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縣

廣東省揭陽市轄縣

惠來縣,廣東省揭陽市轄縣,古稱葵陽,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潮汕地區南部;東臨汕頭市潮南區,西接汕尾市陸豐,北鄰普寧,南瀕南海,全縣陸地面積125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惠來縣共轄14個鎮;2020年末常住人口1040779人。

惠來縣於明嘉靖三年(1524年)置縣,析潮陽、海豐兩縣地置惠來縣,因縣治設於惠來都,故名。置縣后隸屬潮州府管轄至清末,新中國成立后屬汕頭市。惠來縣旅居港澳台和海外的僑胞有20多萬人,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海陸豐革命老區。境內海岸線分佈有國家一級漁港(神泉港)。惠來縣先後獲得“全國水產品百強縣”、“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縣”、“中國荔枝之鄉”、“中國能源工業大縣”等榮譽稱號。

2019年,惠來縣生產總值(GDP)完成244.27億元,同比增長2.1%。

歷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屬百越地,夏商之際屬海陽國(南甌國)。
惠來縣境內古為百越之地。秦漢時,為南海郡博羅、揭陽轄地。
惠來風情
惠來風情
東晉咸和六年(331年),海寧縣始建。在南海郡東部析出東官郡,揭陽縣地屬焉。同時析揭陽縣為海陽縣(今潮安)、潮陽縣(今潮陽、潮南)、海寧縣(今惠來西部)、綏安縣。義熙九年(413年),在東官郡東部析出義安郡,下轄海陽縣、潮陽縣、海寧縣、綏安縣、義招縣。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全國廢郡設州,原義安郡改稱潮州,領義安縣、潮陽縣、海寧縣、綏安縣、義招縣、程鄉縣。(“潮州”一詞始現)。大業三年(607年),全國復郡廢州,潮州之地復稱義安郡,屬揚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義安郡再改稱潮州,海寧縣併入潮陽縣。
惠來地圖
惠來地圖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置縣,嘉靖四年(1525年)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處葵嶺東南,故又稱葵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割入靖海千戶所。置縣后隸屬潮州府管轄至清末。
民國時期(1912年-1949年),先後屬廣東都督府、巡按使潮循道、東江行政委員公署、東區綏靖委員公署、廣東省第五、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20日,惠來全境解放,同年8月,成立惠來縣人民政府。惠來縣先後隸屬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臨時專員公署、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潮汕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汕頭專員公署。1949年6月,將惠來縣梅林區轄屬的梅峰鎮、松陽鄉,南陽鄉,高埔鄉,雲落鄉,崩坎鄉,葵龍鄉,埔頭鄉共8鄉鎮505村,劃歸普寧縣
1950年3月,將惠來縣雷嶺鄉28村,劃歸潮陽縣。同年4月,將惠來縣甲子鎮及18鄉,劃歸陸豐縣
1958年12月10日,撤銷惠來縣建制,與普寧縣合併。
1959年4月,將惠來縣紅江公社橫山等10村,劃歸陸豐縣。
1961年3月,恢復惠來縣建制,隸屬汕頭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惠來縣屬汕頭市。
1991年,揭陽縣撤縣建市(地級),惠來縣從汕頭市析出,劃分給揭陽市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惠來縣地處廣東省東南部,位於東經22°53′30″~23°11′10″,北緯115°54′55″~116°34′10″之間,東連潮陽,西接陸豐,北鄰普寧,南瀕南海。縣境東西相距67公里,南北相距33.5公里,全縣陸地面積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7689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09.5千米。

地質

惠來縣境在元古代震旦紀(距今19億~5.7億年),原是一片大海。到寒武紀(距今5.7億~5億年)早期,北半球出露了華夏古陸,縣境一部分為華夏古陸南端。至中生代侏羅紀與白堊紀之間(距今1.37億年前後),發生了劇烈的地殼運動——燕山運動,縣境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背斜褶皺及向斜褶皺,伴隨大規模的岩漿岩入侵,出露了以西東走向為主的山地、丘陵。沿海地帶也由原來的深海升為淺海,歷經數百萬年的沖積而形成一塊塊的海濱平原。

