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趙貞吉的結果 展開

趙貞吉

明代名臣、學者,代表作《趙太史詩抄》

趙貞吉(1508年12月16日-1576年4月13日),字孟靜,號大洲。四川內江桐梓壩(今四川省內江市內)人。明代名臣、學者,南宋右丞相趙雄之後。

嘉靖十四年(1535年),趙貞吉進士出身,授翰林編修,遷國子司業。“庚戌之變”時,俺答包圍京師,趙貞吉力言不可訂城下之盟,應督促諸將力戰。明世宗擢其為左諭德監察御史,奉旨宣諭諸軍。后兩次遭權臣嚴嵩中傷,被奪職。明穆宗時復出,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掌都察院事、太子太保,參與促成“俺答封貢”。因與高拱不合,於隆慶五年(1571年)致仕歸鄉,居家閉門著述。趙貞吉工詩文,文章雄快。與楊慎、任翰熊過並稱“蜀中四大家”,遺著有《趙文肅公文集》《趙太史詩抄》等。

萬曆四年(1576年),趙貞吉逝世,年六十九。獲贈少保謚號“文肅”。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508-12-16

出生

1508年12月16日出生於四川內江桐梓壩(今四川省內江市內)

1528

中舉人

嘉靖七年(1528年),二十一歲的趙貞吉中四川省鄉試第四,《易經》房魁,為舉人,

1536

初入仕途

嘉靖十四年(1535年),趙貞吉二十八歲,其父強令其赴禮闈參加會試、殿試,中乙未科進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稱讚他的對策文章,可與漢朝賈誼的《治安策》相媲美(都御使王公廷相撫其卷曰:“雖《治安策》弗能絕也。” [3] )。內閣擬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語直,批:“略泛而滯於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後悔了,於是首先選他為庶吉士,特旨留館,讀書中秘。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編修。

初入仕途
1561

罷官歸田

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任戶部右侍郎,嚴嵩欲遣其往薊州掌督運糧草之事,趙貞吉以為此事原已有人司職,徒增一職無益於事,故而拒絕,嚴嵩大怒,使人論劾,竟奪官去職。罷官歸鄉后,趙貞吉於內江桂湖街聚眾講學,從者甚眾,並遍游內江各名勝寺廟,題詩刻石。

1567

受明穆宗朱載垕恩寵

隆慶元年(1567年),新即位的明穆宗朱載垕起複趙貞吉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務。

1569

入參機務,同諸閣臣入輔大政,協管詹事府事

隆慶三年(1569年)八月,趙貞吉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同諸閣臣入輔大政,協管詹事府事。

1575

致仕著書

萬曆三年(1575年),趙貞吉杜門謝客,不復會講,匯秦漢而下三教遺言,作為內篇曰《經世通》,外篇曰《出世通》,匯三千年未經折衷之籍,聚為一書,作內外二篇都序。此書尚未撰成,至冬末,嗽疾復作,遂輟編。

致仕著書
1576

逝世

萬曆四年(1576年)三月十五日(4月13日),趙貞吉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九歲。訃聞抵京師,明神宗朱翊鈞為之輟朝一日,諭祭褒揚,謚號“文肅”,追贈少保。

人物生平


少時聰穎

趙貞吉於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2月16日)出生於四川內江桐梓壩,六歲時隨祖父趙文傑於武功縣讀書,每日能讀一卷書。
嘉靖七年(1528年),二十一歲的趙貞吉中四川省鄉試第四,《易經》房魁,為舉人,率領本鄉赴試者一同去新都拜謁楊廷和,楊廷和評價他說:“是將為社稷器,吾兒慎(指楊慎)弗逮也。”
嘉靖八年(1529年),下第歸鄉,會其母余太夫人故去。同年,王守仁、楊廷和相繼過世,趙貞吉感於人世飄忽若是,遂兼修出世業,複習靜古剎,“不櫛沐解衣者數年”。(胡直·《少保趙文肅公傳》)

