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中國傳統醫藥之一,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中醫診法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主要運用“四診”的方法診察疾病,探求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勢,辨別證候,對疾病作出診斷,為治療提供依據。

2006年5月,中醫診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醫藥類,項目編號Ⅸ-2。

歷史淵源


發展綜述

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名醫秦越人(扁鵲)擅長“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言病之所在”。
黃帝內經》根據陰陽五行、臟象經絡理論,對諸多診法作了具體描述,並闡述其綜合運用的原則,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診”基礎。
西晉王叔和撰集《脈經》,承前啟後,確立中醫脈診的方法。
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繼承完善著中醫的診法,形成了大量有關診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明代《敖氏傷寒金鏡錄》、清代的《望診遵經》等,累積存世的診法著作有近百種。

發展沿革

•古代研究進展
中醫診斷疾病的理論與方法,早在《周禮·天官》中便有記載:“以五氣、五聲、五色,眡其死生”公元5世紀著名醫家扁鵲,即可通過“切脈、望色、聽聲、寫形”,而“言病之所在”二“今天下言脈者,扁鵲也”,是扃鵲發明了診脈。
西漢的淳于意,又叫“倉公”,他創立了“診籍”,也就是病歷。“診籍”的內容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面有記載,共收集了二十五個病案。
東漢的偉大醫家張仲景,建立了辨證論治理論,在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裡面用六經來辨傷寒,以臟腑來辨雜病,是辨證論治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醫聖”。他還創立了“人迎寸口趺陽”三部診法。
西晉王叔和著《脈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把脈分為三部九候。《難經》強調了獨取寸口,而寸口又分為三部九候,裡面講到了二十四種脈象,該書被後世翻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到朝鮮、日本、歐洲等地。
隋代巢元方等編撰的《諸病源候論》是第一部討論病源和病候的專著,全書共分67門,列出各種疾病的病候1739候,以內科疾病論述為多,其他各科病症也有詳細記載,如外科僅金創病候就有27種,眼科病候有38種,婦科病候有140多種,內容豐富,診斷指標明確,同時對一些傳染病、寄生蟲病、婦科病、兒科病等的診斷,更有不少精闢的論述。
宋金元時期,在診斷方面的突出論著,如宋代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是病因辨證理論與方法比較完備的著作。南宋。施發的《察病指南》是診法的專著,並繪脈圖33種,以圖來示意脈象,頗有特色。南宋,崔紫虛的《崔氏脈訣》,以浮沉遲數為綱,分類論述24脈,對後世頗有影響。元朝有敖氏者,著《點點金》及《金鏡錄》,論傷寒舌診,分12圖,為論舌的第一部專著,后經杜清碧增補為36圖,即為所見的敖氏《傷寒金鏡錄》。
明清時期,對於診斷中的脈診與舌診發展尤為突出,同時對於診病的原理、辨證的方法,更有進一步的闡發。明代張介賓著《景岳全書》,內容十分豐富,論述甚為精闢,尤其是其中的“脈神章”、“十問歌”、“二綱六變”之論等,對後世的影響甚大。李時珍,不僅是一個藥物學的大家,著《本草綱目》,其所撰《瀕湖脈學》,取諸家脈學之精華,詳述27種脈的脈體、主病和同類脈的鑒別,言簡意深,便於習誦,為後世所推崇。此外,明末李中梓的《診家正眼》,周學霆的《三指禪》,徐靈胎的《洄溪脈學》,周學海的《重訂診家直訣》等,也都是專論脈診的著作,使脈學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舌診的研究,在清代有突出的成就。在舌診著作中,多附有舌圖,為其共同特點。如張登所輯《傷寒舌鑒》,載有120圖,梁玉瑜輯成《舌鑒辨證》,載有149圖。
清代的葉天士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吳鞠通創立了三焦辨證,對中醫學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陳澤霖的《舌診研究》,曹炳章的《彩圖辨舌指南》,趙金鐸的《中醫證候鑒別診斷學》,朱文鋒的《中醫診斷與鑒別診斷學》、《常見癥狀中醫鑒別診療學》等使中醫診斷學的內容更為系統、完整、準確。
•現代研究進展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醫院校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中醫診斷學》教材不斷編寫面世,使中醫診法得到系統、全面地整理,並逐步規範化。特別是隨著聲學、光學、電磁學、生物學以及電子技術等手段廣泛地運用,使中醫診法在客觀化、標準化上,取得了許多可喜的進展。
第一、舌診的現代研究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舌診的研究已從臨床的肉眼觀察進入到細胞、亞細胞水平,並且運用血液流變學、血液動力學、微循環、組織學、組織化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微量元素分析等多種現代科學的實驗手段對舌診進行研究,使中醫舌診在客觀化、規範化方面取得進展。
第二、望診的現代研究
望診是中醫診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測色儀、色差計、信息診斷儀、熱像儀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使望診得到了廣泛的研究,並為望診提供了定量、定性依據;運用畢物傘息律原王單,已湧現出如耳診、穴位診、甲診、掌診、指診、指紋診、尺膚診、第二掌骨側診等全息診法,使望診的範圍在不斷拓寬。
第三、聞診的現代研究
近年來的醫學研究中,利用聲音的特性對其頻率、振幅、持續時間進行分析,運用聲譜儀、語聲儀、喉聲氣流圖儀、頻譜分析儀等結合電子計算機對語聲、咳嗽聲、腸鳴聲、呼吸聲等進行了初步觀察,為聞診的客規化邁出可喜的一步。
第四、切診的研究進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試圖利用現代技術進行中醫診查方法的規範化、客觀化、標準化研究,在切診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脈診和腹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非遺特徵


