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文化

文化類型

青海文化(qīng hǎi wén huà)是指青海地區的文化歷史和發展沿革,以及現代青海文化的發展現狀。

基本介紹


文 化
何逸榮 蔡援 李世敬 何駿
一、歷史沿革
青海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居民的文化藝術活動就已相當活躍。1973年,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盆內壁繪有3組5人聯手而舞的群體舞圖,構圖精巧,造型別緻,人物神采奕奕,栩栩如生。這件彩陶盆上載歌載舞的圖形,表現了距今約5000年的古代先民娛樂活動的場面。
青海早期的文化藝術品多與手工藝品結合在一起。1974年在樂都縣高廟鄉柳灣村出土的氏族公社墓葬群中眾多的彩陶器,證明了這個論斷。這些彩陶器的器形與上面裝飾性的花紋結合巧妙,渾然天成,堪稱藝術珍品,距今已4000多年。到了商代末期,青海地區的工藝美術作品在藝術技巧上已經十分成熟。1959年,在都蘭縣諾木洪出土的捏塑陶氂牛,膘肥體壯,毛墜地,質感極強,藝術水準很高。
周代以前,青海文化藝術作品的特點是密切聯繫生活,突出實用價值。到了漢代,藝術品除具有實用價值外,更多地融入了抽象的表徵意義和具體的震懾作用。20世紀4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發現的西海郡石虎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西海郡為西漢所置,郡治在今海晏縣城西,通稱三角城。石虎以整塊花崗岩鑿成,蹲伏於石座之上,昂首遠視,威武雄健,其權威意義和鎮懾作用一目了然。
陏、唐兩代把佛教定位國教,因而佛教文化在青海迅速勃興,佛雕、泥塑、石刻、磚雕等藝術品應運而生。文成公主進藏途徑玉樹時,曾命能工巧匠在結古鎮巴塘河以南的懸崖峭壁上,開鑿了一組群雕,包括1尊如來佛像和8尊侍立佛。這9尊浮雕端莊穩重,神態逼真,是青海唐代雕塑作品中的珍品。這組後來被稱為“文成公主廟”的浮雕完全擺脫了早期青海造型藝術作品中的裝飾意味,成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佳作。
文化藝術的發展,是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相聯繫的。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西藏吐蕃王朝解體,全境陷入長期混戰之中,青海吐蕃各部受其影響,各自為政,互不統御,河湟地區一片混亂。后角廝啰運用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統一了河湟吐蕃各部,建立了鞏固的角廝啰地方政權,是河湟地區人民安居樂業,形成河湟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正是在這個時期,藏族民間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開始有了雛形。在以後的年代里,該史詩不斷充實、發展、豐富、完善,最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文化藝術殿堂中的瑰寶。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是研究藏族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法律、宗教、文化、歷史以及民族心態的重要資料,堪稱“藏族社會的百科全書”。
明、清之際,藏傳佛教深入青海腹地,各地紛紛建立寺院。為適應需要,寺院周圍一時出現了許多以塑造佛像、繪製壁畫、裝飾寺院建築為主要職業的民間藝術家。這些人或生活在農村,或生活在草原,或本身就是僧侶。他們經過多少代師承傳授與具體實踐,在藝術上日臻完善,在技巧上爐火純青,在風格上獨樹一幟。現在流傳下來的塔爾寺的油塑、堆綉、壁畫,被譽為“藝術三絕”。
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是品類多樣的綜合性藝術,主要有彩繪、彩塑、堆綉、磚雕、石刻、木刻、圖案、酥油花等,其中繪畫、雕塑尤佳。熱貢藝術家們遍布青海、西藏、四川、內蒙古,有不少人還在印度、尼泊爾等國大顯身手。他們的作品構思獨特,意境清新,為世人所稱道,被譽為“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熱貢地區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藏族藝術之鄉”。熱貢藝術是藏族人民對祖國作出的傑出貢獻,十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稍後一個時期,各民族民間文學作品競相爭輝,其中尤以民間敘事長詩和民間故事最為人矚目。在敘事長詩中,有藏族的《寶刀與珊瑚串》、回族的《馬五哥與尕豆妹》、土族的《拉仁布與傑門索》;在民間故事中,有蒙古族的《智者巴特恩的故事》、撒拉族的《駱駝泉》等。這些民間口頭作品,有的頌揚本民族的光輝業績,有的謳歌為追求純真愛情或平凡真理而獻身的鬥爭精神,含蓄深沉,韻味無窮。