初入仕途

嘉靖十四年(1535年),趙貞吉二十八歲,其父強令其赴禮闈參加會試、殿試,中乙未科進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稱讚他的對策文章,可與漢朝賈誼的《治安策》相媲美,內閣擬一甲第二名,朱厚熜嫌其語直,批:“略泛而滯於行。”置二甲第二,但不久就後悔了,於是首先選他為庶吉士,特旨留館,讀書中秘。
嘉靖十五年(1536年),授翰林院編修。
嘉靖十七年(1538年),趙貞吉因感朱厚熜初即位時銳意改革,去除積弊,而近年沉迷方術,朝政荒疏,於是上《乞求真儒疏》,但惹惱了執政者,因於是年秋請假歸鄉治學。
嘉靖二十年(1541年),西北邊地不寧,以副使身份隨隆平侯張偉出使蘭州,行持節冊封事。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趙貞吉出教司禮監,並同修《會典》,充會試同考官。又升為右春坊右司允,管國子司業事。

仕路坎坷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進兵南下擄掠,直逼京師,謾書求貢,史稱“庚戌之變”,朱厚熜召百官廷議,趙貞吉當場建言,宣諭諸將,散金犒士,以激勵前線戰事。朱厚熜對其頗為讚賞,並擢升他為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監察御史,奉敕宣諭諸軍,並賜白金五萬兩,聽隨宜勞賞。后因故被下詔獄,廷杖四十,謫廣西慶遠荔波典史。趙貞吉率妻子赴廣西,至祁陽,得廣西督學王敬所(王宗沐)翰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六月,被量移為徽州通判。后累遷南京吏部主事、南京光祿寺少卿、右通政、南京光祿寺卿等職。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趙貞吉聽聞三大殿災,於是寫信給執政嚴嵩,認為不應為了修殿而勞苦百姓。他因此惹惱嚴嵩。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趙貞吉的父親趙勣謝世,他聞訃后歸鄉。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因已聞訃歸,遂未到職。
嘉靖四十年(1561年),改任戶部右侍郎,嚴嵩欲遣其往薊州掌督運糧草之事,趙貞吉以為此事原已有人司職,徒增一職無益於事,故而拒絕,嚴嵩大怒,使人論劾,竟奪官去職。罷官歸鄉后,趙貞吉於內江桂湖街聚眾講學,從者甚眾,並遍游內江各名勝寺廟,題詩刻石。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駕崩,趙貞吉痛哭,稱:“先皇知我。”

頗受恩寵

隆慶元年(1567年),新即位的明穆宗朱載垕起複趙貞吉為禮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務。八月,朱載垕親臨太學,當時國子祭酒胡傑剛離職,趙貞吉代其處理事務,講《尚書·大禹謨》之《后克艱章》篇。趙貞吉年逾六十,議論侃直,進止有儀,頗受朱載垕關注。朱載垕又見其闡發有旨,音暢儀端,深為感動。不久后,趙貞吉補任經筵日講官,被推舉為南京禮部尚書。
隆慶二年(1568年)三月,朱載垕又將趙貞吉留下,當經筵直講。會文武邊臣議,欲招南兵十萬於張家灣。趙貞吉執意認為不可,當事者悟。復點會試總裁,奉命教吉士,仍充講讀編修,代祭孔子,為皇太子講《唐太宗喻太子章》。
隆慶三年(1569年)八月,趙貞吉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參機務,同諸閣臣入輔大政,協管詹事府事。
隆慶四年(1570年)正月,加太子太保、榮祿大夫,賜蟒袍鸞帶。二月,由首輔李春芳舉薦,兼掌都察院事。會有俺答孫把漢阿吉等入降,趙貞吉力促和議。后因非例考察科道之事與輔臣高拱不協,上疏乞歸,十二月解都察院事。

致仕著書

隆慶五年(1571年)初,致仕歸,蔭一子趙鼎柱為左府都事。抵家后,門人請設教於聖水寺。三月,隆慶和議成,朱載垕以趙貞吉曾與其議,特蔭其子趙景柱為中書舍人。
隆慶六年(1572年)五月,朱載垕駕崩,趙貞吉哭臨至水漿不入,因哀毀過度而患嗽疾。
萬曆二年(1574年),其弟趙蒙吉謝世,趙貞吉傷弟之先逝,有遲暮之感,乃於是年卜葬地於“寶峰”。
萬曆三年(1575年),趙貞吉杜門謝客,不復會講,匯秦漢而下三教遺言,作為內篇曰《經世通》,外篇曰《出世通》,匯三千年未經折衷之籍,聚為一書,作內外二篇都序。此書尚未撰成,至冬末,嗽疾復作,遂輟編。
萬曆四年(1576年)三月十五日(4月13日),趙貞吉端坐而逝,享年六十九歲。訃聞抵京師,明神宗朱翊鈞為之輟朝一日,諭祭褒揚,謚號“文肅”,追贈少保。