診法綜述

中醫診法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主要運用“四診”的方法診察疾病。
望診是醫生運用視覺,觀察病人身體有關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診斷方法。包括望舌、望神、望色、望五官、望形態、望絡脈等。其中望舌即舌診,指觀察病人舌質和舌苔變化,以判定病情、推測預后,是望診的重要內容。“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自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壁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素問·脈要精微論》)
聞診是醫生通過聽病人聲音、嗅其氣味以了解病情的診斷方法。聽聲音指通過聲音了解病人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呃逆等聲音變化;嗅氣味則是憑嗅覺嗅病人口氣、體氣和排泄物等異常氣味。
問診是醫生對病人或陪診人進行系統而有針對性詢問,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
切診是醫生運用手的觸覺,對病人寸口脈及體表特定的部位進行觸摸、按壓、體驗,從而了解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主要包括切寸口脈和按診兩部分。寸口是人體臟腑氣血交會之處,獨取寸口的方法,在漢代成書的《八十一難經》中就已經形成。“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餘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素問·脈要精微論》)
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

診病原理

中醫診法原理是指中醫實施診病方法的思維方式。熟悉並掌握中醫診法原理,也即思維方式,對於正確運用中醫診病方法有指導作用。
中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因果關係,局部病變是全身病理反應在局部的體現。因而,全身的病理變化可反映於局部,局部可反映和體現於全身,任何內髒的病理變化都必然會通過種種跡象表現於體表,而通過審察種種表現於體表的癥狀和體征,就能測知其內在的疾病本質,這便是中醫診法的基本原理所在。
中醫診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司外揣內
“司外揣內”是《內經》首創的診法原理。《內經》認為,人體是一個內外相應的統一體。五臟六腑在人身之內雖不可見,但其一切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必然有其相應的現象反映於體表,因此認識了現象與本質間的辨證關係,作到“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那麼臨證對深藏於內的臟腑病證就會做到“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同上)一樣的明晰清楚,這便是《內經》所提到的“司外揣內,司內揣外”的診法原理。
(二)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是中醫診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醫者通過患者細微的變化就可以測知整體的情況。機體局部的變化,蘊含著整體的生理、病理信息。這一原理體現於中醫診法的諸多方面,如《靈樞·五色》篇中的五色明堂診法即是其例,原文論述了五臟六腑、形體肢節的病理變化在面部的反應區域,然後根據面部的色澤之浮沉、清濁、澤天、散摶和上下等情況,可以辨別疾病的性質、部位、間甚、新久,推斷疾病的發展、轉歸及預后等,進而根據色部的變化以調治疾病,這便是察面部色澤以測知全身病變的具體描述,也是“見微知著”原理的應用實例。再如獨取寸口診法,是通過診兩手寸口脈,以候全身五臟六腑的病證,而詳審寸口之三部九候,以推斷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此外,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病變;舌與內臟關係密切,故舌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氣血盛衰及病證的寒熱虛實;五臟六腑皆上注於目,故診目可了解人體的神氣盛衰,並以此可察全身臟腑器官的變化,等等。大量的實踐證明,某些局部的改變,確實可以作為診斷全身疾病的依據。
(三)以常衡變
“知常達變,以常衡變"是中醫診治法自古以來所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這條原則強調醫者必須在掌握正常生理特徵的基礎上,才能發現那些與正常現象有所區別的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及變化規律。中醫診法中的望、聞、問、切諸法,莫不據此。從常中求異,以常測變,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這就是所謂的“以我知彼”、“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診法原理的應用。
中醫診法把脈
中醫診法把脈

