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化孫
南宋嘉泰年間進士
大事件
-1175-02-12
出生
1175年2月12日出生於福建路汀州寧化縣石壁村。
-1204
遷居上杭縣北鄉深坑尾西洋村
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張化孫從寧化縣石壁村遷居到上杭縣北鄉深坑尾西洋村(今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白砂鎮茜黃村),建宅於上吉街。
-1276
無疾而終
宋度宗咸淳三年(1276年),張化孫無疾而終,享年九十三歲。
張化孫,字傳萬,號天衍。是南宋福建路汀州寧化縣石壁村(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村)人。
張化孫為官期間清正廉明,興利除弊,顧及百姓疾苦,政績顯著,為百姓所愛戴。後來,又與抗元英雄文天祥交善,義舉抗元。
張化孫為官期間,先後娶慈大娘陳氏念二娘(嫡妻)、惠二娘闕氏念四娘(平妻)、愨三娘何氏二四娘(平妻)3位恭人(皆為朝廷敕封恭人),共生18個兒子。18個兒子又一共生了109個孫子,期中絕大部分向外搬遷,其子孫後裔分散在海內外。
宋度宗咸淳三年(1276年),無疾而終,享年九十三歲。葬於上杭縣北鄉深坑尾西洋村(今上杭縣白砂鎮茜黃村)李屋背後大坪崗,山形金盤載珠。分金為申山寅向兼坤,丙申丙寅。
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十一日,張化孫後裔以原山向分金改葬。
清聖祖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二月初五日又重修。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年)七月十四日再次重修。
清宣宗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初一日,以原山向分金加修石板墳。
1995年,張化孫海內外的子孫齊聚,重修祖墳。又立十八墓表,以示十八房子孫後裔。
1996年,上杭縣政府將張化孫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附:陳氏、闕氏、2位恭人墓地
慈大娘陳氏念二娘、惠二娘闕氏念四娘合葬於距離張化孫墓地一公裡外的水尾觀音冚(又稱神仙坑,位於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曹坊鎮官地村境內),山形飛鳳展翼。分金為丙山兼巳。
愨三娘何氏念六娘恭人葬於神仙冚(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村境內)。
作品名稱 | 內容 |
《百忍歌》 | 百忍歌,歌百忍,忍是大人之氣量,忍是君子之根本。能忍夏不熱,能忍冬不寒。能忍貧亦樂,能忍壽亦永。貴不忍則傾,富不忍則損。不忍小事成大禍,不忍善事終成恨。男不忍則凶,女不忍則亂。君不忍則敗,臣不忍則亡。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愛敬。世交不忍失和氣,夫妻不忍多爭執。父不忍失教,子不忍失孝。為兄不忍缺理,為弟不忍缺智。朋不忍失仁,友不忍失義。為夫不忍失和諧,為妻不忍失智慧。劉玲不忍敗了名,只為酒不忍。陳靈不忍亡了國,只為色不忍。石崇不忍破了家,只為財不忍。項羽不忍送了命,只為氣不忍。劉邦能忍得天下,只為辱能忍。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古來創業人,誰個不知忍。能忍能創業,知足能知忍。 百忍歌,歌百忍,明者忍人所難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忖后忍之方,裝聾作啞忍之准。忍者可以走天下,忍者可以結近鄰。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淡泊可養神。忍得窮苦可余積,忍得荒淫無疾病。忍得骨肉存人倫,忍得口腹全物命。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鬥免消仇冤。忍得人罵免回口,他也忍口自愧心。忍得人打不還手,他也忍手自沒勁。須知忍讓真君子,莫說忍讓是愚蠢。忍時人只笑痴獃,忍過人自知修省。就是人笑也要忍,莫聽人諷便不忍。世間蠢人笑人忍,明者智者重的忍。事來來時最要忍,事過之後又要忍。人生最怕百個忍,百忍只怕一不忍。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萬禍皆滅燼。奉勸世人忍百忍,人生哲理思忖忍。 百忍歌,歌百忍,百忍之餘仍可忍,一忍二忍再三忍,四忍五忍忍無盡。惡者不忍人難忍,再忍忍者致喪命。若要人生念百福,誠勸世間念百忍。 |