民國時期,電影傳入青海,內地戲劇、音樂、舞蹈等方面的藝術家到青海從事文藝活動,促進了青海地區文化藝術的發展。
二、主要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藝術總是互相影響和相互滲透的。青海自古即為少數民族居住區,西漢以來開始有漢族遷入。各民族長期相處,友好往來,在風俗習慣、道德信仰、文化教育、語言文字諸多方面互相影響,共同發展。青海文化藝術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錯綜複雜的發展過程。它一方面受內地文化藝術的熏陶,另一方面又受西藏文化傳統的影響,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奠定了自身獨特的基礎。
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是青海文化藝術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青海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有說唱平弦、花兒、社火燈影戲等,其中說唱形式主要在牧區流行,說唱內容以《格薩爾》為主;平弦、越弦、社會等形式流行在東部農業區。
“花兒”是深受青海人民喜愛的一種山歌。“花兒”演唱沒有季節限制,但以農曆六月最為集中,其演唱形式為“花兒會”。屆時,無論男女老少,都將在會場上一顯身手。“青海花兒”以其曲詞悠揚清新為世人所推崇。
青海平弦是一種民間坐唱藝術,唱腔清脆,唱詞典雅、優美。這種藝術形式於1958年搬上舞台後,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研究,在韻白和音樂方面借鑒了京劇秦腔和越弦、賢孝的一些長處,形成了平弦戲的韻白,豐富了平弦戲的音樂,成為青海地方劇種。
青海燈影戲道具簡單,演職人員精幹,適於深入邊遠山區開展活動,在電影、電視、廣播相當普及的今天,仍然是各地群眾開展文藝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
社火原來來自內地,宋以後傳入青海,在東部農業區紮根,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形式。這種文藝形式除娛樂外,還有祛病禳災、祈求年福的意思。多年來在文化部門扶持引導下,其節目內容逐步豐富,水平不斷提高,每逢春節元宵節演出時都盛況空前。
拉伊”是藏族群眾喜愛的一種情歌,歌聲奔放熱烈。藏族舞蹈則炫麗多彩,其中最為常見的有卓、魯、諧等形式。
土族有許多優美的敘事長詩,其中獨具風采的即為“花兒”。土族的民間文藝活動以“納頓”節和跳“安昭舞”為主。“納頓”節規模宏大,全村甚至幾村人在一起活動,唱歌跳舞,熱鬧非凡。“安昭舞”屬群體舞,多在場院的篝火旁進行,眾人圍成圓圈,一人唱,眾人和,一邊舞,一邊旋轉,飄然欲仙,令人神往。回族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諺語。撒拉族多引人入勝的民間歌曲。這兩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的文化活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外表平靜而內心熾烈,酒麴小調是人們經常開展的演唱活動形式。他們的戲劇重肅穆,餘味無窮。他們也喜唱“花兒”,但內容多含蓄深沉。
青海少數民族的民間藝術和工藝品色彩艷麗,琳琅滿目,刺繡、油塑、堆綉、雕刻、農民畫等各具特色。湟中縣的湟中農民畫堪稱全省之冠,其作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藏族、蒙古族、土族大都信奉藏傳佛教,宗教文化在這些民族的文化藝術中舉足輕重。寺院建築是建築藝術的寶庫,眾多的經券是人類智慧和思辨的結晶。藏戲受藏傳佛教影響最大,甚至藏戲本身就是宗教的產物。早在清代中葉,藏戲就從西藏傳入青海,首先在同仁縣地區寺廟中演出,以後擴及其他地方,最後出現在世俗觀眾面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由於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及廣大戲劇工作者的努力,經過反覆實踐,這種原在寺廟演出的廣場劇終於形成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並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觀眾面前,成為青海戲劇藝術園地中的一支奇葩。