診法特色

中醫診治是一門獨具特色的學科,其特色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整體察病
“整體察病”就是要把疾病看成是患者整體失調的表現,既要細察機體的外在表現,以詳審機體內在的異常變化,同時還應當把患者與外在自然環境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診察,全面地了解病情。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在臟腑與體表的形體官竅之間密切相關,當人體臟腑、氣血、陰陽協調平衡,能適應社會、自然環境的變化時,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現。如果內外環境不能維護其一定範圍內的和諧一致,便可發生疾病。因此人體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變就可以影響於全身,臟腑的病變可以造成氣血、津液、陰陽、營衛的失常和精神情志活動的障礙,任何局部的病變,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整體而具有整體性的變化。
疾病的發生是機體自身整體失調的結果。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溝涌和感應傳導,將六腑、形體、官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繫,並通過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的統一活動。各臟腑組織雖然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們之間又緊密聯繫,相互協同,互相制約,共同維持著機體生理狀態下協調平衡的總“畫面”,因此人體一旦發生疾病,就是整體失調的反映。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的盛衰變化有關,而局部的病理變化又可對全身產生相應的影響,例如目赤腫痛多為肝火上炎所致,而肌膚瘡瘍又可引起全身性的熱象。所以根據形體色脈等外在變化,就能判斷其內臟病變,每一局部出現的病理變化實為整體失調的結果。中醫診斷學就是從人之整體及人與外在環境(社會的、自然的)關係中,全面地認識疾病,從整體的、宏觀的角度把握疾病的本質。
(二)諸診合參
“諸診合參”是指診察疾病時要將諸法相互參合,全面、客觀地了解病情,並把所收集的全部病情資料進行綜合考察。
中醫診法種類雖多,但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臨床上應當注意綜合運用,相互對照參考,才能獲得全面的信息,對病情作出正確的判斷。諸法合參中最基本的原則是四診合參,即望、聞、問、切的配合運用。只有諸診合參,全面獲取病史資料,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判斷。所以諸診是從各種不同角度檢查病情,所搜集的資料各有不同意義。在諸診合參的基礎上,還應注意兼參其他診法。古代的醫家往往把時辰、運氣、體質等內容融會貫通於諸診之中,說明任何疾病所表現的癥狀、體征,都不能孤立地對待,應該聯繫到四時氣候、地方水土、生活習慣、性情好惡、年齡長幼、體質強弱、性別之男女等諸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考察。
實際上,臨床診病時常常難以將諸診截然分開,比如對排出物的診察,往往既要望其色、質、量,又要兼聞其氣味,同時要問其排出時的感覺。另如在進行腹部按診時,要望其腹之外形,腹壁之色澤,叩其腹而聽其聲,並通過切按而知其冷熱、軟硬,及對按壓的反應等。這都說明臨證時必須做到諸診合參,全面診察。
(三)辨證求本
“辨證求本”是指在對病證診察分析時,必須尋求導致病證發生的本原,為進一步治療用藥提供依據。任何疾病的發生髮展,是機體在諸種致病因素作用下,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營衛陰陽失去平衡的結果,然後又通過種種癥狀、體征表現於外。然而這些癥狀和體征,都是疾病過程中的外在表象,雖可反映本質,然卻不等於本質,而且有些表象和內在本質還有相當的差距,這就要求醫者要熟練地運用中醫理論,對諸診所搜集到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進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探明其病位,識別其病情,判斷其邪正關係及病變發展趨勢,尋求其本質,才能指導治療。例如同樣是失眠癥狀,就有心’腎不交之失眠、心脾兩虛之失眠、食滯胃脘之失眠、膽郁痰擾之失眠、心血虛之失眠、心陰虛之失眠等不同證型,只有結合諸診資料,全面分析,辨證求本,才能探明引起失眠之本質所在,也才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四)辨病辨證相結合
