鍾祥原王墳擴建為顯陵。

明陵選址


古時候的看風水,考慮的還主要是地下水位、地氣、土質等自然條件,是否關係到棺木、屍體能否較長時間保存的問題,並未涉及與子孫後代的關係。秦漢以後,隨著堪輿、相宅之風的盛行,開始摻進了許多迷信的成分。這種迷信色彩的加重,使許多相信風水之說的人認為,墓地選址的好壞與吉凶,直接影響到現實人生,如果墓地風水好,會給子孫後代帶來運氣,否則就要倒霉,並使家道衰敗等等。後來有一位叫郭璞的知識分子,寫了一本具有經典性質的著作《葬書》。書中說,作為墓地,能具備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這些條件,就算是上乘寶貴之地。郭璞所說的這個條件,其實就是指靠山臨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臨平原。明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奉永樂旨意專為徐皇后選擇“吉壤”的廖均卿等人,在北京四周足足跑了兩年時間,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幾處供挑選的地方。據說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皇帝姓朱,朱和豬同音,皇帝認為豬一旦進了屠戶的家,除伸長了脖子挨宰,別的沒有什麼好事,未能同意。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羊和豬本可以相安無事地各自生活,但山後卻偏偏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的旁邊有狼盯梢自然危險異常,也未被採用。再一處是京西的“燕家台”,永樂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駕”是諧音,不吉利,又遭到否定。後來廖均卿又呈上京西潭柘寺的繪圖給皇帝觀看,永樂認為景色雖好,但山間深處地方狹窄,沒有子孫發展餘地,亦未能入選。直到永樂七年,廖均卿等人才又在京北昌平縣黃土山下選中陵地,並由朱棣親自察看后拍板決定下來,這便是後來人們看到的十三陵區。
明清皇家陵
明清皇家陵
關於這塊被認為是“風水寶地”的具體情形,明代後期的知識分子蔣一葵在《長安客話》中曾有一段描述:“皇陵形勝,自其近而觀之,前有鳳凰山如朱雀,後有黃花鎮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龍,右虎峪即白虎,且東西山口兩大水會流於朝寧河,環抱如玉帶30餘里,實為天造地設之區。”將之簡單化一點,這就是為了生存和安全,人們選擇背山面水的地域建造住宅,背後的山遮擋寒風,前面的水提供飲用和澆灌之利,這些其實都是最樸素的生活經驗的反映。古人事死如事生,建造住宅的經驗自 然搬到建造陵墓上來,於是有了建陵要先找“風水寶地”之說。當然,永樂皇帝最終同意在黃土嶺下興建陵墓,不只因為風水之說,還有個更重大的意義和原因,那就是這裡山勢如屏,易守難攻,一旦駐軍把守,既可護衛陵寢,又便於保衛京師。
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浩大的陵墓工程在黃土山下正式動工,所用軍工、民夫40餘萬人。就在這年朱棣生日那天,這位皇帝來到黃土山視察自己的壽宮營建情況,並率領群臣飲酒作歌。待百官上壽時為討他歡喜,稱此山為天壽山。朱棣聽罷大喜,即以皇帝的九五之尊,傳旨改黃土山的名字為比較順耳動聽的天壽山。

清陵介紹


滿族人建立的清朝(1644-1911)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開基至辛亥革命宣統皇帝退位,共歷經12皇帝,統治295年。清代帝王陵寢,從建陵年代和地理位置,可分為清初關外三陵、清東陵和清西陵三個陵區。清東陵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昌瑞山,清西陵在河北易縣城的永寧山。清東陵和清西陵的陵墓從規劃建制到建築造型均仿照明朝,採用集中陵區的手法,安排總入口,從正紅門開端,經統一的神道石像生、碑亭及華表,然後分達各陵區。其布局順序為:五孔石券橋、牌樓、碑亭、三孔券橋,大月台、宮門、隆恩殿及左右配殿,而後為石平橋、月台、琉璃門、五供、方城(上立明樓)、月牙城寶城寶頂。皇帝、皇后、親王、公主、嬪妃的陵制級別相當嚴格,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規則。
清代陵寢更加註重環境質量。不僅要對水文、地質、氣候等諸因素進行嚴格的考察,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勢,要求所選的環境能夠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次,清代陵寢更加強調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在建築序列配置上與周圍的山川形勢互相呼應,以營造一個合乎理想的陵寢氛圍。其三,清代陵寢更加註重建築質量,不僅堅固宏整,而且富麗堂皇。作為清代帝王陵園之一的清西陵在以上幾個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是清代帝王陵寢的傑出代表。