地貌

地貌
地貌
惠來縣地處大南山南麓,枕山面海。東西直線距離67公里,以縣治惠城為界,東部南北直線距離在11公里~17公里之間,西部南北直線距離在18公里~33公里之間。北部為山區,東南部和西南部為丘陵地帶,中南部多為平原台地,中部至東部沿海多為沙灘地,西南部沿海多為海、河塭地。海岸線岬角發育,曲折多彎。地勢北高南低。西部高於東部。北南傾斜度較大,境內最高峰犁頭山東海拔822.7米,最低地帶神泉鎮,平均高程不足3米。全境基本屬濱海丘陵類型,總面積約為187.95萬畝。
大南山脈盤繞綿延在普寧、惠來、潮南3縣(市、區)之間,從西至東橫貫惠來縣境整個北部。縣內最高山峰犁頭山東,海拔822.7米,位於青坑林場北部。高程在5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約為1.04萬畝,佔全縣面積0.55%。除北部山區的中低丘陵以外,縣境東西均為丘陵地帶。東部為南山嶺丘陵帶,屬大南山南伸余脈,綿延於華湖鎮前詹鎮周田鎮,由關門山經塔兜山向南直趨海濱;西部為三清嶺丘陵帶,包括東港鎮鰲江鎮、大南山華僑管理區、葵潭農場東埔農場大部分區域。由鳳地山、五龍頂、三清山組成一條西東走向的矮山嶺,而後南折雙梅山,綿延至海濱。丘陵總面積約為100.51萬畝,佔全縣總面積53.49%。
平原、階地主要分佈於惠來縣境中南部。以總鋪洋為主的龍江中下游沉積地帶,為縣內最大平原。其次為東隴洋和華隴洋,兩洋相連,處雷嶺河和鹽嶺河下游。西部平原地有鰲江下游的鳥坑洋、龍舟洋以及葵潭盆地。東部較大成片平原地為京隴洋,處關門山以東學地溪等小溪河下游。平原、階地總面積約為46.05萬畝,佔全縣總面積24.5%。沙灘地分佈於仙庵、靖海、周田、前詹、神泉、溪西等鎮沿海地帶,面積約為11.46萬畝,佔全縣總面積6.1%。海、河塭地主要分佈於鰲江、岐石兩鎮海邊,面積約為10.34萬畝,佔全縣總面積5.5%。

氣候

惠來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境處北回歸線以南。1979~2004年,年平均氣溫22.1℃,年平均日照1927.8小時,年平均相對濕度79%。縣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745毫米。
惠來縣夏季長,秋季短,日照時數長,季節性不明顯。2015年,惠來縣主要天氣特點:降水偏多、氣溫偏高,颱風影響嚴重。全年雨量2681.3毫米,比歷年平均偏多51%。年平均氣溫22.7℃,比歷年偏高0.5℃;年極端最低氣溫7.0℃,極端最高氣溫37.0℃。年雷暴日數65天。

土壤

惠來縣沖積平原均屬沃土地帶,北部丘陵一般屬紅壤赤紅壤

水文

惠來縣境內河流多,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有5條,分別是龍江、螺溪、雷嶺河、鰲江、獅石湖;1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有銘湖溪、溪東溪、大潭水、赤澳水、東鋪水,河流短促,獨流入海。流域總面積1253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惠來縣內大小河流18條,總長273公里,主要河流龍江,全長88公里,發源於普寧的南山凹,經陸豐流入葵潭、隆江,從神泉港出海。天然湖泊有獅石湖、仕兜湖、西塘池。境內有地表水23.38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淺層地下水年均徑流量約0.95億立方米;枯水年可利用水量3.01億立方米。
惠來縣多年平均徑流深945毫米,年徑流總量11.82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3.78億立方米,分佈由東南向西北遞增。

礦產資源

惠來縣內地質花崗岩約佔80%,沉積岩約佔18%。礦藏資源分佈廣,金屬礦和非金屬礦已探明的有20多種。
惠來縣礦產資源種類較少,2014年底,全縣轄區範圍內,礦產18種,其中金屬礦有金、銀、銅、錫、鋁、鋅、鎢、鈷、鉻鎳、鈦鐵礦鋯英石;非金屬礦有黃鐵礦、毒砂礦、高嶺土、花崗岩、飾面花崗岩;能源礦有煤、泥炭。惠城鎮后洋村鍾丘洋有含銅多的金屬礦,探明銅礦資源量11.3萬噸,是優勢礦產之一。神泉圖田村一帶鋯英石、鈦鐵礦有一定規模儲量。全縣範圍內建築用花崗岩儲量比較大。