張化孫遺訓 | 清河系出源流長,卜吉移居閩上杭。百忍家聲思祖德,千秋金鑒慕宗坊。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詩書繼漢唐。二九苗裔能稟訓,支分富盛姓名香。 |
張化孫所作40字輩詩 | 化雲騰上昊,承先紹啟宗。仲興山詒遠,永廷應萬崇。 日振昌英俊,賢聲繼祖功。文運開世兆,科元定顯龍。 |
張化孫所作家規家訓10條 | 篤忠敬,言急公守法,完糧息訟。 營生業,言士農工商,各執其業。 慎喪祭,言慎終追遠,宜盡誠敬。 慎婚姻,言娶媳嫁女,咸宜配擇。 嚴內外,言治內治外,不可易位。 敦孝悌,言事事親敬,敦親睦族。 篤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 厚風俗,言吉凶慶恤,孤寡有體。 敦和睦,言捍忠御災,協力同心。 嚴雜禁,言奸盜賭博,占欺謀吞。 |
關係 | 人物 | 備註 |
父親 | 張楊德 | (1148年-1211年),字月清。為福建路建寧府知府。 |
嫡母 | 慈柔娘巫氏 | 敕封恭人。 |
生母 | 慈仁娘李氏 | 敕封恭人。 |
繼母 | 慈懿娘汪氏 | 敕封恭人。 |
嫡妻 | 慈大娘陳氏念二娘 | (1174年12月1日-1262年3月18日),敕封恭人。 |
平妻 | 惠二娘闕氏念四娘 | (1184年11月10日-1271年3月13日),敕封恭人。 |
平妻 | 愨三娘何氏二四娘 | (1190年3月14日-1289年7月16日),敕封恭人。 |
長兄 | 張化龍 | (1172年-1259年),字國瑞,號天池。為解元。 |
三弟 | 張化鳳 | (1177年-1270年),字起鳴,號天言。初為福建團練使,轉為福建招討使。宋寧宗嘉定間,官拜上柱國、右僕射。宋理宗寶慶間,誥封梁國公,拜為監察御史、左僕射。薨,謚襄穆公(稱梁襄穆公)。 |
慈大娘陳氏念二娘所生(6子) | 長子 | 張吉雲 |
次子 | 張慶雲 | |
八子 | 張福雲 | |
九子 | 張自雲 | |
十子 | 張綿雲 | |
十一子 | 張景雲 | |
惠二娘闕氏念四娘所生(6子) | 三子 | 張禎雲 |
四子 | 張祥雲 | |
五子 | 張集雲 | |
十二子 | 張星雲 | |
十三子 | 張卿雲 | |
十四子 | 張帝雲 | |
愨三娘何氏二四娘所生(6子) | 六子 | 張從雲 |
七子 | 張龍雲 | |
十五子 | 張闕雲 | |
十六子 | 張倬雲 | |
十七子 | 張彼雲 | |
十八子 | 張定雲 |
張化孫墓,在上杭縣白砂鎮茜黃村李屋背頭大坪崗上,墓地呈“金盤載珠”,又稱“倒插金釵”自然造型,申山寅向兼坤,丙申丙寅分金。碑石上書:“誥贈中憲大夫清河張氏大始祖諱衍字化孫號傳萬之墓”,碑石右下方鐫刻有“十八房重修”字樣。據載,墓地曾先後進行過5次維修:明萬曆43年(1615)、清康熙11年、清乾隆17年(1752)、清道光18年(1838)和最近一次1995年開始全面整修。陳、闕恭人墓距張化孫墓地一公里左右的官地村水尾神仙坑,墓地呈“雄雞展翼”(又稱“飛鳳展翅”)自然造型。
清雍正三年(1725)更修。
嘉慶十年(1805)按原山向分金更葬。
1995年開始,與張化孫墓同時全面整修。
1996年,上杭縣政府將張化孫墓和陳、闕恭人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不完全統計,從1995年至今,已有7萬多張化孫後裔前往祖地祭祖,主要有:廣東省汕頭、汕尾、五華、梅州市梅縣區、蕉嶺、平遠、大埔、興寧、豐順、從化區、新豐、紫金、海豐、陸豐、深圳、惠東、惠來、饒平、潮州、東莞、河源、揭西、肇慶;江西省萬載、興國、會昌、瑞金、南康、遂川、贛縣、於都、萍鄉、安遠、修水、銅鼓、上猶、尋烏、永豐、吉安、崇義、泰和;福建省漳州、詔安、平和、南靖、長汀、武平、永定、連城、龍岩、漳平、上杭;浙江省雲和、龍游;湖南省瀏陽;廣西省貴港;台灣省屏東、基隆、台中、桃園、台南、台北、高雄、豐源、雲林以及澳門、馬來西亞等地宗親,香港、新加坡等。
張化孫墓
二、張化孫不是入閩一始祖,為何成為播遷四海張氏裔孫的大世祖?