在長期的宗教活動中,還逐步形成一些重大的民間節目。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湟中縣塔爾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前後,都舉辦盛大的元宵燈會,會上展出獨特的酥油花,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朝覲者,參加人數每年多大10萬。酥油花是熱貢藝術的一種,是以彩色酥油捏製成的表現佛經故事等的藝術品,使遊人嘆為觀止。除了酥油花燈會,一些重要寺院附近鄉鎮還有曬佛節、開光節等宗教文化活動。
三、新中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揭開了歷史的新篇章。特別是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青海的文化藝術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機構與團體:為了加強對城鄉各族人民文化藝術事業的組織、指導與管理,省、州、地、市、縣都設立了文化管理機構。省人民政府直接轄屬的省級文化行政管理機構有青海省文化廳、青海省廣播電視廳、青海省教育委員會、青海省新聞出版局、青海省體育運動委員會等。各、州、地、市、縣也都設有相應的管理機構。省文化廳內各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藝術事業、藝術教育、群眾文化、文物保護、圖書館、電影、對外文化交流等的歸口管理工作。省文化廳還辦有《青海戲劇》、《青海群文天地》、《青海文物》等工作刊物。
青海的文化事業是多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全省性的民間文化團體主要有:青海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簡稱青海文聯)及其下屬的青海省戲劇家協會青海省攝影家協會青海省民間文藝家協會青海省書法家協會、青海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到1994年底,西寧市、海西州果洛州黃南州格爾木市也先後成立了各自的文聯,他們都是青海文聯的團體會員。
青海文化事業發展現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青海各項文化事業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文學: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青海,部隊的文學工作者給青海高原帶來的文學清新氣息和活躍氣氛。同年12月1日省垣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隨即展開了較廣泛的文學組織和輔導工作。1954年8月青海舉辦了第一次文藝作品評獎。1955年6月成立青海省文學工作者協會。1956年5月文學期刊《青海文藝》正式出版發行。1960年5月在青海省第四次文學創作會議上,正式成立了中國作家協會青海分會,文學事業呈現出較為活躍的局面。各地到青海工作的文學工作者和當地各民族文學工作者,深入農村、牧區、工礦、部隊,與工農兵群眾打成一片,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哺育自己,磨礪意志,汲取創作素材,創作出一批具有時代精神、地方特色的好作品,如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等。這些作品大多充滿戰鬥激情,富有勇於戰勝困難的精神。作家們在自己的作品里努力謳歌祖國的新生、民族的解放以及各民族人民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的精神風貌,用真實的描繪向外界展示了青海高原的美麗風光、純樸的民俗風情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儘管有的作品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上還顯得幼稚和不足,但卻留下了青海各族人民前進的足跡,構成了青海這一時期革命和建設的壯麗圖景,顯示出社會主義新文學的強大生命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青海的文學事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省作協先後成立了民族文學創作、兒童文學創作、文學評論3個委員會和創作輔導、聯繫兩個部以及文學院,並聯合有關部門成立了報告文學筆會、文學學會等團體;設立了20萬元的青海省文學創作基金,積極鼓勵並組織作家到青藏線柴達木、青南地區和改革建設的第一線體驗生活,感應時代脈搏,涉取生活營養,激發創作激情。