土地資源

2014年,惠來縣土地資源總面積187.6507萬畝(1251.0045平方公里)。全縣土地分三大類:一是農用地(包括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農用地),面積150.7783萬畝(1005.1885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80.35%;二是建設用地,面積20.5618萬畝(137.0787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10.96%,其中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面積11.0921萬畝(73.9472平方公里),交通公路用地面積1.5891萬畝(10.59平方公里);三是未利用地,面積16.3106萬畝(108.7373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總面積8.69%。

生物資源

據歷史記載,惠來縣有獸類、禽類、蛇類外,主要生產淡水魚、海產品。海洋魚類有3個綱,30個科50多個品種,惠來縣海域底棲生物種類,呈現明顯的亞熱帶沿岸種群區系特徵,以適應高鹽性種及廣鹽性廣布種為主。種類組成以軟體動物和甲殼類為主。全縣海域出現53科81種,其中有:環節動物、螠蟲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魚類等。魚類已知有680多種,其中經濟價值較高有100多種。
惠來縣主要有石斑魚、鰻魚、帶魚、鮸魚、鱸魚、烏鯧、馬鮫魚、烏賊、魷魚、金槍魚、鯊魚、銀魚、海鰻等。貝殼類有經濟價值較高的鮑魚、海膽、響螺、西施舌、牡蠣、蚶、日月蚝、紅螺花蛤泥螺等。海藻類以紫菜、赤菜、海帶產量居多,並為縣名優特產。2014年,全縣森林覆蓋率53.1%,水果種植面積37.35萬畝,水果品種有33類120多種,盛產荔枝、龍眼、菠蘿、油甘楊桃、柑桔、芒果、青梅等。
截至2016年,惠來縣建立市級海洋與漁業自然保護區3個,即“海龜自然保護區”“神泉漁業自然保護區”“龍蝦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達到4705公頃。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惠來縣梅林區轄屬的梅峰鎮、松陽鄉,南陽鄉,高埔鄉,雲落鄉,崩坎鄉,葵龍鄉,埔頭鄉共8鄉鎮505村,劃歸普寧縣。
1950年3月,惠來縣雷嶺鄉28村,劃歸潮陽縣。同年4月,將惠來縣甲子鎮及18鄉,劃歸陸豐縣。
1959年4月,將惠來縣紅江公社橫山等10村,劃歸陸豐縣。
截至2015年,惠來縣有13個鎮:惠城鎮隆江鎮葵潭鎮靖海鎮、神泉鎮、仙庵鎮、周田鎮、前詹鎮、華湖鎮、東隴鎮岐石鎮、鰲江鎮、東港鎮,1個國營農林場:葵潭農場,1個市直工業區: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包含(南海街道原南海鄉、東埔農場、溪西鎮)1個華僑管理區:大南山華僑管理區包含(桃園辦事處、龍湖辦事處)等239個行政村,33個社區。政府駐惠城南門大街(1)號。
截至2020年6月,惠來縣轄14個鎮(惠城鎮、華湖鎮、東隴鎮、神泉鎮、隆江鎮、葵潭鎮、靖海鎮、前詹鎮、岐石鎮、溪西鎮、鰲江鎮、東港鎮、仙庵鎮、周田鎮)、2個農場(東埔農場、葵潭農場)、1個林場(青坑林場),另設(揭陽市大南山華僑管理區、揭陽(惠來)沿海經濟開發試驗區、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南海街道)縣人民政府駐惠城鎮南門大街1號。
行政區劃一覽表
行政單位人口面積郵政編碼
惠城鎮168908178平方公里515200
隆江鎮148000104平方公里515235
葵潭鎮108002156平方公里515239
靖海鎮8102149平方公里515223
華湖鎮6502560平方公里515221
神泉鎮9310058平方公里515231
東隴鎮8428654平方公里515226
前詹鎮5431463平方公里515225
岐石鎮3405420平方公里515232
周田鎮5863274平方公里515224
鰲江鎮5882361平方公里515236
仙庵鎮8572985平方公里515222
東港鎮3427153平方公里515238
溪西鎮4860852平方公里515235
葵潭農場542020平方公里515236
東埔農場1500025平方公里515235
大南海石化工業區(南海街道)8500工業區規劃總面積133平方公里515235
大南山華僑管理區2500046.2平方公里515200