據譜載:從得姓始祖張揮算起,136世張端(亦有譜稱118世,但本文按上杭縣太拔鄉清道光八年《張氏族譜》和多數張氏譜牒資料世系排列)是入閩一世祖。按吊線譜下來,137世仲祥,138世賓國,139世楊德。張楊德生3子:長化龍,宋解元,未遷;次化孫,宋貢生,賜進士,宋孝宗時中憲大夫(正四品官);三是化鳳,宋武舉,遷福州。張化孫是張氏140世,即入閩世祖張端的第五代。
張化孫生於南宋淳熙二年(1175)二月十二日子時,薨於南宋咸淳三年(1267)五月二十九日申時,享壽93。原住寧化石壁村。19歲(1194)結婚,遷居上杭
上杭設縣是宋淳化五年(994),縣治定遷郭坊(即今址)是南宋乾道四年(1168)。張化孫是在上杭遷新縣城7年後在寧化出生的,他遷入上杭時,上杭遷今縣城已34年了;
張化孫18個兒子,其第四子祥雲生於南宋嘉定二年(1209),他是張化孫遷上杭后第八年所生,當時,張化孫34歲。其十八子定雲生於南宋紹定三年(1230),當時張化孫已55歲;
張化孫享壽93,其中,在寧化度過27年,在上杭66年。
從上述時間表可見,張氏從張端入閩開始,在寧化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逐步安定下來。到第四代張楊德,雖然是單傳,但由於出身官宦之家,知書達理,重視對後代的培養教育,崇文尚武,三個兒子,化龍是解元,化孫是進士,化鳳是武舉,一個蒸蒸日上,興旺發達的家庭逐步顯露出來。上杭地處汀江中游的黃金水段,宋淳化五年(994)上杭設縣以後,由於天時、地理等諸多方面原因,上杭的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當時,縣署、城垣建設已井井有條,寺廟、祠堂、住宅建築已很精細,建築技術達到相當水平,所需建築材料基本上都能自己生產;礦冶業相當發達,紫金山生產的黃金,宋皇祐年間(1049)已向朝廷交納貢金167兩(合5219克)。南宋以後,汀江航運迅速發展,航線上可通回龍,下可達峰市,改肩挑漳鹽為船運潮鹽,汀江逐步成為閩粵贛邊境物資流通的黃金水道;就在張化孫遷居上杭這年(1202),縣人用木刻刊印了第一部《上杭縣誌》。上杭的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使這個地方成為張化孫定遷的首選之地,上杭亦為其裔孫進一步向外發展奠定了基礎。
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張化孫墓
目前,對張化孫的研究,主要還是局限於族譜資料。上面提到的像贊、族詩、遺訓詩(內八句、外八句)、十八房聯詩以及墓聯等,都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寶貴的線索。
張化孫家族是一個富有生氣的長壽之家。張化孫93壽,陳恭人89壽,闕恭人88壽。前面提過的四子祥雲72壽,十八子定雲92壽……。張化孫18個兒子,18個兒子又生108個孫子,平均每人6個兒子。這個家族之所以健壯長壽,子孫滿堂,除了自然地理環境外,張化孫及其後裔尊重祖德祖規,對“百忍”、“孝友”身體力行,所以德重鄉鄰,福壽全歸。“清河堂”是張氏郡望總堂號。清河是張姓始祖張揮的居住地,郡始設於漢初,治所清河縣(今河北清河縣東南),張氏族譜和一般譜學史籍,都以清河為張氏祖居之地和最早最大的郡望堂號。張氏還有一個堂號——百忍堂,是典故堂號。