在中醫學中“病”和“證”是密切相關的兩個不同概念。辨證是在診法的基礎上,運用中醫理論,經過邏輯思維,對臨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以揭示疾病現階段本質變化的診斷方法和認識過程。
辨證方法是醫生識別證候、探求病因、分辨病位、區別病性、審察病機和病變趨勢的具體手段。中醫辨證是臨床思維的重要形式。正確地運用各種辨證思維方法,既善於綜合考察病人各方面的情況,又重視分析病人對各種致病因素的具體反應,強調病變階段邪正鬥爭的結果。具有綜合判斷與具體分析、注重整體與靈活應變相統一之思辯特點。辨證時要正確處理臨證資料。辨證能從全面、詳細而又複雜紛繁的臨證資料中,立足於疾病現階段的變化狀況,判斷先後因果,分辨輕重緩急,分清矛盾主次,抓住主要癥狀,並據此揭示特定階段的病理本質。例如失眠是一個癥狀,若與心悸、心煩、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苔少津、脈象細數並見時,則為心陰虛證;若與心悸、面色萎黃不華、唇舌甲色淡、脈象細弱並見時,則為心血虛證;若與心悸、面色萎黃、腹脹納差、便溏乏力等癥狀共見時,則為心脾兩虛證;若與驚悸、頭暈目眩、舌苔黃膩、脈濡數並見時,則為膽郁痰擾證。辨證就是要立足於最突出的主要癥狀,然後由此及彼地將那些與主症相關的其他癥狀聯繫在一起進行分析,辨別它們相互之間是否構成特定的證候。因而辨證具有從症辨證、突出聯繫、從現象探求本質的特點。
“病”與“證”的概念不同。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機體的平衡狀態遭到破壞,出現具有一定發展規律的病理過程。疾病常表現出若干特定的癥狀和各階段的相應證候。如傷寒病就有太陽證、陽明證、少陽證、太陰證、少陰證、厥陰證之分;溫病有衛分證、氣分證、營分證、血分證的不同。I臨證時辨證和辨病都很重要。辨病有利於從疾病的全過程上把握疾病的本質,辨證則有利於隨時掌握疾病特定階段的病位、病理及邪正盛衰。臨證時可以先辨病而後辨證,也可先行辨證而後辨病。這是因為經過辨病確定了病名,便可根據該病的一般規律提示常見的證型,在辨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也可先辨證而後進行辨病,當疾病的本質反映不夠充分時,則辨證不僅有利於當前的治療,而且可以通過對證的認識,有利於對疾病本質的揭示,從而確定其病名。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既重視了疾病的一般矛盾,又能抓住疾病特定階段的特殊矛盾,所以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是中醫診法的又一顯著特徵。
中醫診法
中醫診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中醫診法是中醫學獨具特色的診斷疾病的方法,其潛在的科技與人文文化內涵,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中外文化的廣泛交流,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傳承人物

鄧鐵濤,男,1916年10月出生。2007年6月,鄧鐵濤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
周仲瑛,男,1928年8月出生。2007年6月,周仲瑛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
葛鳳麟,男,1955年6月24出生。2012年12月,葛鳳麟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海淀區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葛氏捏筋拍打療法)。
王興治,男,1953年6月出生。2012年12月,王興治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市西城區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王氏脊椎療法)。
王培章,男,1932年11月出生。2012年12月,王培章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道虎壁王氏婦科)。
朱鼎成,男,1951年2月出生。2012年12月,朱鼎成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上海市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朱氏推拿療法)。
李濟仁,男,1931年1月出生。2012年12月,李濟仁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黃山市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
張舜華,女,1932年1月。2012年12月,張舜華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黃山市申報。項目名稱:中醫診法(張一帖內科療法)。

