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紅素偏高
總膽紅素高於參考值
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英文縮寫TBIL或STB。參考值:3.4~17.1μmol/L。總膽紅素是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二者的總和。總膽紅素升高就是人們常說的黃疸。總膽紅素主要用來診斷是否有肝臟疾病或膽道是否發生異常,總膽紅素正常值在3.4-20.5μmol/L之間,17.1-34.2μmol/L可視為隱性黃疸;34.2-170μmol/L之間為輕度黃疸;170-340μmol/L為中度黃疸;大於340μmol/L則為重度黃疸。
總膽紅素
臨床意義:臨床上主要用於診斷肝臟疾病和膽道梗阻,當血清總膽紅素有很大增高時,人的皮膚、眼睛鞏膜、尿液和血清呈現黃色,故稱黃疸。當肝臟發生炎症、壞死、中毒等損害時均可以引起黃疸,膽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黃疸。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常見於原發性膽汁型肝硬化、膽道梗阻等。以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常見於溶血性疾病、新生兒黃疸或者輸血錯誤等。肝炎與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都可以升高。總膽紅素增高,見於中毒性或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惡性貧血、陣發性血紅蛋白尿症。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黃疸、內出血、輸血后溶血性黃疸、急性黃色肝萎縮。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Crigler-Najjar綜合征、Gilbert綜合征、Dubin-Johnson綜合征)、果糖不耐受等,以及攝入水楊酸類、紅黴素、利福平、孕激素、安乃近等藥物。
膽紅素由血紅蛋白中血紅素轉化而來,正常人每日生成膽紅素約250~350mg,其中80%~85%來自循環中衰老的紅細胞(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衰老的紅細胞在脾、骨髓或肝內被裂解,釋出血紅蛋白(每日4~6g),血紅蛋白中的血紅素在“血紅素加氧酶”作用下轉變為膽綠素,膽綠素再在“膽綠素還原酶”催化成膽紅素(1克血紅蛋白能生成34mg膽紅素)。這時的膽紅素尚未與肝臟中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稱非結合型膽紅素(脂溶性間接膽紅素),如果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則成為結合型膽紅素(直接膽紅素),結合型膽紅素經膽汁分泌進入腸道,在迴腸末端和結腸內經細菌作用而被還原成尿膽原,多數尿膽原隨糞便排出,小部分尿膽原(10%~15%)被腸粘膜重新吸收,經門靜脈而達肝臟,其中小部分經腎臟隨尿排出,這就是我們尿中所檢測到的尿膽原。
一般來說小於34μmol/L的黃疸,視診不易察出,稱為隱性黃疸;34~170μmol/L為輕度黃疸;170~340μmol/L為中度黃疸;>340μmol/L為高度黃疸。完全阻塞性黃疸340~510μmol/L;不完全阻塞者為170~265μmol/L;肝細胞性黃疸為17~200μmol/L;溶血性黃疸<85μmol/L。
正常人血清總膽紅素定量測定結果應低於17μmol/L,包括直接和間接膽紅素,其中直接膽紅素占血清總膽紅素的比值應小於35%.當血清總膽紅素超過34μmol/L時可出現鞏膜、皮膚的黃染。總膽紅素的檢測能確定有無黃疸、黃疸的程度及黃疸的類型,對於黃疸的診斷與鑒別有很重要的價值。
當總膽紅素 < 85.5μmol/L,為輕度黃疸,85.5~171μmol/L為中度黃疸,> 172μmol/L為重度黃疸。
1.生理性升高:新生兒黃疸。
2.病理性升高:
(1)膽道梗阻:可有很大升高;
(2)甲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3)其他類型的病毒性肝炎:輕度或中度升高;
(4)膽汁鬱積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
(5)急性酒精性肝炎:膽紅素愈高表明肝損傷愈嚴重;
(6)遺傳性膽紅素代謝異常,如Gilbert綜合征可輕度升高。
3.病理性降低:見於癌症或慢性腎炎引起的貧血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正常人體膽紅素主要來自血中衰老的紅細胞。紅細胞平均壽命為120天,衰老的紅細胞所釋放的血紅蛋白在體內經過一系列的代謝,最後變成膽紅素,分為非結合膽紅素與結合膽紅素,分別從大、小便中排出。正常時血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膽紅素。
血清膽紅素測定是肝、膽功能檢查中的一項重要檢測項目。
乙肝總膽紅素高是什麼原因
1、乙肝患者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間接膽紅素過多,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導致間接總膽紅素高,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2、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轉化成膽汁,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總膽紅素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這種病症表明乙肝病毒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人體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及時的治療。
