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孫公

西周的潘姓始祖

季孫公,是中華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關於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文王畢公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有廣宗,河南兩望。”

簡介


顏之推贊季孫公曰:
威儀奕奕德音秩秩無忝厥考王命寵錫
執圭受土屏藩周室靖安爾位修明典則
姬旦禽父姜尚呂伋內公外候左輔右弼
畢公無老保嫠洛邑惟公受采其事不忒
大啟爾宇永思無極因地為姓義同申伯
姓氏資料記載
“潘”出自季孫。以國為氏,姬姓
潘姓始祖季孫公之墓
廣韻》、《元和姓纂》載,周文王后畢公子季孫,食邑於“潘”,子孫以邑名為氏。
《姓譜》載:周文王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
《姓纂》載:周文王子曰畢公高,畢公高子曰季孫封於潘,因氏焉。
潘氏季孫之父
季孫之父為畢公高,畢公高與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並稱為“周初四聖”。
畢公高,姬姓,畢氏,名高。周文王的庶子,周武王的弟弟。文王吞併商人畢方。周初時,他被封於畢方故地(今陝西咸陽西北),伯爵。成王時,入為天子三公之一,故稱畢公。畢公高之“公”並非爵位,而是三公之“公”。
史記·魏世家》說:“武王伐紂,而高封於畢,於是畢姓。”《集解》:“杜預曰:畢在長安西北。”《正義》引《括地誌》:“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即今陝西咸陽市北畢原。地貌西至興平縣東部,東抵秦咸陽城遺址,北抵涇陽縣涇水南岸,南抵渭水,地面平坦,土壤肥沃,是關中平原富庶之區。畢國封於此地,是得天獨厚。
4潘氏季孫系史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於是軒轅乃慣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咸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
諸侯咸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
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
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帝顓頊生子曰窮蟬
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
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遊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閑。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閑,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
慶節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瑞。古公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乃二人亡如荊蠻,文身斷髪,以讓季歷。
古公卒,季歷立,是為公季。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
公季卒,子昌立,是為西伯。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后十年而崩,謚為文王。改法度,制正朔矣。追尊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蓋王瑞自太王興。
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修文王緒業。
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懼,穆卜周公乃祓齋,自為質,欲代武王,武王有瘳。后而崩,太子誦代立,是為成王。
成王將崩,懼太子釗之不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
周成王(公元前1038年)封畢公高季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季孫為潘氏始祖。
5潘氏季孫系表
1.黃帝(軒轅)
2.玄囂(青陽)
3.蟜極
4.高辛(帝嚳)
5.后稷(姬棄)
6.不窋
7.鞠
8.公劉
9.慶節
10.皇仆
11.差弗
12.毀隃
13.公非
14.高圉
15.亞圉
16.公叔祖類
17.古公亶父
18.季歷
19.昌(西伯)
20.畢公高
21.季孫(潘氏始祖)

墓地


季孫公墓位於河南省滎陽市虎牢關西南兩公里潘窯村南,佔地10畝。坐南向北,墓冢高3.6米、直徑15米。墓前石碑一通,螭龍碑額、長方碑身、龜型碑趺、碑寬1.2米、高5.7米,大書“潘姓始祖季孫公之墓”,題款為:公諱荀周文王十五子畢公高之幼子受封滎陽得姓。《尚書-畢命》中,康王命畢公,以成周之眾保厘東郊。畢公幼子季孫(季荀)受封於滎陽潘水流域,守衛成周東門戶。自此得姓潘。西周昭王年間,季孫公卒葬滎陽金堤山獻臍型。
季孫公之墓
季孫公之墓
1、公歿葬金堤山,宋代江西的《潘氏宗譜》、湖南冷水江雍正8年的《潘氏族譜》、台灣的《世界潘氏宗譜》、以及四川樂至民國《潘氏族譜》等數百套潘氏家譜中記載著季孫公歿葬滎陽金堤山。
2、山即是史書所載的大丕山《汜水縣誌》卷十五載:“成皋城在邑城西大伾山上。”《滎澤縣誌》十一卷載:“金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歷代修之以御河患”。此金堤,於東漢永平12年(公元69年),由王景率十萬軍民所築。歷經魏晉南北朝至唐末未變,此謂金堤(見《黃河下遊河道變遷的歷史考察》張旭平)。南朝時期,陳國張正見於滎陽作《公無渡河》詩:“金堤分錦纜,白馬渡蓮舟。”金堤,固若金湯之意。東漢時王景因勢利導所修的堤防,真正堅不可摧的一段,即是滎陽汜水口以西以自然山體作為堤壩的部分,又因千里金堤自此東去。因此,這裡便是《潘氏宗譜》所謂的金堤山。
3、潘姓始祖季孫公墓在金堤山南嶺潘窯。潘窯,自西周季孫公葬於此地,任由江山更替,潘氏子孫祀奉香火不斷。晉代潘尼後裔落籍潘窯,遂為滎陽潘姓一支。《汜水縣誌》卷七載:“潘,本滎陽望族。自太常尼流寓成皋,子孫遂為土著。居潘家窯者,皆其苗裔”。從《滎陽潘氏宗譜》的註解中可知:金堤山分為東嶺、西嶺(寥峪)、南嶺(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