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超前
月經超前
月經周期以一月為準。每月超前六、七天以上,甚至一月兩潮,稱為月經超前、“月經先期”,一般由於嗜辛辣或肝火偏旺,或感受熱邪,血得熱而妄行,來時量多,色深紅或紫黑成塊,質濃稠粘,氣帶腥臭,伴見心煩易怒,脈象滑數或弦數,沼如清血清熱,用“芩連四楊湯”或“清經湯”,陰虛內熱之體,經期亦多超前,量少色紅無塊,兼有頭眩、失眠、五心煩熱、經脈象細數,傅青主所謂“火熱而水不足”。用兩地湯,也有氣虛不能攝血,經期超前,量多色淡質薄,腰腿覺軟,小腹空墜,淋瀝難斷,用補氣回經丸。此證偶超前,多作熱治,經常超前則有虛有實,並應顧到體質。
月經提前7天以上來潮,並非偶然1次,需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
1、有典型癥狀,月經周期短於21天,有規律。
3、子宮內膜活檢分泌反應差,或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階段。
月經超前
月經是由於卵巢激素周期性變化引起子宮內膜周期性的脫落而導致的陰道出血。青春期后卵巢在下丘腦一垂體所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逐漸發育。在垂體促卵泡激素的作用下卵泡逐漸生長,發育成熟,並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增生變厚,呈增殖期變化。在黃體生成激素的作用下,成熟的卵泡破裂排出卵子,排卵后卵泡形成黃體,黃體細胞分泌孕激素,在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子宮內膜進一步增殖,並由於其腺體上皮細胞分泌而呈現分泌期變化。若卵子未受精,黃體即開始萎縮,一般黃體的壽命平均為14天。黃體萎縮后,卵巢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支持而萎縮,且由於缺血壞死而脫落,於是出現陰道出血,即通常所說的月經來潮。
二、中醫解釋
本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氣虛和血熱。因為氣有攝血功能,氣虛則不能攝血,沖任二脈失去調節和固攝功能;血得熱則妄行,故血熱可使經血運行紊亂而妄行,均可致月經提前。引起氣虛和血熱的病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氣虛飲食失節,或勞倦過度,或思慮過極,損傷脾氣。因而中氣虛弱,統攝無權,沖任不固,經血失,以致月經先期來潮。脾為心之子,脾氣既虛,則賴心氣以自救。久則心氣亦傷,以致心脾氣虛。或病延日久,脾損及腎,使
月經超前
(l)實熱常見的有陽盛血熱和肝鬱血熱。陽盛血熱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燥助陽之品,熱擾沖任,迫血下行,以致月經提前而至。《萬氏女科》說:“如曾誤服辛熱暖宮之葯者,其沖任伏火也。”指明陽盛血熱而致月經先期的病理。肝鬱血熱郁怒傷肝,木火妄動,下擾血海,迫血下行,致使月經先期來潮。《萬氏女科·不及期而經先行》說:“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責其氣血俱熱,且有郁也。”
月經超前
1、月經提早7天以上2周以內,經期基本正常者。可伴有月經過多。
2、崩漏是月經周期、經期與經量均發生嚴重紊亂的無周期性的子宮出血,量多如崩,或量少淋漓不斷;月經先期伴月經過多,雖周期改變但提前不超過2周,經量雖多但經期正常且能自行停止。
中醫論述
1.經期提前、量多,此屬水火俱旺之徵。火為邪火,火旺則血熱,熱傷沖任,迫血妄行,水則為正水(腎水),故治療上應注意邪火不可任其有餘,正水不可使之不足。應少清其熱,勿泄其水,故採用清經湯治之,不可過用寒涼。若口渴甚者,宜加知母、玉竹以生津止渴。
2.若經期提前、量少,甚或只有點滴,此為陰虛火旺之徵。治療時宜專補其水,不必泄熱,水足而火自滅,故採用兩地湯主之。切不可水火俱泄,不能使用寒涼之品。
3.若經期提前,其色淡,量甚少,或有塊者,此屬氣虛而血為寒凝之徵。色淡屬血失陽化,量少或有塊屑寒凝之象。一般應表現為月經後期,甚或閉經,今反提前而來,是氣虛而不能攝血所致。故臨診時可在益氣固攝的同時佐加吳茱萸、艾葉、炮姜以溫經散寒。
月經超前
2、如月經周期提前到10餘天的,應與月經中期(排卵期)出血鑒別。經問期出血常發生在月經周期的12-16天,但不一定每次月經中期均出血,出血持續1-2小時或2-3天,流血量一般較少。
月經超前