主要成就


政治主張

趙貞吉自少年時代起即崇尚陽明學說,治學以經世致用、就實黜虛為要,反對空談之學,注重實用,他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並將其貫穿於自己的整個政治生涯之中。
作為進入仕途的敲門磚,趙貞吉在自己殿試的策對文章中,便針對當時的社會弊端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其內容涉及國家安全、財政收支、農民負擔、整頓吏治等重大問題,策論切中時弊,並提出希望統治者於社會各方面實施針對性改革措施,這篇策對文章得到了時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的高度認可,認為可以和漢朝賈誼的《治安策》相媲美。
兩年後,因感於明世宗迷惑方術,不理朝政,而朝臣大多因循苟且,趙貞吉上《乞求真儒疏》,提出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聘人才的主張,結果惹惱了執政當局(“疏上,慨然有國無其人之感焉,閣臣見之皆不懌。”尹守衡·《明史竊》),被迫請假回籍暫避。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一蒙古俺答部南下劫掠,抵達北京城外,並向明王朝要挾索貢。執政當局計無所出,召集百官商議,直至日中,無一人敢發一言,唯獨趙貞吉挺身而出,力排主和之議,並且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應變措施,雖然後來被嚴嵩構陷遭到貶謫,但議和之議被否決,避免了明王朝與俺答議和后可能導致的“歲遣重使,輸以歲幣,而終不能塞虜人無厭之求,以召戎啟釁”(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的後果,可以說趙貞吉抗論於朝之舉,是功在社稷,而舉世皆受其利。嘉靖朝仕途的挫折,並沒有讓他放棄自己的政治主張,反而使其政治見識更加成熟。
隆慶元年(1567年),他受召起複,即向明穆宗上萬言書:《三幾九弊三勢疏》,其內容幾乎涵蓋朝政的各個方面,向皇帝提出需要注意的三種幾微之事(三幾)、必須去除的九種弊端(九弊)和需要改弦易轍的三大要害(三勢)。在接下來的閣臣任職期間,他陸續上了《議邊事疏》《論營制疏》,包括其之前所上的《練馭議》《調兌議》,是他側重在國家邊防事務方面提出的改革主張,希望通過營制、馬政、軍制等方面的革新,可以一改明朝中後期邊防廢弛、兵力疲弱的現狀,達到提高國家軍事實力的目的,然而因為趙貞吉個性豪直,終被排擠致仕,他的改革主張並沒有得到實施的機會。
隆慶四年(1570年),俺答孫把漢阿吉部率眾降明,此事在明廷引起激烈爭論,趙貞吉力議主和,接受歸降。
此議後來於隆慶五年(1571年)達成,史稱“隆慶和議”,換來了明朝與蒙古邊境數十年的和平互市,趙貞吉首贊之功,不可不提。

學術思想

趙貞吉被認為是王學傳承之一的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創立者為王陽明嫡傳弟子王艮,其學術理論以“格物”為要,認為士人修身的目的在於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要干實事,把人的自然本質和社會本質統一起來,其學派的傳承關係,脈絡大致為“心齋(王艮)之後,為徐波石(徐樾),為顏山農(顏均)。蓋心齋真英雄,故其徒亦英雄也。波石之後為趙大洲,大洲之後為鄧豁渠。”(李贄·《為黃安二上人三首》)他曾與當時的王學傳承者唐順之(荊川)、徐樾(波石)、王畿(龍溪)、羅洪先(念蓭)、趙時春(浚谷)、胡直(廬山)、蔣信(道林)、孫應鰲(山甫)等相交論學。
趙貞吉的實學思想與王艮的格物說一脈相傳,他認為人皆可為聖賢,需要靠自己不斷學習修養,克服干擾本心的慾念,時常自修自凈,就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但他並不以自身道德修養完成為目的,而是主張要有所作為,即出世為經世之用,在干實事時,也時刻不忘完善自我,即經世為出世之體。他認為一個有道君子,只要心存仁義,不斷完善自我,則或儒或釋或道皆無不可,他也從不避諱自己談禪修道,曾與萬鹿園(萬表)在京郊談禪,觀者甚眾,引為一時輿論浪潮之先,他對於傳統的朱子理學將釋道斥為異端的理論很不以為然,並且親身實踐,得出結論,“禪不足以害人明,蓋以身證之,非世儒徒以口說諍論可比也。”(《與趙浚谷中丞書》)雖為王學傳承者,趙貞吉的學術理論又與王陽明有不同之處,《罪惟錄》中論及趙之學術特點,“跡文肅所著述,儒禪兼,以是為文成之學也,而不大見其用於文成。……在文成學擬禪,而不言禪,在文肅學擬禪之學,不必不言禪,此有同異微分處。”
王陽明學說提倡知行合一,趙貞吉也是這麼要求自己的,所以他“身居臣子之地,每懷經世之願;心慕道德之門,時發出世願。”(《祭古聖賢文》)經世、出世,都統一於趙貞吉身上,並貫穿其一生。做官時就要有所作為於國有益,不做官時則致力講學,為社會培養人才。
趙貞吉一生重視人才培養,在朝在野都多次進行講學活動,從者甚眾,“師事趙老者,在朝盈朝,居鄉滿鄉。”(《南詢錄序》·李贄)在翰林院任職時,給司禮監宦官、國子監學生講學,同時也作為日講官,給隆慶皇帝講學。他的學生中,有鄧林材、鄧林喬兄弟、龔懋賢這樣的出仕為官者,也有鄧豁渠這樣的離經叛道者,不一而足。
趙貞吉致仕歸里后,忽生勇猛之志,擬潛心編撰《經世通》和《出世通》,把古代典籍分別用經世、出世二題貫通起來。這兩部書規模宏大,卷帙浩繁,計劃多達三千多卷,惜乎天不假年,二書開局編輯不久,趙貞吉就病重謝世,未能成書。