保護措施

王氏脊椎療法第十三代傳承人王興緻在北京開設國葆堂為廣大病患診治,傳承並推廣中醫診法。
截至2015年,王氏婦科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二十九代傳人有數十人在山西平遙、榆次、介休、交城、太谷、太原、廣西南寧、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從醫並坐診婦科。
2007年6月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中國中醫科學院承辦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展——中國傳統醫藥保護開幕式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展開。

主要流派


葛氏捏筋拍打療法
葛氏捏筋拍打療法,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海淀區。
葛氏捏筋拍打療法是治療疾病的外科療法,主要流傳於北京,用於治療頸、腰椎病、關節疼痛等骨科疾病。此法源於清末,由闖關東到遼寧錦州的山東蓬萊人葛獻寶創,已傳承五代。20世紀50年代,第三代傳人葛長海移民北京后,葛氏捏筋拍打治療技藝隨之傳至北京。
葛氏捏筋拍打療法依據中國古代傳統的綏筋學說理論而創,將“導引按蹺”手法與武術的“點穴法”相結合,其治療手法有打皮不打肉的虛打法、打肉不打皮的實打法兩種。即用手指捏揉和著拍子拍打人體的七十二對脈位,促使氣血暢通、調理臟腑,達到強筋健骨、詬和氣血、防病治病的目的。
王氏脊椎療法
王氏脊椎療法,申報地區或單位:北京市西城區。
王氏脊椎療法主要用於治療脊椎病、腦疾病,主要流傳於北京。王氏脊椎療法起源於清代順治年間(1644—1661),由民間中醫王汝清所創。早期主要用於治療軍隊傷員的毒箭槍傷,因其療效可靠、治癒率高,被留為宮廷御用。清末散落民間,截止2015年已傳至第十三代。王氏脊椎療法的治療原理為循經取穴、藥物滲透和推拿按摩,通過穴位彈刺達到“葯入邪出”的目的。治療時,用竹罐作為給葯工具,在利用竹子清熱解毒、散風祛濕功效的基礎上,通過高溫、高壓將藥液注入竹罐。拔罐時產生負壓,將藥液滲入人體,達到治療的目的。
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
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申報地區或單位:山西省平遙縣。
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是流傳於山西省平遙縣道虎壁村的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如今已傳承二十九代,有八百餘年歷史。王氏中醫主要治療婦女月經不調、久婚不育、崩漏帶下、卵巢囊腫子宮肌瘤、腰困、出血淋漓不斷等婦科疑難雜症。道虎壁王氏中醫注重藥材選用,加工炮製精細,丸、散、丹、膏採用日晒,露煉上糖、酒制、醋泡、鹽泡、蒸、曬、蜜制等製作技藝,全憑經驗掌握。道虎壁王氏中醫實踐經驗豐富、治療效果顯著。家族有醫著《傅山女科家傳應用》流傳。
朱氏推拿療法
朱氏推拿療法,申報地區或單位:上海市。
朱氏推拿療法是近代中醫推拿的流派之一,由上海市嘉定黃牆中醫世家朱春霆創立,其理論依據醫著《黃帝內經》和達摩所創的一指禪推拿,手法有推、拿、按、摩等十餘種,主要診治脾胃病、小兒麻痹症、頭痛、月經不調、小兒發育不良、頸椎病、骨關節炎等。朱氏推拿療法特色是以指代針、內病外治,其萬法歸一、經絡診治、柔和舒適的理念和療法在診治內外疾病方面獨樹一幟。
由於“一指禪”推拿不僅需要天分,更需堅強毅力,常人往往難以勝任。除“朱氏一指禪推拿”代表性傳承人、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推拿科主任——朱鼎成在繼續行醫問診外,其技藝的傳承後繼無人。
張一帖內科療法
張一帖內科療法,申報地區或單位:安徽省黃山市。
張一帖內科療法是流傳於安徽省黃山市的中醫內科診治療法,擅長診治內科疑難雜症和急性熱病。黃山,古稱新安,新安醫學是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上影響較大的地域性醫學流派,世傳醫家眾多。明朝嘉靖年間,安徽歙縣定潭的新安世醫家族的中醫張守仁因醫技精湛,常常以一帖藥劑治癒危急重症,故被稱為“張一帖”。
張一帖內科療法流傳截至2015年已有十五代、四百五十餘年歷史。其治療特點是妙方獨具,用藥猛、擇藥專、劑量重。至第十三代傳人張根桂(1908—1957),不僅擅長治療急性熱病等危急重症,還創新發展了祖傳藥方的配伍、製法,截至2015年皖南民間仍流傳“定潭向有車頭寺,半夜敲門一帖傳”。