人口民族


2014年,惠來縣總戶數為256839戶,總人口1399758人,比上年末增加46475人;全縣非農業人口348501人,其中實有非農業人口226491人;全縣當年出生人數18256人,人口出生率13.26‰;死亡人數7661人,死亡率5.57‰;自然增長人數10595人,自然增長率7.7‰。年末常住人口111.6萬人,城鎮化率42.36%。
2015年,惠來縣戶籍總人口1420525人,常住人口111.5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73‰。
截至2019年末,惠來縣人口總戶數274348戶,總人口1483764人,同比增加6623人,其中城鎮人口640977人,鄉村人口842787人;全縣當年出生人數23590人,人口出生率15.93‰;死亡人數2808人,死亡率1.90‰;自然增長人數20782人,自然增長率14.04‰。年末常住人口114.20萬人,城鎮化率42.91%。
2021年5月19日,揭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惠來縣常住人口為1040779人。
惠來縣主要民族為漢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惠來縣地區生產總值227.8217億元,比2013年(下同)增長10.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0288億元,增長5.5%;第二產業增加值130.3402億元,增長12.0%;第三產業增加值47.4527億元,增長8.7%。三次產業的結構比例由2013年的22.3:56.9:20.8轉變為22.0:57.2:20.8;全縣人均GDP20524元,增長9.1%。
2015年,惠來縣地區生產總值242.33億元,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2.09億元,增長5%;第二產業增加值137.03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53.22億元,增長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17萬元。
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274.08億元,比上年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28.8億元,比增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6.02億元,比增5.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59億元,比增10.8%;外貿進出口總額13.52億元,比增10.2%;農業總產值81.09億元,比增3.2%;農民人均純收入8486.4元,比增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13億元。全轄各項存款餘額213.68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33.83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2.4%和7.4%。
2019年,惠來縣生產總值(GDP)完成244.27億元,同比增長2.1%。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22.1:32.8:45.1,全年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9億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稅收收入3.02億元,同比下降7.05%;全年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8.37億元,同比增長11.23%,八項支出43.9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民生類支出為33.2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為56.96%,其中:教育支出11.01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16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2.08億元。

第一產業

2014年,惠來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0284億元,增長4.8%;實現增加值50.0288億元,增長5.5%。全縣糧食播種面積54.21萬畝,總產量62.09萬噸,增長0.98%。蔬菜播種面積20.2萬畝,總產量49.77萬噸,下降2.4%。水果種植面積37.36萬畝,總產量14.44萬噸,增長7.2%。
2014年,惠來縣全年肉類總產量3.86萬噸,增長0.5%;年末生豬存欄量25.89萬頭,比上年下降1.33萬頭;牛存欄量1.8萬頭;水產品總產量8.76萬噸,增長1.3%,其中:海水產品產量7.17萬噸,淡水產品產量1.59萬噸,分別增長1.1%和2.5%。
2015年,惠來縣糧食播種面積3.65萬公頃,糧食產量20.22萬噸。
2019年,惠來縣第一產業增加值54.03億元,增長5.6%。
2019年,惠來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9.19萬畝,比上年下降0.07%;油料種植面積5.24萬畝,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14.17萬畝,增長4.4%;中草藥種植面積0.6萬畝,增長152.1%。全年糧食產量18.05萬噸,比上年增長3.14%;油料產量1.11萬噸,增長0.2%;蔬菜產量41.34萬噸,增長8.2%;水果產量13.04萬噸,增長7.9%;茶葉產量0.19萬噸,增長46.1%。全年肉類總產量3.44萬噸,比上年下降0.5%。其中,豬肉產量1.67萬噸,同比下降5.3%;禽肉產量1.48萬噸,增長8.5%。全年全縣水產品產量8.49萬噸,下降0.06%。其中,海水產品6.77萬噸,下降1.14%;淡水產品1.72萬噸,增長4.4%。

第二產業

2014年,惠來縣完成工業總產值59.76476億元,增長1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25048億元,增長12.2%;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45.1428億元,增長3.6%。在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中,國有企業增長11.9%,集體企業增長25.1%,股份制企業增長11.2%,“三資”企業增長4.2%,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長18.9%。
2014年,惠來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16.5600億元,增長13.0%;產品銷售率達99.98%,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40.8500億元,增長19.1%;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0.4071噸標準煤/萬元,下降16.3%。
2015年,惠來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95.3億元,增長12.6%。
2019年,惠來縣第二產業增加值80.03億元,下降4.7%。
2019年,惠來縣全部工業總產值307.67億元,比上年下降1.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7.97億元,下降1.9%;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49.70億同比增長同比增長3.1%。規上工業中,紡織服裝製造業產值49.46億元,下降3.4%;食品產業產值53.4億億億億億億同比下降同比下降同比下降7.0%。