據譜載:118世祖張芬才,名公藝,生於隋開皇元年(581),卒於唐玄宗開元廿六年(738)享壽158歲,目睹九世同堂,舉家3000多人合宿九棟一圍的千餘間平房裡。大門額刻有“百忍廬”三字。相傳開元廿二年(734)唐玄宗李隆基曾微服出訪,進了“百忍廬”,看了掛於前廳中堂的《百忍歌》,目睹公藝九世同堂不分家的罕舉,說:“真是天下第一家呀!”後來特地御賜“天下第一家”金匾,從此,只要看到門額上刻有“百忍堂”或“百忍留芳”字樣,不用問,便是張姓人家了。張公藝的人生哲學,可以歸納為一個“忍”字。據說他曾著《百忍全書》一套,並編成《百忍歌》讓子孫鑒戒。“忍”字的文化內涵,主要是告誡族人要行善積德,以和為貴,避免械鬥,並視酒、色、財、氣為衰敗之根源。上面說過,張化孫及其家族就是以《百忍歌》作為行為準則,遵循“忍”字哲學的。從118世張公藝,到140世張化孫,張氏家風是形成長壽家族的一條重要原因。
二是不守舊。張化孫打破客家人“安土重遷”“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思想,當代就讓16個兒子外遷發展,遷最遠的十六子倬雲,遷安徽徽州。當時留在父母身邊的四子祥雲,從第二代亦開始外遷,其裔孫現在發展最迅速,已遍布廣東梅州市梅縣區、大埔、潮州、汕頭、廣州,江西於都、興國、吉安、上猶,湖南瀏陽,浙江雲和,台灣屏東等30多個縣市,其後裔在台灣屏東市已發展到數萬人,建有化孫公祠和萬三公祠,每年都有舉行較大規模的紀念活動。張氏裔孫外遷線路,多是向平原、向沿海地區發展。這就把山區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傳統精神,與濱海人開拓進取、敢於冒險的精神結合起來,走上開拓創業不斷發展的成功之路。
三是他們重視教育,“篤教學,言養不廢教,作養人才”。其父張楊德,曾任河北太守,張化孫,進士出身,誥授中憲大夫。他的道德倫理、行為規範、人生理念,無疑是正統的儒家思想。張化孫和他的後裔,對上祖是非常崇敬和引以自豪的。濃厚的宗族自豪感,激發他們崇文尚武,“學而優則仕”。客觀上為他們外遷和族群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在張化孫像贊中,有句“纂修宗譜,報本不忘”。纂修宗譜是一種中華傳統文化現象,它具有一種巨大的凝聚力和承上啟下的傳承作用。張化孫重視這項工作,這也是其家族得以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張化孫三兄弟,都是官宦之家,不可能沒有後代,問題在於化龍、化鳳沒有一代一代通過族譜把世系情況詳細記錄下來。而張化孫重視纂修族譜,裔孫連續不斷地把家族的情況詳細記載了下來。現在,不少張姓人家,因為缺乏資料,千方百計從張化孫世系中去連線,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問題。現在,上杭白砂鎮茜黃村李屋背頭大坪崗上的張化孫墓,與相距一公里左右官地村水尾神仙坑的陳、闕恭人墓已整修一新,並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廣布海內外的張化孫裔孫,每年都絡繹不絕地前往敬香叩拜,深表一份心愿和敬仰。從此可見炎黃子孫敬宗報本的深遠淵源,因而也可見研究張化孫及其傳裔的現實意義。
附錄
附一、張化孫18子108孫(按次序排列)