廣大文學工作者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認真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富有創造性的文學實踐為青海文學事業帶來了繁榮的局面,創作出一大批各種體裁的有較高質量的文學作品。至1994年底,省作協擁有會員387人,其中全國會員22人。全省創作出版各種文學集100餘部,其中僅長篇小說就有30部。這些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廣度與深度上,在體裁、形式、風格和表現手法的多樣化上,在塑造多種藝術形象,表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群眾的理想、願望和執著追求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從1978年至1994年底,青海有10種文學作品獲全國獎。在青海省第1、2、3屆文藝創作評獎中,有137種文學作品獲優秀作品獎。
美術、攝影、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青海的美術事業十分落後,作品只有少量傳統的文人畫,畫家也只有郭世清方之南等三四人。油畫、版畫、雕塑、裝幀、連環畫等美術門類,都是空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為青海高原帶來了藝術的春天。1950年7月,省文學工作者協會成立了美術組。美術工作者在十分簡陋的工作條件下,緊密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農業合作化等中心任務,創作了大量的連環畫、宣傳畫和其他形式的美術作品,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體現了新美術的青春活力。1958年前後,中央和其他兄弟省、市為青海輸送了一大批美術院校畢業生和美術幹部,進一步壯大了青海的美術隊伍,填補了青海美術門類的空白。1960年5月中國美術家協會青海分會成立后,逐步設立了人民出版社美術組、省群眾藝術館、青海省師範學院藝術系等美術專業機構。從此,青海的美術事業在美術創作、美術教育、美術編輯出版等方面全面開展起來。青海省美術工作者完成了北京人民大會堂青海廳的美術創作任務,舉辦了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青海美術作品展覽,並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展和省(區)聯展,出版了畫冊《青海美術作品選》、《小學美術教學法綱要》,創辦了《青海畫報》等。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作品有郭世清的中國畫塞上行》、方之南的中國畫《露頭的油苗》、朱乃正的油畫《金色的季節》和水粉畫《格薩爾》插圖等。
隨著青海省美術家協會的恢復和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的召開,先後成立了西海版油畫會、油畫研究會、中國畫研究會等美術團體,部分地區的文聯、產業文聯以及一些企業、農村、牧區、學校的美術工作者協會和美術創作小組等業紛紛建立。1979年以來,省美協和其他美術組織積極舉辦各種美術作品展覽和講座,召開各種作品研討會和中外美術珍品觀摩會,並選送優秀作品參加國內外的展出和比賽;同時積極組織美術工作者深入現代化建設的現實生活,吸取營養,採擷素材,大大激發了美術工作者的創作激情。至1994年底,青海有536幅美術作品入選全國歷屆美展,特別是1994年在西寧舉辦的規格最高的美術作品展覽,入選組品達54幅,體現了全省美術創作的整體最高水平。與此同時,還先後舉辦全省性的作品展覽53次,展出作品7296幅。在青海省第1、2、3屆文藝創作評獎中,青海有72幅美術作品獲優秀作品獎。在全國歷屆美展中,青海有27幅作品獲優秀作品獎。1994年底,青海美協有省級會員298人,其中全國會員37人。
與此同時,青海的書法藝術也得到較快發展。1980年,西寧市成立書法工作者協會。1984年9月,中國書法家協會青海分會成立。此後,又先後成立了青海印社、青海書法畫篆刻研究會等群眾書法團體。這些組織和團體加強省內外的藝術交流,舉辦各種書法展覽,開展藝術研究,在書法創作和理論探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至1994年底,青海省第1、2、3屆文藝創作評獎中,有29件書法書法作品獲優秀作品獎。青海“書壇三李”(李德淵、李海觀李明亮)、“書壇三老”(莫如志鍾錫九、李海觀)以及林錫純、王雲米德壽等在國內外都頗負盛名。他們的不少作品,或在國際書展中展出,或被國內外有關單位收藏。省書協已有會員186人,其中全國會員21人。一支有實力、有潛力的老中青年書法家隊伍正在青海高原大步前進。
青海的攝影藝術起步較晚。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攝影事業