第三產業

2014年,惠來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3047億元,增長15.1%。全年批發業商品銷售額149.5539億元,增長18.8%;零售業商品銷售額73.5283億元,增長18.4%;住宿業營業額3.4602億元,增長18.9%;餐飲業營業額5.2178億元,增長20.3%。
2014年,惠來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1119億元,增長11.1%。全縣共接待遊客327.4萬人次,旅遊收入7.43億元,均比增17%。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72.4520億元,增長24.9%,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22.4099億元,增長20.9%;各項貸款餘額71.0016億元,增長58.6%。
2015年,惠來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88億元,增長15.2%。
2019年,惠來縣第三產業增加值110.21億元,增長7.4%,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36.81%,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4.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3.3%,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2.2%,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6.7%。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長7.9%,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長5.6%。
2019年,惠來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71億元,比上年增長6.8%。分地域看,城鎮限上企業零售額17.17億元,增長8.5%;農村限上企業零售額8.04億元同比增長長5.4%。從消費形式限額以上限額以下企業商品零售21.23億元,增長6.8%;限上企業餐飲收入3.同比增長同比增長同比增長10.8%。

文化


民族風俗

民間藝術
靖海景屏
靖海景屏
景屏:或稱活景、藏景、美景屏。是一種廣場游展式造型藝術。以戲出場面為內容,人物由小童扮演,配以一定景物。真人(故叫活景)假景定格造型,構成一定主題的景觀。游展時或配以鑼鼓八音,更具氣派,成為春節期間或盛大節日的拔尖節目。靖海鎮有張、林、曾三姓,以造景聞名,代代相傳。
潮州音樂:民國初期,縣內有儒家樂社,又稱閑間、樂社,系能奏會彈之人,在工作之餘,組合彈奏。縣城有“怡情社”樂班。民國三十六年(1947)又創“陶情社”,為精通、喜愛潮樂者聚合的小團體,並起了積累、整理樂譜的作用。
方言歌:潮州歌冊是一種以潮汕方言為表現形式的敘事長詩。唱歌冊時,依歌冊唱誦,歌聲悠揚悅耳。聽者邊作手頭工作,邊聽曲文。唱歌冊只憑唱者順口朗誦,七言、五言、淺白押韻,四名一韻,無樂伴奏。
唱漁歌:漁歌內容反映漁民生活與生產。1958年神泉鎮業餘劇團曾整理漁歌多首,其中《歌唱新漁村》曾參加汕頭地區民歌匯唱。
大鑼鼓:大鑼鼓,為惠來縣春節期間供遊行表演的文娛活動。一隊大鑼鼓的組成可多達上百人,頭尾可擺1~2華里。前有大旗招展,後有鑼鼓鏗鏘,絲竹悠揚。大鑼鼓演出時,隊前用一根青竹掛一幅紅幡,上帖金字“國泰民安”。接著是大旗隊,肩扛大旗,一隊數十人,多者上百人、徐徐前進。接著是以24面大鑼(有的多至32面),8付深鈸,10隻海螺為主的樂隊。
鰲舞:方言稱舞鰲,鰲魚用竹、木、布扎形彩繪製成,長3尺,龍頭魚身。舞者手擎鰲魚揮舞。一班有5隻。在鑼鼓伴奏下,有追逐、穿花、跳徑、躍龍門、咬斗、喧春等動作。
獅舞:方言稱舞虎獅。惠來縣春節至元宵有舞獅習慣。獅身是一幅近丈的黃布,獅尾為一大簇流芳狀的紅麻絲。舞時,一人在前舞獅頭,一人彎腰舞獅尾,按鑼鼓節拍表演。動作神態有理毛、舔背、抓癢、瞌睡等。還有一種稱“高腳獅”,舞獅者肢踩高蹺,並增加一位戴面具的獅娘。舞獅后,有武術表演,多為南派的手拳、棍、叉、雙刀、雙鐧等真功夫。有的還表演縱身串火圈的驚險動作。
龍舞:方言稱舞龍。惠來縣舞龍,始於清咸豐年間。青山鄉的螃蟹村和葵潭鎮的長春村,有舞“雙龍搶寶”的節目。光緒年間,惠城鎮英內村開始組織舞龍隊,此後,每年春節期間都有舞龍。龍是用竹、木、布造形,彩繪製作,九節或十一節為一條龍,一鼓一鑼一鈸伴奏。動作有反肚、翻滾、跳龍門、追珠等。
英歌舞:惠來英歌舞,一隊英歌大體分為剛健雄渾的扣棒為“前棚”;豐富多彩的戲曲片斷為“后柵”。集舞蹈、戲曲於一體。