文學造詣

趙貞吉的文學成就,即在當時就享有盛名,與楊升庵(楊慎)、任少海(任翰)、熊南沙(熊過),並稱為“蜀中四大家”。其文如其人,雄快豪邁,氣韻不俗,除被人以賈誼相比的兩道上疏外,其亦有《洗心亭記》、《求放心齋銘》、《克己箴》、《掌石賦》等殊為可讀。其詩作文學價值尤為可觀,傳世五百餘首,尤以七言見長。
他的詩學陶潛、李白、白居易等人,有真情,去矯飾,有個性,去蹈襲,放縱自如,一瀉千里,常有奇巧之句,令人讚嘆不已。清·錢謙益評價他的作品,“公為詩駿發,突兀自放,一洗台閣嬋媛鋪陳之習。其文章尤為雄快,殆千古豪傑之士,讀之猶想見眉宇。”(《列朝詩集小傳·趙宮保貞吉》)。許孚遠則認為其“文章俱自胸襟流出,追風逐電,不可捉摸,非史非漢,非韓非蘇,而超然遠覽,睥睨古今,自成一家之文也。詩格韻大似李白,其得諸無意,信口拈成,又絕類寒山拾得語。”(《趙文肅先生文集序》·許孚遠)
其青年時代,因曾經出使蘭州,親眼見識過邊防重鎮,軍營較場,詩風接近邊塞詩派的高適、岑參,多表現其為國立功、身任天下的雄心壯志,英氣勃勃,豪氣縱橫,如《雜詠六首》、《臨洮院后較射亭放歌行》、《薦福寺贈別趙中丞》等可為代表。中年時期,仕途上的坎坷,磨礪了他的意志,讓他對於世情和國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自身的經歷,也讓他對古今英雄失路產生了許多體念和認同,故而才有《望紫柏山》中“君不見京洛紅塵多更深,英雄著地皆平沉。”之句。而其寫景述懷之作,則具備更高的文學價值,其七言歌行體作品,文辭華美,不必俗語,明白曉暢,音韻和諧,換韻自然,藝術上追蹤李白、白居易,以《望紫柏山》、《眉山歌》、《游華山至華州夜飲王太史草堂醉中留別》等篇可為其中代表。