主要以開展新聞圖片報道為主,藝術攝影尚處於探索和創始階段,這方面的人才不多,創作成就也不大。1978年以後,攝影藝術進入發展時期。1981年6月,中國攝影家協會青海分會建立。隨後,部分州、市、縣和廠礦相繼成立一些基層的攝影組織,新聞系統也成立新聞攝影工作者協會。這些團體和組織通過舉辦學習班、攝影作品展覽和評獎活動,推動和引導攝影工作者深入生活,潛心創作,使青海的攝影事業不斷發展,攝影水平日益提高,攝影隊伍茁壯成長。1979年,省文化廳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攝影藝術展覽,獲獎作品30幅。1978年8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首次舉辦了青海高原攝影藝術展覽,展出作品150餘幅,獲得首都攝影界和觀眾的好評。至1994年底,省攝影家協會的會員已發展到95人,其中全國會員16人;入選全國和國際性攝影藝術展覽的作品38幅。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青海高原獨特的地理風貌、自然景觀、民俗風情、文化宗教以及現代化建設的壯麗場景,記錄了青海攝影工作者藝術探索和執著追求的足跡。
藝術:1950年8月,青海省人民軍委員會在西寧組建了第一綜合文藝表演團體青海省文藝工作團。到1956年,先後成立了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青海省京劇團、青海省話劇團、青海省平弦試驗劇團。至1994年底,全省有各類表演團體15個,演職員1113人。在黨和政府文化方針政策的指導下,文化藝術事業得到全面發展,文藝創作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1978~1994年,全省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創作上演了近百台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的戲劇、音樂、舞蹈等劇(節)目。1981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創作的藏族古典歌舞劇《霍嶺之戰》、黃南藏族自治州文工團創作的神話藏戲《意樂仙女》、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創作的神話舞劇《智美更登》,分別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演出,受到各地觀眾和專家以及國際友人好評。省民族歌舞劇團、雜技團受文化部委派,先後到拉丁美洲西亞北美、南亞、中東等31多個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為宣傳青海、增進青海同世界人民的友誼作出了貢獻。1986年以來,青海有11台節目先後參加了第4屆中國藝術節西北音樂腔和全國性、地區性的匯演和展演活動。其中藏戲《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赴香港和北京演出成功,分別獲1988年中國戲劇劇目入選獎,《藏王的使者》還獲曹禺戲劇文學提名獎。在全國少數民族題材劇本評獎中,藏戲《蘇吉尼瑪》或銀獎,歌劇《三牡丹》、京劇《寶珠寺》、豫劇金城公主》獲銅獎。1979年文化部主辦的新中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中,舞劇《出征》、舞蹈《迎親》、歌曲《土族阿姑上山來》和話劇《瀚海潮》分別獲創作和演出一、二、三等獎。在1980年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藏族男子獨舞《雪上雄鷹》、撒拉族舞蹈《阿里瑪》、藏族舞蹈《扎西德勒》獲優秀劇目獎。在全國第2屆舞蹈比賽中,獨舞《背鼓》獲編導、表演二等獎和服裝設計一等獎。此外,還有舞蹈《雅納》,秦劇《無弋爰劍》,話劇《在這片沒有生命的土地上》、《三百年》、《雪祭唐古拉》,歌劇《馬五哥與尕豆妹》,舞劇《西部的太陽》,平弦戲《尕旦和尚》、《中秋月》,兒童劇《釣魚》等一大批劇目在省內外演出中得到廣泛好評。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堅持以挖掘創作表現高原人民優秀文化和反映西部風土人情、生活氣息的藝術作品為重點,為民族歌舞創作和演出探索了一條成功的路子。在1994年第4屆中國藝術節上,該團創作的大型系列歌舞《七彩江河源》,不僅多側面地展示了青海各族兒女熱愛高原、建設家鄉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在現代舞台藝術作品的創作演出上為民族舞蹈藝術的發展創新提供了可貴的研討例證。