(1)想生育的可予克羅米酚、三苯氧胺等,以促進排卵並改善黃體功能休克羅米酚於月經第5天開始,50---100mg/每晚,連用5天;三苯氧胺於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10-20mg/次,每日2次,連用5天。
(2)己烯雌酚0.25-0.5mg/日,連用20天,以促進卵泡正常發育和改善黃體功能。
2.中醫治療
(1)脾氣虛:月經提前,量多,色淡,質稀,倦怠乏力,氣短懶言,食欲不振,舌淡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緩。治法:健脾益氣,固沖調經。方葯:黨參、炙黃芪、烏賊骨、白朮各15克,陳皮、炙甘草各10克,當歸、升麻、柴胡各6克。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2)腎氣虛:月經先期,量少、色淡黯、質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面色晦暗,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尺弱。治法:補腎固沖,調經。方葯:熟地、枸杞子、桑寄生、川斷、菟絲子、山藥各15克,山萸肉、杜仲各10克,當歸6克,砂仁(後下)3克。中成藥:金匱腎氣丸。
(3)陽盛血熱:月經提前,量多、色鮮紅或紫紅、質黏稠,身熱面赤,口渴欲冷飲,小便短黃,大便乾結,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法:清熱涼血,固沖止血。方葯:黃芩、黃柏、炒梔子各10克,生地15克,茜草炭、生地榆各12克。中成藥:荷葉丸。
(4)肝鬱血熱:月經先期,量時多時少、色黯有血塊,伴小腹脹痛,心煩易怒,口乾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治法:疏肝清熱,固沖止血。方葯:丹皮、梔子、柴胡、當歸、赤白芍各10克,白朮、茯苓各15克,生甘草、炒薄荷各6克。中成藥:加味逍遙丸。
(5)陰虛血熱:月經先期,量少、色紅、質黏稠,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治法:滋陰清熱、固沖止血。方葯:生地、玄參、麥冬、炒地榆各15克,地骨皮、赤白芍各10克,阿膠(烊化)10克。中成藥:知柏地黃丸。
(6)血熱型:丹梔追遙丸:每次6-9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加味逍遙丸:每次6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調經益母丸:每次20一30粒,一日3次,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丸制大黃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或溫黃酒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l/2丸。定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鹿胎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女寶膠囊:每次4粒,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左歸丸:大蜜丸1丸,或小蜜丸每次9g,均為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龜齡集:散劑每次1g,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膠囊劑每次2粒,一日1次,早飯前用淡鹽水送服。
(7)血瘀型:復方益母草青:每次10-15m1,一日2次,溫開水化服。益母草膏(流浸膏、沖劑、口服液):煎膏劑每次10g,一日1-2次。流浸膏劑每次5-10m1,一日15-30m1。沖劑每次158,用開水沖服,一日2次。口服液每次20m1,一日3次。少腹逐瘀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溫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8)氣滯血瘀型:婦科回生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得生片:每次4片,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醋制香附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益母丸(沖劑):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沖劑每次1袋,一日2次,開水沖服。舒肝保坤丸:每次1丸,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調經活血片:每次5片,一日3次,溫開水送服。小腹不溫兼寒者用薑湯送服。凋經姊妹丸:每次30粒,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其它療法
