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行吐衄

經行吐衄

經行吐衄,中醫病名。是指每逢經期或經行前後發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稱為“經行吐衄”,又稱“倒經”、“逆經”,以青春期少女多見,亦可見於育齡期婦女,本病中醫治療預后較好。本病屬中醫經行諸證範疇,相當於西醫的“代償性月經”。

歷史沿革


1. 經行吐衄之論述,早在宋代《女科百問》中的“吐血、衄血、舌上出血汗血”等以問答方式闡明了其發生的機理。如云:“諸吐血,衄血,系陽氣勝,陰之氣被傷,血失常道,或從口出,或從鼻出,皆謂之妄行。”
2.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明確提出:“有行期只吐血、衄血者,或眼耳出血者,是謂逆行。”
3. 《古今醫鑒》中指出:“經行之際血氣錯亂……逆於上則從口鼻中出。”
4. 《萬病回春》謂:“錯經妄行於口鼻者,是火載血上,氣之亂也。”
5. 至清代醫者就臟腑、經脈的關係來探討經行吐衄的病機,如徐靈胎《醫略六書·女科指要》說:“沖任附於陽明,為經血之海……陽旺迫血皆能令血出鼻而謂之衄。”
6. 傅青主則認為“肝氣之逆”在治療上主張“瀉陽明實火以瀉胃氣”及“主以重鎮以折其上行之氣”。

病因


本病主要機理多為血熱沖脈之氣上逆,迫血妄行所致。出於口者為吐,出於鼻者為衄。臨床以鼻衄多見。

病機


1. 肝經鬱火 若素性抑鬱,或暴怒傷肝,肝鬱化火,沖脈附於肝,肝移熱於沖脈,當經期血海充盈,沖氣旺盛,血海之血隨沖氣逆上而為吐血、衄血。
2. 肺腎陰虛 平素肺腎陰虛,又過食辛燥葯食,陰虛血虧,虛火上炎,灼津傷絡,以致經行吐衄。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 吐血、衄血隨月經周期呈規律性發作,連續2次以上。
2. 伴月經量相應減少,甚或閉而不行。

病證鑒別

1.鼻衄:鼻中出血不具備隨月經周期呈現規律性的特點。
2.吐血:吐血不具備隨月經周期呈現規律性的特點。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本病有虛證實證之不同。實證為經前或經后吐血、衄血,量多,色鮮紅;月經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煩易怒,兩脅脹痛,口苦咽干頭昏耳鳴,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虛證為經期或經凈時吐血。

治療原則

治療以清降逆火、引血下行為大法,或滋陰降火,或清泄肝火。

證治分類

1. 肝經鬱火
主要證候:經前或經后吐血、衄血,量多,色鮮紅;月經提前,量少甚或不行;心煩易怒,兩脅脹痛,口苦咽干,頭昏耳鳴,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
證候分析:素性抑鬱,或恚怒傷肝,志火熾盛,肝司血海,沖脈隸於肝,經行血海氣盛,血海之血隨沖氣挾肝氣上逆而致經行吐衄,火盛則血紅。肝鬱化火,則心煩易怒,口苦咽干。脅為肝經循行部位,肝氣鬱結則兩脅脹痛。肝火上擾清竅頭暈耳鳴。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脈弦數,皆為肝熱內盛之象。
治法:清肝瀉火,調經止衄。
代表方:清肝引經湯加減。
方葯:當歸白芍生地丹皮梔子黃芩、川棟、茜草牛膝甘草白茅根
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生地、丹皮涼血清熱,梔子、黃芩清熱降火;白茅根、茜草清熱涼血以止衄,牛膝引血熱下行,川楝子清肝理氣,甘草調和諸葯。若兼小腹疼痛拒按,經血不暢有塊者為瘀阻胞中,於上方加桃仁紅花以活血祛瘀止痛。
2. 肺腎陰虛
主要證候:經期或經凈時吐血。
治法:滋腎潤肺,調經止衄。
代表方:順經湯傅青主女科》加牛膝。
方葯:當歸、熱地、沙參、白芍、茯苓、黑荊芥、丹皮。
方中當歸,白芍養血調經熟地滋腎養肝,丹皮清熱涼血,茯苓健脾寧心,黑荊芥引血歸經。牛膝引血下行。若咳血、咯血甚者可加白茅根,浙貝母、桔梗以滋肺鎮咳以止血

其他療法


1. 鮮蘆根30克、鮮茅根15克,水煎服。用於陰虛傷津吐衄者。
2. 鼻衄量多時令病人仰卧,頭低位,額部用冷毛巾敷,同時用手拇指按壓迎香穴
3. 鼻衄量多時也可用藥棉浸京墨塞於鼻孔,同時令病人仰頭坐位,冷敷額部。

預防調護


1. 有衄血史者平時飲食宜清淡,不可嗜服辛辣煎烤食物,以免傷陰津,引血妄行。
2. 保持心情舒暢,尤其經前或經期更須穩定情緒防止經血上道而致衄血。
3. 經行吐衄一症,以肝鬱、血熱者多,大抵氣逆則上沖,血熱則妄行。血熱氣逆,吐衄之症由此而作,故治之法無非清血順氣之品,但用藥不宜過用寒涼,以免血滯留瘀。此外,飲食上切忌辛辣、椒、姜、蔥之類。

文獻選錄


《沈氏女科輯要箋正·月事異常》:“倒經一證,亦曰逆經,乃有升無降,倒行逆施,多由陰虛於下,陽反上沖,非重劑抑降,無以復其下行為順之常。甚者且須攻破,方能順降。蓋氣火之上揚,為病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