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蓬鎮
河北省定州市的下轄鎮
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鎮,位於定州市區正南18公里處,轄1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3276人(2017年),總耕地面積65000畝,總面積56.15平方公里,是定州市經濟文化重鎮之一。區劃代碼:130682109,代碼前6位:130682,長途區號:0312,郵政編碼:071000,車牌號碼:冀F。
截至2011年末,高蓬鎮轄區總人口43704人。總人口中,男性23288人,佔53.29%;女性20416人,佔46.7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604人,佔92.91%;回族3100人,佔7.09%。2011年,,高蓬鎮人口岀生率16.83‰,人口死亡率6.78‰,人口自然增長率10.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83人。
截至2017年末,高蓬鎮常住總人口43276人。
截至2018年末,高蓬鎮戶籍總人口48201人。
2011年,高蓬鎮財政總收入575萬元,比上年增長1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1萬元,比上年增長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00萬元,增值稅78萬元,企業所得稅216萬元。人均財政收入比上年增長9%。
2018年,高蓬鎮有工業企業65個,其中規模以上25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1個。
高蓬鎮畜牧業以飼養奶牛、旱貂、肉牛、獺兔為主。2011年,高蓬鎮奶牛存欄達7500頭,日產鮮奶達37噸;旱貂存欄4000隻;肉牛存欄2000頭;獺兔存欄4000隻。在鈕店村有1家規模化養殖場,佔地600畝。
2012年,高蓬鎮建成北高蓬、西牛村、孫家莊(2個)四個奶牛養殖基地。
2011年,高蓬鎮工業以鋼網鑄造產業、刀具制釘產業、布匹商貿產業、建築建材產業、等為主,工業企業40家,職工3820人。
2011年末,高蓬鎮有商業網點120個,職工183人;社會商品銷售額達560萬元,比上年增長4%;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23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00餘萬元。
2011年末,高蓬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1058萬元,比上年增長7%。
高蓬鎮境內有定魏、定深2條公路幹線交會。2011年,高蓬鎮鎮區道路總長56千米,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1條。高蓬鎮
2011年末,高蓬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365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12所,在校生3150人,專任教師16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35人,專任教師6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高蓬鎮教育經費達15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00萬元。
2011年末,高蓬鎮有文化站1個,公園2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3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3戶,各類圖書室22個,藏書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159人。
2011年,高蓬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
2011年末,高蓬鎮城鎮最低生活保證戶數15戶,人數15人,支出7342元,比上年增長9.6%;月人均178元,比上年增長10.6%;醫療救助12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216人次,共支出48977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60戶,人數1178人,支出73152元,月人均52元,比上年增長10%。