為了發展地方戲劇事業,青海省平弦實驗劇團經經四代平弦戲劇工作者的探索與研究,已使平弦戲由原始的民間坐唱曲藝形式,發展為唱、念、做、打齊全,具有鮮明特色的青海地方劇種。該團在近40年的藝術實踐中,按照“立足河湟、博採眾長、獨具特色”的發展方針,移植並創作演出了120台劇(節)目,顯示出獨特的藝術魅力與美學價值。
青海藏戲這朵古老的藝術奇葩,經過文藝工作者近10年的研究和發掘、整理與創新,以嶄新的藝術品從民間走向舞台,步入戲劇藝術的大雅之堂,展示出青海高原藏傳佛教和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藝術人才的培養提高。1987年6月,省人民政府決定恢復青海省文化藝術學校。到1994年,該校為全省培養了音樂、舞蹈等6個專業的近400名藝術人才,還培訓在職藝術人員以及電影發行、放映、管理人員近300人次,委託代培舞美、戲曲雜技、音樂、舞蹈、相聲演員100餘人。如今,青海有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正在藝術實踐中茁壯成長,有近300名專業藝術工作者曾在全國和全省性演出中榮獲獎勵。
群眾文化:群眾文化是青海文化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各族人民群眾廣泛參與、自我娛樂、自我教育的一種文化活動。伴隨著全省城鄉文化事業管理運行體制的設置,建立了一支多門類、多專業、多層次並具有所民族成份的文化工作隊伍,為促進全省普及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水平,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全省各級黨政領導的關心和重視下,群眾文化事業在基礎設施建設、發掘整理民族民間優秀文化遺產,以及開展各類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城鄉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果。
各級群眾文化活動館站相繼建立,初步形成了以省、州、市、縣的群眾藝術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和鄉(鎮)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為中心的“大文化網”。1973年以來,國家投入了巨額專項資金,新建、擴建和維修了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據1994年統計,全省6個民族自治州和海東地區、西寧市所管轄43個縣(區)有了自己的文化基礎設施,並建立起擁有1168人的專門工作隊伍。文化館、圖書館的公用房屋建築面積已達到6.9萬平方米,藏書近300萬冊,由國家、集體和群眾集資170多萬元建起了253個鄉鎮(全省有438個鄉鎮)文化中心(站)。1993年,省人民政府批准投資1441萬元,在西寧新建一座建築面積為11647平方米,集藏書、科研、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省級圖書館。同年7月,江澤民主席為該館題寫了館名。大批文化設施的建立,為活躍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物質條件。
群眾性業餘文化組織也發展較快。1994年,全省有業餘演出團體594個,社火表演隊1000餘個,民間劇團10個,群眾業餘創作組織100餘個,150萬人(次)參加活動。
城市職工文化活動場所也有大的發展。1994年,全省州、地、市、縣及工礦企業的工人文化宮和俱樂部有108座(所)。
群眾文化活動隨著城鄉經濟生活的不斷發展,在活動範圍、內容、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彩,生活活潑。富於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音樂、舞蹈、說唱、戲曲演出遍及城鄉各地,許多傳統的民俗文化、節目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日趨活躍。青海城鄉的民間美術、刺繡、剪紙、雕刻、油塑等異彩紛呈,各領風騷。1981年以來,全省群眾文化系統有30個單位和41名個人作為全國群眾文化戰線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受到國家人事部、文化部的表彰。此外,業餘文藝隊伍在全國的各類演出和比賽中獲獎的舞蹈、音樂、戲曲、“花兒”演唱等文藝節目和展覽中獲獎的美術、攝影、書法及民間刺繡繪畫等作品達110個。藏族廣場舞蹈《吉祥龍鼓》於1991年赴拉丁美洲7國演出后,又在北京、雲南等地演出。湟中縣農民繪畫隊伍創作出千餘幅作品,舉辦30餘次展覽,多次參加全國大型展示活動,有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或選送出國交流。