3、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出現總膽紅素高,就會發生阻塞性黃疸。
一、生理性原因: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在出生時出現上半身皮膚黃染的癥狀,其它沒有不適,經過幾周會自行消退,一般對新生兒沒什麼影響,長期飲酒、劇烈運動等都是有可能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生理性原因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一般都會在調節后自行恢復。
二、病理性原因:某些膽囊炎、膽囊息肉、膽道阻塞、膽汁淤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急性黃疸、慢性肝炎、溶血性黃疸、膽結石、胰頭癌等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應該到醫院去及時檢查出原因,積極治療,總膽紅素偏高對肝臟是有損害的,長期如此可能會引起肝區疼痛。對於肝內疾病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更應該積極治療,以免肝病惡化。
一、容易引起溶血性黃疸
總膽紅素偏高、間接膽紅素偏高,其它正常,說明體內有紅細胞遭到大量破壞,有溶血性黃疸發生,同時有可能伴有輸血時血型不合、惡性貧血等情況。
二、容易引起肝細胞性黃疸
三、容易引發肝病
總膽紅素偏高、間接膽紅素偏高,直接膽紅素偏高,說明肝細胞性黃疸,肝細胞受到損害,肝功能減退肝臟不能完全將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同時肝內膽管受壓引起了排泄障礙,直接膽紅也不能完全排到膽道,同時有可能伴有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總膽紅素偏高的癥狀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會出現皮膚黃、小便黃和眼睛黃癥狀,所以總膽紅素偏高一般也被稱為黃疸。總膽紅素偏高也會引起其他不良癥狀,因為肝臟損傷造成的總膽紅素偏高會影響到其他人體器官從而造成連鎖反應。
2、剛出生的新生兒在24小時以內出現的皮膚、鞏膜發黃,被叫做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有一些嬰兒在出生的20小時以內出現皮膚、鞏膜發黃現象,被叫做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這類癥狀一般經過治療才可痊癒。
總膽紅素偏高的癥狀雖然不是肝炎的特有癥狀,但是在肝炎患者中最常見,因此,在出現黃疸時要考慮是不是感染了肝炎,及時到醫院檢查確診。
總膽紅素偏高是肝臟病變或膽管阻塞等出現的異常訊息,總膽紅素偏高本身不能說明會不會傳染性,要結合其他檢查指標來確定有沒有傳染性。如果總膽紅素偏高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本身有傳染性,比如乙肝,總膽紅素偏高時會傳染。如果是其他非傳染性疾病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是不會傳染的。建議檢查一下乙肝兩對半、甲肝等,找准總膽紅素偏高的原因,對症治療。
總之,總膽紅素偏高會傳染嗎?導致總膽紅素偏高的原因很多,乙肝、丙肝、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黃色肝壞死、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都會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總膽紅素偏高會傳染嗎與引起總膽紅素偏高的原因有關。若總膽紅素偏高是乙肝、丙肝等傳染性疾病引起的,則總膽紅素偏高是會傳染的,如果總膽紅素偏高是脂肪肝、酒精肝等非傳染性疾病引起的,總膽紅素偏高是不會傳染的。
一、保持良好的休息,保持每天適當的鍛煉,保持合理的生活習慣,保持良好的心境。
二、良好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盡量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以清淡為主,盡量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發霉的食物,多吃一些保肝護肝的食物,例如:多吃海鮮、香菇、芝麻、核桃、大棗、瘦肉等食物。
三、臨床上常用的方法就是換血、對於嬰兒可以用藍光照射。
總膽紅素偏高的治療除了有效的藥物治療之外,食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1、堅持清淡的飲食原則。
2、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3、避免高脂肪、高糖類的攝入。
4、多吃一些菌菇類的食物。
5、不要喝酒。
對於總膽紅素高的患者飲食上要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等,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適當的補充一些水果,比如蘋果、梨、香蕉、葡萄、柑橘等。多吃一些含有優質蛋白質食品也是總膽紅素偏高的食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製品等以利於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另外香菇、芝麻、大棗、杞子等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適當的使用一些可以補充體內缺少的微量元素。
總膽紅素偏高吃什麼好
總膽紅素偏高,不要單單的依靠藥物來治療,飲食上也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但能夠對病情起到緩解的作用,還能夠配合藥物治療抑制病情的發展。