2012年,高蓬鎮擴寬沿沙河11個村的商業帶公路和修建橫貫東西的園區道路。
高蓬鎮因鎮政府駐北高蓬村而得名。
高蓬鎮村落歷史 | ||
村名 | 形成年代 | 歷史來歷 |
鈕店 | 明代前 | 明代永樂年間,始有鈕氏前來定居,以開店為業,故稱鈕店。 |
李辛庄 | / | 有辛氏最早定居,故名辛庄。1982年更名李辛庄。 |
七堡 | / | 最早有齊氏定居。臨沙河建村,築堤為堡,故名齊堡。後來簡寫為七堡。 |
位村 | 明永樂年間 | 明代永樂年間,始有魏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故名魏村,后簡寫為位村。 |
南王家莊 | 清前 | 清代以前原名西魏村,村址遷移后,王氏屬於首戶,故名王家莊。 |
孫家莊 | 明 | 明代孫氏人家先來建庄,故名孫家莊。 |
南李庄 | 明洪武十四年 | 明洪武十四年(1355年),有李茂者遷來定居,建庄后稱李家莊。1982年,更名為南李庄。 |
小章 | 明代 | 明代始有章氏遷來建村,故名小章村,后簡化為小章。 |
北高蓬 | / | 由南高蓬村分出。 |
南高蓬 | / | 有高、蓬兩姓最先定居,故名高蓬。 |
六家村 | 明永樂年間 | 明代永樂年間,始有六戶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故名六家村。 |
曹家莊 | 明正德年間 | 明代正德年間,曹氏從曹家莊(曹莊子)來此定居,故名曹家莊。 |
富村 | 明前 | 明代以前,始有富氏遷來建村,故名富村。 |
東牛村 | 民國十五年 | 明國十五年(1926年),原村按東西兩頭分開,稱為東西牛村。 |
西牛 | 明代前 | 明代前,牛氏最早遷來定居,故稱牛村。明國十五年(1926年),原村按東西兩頭分開,稱為東西牛村。 |
高蓬鎮北高蓬村建有烈士陵園一座,上刻有烈士名單。
2006年,定州秧歌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定州手掰腸
定州手掰腸,以豬肉精肉為主,內配多種純中草藥作為香料製成。
● 定州新宗熏肉
● 定州燜子
定州燜子,是一種肉類枕狀熟食,像香腸,但是比香腸粗得多,大約像小腿那麼粗。長度大約是30~40厘米。
沙河流經全鎮北側,轄區內交通四通八達、電力資源充足、通訊設施完善、環境優美、人傑地靈。
1962年成立北高蓬公社,1982年改鄉,1984年南王家莊鄉併入,同年改高蓬鎮。1997年,面積52.8平方千米,人口4萬,轄李辛庄、七堡、位村、南王家莊、孫家莊、南李庄、小章、馬村、北高蓬、南高蓬、六家村、鈕店、曹家莊、富村、東牛村、西牛村16個行政村。
轄16個行政村:李辛庄、七堡、位村、南王家莊、孫家莊、南李庄、小章、馬村、北高蓬、南高蓬、六家村、鈕店、曹家莊、富村、東牛村、西牛村。
2012年,在定州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下,沙河園區規劃編製工作已啟動,此舉不僅有效引導民營企業進區、項目進園,推進了企業在布局結構上進行聚集性調整,同時為增加農民收入、推動科學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相關部門驗證和省規劃院規劃,我鎮將抓住定州市修建石黃高速引線的有利時機,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重新硬化鎮南線公路,擴寬沿沙河11個村的商業帶公路和修建橫貫東西的園區道路,把兩個橋頭的經濟相對接,實現資源互補、信息共享、積極構建“三區三線一園”的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三區’’即:西部綠色農業循環經濟聚集區、中部商貿經濟集聚區、東部民營經濟聚集區;三線:全鎮東西三條交通線,把三個產業區連接起來,使一產、二產、三產協調發展;一園:以鈕店為中心的沙河工業園區),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促進全鎮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和黨的建設。園區內現已建成的北高蓬、西牛村、孫家莊(2個)四個奶牛養殖基地,奶牛存欄6500頭,日產鮮奶30噸,已成為定州伊利、望都蒙牛最大的奶源地之一。投資6000萬元的國香10萬頭生豬養殖公司也已建成投產。投資2.7億元的保定天威英利集團10兆瓦光伏屋頂併網發電重點項目現正在進行二期擴建,2012年4月將併網發電,建成后將為緩解我市的用電壓力和增加市財政收入做出貢獻。與首都農業集團合作投資15億元佔地1.8萬畝的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範區項目,2012年底前實現效益。