月經提前,血更虛,肝火比以前旺,所以月經會不斷提前,月經越提前失血越多,對你的身體是非常不利的。你要做的第二件事是涼血,清肝熱,平怒氣,所以要壓下面的穴位:膈俞、血海、三陰交,上面的三個穴位是涼血用的,其中膈俞穴還有寬胸開膈的作用。會讓你的心情好一點。具體方法有:
(3)針挑法:在督脈的陽關穴至腰俞穴之間任意挑選一點,用消毒針挑破表皮0.2-0.3厘米、深約0.1~0.15厘米。自上而下連挑三針,間隔0.1厘米。挑時以有針刺感或出血為好。挑后消毒針孔貼蓋紗布。本法在月經量開始增多時使用為好。
陽關穴:在第四腰椎下凹陷中。
腰俞穴:在兩骶角(肛門旁的尾骨上方左右可以摸到小黃豆大小的圓骨)下緣的小凹窩中。
(5)敷穴法:蓖麻子仁10克,搗爛如泥,敷於頭頂百會穴。見乾燥后即更換。
(6)煙熏法:用艾條熏隱白穴,每次20分鐘,每日2次。本法最好在月經多前即熏。
隱白穴:在腳拇趾甲內側角外一分處。無艾條時可用香煙代替。
本病的治療原則,應按其疾病的屬性,或補或瀉,或養或清。如虛而有火,則重在補虛,當以養營安血為主。或脈證無火,而經來先期者,則應視病位所在,或補中氣,或固命門,或心脾同治,或脾腎雙補,切勿妄用寒涼,致犯虛虛之戒。
月經超前
2、忌服辛辣溫燥之品。
3、注意經期及產後衛生,勞逸結合,切勿過勞。
4、經期應注意保暖。忌寒涼生冷刺激。防止寒邪侵襲;注意休息減少疲勞加強營養增強體質;應盡量控制劇烈的情緒波動,避免強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時要防止房勞過度經期絕對禁止性生活。
5、經期要注意飲食調理,經前和經期忌食生冷寒涼之品,以免寒凝血瘀而痛經加重。月經量多者不宜食用辛辣香燥之物,以免熱迫血行出血更甚,而且注意別濫用藥,應根據痛經的原因辨證施治。
7、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菊花腦(菊花嫩芽)。苘蒿菜、黃瓜、生藕、芹菜、苦瓜、茄子、柿子、柚、梨、綠豆、甲魚等有清熱涼血作用,實熱證者可以選用。烏骨雞、海參、淡菜、榛子、蓮子等,有補氣益腎固下作用,體弱證者可以選用。
8、月經前期和行經中不宜參加太重的勞動和太激烈的活動。
月經超前
1、芹菜連根12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適用於血熱型患者)。
2、鮮生地、枸杞子各3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煮粥食用(適用於陰虛火旺者)。
4、山楂15克,紅糖適量。代茶飲(適用於瘀血阻滯者)。
6、干芹菜30克。水煎溫服,每日1劑,經前服用,連服一周(適用於實熱月經先期)。
7、綠茶、紅糖各適量,先煮濃茶1碗,去渣放入紅糖調化后飲服。月經前,每日2劑,可連用數天(適用於血熱經量偏多者)。
9、烏骨雞1隻(去毛及內臟洗凈),黨參20g,炙甘草10g,當歸、熟地、桂圓肉、白芍各5g。各味洗凈裝入雞腹內,入瓷缽旺火蒸1。5小時,待雞爛即可,吃肉喝湯。月經前根據食量,每1-2天1劑,可連用3~5劑(適用於氣血俱虛者)。
10、烏骨雞1隻,黃芪、當歸、茯苓各9g。烏骨雞活殺去毛及內臟洗凈,葯放入雞腹內縫合,入砂鍋內旺火煮爛熟,去藥渣后調味,食雞肉喝湯。月經前,每天1劑,分2次服完,連服3-5劑(適用於氣虛性月經先期)。
11、黨參9g,黑豆、紅糖各30g。三味一起加水煎湯,至豆爛飲服。月經前每天1劑,可連服6-7劑(適用於氣血虛者)。
月經超前
用法:將馬蘭頭擇洗乾淨,放入沸水鍋焯1分鐘,取出過涼后,將其切成碎末。再將鹵香乾切成碎末后拌人馬蘭頭末中,加入糖、鹽、味精,淋上麻油,拌勻即成。佐餐當菜,隨意服食。
功效:清熱涼血。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熱型,月經超前,量多,色紅質粘,心煩
口渴;苔黃,脈數。
來源:民間驗方。
方2 雞卵馬齒莧湯
組成:馬齒莧250克,雞蛋2枚。
用法:將馬齒莧洗凈與雞蛋共煮,熟后蛋去殼,再煮,每日l劑,分2次服食,食蛋飲湯。