地方風俗

地方風俗
地方風俗
七樣菜:在潮汕平原,正月初七惠來人有吃七樣菜的習俗,謂之能明目,並且財運亨通。可上溯到晉朝,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有記載。七樣菜對哪七樣沒有具體規定,大多以潮汕所產的大菜、春菜芥藍、厚荷等為主,數量的多少也無限制,可隨意。
謝神:農曆10~12月中旬,每村每社每戶都擇吉日、備盛禮拜祭神靈。通常是演戲(包括皮影戲)、大鑼鼓、八音班、紙龍袍冠履、全豬全羊、大雅裸,特殊的祭禮有上刀梯、燒焰火,還有十年一祭的打火醮。

生老習俗

祈子:祈求得子的習俗與燈關係密切。“燈”,在潮語中與“丁”音,有為婆家帶來了男丁的寓意。生了男孩的人家,會在元宵夜舉行“上燈”活動。其實,以“燈”諧“丁”以祈求子的習俗,不僅是潮汕地區有,在其他地區也很多。
保胎:婦女懷有身孕有許多禁忌;生產婦女臨產時,必須請來接生婆;丈夫不能留在產房裡服侍妻子,要和全家的男人一樣離開產房。有些人為了分娩順利,還會到廟宇里去祭拜“催生娘娘”,保佑順產。產婦產下嬰兒后,胎衣不能隨便丟;產婦的娘家就必須準備雞蛋送到產婦家,為其補養。
坐臘、開葷:產婦在產後一個星期內,產房不能透風,這段日子叫做“坐臘”。到了第七天(有的地方是第九天或十二天),舉行“開葷”儀式,產婦開始吃肉、吃魚來滋養身體。同時,還要備辦禮物送給鄰里親朋,生男孩的送甜麵條,生女孩的送用薯粉制的圓子,稱為“圓仔”。到了滿月,則必須備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親朋好友,叫做喝“滿月酒”。很多地方嬰兒出生第十二日這一天要為他洗澡,會在洗澡盤裡放入一顆像碗一般大的石頭,表示孩子將來膽子會大。

飲茶禮俗

潮汕工夫茶,已成為當前研究潮汕文化項目之一。飲工夫茶則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交際禮尚,因而產生了許多禮俗。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先尊后卑,先老后少”,“頭沖腳惜(音同),二沖茶葉”,“新客換茶”,“暗下逐客令”,“無茶色”,“茶三酒四禿桃二”的講究。另外切忌“喝茶皺眉“,是對主人的不恭。

特色飲食

特色飲食
特色飲食
靖海豆輯是惠來縣靖海鎮的知名特產,是以花生仁、白糖、豬油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的餅食。
隆江豬腳,屬於粵菜系。得名於其原產地惠來縣隆江鎮。隆江豬腳是當地一道有名的菜肴。
•酸梅蒸午魚
酸梅蒸午魚,用新鮮酸梅浸泡鹽水,磨爛搗渣而成。抹在魚身後,魚底放幾片姜蒸熟便可。
•惠來廣章
惠來廣章,用腐竹皮把以豬肉為主要食材做成的餡料包好,放進油鍋里炸至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特色飲食
綠豆餅三參餅肚臍餅酥糖
魚丸魚餅蝦丸蝦餅蚵仔煎---

交通


深汕高速、揭惠高速、普惠高速、廈深鐵路橫貫其惠來縣境內,有通航香港澳門等地的優良港口靖海港,有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神泉港,神泉港北距縣城區7.5公里,距台灣高雄市216海里。西距香港125海里,東距汕頭60海里,已建5000噸位外港碼頭;靖海港為本縣直通港澳裝卸口岸;距離揭陽潮汕機場約為一個小時的車程。
2014年,惠來縣完成旅客周轉量139740萬人公里,增長7.3%。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157889萬噸公里,增長16.5%;水運貨物周轉量23592萬噸公里,增長21.7%。