高蓬鎮力爭在2013年前實現入園投資超千萬元的企業達到5家,依託沙河工業園轉移勞動力1000人,全鎮實現生產總值20億元,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繼續保持全市領先水平,依託首都農業集團現代循環農業科技示範區建設,與北京對接,謀划建設萬畝高效農業科技示範園,打造第二個國家級“楊嶺’’高效農業示範園,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使“十二五”成為改革開放以來發展最快的時期。
高蓬鎮的工業龍頭為李辛庄。這個村落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全村1000多農戶辦起了十幾個企業,年產值逾億元,年出口創匯1000多萬美元,利稅近千萬元,百種產品行銷全國,並外銷美國、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全村4000多居民年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這個樓房鱗次櫛比、水泥路縱橫交錯的村落外界不甚知曉,但在當地卻早已聲名鵲起了。它就是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鎮李辛庄村。村裡的鋼網市場是河北省指定的十大專業市場之一。對整個高蓬鎮來說,李辛庄村是工業發展的龍頭。十幾年來,李辛庄村先後辦起了鋼網廠、拉絲廠、刀具廠、鍍塑廠、鑄造廠、漆包線廠等。村內幾乎所有農戶都有人員在工廠從業,而且也吸納了許多外村農民前來打工。現在的李辛庄村樓房林立,小區也建設起來。汽車、摩托車穿梭往來;電話普及率居於全定州市農村前列,並在村邊建起液化氣站,解決了農民餐飲的燃料問題。由於經濟的蓬勃發展,與外界聯繫接觸逐漸廣泛,村裡亦有農戶投資興建了賓館、洗浴等休閑設施……一個小城鎮的雛形逐漸顯示出來。
1.定州秧歌:秧歌戲是我國北方地區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戲曲,主要分佈於山西、河北、陝西及內蒙古、山東等地。它起源於農民在田間地頭勞動時所唱的歌曲,后與民間舞蹈、雜技、武術等表演藝術相結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時演唱帶有故事情節的節目,逐步形成戲曲形式。清代中葉,梆子腔劇種興盛以後,山西、河北、陝西的秧歌戲在不同程度上借鑒和吸收了當地梆子戲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逐漸發展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戲演變。
各地的秧歌戲多以興起或流行的地區命名,如山西的祁(縣)太(谷)秧歌、朔縣秧歌、繁峙秧歌、襄(垣)武(鄉)秧歌,河北的定縣秧歌、隆堯秧歌、蔚縣秧歌,陝西的韓城秧歌、陝北秧歌等。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為主,如祁太秧歌、韓城秧歌、陝北秧歌;有的民歌組合與板式變化相結合,如朔縣秧歌、繁峙秧歌、蔚縣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來自梆子腔,板式有頭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滾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統稱“訓調”,包括[四平訓]、[苦相思訓]、[高字訓]、[下山訓]、[跌落金錢訓]、[推門訓]等,演唱時採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稱“梆扭子”;有的屬於板式變化,如定縣秧歌、隆堯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導板等,演唱時用板鼓或梆擊節,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鑼鼓伴奏,因此又稱“干板秧歌”。
各地秧歌戲的傳統劇目分小戲和大戲兩類,小戲俗稱“耍耍戲”。秧歌戲角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門”,后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鬚生、花臉、青衣“三大門”。其音樂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點,形成曲牌體與板腔體兼容的體制,表演也有了較大的豐富和提高。