個人作品


趙貞吉著有《文肅集》二十三卷(《四庫總目》)行於世。《皇明經世文編》輯有《趙文肅公文集》兩卷。今人官長馳有《趙貞吉詩文集注》。

家族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先祖趙雄字溫叔,南宋孝宗時宰相,封衛國公。卒贈少師,謚號“文定”。
祖父趙文傑字士英,號桂窩,舉人,官至雲夢知縣,追贈尚書。
父親趙勣號靜山主人,官贈翰林編修,追贈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世稱“資政公”。
母親余氏初贈孺人,后贈夫人。
——原配陳氏封一品夫人。
繼室李氏——
側室郭氏封太恭人。
同輩二弟趙蒙吉字仲通,號圭洲,少號小洲。貢士,官至國子監學正。
三弟趙頤吉字正甫,舉人,官曆唐縣令。曾隨兄於庚戌之變時奔赴前線軍營宣諭,散金犒軍。
幼弟趙復吉——
子輩長子趙鼎柱(趙台鼎)字長玄,號金泉,於醫學頗有建樹,輯著有《脈望》,官曆蜀王府左長史。
次子——質美能詩文,早亡(《松窗夢語》載其溺死於沱江之中)。
三子趙景柱字見泉,以父蔭中書舍人。
孫輩孫子趙祖蔭鼎柱子,以祖蔭中書舍人,官曆雲南尋甸軍民府知府。

史籍記載


《明儒學案·卷三十三·泰州學案二》
《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八十一》

後世紀念


墓葬

重新修建落成的趙貞吉墓
重新修建落成的趙貞吉墓
趙貞吉墓位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四合鄉三山村12組碑亭灣,於2008年8月中旬被發現。經發掘勘測,墓葬為典型明代形制風格石室墓,由加工製作精細的條石、板石砌築而成,再以封門石板封堵墓口、墓頂。
墓室平面呈長方形,平頂,內空最高1.63米。一前室橫貫靠前,兩端分別線刻文臣、武將站像,有鎮墓守護之意。后室分為三個棺室,前室一側對應三個龕台,作置放祭品或隨葬物之用。
趙貞吉墓室由甬道、主室和兩側室組成。甬道左右兩側壁線刻文、武官員站立畫像;三后室居中為趙貞吉棺室,長2.78米,寬1.26米,主墓室石質門框雕鑿楹聯一副:“三朝元老忠良墓,一代名儒理學塋。”正壁刻有清晰精美侍者圖,豎行楷體書寫“明敕建少保趙文肅大洲墓”。左右兩側室的正壁也分別刻有“一品夫人陳氏墓”和“太恭人郭氏墓”。三室墓頂均為平頂,整個墓室面積為17平方米。經考古人員隊初步發掘清理、拍攝、測繪、拓片等程序,並參考比對相關文史資料后確認,古墓主人為明朝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趙貞吉夫妻。
徐敏飾演的趙貞吉
徐敏飾演的趙貞吉
趙貞吉主室左、右分別安葬兩夫人,古人左尊右卑,左棺室葬原配夫人,後壁正中題:“正德丙寅年七月十六日吉時生一品夫人陳氏墓嘉靖丁未年六月二十一日吉時卒”。右棺室葬側室,後壁正中題:“太恭人郭氏墓”。整座墓為趙貞吉夫妻合葬,面積約17平方米。相對於墓主人的官品等級身份,墓室規模面積並不為大。墓內裝飾,並不浮華,堪稱簡約。
發掘清理中,觀察到由於1952年的破壞性挖掘,三墓室中三具頭顱、遺骨基本完整。淤土中棺木腐蝕嚴重,尚可辨認。趙貞吉棺室後壁靈位上方圓形凹槽所嵌辟邪用銅鏡已被撬走。整個墓室有明顯擾亂翻動跡象。更為遺憾的是,按例墓中應存的記述主人生平、德績的墓誌銘和數量不詳的隨葬品皆無蹤影。從墓主趙貞吉1576年辭世下葬計算,至2008年考古人員進入墓內,已整整432年。
自2008年底開始,趙貞吉墓園之修葺工程已展開,並於2009年4月4日在市中區四合鄉三山村舉行趙貞吉墓園落成、祭拜典禮。

人物評價


總評

趙貞吉博學才高,但他為人好強,容易發怒,常常得罪人。對一些重臣,他也直呼其名,因此招致諸多怨恨。高拱張居正的名望、資歷都不如趙貞吉,但都在他之前得到重用。趙貞吉與他們都恃才爭強好勝,互不相讓,趙貞吉最終被排擠離職。