功效:清熱涼血調血。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熱型,量多色紅,質粘有塊,口渴心煩。
來源:韓冰.中國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195
月經超前
組成:豆豉500克,羊肉100克,生薑15克,食鹽適量。
用法:前三味共置沙鍋中煮至熟爛,加鹽調味。每次月經前1周開始服,連服1周。
功效:溫經散寒,養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寒型,月經後期,量少色暗,小腹冷痛墜脹,舌苔白。
來源:韓冰.中國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199
方4 烏雞茯苓湯
組成:烏雞1隻,茯苓9克,紅棗10枚。
月經超前
功效:補氣益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屬氣虛型,月經超前,量多色淡,質稀,小腹隱痛,神疲乏力。舌淡,脈細緩。
來源:民間驗方。
方5 金針燉水魚
用法:金針菜、木耳(浸開)洗凈;豬瘦肉洗凈,切塊;水魚剖凈,斬塊。把全部用料放人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水燉2~3小時,調味供用。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虛型,月經後期,量多色淡,質稀無塊,面黃頭暈。
附註:脾胃寒濕者的不宜食用。
來源:冰晶.女性滋補養顏食譜.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5,81
方6 黑豆紅棗煎
組成:黑豆50克,紅棗5枚,生薑3片。
用法:上三味共煎至豆熟爛,食豆、大棗,飲湯。每日1劑,月經前3天開始服。
功效:補血調經。
主治:月經不調,屬血虛型,月經後期,量多色淡,頭昏面咣。
來源:韓冰.中國分科食療大全.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200
方7 青皮山楂粥
組成:青皮10克,生山楂30克,粳米100克。
功效:理氣活血,調經止痛。
主治:月經不調,屬氣滯血瘀型,月經延後,量少,色黯有塊,
腹痛,舌質紫黯,脈細弱。
來源:謝英彪.婦女病患者吃什麼.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1999,30
芩連四物湯:黃芩10克、黃連5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
清經湯:丹皮9克、地骨皮12克、白芍18克、熟地15克、青蒿10克、茯苓12克、黃柏10克。
兩地湯:生地15克、地骨皮15克、玄參10克、白芍15克、麥冬20克、阿膠10克。
補氣固經丸:黨參35克、茯苓40克、白朮40克、黃芪30克、砂仁5克。
月經超前
2.及時治療月經先期如及時治療,一般來說預后良好,都能恢復正常月經周期,如不及時治療,或不按醫囑用藥,本病常可誘發月經量多或淋漓不凈,甚至發展為崩漏,治療也較困難,並可進一步影響全身體質狀況和臟腑、氣血功能。
3.查清病因治療月經先期也應遵循月經病的治療原則,即全身疾病與月經失調的關係,如果經過較長時期治療,月經先期仍不能治癒,應進一步尋找原因,例如有盆腔炎者應同時治療盆腔炎。有放環史的,應檢查患者對節育環的適應性以及節育環的位置是否正常。必要時可以換另一種類型的節育環或暫時取環,待月經正常后換置另一種類型的節育環。此外還須考慮是否有內科疾病影響月經周期,如血液病、肝炎等等。如與後者有關,當以治療內科病為主。
4.連續治療月經先期者因其月經周期短,要調整其月經周期,單靠經期服藥無濟於事,應在經前10-14天開始服藥,至月經乾淨后停葯。下個周期如法服藥。
5.治癒標準月經病的治療要有三個月經周期以上正常才算治癒,然後可用中成藥鞏固或食療調治。有些患者認為一次月經正常就算治癒,停止繼續治療,結果時隔不久,月經先期之病又可複發,故必須連續治療至三個月經周期正常。
6.本病一般預后較好,經治多能痊癒。但是,本病常與經期延長或月經量多相伴為病,嚴重者三者並見而發展為崩漏,因此應積極治療。
7.本病調護應注意勞逸適度,不宜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五志過極:節制飲食,勿過食辛辣滋膩,以免助生內熱,治療時可針葯並舉,但經量過多者行針刺治療時,下腹部及腰骶部穴位不宜強刺激。
宮頸炎疾病醫院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