秧歌戲形式比較靈活、自由,長於表現現實生活。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開展新秧歌劇運動,改革了秧歌戲的音樂、表演、裝扮,編演了許多表現群眾參加生產、學習及對敵鬥爭題材的劇目。新秧歌劇運動的發展不僅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戲劇形式——新歌劇,而且推動了秧歌戲等民間小戲的革新與發展。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朔縣秧歌、繁峙秧歌、定縣秧歌、隆堯秧歌等都建立了專業劇團。
定州秧歌戲又名定縣大秧歌,主要流行於華北平原中西部,因發源地在保定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定州秧歌已有一批劇目上演,1952年正式成立了定縣秧歌劇團。
定州秧歌戲劇目豐富,涉域廣泛,有愛情、節孝、貞操類、公案、滑稽等很多類。著名社會科學家李景漢搜集出版的《定縣秧歌選》,收入了近百個劇目。定州秧歌戲在語言、唱腔、調式、劇目等方面有其獨有的特色。戲文淺顯易懂,明白如話,有大量方言俚語,生活氣息濃厚;內容上善於表演反映農民生活的家庭戲;基本句式有七字句、十字句,但在演唱中往往打破局限,形成散文詩般的句式結構。傳統演唱方法是男女腔均用本嗓唱,是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旦行由男性扮演,也從不用“背功”,只是在音色上與女性音色靠近。傳統的演唱沒有固定調高,演員可以據個人嗓音隨意起調門。對唱時,幾個人可以唱不同的調,加上管弦樂伴奏后,調值固定為D調,女腔還用本嗓,但男腔出現了部分假聲的情況。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較多,顫音極富特色。唱腔中大量運用襯字虛詞,如喲、噢、哎、我那、本是、那個、再不然、你來看等,在唱段中隨處可見。旋律以下行旋律較多,但唱法中不乏詼諧俏皮;節奏以一板一眼為主,一般用2/4拍記譜,傳統板式變化很豐富,有二十八種之多。
定州秧歌戲音樂為板腔體。早期全部用打擊樂伴奏,俗稱“大鑼腔”。1952年定縣秧歌劇團成立,開始嘗試使用弦樂伴奏,初學京劇模式,使用京胡、二胡和一把秦琴,后改用板胡、笙、二胡、橫笛、三弦等沿用至今,而“大鑼腔”仍繼承和保留。定州秧歌戲的打擊樂是以板鼓指揮,大鑼、水釵、小鑼、小釵、堂鼓、梆子伴奏。
2.高蓬鎮距子位鎮較近,故子位吹歌也很流行。
1.村落形成
村級行政單位 | 形成年代 | 歷史故事 |
鈕店 | 明前 | 位於北高蓬西北4公里。明代永樂年間,始有鈕氏前來定居,以開店為業,故稱鈕店。 |
李辛庄 | 不詳 | 有辛氏最早定居,故名辛庄。1982年更名李辛庄。 |
七堡 | 最早有齊氏定居。臨沙河建村,築堤為堡,故名齊堡。後來簡寫為七堡。 | |
位村 | 明永樂年間 | 明代永樂年間,始有魏氏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故名魏村,後為人們簡寫為位村。 |
南王家莊 | 清前 | 清代以前原名西魏村,村址遷移后,王氏屬於首戶,故名王家莊 |
孫家莊 | 明 | 明代孫氏人家先來建庄,故名孫家莊。 |
南李庄 | 明洪武十四年 | 明代洪武十四年有李茂者遷來定居,建庄后稱李家莊。1982年更名為南李庄。 |
小章 | 明代 | 明代始有章氏遷來建村,故名小章村,后簡化為小章。 |
馬村 | 不詳 | 不詳 |
北高蓬 | 不詳 | 由南高蓬村分出 |
南高蓬 | 不詳 | 有高、蓬兩姓最先定居,故名高蓬。 |
六家村 | 明永樂年間 | 位於北高蓬西2公里。明代永樂年間,始有六戶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建村,故名六家村。 |
曹家莊 | 明正德年間 | 位於北高蓬南1.3公里。明代正德年間,曹氏從曹家莊(現在的的曹莊子)來此定居,故名曹家莊。 |
富村 | 明前 | 位於北高蓬南2公里。明代以前,始有富氏遷來建村,故名富村。 |
東牛村 | 民國十五年 | 明國15年原村按東西兩頭分開,稱為東西牛村。 |
西牛 | 明代前 | 明代前,牛氏最早遷來定居,故稱牛村。明國15年原村按東西兩頭分開,稱為東西牛村。 |
位村:位於高蓬鎮政府駐地東3公里處。后清道光三十年間有耕地800畝,農戶58戶,345人。民國二十三年時屬自治第四區管轄,時有耕地529畝,134戶,864人。公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把鄰村部分地化為一部分,公元1994年4月撤原王家莊鄉,併入高蓬鄉,改為高蓬鎮管轄。全村350戶,1706人,有耕地1711畝,主要姓氏是張、李、支、成、位。均為漢族。后遷入王、竺、柴、劉、趙姓一戶滿族。1984年農村規劃,設東西和平路一條,南北正陽大街、前進街、新建街、光明街中華街、新立街、幸福街七條,公元2010年,全村村落佔地面積400畝,耕地1661畝,500戶,1806人。1996年開逢三逢八集市,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九月二十八日兩個廟會。
1.