歷代評論

楊廷和:孟靜,社稷臣也。
胡直:公孝友天至,從綰髮與弟頤吉(此處應為蒙吉)自相師友,剛忠英偉,稱其氣貌,解褐即身任天下,憂先一世,雖百千挫不回,稍激勇退倬,有鳳翔千仞之志,至其學問淵源,上探堯孔之微,而並包逮於伯陽、子羽,爰遠泥洹,雅自命曰:經世、出世。其亦希古之博大人哉!將與天地精神往來遨乎其初!荀楊諸子,未足窺其奧也。海內士業文章者,爭高模擬。公負特操,不襲人後,而博辨雄深,環瑋變化如出溟海、起神龍,不可端崖,要歸於道。(《少保趙文肅公傳》)
姜寶:今世論學者多陰采二氏之微妙,而陽諱其名,公於此能言之,敢言之,又訟言之,倡言之,而不少避忌,蓋其所見真,所論當,人固莫得而訾議也,於乎若公其可謂豪傑而聖賢矣。(《趙文肅公文集序》)
孫應鰲:公平生素秉真慧,洞契元銓。有疏觀性命之志,含醞萬象,條達九流;有雄視今古之識,矯歷奇服,慷慨謀國;有盡瘁邦家之節,道合則從,時違斯止;有粃糠塵世之介,良由本體,澄澈精悟默成。故屢進不喜,數罷不憂,任勞怨不詘,觸權勢不懼,真人倫之師表,世儒之筮龜也。(《趙大洲墓誌》)
何良俊:近代宰相,不由中人援引,則是營求而得,唯趙大洲入閣,出自聖裁。……然其人秉心持正,且剛直有口,遇事輒發,不能藏垢,……然一直不容於群枉,故不久而論罷。大洲每遇事泥古,不通時變,誠亦有之,然其忠誠許國,奮不顧身,何可掩也。夫山有猛獸,藜藿不採,朝廷豈可一日缺諷議之臣,留之以箴儆於國可也,何故群擠而力排之。昔晁錯喜言事,遂為袁盎所陷,後人作忠鳥傳以哀之。李令伯言,仕無中人,不如歸田,蓋從古而然矣。(《四友齋叢說》)
蔡汝南:趙大洲兄,近謫粵尉。此兄堅凝峻拔,迥駕流輩。《與陳給事中虛峰》
李贄對其的評價為:
•吾謂趙老真聖人也。(《與焦漪園太史》)
•夫趙老何人也?巍巍泰山,學貫千古。(《復鄧石陽》)
霍與瑕:師於國家重務,片言立斷,有不可者,厲聲折之,人不能當其下風,然行雲流水,一過即休,未嘗有絲毫芥蒂胸中。汲引後進,愛惜人才,容納直言,為朝廷開言路,每惓惓也。……公學為帝師,才堪王佐,不吐不茹,至大至剛,此其鐘山嶽之間氣,為一代之偉人。(《祭大洲趙尊師閣老》)
陳文燭:至求真儒一疏,將望世廟以大有為之君,而自許以明世之臣。所云周家累世而弔民混一之業付諸渭濱;殷道方隆而鹽梅舟楫之寄託諸傅嚴。投竿釋鍤,起定台衡,乃先生終身廟廊,進必以正。當時最患者北虜耳,惓惓於練兵選將。而隆慶諸疏,視宣諭將士者氣不少變。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形之奏對講說者愷且直,見之記述論贊者恪且嚴。詩歌雄偉,銘誄典實,符采彪炳,暉麗灼燁,真如三峨萬仞,屹然青天之上。又如二江合流,東注而之海也,即操染家不能窺其萬一。先生遭逢明主,豈不知涉世之難乎,而不肯少貶以徇人。日倡正學,興起事功,意未嘗不在唐虞殷周也。及其未究,退居於蜀,垂白著書,推以訓世,而衛道之心愈悲矣。或謂先生犯顏敢諫,類合州鄒吉士汝愚;耿介恬退,類重慶劉文簡公;精白一心,勤勞王家,類新都楊文忠公;韻宇宏深,博蹇好修,類里中劉文肅公。夫四公皆天下士,以先生方之,可謂有光於蜀之前修,而要之不足以概先生也。乃先生真學聖人而未至者與!先按察公每言,海內道義交久而真者,惟趙孟靜一人耳,而先生寓書惓切汲引佞。(《趙文肅公文集序》)
