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俞穴
膈俞穴
膈俞穴(Géshù)是足太陽膀胱經第十七穴,位於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正中線旁開1.5寸處,因本穴內應橫膈,故名膈俞,又因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故又名七焦之間。該穴療效明顯,刺灸該穴可起到養血和營、理氣止痛作用。
定位此穴道的時候一般採用俯卧的姿勢,膈俞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氣血物質為心血液的氣化之氣,性濕熱。(微觀下的血液微粒則當看成是氣態物)。
(1)膈俞。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輸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外輸膀胱經。本穴物質來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 (2)血會。因本穴物質來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為血液所化之氣,故名血會。
所散之熱循膀胱經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經下行。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註:(1)八會穴之一,血會膈俞。(2)參考資料:據報道,用人工放血造成家免的貧血狀態(紅細胞在400萬/mm2以下,血紅蛋白在65兩以下),針刺“膈俞”、“膏肓穴”,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大大提前糾正了貧血狀態,迅速恢復正常。
穴義:心下膈膜中的濕熱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補血水針。
用於血瘀

膈俞穴
用於血虛

按膈俞推拿治療——呃逆
用於胸膈氣機不利
因本穴靠近胸膈,因此具有利氣、開胸膈的作用,如配伍闕可治胃氣上逆的呃逆;與膻中、列缺、肺俞等相伍可治肺氣壅閉的呼吸衰竭;配伍內關、中脘、豐隆等可治痰阻的噎膈;配伍足三里、氣海、膻中等可療氣虛陽衰的噎膈。有報道,針刺膈俞穴對肺功能有調整作用,尤其能夠調整兩側呼吸功能的平衡。
用於暑濕高熱
本穴還可清泄暑熱,寬胸涼膈,適用於治療暑濕、風濕及邪熱盛實的高熱。治療暑濕常配少府、行間、肺俞等以治傷肺絡型;配少府、曲澤、中沖等以治暑入血分型;對於餘熱未盡,痰瘀阻絡者則常櫝太溪、三陰交、太沖等。治療水濕為病常配外關、內關等以治熱郁胸膈型;配合谷、支溝、天柱等以治熱滯胸膈,微兼腑實型;與郄門、沖門、曲澤等配則治熱灼營陰的風濕。對於邪實高熱者可配伍大椎、少商、曲池等以速退其熱。取穴時患者應呈俯伏位,施術者應注意針剌方向,只能向脊柱方向斜剌0.5~0.8寸,不可直剌或向斜剌,否則易經肋間隙剌穿胸壁,造成氣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膈俞穴
取穴:膈俞(於第7、8胸椎棘突間旁開1.5寸處取穴)。
操作方法:令患者取坐位,用5mL注射器抽取Vit B1注射液4mL,然後用O.1%碘酊由里向外約1cm常規消毒穴位處,執筆式注射器快速刺入膈俞穴15~25mm深,患者即刻出現酸脹感,回抽無血后快速將藥液推入穴內,雙側穴位分別注射2mL藥液,讓患者深呼吸憋住氣迅速拔出針即可。每日1次,3次為一療程;對未痊癒者,為鞏固療效和防止複發,再連續注射3次為佳。
治療效果:經1次穴位注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