位村:位於高蓬鎮政府駐地東3公里處。后清道光三十年間有耕地800畝,農戶58戶,345人。民國二十三年時屬自治第四區管轄,時有耕地529畝,134戶,864人。公元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把鄰村部分地化為一部分,公元1994年4月撤原王家莊鄉,併入高蓬鄉,改為高蓬鎮管轄。全村350戶,1706人,有耕地1711畝,主要姓氏是張、李、支、成、位。均為漢族。后遷入王、竺、柴、劉、趙姓一戶滿族。1984年農村規劃,設東西和平路一條,南北正陽大街、前進街、新建街、光明街中華街、新立街、幸福街七條,公元2010年,全村村落佔地面積400畝,耕地1661畝,500戶,1806人。1996年開逢三逢八集市,每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九月二十八日兩個廟會。
2曹家莊村:曹家莊村位於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鎮境內,是高蓬鎮的一個下轄村。曹家莊村地理位置處於定州市縣城東南部二十公里處,其北部與南高蓬村相鄰,西部與富村相望。
方言為定霸小片,定霸小片(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官話方言研究》)是冀魯官話保唐片的一個分支,分佈在河北省中部。該小片西鄰冀魯官話保唐片淶阜小片,北鄰北京官話,東為冀魯官話保唐片(有爭議)天津小片,西南為冀魯官話石濟片,東南為冀魯官話滄惠片。
1.趙建斌:男,漢族,1963年10月出生,定州市人,研究生學歷。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87年5月入黨。現任定州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市直工委書記。在2004年05月―2008年12月定州市高蓬鎮黨委書記(其間:2004年09月至2007年06月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法學理論專業學習);2008年12月―2009年01月副調研員、定州市高蓬鎮黨委書記;
2.李葆:位村人,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
3.趙慈庚:中國著名數學家,著作頗豐,編著了大量的數學教材。
3.【全國名人】張康:位村人,南下幹部,曾與廣西工作。
5.抗日時期烈士很多,20世紀后,在北高蓬村建有烈士陵園一座,上刻有烈士名單。
鈕店地處冀中平原,除了大片的飛沙地,資源較缺。鈕店村過去相當的窮,以至於當地曾有“有女寧墊豬圈也不嫁鈕店”之說。1992年11月,在省城辦企業的趙守坤回村當選為
村黨支部書記。這一年,鈕店千餘戶人家4000多口人的年均收入才300元。雖挨著京、津、保,但轉移的工業項目連定州市都難以爭得,鈕店一個窮村又能如何。換個思路想問題,資源和市場還在自己腳下:新上任村“兩委”班子帶領鄉親們苦幹三個月,硬是在飛沙地上造田3000多畝,全部載上速生豐產林,間作經濟作物;京津城市發展,綠化美化需求大增,老趙審時度勢又帶領農民建起了華北最大的雪松基地和名貴苗木基地,光這一項,村民每年收入可達500多萬元,村集體每年收入300多萬元。工廠進不了村,咱就上城裡打工去。眼下,鈕店的男勞力幾乎全部在北京、天津、唐山、太原打工,年收入1000多萬元。生產發展了,村民們想建新房。但一不能占良田,二不宜建別墅,三得統一規劃。全村人歷時四年改造治理了村南九個壕坑、10塊墳地,開發出土地325畝。1997年全村實施了新建搬遷,次年又在全省第一個實現了社區型的村莊封閉。眼下村內道路橫平豎直且全部硬化。150萬株冬青、黃楊、小檗、女貞點綴其間,沼氣基本入戶。入夜,大街小巷和新建的文化廣場上燈火通明,村門口有保安值守,儼然城鎮。