公路

惠來縣境內共已建或在建有3條高速公路:深汕高速、揭惠高速公路、普惠高速,1條國道,4條省道。

高速鐵路

廈深高鐵於2007年11月23日開工,2013年12月28正式開通。在惠來縣境內開通葵潭站

深水港頭

惠來電廠煤碼頭建設總規模為2個7萬噸級煤碼頭(水工結構按15萬噸級船型設計),一期工程煤碼頭按7萬噸級設計,設計年吞吐量為638萬噸。神泉港列入廣東省二類口岸建設規劃和國家一級漁港建設計劃,規劃建設5000噸級泊位2個,已建有500噸級內港碼頭一座。
截至2019年末,惠來縣完成公路貨運量908.28萬噸,增長9.16%,公路貨運周轉量216800.01萬噸千米,增長6.65%;完成公路客運量402.26萬人,增長6.11%,公路客運周轉量53453.72萬人千米,增長4.45%;完成水路貨運29.745萬噸,增長13.88%,水路貨運周轉量31669.12萬噸千米,增長26.6%;完成港口吞吐量13.951萬噸,增長5.36%。
截至2019年末,惠來縣公路通車里程有1476.36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94.17千米(深汕高速(過境)67.7千米、普惠高速14.87千米、揭惠高速11.6千米)。

社會


文化體育

2014年,惠來縣有劇場、影劇院2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9.5萬冊。全年廣播電視台共播出新聞及專題2559條,申報省級非遺項目2個、市級非遺項目4個。積極開展群眾性文娛活動,共開展“鄉鄉樂起來”群眾文化活動105場;成功舉辦“惠來·回來·會來”—攝影作品展覽活動暨《惠來·回來·會來》畫冊首發式及“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惠來新春公益音樂會、首屆“葵陽書香節”等活動。
2014年,惠來縣成功舉辦2014年“全民健身日”暨廣東省第十五屆“體育節”惠來縣啟動儀式等活動。建成惠城、東隴、隆江3個鎮全民體育健身廣場。

教育

2014年,惠來縣有普通中學37所,小學250所;在校學生人數166401人,其中高中在校學生數24316人,初中在校學生數45473人,小學在校學生數96612人;專任教師數9490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數4016人,小學專任教師數5474人。靖海鎮、東埔農場順利通過省教育強鎮的督導驗收。
2015年,惠來縣被國家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16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教育強縣”稱號。
截至2019年底,惠來縣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在校生21.41萬人同比增長長8.85%;畢業生8.65萬人同比增長,同比增長24.1%。其中,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32人;幼兒教育4.61萬人。
2019年惠來縣各類教育招生、在校生、畢業生人數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在校生
(人)
比上年
增長(%)
畢業生
(人)
比上年
增長(%)
各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不含技工學校)42-53.319-68.3
普通高中17133-9.277281-8.08
初中4686411.52312583.6
小學10381411.73298816.7
幼兒461138.182305510.7
特殊教育13222.2-
境內主要中學 
惠來縣第一中學惠來慈雲實驗中學
惠來縣華僑中學惠來粵東中學

科技

2014年,惠來縣科學技術經費支出1126萬元,增長10.7%。全縣申報省、市科技計劃8項目,其中省級4項、市級4項;全縣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65件,其中發明專利2件、實用新型專利39件、外觀設計專利124件。
截至2019年底,惠來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研發機構32個。全年專利申請量1264件,比上年增長86.4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25件,增長8.7%。全年專利授權總量718件,增長85.5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4件,增長100%。截至2019年末,全縣有效發明專利量16件,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0.142件。全縣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
2019年惠來縣專利申請、授權和有效專利情況
指標專利數(件)
專利申請數1264
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5
專利授權數718
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
年末有效發明專利16

醫療衛生

2014年,惠來縣有各類醫療機構476個,其中公立衛生機構23所,民營醫院2家,社區(村)衛生站(室)415個,個體診所36家;全縣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數2028人。其中公立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1372人,民營醫院衛生技術人員107人,社區(村)衛生機構技術人員513人,個體診所技術人員36人。全縣公立醫療機構執業(助理)醫師657,執業護士487人,衛生機構病床位數1271張。
截至2019年底,惠來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69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2個,衛生院17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6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1個,村衛生室471個,其他醫療衛生機構69個。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在崗衛生技術人員0.4110萬人,比上年增長1.73%;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553人,註冊護士1314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243人;全縣醫療衛生機構擁有醫療床位2729張,其中,醫院500張,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26張,婦幼保健機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03張。乙類傳染病2605例(全縣無甲類傳染病發生),死亡2人,發病率為228.33/10萬,死亡率為0.1753/10萬。

社會保障

2014年,惠來縣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5576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80383人;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97918人;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4105人、28422人、31347人。