其他陵寢


東北境內已知的皇家陵寢有五處,它們分別是:阿城的金代皇家陵園(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衣冠冢)、新賓的后金永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五位先祖)、遼陽的東京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儲英和努爾哈赤的兩個兄弟)、瀋陽的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昭陵皇家陵園(清太宗皇太極)。而顯、乾二陵建於遼代的早期和中期,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在年代上居東北諸皇家陵園之首。從其規模上看,在北鎮二道溝、三道溝和琉璃寺三十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都有遼代的墓葬和建築遺址,這樣的規模更非東北其它皇家陵寢可比。如今,新賓的永陵、瀋陽的福陵、昭陵都已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列,而有千年歷史的顯、乾二陵,尚未能申報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

藏王墓


藏王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南窮結縣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為增長之山),是吐蕃王朝時期第29代贊普至第40代(末代)贊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總面積385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為土壘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層土墩為橢圓形,墩頂極平坦,東西長約130米;下層為長方形土台,周邊不齊整。藏王墓的數目現難確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邊的大墓據說是松贊干布之墓,與之相鄰的是赤松德贊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紀中后發生的奴隸起義中,贊普陵墓全被搗毀,

松贊干布

據墓誌上記載,松贊干布陵位於欽普溝壑口,即正遙對窮結縣城,衝口當中平川上的大方丘,外形呈四方,與現狀一致。墓誌上說,內分九格,主室為佛殿,中央立一仞長的珊瑚長明燈,四角殿堂儲珍寶。墓壁以方石砌成,其外築厚土牆,墓門西向,墓外復以碎石,形成土丘,每邊寬百步,高六丈余。所描述的相差不多。據傳說這一陵墓之下有宏大的地宮,內有松贊干布、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的塑像和大量的鑲嵌有金銀、珠寶、瑪瑙等的日用器皿以及當時所用的盔甲、兵器等等。在松贊干布陵頂正中原有祭祠一座,內有明樓二十餘間,東南西北各有小殿一座,祠內供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祿東贊大臣和藏文創造人吞米桑布札等人的塑像。由於年代久遠,原有建築已殘毀,已將祠宇和內部塑像恢復,參觀朝拜的藏、漢各族人民絡繹不絕,對這位有功於藏族發展和藏、漢民族團結的藏王表示尊重。

赤德松贊

赤德松贊為吐蕃王朝後期的贊普,自公元793-815年,在位二十多年,死後歸葬於窮結縣的藏王陵區。根據1984年9月西藏文物管理委員會對此墓墓碑的清理髮掘證實了這一墓的情況。從墓碑的碑文中,得知赤德松贊是藏王中的一位能幹的人物。碑文說他:“深謀遠慮,命令嚴峻。國勢烜赫,遍具福德,盛於往昔是盡人皆知。四方大小諸王,亦被臣服”(碑文為藏文)

都松芒布結

這一陵墓碑,是西藏唐碑中保存最為完整者,其藝術價值較之拉薩大昭寺前的唐蕃會盟碑更為突出。碑通高7.18米,由碑蓋、碑身、碑座三部分組成。碑頂為一巨大的蓮座寶珠,碑蓋平面長方形,作四注式坡面頂,邊緣向上微翹,四周邊有流雲升起的圖案。碑蓋底部四角浮雕出上身赤裸,彩帶飄揚,姿態優美的飛天四個。碑身高5.6米,平面作長方形,上小下大,有明顯的收分。使碑身輪廓優美而富有穩定感覺。碑身的正面上端刻出日月形象,其下即為橫排的古藏文59行。碑身兩側浮雕兩條升龍圖案,飛舞升 騰於雲氣之中。碑身之下為石刻龜座,雕刻亦極精美。整個石碑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也是一件極為精美的雕刻藝術品,不僅在西藏,就是在全國的唐代石碑中也是罕見的珍品。這塊碑已經新修碑亭加以保護。距離這裡不遠,還有一塊與赤德松贊墓碑相似的石碑。碑頂刻出重珠,碑蓋下有承柱,也刻有流雲、飛天和雲龍紋,碑身露出地面有3.56米,碑文已風化脫落,碑頂碑身也殘損甚多。相傳也是赤德松贊的墓碑。但其價值較之前碑已遜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