社會影響


傳承影響

第四代葛氏捏筋拍打療法傳承人葛鳳麟瑚為北京世紀壇醫院骨傷科主任,從事中醫正骨治療三十餘年,不僅在北京為廣大病患服務,其治療方法還傳承到了新加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中醫診法”項目傳承人鄧鐵濤將嶺南鄧氏內科學術流派發揚光大,五臟相關學說、氣血痰瘀相關論等中醫學術論著,融古通今,影響深遠;開創名師帶徒模式,與院校教育結合使學派形成名醫群體,受益百姓更跨流域,遍中華。

榮譽表彰

2014年6月6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第三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貢獻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中醫診法葛氏捏筋拍打療法傳承人葛鳳麟獲得“薪傳獎”。

出版書籍

《中國醫學診法大全》
麻仲學主編,78萬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該書的編寫特點有三:一是將上至秦漢,下至清今的有關中醫診法資料縱橫收集,精心整理,除一般診法所包含的內容外,還將運氣、體質、氣質、氣功、八卦、相息診法、特異功能等學說中涉及的診法收編人書,並闡述了經絡診法、釋夢診法、時辰診法、信息診法、五音診法等。中醫各科診法皆在其中,充分體現了“大全”特色。二是打破了傳統的按四診、八綱、辨證三段式的診斷學分類法,採取人體部位分類診斷法,以部位統四診,以診法轄病證。三是將中國少數民族醫學診法收編入書,充分反映了中國醫學診法之全貌。
《中醫診法圖譜》
顧亦棣,等主編,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
該圖譜是根據全國高等中醫院校教材《中醫診斷學》有關望診內容編撰而成。包括全身望診和局部望診在神、色、形、態方面的典型病例照片200餘幅。《圖譜》取材於臨床,真實反映了各種疾病的病理特徵。在內容選擇和編排上,充分體現了中醫望診的傳統特點j圖譜清晰,形象逼真,是直觀體驗和教學的一本有價值的參考之作。
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編,約7萬字,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
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為舌診發展概況;第二章為舌的構造及其與臟腑的聯繫;第三章為舌診的臨床意義;第四章為舌苔的診察方法;第五章為舌質的診察。
舌診
舌診
《舌診研究》
陳澤霖,等編著,約25萬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年12出版。
該書作者運用現代醫學知識,闡述各種舌象的形成機制,並通過不少病例,對每一病理舌象加以分析。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敘述舌診的發展概況、臨床意義、舌苔的診察方法及舌下望診法;第二章介紹舌診的研究方法,概述了國內外有關舌診的研究方法和資料;第三章為正常舌象,介紹了正常舌象的形態和變異,以及舌的解剖、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第四章為病理舌象,分淡白舌、紅絳舌、青紫舌、白苔、黃苔、黑苔等,並討論了該舌象出現的有關因子。書中並附有插圖及彩色照片圖100餘幅。
《中國舌診大全》
李乃民主編,約345萬字,學苑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
該書集古今中外文獻之大成,內容博而全,是對中醫舌診的一次歷史性總結,是一本劃時代的巨著。
全書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共收集整理古醫籍400餘部和新中國成立前各種雜誌報刊發表的有關舌診論文30餘篇,展示了中國民國以前的舌診臨床與研究經驗;中篇為新中國成立后至1991年中國學者所撰寫出版的舌診專著或含舌診內容的醫學著作230餘部;下篇收集整理了新中國成立以後至1991年國內各種雜誌發表的論文近900篇。另有附錄兩章,第一章為國外舌診專著;第二章為國外舌診論文及有關舌診舌病內容的部分外文目錄。本書最後為舌診彩色圖300餘幅。