許孚遠:先生少掇嵬科,官居館閣,而衣疏茹淡,絕遠聲色,終其身有簞瓢陋巷之風。品格孤高,一塵不染,而忠君孝親濟世利物出於天性,皇皇焉有畏天命而悲人窮之意。天資敏異,於學無所不窺,而好善如饑渴,天下有才慧好修之士,雖在韋布後生,靡不樂取之以為友。平生言無矯飾,行無依違,進退綽如也。是故釋褐之初,讀書中密,受異知於世廟。中遭權奸傾陷,竟不可得。後事穆廟,經筵日講,箴誨慨切,先帝為之改容,至幸太學賜坐。蓋先生心志光明,丰神磊落以能感悟聖主,風動海內,嗚呼!此豈尋常之所可及也哉!先生當在庚戌,虜迫京城,而以宮坊挺身宣諭將帥。及己巳虜入大同,而以內閣劾奏督撫之欺罔,正氣凜凜,迄今猶有生色。議復禁軍隸五府舊制,使分營操練,以強兵杜釁,有桑士之先謀。諫止非例考察,以愛惜言官,培養國脈,權宰陰為之奪氣。此立朝數事,皆可為後世法。至虜酋俺答乞貢市於朝,廷議下政府,群公相顧躊躇,賴先生立斷,以去就爭之然後決,其所為贊大謀而定國是有如此,世莫能盡知己。然而世之君子咸謂先生意氣慷慨激烈,不足於溫和,是以不能究其用。愚竊謂先生之才、之節、之學、之識,使伊周在列,必有同心斷金之利。假令獻可替否於一堂之上,謇謇諤諤,乃其所深取,而忍於排擯之耶?吾是以悲先生之不遇也。正直之道不諧於流俗久矣,非儘先生之過也。(《趙文肅先生文集序》)
尹守衡:趙貞吉亦一瑰奇之士,讀其請求真儒一疏,睨視一代之朝紳,何英雄之欺人也!比及庚戌,追念往日告君之言,士有鷹揚之略,能斬胡酋之首,懸於太白之旗者,何人哉!赫赫天朝,不得借一管(仲)、樂(毅)於燕齊之小國,真可為之於邑。貞吉自顧其身,徒負請纓之志,且不免於荔浦之行,豈命也夫!迨至入參密勿(務),總攝台綱,已葉於商王夢賚之秋,所與共調商鼎者,乃在於剛愎自用之新鄭(指高拱),顧昧師濟之義,一以意氣相加,遺其去。克諧德讓之風亦已遠矣!往昔所稱休休有容之度,豈猶愧於一個臣乎!(《明史竊·列傳·趙貞吉》)
高啟愚:公為人英邁豪傑,亢直不阿。起文學侍從,輒以經世大業自喜,好講古黃石素書。……公既以塊獨孤忠受知主上,憤人臣阿比成風,政體隳壞,懷私匿情,俗弊財殫,慨然欲以身振而新之。諸所擘畫天下大計,務在辟公羊之路,塞朋黨之門。海內蒸蒸,想望風采;而同事者忌其英偉,復陽羨而陰擠之,使不得久於其位以去。乃至今薦紳大夫追語公當日事,猶撟舌不能下,以為天挺人豪,氣蓋一世,而不知其本有在也。……公之學,淹貫群流,博綜千古,冥收逖覽,靡所不及。而尤深明出世之旨,於道簽禪宗,各晰其微言,以合於性命。故其學日益深,而神日益凝,淵淳海蓄,世莫得究其涯涘。一旦臨大事,神光所露,薄虹霓而亘雲天,愈抑愈顯,至於百折曾不少衰。即以其士苴緒餘,摛為文辭,亦莫不高朗雄健,射斗凌空,而不可向遏。何則?其所從來者有本也。而世徒與慷慨功名之士扼腕游談者提衡而語,渺之乎知公哉!(《趙文肅公文集序》)
鄧林材:先生自沖年以至垂老,學術凡幾更歷:始焉求道於載籍,既而潛心於本體,既而顯設於事,為晚而加意於著作事,與年易道,與時遷,然而精神意向終始惟一而隨處自得:以性命了悟為宗也。故其論學,一洗陳言,直指本體,廓披聖途,誕登道岸,所謂愈真切愈易簡,愈易簡愈真切,在能者從之耳。有論先生之學者曰,以性命為根,文章其枝葉,以經濟為用,以出處其蘧廬。(《趙文肅公年譜序》)
袁宏道:蜀中,高士藪澤也。近代性命之學,始於趙文肅。嘗竊讀公書,出入禪儒,而去其膚,關、閔所未及也。《壽何孚可先生八十序》
錢謙益評價道:
•剛忠英偉,稱其氣貌。議論慷慨,有孔文舉蘇子瞻之風。身任天下之重,百折不回。
•公為詩駿發,突兀自放,一洗台閣嬋媛鋪陳之習。其文章尤為雄快,殆千古豪傑之士,讀之猶想見眉宇。”(《列朝詩集小傳·趙宮保貞吉》)