第一、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飲食宜清淡,要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每天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例如維生素A、B、C、E等,對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比較好。蔬菜、瓜果、芋類、菌菇類、海帶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這類食物有助於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的營養平衡。
第二、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應多吃一些魚、肉、豆製品等食物,這類食物被人體吸收後有助於人體血液、肌肉組織的生長,有助於肝功能的恢復。
第三、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每天都應吃一些米飯、穀類等碳水化合物以及糖、油等食物,這類食物可以補充入體熱量,提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能量。
第四、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吃一些牛奶、奶製品、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脂肪的食物比較好,這類食物以營養豐富而見長,豐富的蛋白質是修復肝細胞的基礎。
第五、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應該多吃一些燕麥、玉米、紅薯、魔芋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這類食物能夠促進消化,從而減輕肝臟的代謝負擔。
第六、總膽紅素偏高的患者應該多吃一些菌類食物,如木耳、蘑菇、平菇、雞腿菇、海帶等,這類食物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並抑制癌症的發生。
總膽紅素偏高,患者應引起高度的重視,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抓住治療的最佳時機,掌握病情的發展態勢,檢測病情的發展變化,對自身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
一、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且富有營養。如豆類製品,魚類、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B、C、E、有較好的抗氧化功能且易消化吸收。宜多食香菇、芝麻、核桃、大棗、瘦肉及動物肝臟等食物,但肝臟不好的人不宜食用動物肝臟類食物。忌飲酒,酒精中的乙醇對肝臟的傷害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研究表明,重度飲酒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至30%可發展為酒精性肝炎,10%至20%將發展為肝硬化。平時應多飲水,喝水可以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喝水還能夠促進腺體,特別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這樣利於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可以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造成的的損害。
二、適量的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增強,幫助肝腎代謝的廢物,比較快地排泄出去---流汗,這樣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還可以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平時要多戶外活動,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極拳等,但要注意肝不好的人不宜劇烈運動。
人的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天。紅細胞死亡后變成間接膽紅素(I-Bil),經肝臟轉化為直接膽紅素(D-Bil),組成膽汁,排入膽道,最後經大便排出。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之和就是總膽紅素(T-Bil).上述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障礙,均可使人發生黃疸.
肝炎患者的黃疸一般為肝細胞性黃疸,也就是說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升高,而淤膽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 若出現總膽紅素偏高,直接膽紅素偏高,間接膽紅素偏高這三種膽紅素都偏高則說明了肝臟有一定的損傷。
如果紅細胞破壞過多,產生的間接膽紅素過多,而肝臟不能完全把它轉化為直接膽紅素,可以發生溶血性黃疸;
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時,或者因膽紅素不能正常地溶於膽汁,或者因肝細胞腫脹,使肝內的膽管受壓,排泄膽汁受阻,使血中的膽紅素升高,這時就發生了肝細胞性黃疸;
一旦肝外的膽道系統發生腫瘤或出現結石,將膽道阻塞,膽汁不能順利排泄,而發生阻塞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