十幾年來,無論是“三提五統”還是農業稅,全村都是第一天幹部黨員、村民代錶帶頭交,第二天群眾交。老趙上任后抓清欠,他親家的侄子硬是拖欠計生罰款和超占宅基地罰款不交。老趙毫不留情,先拿他“開刀”,全村很快完成了清欠。1997年建新村,村幹部帶頭從自家做起扒房砍樹,不到一個月,全村就拆遷了1810間民房,打通了13條大街,徹底改變了村貌。最近10年,村“兩委”包括招待費在內的各項費用開支只有八萬元。村民向記者證實,村幹部開會就餐標準是每人每頓1.5元,也就是一碗麵條,鐵定不變;接待鎮以上幹部標準是每人每頓三元,這個規矩多年未改,誰違規罰誰,村民從沒見過幹部進飯店喝酒。多年來,鈕店村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務,如集體財務收支、宅基地發放、各業承包等,都是大家討論、大家決定、大家去辦,幹部帶頭、群眾監督,形成了群眾明白、幹部清白、兩相無猜的局面。如今的鈕店,幹部心齊,群眾氣順,1100多戶人家安居樂業,一派和諧景象。69歲的趙守坤講,其實農民很簡單也很實在,你為他辦實事,把生產搞上去,腰包鼓起來,再加上幹部廉潔、辦事公平,深受群眾好評。
村民智慧
1.詩歌:
憶沙河美景
自然秀麗的沙河,
傳承著馬村的悠久歷史
記錄沙河歷史中的自然景色
記載著豐富的林果資源和水資源
蘋果園、梨園、桃園、小山棗樹林等
北有大河水滔滔,南有河堤防洪澇,中間小河、岔河自然繞
自然的柴禾資源、建築砂石資源、改良土壤的細砂資源,人民一直享用著
這自然景色,把沙河流域的人民,融入詩意般的優美畫卷中
2.鈕店詩歌(位於公園內):
我家住在沙河岸邊她的名字叫鈕店。碧綠的田野一片生機,美麗的村莊在花園裡面。汽車樓房呼應著彩霞,電話寬頻八方相連。啊,社會主義新鈕店。可愛的故鄉,溫馨的家園。我的家鄉在沙河岸邊,她的名字叫鈕店。智慧的雙手創建和諧,勤勞的農民在畫卷裡面。
文明新風伴隨著歌唱,先進文化更新觀念。啊,社會主義新鈕店,可愛的故鄉,溫馨的家園。我的家鄉在沙河岸邊,她的名字叫鈕店。宏偉的藍圖描繪未來,新村的富強在科學發展。理想信念在為我們加油,豪情滿懷向明天。啊,社會主義新鈕店,豪情滿懷奔向明天。
高蓬鎮沙荒地可利用面積1467公頃,是定州市委、市政府規劃的沙河工業園區的核心,同時也是定州市經濟強鎮、保定市確定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鎮。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善良,社會秩序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有全國文明村一一鈕店村,華北農村最大的布匹批發市場一一高蓬布匹商業城,定州最大的民營經濟聚集區一一李辛庄、七堡工業園,民族特色餐飲一一西牛村風味飲食城。近年來,鎮黨委、鎮政府充分發揮兩座沙河特大橋和省道定魏路、定深路縱穿轄區的交通優勢,發展壯大“橋頭堡”經濟,形成了民營經濟、商貿經濟、綠色經濟三個產業聚集區,鋼網鑄造、刀具制釘、布匹商貿、建築建材、畜牧養殖、苗木豐產林等六個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經濟發展格局。其中以李辛庄、七堡村為中心的民營經濟聚集區,民營企業總數占定州市總數的三分之二強,民營企業產值超過12億元,產品遠銷亞、非等23個國家和地區:以“全國文明村”鈕店村為中心形成了特色種植、綠色養殖聚集區,區內有華北最大的名貴苗木花卉種植基地,名貴樹種達26種,遠銷京、津、晉、魯、豫等省市;以北高蓬村為中心形成了布匹商貿、圖書禮品為重點的商貿聚集區,其交易額連續8年超億元。