《明神宗實錄》中評價趙貞吉:生平自負特操,不襲人後。身任天下,百挫不回。大都才雋而博,氣剛而忠,貞吉有焉。其學多本餘姚而雜以二氏,蓋亦好高之過雲。
張岱:吾讀趙文肅奏議,未嘗不唏噓慨嘆,想見其為人。文肅剛忠英偉,宋之李綱趙鼎不是過焉。雖受知於世廟,一阻於相嵩,且阻於相拱,名為見用,而實擯棄之。救時宰相乃屈為伴食,其肯靦顏在列乎?蚤賦歸來,聚徒講學,又豈得已也哉!巷有惡犬,沽酒者不至,余蓋重為朝廷惜之矣。(《石匱書》)
王藩臣:吾蜀趙公文肅,以天挺豪傑之才,負直方不回之性。自起家至爰立,其功與節之著於世,烈矣,而猶不克盡行其志氣。公之志其在文乎!公為文無慮數十萬言,談之皆日星麗而江河流,雲霞蒸而草木蔚,精采璀璨,致使人不敢逼視己;譏諷嘿思,則渾灝龐博,若元氣之胚,萬象莫測也。嗟乎!此豈當世修詞之士所可操觚而得其似者哉?公於文,蓋出氣者全也,方公在館閣時,虜寇三輔,獨發大議,力詛貢市,旋奉璽書勞諸軍。時戎馬載道,白刃充斥,瀕殆者屢而公色不變。至謗遐荒,沉下秩,磨幸相之牙,中含沙之毒,棲遲且數十年,而公志不變。既已遭明主,柄大政,毅然以破黨與振積怠為己任。首揆異意,謗議盈廷,公遂決去矣。其出處大節如此!非夫配義與道之氣充胸塞體,惡有常變不渝、初終彌厲、震蕩一世、赤幘千古者乎?宜其發文章雄偉不群如是!倘亦庄氏所謂怒者非歟!昔吾鄉蘇文忠(蘇軾)敘張樂全之文,比於漢世二公,謂北海志大而論高,英偉奇傑之氣,一時所宗,讀其書慨然有烈丈夫風。諸葛孔明不以文自明,至《出師表》簡而盡,直而必肆。大哉言乎!非秦以來以事君為悅者所能至也。文忠之論偉矣,樂全其克當之。今當之者,惟吾文肅公也。(《重刻大洲先生趙文肅公文集序》)
黃宗羲:先生之學,李贄謂其得之徐波石。……先生之所謂“不足以害人”者,亦從彌近理而大亂真者學之。古來如大年、東坡、無垢、了翁一輩,皆出於此。若其遠理而失真者,則斷斷無一好人也。
李樂:趙公,號大洲,為人峭直梗介,不阿隨。(《續見聞雜記》)
查繼佐:跡文肅所著述,儒禪兼,以是為文成之學也,而不大見其用如文成。新鄭以褊忌故仵文肅,卻不能奪文肅,聖水寺固在也。在文成學擬禪,而不言禪;在文肅學擬禪之學,不必不言禪。此有同異微分處。(《罪惟錄》)
張廷玉:貞吉負氣自高,然處傾軋之勢,即委蛇,庸得免乎?(《明史》)
蔡東藩:夫俺答雖稱狡詐,而未嘗有入主中原之想,觀其大掠八日,飽颺而去,可知趙貞吉之主戰,未嘗非策。果令宸衷獨斷,奮發有為,則豈竟不足卻敵?(《明史演義》)

人物爭議


關於趙貞吉的卒年,《明神宗實錄》記載為萬曆四年十二月,《明史》記載為萬曆十年,二者相去五年有餘。而有不少明末的史料顯示趙貞吉卒於萬曆四年(1576年),壽終於六十九歲。其證據在:
一、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記載趙貞吉“萬曆四年三月十五日卒,年六十九,贈少保,謚文肅。”
二、李贄在《續藏書》卷十二《內閣輔臣傳》記載:“少保趙文肅公,丙子(萬曆四年)三月薨,春秋六十九。”
三、傅維鱗的《明書》卷一百十五記載:“趙貞吉……萬曆四年丙子三月卒,年六十九。”
以上三書的成書年代都早於《明史》,其記載應更為準確。因此,可以論證趙貞吉卒於萬曆四年(1576年)三月。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時間劇名演員
2007年《大明王朝1566》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