疫情相關

2020年4月5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布最新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名單,全省無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包括揭陽市惠來縣。

旅遊


概述

惠來縣主要有龍泉山莊風景區、百花尖風景區、黃光山風景區、銘湖岩、仙井岩、清水岩、神泉的海角甘泉、蜃樓海市(非固定),惠城東柵永福寺(活佛宋禪祖師潛修圓寂之地)等旅遊景點。

主要景點

石碑山燈塔
旅遊景點
旅遊景點
海上航標燈塔。位於惠來靖海鎮坂美村西南石碑山岬角。初建於1882年,數建數毀。燈塔為1989年建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塔高68米,塔頂燈光視24.5海里,主光燈每10秒閃動一次,並配有雷達應答器和無線電導航系統等設備,是中國16個導航台中最高者,有“亞洲第一航標塔”之稱。
葵潭大庚園
葵潭大庚園位於葵潭鎮324國道北側,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會員、中國古建築專家薛福鑫主持設計。大庚園佔地面積16800平方米。
赤松觀龍藏洞
赤松觀龍藏洞在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西北8公里處,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往古昔一仙廟,世稱“龍藏洞”。
葵潭世鏗院
世鏗院位於惠來縣葵潭鎮玄武社區,由林世鏗投資興建。世鏗院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有石雕九龍吐珠,四周規模壯觀的280幅大理石碑林,雕刻著葉選平、馬萬琪、啟功、沈鵬、孫軼青、關山月等全國各地以及港、澳、台地區領導、名人名家無償贈送的278幅丹青墨寶,該院收藏名書名畫共500多幅。後部分主建築九院合一。
海角甘泉
海角甘泉位於神泉鎮區東南角,宋時是海灘上一個淡水泉眼,明時砌成泉井。清乾隆間知縣王瑋在井旁建亭,將蘇福獨聯刻在亭柱上,並樹碑撰文。清代歌詠神泉詩中有“天涯有奇景,海角出甘泉”的句子,因而產生了“海角甘泉”的雅稱。
惠來縣黃光山佛光寺位於惠來縣城西北方向,地處溪西鎮魯陽村與曲溪村之間的群山中。清宣統三年(1911)桂月(農曆八月)碑刻為“黃光山”,1997年改名為“黃光山佛光寺”。
靖海古城
靖海鎮地處惠來縣東南部,面臨南海,形似半島,乃粵東航海要衝,地理位置獨特,為海防前哨,屯兵要塞
靖海古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地方上奏朝廷,稱當地村民鄉民苦於海寇為害。明嘉靖二十八年奉旨修築建靖海城,經歷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城牆周長501丈,牆高1丈4尺,城牆兩邊系條石壘築,中夯灰土。現存古城牆上布滿垛口,垛上有望孔,城牆頂上有跑馬道。2010年5月,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莊嚴禪寺
百花山莊嚴禪寺,位於惠來縣城以東三十里處周田鎮施家村,俗稱“百花尖”。它創建於宋,明、清均有葺修和擴建,規模宏大。1983年10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8月被批准登記開放,系嶺東名勝之一。
文昌閣塔
文昌閣塔位於惠來縣城之南,初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時毀於火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知縣張秉政修閣,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楊宗秉於閣前祠原地建文昌閣塔三層,額曰“奎光閣”。此塔為風水塔,屬古代磚石結構,貝灰夯築,狀為三層八角形,密檐式塔檐,高23米,每層皆有石柱支架,外有欄桿,內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繪有八卦圖。第三層北門上刻有清知府周碩勛“巢鳳凌雲”楷書。

代表人物


詹一惠(1548—?),字養吉,號正迪,惠來酉頭都榮錫里人。萬曆十年舉人,官廣西北流知縣。應知縣游之光之聘,纂修《惠來縣誌》。
謝正蒙(1562—1631),號子聖。生於惠來縣的華湖鎮華謝村,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中舉人。後人將他與張文獻、海介忠、徐馬石同列為“嶺南四名臣”。
翁照垣(1892—1972),名錦,字輝騰,惠來葵潭鎮人,抗日名將。
方鳳巢(1893—1928),惠來縣惠城鎮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惠來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主要領導人。
傅海峰(1983—),惠來僑區,奧運冠軍,1998年入選廣東省羽毛球隊,中國羽毛球隊運動員,2012年8月,倫敦奧運會獲得羽毛球男雙冠軍。
許銀川(1975—),惠來隆江人,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

獲得榮譽


2021年1月,入選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