1.定州市高蓬鎮214位農民集體無償獻血,采血車應邀六天內三進馬村成為保定無償獻血史上“頭一回。
4月19日上午,當保定市中心血站的流動采血車駛入定州市高蓬鎮馬村,立即被聞訊趕來獻血的村民圍了個水泄不通。這是6天內流動采血車第三次來到馬村了,而村民們獻血的熱情仍然不減。最終,共有214位村民如願無償獻血。如此多村民集體無償獻血,在保定市開展無償獻血工作以來還是第一次。
白玉英是定州市馬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也是此次村民集體無償獻血活動的發起者。幾天前她到定州市區辦事時,無意中發現了保定市中心血站的流動采血車正在采血,於是便主動上車與工作人員聯繫。
“無償獻血的宣傳有好多年了,我們農民也對這種獻血方式從原來的不了解到逐漸接受。現在村裡很多人都想無償獻血,但是到獻血點路途太遠,鄉親們來回一趟特別不方便,因此一直不能如願。”白玉英說,如果血站工作人員能把采血車開到村裡,上門服務就好了!她的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采血車組負責人的肯定答覆,而後雙方約定好了相關事宜。
4月14日,保定市中心血站的流動采血車,按約定時間開進馬村時,正在焦急等待的村主任王建昌,立即組織村幹部通過高音喇叭向全體村民通報無償獻血的消息及獻血注意事項,同時安排專人現場維持秩序、發放宣傳單。
當天,前來要求獻血的村民絡繹不絕,采血車周圍擠滿了人。一位六旬大爺因超齡被工作人員婉拒,很是遺憾。村民說:“如今我們發家致富了,同樣也需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多做善事是祖上傳下來的美德。”樸實的話語、動人的場面感動著在場的工作人員,他們為盡量使更多的人實現獻血的願望,加班加點,連中午飯都沒顧上吃。可是,從上午一直到下午六點多鐘,仍有許多村民在等候,工作人員只能告知村民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流動采血車再次來到馬村。誰知,忙碌一天之後,仍然有許多村民因事耽誤沒能參加獻血。事後,馬村村民又主動打電話,極力邀請流動采血車再去一次。於是,4月19日流動采血車第三次開進了定州市馬村。據流動采血車上的工作人員統計,6天內他們三進馬村,共有214名村民無償獻血77400毫升。
臨走時,血站工作人員專門將一面綉有“獻血奉獻愛心,展現農民風采”的錦旗,贈給了馬村村委會,而村民們再次和血站工作人員相約:“半年以後你們一定再來!”
中心血站工作人員介紹說,以前說起無償獻血,大家頭腦中都是大學生、軍人、公職人員的形象,而農民參與無償獻血較少是不爭的事實。但馬村214位村民集體無償獻血卻充分說明,無償獻血理念已經深入農村,廣大農民獻血的積極性同樣很高。
中心血站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正提倡無償獻血由城市向農村延伸,血站也將提高農業人口的獻血比例。馬村214位村民獻出的愛心不僅令人感動,更幫助開闢了血站工作新的思路和模式,“采血車進村”這種無償獻血模式今後將會越來越多地開展。
2.8月10日,保定市向定州一社區捐贈圖書2000冊價值3萬元。保定市委宣傳部、新華書店為定州市高蓬鎮鈕店社區捐贈價值30000元的圖書2000冊。
沙河貫穿高蓬鎮北部,現已斷水。但是正在形成沙河工業園區。建有沙河大橋兩座,著名的首農集團就建於此。
沙河斷水前風景秀麗,景色獨特。十分好看。現在沙河已干,但風景同樣秀麗。
沙河干前
乾涸后的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