張化孫其中9個兒子的石牌
3、禎雲——騰佶、騰信、騰佾、騰侃、騰例、騰光、騰侯、騰俊、騰希
4、祥雲——騰先、騰福、騰千、騰林、騰壽、騰輝、騰萬
5、集雲——騰仕、騰仁、騰任
6、從雲——騰升、騰陛
7、龍雲——騰純、騰宏、騰紳、騰紱
8、福雲——騰義、騰羲、騰辟、騰羨、騰羔、騰美
9、自雲——騰貞、騰貤、騰貫、騰貨、騰貴、騰則、騰齎
11、景雲——騰椿、騰柱、騰楠、騰松、騰槐
12、星雲——騰東、騰傑、騰杞、騰柏、騰析、騰栻
13、卿雲——騰旺、騰旭、騰升、騰昭、騰時、騰晭、騰智、騰昺、騰晶、騰暄
14、帝雲——騰望、騰明、騰朗、騰朜
15、闕雲——騰官、騰宗、騰宋、騰安、騰宷、騰寶
16、倬雲——騰孟、騰季、騰倧、騰學、騰子
17、彼雲——騰玉、騰璜、騰和、騰瑤、騰禹、騰瑛、騰科、騰益、騰誠
18、定雲——騰芳、騰芬、騰莜、騰英、騰茂、騰菁、騰華、騰先
張化孫不但自己詩書博覽,忠孝名揚,更是治家有方。他十分重視做好對家族成員的教育工作。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後人以上祖為榜樣,自強自立,開拓創業。一方面提倡讀書,崇文尚武,走讀書做官的道路,另方面又士農工商並重,不斷開拓生存空間,逐步形成一個強大的家族網。
張化孫夫人:陳闕氏墓地
張化孫對祖道祖德“百忍”“孝友”鴻規,極為尊重,身體力行,所以,他德重鄉鄰,福壽全歸。他把張氏源流、遷徙、家風、家訓和要求效法的上祖典型,概括在一首遺訓詩(俗稱“外八句”,亦稱“族詩”)中:“清河系出源流長,卜吉移居閩上杭。百忍家聲思祖德,千秋金鑒慕宗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詩書繼漢唐。二九苗裔能稟訓,支分富盛姓名香。”詩中所選的典型,既有個人(張公藝、張九齡、張仲),亦有群體(漢、唐兩朝張姓人物)。從宗族倫理角度上看,這三個人是很有代表性的,現在很多張姓人家,還以“百忍”、“金鑒”、“孝友”作為堂號,作為聯語。漢、唐兩朝,既是我國最為強盛的封建王朝,也是張姓人物文治武功最為顯赫的朝代,可見張化孫教育後代的良苦用心和嚴格要求。和“外八句”相配套的還有一首五言八句字輩詩(俗稱“內八句”):“化雲騰上昊(hao),承先紹啟宗。仲興山詒遠,永廷應萬崇。日振昌英俊,賢聲繼祖功。文運開世兆,科元定顯龍。”這是張化孫從自己開始,往下40代親定的字輩安排。張化孫去世700多年來,湖南瀏陽、江西於都、上杭太拔的裔孫,恪守這個字輩安排。太拔裔孫如今已發展到33代,“開”字輩已有20多人。據說,張化孫要求子孫把“內八句”和“外八句”作為族詩熟背,代代相傳至今。按字輩詩規定的順序取名,長幼有序,使同宗同祖的人產生一種特別的親近感和親和力,不斷增強家族的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從小孩開始就通過聽長輩講故事、說家訓,生動形象地接受上祖業績教育,培養宗族的自豪感,激發開拓創新、光宗耀祖、敢為人先的不斷上進精神。背誦“內八句”和“外八句”。張化孫家族,還把《百忍歌》(附二)作為家訓流傳,在每家廳堂正中懸掛油漆鎏金的《百忍流芳》牌匾,作為和親睦族之道。《百忍歌》通俗易懂,談古說今,雖非盡善盡美,但在處理睦鄰、人際關係、家庭問題上,起了一定的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