該縣198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1992年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稱號。1988年青海民間刺繡藝術在北京展出后,又成功地在索馬利亞馬里、賽內加爾等出國展出。1991年元月,青海塔爾寺酥油花藝術展覽首次進京展出,使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由寺院走向全國。到1994年底,群眾文化工作者已搜集、編攥或編輯出版的民間戲曲、音樂、舞蹈、民間故事等文化史料和論文集、專著共30部,約400多萬字。這些浩如煙海的文化藝術素材,是發展具有青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業的條件和基礎。
電影:青海電影事業的建立與發展,是在1949年的1家影院和3個放映隊基礎上起步的。經過近45年的艱苦創業,到1994年,全省有各類電影發行放映單位763個,形成了省、市、州、縣加和城鎮、工礦及農村放映網,電影行業職工人數達1901人。電影是全省各族人民最喜愛的文化娛樂形式之一,在全省文化事業的建設與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青海電影事業的政府管理機構是省文化廳所屬的電影處。青海省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是管理全省電影發行放映業務的專門機構,對州、地、市、縣的43個同類機構進行垂直業務指導和管理。縣以下設電影放映隊,城市以電影院為主體。1978~1993年底,全省共放映電影261萬場,觀眾達13億人次,各項經濟指標分別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的兩倍以上。
為了解決城鄉少數民族群眾看電影難、語言不通的問題,黨和政府投資1210萬元新建電影院45座,投資600萬元更新改造電影院21座。1980年省財政先後投資224萬元成立了青海省電影譯制廠。1992年又組建了西海民族音像出版社。到1994年底,少數民族語音譯制單位已有職工50多人,共譯制藏語影片500部,轉錄拷貝2000部,譯制藏語電視片500部(集),為省電台提供的藏語節目發行總量達15萬盒青海省電影譯制廠配音譯制的《西遊記》、《金銀灘》等20餘部電視劇和影片,受到農牧民群眾的普遍歡迎,被評為優秀譯製片,曾兩次受到國務院國家民委、文化部的表彰。
青海電影的創作生產與製片工作起步於1958年,當年成立了青海電影製片廠。到1962年,共攝製發行了《青海新聞》和短紀錄片、科教片94部、103本,與西安電影製片廠合拍故事片《草原風暴》。1984年,省政府決定成立青海省電影拍攝服務公司,已拍攝青海風光片《瞿曇寺》、《河湟回族情》、《土族風采》、《撒拉族風情》、《蒙古族風情》等電視片。
文物和博物館: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部,在人類發展歷史的長河中有著燦爛的古代的文化遺產。省文化廳所屬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負責對全省文物保護進行規劃、管理和知道。1978年青海省博物館成立后,海西、湟中等地建立了州、縣級博物館,全省博物館發展到7座,部分州、縣設立的文物保護管理機構達15個。1975年成立青海省文物管理處考古隊(后改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經過十數年的艱苦努力,全省文物保護事業在普查、勘察、發掘、整理、收藏、科研、展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至1994年,已發現分佈在青海境內的文化遺產存有4316處,出土文物16萬件,全省文物保護單位由1978年的69處增加到549處,其中有4處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黃南藏族自治州隆務鎮被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為了有效地對青海各地的文物古迹加以保護和利用,僅1984~1994年的10年間,國家用於古建築、古墓葬、古城址的維修和搶救性考古發掘方面的經費就達4600萬元。各級文博單位和文物工作者,利用青海燦爛輝煌的古代文化遺產,為研究、宣傳、教育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作出了重要貢獻,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省集州、縣博物館利用豐富的館藏文物舉辦展覽25次,展出文物5000件(次)。與此同時,省文博專業人員組織撰寫和出版了一批專著、論文集和畫冊,其中《青海彩陶》、《青海柳灣》、《唐蕃古道考察記》、《塔爾寺》、《青海文物》等在國內外考古界都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