《脈診》
劉冠軍編著,約14萬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該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脈診總論;下篇為各論,分別論述了浮沉、遲數、虛實、大小、長短、滑澀、促結代脈以及緩脈、洪脈、微脈、緊脈、濡脈、弱脈、革脈、牢脈、動脈、伏脈、散脈、芤脈各自的[定義]、[脈象]、[鑒別]、[主病]、[脈機]、[應用舉例],並附有各脈的歌訣。
《瀕湖脈學》新釋
王汝琨,等註釋,約15萬字,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
該書以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瀕湖脈學》為藍本,對其原文、原注作了新的註釋和語譯。具體內容包括詞解:對疑難字、詞進行解釋及考證;語譯:用語體文對原文進行了忠實原意的釋譯;淺解:以中醫理論,對每節原文進行全面的解釋,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按語:對各脈體象、主病、產生機理及相類脈鑒別作了概括性的小結;進展:從近代生理、病理角度解釋各脈形成的機制,列舉所主疾病,並附有繪製之模示圖。
《中醫脈診學》
趙恩儉主編,約86萬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
全書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緒言;第二章為古代脈法,詳細地闡述了《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以及扁鵲、倉公的脈法特點;第三章為後世脈法,十分詳細地闡述了《脈經》的診脈方法,其27種單一脈和常見相兼脈的脈象特徵及主病規律,脈象的變動與主病(證)的機理,脈象圖解,客觀因素對脈象的影響以及十怪脈、趺陽脈、反關脈、斜飛脈等特殊脈的脈象特徵及主病等;第四章為脈診的現代研究,內容包括脈學的現代研究,解剖與生理,脈象反應的信息,脈象的客觀化研究方法及其實踐等。書末附有關於脈診歷史資料選錄。
《中醫脈診研究》
費兆馥主編,約70萬字,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全書共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內容為脈象的形成和發展,脈診的意義,脈象形成的機理,脈診的方法,脈象的表述,常見脈象,脈象的客觀檢測,脈圖,生物力學在脈圖分析中的應用,脈象的動物實驗研究,脈圖的機理研究,脈圖在臨床研究中的應用,電子計算機在脈診研究中的運用,共計13章。下篇內容包括常用脈象儀及脈圖,脈圖的分析判別,脈圖的基礎研究,常見病脈圖的臨床觀察,共計4章。
《中醫脈象今釋》
傅驄遠,等著,約27萬字,華夏出版社,1993年10月出版。
該書以大量第一手科研資料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中醫脈象的形成機理及其客觀表達。全書共分十五章,主要內容包括脈診及其客觀化的意義與研究進展,脈圖檢測方法及各種脈象的壓力脈圖特徵,正常人的脈象和脈圖及其影響因素,脈象形成機理,脈與辨證關係研究,脈象屬性探討及其方法學研究,脈診位、數、形、勢變化的心血管生理學探討及其結論和提示,脈診研究展望等。推理嚴謹,資料可靠,實用性強。
《辨證論治研究七講》
方葯中編著,約14萬字,人民衛生出版社,1979年8月出版。
第一講為談中醫學的整體觀;第二講重點談了作者對藏象的認識和理解,對某些內容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討論;第三為“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第四講為從《內經》病機十九條的基本精神談辨證論治的具體步驟和方法;第五講為辨證論治七步的設想。,這七步是:①臟腑經絡定位。②陰陽氣血表裡虛實風火濕燥寒毒定性。③定位與定性合參。④必先五勝。⑤各司其屬。⑥治病求本。⑦發於機先。第六講為辨證論治七步臨床運用經驗舉例;第七講為對中西醫結合病歷的要求和書寫格式的初步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